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略述 釋明證法師

「禪凈雙修」講座之一:《心經》略述釋明證(根據在法國潮州佛堂的口述整理)南(ná)無(mó)本師釋(shì)迦(jiā)牟(móu)尼(ní)佛(三稱)微妙甚深無上法   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各位居士:我們的講座是「禪凈雙修」。這是一個大題目,但我們沒有時間展開來仔細講,只能借著略講《心經》和《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和基本的提示,以期已經有念佛基礎的人能迅速提升功夫,轉而參禪,早日成就念佛三昧,親見自性彌陀;使沒有念佛基礎的人也能懂得禪凈雙修的道理和好處,實修時少走彎路。今天略述《心經》,現在請各位先看《心經》的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bō)若(rě)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è)。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gòu)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duǒ)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niè)槃(pán)。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miǎo)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dì)揭諦、波羅揭諦、波(bō)羅僧(sēng)揭諦、菩提薩婆訶(hē)。一、做一個明白、清楚的修行人不少人誤解「一門深入」,有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就是認為禪和凈土不能兩全,不可能圓融。他們認為,要麼專心修禪,修禪就不能求生凈土,若同時求生凈土,就是用心不專,就不可能開悟;要麼專心念佛,念佛就不求開悟,若同時求開悟,也是用心不專,就不能往生凈土。當然也有相當多的僧人和居士並不這樣認為,所以選擇了禪凈雙修,可對此也並非沒有任何疑問。在修行過程中,如果我們認真學習佛經,依照佛經去思維和實踐,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很多疑惑。如有些學禪的人之所以念佛,是因為對開悟缺乏信心,沒有把握。他們想,萬一此生開不了悟,因為念佛,至少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有些念佛的人之所以參禪,是不甘心自己僅僅是個中下根,心想說不定還是上根呢,要是本來可以開悟卻沒有去參禪,不是太遺憾了嗎?這都是由於還沒有把禪與凈的基本概念真正搞清楚,還沒有把禪與凈的相互關係真正弄明白,還沒有真正了解禪凈雙修的具體路子。我們只有把這些問題、疑惑弄清楚了,才有可能真正地、不斷地向前增進。其中有些問題,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和實踐就能解決;有些問題,只靠自己或與同修們共修還不能解決,必須尋訪或值遇有緣的真善知識,長期隨其修學,才有可能解決。我們學佛,首先要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然後才談得上解決問題。可以說,全部修學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根本問題就是斷除見惑而確證正知正見;解決根本問題就是斷除思惑而消滅煩惱現行;繼續深入學修種智,認識和解決深細的問題就是斷除塵沙惑,盡除煩惱隨眠(mián)。斷除見思惑證解脫果,進斷塵沙惑證佛果。因此,有問題是好事,我們應該發心把修學過程中的問題弄明白、搞清楚,做一個明白、清楚的修行人,而不是做一個糊里胡塗的修行人。二、禪是「直指真心」的法門既然很多人都在禪凈雙修,那麼,什麼是禪凈雙修?為什麼禪凈雙修?怎樣禪凈雙修?這些基本問題應該首先弄明白。什麼是禪(1)?禪是真心,禪是本覺,禪是般若,禪就是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禪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禪就是世間、出世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的總根源,就是我們每個人乃至一切眾生和諸佛菩薩個個都本有的法身(2)。因地的法身也叫「如來藏」,就是眾生的真心,即第八識阿賴耶識、異熟識;佛地的法身,也叫真如,就是佛地的第八識無垢識。一般說禪是「直指人心」的法門,然而究實而論,其實禪是「直指真心」的法門。一切眾生因地的真心都可以叫如來藏。「如來藏(zàng)」這個詞,在佛的經典當中,從小乘(3)的《四阿含經》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在凡夫位和有學位,它的名字叫「阿賴耶識(4)」,到小乘阿羅漢(5)、辟支佛以及大乘八地菩薩的無學位(6),它的名字叫「庵(ān)摩羅識(7)」,譯成中文,叫「白凈識」;它還有一個名字是「異熟識(8)」。當真心裡邊那些染污的種子,那些導致分段生死的種子(9)都斷除乾淨,不能再起現行(10)的時候,沒有對分段生死種子的執藏(cáng)性了,只剩變異生死種子的異熟性了,真心就不能再叫阿賴耶識了,只能叫異熟識了。到了佛地的時候,因為異熟性也沒有了,那些導致變異生死的種子也都斷除乾淨了,真心的名字就又變了,就叫「真如(11)」或者「無垢識」。而佛地之前的真心,即阿賴耶識和異熟識,都可以稱為「如來藏」。眾生本有的如來佛性,如衣里明珠、礦中真金,眾生因或粗重、或微細的煩惱覆(fù)蔽(bì)故,不知不證,不能顯發其大智慧光明,故謂之如來藏(zàng)。若眾生修行圓滿而成佛,如珠出垢衣、金已提純,真心本具之大智慧光明全部顯發,則唯名如來,不再名如來藏。真心第八識,在因地的時候有三種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賴耶識,具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因相即一切種子識,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果相即異熟識,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的異熟果。自相即自體義,在三種藏中,執藏一切雜染法的過失最重,所以,阿賴耶識,是特依執藏義說。因為第八識的自體上具有因果二義,為了顯示第八識自體上有此差別義,所以《成唯識論》里建立第八識的三相差別。能藏即因義,所藏即果義。自相為總、因果為別,以自相之總,含攝因果之別,自相即攝持因果二相為自體。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其名通一切位。阿賴耶識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其名唯在異生、有學。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其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無垢識最極清凈,解脫一切障,圓智相應故,其名唯在如來地。所謂禪凈雙修,就是「有禪有凈土」。什麼叫有禪有凈土?一方面,是說參禪和念佛結合起來修,另一方面,是說禪不異凈、凈不異禪;禪即是凈、凈即是禪。為什麼呢?因為禪與凈,都在說同一件事。禪是佛心,凈土也是佛心。什麼是凈土?土是心地,凈土就是就是凈心地,心地清凈就是凈土,所以說「心凈即佛土凈」,「若人但念阿彌陀,即是無上深妙禪」。這裡要注意「但念」二字,但念即「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若真能如此,當然「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花開見佛悟無生」。而且,修念佛法門不僅可以開悟,而且可以直至成佛。那麼,什麼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阿彌陀佛即無量覺,或無量覺的覺者。大乘佛法所說的覺,全部都指向真心的本覺;轉識成智,也必依此本覺。本覺即真心本具之覺,不靠修得,不離修得。佛說法,即是為眾生開示本覺;參禪,就是為了悟入本覺;悟後起修,就是為了開顯本覺;成佛,就是圓現本覺。本覺微妙,非覺非不覺:於五蘊、十八界等世間一切萬法,毫無覺知,如盲如聾、如痴如呆;然於根身、器界、種子,七識心行之了知,如鏡鑒(jiàn)照,極為伶俐、巨細無遺。本覺甚深,凡夫、外道乃至小乘之阿羅漢、辟支佛,於七住真見道菩薩之所覺,已經無法想像;地前不知地後,下地不知上地,以至於等覺菩薩仰望妙覺佛智,猶如以月觀日。本覺無上,佛地之滿覺,四智圓明,與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等二十一個心所相應,過去、現在、未來,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有不知,故號正遍知。如此微妙、甚深、無上之無量覺,豈是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證得?要知念佛法門廣大極廣大,甚深極甚深,持名念佛只不過諸多念佛法門的一種,而廣義的念佛法門,盡攝大小乘一切法門,一切修行無不回歸凈土。如此看來,禪與凈土本來圓融,禪凈雙修不失為明智選擇。三、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關於「禪凈雙修」這個問題,最著名的有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它有四段話,每一段四句,簡擇禪和凈土的修行特點。第一段:「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cuō)路,陰境若現前,瞥(piē)爾隨他去。」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僅僅片面地修禪法,但不懂凈土的道理,不知禪凈本來圓融,不肯禪凈雙修,甚至不知禪與禪定的區別,以定為禪,那麼,十個人有九個人就會白費功夫,在修行的路上被耽擱。這個「蹉」,不是「錯」,是耽擱、延誤的意思。「陰境」是指臨終時現起的中陰身(13)境界。如果臨終的時候現起這個境界,由於沒有凈土的引導,就可能隨著自己還沒有修好的業力(14)而流落到六道中去,甚至流落到三惡道中去。那個「他」,就指陰境。這裡的陰境,指中陰身時,由業力現起的引導投胎的虛幻境界。第二段:「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是說,雖然不懂得禪是什麼,也沒有去修禪,但心中有阿彌陀佛,有凈土,有信、願、行,如果真按凈土的法門去實踐,那麼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人能夠往生,這是真實不虛的。每個念佛人對往生都應該有充分的、決定的信心。因為即使罪惡凡夫,在臨終前,如果有人引導他念佛,他能至誠念十句,乃至一句,就必定往生。我們已經念了這麼多佛,如果真的有信有願,怎麼不能往生呢?有些人正是由於對這個道理認識不清楚,才會有能否往生的疑惑。禪宗非常注重開悟(15),凈土宗雖然也包含開悟的內容,但對廣大的初學者並不強調開悟的問題,而鼓勵大眾老實念佛,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就是說,我們只要能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遲早有一天會花開見佛,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自性彌陀(16),不必愁不能開悟。雖然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開悟,但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一定可以開悟。因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能夠保證三不退(17),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其中位不退,從第七住位到第十迴向位,就已經包括禪宗開悟的三個層次,即破初關明心、破重關見性和破末後牢關證慧解脫。所以一旦往生,遲早能夠開悟。開悟是大乘佛法的入門,只有入了門以後,才可能登堂入室。然而開悟並不是禪宗的專利,而是一切大乘修行人成佛的必經之路。修凈土的人也不是一定要到了西方才能開悟,若遇真善知識指導,在我們這個娑(suō)婆(pó)世界就能開悟,甚至此世就可以開悟。第三段:「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這是我們要講的核心內容。如果我們禪凈雙修的話,就是「有禪有凈土」,好像老虎長了角,更加勇猛、威風,在這一生當中,就能開悟,就能悟後起修,就能作老師指導大眾進行正確的修行;將來上品上生極樂世界,必定成佛,或未成佛之前,就有能力返回這個世界作祖師,開緣說法,在宏法中,隨緣消舊業,自利利他。最後一段:「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18)與千生,沒個人依怙(hù)」。「依怙」,就是依靠的意思。如果既不學禪,也不修凈土,稀里胡塗,造作惡業,隨著業力走,那麼死後,就會墮到地獄中去。地獄中有鐵床和銅柱,因為業力,就會睡到鐵床上,受熱鐵的煎熬;他會去抱銅柱,以為是美女,然後被它燒焦,乃至受種種難以想像的地獄苦。實在受不了,他就會死去,然而業風一吹,他又會醒過來,再去受苦。這樣一日一夜就有無量次,非常可怕。一旦掉到地獄裡邊去,萬劫千生,很久遠、很久遠的時間,找不到一個人來做依靠。四、禪凈雙修最穩妥、最直接、最迅速禪凈雙修是中國歷代祖師經過長期修學選擇出來的最穩妥、最直接、最迅速的大乘(shèng)(19)入門之路。例如用念佛的方法,達到功夫成片或事一心不亂,與此同時或在此基礎上,建立正知正見,轉而看話頭、參話頭或參公案,就能修得念佛三昧,也就是說,你現世就能「花開見佛」,明心見性,達到實相念佛。此後如果往生(20)西方極樂凈土,就是「上品上生(21)」。無論是僧人,還是居士,只要開悟,都可以達到「上品上生」。因為要上品上生,必須達到真正的理一心不亂,而真正的理一心不亂,必須開悟才能證得。如果我們在這個世界開悟,修得了念佛三昧,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由於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加持,就會有一個極大的飛躍,成為初地菩薩。所以,禪凈雙修的方法確實非常殊勝。因此,祖師們歷來鼓勵我們,應該爭取「上品上生」。有的同修認為,「只要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怕下品往生,也很滿足了」。有人甚至說,「我能下品下生也不錯呀」,這是非常下劣的思想。實際上,這個「下品三生」,即「下輩三品」,都是為那些罪惡凡夫準備的,而不是為我們這些天天念佛的人準備的。我們往生最起碼的品位應該是「中品三生」即「中輩三品」。如果我們真去念佛,而且知道怎麼升進,怎麼轉折,走通過念佛達到開悟這樣一條路,即使臨終前還沒有開悟,但仍有機會達到「上品往生」,即「上輩三品」往生,因為如果參禪很用功的話,即使臨終時和中陰身時,仍然有機會可能開悟。即使未悟,不能「上品上生」,但可能「上品中生」或「上品下生」,也很殊勝。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正確的修行道路,勇猛精進地去努力。五、《心經》說了從凡夫到成佛的種種心《心經》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說心的經典,不但說凡夫、外道的心,也說賢聖的心;不但說聲聞心、緣覺心,也說菩薩心、佛心;不但說真心,也說妄心。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這個心,在凡夫位的時候,真心和妄心同時起作用,雖然和合似一,但「自性清凈而有染污」,只有到了佛地的時候,才完全真正純凈,沒有任何和妄心相應的染污種子了,乃至連最微細的煩惱習氣的種子隨眠(mián)也都徹底消除乾淨了,只剩清凈種子了。但是,並不是說到佛地的時候,就沒有我們現在所說的那些妄心及其作用了,作用雖在,已經轉識成智了(12);或者說,雖然已經轉識成智了,它們的清靜作用不僅存在,而且能夠全部顯發了,它們完全和真心相應,已經和真心圓融無礙了。所以佛地雖然四智圓明,但仍然八個識俱全,而且佛的八個識,不但可以和合運作,也可以單獨運作。然而在修學成佛的過程中,這個純凈還沒有完成,因此可以說,修行的過程就是逐漸凈化種子的過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雖然很短,卻把從凡夫到成佛各種不同層次的心都說了。儘管我們對自己的心還不很了解,但通過《心經》的學習,就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就會知道我們不但有妄心(22),而且有真心,妄心和真心在一起和合運作,而真心就是可以使我們獲得智慧、到達解脫(23)和成佛(24)彼(bǐ)岸的因地心。什麼是真心?真心就是「真實不虛」的心。真實不虛的心具有什麼特點?真實不虛的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一心含有八個識,哪一個識具有這樣的特點? 只有第八識具有這樣的特點,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什麼是妄心?妄心就是虛妄的心。虛妄的心具有什麼特點?虛妄的心與真心相反,有生有滅、有垢有凈、有增有減,有掛礙、有恐怖、顛倒夢想。哪些識具有這樣的特點?除了第八識,其餘的七個識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第八識是真心,前七識是妄心。正因為真心不生不滅,所以妄心才可能有生有滅,滅而復生,才可能有因果輪迴(25)。有人說,人一死,身體和精神都沒有了,哪有什麼前生後世?這是「斷滅論」(26),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事實。因為世上決沒有有因無果、有果無因的事,也決不會無前世而有今生、有今生而無後世。那麼是誰住持因果,使因果絲毫不爽呢?就是真心,因為惟有真心有持種的功能,「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那麼又是誰往來三世,使生命之河永不枯竭呢?也是真心。因為只有真心無始無終,亘古常新,無可毀滅。因此,凡是有妄心的地方,一定有真心,一定是真心和妄心在一起。正因為真心和妄心在一起,我們才可能輪迴,才可能生活、工作、修行,才可能念佛參禪,用我們的妄心,去找我們的真心。如果沒有妄心,我們拿什麼去找真心?真心本身就是佛(27),真心不需要修行,它本來就在,每個人都具足。需要修行和能夠修行的是妄心。所謂參禪,就是用妄心去找真心;所謂開悟,就是妄心找到了真心。打坐修禪定不等於參禪,壓服妄念令之不起以及輕安明凈的禪定境界和各種神通也絕不是開悟的境界。六、開了悟的菩薩才有能力真觀自在「觀自在菩薩(28)」。觀自在菩薩即觀音菩薩,是觀音菩薩的另一名號。諸佛菩薩的任何一個名號都是表法的。「觀自在」表示我們有兩個心,一個是能觀的心,一個是所觀的心。那個能觀的心是分別心,是妄心,不自在;那個所觀的心是無分別心,是真心,本來就自在。也就是說,真心不觀卻自在,妄心能觀卻不自在。什麼叫自在?自在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本來就在,不是生出來的,不生不滅,如如不動,這是說真心的體;另一個意思是隨緣自在,「應眾生心,現所知量」,及時地,恰如其分、毫不錯亂地兌現因果,生顯萬法,這是說真心的用。所以「觀自在」也表示我們是真心和妄心在一起,而且告訴我們,大乘般若的修行,從一開始,就應該用妄心去尋找我們本具的、本來就自在的真心。因為只有找到了,確認了,才有可能去觀察它、體驗它,才能成為有能力觀察自在真心的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提有兩種,一種是小乘菩提,即聲聞菩提和緣覺菩提,是解脫分段生死的智慧;另一種是大乘菩提,即佛菩提,是進一步解脫變異生死的智慧,即成佛的智慧。「有情」是眾生的別名,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有情識能分別故名有情。「菩提薩埵(duǒ)」的意思是覺有情。「覺有情」一個意思是覺悟的有情,指菩薩修行首先自覺自利。自覺就是使自己覺悟,覺悟生命實相、法界真理,使自己獲得解脫、成佛的利益。另一個意思是使有情覺悟,指菩薩修行要覺他利他。覺他就是使其它眾生也能覺悟,悟得生命實相、法界真理;利他就是使其它眾生也能解脫和成佛。所以「菩薩」之義,就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覺行圓滿就是佛,菩薩道就是成佛之道。七、般若是成佛的大智慧「行深般(bǒ)若(rě)波羅密多時」,是說觀自在菩薩在行持甚深的般若波羅密多的時候。微妙、甚深、無上的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是要實際修持的,不是只知道般若波羅密多的名字就可以了。「般若」(29)是智慧。這個智慧,既不同於世間的世智辯聰,也不同於出世間的二乘菩提,是不共世間、不共二乘的出世間大乘菩提,是成佛的智慧,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般若總相智」,明心見性時證得;第二個層次是「般若別相智」,悟後起修到初地以前證得;第三個層次是「般若種智」,從初地到成佛證得。種智又有兩種,地上菩薩的智慧叫道種智,還沒有圓滿;佛的智慧叫一切種智,已經圓滿。般若總相智和別相智二種智慧,就是從第七住明心不退轉到第十迴向滿心時的智慧,已經找到真心,已經明了真心體、性、相、用的總相和別相,但對真心所含藏的無量無邊種子的智能還只是在熏(xūn)修,沒有真實證到。般若系列的經典,主要是講般若智慧的總相和別相,還沒有講到它非常細緻的部分,即種智的部分。作為般若系列經典總綱的《心經》也是如此,只講到總相和別相,還沒有講到真心所包含的無量無邊種子及其細微的功能差別。這些問題要開悟獲得總相智以後,在進一步修學別相智和熏習種智以後,才可能深入地了解和修證。但是,只要能獲得根本智,我們就能正確深入地觀察我們的心了。如果圓滿種智成佛了,我們不但能知道自己真心所包含的無量無邊的清凈功能,而且也能知道十方世界每個眾生的真心所包含的全部清靜功能和染污功能,並能自在地用清凈功能,廣度一切有情。一切種智雖然有時也會被稱為一切智,但不可與小乘的一切智混為一談,二者名同、義不同。大乘的一切智是佛的智慧,小乘的一切智僅是聲聞智和緣覺智,即僅指解脫分段生死的智慧。小乘的一切智細分又有十智:世俗智、法智、類智、苦諦智、苦集諦智、苦滅諦智、苦滅道諦智、知他心智、盡智、無生智。