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守揚州一天就被破,是真的嗎?
05-29
經常見到有人以此黑史公於社稷是無能之人,空有氣節云云,這個說法源自明史,似乎言之鑿鑿,原文如下:
時大兵已取山東、河南北,逼淮南。四月朔,可法移軍駐泗州,護祖陵。將行,左良玉稱兵犯闕,召可法入援。渡江抵燕子磯,得功已敗良玉軍。可法乃趨天長,檄諸將救盱眙。俄報盱眙已降大清,泗州援將侯方岩全軍沒。可法一日夜奔還揚州。訛傳定國兵將至,殲高氏部曲。城中人悉斬關出,舟楫一空。可法檄各鎮兵,無一至者。二十日,大清兵大至,屯班竹園。明日,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拔營出降,城中勢益單。諸文武分陴拒守。舊城西門險要,可法自守之。作書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側。」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擊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參將擁可法出小東門,遂被執。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遂殺之。揚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從直、王纘爵,江都知縣周志畏、羅伏龍,兩淮鹽運使楊振熙,監餉知縣吳道正,江都縣丞王志端,賞功副將汪思誠,幕客盧渭等皆死。按照明史的說法,清軍此前一直向揚州集結,二十日兵臨城下,兩天後發動總攻,隨後城就破了,揚州城防簡直不堪一擊。
但明史對於攻城的記載,顯然是過於簡單了,只有「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擊城西北隅,城遂破」一句,這難免讓人心生疑惑,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要將其一帶而過呢?而在錢海岳先生的南明史中史可法的傳記里,卻發現了很多和明史不一樣的地方:
按照錢先生南明史的記載,可以看出:
第一,清軍很早就開始用紅夷大炮攻城了,而非明史那樣只記載在攻城當天使用大炮;
第二,清軍很早就開始了猛烈的攻勢,按照南明史的記載,揚州守軍和清軍「相拒七晝夜」;
第三,多鐸在這期間曾有孤軍深入的顧慮,想要撤退,被漢奸制止,試想,如果揚州守軍沒有進行激烈抵抗,清軍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嗎?
第四,在攻城細節上,南明史也更為詳細,指出清軍用大炮轟破了城牆,但揚州守軍並沒有亂了陣腳,清軍是踏著攻城者堆積如山的死屍登上城牆的,這時揚州守軍才寡不敵眾而失敗。攻城的死屍能堆到城牆頂上,足見當時清軍傷亡的慘重,難怪明史會對攻城的情況諱莫如深,也可以此而明白清軍為何殘忍的屠城十日了。
說到屠城,明史也是不提一字,只在後面加了一個小暗示:可法死,覓其遺骸。天暑,眾屍蒸變,不可辯識。逾年,家人舉袍笏招魂,葬於揚州郭外之梅花領。
所謂「眾屍蒸變」,大概就是揚州十日的遇難者吧,對於這個歷史事實,明史的編篡者是不敢講的。而錢先生在南明史中,則無此顧忌,直書「清軍留城十日,屠其民」。可以看出,明史對於揚州之戰的這段歷史,顯得語焉不詳,欲言又止,很明顯是想掩蓋一些東西的。而史公在揚州保衛戰中的表現是否就真如很多人所說的表現那麼不堪,也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在南明史的記載中,史公並非一無是處,至少讓清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推薦閱讀:
※單身的你,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加繆:總有一天,人們會找回似水柔情
※一天有12時辰,出生在哪個時辰最好命,財福如意一生!
※小龍蝦季,有網店一天賣出30噸 錢江晚報
※《搞笑無厘頭,十個笑話樂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