改善兩岸關係,要靠文藝青年
賈選凝
導讀如今傳播恐慌情緒指「陸客人數斷崖式下滑,台灣觀光業寒冬將至」的是媒體,而當初一味呈現大陸團客的不文明行徑、讓台灣普通民眾對陸客生厭的,也是媒體。
用《權力的遊戲》里那句「凜冬將至」形容陸客減少對台灣觀光產業構成的衝擊好像很符合台媒的炒作需求:一切心理上的不確定都可以落實到經濟數字的觸目驚心。
新政府就任後,先是陸客總數跌兩成,然後沒過倆月又來個「火燒車」,這下大陸旅行團數量驟減近半。到了8月底,有一家專做陸客團的創世紀旅行社撐不下去宣布倒閉,老闆丟下爛攤子逃回香港,拖欠四五十位導遊的工資加起來200多萬新台幣,還欠了嘉義的定點餐廳100多萬——陸客團不來,倒霉的不光是旅行社,遊覽車、餐廳、旅館、伴手禮,無一倖免,業者全都要賠錢苦撐。連鳳梨酥年產值少了20億台幣都歸功於沒了陸客,一條龍產業一損俱損。
士林夜市
9月上旬,坐不住的台灣觀光業者上街遊行,怒問「下一團陸客在哪裡」,台灣政府自然答不出來,反倒是隔了幾天,大陸這邊間接給出答案,要優待泛藍八縣市,鼓勵他們合作搞旅遊套裝,然後由國家旅遊局出面來推薦給各省旅行社。可以預見效果不會差,不過一想到大陸遊客心目中兩大必去的勝地日月潭和阿里山,在這些跟團套裝中只能去上日月潭,就略顯滑稽。
看來想去阿里山,還是得靠自由行。
而談到團客與自由行的差別,不可避免會牽涉到兩岸之間、不同世代之間對「台灣游」這件事在理解上的巨大錯位。
首先,大陸年輕世代去台灣那叫「旅行」,而不是什麼土氣的「旅遊」。年輕一代眼裡,寶島的底色是陳綺貞桂綸鎂藍色大門九降風,像《練習曲》中一樣單車環島才是正經事。他們所理解的「去台灣」絕不是跟8天7夜旅行團里的十幾個大爺大媽擠在一起用高八度嗓門買鳳梨酥,而是提前好幾個月上網做功課、規劃路線訂民宿,那些觀光客洶湧的「名店」諸如鼎泰豐也根本不屑於排隊,要吃就要吃道地的碗粿肉粽四神湯。更不必說深受台灣電影或民謠影響的「愛台灣」的年輕人,懷揣文藝情結前往,就為看看牯嶺街、走在深夜無人的九份,或是聽一曲恆春古調。
所以我們這個世代所理解的「台灣游」,和台灣人一提起來就沒好氣的「陸客來台」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腦補的畫面是豆瓣那些環島相冊里沒加濾鏡的東海岸,配上張懸的BGM(好吧新生代應該是「草東沒有派對」),各種文藝清新特立獨行。但台灣人想到的「陸客」是什麼?團進團出,5000人民幣的團費,機票就去掉3000;亂鬨哄的名產販賣店、公眾場合呼朋引伴大聲喧嘩、遊覽車疲勞駕駛趕行程;從飯店到旅館到購物,獲利的全是定點商家,一條畸形而暴利的產業鏈里,收益被壟斷,旅遊品質變廉價,完全把觀光產業給做壞了。
所以我不喜歡「陸客」這個詞,一方面因為和「陸」有關的標籤無需被過度放大(你很少見人沒完沒了議論「日客」「美客」吧),另一方面,當台媒翻來覆去談「陸客」時,卻幾乎沒把自由行散客和對台灣充滿真愛的大陸年輕人納入討論範疇。
如今唯恐天下不亂、傳播恐慌情緒指「陸客人數斷崖式下滑,台灣觀光業寒冬將至」的是媒體,而當初一味呈現大陸團客的不文明行徑、讓台灣普通民眾對陸客生厭的也是媒體。
一個憂傷的事實是:「大陸遊客」在台灣人心目中已是整體打包的「負評」——自由行給廉價團背了鍋,而年輕世代則為遠不及他們命好、因而教育水準資源條件與公民素養都比不上他們的上代國人背了罵名。
世代差異再加上媒體沒起什麼好作用,所以有時大陸遊客明明是「真愛」台灣,人家卻一點不領情。但反過來,大陸民眾所獲得的對台灣「旅遊」的認知就足夠完整嗎?