大乘佛法里也有阿羅漢,也有辟(bì)支佛。一種是小乘的阿羅漢和辟支佛聽佛宣說大乘法以後,生歡喜心,發菩提心,回小向大(30)來學大乘法;另外一種是大乘的菩薩在悟後修學過程中,努力地去斷除自己的煩惱現行,在快要進入初地時,已經有能力徹斷全部煩惱現行證無餘涅(niè)槃(pán),卻故意不斷盡,不證無餘涅槃,發願留惑潤生,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樣的大乘菩薩,也可以叫做大乘阿羅漢、辟支佛。但這與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是有區別的。因為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雖然已斷煩惱現行,卻不了解真心,沒有證到真心。而大乘的阿羅漢、辟支佛是「不斷煩惱而證菩提」。至於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因為把故意留惑潤生的一點煩惱也滅除了,在解脫功德上完全同於甚至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所以是完全的大乘阿羅漢、辟支佛。八、四大虛幻、五蘊非真「照見五蘊(yùn)皆空」。當觀自在菩薩行持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用般若智光照見五蘊悉皆空幻,無有實際。「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佛法中的「色法」,指物質現象。「蘊」是聚集之義,因緣和合是就會聚集起某種暫時的現象。五蘊中的「色蘊」特指與「心」相對的「色身」的聚集。「色」,是一種總合的說法,如果分開來說,就是四大:地、水、火、風。我們身體比較堅固的部分,如骨骼、肌肉等,屬於「地大」。我們身體裡邊的水份,如血液、唾液、胃液、膽汁、其它體液,以及眼淚、尿等,當然也包括肌肉、臟器等裡面所含的水份,都屬於「水大」。我們身體的能量、熱量屬於「火大」。大家知道,人要是死了,身體就冷了,因為「火大」散掉了。「風大」不僅指呼吸,體內氣血等的運行和肢體的一切運動都是風大的功能作用。 「四大」,實際上就是構成人體的物質的四種不同狀態。四大不是四種各自獨立的法,而是相互含攝,可以相互轉化的法。四大和合聚集起的暫時現象,就叫「色」或「色蘊」。《心經》里的這個色,既不是顏色的意思,也不是色情的意思,而是色身的意思,指我們的肉體。這裡還有一點要清楚的,就是有能造、所造兩種四大。能造的四大,叫大種性自性,或叫四大種,乃真心中所含藏之造色功能;所造的四大,叫四大所造色,即五根、六塵十一種色法。能造的四大是因,是種子;所造的四大是果,是現行。「受、想、行、識」則是分開的說法。如果把它合起來說,就是「心」。所以,色蘊指身體,其它四蘊指精神。五蘊合起來,就指我們的身體和精神。也就是說,《心經》在講我們自己的事情,講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身心兩個方面。「照見五蘊皆空」是說,如果我們破了迷,開了悟,有了智慧,學會用大乘般若智慧進行細緻入微的如實觀照,那麼我們就也能像觀音菩薩一樣真確地照見我們的身心虛幻不實。這裡的「空」,並不是說五蘊不存在,而是說它雖然存在,卻變幻不定,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終必消失。人們往往誤解大乘佛法說的「空」,認為「空」就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那不是佛教的觀點,正是佛教毫不留情批判的「斷滅論」或「惡取空」。佛教的觀點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31),因緣和合,有生有滅,不真實,不長存。這個肉體,從小到大,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最後呢,任憑你有億萬財產,權傾朝野,文章蓋世,神通天地,你也一定會死。它只是一種非常短暫的物質現象,當然不真實。精神呢,我們觀察自己的念頭,剎那、剎那,生、住、異、滅(32),所以,也是不真實的。九、真實除苦要先見道、斷三縛結「度一切苦厄(è)」,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像觀音菩薩那樣破除對虛幻身心的執著(zhuó),我們也會得到解脫,證到有餘涅槃,而當我們捨棄這個肉身的時候,我們就會進入無餘涅槃。因為沒有煩惱了,就不會再投胎,所有的苦都不會再出現了。當然就會「度一切苦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把肉體和我們的妄心全部消滅了,我們再也不回這個世界上來了,我們再也不以任何形式出現在三界之中了。這個就叫做「無餘涅槃」,是小乘的解脫境界。大乘的解脫則不消滅身心,能入無餘涅槃而故意不入,直到七地滿心不得不證無餘涅槃時,才取證無餘涅槃,進入八地,然而仍然不入無餘涅槃。就是說,七地滿心的菩薩,為了進入八地,徹底斷掉了初地以前從破了末後牢關開始就故意留下的一分思惑,繼續保留前七識和色身,常隨佛學。這個大家要清楚。我們平常人都受無量的苦,經受種種折磨,除了環境折磨,更主要的是自己折磨自己,沒事找事,拿別人的錯誤和缺點來折磨自己,使自己不快樂。如果我們修學佛法,能夠真實地、確切地照見我們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虛幻不實,同時也照見別人乃至一切眾生的身體和精神都虛幻不實,只是四大五蘊暫合幻現的影像,我們就不會再執著。如果首先能破除「我見(33)」,我們接著就能破除和我見緊密相關的「戒禁取見(34)」,最後必破「疑見」,而證小乘的初果須陀洹。「我見」就是錯認五蘊身心為自我。凡夫不修行,往往執著色身就是自我,對這個臭皮囊百般照顧,甚至死到臨頭還不肯放棄。外道雖然修行,卻無正知正見,由於找不到真心,往往「心外求法」,錯認定盤星,執著意識靈知心為自我,拚命追求飛檐走壁、穿牆越脊、役使鬼神、拔宅飛升等有為境界,不知這些只是意識的功能,臨終意識斷滅,則一切皆失;常求鬼神幫助,與鬼神交通故,死後必落鬼道,求升反墮。「戒禁取見」就是不正確的持戒觀念。比如有的人,極度缺乏佛教的基本常識,只是看樣學樣或聽人說說,就盲目地去練常坐不卧、日中一食或者夜不倒單(35)。僅僅如此就能達到解脫嗎?不能。因為解脫,最主要的是靠智慧。若無出世間的菩提智慧,大方向不正確,再怎麼苦修也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外道的種種邪戒皆屬不如理作意,依之盲修瞎練當然更不可能得到解脫。「疑見」就是對種種錯誤知見沒有辨識能力,崇拜名師,以為人多勢眾便是正法,以為用佛法名相包裝起來的世間法就是佛法。無辨識能力故,有些人隨其邪師大膽共謗正法以為護法。謗正法故,死後亦隨其邪師共入地獄,受無量苦,難有出期。以上所說的我見、戒禁取見、疑見,就是小乘見道要斷的「三縛(fù)結」。三縛結即束縛眾生於六道輪迴不能解脫的三種煩惱繩結。其中「疑見」,大乘細分為「邊見」、「邪見」和「見取見」。此三種錯誤見解再加前面所說的我見和戒禁取見,大乘叫做「五利使」。其中邊見,最主要的即「斷見(36)」和「常見(37)」。「斷見」就是認為人死如燈滅,身心一滅永滅;「常見」就是認為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靈魂不滅,人死不過像換一件衣服一樣。「邪見(38)」最主要的是謗無因果,不知因果通三世,說什麼做好事沒用,好人不長命,壞人活百歲。「見取見」就是對上述種種錯誤見解取為己見,以為真實,執著不舍,其結果,非果計果,非證言證,犯大妄語,死墮地獄。如果我們真的破除了三縛結,或說破除了五利使,我們就可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通過禪凈雙修,找到我們真正的「不生不滅」 (39)的那個真心,而明心見性,證得大乘的見道位(40)。悟後進斷我執,學修種智,我們就能成佛,究竟滅除一切痛苦和煩惱。十、大乘般若的色空不二中道觀「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舍利子」,即佛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其母名舍利,從母立名,故曰舍利子。《心經》是觀音菩薩講給舍利弗的,所以經中多處呼喚舍利子的名字。「空」指我們的真心及我們真心所具有的那個「空性(41)」,絕不是什麼也沒有,因為這個真心能夠生顯萬法(42)。雖然能夠生顯萬法,但是它的體是空性。不但我們的肉身和我們的妄心是真心生出來的,就是世界宇宙的萬事萬物,也都是眾生的真心共同產生出來的。因此身心世界和真心是「不一不異(43)」的關係。在這裡,為了破除對空的誤解和執著,說身體和我們的真心是一個整體。真心既能產生我們的身體,住持我們的身體,真心即不異於色身;而色身既然為真心所產生和住持,色身也不異於真心。為了破除凡夫和外道以五蘊(yùn)、十八界為實有的執(zhí)著(zhuó),《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為了破除聲聞、緣覺以五蘊、十八界為空無的執著,《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心經》一開始就雙破空有,直顯中道。什麼是中道?中道無任何執著,既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中道是本來面目,本來如此,本來就無任何執著,而不是通過修行才得到的。中道是本有的。什麼是本有的?本有的就是本來就有的,不是後來因緣和合才產生的。本有的不生,所以也不滅。什麼不生又不滅呢?唯有真心第八識。由此可知,中道就是真心第八識之體性。全部《心經》都直指真心及其中道體性。其實不但《心經》如此,《金剛經》亦如此,不但般若系列的經典皆如此,乃至全部大乘經典莫不如此。當然,三轉法輪的唯識系列經典還不僅僅如此,不但對真心的中道體性講得更深更細,而且還廣說真心第八識中所含的無量無邊種子所具有的無量無邊的功能差別。《心經》緊接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說,因為色身由真心產生,色身其實也就是真心及其功能作用的體現;而真心及其功能作用也要依靠色身才能體現出來。色與空的關係恰如浪與水。浪是水生的,只不過是水的相狀之一,浪再怎麼變化,終究就是水;在水泛波浪的時候,水也就是浪。離水無浪,離浪無水,浪即是水,水即是浪。色蘊不可能離開真如佛性而獨存,在欲界和色界,真如佛性也不能離開色蘊而獨存。真心獨存只有一種情況,即小乘的無餘涅(niè)槃(pán)。修行大乘佛法可以證得無餘涅槃,但是並不實際上進入無餘涅槃,因為一旦進入無餘涅槃,再不回到這個世界(44)上來,我們沒有了自己的肉體和妄心,就無法再學佛。由於不能進一步修學,就不可能成佛。所以大乘佛法,要證得無餘涅槃(45),但是不進入無餘涅槃。這是小乘和大乘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十一、大乘般若的真妄不二中道觀下面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實際上的經文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三蘊也是一樣。但是翻譯的時候,為了簡單,就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四蘊與「空」的關係,和「色與空」的關係是一樣的,就不再一句一句重複了。那麼,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什麼?「識蘊」指我們的妄心,主要指眼識(46)、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某種意義上,也會加上末那識(47)。「末那識」即「第七識」,就是十八界中的意根。前面的這七個識,由於生滅無常、變幻不實,所以是妄心。而「受、想、行」是這七個識的不同的作用和行相。「受」,就是感受、覺受,有「三受」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五受」再加憂、喜。不苦不樂受也叫舍受。「苦受」就是身心受到苦痛、逼迫、煎熬的感受。比如說我們被石頭打了一下,很痛;失業了,很長時間找不到工作,內心感到非常焦急,這叫「苦受」。「樂受」呢,是說你感到某些事很好。但這個好的感覺不能長保,很快就會起變化,就會消失。再好的食物,你不可能一直吃,吃飽了就不能再吃了,那個好就消失了。「不苦不樂受」,是說沒有什麼感覺,如我們普通的行、住、坐、卧,吃、喝、拉、撒、睡等等,都說不上苦也說不上樂。另一方面,苦或樂的感覺,時間一長就會變淡、消失,成為不苦不樂;不苦不樂也不能常保,眾生不甘寂寞,會沒事找事,結果苦樂又來了。這個世界苦多樂少,不如意事常八九。憂和喜,只是精神方面的感受,細說則與苦樂有所不同。「想蘊」呢,就是我們動心思,不管這個動心思,你知道還是不知道,都是「想」。但凡有知,必定有想;想是因,知是果。「想」,有的時候比較難理解,但是「知」,很容易了解。凡夫、外道不知真心,不會如理作意,唯是妄想,顛倒夢想,胡思亂想。想是意業,凡有所作,意為先導。所想不真,必然妄語妄為。故修行首先要有正知正見,八正道的第一條就是正見。什麼是正見?出世間法起碼的正見就是無我,就是斷除三縛(fù)結,或說斷除五利使。小乘要證能取、所取雙空。能取即心,即六識和意根;所取即五蘊、十八界。證到了就有了正見,叫見諦,或叫見道,意思是見到了解脫的真理和解脫的道路。大乘見道則還要在此基礎上證知產生能取所取的真心及其中道體性。「行蘊」呢,一種意思,指其它四蘊的運作,即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即身、語、意三業造作;另一種意思指其它四蘊的遷流變化。一方面,我們的身體乃至其中的每一個細胞(bāo),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發展,最後一定會死掉,這個過程不大被我們注意,往往過了一些年以後我們才感覺自己又老了一些,然後再往下呢,就知道自己總有一天要死了,但是在短期間內,我們對它感覺不清楚;另一方面,我們的精神乃至每一個念頭,剎剎那那都在生滅、變異。「識」是心王法,「受、想、行」是心所法。狹義的行,特指「五遍行心所」中的「思」心所;廣義的行,其實廣攝「五遍行心所」中「受、想」兩個心所以外的全部四十九個「心所法」和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下面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48)」。「諸法」,就是一切法。大乘把一切法歸納為五位百法,即八個心王法,五十一個心所法,十一個色法,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六個無為法。一切法的相都是空相。為什麼是空相呢?因為它是諸多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它不能常住不滅,只是暫現的幻相。就是一座大山,它其中的石頭也在熱脹冷縮,它山上的樹木也在生長更新,它不可能沒有變化;何況整個大山都隨著地球一起運動,再大的山總有一天也會碎為微塵,消滅殆(dài)盡。大山如此,其它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所知道的有為法,全部都虛幻不實,不能常在。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是說:真心雖然無形無相,但它能夠生顯一切法。萬法有相,而唯假相;真心本來無相,也是空相。所以這個「是諸法空相」呢,包括一切法,也包括真心。但是為了避免誤會,為了破除眾生對「有」的執著,則更多地是從體性和作用上來表達真心,說其為「空性」,或直稱其為「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方面集中概括真心所具有的中道體性,另一方面依於真心而說,一切萬法可以說也都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切萬法皆由真心而生,因為真心不生不滅,一切萬法雖滅,滅而復生,生生不已,其實質皆是真心的運作和顯現,都是真心的部分功能作用。看那些木本植物,到了冬天葉子落了,好像跟死了差不多;草本植物呢,在北方到了冬天,好像差不多都死掉了。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又都長得鬱鬱蔥蔥,枝繁葉茂。我們的身體和前六識妄心,雖然在正死位斷滅了,但由於七、八兩個識並沒有滅,還在繼續工作,所以就會產生中陰身,中陰身再投胎,到下一世,就又會出生一個全新的身體和全新的前六識。因此,在依附於真心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切萬法也都可以說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凈」是說真心「自性清凈而有染污」。真心的本體,本來清凈、永遠清凈,永與煩惱不相應;但本體中所含的種子,有清凈的,也有染污的。「不增不減」一方面是說真心有四遍,即遍一切時(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遍一切處(十二處:六根、六塵),遍一切界(十八界:眼界乃至意識界),遍一切地(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另一方面是說真心所含的種子雖然有增有減,但善種子增長一分,惡種子必定減少一分;清凈種子增長一分,染污種子也必然減少一分。其種子之總數其實並沒有增減。十二、真心獨存即涅槃真心是萬事萬物得以產生的總根源,萬事萬物是空相,真心是空性。萬事萬物悉皆有生有滅,剎那生滅,不常住,故其相本空;唯有真心第八識無生無滅,雖無形相,其體常住,故雖名空性,其性不空。萬事萬物必依真心第八識之因以及其它諸緣方可產生和維持暫存假相,無有獨立性,不能獨存;真心第八識無始以來本自存在,盡未來際亦無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毀滅。它不是因緣所生法,故可不依靠因緣而獨存。真心獨存的境界,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涅槃無境界,以無境界為境界,方便說為境界。「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從此句開始一直到「無智亦無得」都在講無餘涅槃的境界。或者說,即使在其它的境界中,一切法無非是真心的作用,無非是真心部分功能的展現。從空性的自體上來說,五蘊、十八界如水中月、鏡中花,惟是幻影,毫無實質;不但沒有真實的物質、色身,也沒有真實的心識、精神。因為物質和色身是夢幻泡影,變幻不定,沒有實在,你無法抓住它、常保它,它只是暫時現象。你買了一個蘋果,把它吃掉了,它就不存在了。吃到肚子里就不能再叫蘋果了。只有保留外部的形狀,我們才可以把它叫做蘋果。如果它爛掉了,也不能叫蘋果了。所以只是暫時保留了那麼一個名字而已。這個道理就叫做「空中無色」,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色法,色法只是真心上現起的幻影而已,雖然變來變去,本質上唯是真心。「無受、想、行、識」是說心識、精神也一樣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說,我們死的時候,前六識的受、想、行都沒有了,都斷掉了,乃至我們平時熟睡睡無夢時,我們的前六意識也斷掉了,當然第七識還沒有斷掉。這個由於時間關係不能細講,沒有辦法,以後有機會,可以比較詳細地講解。離了真心,「五蘊」並沒有獨立性。在無餘涅槃中,唯余真心獨存,沒有 「色」,也沒有「受想行識」可言。即使不在無餘涅槃中,五蘊、十八界和真心共存時,本質上也唯是真心而已,正如波浪本質上唯是水,金器本質上唯是金一樣。下面緊接著說:「無眼、耳、鼻、舌、身、意」,意思是說在真心獨存的境界中,也無所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指我們的「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其中前五根是有色根,分扶塵根和勝義根兩種,意跟則是無色根,所以無所謂扶塵還是勝意。五扶塵根對外五塵,五勝意根對內五塵,意根則既對外法塵,又對內法塵。意根觸內法塵時生意識,五勝義根觸內五塵時則生前五識。「無色、聲、香、味、觸、法」的意思是說在無餘涅槃中也無所謂的六塵。 「六塵」,也叫「六境」,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又內外之別。外五塵是五扶塵根所對的境界,內五塵是五勝意根所對的境界,而法塵不論外內,皆是意根所對的境界。前六識只能分別內六塵,不能分別外六塵。六根觸六塵生六識,所以六根和六塵是六識生起的處所,叫 「十二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界乃至意識界」是指「十八界(49)」。「十八界」是身心兩方面的另外一種表達法。「五蘊(50)」較粗略,「十八界」較細緻。實際上都是指我們的身、心兩個方面。前五根和六塵是色法,意根和六識是心法。心法是七個,而色法是十一個,加起來是十八。因為這十八個法各個不同,有其分明的界限,所以叫十八界。十八界的任何一法,都不能離開真心而單獨存在和運作,它們實際上也是真心不同功能的展現和不同功能的命名。離了真心,並沒有所謂的「十八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其中「無明」至「老死」指「十二因緣(51)」。全說出來就是:「無明(52)、行(53)、識(54)、名色(55)、六入(56)、觸(57)、受(58)、愛(59)、取 (60)、有 (61)、生 (62)、老死」(63)。「十二因緣」是緣覺修行的主要方法。修十二因緣而證解脫的行者叫緣覺。其果位名曰辟支佛,細分則有十品。小乘緣覺行者沒有在家人,全部是出家人。往昔曾聞修佛法或曾證果故,此世不聞佛法,也可自修自證,而獲解脫,因此其智慧較必須聽聞佛法才能修行證果的聲聞乘行人更加深利。大乘中之緣覺菩薩雖證辟支佛果,發大心而不入無餘涅槃,繼續投胎入世修學大乘法而趣證佛果。大乘菩薩道,含攝所有的小乘法,由於有般若智慧統領故,同樣的法,修起來更加深廣細緻。所以我們對所有的小乘法也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如果你修到般若智慧發起之後,那麼你就能夠證到「十二因緣」也是空相法,不能執為實法,它只是我們修行過程中的一種方便施設。小乘法滅盡五蘊十八界而入無餘涅槃,唯余真心第八識獨存。就真心自身而言,實際上,既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可盡;既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可盡。中間那十個環節呢,就不重複說了。這是一種省略的說法。所以說,「乃至」。「十二因緣」是佛給緣覺行人提供的、或緣覺行人憑著往昔聽聞的佛法,自己悟到的一個證解脫的方便法門。「無苦、集、滅、道」。聲聞(64)的修法,是「四諦(65)」。「四諦」就是「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簡稱「苦集滅道」。四諦是聲聞的修法。聲聞乘叫「小乘」,緣覺乘叫「中乘」,菩薩乘叫「大乘」,這是「三分法」;如果「二分法」的話,聲聞乘、緣覺乘都叫「小乘」,都僅志求解脫故。相對於小乘,菩薩乘叫「大乘」。小乘以自利為主,雖然有時兼利少數人,但利他是以自利為前提的;大乘雖然自利利他,但自利卻是以利他為基礎的。小乘的目的是自己解脫六道輪迴,而大乘的目的,不僅是解脫,還要成佛;不僅自己解脫,還要讓所有的眾生也都解脫;不僅自己成佛,還要讓所有的眾生也都成佛。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都要徹底消滅現行的煩惱,滅盡五蘊、十八界,進入無餘涅槃;大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則不如是,是「不斷煩惱而證菩提」,證無餘涅槃而不入無餘涅槃;不滅五蘊、十八界,「世世常行菩薩道」, 直至圓滿菩提而成佛。十三、無上菩提,歸無所得「無智亦無得」。 「智」和「得」指大乘的修法。大乘講到的般若總相智、般若別相智、般若種智,也是修行上的一些施設。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為了方便起見,設了一些不同層次的法門,在不同的階段,修不同的內容。當你證悟的時候,你就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個真心,就是佛。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不能離開祂;祂天天都在為我們全心全意地服務,而絕大部分人卻不知道,因此說「百姓日用而不知(66)」。不是我們沒有真心,也不是通過修行把妄心轉變成真心,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本來就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傅大士(67)作了個偈(jì)子(68)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xiān)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如果你從念佛進入參禪而開悟的話,你就會知道這些話多麼親切。《楞嚴經》里,釋迦牟尼佛講了當時一件真事。一個叫演若達多的人,有一天照鏡子,當他看到鏡子里自己的面孔時,突然想:「壞了!我的頭怎麼跑到鏡子里去了?」然後就發狂了,跑到街上亂跑亂叫,到處找頭。以後當他神智清楚的時候,一摸自己的腦袋,實際上還在脖子上,並沒有丟。這就是說,我們凡夫那個真心從來沒丟過,也永遠不會丟掉。所以佛經說迷失,而不說丟失,《法華經》里說「衣里明珠」。因此我們應該用參禪的方法去找這個真心。真正的禪法不僅是破初關找真心的方法,也是使我們在明心獲得總相智以後破重關、破末後牢關,從而進修別相智、熏習種智的方法 。修凈土,有相念佛和無相念佛階段,能為我們開悟奠定一個很好的定力基礎;開悟以後往生,能使我們有一個很大的飛躍,使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歸宿;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能直接跟隨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大菩薩一起修行,親自聽聞阿彌陀佛說法,所以非常殊勝,的確應該禪凈雙修。真心從來不會離開我們,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所以我們的修行,實際上呢,最後並不能得到什麼東西,因為一切萬法本來具足,人人本來都有這個真實不虛的真心。真心本來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無上菩提,歸無所得」,大乘菩薩道的般若法,是無所得的法,即使成佛,也只不過是真心本自具足的功能作用和智能全部顯發而已,所以說「無智亦無得」。十四、悟後真實轉依真心,便無掛礙、無恐怖「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duǒ),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菩提薩埵(duǒ)」的意思是 「覺有情」,中國人喜歡簡單,就簡稱「菩薩」。「覺有情」,就是首先使自己覺悟,然後使別人也能夠覺悟。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裡邊講,「覺」,有「本覺」、「始覺」和「不覺」。本覺就指我們的真心,它本來圓滿具足一切覺性。始覺就是妄心找到真心,翻過頭來皈依真心,自覺地隨順真心。從大乘的立場上來看,不但凡夫、外道盡屬不覺, 就是聲聞、緣覺,乃至證到了阿羅漢、辟支佛,亦屬不覺。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證到真心本覺,沒有可能回歸本覺。我們早晚都作的「三皈依」,實際上也是使我們的妄心皈依於真心的意思,自歸依佛,皈依自佛。佛是覺義,自佛即是本覺。我們每天都發這個願,每天都去這樣念,使這個種子不斷地增長,使我們終於有一天能夠開悟,找到自己的真心,轉依於自己的真心。悟後起修繼續勇猛精進,我們就會逐漸獲得和增長覺悟他人的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菩薩。因為真心本自具足一切,所以不可能有所得,如果菩薩依照這個方法,即「智慧到彼岸」的方法去修,就能「心無掛礙」。常見者不證真心故,錯以有生有滅的覺知心為常住真心,常常擔憂覺知心斷掉,有掛礙故,就極力保持醒覺,以期求證解脫,殊不知此覺知心正是輪迴之根本。斷見者誤以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然知現時活一天少一天,日日走向死亡,有掛礙故,千方百計延長壽命,縱能苟且一時,必落輪迴。有大乘正知正見的人由於遠離斷常二見,則無此掛礙。為什麼沒有掛礙呢?因為真心永存,不可毀滅;真心一切具足,什麼都沒有少過;真心完好保存一切修行成果,絲毫不會遺失。菩薩早在七住明心真見道的時候,就證到了本來沒有任何掛礙的真心而依止它。我們心裡固然有煩惱,但也有真如佛性;我們心裡,現在還有魔,但是也有佛。平常我們說「不魔不成佛」,就是說,如果沒有煩惱,我們也不能成佛。因為凡是有煩惱的地方,就一定有菩提,煩惱也是從菩提中幻化出來的,不能離開菩提而獨存,所以說「煩惱即菩提」。煩惱如浪,真心如水。海浪變化萬千,海水如如不動;海浪再怎麼變化,本質上還是海水。煩惱和真心亦如此,煩惱千變萬化,真心毫無動搖;煩惱再怎麼變化,本質即是菩提。譬如金錢,可以用來做壞事,也可以用來做好事,錢無好壞,用顯差別。一切眾生本具之覺性亦如是,凡夫外道用之「共爭不急之務」,即名煩惱;聲聞緣覺用之急證解脫,即名二乘菩提;菩薩用之開悟成佛,即名佛菩提。煩惱即眾生將菩提用錯了地方而已,所謂消滅煩惱,恰如用錢來做好事一樣,也只是正用菩提而已。所以禪宗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因此,菩薩在長期修學的過程當中,並不把煩惱全部斷除,他要留一部分煩惱以潤來生,所以叫「留惑潤生(69)」。因為在八地以前如果完全斷除煩惱,就會進入無餘涅槃,就不會再有這個肉體,無法繼續修行,所以要故意留一點點,使我們能不斷轉世,這樣才能常隨佛學,直至成佛。在七地滿心的時候,因為會有殊勝的意生身,不再需要用煩惱來潤生了,才徹斷一切現行煩惱而進入八地。一直到等覺菩薩將入妙覺位,也就是說要成佛的時候,觀察因緣,示現「八相成道(70)」,在金剛喻定當中,才把最後的一分最微細煩惱習氣的隨眠種子,以及最後一分無始無明的隨眠徹底斷掉。「心無掛礙」,一是說真心本無掛礙,二是說妄心成佛後也沒有掛礙,三是說菩薩真依般若波羅蜜多修行也不會有掛礙。所以菩薩不畏生死,他知道「生死涅槃等空花」,即使小乘解脫的無餘涅槃也只是修行路上的一種施設,並不是究竟的法。究竟的法就是我們「本來是佛」,通過修學,我們一定成佛。「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是說由於沒有掛礙,因此也就沒有恐怖。掛礙就是擔心。我們平常人都有很多擔心的事情,有擔心就會有恐怖。擔心是輕小的恐怖,恐怖是巨大的擔心。而菩薩既然沒有掛礙,當然也就沒有恐怖,因為他知道,他正在成佛的路上走,他遲早會成佛,他一定會成佛,而眾生也遲早會成佛,也一定會成佛,只不過各有各的時節因緣罷了。人之所以有掛礙、有恐怖,一定是有私心;有私心才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有很多擔心,就使你活得很累,使你感覺到自己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很沉重。所以布袋和尚(71)經常把他背的布袋放下,示現要放下包袱,輕裝前進。但是,為什麼當有人問他「你放下幹什麼?」他又背起來呢?那是說,既然放不下,就乾脆用承擔煩惱的精神來承擔修行,荷擔如來家業;用不舍煩惱的勇氣來救度自己、救度眾生,永遠不舍眾生。也因此告訴眾生不必害怕煩惱,不必有掛礙;對於世間的責任、義務,以及出世間的菩薩的責任、義務,放不下的話,就勇敢背起來。因此我們說,菩薩的精神絕不是消極的,而是最積極、最可貴、最可敬可佩的。菩薩行菩薩道,是自己發的大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無怨無悔;雖然廣度眾生,但他沒有掛礙,也沒有恐怖,反而樂在其中,因為他有禪悅、有法喜,有諸佛護念,有無量菩薩隨時幫助,有無數同參道友理解支持。十五、凡夫、外道的四種顛倒「遠離顛倒夢想」。什麼叫「顛倒(72)」呢?顛倒就是不如理作意。凡夫和外道有四倒,聲聞和緣覺也有四倒,合稱「八倒。」凡夫、外道的四種顛倒,第一是「非常計常」,最主要的就是就是把無常的可生可滅的第六意識及其無念境界,誤認為是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及真如境界。靈明知覺的這個意識(73)心,就是我們天天知道這個、知道那個,知道苦、知道餓、知道愁的這個心,它很容易斷掉。比如說,你要上手術台做手術,怕你疼、怕你手術做不好,給你打麻藥,全麻以後,你就什麼也不知道了,做手術就沒有什麼關係了。那時候意識心就斷掉了。熟睡無夢時、正死時、入二無心定時,都斷掉了。所謂斷掉,就是什麼也不知道了。凡夫外道不能正視這個事實,認為這個心不會斷掉。他們看到,晚上熟睡雖然什麼也不知道了,第二天一醒又什麼都知道了,就以為意識沒有斷掉;他們看到人死了還會轉世,也以為意識沒有斷掉,所以有人會說「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一些人誤認為修行就是要保持這個心永遠不要斷掉,因此就「常坐不卧」,怕睡著了斷掉,以為這樣練久了,死的時候就也不會斷了。其實呢,如果你找到了永不斷滅的真心,就不會再怕。因為縱然無任何修行,晚上睡覺不做夢時雖然斷掉了,第二天早晨也還會再出現,這個再現是自動的,所以沒關係,根本不需要有意去保持它。重要的是要知道會斷的是意識心,不會斷的是真心,意識心一定會斷,真心一定不會斷。正因為真心第八識一定不會斷,因此意識心斷了才會再產生。所以認為第六識心常住不滅的觀點肯定是錯誤的。這叫「非常計常」。第二是「非樂計樂」。本來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煩惱、很多痛苦。這個五濁惡世(74)實際上沒有什麼可樂的東西。剛才我們說過「三受」,其中那個「樂受」也是苦,因為它不能常保。凡夫認為,即使暫時的快樂也很好,就拚命去追求,每個人都付出很大的代價。大家想想,從小到大忙忙碌碌,請問,你忙碌的最後結果是什麼?你把你的身體照顧得那麼好,它最後一定背叛你,堅決死去,跟你永別,不再為你服務。你給它天天塗脂抹粉,打扮得再好,吃得再好,它還是要衰老,它還是要有病。你不想病,它非病不行;你不想死,它必定要死,沒聽說那個人可以不死。什麼煩惱的事你都肯干,為什麼就不肯多花一點時間來學佛呢?如果修學佛法,你就不會怕死。為什麼呢?因為你知道死後會有一個中陰身,最多最多四十九天,一定會投胎轉世,你又會有一個新的身體,根本用不著擔心。要擔心的是你會投胎到哪裡,是一世比一世好呢,還是一世不如一世。要擔心的是你現在這一生,能不能活得比較瀟洒、愉快,肯不肯多花一點兒時間來學佛,是不是活得那麼對不起自己、那麼累,本來能享福,堅決不享,一定要受苦;本來早該放下了,就是不放,讓你歇歇,就是不歇,禮拜天也不休息,節假日也不休息,忙了這個忙那個。其實忙到最後,請問你有什麼?一切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你空著手來,也只能空著手去。你為什麼就不讓自己活得幸福一點?要學會休息,休息好了才能夠工作得好;休息好了,你的心情舒暢了,你對別人才可能充滿微笑,別人看著你高興,你自己也高興。如果你下定決心不讓別人高興,你也絕不會高興。你的愉快一定是用給別人的愉快換來的。你讓每個人都愉快的話,你自己肯定愉快。所以大家面對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快樂的心。這個不太容易,要努力修學使自己開悟才可能真正做到,否則的話只是暫時安慰一下自己而已。當然有人往昔歷世都有修行,因此快樂的習慣就保持得比較好。有的人,修學的時間還不長,還沒有養成一個快樂的習慣,經常是反反覆復。痛苦到極點的時候,沒有辦法,放棄煩惱,然後快樂幾天,可是不久,碰到一點事情,煩惱又捲土重來。這都是因為修學不紮實,還沒有養成良好的修行習慣。所以大家現在目標要很明確:念佛往生要達到上品上生。要達到上品上生,就要通過參禪去開悟。開了悟以後,這些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開始扭轉。因為你已經找到了那個根本就沒有煩惱的真心。煩惱只是妄心才會有,真心永遠沒有煩惱。開悟後妄心開始轉依真心,所以煩惱也可以開始真實地消除了,隨著煩惱一分一分地消除,清凈的法喜也就會一分一分地增長,久而久之,喜悅就會形成一種習慣。當喜悅十分堅固的時候,對煩惱就會有很強的抵禦能力。第三是「非我計我」。本來沒有自我,凡夫顛倒夢想,認為有一個自我。請問這個身體哪一個部分是你自己呢?沒有,你找不到的。因為這個身體,從開始的時候就沒有「自我」,就沒有你自己。一半是爸爸的,一半是媽媽的,這個肉體裡邊沒有你。這是個事實,大家不難理解。雖然通過母胎吸收營養,然而吸收的都是外界的物質;出生以後吃奶,吃食物,漸漸長大成人,色身從始至終吸收的都是外邊的東西,事實上並沒有什麼是你自己的身體,只是你自己認為這個身體是你自己的,這只是你的錯覺而已,並不是事實。不但如此,其實這個身體裡面還有好多其它的生命。不說那些比較大的寄生蟲,就說那些微小的細菌(jūn),它們也有生命,它們也是眾生。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面都有很多很多眾生,多得難以計算。當然這並不是壞事,因為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眾生在你肚子裡面為你服務的話,你根本無法消化食物,你早死了。所以這個肉體縱然是個假像,也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很多眾生共同在用的一個東西。如果認為這個肉體是自我,當然就是「無我計我」。身體不是自我,妄心也一樣不是自我,只是眾生自認為這個能思能想的妄心是自我。自我即主宰之義,應該具備兩個最基本的特性,一是恆常,二是自在。前面說過,妄心無常,無常的心怎麼會是我呢?第七識雖然五位不斷,表面上時時作主,處處作主,而事實上並不能真正作主,要受制於別的因素。如不想受苦,必須受苦,不想死,一定要死。妄心既不是我,附屬於妄心的心所法當然更不是我。其實你所有的知識都是學來的,你的那些憤怒、煩惱也是學來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這一世學的,而絕大部分是往昔多世學習積累形成的習慣。這一世的是所謂後天的,那些與生俱有的習慣,就是所謂先天的。不論這一世學的,還是往昔多世學的,都不是本來就有的,都不能叫做自我。第四是「非凈計凈」。本來不清凈的,大家認為很清凈。常常有人說:「我是好人」。其實仔細想想,你到底好在哪裡?所謂好和不好,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你跟那些戰爭販子相比,你比他好多了,因為你沒有能力去殺那麼多的人,你發動不了戰爭,你的能力太小,所以你算是好人。但是你要和大菩薩相比的話,根本算不上好人。大菩薩修行要什麼給什麼,要眼珠子當時就挖出來,你能做到嗎?你做不到,做不到就不是好人,那是高標準嘛。而菩薩要和佛相比的話,也還算不上好。所以好不好要看誰跟誰比啦。我們修行,應該和比我們好的那些菩薩來比,而不是和不好的人比。只有跟壞人相比,你才算好人,不是什麼值得自豪的事情。你應該跟比自己好的人比,時時感覺到慚愧,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去努力去修正。所謂不凈,就是染污。什麼是染污?凡是使眾生不能解脫的一切有漏有為法都是染污。不客氣地說,使眾生沉淪三界六道的一切世間法通通是染污法。所以說,凡夫、外道所說的凈,其實都是不凈,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凈是什麼。十六、聲聞、緣覺的四種顛倒以上是凡夫、外道的四種顛倒。那麼翻過來以後呢,聲聞、緣覺的小乘人也有四種顛倒:常計非常,樂計非樂,我計非我,凈計非凈。大乘菩薩修到佛地的時候,佛地真如有「常、樂、我、凈」四種特點。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煩惱種子,乃至煩惱習氣的隨眠種子也全部被消除掉了,任何一個識,都和真心第八識一樣,真正不生不滅了,所以叫「常」。在佛地裡面,沒有任何痛苦,沒有絲毫煩惱,因此叫「樂」。佛地的八個識都能夠獨自運作,依成佛以前生生世世所發的菩薩大願,自在地廣利一切有緣眾生。其實早在八地時,菩薩就已達到「無功用行」,就是說,不用起心動念,自動就能與有緣眾生相應,利益眾生,成就眾生。因此在佛地的時候,那個才叫真正的「我」。凡夫根本就沒有自我,不可能找到所謂的自我。禪宗二祖慧可大師立雪斷臂乞求初祖達摩大師為他安心,達摩讓他把心拿來,慧可找心,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只好說:「求心了不可得」。心都沒有,哪來的自我?到了佛地的時候,由於沒有任何染污種子了,那才是真正的「凈」。大乘與小乘的主要區別之一,是能否證到常住真心,能否以常住真心為因地心修證成佛。小乘的著眼點在「緣起性空」,即五蘊及其衍生之世間萬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皆無常、苦、空、無我,其性本空。而大乘的著眼點在「真如佛性」,即五蘊及其衍生之世間萬法得以產生的總根源,在因地,其具本來、自性、清靜、涅槃四大特點;在佛地,其具常、樂、我、凈四大特點。小乘人的四種顛倒,其一「常計無常」。真如佛性即真心本性,本來常住。依真心常住故,其所生之世間萬法滅而復生,亦可說為常住。小乘人不知不證故,誤將佛說之緣起性空方便法門認作實法、究竟法,認為一切無常。其二「樂計非樂」。真如佛性真實無苦,大乘法中,苦之現行煩惱在八地已斷,乃至早在登初地前,禪宗行人破牢關之後,就能斷盡煩惱而故意不斷盡。在修行過程中,菩薩「不斷煩惱而證菩提」,證得菩提成佛後,究竟無苦,常住世間 ,利樂有情。小乘人不知不證「煩惱即菩提」,誤將煩惱認作實法,定欲盡滅,煩惱滅盡故,無法「留惑潤生」 不能常隨佛學,不能成佛,不能證得佛地之樂。其三「我計非我」。我者,常恆不變之義。佛地無垢識中,一切煩惱種子徹底斷盡,唯余無漏有為法種,雖有流注,而無任何變易生滅,故唯佛地無垢識,可當真實究竟之我義。因地第八識中,雖有煩惱種流注生滅,然第八識之體亦常恆不變,亦可方便當為我義。小乘人不知不證,誤認一切法無我,不能證得真我。其四「凈計非凈」。因地真心中雖有染污種子,然體恆清靜,永不受染污,亦有無量無邊清凈種子。佛地真心中已無任何染污種子,一切清靜,究竟清靜。小乘人不知不證故,誤認為一切法皆不清靜,故皆滅之。上述凡夫的四種顛倒和聲聞、緣覺的四種顛倒加起來就是「八倒」。菩薩修行,要去掉這八種顛倒,才有可能真實證得佛地的常樂我凈。「遠離顛倒夢想」的「夢想」呢,就是妄想,就是想像,就是不真實的虛幻想,都是第六意識的不如理作意。凡夫、外道、二乘人,都認為那些「夢幻泡影」的有為法是真實的東西,凡外貪之,二乘滅之。只有先開悟,證得本來無顛倒夢想的因地真心,才有可能轉依這個真心,如理作意,逐漸把各種「顛倒夢想」都消除掉。十七、佛地涅槃圓含四種涅槃「究竟涅(niè)槃(pán)」。如果我們能真正地遠離顛倒夢想,那就能證得「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即佛地的涅槃,也叫無住處涅槃、大般涅槃。涅槃大分有四種。第一種叫「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即凈土宗所說的「自性清凈心」。自性清凈心,實際上就是我們的真心,就是我們每個人具有的如來藏,就是我們的法身。第二種叫「有餘涅槃」。小乘修行人斷盡煩惱現行,證到阿羅漢和辟支佛,還沒有捨棄色身之前,雖已無煩惱現行,然余微苦所依的這個業報身,故叫「有餘依涅槃」,簡稱「有餘涅槃」。當舍掉這個肉身,再也不回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時候,就進入「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涅槃」,因為不僅已無煩惱現行,連微苦所依的這個業報身也沒有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是小乘的涅槃。自性清凈涅槃和這個「究竟涅(niè)槃(pán)」是大乘的涅槃,唯大乘有,不共小乘。而大乘的涅槃包括小乘的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破初關明心,破重關見性,就證第一種涅槃,即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破末後牢關,於第二種、第三種涅槃能證而不證,八地菩薩徹底證得有餘、無餘兩種涅槃,卻仍然不入無餘涅槃。佛地涅槃包括前三種涅槃。由上可知,不同的涅槃,其實都是根據第八識自體中所含種子的不同而立的分位差別,或說根據修證程度的不同而立的階段之名,皆依第八識立名,有名無實,唯第八識之所顯法而已。雖說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偏指小乘的涅槃,但是大乘修道時候,也要經過這個階段。當菩薩完全伏住煩惱,煩惱不起現行的時候,可以斷盡煩惱,而故意不斷盡,可以證無餘涅槃而故意不證,也可以方便說就證到了有餘涅槃。八地菩薩因為斷盡所有分段生死現行煩惱的種子,連故意「留惑潤生」的最後一分煩惱種子也徹底斷了,就證無餘涅槃。但八地菩薩證而不入,非如二乘一般毀身滅智,且具有殊勝自在之身,並八識俱全。這是大乘涅槃和小乘涅槃不同的地方,我們應該很清楚這種區別。十八、佛地菩提圓含三種菩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指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包括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修,因為我們都是未來佛,也是「三世諸佛」里的一分子。