前陣子和一個內地朋友聊天,商量她生日時一起旅行,泰國、釜山或者台灣之間選,她立時正色:「不去台灣。」好奇追問原因?「他們對大陸人有敵意啊,死的全是大陸人。」當下聽了有點啞口無言,朋友本身並非人云亦云的類型,對台灣都是這種印象,可想而知如今整個大環境對台灣旅行的解讀有多負面。政治層面的隔閡大家心知肚明,而民間輿論的彼此不信任,又和「火燒車」造成的後續影響絞纏一處,即使自由行散客,去台灣的意願也大打折扣。
事實上,民間的輿論氛圍比官方話語更有生命力和殺傷力。尤其經過「火燒車」事件後,知乎上的大V也開始分析起「為什麼陸客在台的意外事故率和死亡率畸高很久卻無人重視」,並且煞有其事比對:去香港玩的陸客比台灣多十倍有餘(其實那大V只援引了2015年一年的數據)——但在台出意外事故的陸客數字卻反而是香港的數十倍(這草率「結論」背後連具體數字都沒有)。表述是否誇張是否言過其實根本不重要,可這種煽風點火充滿陰謀論的猜想一被提出,馬上就能博得上千「贊同」。
大陸民間對台灣的旅遊安全問題在「火燒車」後,多有疑慮,一方面是多少擺脫不了政治思維(揣測對岸的不友善),另一方面,台灣也確實到了必須檢討「一條龍陸客團」的各種粗糙環節之時。PTT論壇上3年前就有一篇內地團客的心得廣傳,文中狠批不專業的導遊、水準低落的服務和狂宰陸客荷包的專賣店。
作者指自己「跟團游」所見到的台灣和他此前自助旅行所經歷的台灣天差地別,誇張到遊覽車司機因為懶得載整團客人去阿里山,就近開去了一百公里開外的溪頭,導遊還騙大家說「這是阿里山的後山」。所謂的環島游,根本就是「環島定點購物游」,一團人還挺樂呵的全不自知。這種惡性旅遊產品結構帶來的必然後果就是:專門做陸客團生意的這些旅行社(而且很多還不是台灣人開的,創世紀的老闆就是香港人),挖空心思想從客人身上撈錢,品質和服務完全不顧,安全問題更成隱患。
陸客團的問題既然積重難返,那無論出於何種因素銳減,都顯然不是壞事。否則低成本、逼購物的廉價團一路做下去,本身對大陸也只會越來越沒吸引力。
官方當然可以去推動「差異化對待」政策,但真正讓「大陸遊客去台灣」這件事在兩岸的民眾心裡都拂去陰影,卻唯有透過民間自發交流,才有可能突破彼此的認知障礙與刻板印象。政治因素本就不該波及民間層面,且越是檯面上隔閡未消,越需要檯面下的春風化雨:讓普通民眾對等交流訊息、真實了解對方而不被其他因素誤導。
台灣民眾在生活中接觸到自由行的大陸遊客時,會發現他們並不像所謂的「陸客」那樣引人側目,甚至還很好聊。而《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過去6年中,有52%的台灣人沒去過大陸,凡是真正去過大陸的人,對大陸的好評(無論是民眾還是政府)都要比沒去過的高出十到十五個百分點。更有趣的是,儘管新政府上台看似帶來更多不確定,但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好評卻創下了7年來的調查新高。
而如果團客銳減而自由行不減(反增),台灣人對大陸人的印象只會更好。自由行的意願,主要取決於台灣對大陸年輕世代是否保有吸引力,簡單來說就是文藝青年自己想去(於是帶著父母公婆一起去),那誰也攔不住,而他們去得多了,台灣民間對大陸的負評才能逐漸回正。
所以,陸客團減少,對兩岸的實質交流而言,談不上是什麼「凜冬」。該去單車環島的、醫美體檢的、冬天泡溫泉的,旅行計劃照舊就是了——且記得,要帶著對灣灣滿滿的愛。
推薦閱讀:
※有哪些簡短文藝的話?
※放映廳|納蘭東冬:洗白王鷗和劉愷威的「夜光劇本」?不,請你認真看劇-中文系文藝女
※vsco調色向第十五期/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她們才是最會戀愛的文藝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