我們將在未來成佛,現在正向成佛的路上走, 雖然我們還沒有開悟,但有些人已經開悟,甚至有人已登初地,我們也可以努力去修。只要我們精進不懈,成佛尚且可以,開悟當必無疑。一切佛都在人間示現成佛。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不要小看自己,應該有信心,逐漸地依般若波羅蜜多的大乘法轉化自己,使我們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三世諸佛依什麼方法成佛呢?依六度這個「智慧到彼岸」的方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三菩提」。「三」是「正」,「菩提」是「覺」,「三菩提」就是「正覺」。正覺就是菩薩證到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的解脫果。第二是「三藐三菩提」。「三藐」是「正等」,合起來就是「正等正覺」,其正覺正等於佛,唯未圓滿故,即菩薩證得道種智。第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是「無」,「耨(nòu)多羅」是「上」。總合起來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的無上果位,除此而外,沒有什麼可以在佛位之上了。因此,佛法包括聲聞、緣覺的小乘和菩薩的大乘。從智慧上說,聲聞、緣覺證一切智,菩薩證道種智,佛證一切種智,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九、《心經》總持大乘修行的「五位」、「五不退」「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心經》所說的「般若波羅密多」,它本身就是一個咒。「咒」是什麼意思?「咒」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心經》是全部般若系列經典的高度濃縮,是全部般若系列經典的總綱領,所以說就是咒。祂能夠使我們的修行,按照般若智慧的方法,不斷深入,不斷轉進,直到成佛。大乘六度法門,貫穿成佛的全過程。十信位是熏習,以聽聞、思維為主,隨緣修習少分。此階段信心時進時退,當然總的趨勢還是進步。信心還未堅定不退故,無法進入實際修行。隨著熏(xūn)習的深入,漸漸對大乘成佛之法不再懷疑,不再猶疑,堅固不退,並生起強烈的實修願望,成就信滿,進入初住,成「信不退」菩薩。從初住到六住,正式「外門廣修六度萬行」,積累悟道資糧。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修集精進功德;五住位修集禪定功德;六住位修集般若功德。六住位已接近七住明心見道位故,極其關鍵,所以五住位以前統是「資糧位」,而六住位獨稱「加行位」,要加修暖、頂、忍、世第一之「四加行」。加行圓滿,斷「三縛(fù)結」,成初果解脫。在六住加行位證得「能取、所取雙空」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證得能取所取背後那個不空的空性,對此般若空性確證無疑,堅住不退,生起強烈的悟後起修大願,進入七住,成「位不退」菩薩。從七住位到第十迴向滿心位,正式「內門廣修六度萬行」。其中八住位起,於一切法現觀般若中道,漸除性障,積累見性資糧,十住位眼見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觀,薄貪嗔痴,成二果解脫;一至十行位,於廣行六度萬行中,依般若中道慧,現觀陰處界猶如陽焰,至第十行滿心位,成就陽焰觀;一至十迴向位熏習一切種智,絕大部分性障已修除,唯故意所留一分思惑不斷,第十迴向滿心位,成就菩薩道如夢觀,斷五下分結,成三果解脫;同時,成就一分道種智,勇發十無盡願,進入初地,成通達位的「行不退」菩薩。從七住位到初地的入地心,都叫見道位,也叫通達位。見道有真見道、相見道。真見道特指見道之始,即開悟的七住明心位不退;相見道則指悟後起修,從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而通達位,重在強調見道的圓滿,故有時偏指初地的入地心。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等覺,皆屬修道位。其中七地滿心位,斷盡最後一分故意所留之思惑,入住八地,成就「念不退」,得四果解脫,然煩惱習氣還在;最後妙覺菩薩成佛,即究竟位,成「究竟不退」。以上簡述了成佛過程的五個大的位次: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以及五種不退: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究竟不退。修行要明理、路、次第,否則猶如「盲人騎瞎馬」,極易「夜半臨深池」。明理,就是明了佛法到底在說什麼,明了全部佛法其實只在說「心」,所以佛法就是心法,佛經就是心經,《心經》就是佛法的總持。明路,就是明了成佛的路子,明了成佛之道其實只有二道並行,即聲聞、緣覺的小乘解脫道和菩薩、佛的大乘佛菩提道,其它「心外求法」者,盡屬外道。明次第,就是明了在成佛之道上修行的先後順序、層次差別,不可顢頇籠統、糊里胡塗。「大神咒」是說《心經》非常神奇,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功能;「大明咒」是說祂充滿大智慧光明,能使一切眾生解脫成佛;「無上咒」是說祂已是最高的,沒有比祂再高的了,因為祂就是成佛之咒。「無等等咒」是說沒有其它的咒能和祂相比。第一個等是「相等」,第二個等是「等等」的意思。這一句實際是說,《心經》不但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而且是無等咒,是其它等等等等咒,說不能盡,怎麼讚歎都不過分。二十、證究竟覺,才能除畢竟苦「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一切苦」,包括我們凡夫的三苦、八苦、無量苦,也包括了聲聞、緣覺不能成佛的苦,還包括了菩薩仍未成佛的苦。「能除一切苦」是說《心經》這個法、這個咒,可以使所有的苦都畢竟消除。因為依照《心經》如實修行可以成佛,而到了佛地的時候,所有的苦都真正消滅了。「真實不虛」是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他不會騙我們,依《心經》這個總持咒去實修,一定會成佛。因此我們所有學佛者,首先要對佛有完全的信心,佛說能解脫,我們就一定可以解脫,佛說念佛能夠往生,我們念佛就一定能夠往生,我們不懷疑。我們不懷疑自己一定能夠開悟,我們不懷疑自己一定能夠成佛。如果沒有這個起碼的信心,就說明我們的十信位還沒有圓滿,還需要努力地修集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建立真實不虛的信心,對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說,第一重要!「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dì)、波(bō)羅揭諦、波羅僧(sēng)揭諦、菩提薩婆訶(hē)。」這是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個咒,再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般若」,如果僅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禪」,禪就是佛法大意的總持。傳統的說法,咒是不可以翻譯的,當然也不是說當時那個印度話就不能翻譯、沒有具體意思。祂也是可以翻譯,而且也是有意思的,即「到彼岸、到彼岸,大家一起到彼岸,用般若智慧到彼岸」。「菩提薩婆訶(hē)」,其中「菩提」是智慧,「薩婆訶」呢,就是「一切圓滿」的意思。所以,很多的咒後面都是「薩婆訶」或者「梭哈」、「莎訶」,意思是一樣的,只是音譯的字不同而已。這句的意思就是說,用大乘菩提智慧,一切眾生都可以圓滿到達成佛的彼岸。「一切圓滿」的意思有兩個,一者,我們雖是凡夫,但我們的真心圓滿具足一切,「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如小孩子剛生下來,雖然很小很弱,但已具備一切潛能,其所具潛能與成人並無差別,一切小孩本來是人。二者,我們成佛以後,真心本具的一切德能全部顯發,利生大願圓滿成就。就如小孩已經成人,一切潛能全部顯發,可以建功立業了。二十一、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他人由於時間很短,不可能講很多,大概把《心經》給大家這樣簡述一下。其核心就是剛一開始就給大家說到的,我們修行,就是修我們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缺點錯誤,而不是修理別人,眼睛總盯著別人的缺點錯誤,嘴裡總說別人的是是非非。「一切唯心造」,唯我們自己的心所造。苦是我們自己造的,樂也是我們自己造的,成佛還是靠我們自己來造,自己來造就自己。這就是《心經》真實的意思。那怎麼成就呢?怎麼造就自己呢?就依照這個「般若波羅密多」即「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清楚,是「智慧到彼(bǐ)岸」,而不是禪定或福報到彼岸。大乘佛法修學呢,一共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就是你把自己有的東西呢,奉獻出來。比如你有力量,你有技能,你就用你的力量、技能做事情來護持道場。如果我們沒有這個佛堂,請問大家,怎麼就能夠坐在這裡聽經?因此,我們要修布施,護持這個佛堂,把它建設好。其它五度也都要隨緣隨分修持,用真實修行來莊嚴道場。十幾年來,所有的同修大眾,共建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嚴格的來說,不是哪一個人自己所能成就的。這個道場是大眾的,是大眾共同成就的。每個人來這裡,大家都應該歡迎,因為既然來了,就是一起修學的人,就是有緣人。有很多人來共修,這是道場興旺的標誌,大家應該歡喜,應該笑臉相迎來這裡的每一個人,歡迎更多的人來這裡拜佛、念佛、供養佛,來這裡上早晚課、聽經學法。大家來到這個地方,應該做什麼事?應該是學佛!我有三句話貢獻給各位同修。開始的時候你可以逐漸地這樣去修:「閑心少操多想佛,閑話少說多念佛,閑事少管多拜佛」。功夫好了以後就進一步啦:「閑心不操只想佛,閑話不說只念佛,閑事不管只拜佛」。這樣呢,你的染污種子就一定會轉化。佛經說,念一聲佛號,能夠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應該相信佛說的話。這樣好的事為什麼不做呢?為什麼把時間花在人我是非上呢?如果你把有限的生命用在煩惱上,沒有用在菩提上,沒有在修學上下功夫,就是浪費生命,辜負己靈。生命多麼寶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一生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坐在這裡的,除了幾個小娃娃,其餘的,歲數都很大了,應該抓緊時間努力修學才對!以後,這個道場要有一個非常嚴格的紀律:來到這裡的人,說話要非常小聲,不可以大聲說話,更不可以嘻嘻哈哈。你可以面帶微笑,用你的微笑表達你內心的喜悅。如果一定要說,說什麼呢?說修行的事情,其它的事情,一律不說!這應是道場的紀律!其實不僅僅是這裡,每個道場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你一定要說閑話,請到外邊去說,請回自己家裡去說,到了佛堂不可以說!更不可以互相吵呀、罵呀、爭呀、鬧呀,那就太不應該啦。如果你心裏面確實有想不開的地方,你到外邊院子里轉幾圈、念念佛,心平靜後再回來,仍然面帶微笑去念佛就好了。這是對每個人說的,不是只對個別人說的,大家都應該用自己良好的身、語、意來護持道場。如果能把這一條堅持做好的話,我相信,這個道場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好。其實呢,你回家也不應該說。因為這裡邊有一個原理:當你說別人閑話的時候,你不可能高興。因果的規律就是這樣,你說別人不好的時候,生氣的是你自己,倒霉的是你自己,跟別人沒關係,別人沒聽著。何況別人聽到以後,也不會高興,說明你把那個不好的東西也帶給他了。這是你的罪,不是你的福。當你說別人缺點、錯誤的時候,投到你八識心田中的種子當然是不好的。那些煩惱的種子是投到你自己心田裡了,可沒有投到別人的心田裡。我們不要做那個傻事,修行人應該聰明,應該有智慧。所以我還有一句話,奉獻給大家:「不要用別人的缺點錯誤折磨自己。」說別人是非的時候,受折磨的其實是你自己,你在自己折磨自己。如果你真要高高興興地修行,其實誰也沒辦法使你煩惱;如果你真要自尋煩惱,折磨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別人也很難幫助你。我們修行,要做有智慧的事,不要做那些沒有什麼好效果,甚至對自他都有害的事情。二十二、真實念佛,必定成就現在回答問題。問:如果一心念佛,是不是可以不來佛堂上早晚課?答:早晚課一定要上,因為這是道場。道場的早晚課不可以放棄,所以我心裡非常讚歎經常來上早晚課的幾位老菩薩,她們常年堅持。當然啦,因為她們比較有條件,不像年輕人必須去上班。她們歲數大了,退休了,家又離這裡不太遠,就能天天來,用實際行動護持這個道場。如果這裡連早晚課都沒有了,那麼大家就會感覺到更不合適。至於說念佛,非常簡單。從早晨一醒來你就念,一直念到晚上睡著了為止。念佛人不怕做事情,一邊做事情一邊念佛,什麼都不耽誤。功夫好了以後,你就知道,甚至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念佛,一邊說話一邊念佛,佛號在那裡自己念,根本不用你去管。你要是用心修的話,三個月就可以修成,並不需要很長時間。如果你不下大功夫,三個月當然不會成就。怎麼下功夫呢?就是我剛才說的,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第一句話就是:「阿彌陀佛」,晚上直到睡著之前還是「阿彌陀佛」。有幾種情況不要出聲念:上廁所、洗澡、躺著。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一是你不好意思,二是怕打擾別人,可以不出聲,只在心裡念就好了,其它的時候,你儘管出聲。比如你一個人在家裡做飯,其它人還沒有回來,你不妨放開嗓子唱念,沒關係。這樣有助於你比較快地功夫成片。至於念佛速度快和慢,沒有關係,你也不用去計什麼數,沒有必要。如果你從早到晚一直念,計數幹什麼呢?剛開始的時候,功夫還沒有建立起來,佛號丟了,要馬上撿起來,丟了撿,丟了撿,不斷地把佛號撿回來才行。這樣用功修,三個月一定成功,沒有問題。三個月以後,就是保持了。修行就怕夾生飯,念一念又不念了,念一念又不念了,很難成就。一旦你突破了,保持住了,形成一種堅固的習慣,就不會再丟了。佛永遠在,那就省事了,你就可以進一步再學新的東西了。倓虛(75)法師在《影塵回憶錄》里講過,他的師父諦閑(76)老法師當時有一個老鄉,歲數很大了,去找他,非要出家。老法師說不行,因為你不識字,歲數大了,記性也不好了,怎麼跟那些年輕人在一起學?他說:「你要是不讓我出家,我就不走了」。諦閑老法師一看他很堅決,善根現前了,就跟他提條件:「我可以給你剃度,剃度了以後你不能住在我這個地方,我給你另外找一個小廟,再找一個居士來照顧你,你就念佛。」這個老人非常歡喜,就這樣依教奉行去念佛,每天有人給他送兩餐飯。只用三年就成就了,站著就往生了。這個人出家以前沒有念過佛,也不懂得修行,但只念了三年就這麼好。所以我們大家如果真下功夫,個個都可以成就,「萬修萬人去」。你如果把心、把時間都花在說是非上,不可能,不可能,永遠永遠不可能!大家當知,真正的念佛人沒時間說那些爛事。真正的念佛人,眼就看人家的好處,嘴就讚歎人家的優點,因為他知道,這樣做的話,種到自己心裡的是好種子,不是壞種子。甚至也不用讚歎啦,你就歡歡喜喜去念佛,時間久了,氣質慢慢就變了,別人都會喜歡你。到了道場,你就是拜佛,念佛,繞佛。哪一個居士不喜歡你呢?什麼好聽的話都不必說,這個道場一定一天比一天興旺,毫無疑問。我希望大家以後就這樣做,這是我的衷心希望。關於念佛法門,明天會講得更多、更實際,因為明天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專門講念佛。今天是講大乘的教理,明天專講實修。二十三、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有問題大膽說,還有嗎?……沒有的話,這個筆記本上有我自己的一些體會,我給大家念一念,供大家參考。第一、發願(77)做一個快樂的人,幸福的人。使別人快樂,自己才能快樂。第二、真愛自己的人,必然能夠愛別人。愛別人,就是愛自己。第三、不拿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折磨自己。第四、施恩圖報非君子,知恩不報非君子。第五、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第六、人生乃是一場戲,演好演壞在自己,若不知戲自執著,枉受諸苦蠢無比。第七、沒有什麼事比學佛更幸福的了,沒有什麼事比證悟更令人振奮和寧靜的了。第八、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第九、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轉變自己。第十、不識本心,學法無益(78)。下面請合掌,大家隨我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願消三障(79)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南(ná)無(mó)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80),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南無菩薩摩訶(hē)薩,摩訶般(bō)若(rě)波羅蜜。「禪凈雙修」講座之二:《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略述釋明證(根據在法國潮州佛堂的口述整理)南(ná)無(mó)本師釋(shì)迦(jiā)牟(móu)尼(ní)佛(三稱)微妙甚深無上法  百千萬劫難值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今天簡述《楞嚴經》里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家請看經文,首先由我來讀一遍: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81),凈念相繼(82),入三摩地,斯為第一。一、誰是永恆之母?經文里講,念佛應該是:「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今天是母親節,首先祝各位母親,節日快樂!(大眾:阿彌陀佛!)雖然大家身為母親,但是你們每一個人,歴劫以來,還有一位永恆的母親。大家知道這個母親是誰?我們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生生死死沒有窮盡。從無始曠劫以來,是誰一次又一次地給了我們身體和心靈,使我們能在世間生存,奇蹟般地死而復生?一定有一個能夠使我們反覆出生的偉大的母親。這個母親,其實就是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就是真如佛性,就是我們的真心,也叫如來藏(zàng)、法身等等。是祂一次又一次地給了我們生命,使我們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並不斷轉世再來;是祂使我們往昔能一世又一世地聽聞佛法,積累善種,今生又善根現前,值遇佛法,未來仍然能不斷地學佛,直至我們最後成佛。二、開悟如大夢方蘇在經典裡邊,經常把般若叫做「佛母」。如《大品般(bō)若(rě)經十六》說「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出生諸佛。」我們要成佛,也要靠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就是覺悟。其實佛就是覺悟、覺者的意思,「菩提」,也還是覺悟的意思。這個覺悟呢,有兩種。在《大乘起信論》裡邊,馬鳴菩薩說有一個「本覺」,有一個「始覺」。本覺就是我們每一位眾生本來具足的菩提自性,本來具有的法身,它不生不滅,本自圓滿具足一切覺悟。只是因為我們的煩惱遮障了祂,使祂不能圓滿顯發,就如烏雲遮蔽了太陽;但其實太陽始終在那裡照耀,遮蔽也只是暫時現象,烏雲總有散開的時候。即使在陰天看不見太陽的時候,太陽仍然在為我們照明。煩惱雖然障蔽真如佛性,其實真如佛性始終在六根門頭大放光明,煩惱總有去除的時候。即使在輪迴中不知真如佛性為何物之時,真如佛性仍然在為我們服務。太陽不會因為烏雲遮蔽而減弱其光明,真如佛性也不會因為煩惱障蔽而減輕其作用。當我們的煩惱減輕了,菩提心發起來了,在真善知識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們的菩提覺性就越來越顯發。隨著我們持續修行的日益深廣,當我們去掉所有粗重的煩惱現行以及所有微細的煩惱習氣種子,乃至我們消除了所有的無始無明(83)隨眠的時候,我們就會獲得最究竟圓滿的覺悟。那個時候,我們本有的智慧光明全部顯發,也就成佛了。因此,我們修學的過程,其實就是認識和開顯這種本有覺悟的過程。當我們首次觸及到我們本具覺性的時候,妄心和真心一念相應,就叫「開悟」。開悟,即開顯本具的覺悟。從那一刻起,我們這個有生有滅的妄心之覺,就和這個不生不滅的真心之覺開始相應了。由於相應,就出生了「一念相應慧」,也叫「大乘無生智」、「大乘人無我智」或「總相智」、「根本無分別智」。從那個時候起,我們就可以叫做是「始覺菩薩」了,因為開始有了真正的覺悟了。這就像我們做夢,在夢中,我們認為夢裡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當我們從夢中醒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剛才的那一切歡樂、痛苦、擔憂、恐怖,其實只是一場夢,現在已經沒事了。因此,當我們覺悟的時候,當我們獲得始覺的時候,可以叫做「大夢方蘇」,我們從白日夢中,從人生的大夢中真正醒過來了。這是人生的一個極大的轉折,也是修行的一個偉大的飛躍。從這一刻,我們獲得了真正的重生,從這一刻,我們才真正踏入了大乘的大門,踏上了成佛的康庄大道。所以,開悟,不論對人生還是對修行,都非常重要、極其可貴。如果我們不能開悟,那我們就一直還在大夢之中,沒有醒過來,我們的所思所想,仍然只能是顛倒夢想;我們的所言所語,還只能是夢中囈(yì)語;我們的行為舉止,也還只能是暗夜夢遊。何以故?無明故。何謂無明?不覺不知。不覺什麼?不覺法界真理,生命實相。不知什麼?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三、念佛法門並不是不講開悟念佛法門並不是不講覺悟,也不是不講開悟。「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講開悟,理一心不亂和實相念佛都是講開悟或悟後起修。因為大部分人善根還不完全具足,悟緣還不成熟,所以阿彌陀佛特別慈悲,先接引這部分人帶業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以後,再教他們開悟。因此,我們念佛的人,在這個世界,應該發兩個願報佛深恩。一個是要發願上品上生,另一個是要發願讓更多的人,讓我們的家人、親屬、朋友以及任何和我們有聯繫的人,也都能夠來學習念佛的法門,使他們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佛法的真實大利益。只要有一個人肯認真學,那麼實際上,我們就不但是接引了一個念佛人,而且是成就了一位未來佛。因為一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遲早一定會開悟,最終一定能成佛。因此,勸人念佛,功德非常大。我們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以我們模範的身、語、意感化周圍的人來學佛。如果我們自己學不好,念佛念了十幾年、幾十年,還是煩煩惱惱、是是非非,不能做一個良好的樣板,那麼我們就沒有能力感化周圍的人,甚至有的人看到我們念佛念得煩惱依舊,就不敢學佛了。因此我們要時刻檢點我們自己,時刻提醒我們自己:我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要自覺覺他,助佛法化。我們要以「佛弟子」這樣一個標準來要求自己。四、《楞嚴經》的經題是什麼意思?下面大家先看經題。《楞嚴經》全稱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我們每天早課念的「楞嚴咒」,就出自這部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其中的一小章。「大」:一切眾生的真心本性,即真如佛性,皆本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名大。此乃說法身,非色相,不可見,然真實不虛。「佛」:佛即覺者,眾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圓滿顯現,名為佛。此乃說報身和應化身,有色相,可見,以此顯現圓滿的真如佛性。「頂」:諸佛三十二相之一為「無見頂相」,佛之頭頂有肉,隆起為髻形,一切眾生皆不能見,無見頂故名為頂。「大佛頂」指真心,既指因位——眾生位的真心,也指果位——佛位的真心。「如來」:《楞嚴經》所講的如來有三種。第一種為「生滅去來,本如來藏(zàng),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此即法身如來。第二種為「明極即如來」,靈明覺了至於究竟,即報身如來。第三種為「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即應化如來。「密因」:《楞嚴經》講「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只有以不生不滅的真心作為因地心,才有可能圓成果地覺,若以有生有滅的妄心作為因地心,欲證二死永亡之佛果,了不可得,只能遭受無盡的迂迴曲折。此因地心,凡夫、外道及不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不知不證,故謂密因。「修證」:修因證果之義,修是過程,證是目的。欲達目的,必須因果相符,以如是因得如是果。欲證大乘果成佛,必修大乘因方可,否則如欲蒸沙成飯,永無可能。大乘因即上說密因,修即從根解結。因是理,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修是事,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了義」:一者了義因,即上說密因;二者了義果,即圓滿佛果;三者了義修證,即頓悟漸修;四者了義經,即大乘經。「修證了義」即依了義經所說之了義法修因證果。當知《楞嚴經》就是了義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就是了義法,依之如法次第實修,必能開悟乃至成佛。「諸菩薩」:指一切發願修大乘法、自利利他、圓滿成佛者,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諸位菩薩。「萬行」:即指事修的無量法門,即「三學」戒、定、慧,或「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法之的細行。此經強調三種:第一斷五辛,即不食蔥、蔥頭、蒜、韭菜、興渠,因這五種辛味蔬菜,熟食發淫,生食增恚,食者善神嫌臭遠離,鬼喜而舐其唇,故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第二受凈戒,主要戒殺、盜、淫、妄四種,不但斷身行,還要斷心行;第三攝心旋元入三摩地。「首楞嚴」:大定之總名,圓含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三種,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即一切法,不僅指如如不動之真如本體,亦指真如所生之萬事萬物。一切法為真如所生,即是真如。如《心經》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即指空性,真如即是空性之名。故真如究竟堅固,一切法亦究竟堅固。此非是常途所修有出有入之定,而是本來妙圓、定慧等持之自性定。「經」:梵語修多羅,義為契經,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具貫、攝、常、法四義。貫,貫穿諸佛所說之理,義無缺失;攝,攝受眾生所度之機,圓滿果證;常,盡未來際無有變異;法,具足一切修證軌則。五、「二十五圓通」和「耳根圓通」是什麼?《楞嚴經》里的「二十五圓通(84)」,是二十五種證悟圓通解脫的法門,即十八界再加七大,於任何一門深入修證,都可達到圓通解脫。昨天我們講到,「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和法塵;「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七大」是「地、水、火、風、空、根、識」。加起來是二十五個法門。大乘法皆是圓通法門,一法圓,法法俱圓,一門通,門門盡通。文殊菩薩撿選的法門叫「耳根圓通(85)法門」。耳根圓通法門,按照順序應該排列在第二,但是,由於它非常重要,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就放到了最後。而「根大圓通法門」,即《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法門,這樣調整以後,本當依序排在倒數第三,在彌勒菩薩的「識大圓通法門」之前,現在卻排在倒數第二,也就是說,它的重要性,僅次於「耳根圓通法門」。「耳根圓通法門」是從耳根聞聲入手,用耳根非常專註地去聽外面的一種單純的聲音,藉以收攝身心,排除雜念。當我們聽得熟了以後,心境轉寂,就會發現外面的聲音,即聲塵相,聽不到了,動相不見了,只剩下了靜相,即無聲的法塵相。這時就自然捨去外面的聲音,專註這個沒有聲音的靜相。當我們繼續這樣專註的時候,會發現靜相也不見了,就只留下了專註。這就是耳根圓通法的最初入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但是今天對這個法門,不可能多講。我們的重點是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六、「念佛圓通法門」更適合現代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全文雖然只有二百二十四字,卻是凈土法門的心要,以自性彌陀為宗,以大乘修證為教,以圓通實相為體,以離愛得脫為用,以無相念佛為法。此法是圓通法,是了義法,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入三摩地,達實相念佛,乃至成佛。若能真實信受奉行,必獲不可思議殊勝大益。現代社會,不象古代,水邊林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很多安靜的地方和大量的閑暇時間可以修「耳根圓通法門」。現在的環境十分吵雜,社會生活非常繁忙,每個人從早忙到晚,很少有大塊的清閑時間。因此「念佛圓通法門」更適合現代人繁忙的生活。當我們用想佛憶佛的方法攝住意根以後,其它的五根就也被攝住了,因此叫「都攝六根」。只要學會想佛憶佛,就任何情況、任何環境、任何時間,不論多麼繁忙,就有了可以圓修圓證的基礎了。現在的關鍵是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凈念相繼」。念,大家都有,那個叫雜念,叫妄念。當我們專心念佛的時候呢,那個念,實際上還是妄念,但已不是雜念了。即使我們念佛念得特別純熟的時候,還是妄念。所以不要怕妄念。在修行的一個很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必、也不可能盡除妄念,而正是要利用妄念來修行。因為是妄心要修行,真心不要修行,真心本來就是佛。這個觀念大家要非常非常地清楚。七、菩提不增不減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里講:「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86)」。因為有一位卧輪禪師說了一個偈子:「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說菩提可以天天增長。六祖大師不同意他的錯誤觀念,因為菩提自性本來就在,每個人都具足,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87)。它從無始曠(kuàng)劫(jié)以來就和我們在一起,從來不增不減,怎麼會增長呢?六祖大師「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修行不可以斷掉妄心,真的斷掉了妄心,就是入無餘涅槃,入了無餘涅槃還怎麼修行?也是說修行不可以斷掉思想。思想是什麼?思想是妄心的作用,斷掉妄心的作用還怎麼修行?卧輪的伎(jì)倆(liǎng)「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實際正是禪師所罵的「冷水泡石頭」、「黑山鬼窟里作活計」,以此求開悟,恰如緣木求魚,絕無可能。因此,我們只能利用我們的妄心,提高妄心的專註能力,鍛煉妄心的動中功夫,再加具足參禪的正知見等,在活活潑潑的現實生活中,用我們的妄心去尋找時時刻刻和妄心在一起的真心。找到真心以後,依然不滅妄心妄念,只是要翻過來轉依真心、隨順真心,這也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常隨佛學」的一個重要意思。如果開悟了,這個道理真正明白了,很多經典我們大概都能看懂了。除非比較深的那些經典,我們還不能全部了解。但是,普通的經典看起來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我們的心花已經開放。花開見佛,就是我們的妄心首次像花一樣開放了,見到了我們的自性真佛。八、「大勢至法王子」和「五十二菩薩」是什麼意思?「大勢至法王子」。「大勢至」,《觀無量壽經》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思益經》說「我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又名「得大勢」,以能成辦一切所應作事故,得大勢力也。《悲華經》說「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今在極樂,居彌陀左右,輔弼佛化,候補作佛。」「法王子」,佛於法自在,稱為「法王」,菩薩為生於法王佛陀之家,故總稱法王子。《大智度論·三十二》說:「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也。」「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同倫」,即同學、同修、同行、同道。「菩薩」是簡稱,全稱是菩提薩埵。菩提,義為覺。薩埵(duǒ),義為有情。有情,即眾生之別稱。諸多因緣和合而生,故名眾生;有感情、有情義,故名有情。一心可現十法界,除佛法界外,餘九法界皆名眾生,或名有情。菩提薩埵,義為覺有情,有已經覺悟的有情和使其它有情也覺悟二義,即上求下化、自覺覺他者。菩薩上求佛覺,覺知自心本來是佛,「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亦必成佛;菩薩以自覺之道,下化一切有情,同心念佛,齊成佛道。佛經里沒有多餘的閑話,所有佛菩薩的名字,所有的數字,都是表法的。為什麼是「五十二」呢?因為菩薩修行一共有五十二階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加等覺、妙覺。因此,大勢至法王子以及和他一起修行的念佛人一共有多少呢?恰好五十二位,每一個階位,有一名代表,故說「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也就是說,這個法門非常殊勝,從初學佛的初信位菩薩,一直到妙覺菩薩,通通能以此法一門深入,直至最後成佛。所以每一位念佛人,應該充滿信心,不但要念佛往生,更要成佛。念佛法門,其實就是成佛的法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這是當時的一個習慣,現在也還是這個習慣。我們的 「五體投地」禮,其實就是「頂禮佛足」的禮。在向佛祈請或報告之前要先頂禮,以己至尊之首,頂觸捉持佛足,表示尊師重教。「而白佛言」,就是對佛講。以上是結經者的敘述,以下是大勢至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的彙報。九、什麼叫「念佛三昧」?「我憶往昔恆河沙(88)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我回憶往昔恆河沙那麼多劫以前,有一位佛出世,叫無量光。這一劫中,一共有十二尊佛相繼出世。這十二如來的最後一尊,叫超日月光佛。菩薩自稱之「我」,非是凡夫妄執之我,乃是菩薩假我,不妨隨順世人,同稱為我。凡夫妄執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色身以為實我,外道妄執受想行識妄心及其功能作用以為真我,皆不知不證諸法無我及法身真我。往昔就是過去。恆河是印度的大河。恆河沙喻數量之多。劫是古印度計算宇宙時間的單位。「彼(bǐ)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即超日月光佛,他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什麼叫「念佛三昧」呢?念佛是修行,三昧是得定。念佛有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不同,三昧更是種類繁多,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昧。這裡說的想佛憶佛的念佛,若得定,乃是事一心不亂念佛三昧,若開悟,則入理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定能發慧,因定得慧,修禪定是手段,開發本有智慧才是目的。所以我們念佛,應當努力先使有相念佛達到功夫成片,再使這個功夫成片的有相念佛達到事一心不亂的無相念佛,然後通過事一心不亂的無相念佛,達到理一心不亂的實相念佛,即達到開悟。因此說,念佛法門和禪宗的法門是一致的,沒有矛盾。昨天我們講:如果有禪有凈土,那麼就像老虎長了角。此世你就可以教人、做老師,將來你一定會成佛。所以念佛三昧,不僅指念佛的功夫好,達到事一心不亂,而且指達到理一心不亂,達到開悟。所以我們念佛的人,不應放棄開悟的機會,要堅信,在這個世界上,釋迦牟尼佛和其它的佛都不會不管我們。因為每一位佛都有大願,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當然就包括我們自己在內。而且我們應該知道,釋迦牟尼佛,仍然是現在佛,他並不是過去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仍然在這個世界的色究竟天,即色界的最高頂(89),為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報身佛的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入涅槃,只是應身的釋迦牟尼佛示現入了涅槃。釋迦牟尼佛有千百億個應化身,也只是其中一個應身在這個小世界的地球上示現入了涅槃,其它的應身仍然可以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中別的世界示現成佛,其化身也仍然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在我們這個世界化現,時時刻刻護念我們。如果我們真實修行,我們就能真切感受到佛菩薩的確時刻都在護念我們。如果我們不真實修行,就不會有這種體驗。十、佛對每一個眾生都像對自己的獨生子一樣「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常常思念另一個人,可是另一個人不思念他,總是忘掉這件事情。「一專為憶」,喻佛恆憶念眾生,無有暫舍之時。「一人專忘」,喻眾生一味追求世間法,不知憶念佛,不肯憶念佛。「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樣的兩個人,即使遇到了也像沒有遇到一樣,見到了也像沒有見到一樣。其實佛的的確確一直和眾生在一起,只是眾生不學佛法,盲無慧目,故逢若不逢,見若不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但有釋迦牟尼佛關心我們、照顧我們,而且有無量無邊別的佛菩薩來此助佛法化,同樣關心我們、照顧我們。此中真實事理,惟證乃知,直到開悟,才能知其少分。「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guāi)異。」如果兩個人能夠互相憶念,互相思念,思念深切,那麼,不僅僅是從生至死,從這一生到下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就像一個人和他的影子一樣,不會離開。比喻如果眾生也能深切憶念佛的話,不但今生常常見佛,以至於生生世世可以與佛在一起,常隨佛學,不再分開。「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如來」就是所有的佛,他們慈悲憫念每一位眾生,都像媽媽思念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我們都是佛的孩子,佛呢,就像媽媽一樣。誰是我們最真實、最偉大的母親呢?就是佛。因為媽媽只能關心愛護我們一生,而佛生生世世都在關心愛護我們;媽媽只能關心愛護我們的身體、生活、工作、學習,但能力有限,而佛不但關心愛護我們的身體、生活、工作、學習,且能力無限,還關心愛護我們的法身慧命,幫助我們解脫和成佛。佛就像媽媽一樣,而又遠遠地勝過普通的媽媽,所以這個母親節最偉大的母親,就是佛,就是十方如來。將來我們也要作佛,我們也會成為最偉大的母親,我們也會思念眾生就像佛現在思念我們一樣。佛時時刻刻憐念眾生,永無停止,這是從兩個意義上講的。第一呢,說到如來的時候,經常指法身,法身就是我們的真心,時時刻刻和我們在一起,不曾剎那舍離我們。如果祂真的舍離我們,我們立刻就死,馬上斷滅;正因為真心如來藏始終住持我們的身體和妄心,我們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但我們的生命要靠它住持,既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起哪怕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念頭,都必須由真心先來做一系列的工作才有可能。其實縱然我們死了,祂也仍然不會舍離我們,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不斷地有一世又一世新的生命。第二呢,十方一切佛,往昔行菩薩道時都曾發無上度生大願,盡未來際不舍一切眾生,對每位眾生都像對自己的獨生子一樣。十一、不覺悟的眾生就像離家出走的孤兒一樣「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如果被思念的這個孩子,他逃走了,那麼,媽媽雖然非常想他,不斷地憶念他,也很難幫助他。《法華經》里講,有個孩子離開父母逃走了,他認為外面的世界更好,更自由。由於得不到父母的照顧,這個孩子呢,最後就淪落成為一個乞(qǐ)丐(gài)。爸爸媽媽在他逃走前,怕他缺乏資金,就在他的衣服裡面,給他藏了一顆無價的寶珠。這個孩子跑了很多年,結果呢,窮困潦倒,居然不知道自己衣服里藏有一顆無價的寶珠。這就是說,眾生不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如來藏(zàng)」。這個如來藏,就藏在我們的身體之中。那個衣服就指身體,那個寶珠,就指我們的真如佛性。後來,他的老父親發現了他,但是孩子卻因不認識父親反而被嚇跑了。以後呢,老父親就想辦法讓家裡的人也裝成乞丐的模樣,和他一起生活,使他不害怕。然後,慢慢想辦法給他找一份可能接受的工作。好的工作他不會相信的,就找了一個打掃廁所、掏大糞的工作。他很高興,因為不用再流浪了。這樣就讓他住在他爸爸的這個大宅院里,慢慢地,一點一點地互相熟悉、了解。這個故事很長,看過《妙法蓮華經》的人都知道,因此我們不多講,只是說,佛就像媽媽思念孩子一樣,對每一位眾生,永遠都不會放棄。有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自己非常孤立無援,別人不能理解我們,無法幫助我們。可是別忘了,佛能理解我們,佛能幫助我們。如果我們時時刻刻思念佛的話,就會感受到佛對我們的深深的關懷和愛護。我們用不著再去求其它人怎麼樣去理解自己,凡夫很難互相溝通。我們要和我們的真心溝通,要和佛菩薩溝通,把心用在這個地方。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和佛菩薩溝通,和我們的真如佛性溝通,那麼,我們和其它人溝通就容易多了。因為你會自然地發出一種祥和的氣氛,周圍的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就像周圍的人感受你原來那些不好的信息,一觸即發一樣。他感受到好的氣氛,馬上就會有好的響應,用不著你多講話的。所以我說大家來這個地方,都禮佛、拜佛就好了。長期這樣堅持下去,你就會轉化你的氣質。當你的氣質真的轉化以後,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什麼話都不用講。我出國之前,曾經在山洞裡獨自專修了兩年,專門念佛。後來回到寺院,我師父和其它師兄弟,以及寺院里的居士,大家都說我變了,不必說什麼話,一接觸馬上就知道了。這是我的體驗,我跟大家說的都是實心話。這個佛堂如果要搞好,功德很大,能夠接引很多的眾生。這是一個道場,大家要護持它。用什麼方法護持?就用自己的真實修行來護持。你真實修行,就是最好的護持。十二、若眾生想佛像佛想眾生一樣,自會開悟「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如果孩子想媽媽,像媽媽想孩子一樣,那麼母子雖然不斷轉世,但兩個人都不會離開,不會很遠。由於因果和共業的原理,我們知道,轉世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很多跟你關係密切的人,仍然在一起不斷轉世。為什麼你的丈夫、你的孩子今生和你是這種關係?因為往昔也很親密,只不過可能關係會變一變,今生你是妻子,他是丈夫,說不定上一世呢,你是丈夫,他是妻子,這不一定。這一世呢,他是你的孩子,可是前世,說不定你是他的孩子。就是這樣,生生世世,「不相違遠」,不相離開。乃至於仇人也是這樣。這一世你報他的仇,下一世他追著你不放,還要報你的仇,還是冤家對頭。不是朋友、就是兄弟,不是姐妹、就是上下級關係,總而言之,仍然會在一起。所以大家想一想,凡是和我們聚在一起的,大家認識的人,其實往昔就認識、就熟悉。我們要檢點自己,要發願從這一世開始從根本上扭轉這種冤、親、債、主的關係,成為同參道友的關係。如果這一世還不能扭轉,那麼以後生生世世就是一個大麻煩,就成為障道因緣。如果這一世能夠扭轉,那麼以後大家都是同修,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直至成佛,就轉成了助道因緣。「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果每一位眾生的心,像孩子思念母親那樣來想佛,心裡思念佛,我們這一世,或者是未來,一定會見佛。現前見佛,是說在這一生中,或在夢中見,或在定中見,或在念佛時見,或在臨命終時見等。當來,就是將來。當來見佛,是說或往生以後「花開見佛」,或修到一定層次後佛親來袈裟覆身、摩頂授記,或成為地上菩薩往生到色究竟天以後親聞報身佛說法等。以上是在事上說,是見化身佛或報身佛;若在理上說,「見佛」就是見法身佛,見到自己的真心,見到真如佛性,也就是明心見性。「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裡的「去」是「離」的意思,「假」是「借」的意思,「方便」是「方法」的意思。就是說離佛不遠,不用藉助其它法門,只要修這個念佛法門,就會「自得心開」。「心開」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花是什麼?花指我們的妄心,我們的妄心打開了,開花了,不再覆(fù)蓋真如佛性了。花開以後,見到真佛,悟到了無生的道理,就是開悟。我們的講座叫「禪凈雙修」。我們知道,凈土和禪,本來就是一致的、圓融的,只是下手的方法有點不同。就是說,那個參禪的利根人,往昔可能也是念佛人,他由於念佛,積攢(zǎn)了很多善根(90)、福德(91)、因緣(92),所以這一世呢,他根利,開悟比較快。如果我們也精進念佛的話,我們的善根也會變利,鈍根可以變成中根,中根可以變成上根,然後我們也可以參禪,我們也可以在這一世就開悟,不用一直等到了極樂世界以後才開悟。大家應該有信心。十三、念佛就是讓佛香佛光不斷地熏照「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染香的過程就是除臭的過程,究竟的香光莊嚴就是煩惱凈盡、智慧徹顯。此喻真實持續地憶佛念佛當來必定成佛,不斷感染佛香佛光故。香喻福德,光喻智慧,香光莊嚴即福慧莊嚴,福慧兩足即成佛。經典裡面講過,有一天佛和阿難在街上走,他讓阿難到魚店去摸一摸放魚的桌子,然後說:「聞聞你的手」。阿難說:「好臭」!等一下,又到了一個賣香的地方,佛說:「你去用另一隻手摸一摸放香的桌子,回來以後再聞聞你的手。」阿難說:「好香」!臭氣和香氣都會感染。在大陸的時候,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在香水工廠專門負責辨別香水等級的工作人員,下班和太太一起坐公交車回家。他身上的香氣太強,旁邊一個摩登女郎就說:「臭美!一個大男人,撒這麼多香水,真臭美!」那個男人不說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香氣是太重了。這種濃重的香氣怎麼來的?是天長日久感染來的。念佛人靠什麼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靠「香光」。什麼是香光?就是由於念佛而自然散發的香氣和光明。長期清凈念佛的人,家裡或身上會散發一種蓮花般的清香,有的人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聞到,面上慈悲祥和,有天眼的人會看到有輝光環繞。當然,這僅僅是表面的意思,真實的「香光」,是指通過念佛達到開悟而具有般若智慧。十四、「無生忍」就是安忍於真心本來無生的道理「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大勢至菩薩說,他在因地的時候,就以念佛的這個心,入了無生忍(93)。「忍」是什麼意思?是安忍、安住的意思。「無生」即不生不滅,即宇宙人生之實相。「無生忍」是什麼?大乘的無生忍,就是忍於無生之理,安住於實相。「入無生忍」,就是開悟的意思,即證得了大乘無生智,或說大乘人無我智、般若總相智、根本無分別智。「無生法忍(94)」是登初地以後直至成佛之前所具有的不同層次的法無我智,而「無生忍」,是開悟時至初地之前所獲得的人無我智。入無生忍的境界,就是開悟的境界。這個我們和禪宗結合起來講,因為我們的題目叫「禪凈雙修」,使大家能知道凈土和禪,次第、階位應該怎麼相比較,心裡有數,使自己能夠充滿信心。就是說,大勢至菩薩在因地的時候,就用念佛的這個心,念佛的這種法門,獲得了無生忍,開悟了。開悟有很深的體驗,很具體的體驗,並不是什麼體驗都沒有;但所悟的空性本身,沒有任何感覺和形相。那是一種很深刻的體驗,只有真正開悟的人心裡明白。開悟的人,一定要經過開悟比較早、比較深的真善知識,來為自己印證(95)。暫時找不到人印證時,應該先用佛的多種經典來印證。以後仍然要設法找過來人為自己印證。那麼多的佛菩薩,發了那麼大的願,要「速返娑婆,廣度有情」,要「世世常行菩薩道」,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沒有開悟的人,不可能找不到開悟的人。開悟的人一定是有的。這就要看你的善根、福德、因緣怎麼樣。如果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你就一定會遇到,一定會找到。如果你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你就會當面錯過,見到了也不認識。所以大家要努力念佛,要做好準備。念佛念好了,準備做好了,因緣成熟了,碰到真善知識,你就會認識,就不會錯過。實際上我們每個人修行到什麼程度,佛菩薩沒有不知道的,時機成熟了,佛菩薩自會安排,我們不必太過操心。我們要操心的是我們是否真的發起了菩提心,真的願意把「打牌下棋看電視,串門聊天說是非,梳妝打扮逛商場,貪吃貪睡搞減肥」以及觀光旅遊、爭名奪利等等的時間用來念佛或參禪。十五、大勢至菩薩在這個世界的使命「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這是大勢至菩薩在這個世界的使命,他現在就在我們這個世界,接引念佛人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兩大助手,在娑(suō)婆(pó)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對觀音菩薩很熟悉,從今以後,對大勢至菩薩也要很熟悉。如果開悟了,找不到人為自己印證,就可以求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只要你虔(qián)誠、如法地求,只要你真的開悟了,佛菩薩一定幫忙,一定安排。學習禪凈雙修的法門,一定要多求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豈不聞「千處祈(qí)求千處應」嗎?十六、有相念佛的三種方法「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佛問圓通的法門,那我大勢至呢,從開始到現在,都沒變過法門,所以我沒其它的選擇,我只能說這個念佛法門。對我來說,念佛的法門,有八個字非常關鍵。那就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要入三摩地(96),這個法門第一。這是我們要說的重點。只要能凈念相繼,必然都攝六根;只有都攝六根,才能凈念相繼。都攝六根和凈念相繼,二者互為因果。我們重點講凈念相繼,一是凈念,二是凈念相繼。什麼叫「凈念」?凈念,就是與凈法相應的念。什麼叫「凈法」?凈法就是本來清靜的法。什麼法本來清凈?唯有真如佛性。故與真如佛性相應的念,才是真正的凈念,而真正與真如佛性相應,只有開悟才能做到。開悟之前,只能是趨於相應,相似的相應,所以只能叫事一心不亂,而不能叫理一心不亂。我們平常念佛,大部分人用的是「持名念佛」。一般人知道的念佛法門,一共有四個。第一,「持名念佛」,就是口中或心裡持念佛菩薩的名號。但大部分人,往往是有口無心,口中的確是在念佛,心裡卻在想別的事,這樣念,實在說,並不是在念佛,還是在念煩惱。心口不一故,沒什麼大效果。為什麼有人念了很多年,煩惱依舊?根本原因就在這裡。要想有效果,應明次第,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其一,口出聲念或心中默念。先選擇一位佛或菩薩,從早到晚或念或唱,佛號不斷。若念阿彌陀佛就一直念阿彌陀佛,若念觀音菩薩就一直念觀音菩薩,不要貪多,貪多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不能得定;若念就一直念,若唱就一直唱,速度也要定好,若快就一直快,若慢就一直慢,不要轉換太多,轉換太多亦不能得定。條件允許則出聲念,或聲大或聲小,以嗓子、氣力能承受為準,條件不允許則默念默唱。總而言之,不論有事無事,事大事小,都要竭盡全力保持佛號不斷。其二,口念耳聽或心念心聽。若只念不聽, 損失大矣,說明念佛沒有上路。要想上路快,必須學會邊念邊聽,這樣才能有效地攝心。其三,口念心憶或心念心憶。只念不聽,很難攝心,邊念邊聽雖能攝心,注意力僅在佛號,還不等於在佛本身。只有轉到邊念邊憶上來,才能比較有效地攝心,並開始轉向直接念佛,而不僅是念佛號。以上所說是持名念佛的三個階段,或說三個方法。其實第四個,就是轉到無相念佛,但已不屬於持名念佛了。第二,「觀像念佛」,就是觀想佛菩薩的形相。正確的方法是,先選擇一尊、或一張你最喜歡的佛像,仔細、反覆地觀察純熟以後,就去靜坐閉目觀想,直到觀想的和睜眼見到的一樣。如果有的地方觀想得不是很清楚,就再去仔細看,直到能觀想清楚為止。這裡又有總相觀、別相觀兩種,都屬於事觀。觀像念佛更重要的是理觀,時間關係不能細說。第三,「觀想念佛」。主要依《觀無量壽經》里介紹的十六種觀想而說。初觀、日想,第二觀、水想,第三觀、地想,第四觀、樹想,第五觀、八功德水想,第六觀、總觀想,第七觀、華座想,第八觀、像想,第九觀、遍觀一切色身相,第十觀、觀觀音菩薩真實色身相,第十一觀、觀大勢至色身相,第十二觀、普觀想,第十三觀、雜想觀,第十四觀、上輩生想,第十五觀、中輩生想,第十六觀、下輩生想。其中除了最後三觀是說上中下三輩九品往生外,前十三觀大都是說有相的觀想,而從第九觀到第十三觀皆是念佛三昧,「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第三觀到第九觀雖然有觀想,因不是觀佛,也不見十方一切諸佛,不能叫念佛三昧,只能叫觀想三昧,而第一觀和第二觀因為動中不能分明,還不能叫做三昧。因為《觀無量壽經》細說這十六種觀想,所以也叫《十六觀經》。觀想能力不強的人不容易成就。觀想念佛,不僅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97)莊嚴,也觀想其正報莊嚴,不僅作事觀,也作理觀。以上三種呢,因都基於有形有相的念佛,可大致說其為「有相念佛」。然而,有相念佛進入理觀時,已是無相念佛或實相念佛了。十七、實相念佛就是開悟和悟後起修第四,「實相念佛(98)」。一般的人不太清楚,但是名字可能聽說過。如何實相念佛呢?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開悟。你只有找到實相,才能念實相。如果你連什麼是實相都不知道,請問你怎麼念實相呢?你不能以想像來代替實相,「凡所有相,皆屬虛妄」,凡是能想像出來的都是假相,不是實相。要想真正了解實相,必須開悟。關於什麼是實相,大家經常誦的《金剛經》里講得比較多,但經里講的不等於自己證的。實相,實際上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開悟了以後再念佛,不論持名、觀想還是觀相三種念佛,就都成了「實相念佛」,也就是凈土宗說的「理一心不亂」。因為他已經知道了真佛是什麼,已經可以實際去念了。只要還沒有開悟,大部分人就都仍然處於「有相念佛」的階段,一部分人處於無相念佛階段。十八、無相念佛是從有相到實相的過渡那麼從現在起,我們知道念佛法門還有另外一種,即《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的法門。通常所說四種念佛的前三種是「有相念佛」,最後一種呢,是「實相念佛」,而《圓通章》所說,是「無相念佛」。由於沒有形相,也沒有聲音,所以不是有相念佛;由於還沒有見到實相,所以不是實相念佛,只能叫做「無相念佛」。 「無相」恰好介於「有相」和「實相」中間,正像一座橋樑,可以使我們從「有相念佛」過渡到禪宗開悟的那個「實相念佛」。也就是說,正是祂,能夠幫助念佛人開悟,提高往生的品位,達到「上品上生」。當然,祂的殊勝還不止於能使念佛人達到「上品上生」,因為從悟後起修一直到成佛,這個法門都可以用。這對於沒聽說過的人,沒學過的人,感覺到很困難。如果今天我給大家解釋清楚了,大家去努力地實踐,即使沒有念過佛的人,大約三個月的時間也可以學會。我在這裡短短的幾天中,已經有一個人學會了。其它的人呢,正在試驗,看能不能學會。凈空法師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也是用這個方法念佛的。教人,他多教人用持名的方法;自修,他自己用這個方法,就是時時刻刻保持一個想佛、憶佛的念,只要醒著,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斷地想佛、憶佛。十九、怎樣才是功夫成片有相念佛的人,應儘快使自己功夫成片(99)。功夫成片是有標準的。比如說,從早到晚,通通能念佛,甚至在睡夢當中也能念佛。晚上有什麼事情起來,腦子裡面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阿彌陀佛。早晨一醒,眼還沒睜,阿彌陀佛已在心中生起。不小心碰了人家一下,賠禮道歉的時候,首先不由自主說的是「阿彌陀佛」,而不是「對不起」。乃至遇到大煩惱的時候,阿彌陀佛的洪名更是自動地滾滾而來,煩惱越大,佛號越響亮。這就功夫成片了。如果你念佛已經念到這個程度,一旦明白無相念佛是怎麼回事,一實踐馬上就會,你馬上就可以捨去佛號,捨去形相,只留下一個想佛憶佛的念。無相念佛練的主要是動中功夫,功夫練好以後,不但坐車、開車、走路、做飯、清掃時可以保持憶佛,而且購物、付款、看書、交談、打計算機時也可以保持憶佛,乃至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處理複雜事務的時候,無相的阿彌陀佛在心裡也始終保持著,阿彌陀佛就像和身心粘在一起一樣,再也掉不了了,這就是無相念佛的功夫成片,也叫事一心不亂。二十、念佛是和佛建立感情、培養感情在座的大部分是母親,母親想孩子的體驗,大家都有。有的人大概已經做了祖母或者老祖母,三代同堂、四代同堂,那體驗就更深刻了,不但想兒女,還想孫子、想重孫子。各位想一想,在你非常思念孩子的時候,尤其這個孩子又不跟你在一起,在別的地區或別的國家,你是不是天天叫他的名字呢?不可能!你是想孩子,而不是想孩子的名字,所以不一定叫他的名字。你也不見得天天拿著他的照片流眼淚,你知道照片也不等於就是孩子。但你總思念這個孩子,生活的時候思念,工作的時候也思念,這種思念並不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有時你的腦海里會出現孩子的形象,而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形象,只是一種很單純的思念,很深切的牽掛。無相念佛就是像思念孩子一樣去憶佛想佛。需要的是我們要和阿彌陀佛建立感情。你思念孩子是因為你和孩子有感情嘛。孩子是你生出來的,是你拉扯大的,你跟他特別有感情。我們跟佛,感情就不是那麼深,因為我們不知道佛對我們有多麼好,不了解佛和我們的關係實際上比父母要深得多,不懂得感恩報恩,所以思念起來就感到空蕩蕩的。如果你經常學佛念佛,和佛建立了感情以後,思念起來就會越來越具體。如果你從理上又明白佛也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本來圓滿具足的真如佛性,那你想起佛來的話,就一定會非常有感情,想著想著你就會哭。我們很多居士都有這種體驗,不知道為什麼一念阿彌陀佛就流淚,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在過去世已經學佛,我們早就和佛建立感情了。《無量壽經》里講「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凈,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所以這一輩子,一聽到佛號或者是念佛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流眼淚。這樣的居士很多,說明此世學佛修行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應該好好珍惜。我本人也是這樣。在學佛以前,有一段時間練氣功。氣功師賣給我們的磁帶有一盒是「五會念佛」(100)。我聽不懂前面的念佛偈(jì),只能聽懂後面阿彌陀佛的聖號。但是第一次聽的時候,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了,哭得很厲害,當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選擇念佛法門,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和佛早就有感情了,不是這一世建立的,往昔早就建立了。正如《念佛圓通章》所講:「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阿彌陀佛總思念我們,我們也總思念阿彌陀佛,所以這一世碰到了念佛法門,馬上就信受,並覺得非常相應,非常殊勝。二十一、怎樣才能學會無相念現在大家可以當場試驗一下。首先心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慢慢地念三聲,邊念邊想佛,然後,把心裡的念佛聲止住,不讓它出現,只留下對佛的想念,看能不能做到……你可以試著一邊想佛,一邊繼續聽我說話,但是不要讓心中那個「阿彌陀佛」變成聲音出現。你想佛,思念佛,但沒有佛號聲……這種方法能非常迅速地、非常有效地凈化你的心地,使雜念不起,而繼續聽經、做事情。一旦你不想佛了,佛不在你心中了,雜念就又來了。如果你持名念佛功夫好的話很快就能學會,很快就能轉有相為無相 。這種念佛方法,因為能同時六根都攝,所以收攝力特彆強。平時我們口中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什麼事都可以想。當我們心念心聽的時候,我們聽那個心中的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打妄想已經不容易。如果用這個方法的話,你一心只想佛,根本就不會有雜念。因為有雜念的話,憶佛、想佛的這個念就不在了。為了儘快達到功夫成片,必須養成每天早、晚拜佛憶佛的好習慣,一邊拜一邊憶,拜憶同時。每次拜大約二十分鐘,慢慢拜,不要著急,不要太快,大約一分鐘左右一拜。一方面,多數居士年齡大了,拜太快會頭暈;另一方面,慢一點拜,憶佛容易憶得特別清晰。虔(qián)誠地禮佛拜佛,會得到佛的加持,每一個小動作,都提醒你去想佛。就這樣早晚專誠拜佛憶佛。白天呢,開始的時候,要多多觀察內心,看看想佛的那個念在不在了,心中的佛有沒有了。雖然佛號有時還會出來,但沒有關係,佛號也作為提醒你繼續憶佛想佛的信號,立刻回到想佛憶佛上去,就這樣不斷地堅持下去。這裡有一點要清楚,就是早晚拜佛憶佛和白天想佛憶佛並不完全相同。早晚拜佛憶佛是專修,一心想佛,不起別的念頭;白天想佛憶佛則是兼顧,是雙運,是二線並行,所以不怕沒時間,不怕工作忙。就是說,一邊工作生活,一邊想佛憶佛,二者兼顧,並行不悖。媽媽思念孩子也並沒有耽誤工作生活嘛。你看一個汽車司機,手握方向盤,左腳踩離合器,右腳踩剎(shā)車和油門,還要看道路、行人、紅綠燈等,同時還可以聽音樂、與其它人交談。其實我們平時都不止一心二用,而是一心多用,我們的心本來就有這種兼顧能力。現在只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再加進去一個想佛的念而已。開始時不習慣,感覺有些困難,等你堅持下去形成了習慣,想佛憶佛就會自動進行。學佛念佛要想有成效,必須和工作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使修行生活化,使生活修行化,使修行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真做到了就叫功夫成片。所謂雙運,就是想佛憶佛和生活工作同時運作。所謂二線並行,就是想佛憶佛算一條線,生活工作算一條線,二線同時進行。二十二、別說沒時間,真要學就有時間有些人總說,現在太忙了,等我有時間再學,等孩子大了再學,等退休以後再學。結果有時間去閑聊說是非,有時間去逛街看電視,還是不肯學。孩子大了,也退休了,還是不肯學。所以要學佛現在就學,不要等,要念佛現在就念起來,不要拖。等下去一定是放逸,拖下去一定是懈(xiè)怠(dài)。放逸(yì)、懈怠是修行的大敵,大部分人修行不能成就,首先就是因為拖延、懶散。清代錢詠有首《明日歌》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cuō)跎(tu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百年不過三萬六千日,過一天少一天,能有多少個明天呢?人大都只顧眼前,不計長久,更不管後世,對未來不負責任。你對未來不負責任,未來怎麼會對你負責任呢?因果絲毫不爽啊!在座的年紀都不小了,奮起直追已經有些來不及了,怎麼還敢再忽忽悠悠呢?大家每天晚課念的《普賢警眾偈》說:「時日已過,命已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請各位思之!思之!二十三、堅持共修、學會請法大約五年以前,我曾來過法國一次,因為有上一次的緣,這一次又來了。這次又有緣,以後還會來。來了以後呢,你們有什麼問題,還可以繼續問。佛堂有我的電話號碼、有我的地址,可以隨時跟我聯繫,有問題歡迎大家問,不要不好意思。每一位法師的責任都是弘法。居士供養他做什麼呢?就是為了他不必做工,專門用來學佛,學好以後再來教居士們。這是他的責任、他的工作,不能推辭。居士請法他要推辭的話,就是犯戒。所以你們可以隨時請教。法國、匈牙利都在歐洲,沒有時差,打電話很方便。你打打試試,打不通,可能就是我關機了。因為每星期三下午兩點到四點,我要到匈牙利佛教學院上課,那時候我肯定要關機的。另外,我們星期四晚上、星期六晚上、星期天晚上都有共修。我們那裡每個星期共修三次,每次兩個小時。上晚課,做佛事還不算。這只是中國人,匈牙利人還有兩個小組。一個星期的活動排得滿滿的。但晚上共修以後,大概到九點,一般情況就沒事了。我最起碼也要到十一點才睡。十一點以前你打電話沒關係。早晨五六點就起來了,上午基本都在寺院,也可以打。匈牙利虛雲禪院現在就我一個僧人,早晚自修我都是拜佛。早課不能上,因為那裡沒有老人,都是年輕人,他們都要工作。我們只是星期天、初一、十五上晚課。下面,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以後,這個佛堂應該有一個執事(101),做居士的代表,來幫助大家發問。差不多所有的佛經,都是弟子來問佛,或某個弟子代表大眾來問佛,然後由佛來回答問題的。這樣一問一答,當時修學的實際情況,記下來就是佛經。佛教是問答式教學。所以大家要學會請法。請法,是為了尊重法,法師一定會回答。請法的時候,一般人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應該有一個表達能力較好的人,代眾請法。佛堂可以委託一兩個、兩三個人,萬一其中一個人不在,還有別人。應該事先把問題準備好,請他代表大家提問。其它人事先在家裡或者來了佛堂以後,把問題寫個紙條遞上來。大陸都是這樣,我們講經的時候,居士們把條子傳上來,放在這裡。講經以後,一定會留下時間,為大家解答問題。如果你不會寫,就請會寫的幫你寫一下。二十四、念觀音菩薩或念阿彌陀佛,功德完全相等問:我念觀音菩薩,但也念阿彌陀佛,這樣到底好不好?答:如果修這個法門的話,最好是念一個,不要都念。你選擇觀音菩薩就不念阿彌陀佛,選擇阿彌陀佛就不念觀音菩薩。這樣比較容易功夫成片。念觀音菩薩或者是念阿彌陀佛,功德完全相等,沒有任何區別。觀音菩薩本來早就成佛了。所以我們的祝聖法會裡有一個「觀音菩薩成道日」。他成佛以後叫「正法明如來」。正法明如來化作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教化那裡的眾生;在這個世界,觀音菩薩除了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外,也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這裡的眾生。釋迦牟尼佛在別的佛世界,也化作菩薩幫助那個世界的佛弘法。因為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別的佛即使有什麼特殊的事到了那裡,待一下就走了,不會長期在那裡,因為沒有必要,一個世界,一尊佛就夠了。每尊佛都有千百億化身,所有的佛都互相幫助。佛到了別的世界,都化作菩薩幫助那裡的佛。二十五、真心非空非有的中道特性是本有的問:什麼叫「非空非有」?答:「非空非有」,指我們真心的中道體性。「體性」,即自體的特性。我們的真心,雖然真實存在,然而體是空性,無形無相,凡夫外道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絕不是三界中的有,所以說「非有」;但是真心雖然體是空性,無形無相,卻真實存在,裡面含藏著無量無邊的功能作用,可以出生和顯現萬法,所以說「非空」。真心非空非有,既不落在空的一邊,也不落在有的一邊,所以本來就是中道。還沒有顯發的功能差別也叫「種子」。真心裡的種子,有染污的種子,也有清凈的種子。種子沒有形相,但種子變現成萬法以後,就可能有形相。染污種子變現染污法,叫有漏有為法,「漏」即染污、煩惱之義;清凈種子變現清凈法,叫無漏有為法。有為法都是真心的所生法。非空非有、不生不滅等等作為名詞術語,當然有種子,作為中道體性本身,則沒有種子。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等中道體性是真心的所顯法,叫無漏無為法,如《大乘百法明門論》所說的最後六種無為法。有為法有作用,無為法無作用。有為法是所生法,無為法是所顯法。大乘佛法不以滅相為空,所以是有相和無相在一起;也不以斷煩惱證無餘涅槃為究竟,所以是有漏和無漏在一起,有為和無為在一起,「不斷煩惱而證菩提」。乃至於成了佛也絕不是就沒有形相了,沒有作用了,佛更是極盡無漏有為之大能,大雄大力大慈悲,現莊嚴報身,現千百億化身,廣度有情。執(zhí)著(zhuó)無相,就落「空」,執著有相,就落「有」。執著「有」就是凡夫,執著「空」就是二乘。而大乘呢,對有也不執著,對空也不執著。因為有相和無相,空和有,是在一起的,法爾如是。「法爾如是」即本來如此,真心非空非有的中道特性是本有的,不是修來的,菩薩證之而後隨順之,是謂修行。二十六、真心第八識就是我們永恆的母親問:什麼是八識?答:「八識」有時指「第八識」,而有時指八個識。我們的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依不同的功能而言,就叫「識」;八個識合起來總稱,就叫做 「心」,所以說「一心分為八個識」。當眼睛面對色塵的時候,我們的心能分辨顏色青、黃、赤、白的功能,叫「眼識」。同理,耳根對聲塵,分辨聲音悅耳、刺耳、好聽、不好聽的叫「耳識」;鼻根對香塵,分辨氣味香、臭、好聞、不好聞的叫「鼻識」;舌根對味塵,分辨口味酸、甜、苦、辣、咸、淡的叫「舌識」;身根對觸塵,分辨所觸冷熱、軟硬、粗細、滑澀的叫「身識」。以上前五識,只能分辨前五塵的粗相。意根對法塵時,通過法塵,不僅能分辨前五塵的粗相,而且能分辨前五塵細相的,叫「意識」。以上合起來就是「前六識」。前五根是「有色根」,第六根意根是「無色根」。「色」就是物質的意思。第六根意根在大乘法里也叫「末那識」。八個識按順序排,第一是眼識,「末那識」排下來是第七識。十八界的圖表,如果你畫一個方框,當中再畫兩豎,橫著分為六個格,那麼左邊是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中間是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右邊是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其中前五根和六塵是色法,意根和六識是心法。意根不是物質的,不屬色法,當然屬心法。八個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也就是說,十八界里已經包括了前面的七個識,而十八界有一個總的根源,就是阿賴耶識,順序排下來叫第八識。所以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也叫如來藏,有很多很多名字。阿賴耶識是梵語音譯,「阿賴耶」是含藏之義,所以阿賴耶識也叫「含藏識」或「藏識」,含藏無量無邊不同功能故。前面的七個識是妄心,有生有滅故,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識,指的就是前面的七個識,在小乘法中主要指前六識,但一定不包括第八識;因為蘊是集起之義,而第八識非是集起之法,從來沒有生滅,因為沒有生滅,所以才能是產生萬事萬物的總根源。「持種」是第八識獨有的功能,其餘七識皆無此功能。我們平常的身、口、意三業造作以後,都變成種子儲存在第八識裡面,所以第八識也叫「心田」。阿賴耶識有三種功能。第一種叫「能藏」,像倉庫一樣,能不加選擇地儲藏各類種子。第二種叫「所藏」,就是裡邊所藏的無量無邊的種子。種子又叫功能差別,也叫習氣,就是我們做完事以後,說完話以後,動過念以後,那種潛在的、緣熟便可以再現的勢力。第三種叫「執藏」,其中一個意思,是祂能恆被第七識執為內自我,就是說,第七識不知第八識,把第八識的功能據為己有了;另一個意思是,祂能執持種子不失不壞,不論時劫久暫,所謂「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就是這個意思。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修行的一點一滴的功德,絕對不會丟失。所以大家儘管努力地去做無邊的好事,因為你做的任何好事,說的任何好話,那怕你起的任何一個善念,都不會丟掉。因果就是因此而建立的,不然的話,因果就說不清了。同時,你起的不好的念頭,你說的不好的話,你做的不好的行為,也都通通被存了起來,最後受報的也一定是你,不是別人,所謂異作異受,其實還是自作自受。所以我說大家不要說閑話,不要說別人是非。經典里經常告誡修行人,要「如理作意,如法修行」,如果你亂說話,你一定要受報。大家很奇怪:我說他,怎麼我受報?他是壞人,我說他怎麼我也變成壞人了?因為那些不好的種子是落到你自己的八識心田裡去了,不是落到別人的八識心田裡去了。所以修行要明理,要不斷地往自己的心裡放善種子、清凈種子,而不是放惡種子、染污種子。憶佛念佛就是不斷往自己的心田裡放成佛的凈種,若只想阿彌陀佛,全部都是阿彌陀佛的種子,臨終的時候,你想到別的地方也去不了,只能去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最終只能成佛。懂得這個道理,你念佛必會更加勇猛精進。這個問題問得好。二十七、發願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哪一位還有問題?……昨天我把自己的一點兒學佛心得,自己的一些小體會,寫了幾條供養大眾。有一位居士要求我給他寫下來,昨天晚上,我又寫了一點。現在給大家念一下。這裡大約印了二十份兒,大家隨便拿。如果不夠,你們自己去複印就好。有的老菩薩不識字,從錄音帶里可以聽。如果有人不大懂我的普通話,回家以後,就找一個人慢慢地、一句一句地給你翻譯。你找一個學外語用的復讀機,一句話它會反覆很多遍。一句弄懂了,再聽下一句,讓別人給你翻譯,非常方便。第一、發願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常常快樂才和極樂世界相應。極樂世界就是最快樂的地方。成天愁眉苦臉,和極樂世界不相應。念佛人應永遠面帶笑容,以微笑面對人生。第二、要使自己快樂,就要先下定決心使他人快樂。只有使他人快樂,自己才會快樂。應把它養成一種習慣。愛說別人的閑話,愛管別人的閑事,或者愛自己生閑氣、生悶氣,都是不好的習慣。應下決心把它們轉成好習慣。第三、真愛自己的人,必愛他人;愛他人,就是愛自己。人有時很傻,總是說別人不好。說別人不好的時候,自己心情不愉快。這樣自己把自己弄得很不高興,真不值得。第四、恨別人,受苦的是自己。寬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第五、世界上最最愚蠢的事,莫過於用他人的缺點和錯誤來折磨自己。第六、如果你真要快樂,就沒有什麼人,也沒有什麼事能阻擋你。第七、真正的快樂,不需要條件。需要條件的快樂就不是真快樂,真正的快樂一定是無條件的。真正快樂的人在任何情況下內心總是快樂的,即使自己死的時候也很快樂,因為他知道人根本就死不了嘛。儘管其它的親朋好友不念佛、不理解,要哭,但他自己心裡還是很快樂。所以那些念佛人往生時,面容安詳、微笑,因為他看到阿彌陀佛來接他,就要到極樂國去生活了,非常歡喜。第八、施恩圖報非君子,知恩不報非君子。我們幫助別人,不求任何回報,事過之後,最好都忘掉。別人對我們有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應知恩報恩。第九、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第十、人生乃是一場戲,演好演壞在自己;若不知戲自多情,枉受諸苦蠢無比。十一、沒有什麼事比學佛更幸福的了。十二、沒有什麼事比證悟更令人振奮和使人寧靜的了。十三、能遇到並實踐真正的佛法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十四、要護持正法,要分清正法與邪法,不可誤將毀法當護法。十五、認識你自己。如果自己是怎麼回事都不清楚,還說什麼別的?十六、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十七、原諒別人吧!不原諒別人,痛苦的是自己。別跟自己過不去。十八、親近善友,遠離惡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二十八、念佛人,信、願、行具足必定往生十九、閑心少操多想佛;閑話少說多念佛;閑事少管多拜佛。二十、閑心不操只想佛;閑話不說只念佛;閑事不管只拜佛。二十一、色身是假,不可依靠,自心虛偽,不可相信。當信佛、信佛語、信佛法,以三寶為真正的皈依處。二十二、念佛人,信、願、行具足必定往生。此生乃是在此娑婆世界的最後生,當倍加珍惜。我們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在這個世界上,大概再活十幾年、幾十年而已,然後就跟這個世界再見了,再回來的時候已經不是一般人了。三地滿心菩薩已經神通具足,無隔陰之迷,回來就不會再迷失,但一般要證到八地以上才回來。因八地以上都是念不退的菩薩,具足大神通,可以分身千百億,到千百億世界,歷緣對境消除微細煩惱種子隨眠,同時度化那裡有緣眾生。也就是說,一旦往生,以後很長時間就可能不會回來了,我們跟這裡的同修大眾,只有極短極短的時間在一起相處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把自己最好的印象留給大家,把最燦爛的微笑留給大家。我們要盡量做好事來利益他人。我想這個道理很簡單,我也在努力這樣做,拚命多做好事多念佛,來報佛恩,報大眾的恩。二十九、忍辱能使我們快速成佛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果,不僅僅是因為有佛菩薩幫助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在幫助我們,乃至於罵我們的人,也在幫助我們,因為他能成就我們的忍辱。釋迦牟尼佛在這個賢劫成佛,本來是在彌勒佛之後,為什麼能跑到前面成佛?就因為他能夠忍辱。你看《金剛經》里那個忍辱仙人(102),歌利王把他的眼睛挖了,把他的鼻子割了,把他的舌頭割了,耳朵割掉,四肢剁掉,他都不生氣;不但不生氣,還發願:「如果我成佛,第一個先度你」。果然,那個歌利王,就成了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個弟子憍(jiāo)陳如。因此對那些與我們有意見的人,一時還想不通、罵我們的人,應該對他們深深地感恩。因為他們幫助我們成就忍辱。我們不能做小人,知恩不報啊!恩人不見得是只說我們好話的人,說我們壞話的人同樣是我們的恩人。當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倆人見了面以後,我們也許會知道,他曾扮演過的那個角色呀,比我們要難多了,因為他扮演了一個不好的角色來成就我們。就像那個歌利王,他扮演了一個把別人的手腳都剁掉了的壞國王。三十、為什麼菩薩「不斷煩惱而證菩提」二十三、煩惱如磨石,智慧如刀劍。沒有磨石,就不會有鋒利的刀劍;沒有煩惱,何能鍛鍊出深妙的智慧?感謝煩惱吧!二十四、煩惱是個寶,修行離不了。善用煩惱者,乃真菩薩道。二十五、無魔不成佛,逆境往往是絕妙的增上緣。二十六、相信吧,佛菩薩連一個眾生都不會舍,怎麼會舍修行人呢?二十七、依靠佛菩薩,但不依賴佛菩薩。二十八、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凈土。釋迦牟尼佛仍然是現在佛,其莊嚴報身在色究竟天為地上菩薩(103)說法;其千百億化身隨時在護念著每一位修行人。二十九、有掛礙必有私心,有掛礙必有恐怖。認清自我身心的虛偽,從而去除我執,是無礙人生的真方。很多人活得很累、很沉重,就是因為有很多的掛礙。為什麼不放下包袱,輕鬆地生活和修行呢三十、以微笑面對人生。一切都會過去,一笑了之。三十一、不斷煩惱而證菩提。因為有不生滅,才會有生滅,生滅現象的背後,一定是不生滅。煩惱的背後,一定有菩提。這是大乘菩薩道的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因為大乘菩薩,在八地以前並不把所有的煩惱都斷掉,故意留一點點「留惑潤生」。如果沒有那一點點煩惱,就不能再有這個人身,不能再跟佛學習了。「惑」是煩惱的異名。大乘菩薩修行,首先要開悟,而不是去跟煩惱干仗,你干不過它,你不是它的對手。我們要先去求開悟,只有悟後起修,才能有效地去漸斷煩惱。大乘菩薩修行,還有一點不同於小乘的,就是斷煩惱現行的同時,也一點一點在斷煩惱的習氣,以為已經有了這個能力。小乘人修行,只斷現行,不斷習氣,因為還沒有這個能力。煩惱現行,有淺、有深,有重、有輕,先把最重的煩惱斷掉,因為它障礙修行太厲害。好比說嗔恨心首先要斷。碰到一點點事,聽到一句話,馬上就起強烈的反應,這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不僅破壞自己的心情,也損害自己的身體,好多並都是從氣上得的,所以首先要轉變。對於閑話、誤解,乃至誹謗、謾罵,聽到了就跟沒聽到一樣,心甘情願做傻瓜就是了,做傻瓜很幸福。在這個世界上,在這種事情上,不必太精明,要傻一點,任憑別人說你是個大傻瓜好了。三十二、深深地、真誠地感恩所有的因緣。感恩,會使我們獲得最實在的平衡,我們不能光知道人家對我們不好,應該學會感恩。這樣我們內心才平靜,才能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念佛、去開悟。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我們昨天和今天的講經,都是由於往昔我們大家就有緣,因此今生又能夠聚在一起,共同學習佛法。今天是母親節,我一開始的時候就祝大家母親節都快樂。現在我祝願每一位母親,都能夠成就《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憶佛念佛法門,早日開悟,早日成佛!(大眾:阿彌陀佛!)再一次感謝潮州佛堂給我和大家提供這樣一個好的道場,讓我們有因緣學習佛法!謝謝大家!阿彌陀佛!(眾:阿彌陀佛!)現在我們一起來迴向(104):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我等與眾生,早日成就無相念佛,早日明心見性(105)。花開上品往生,徑獲無生法忍(106),地地向上增進,成佛圓滿(107)究竟。南(ná)無(mó)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甚深微妙法!南無究竟第一義(108)!現在請大家慢慢地站起來。我們共同禮佛三拜……阿彌陀佛!「禪凈雙修」講座之一、之二的附錄略講《心經》和《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詞語注釋釋明證1、禪:中國字的「禪」,有兩種很不同的意思。第一種是「禪定」的簡稱。什麼是禪定?最粗淺的解釋乃「心一境性」, 即在動靜之中使精神集中、專註於一個境界,不失正念。如初禪、二禪、三禪天、四禪八定的禪。但嚴格的說,即使在禪定二字中,禪與定也是不同的,禪的義狹,僅指色界之四禪,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而定的義寬,不僅包括色界四禪,也包括無色界四空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以上四禪、四定常稱為四禪八定),以及欲界定、未到地定(簡稱未到定,主要指未到初禪地以前的未到定)和不共世間定的滅盡定(也叫滅受想定)。除了滅盡定以外,其它各種禪定都是世間法,是佛法與外道的共法。第二種是「禪宗」的禪、「參禪」的禪,不但是出世間法,是佛法與外道的不共法,也是大乘與小乘的不共法,專指大乘之般(bō)若(rě)。大乘菩薩「六度」中,第五度是「禪定波羅蜜」,不少人將其等同於一般的禪定,以為打坐修定即是修禪定波羅蜜,殊不知若無第六度「般若波羅蜜」貫穿、統領的話,就只能叫「禪定」,而不能叫「禪定波羅蜜」。「波羅密」即到彼岸的意思。只有世間法的禪定,而無出世間的菩提、般若,不能引導修行人到達解脫六道輪迴和究竟成佛的彼岸。因為有般若智慧貫穿、統領,所以六度才能都叫波羅蜜,才都可以引導修行人解脫和成佛。單純修禪定,不修二乘菩提和大乘般若,不知菩提和般若是何物,絕不是佛法,只能叫世間法。即使既修禪定,又修二乘菩提,仍然不是修「禪定波羅蜜」,因為禪定波羅蜜是不共小乘的大乘法,有般若貫穿、統領故。所以禪宗的禪,不但不是世間法的禪定,不是小乘法的禪定,也不是大乘六度法的第五度禪定波羅蜜,而是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就是般若本身。同時,這裡所說的解脫,乃指大乘的解脫,也不同於小乘的解脫。小乘的解脫,灰身滅智,徹底消滅五蘊身心,再也不回到三界六道中來了。而大乘的解脫,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六住位滿心破除見一處住地煩惱證得須陀洹,分證解脫果開始,到初地入地心「永伏煩惱如阿羅漢」並證得一分道種智結束,已有能力證慧解脫,而故意不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只降伏煩惱不使之現行,全力以赴修學般若總相智、別相智,熏習種智;第二階段,從初地住地心開始,漸斷分段生死之現行和種子,到七地滿心結束,徹底斷盡一切分段生死之現行和種子,證得有餘涅槃,成俱解脫之大乘阿羅漢而繼續不入無餘涅槃,第八識永舍阿賴耶識之名;第三階段,從八地入地心開始,第八識只能用異熟識之名,進一步地地增進道種智,同時逐漸除滅異熟識中隨眠之變異生死微細煩惱種子,直至成佛,證得究竟解脫、究竟涅槃,圓滿一切種智。在此三個階段中,乃至成佛以後,始終在三界中保留色身,並與眾生在一起,度化眾生永無盡期。從古到今,很多修行人由於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禪」,而「以定為禪」,把修習禪定得到的「輕安、明凈」、「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禪定境界,誤認為是開了悟的禪的境界,而把禪定中的無念靈知心,誤認為是真如佛性。但不論無念靈知心多麼微細,也都只是第六識的不同變相而已,絕不是第八識。第六識永遠是第六識,不論怎麼變也只是第六識,乃至佛地之第六識也不可能變成第八識。這是一個相當大而且十分危險的誤區,必須首先認識清楚,否則,不管多麼用功修行,也只能是妄想,只能是佛經所說的「蒸沙成飯」,「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因為沙非飯本,蒸沙不能成飯。意思是說無般若智慧貫穿統領的禪定,或禪定中的無念靈知心,絕不是解脫與成佛之因。僅修禪定而不去求開悟,不去開發本具之般若智慧,或誤會大乘法,以定為禪,絕對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和究竟圓滿成佛。另外需要清楚的是,即使禪法,也不是禪,因為禪法是參禪的方法,不等於就是要參的那個禪。禪法是佛在經典里開示的或禪門歷代祖師參禪證悟的知見和法門,它是指月之指,非即被指之月。從禪法上來說,禪就是真如佛性,即真心本性,又稱為理、本覺、佛心、心性、心月、法身、如來、智慧、菩提、涅(niè)槃(pán)、無孔笛、無弦琴、無盡燈、無縫塔、無根樹、吹毛劍、鏌(mò)邪(xié)劍、實際理地、本地風光、本來面目、自家寶藏等等。

 表一:禪              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世間禪定   無色界四定: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     四禪八定

    禪定                        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禪         出世間定:滅盡定,即滅受想定,也叫第九次地定禪:禪宗的禪,參禪的禪,不共世間、不共小乘,乃大乘般若表二:六度(即六波羅蜜)

1 布施波羅蜜   2 持戒波羅蜜   3 忍辱波羅蜜、4 精進波羅蜜   5 禪定波羅蜜   6 般若波羅蜜表三:無念靈知心

 1 凡夫的直覺心、2 欲界定的心、3 未到定的心、4 初禪的心、5 二禪的心、6 三禪的心、7 四禪的心、8 空無邊處定的心、9 識無邊處定的心、10 無所有處定的心、11 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心 (即前三心再加八定的心)2、法身: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和化身。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叫毗(pí)盧遮那佛,其圓滿報身叫盧舍(shě)那(nà)佛,其千百億化身叫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只是佛的應化身。凡夫沒有報身和化身,凡夫的身體叫業報身,不能叫報身,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即皆具足法身。其法身「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與諸佛無二無別。這個法身,在不同的經典里,在修學佛法的不同階段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表四:釋迦牟尼佛的三身

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兩種)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有應身和化身兩種)3、小乘:乘是車乘之意,即運載工具。小乘即小的運載工具,如小車、小船,即《法華經》中所說羊車、鹿車,指修學解脫道的聲聞乘和緣覺乘,因為他們不發大心成佛和廣度眾生。表五:四車

        小乘    羊車:聲聞乘           大乘     牛車:菩薩乘  解脫道   鹿車:緣覺乘       佛菩提道   大白牛車:佛乘表六:有學、無學(僅就解脫道而言)

  小乘   有學: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無學:阿羅漢

          大乘   有學: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初地到七地無學:八地到佛地4、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凡夫、外道以及大小乘「有學位」學人第八識的名字 ,眾生在未證得有餘涅槃或無餘涅槃,即未證得小乘或大乘的阿羅漢、辟支佛時,真心第八識的名字。梵語阿賴耶,譯為藏,含藏一切萬法之種子故,所以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或含藏識。藏有三義,能藏、所藏、執藏,阿賴耶識以執藏分段生死種子功能重故,從重立名。此名於阿羅漢位舍,因分段生死種子已滅,已無執藏分段生死種子功能故,然唯舍其名,不舍其體,體無能舍故。表七:阿賴耶識之三藏

        能藏是因義   1 此識是能藏,能含藏雜染種子2 雜染種子是能藏,能被雜染法所熏,能含藏雜染

        所藏是果義   1 雜染種子是所藏,被此識所含藏2 此識是所藏,一切雜染唯藏於此識

   執藏是自義    1 此識執持所含藏之雜染種子不失不壞2 此識恆被染污末那所執藏為內自我5、阿羅漢:聲聞乘行人因聽聞佛法,修習佛法而見道、證果。其果位有四。其有學位有三,即須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其無學位唯一,即阿羅漢(四果)。阿羅漢為什麼叫「無學」?因其「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解脫,解脫知見知如真」,已經滅除了阿賴耶識中分段生死的現行煩惱及其種子,一旦舍壽,便入無餘涅槃,永不再受生於三界,徹底解脫六道。然此指小乘阿羅漢,大乘阿羅漢乃指八地以上菩薩,已斷分段生死種子,但不入無餘涅槃。表八:聲聞四果和菩薩四果初果  須陀洹  義入流   頓斷三縛結   聲聞見道位   菩薩真見道位  七住明心二果  斯陀含  義一來   薄貪嗔痴     聲聞修道位   菩薩相見道位  十住見性三果  阿那含  義不來   斷五下分結   聲聞修道位   菩薩相見道位  十迴向位四果  阿羅漢  義無生   斷五上分結   聲聞極果位   菩薩修道位    八地6、辟支佛:緣覺乘行人由於往昔已聽聞並修習過佛法,或往昔已證得有學位,因此善根深利,此世雖未聞佛法,然藉助前世修行的力量,在此世修行「十二因緣」法,亦能證得無學位。緣覺乘的無學果位之名叫辟支佛。7、蓭摩羅識:小乘和大乘的修行人證得了有餘涅槃,滅除了所有煩惱現行之後,其真心第八識就舍除阿賴耶識之名,而叫蓭摩羅識。蓭摩羅是印度的一種果子,十分白凈,所以蓭摩羅識也譯作白凈識。8、異熟識:蓭摩羅識、白凈識,也可以叫做異熟識。因為第八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所含業種具有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的異熟性,故名異熟識。異熟識義寬,涵蓋佛位前的一切位,即涵蓋凡夫、外道、聲聞、緣覺及全部菩薩位。阿賴耶識義狹,偏重表達對於分段生死現行煩惱種子的執藏性。故證得無學位以後,即捨去阿賴耶識之名,而異熟識之名可以繼續用,直到成佛之前。9、種子:不同的種子具有不同的功能、勢力,遇緣變現行。因此把真心中所包含的無量無邊的各種功能差別叫作種子。種子是比喻的說法,種子具有含養、生髮、成熟的功能。10、現行:種子是一種潛在的功能或勢力,沒有形相,但它遇緣就可以變現萬法。也就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種子所變的。一旦變現,就有形有相了。這叫種子變現行。我們平常人的思想、言語、行為,即身、口、意三業,都是種子所變現的。種子所具有的變現現行的強大力量,就叫做業力。一切現行剎那又熏變成種,全部回存到真心之中,無一遺漏,這叫現行變種子。11、真如:真如也叫無垢識,是真心第八識在佛地時的名字。阿賴耶識中分段生死的種子斷盡以後,改名蓭摩羅識、白凈識或是異熟識;當其變異生死的種子也斷盡,無始無明的隨眠也凈除以後就成佛了,改名真如或無垢識。真如偏於無垢識之體性而言;無垢識則偏於佛地第八識所含之種子全部純凈無染而言。表九:第八識在不同修證階段的不同名字法身:諸佛菩薩與一切眾生個個具足

如來藏:佛位前一切凡夫、外道、賢聖共享之名

阿賴耶識:凡夫、外道和未證有餘涅槃之有學位所用名

蓭摩羅識(音譯)此三名唯證到有餘涅槃之無學位所用白凈識(義譯)異   熟   識

真    如此二名唯佛位用無垢識第八識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的名字有:禪、佛、心、本心、真心、真如、佛性、空性、法性、法身、法界、正法、實相、實際、本際、本識、本性、本覺、菩提、涅槃、凈土、清凈心、無住心、第八識、種子識、持種識、持身識、根本識、所知依、金剛心、金剛三昧、第一義諦、自性清凈心等等。12、轉識成智:即轉八識成四智。修行的目的是轉識成智,即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識成智圓滿即成佛。而修行主要是轉第六識和第七識,當第六識、第七識轉化完畢成佛時,第八識才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才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和第七識的轉化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下品轉,從第七住明心開始,到初地的入地心圓滿;第二階段中品轉,從初地的住地心開始,到七地的滿地心圓滿;第三階段上品轉,從八地的入地心開始,到成佛時圓滿。表十:轉識成智前五識

眼識耳識鼻識成佛時轉成「成所作智」,可成辦一切利生事業。舌識身識第六識

意識轉成「妙觀察智」,可正確觀察自心及觀察眾生不同根性機緣而對機說法,隨緣度化七住明心位到初地入地心下品轉初地住地心到八地入地心中品轉八地住地心到妙覺菩薩位上品轉第七識

未那識即意根轉成「平等性智」,於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有揀擇平等度化。七住明心位到初地入地心下品轉初地住地心到八地入地心中品轉八地住地心到妙覺菩薩位上品轉第八識阿賴耶識成佛時轉成大圓鏡智,永利群生。13、中陰身:眾生臨終時,肉身漸冷,而逐漸現起中陰身。所謂中陰身即介於此生與下一生中間階段的一種暫存的生命形式。中陰身最多只能存在四十九天,每七天生死一次,共七次。每七天之間隨時可能投胎,但在四十九天中,必然投胎。在投胎的那一剎那,中陰身斷滅,而下一生開始,母體坐胎而形成「羯羅藍」即受精卵。14、業力:業就是造作。業力就是造作停止以後保留下來的那種可以繼續產生新的造作的潛在勢力。業有身業、口業、意業三種,或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三種。15、開悟:開悟就是《法華經》中所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簡稱。佛菩薩、善知識開示關於佛和佛法的正確的知見,幫助修行人建立不同於世間法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修行人如理作意、如法修行,通過念佛、參禪等方法,有一天突然觸到真心,與真心「一念相應」,悟入佛之知見而獲「一念相應慧」,就叫開悟。開悟有三個層次,禪宗叫破三關,即破初關、破重關、破末後牢關。末後牢關也叫祖師關。16、自性彌陀:即自己本具的真佛—真如佛性。真如,在廣義上講,泛指凡聖同有之真心第八識,證到有餘涅槃前叫做阿賴耶識,證到有餘涅槃後叫做蓭摩羅識;在狹義上講,僅指佛地第八識無垢識之體性。而佛性,則指真如的作用。見自性彌陀,其實就是明心見性。17、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大乘的見道位—明心見性後堅固不退,即達位不退;登初地後達行不退;證八地後達念不退。但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即使還沒有「花開見佛悟無生」,即明心見性,也只進不退,故一旦往生,便圓證三不退,必定成佛。為什麼呢?因為極樂世界沒有退緣。這是極樂世界諸多殊勝之一。18、劫:也叫劫波,佛教中計算宇宙成、住、壞、空的時間單位。有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和大阿僧祇劫。人的壽命由10歲起,每過100年增加1歲,增至84000歲叫增劫;再由84000歲起,每過100年減少1歲,減至10歲,叫減劫。這樣一增一減的時間為一個小劫。約合1680萬年。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約合33596萬年。 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約合134384萬年。阿僧祇是無量之義,阿僧祇劫就是無量劫,大阿僧祇劫就是無量大劫。但在佛教,時劫的長短亦非固定,如果遇真善知識指引正修行路並能勇猛精進而修,則時劫可縮短。19大乘:佛法總括有二。一為解脫道,也叫小乘,證得無餘涅槃,徹底消滅五蘊或十八界,再也不回到三界中來,永脫六道輪迴,即聲聞乘與緣覺乘。聲聞乘、緣覺乘在小乘、中乘、大乘的三分法中,屬小乘和中乘;在小乘、大乘的二分法中則統稱小乘,唯自己解脫,不發大願成佛,不廣度眾生解脫或成佛,故曰「小」。二為佛菩提道,即大乘,雖證無餘涅槃,但不消滅五蘊,十八界,不斷轉世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勇敢地、主動地進入六道輪迴,自度度他,廣利一切有情眾生,不但自己解脫和成佛,而且幫助眾生解脫或成佛,故曰「大」。20、往生:即「到別的地方去生活」。狹義的往生,專指往生極樂凈土。往生者臨終時漸漸現起中陰身,見阿彌陀佛手捧蓮花來迎,便坐蓮花上,跟隨阿彌陀佛,於一念頃,超越十萬億佛土而到極樂。於蓮花中化生的同時,中陰身即滅,所化之身同於阿彌陀佛之莊嚴形象。廣義的往生,不但指往生到別的凈土或穢土,也指往生到此世界及六道的任何一道。21、上品上生:往生極樂世界有九品,即有九個不同的層次,也叫三輩九品。上品上生即上輩上品   中品上生即中輩上品   下品上生即下非上品上品中生即上輩中品   中品中生即中輩中品   下品中生即下輩中品上品下生即上輩下品   中品下生即中輩下品   下品下生即下輩下品「上品上生」不以是否出家為標準,而以是否證悟為標準。「上品上生」者不是坐金台往生,而是坐金剛台往生。由於阿彌陀佛的加持,一到極樂便可成為初地菩薩,或初地以上菩薩。而已登初地者一到極樂,便成為八地菩薩,具足大神通,可立即返回娑婆,歷緣對境,消除所有深細的煩惱種子隨眠和無始無明隨眠而迅速成佛。《觀無量壽經》說:「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22、妄心:即生滅心、虛妄分別心、執著心、煩惱心、顛倒心,即前七識。23、解脫:即解脫分段生死、跳出六道輪迴。所謂分段生死,即在六道輪迴中,一旦轉世,就有一個新的身體和前六識,此世不知前世,也不知後世,本來連續不斷的生命變成好像一段一段的。小乘的解脫指證得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不再有分段生死;大乘的解脫,不但要解脫分段生死,而且要解脫變異生死,直到成佛,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解脫。所謂變異生死,即第八識中雖然已沒有了粗重的現行煩惱及其種子,但還有細微的煩惱習氣的種子,故這些種子和其它各類種子,仍有變異生滅。到了佛地,因為連煩惱習氣的種子也斷盡了,唯余心王以及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心所與諸無漏有為法之凈種,所以全部種子只有流注而再無任何變異生滅。24、成佛:成佛叫「二死永亡」。不但要解脫分段生死,還要消滅不思議變易生死。變異生死,是已經證得無餘涅槃菩薩的生死,嚴格說是八地以上菩薩的生死。雖然有了意生身,有了大神通,生命不再是一段一段的了,而且於身於土皆悉自在,但仍然還有心念的遷流變化,不能象佛一樣完全自由自在,即使到了等覺菩薩,與佛仍有極大的不同。等覺菩薩必須在一生補處時,觀察因緣,從兜率天下生到人間示現八相成道,於金剛喻定中斷掉最後一分一念無明煩惱習氣種子隨眠和無始無明隨眠,才能成佛。¥¥¥¥¥¥¥¥¥¥¥¥¥¥¥¥¥¥¥¥¥¥¥¥¥¥¥¥¥¥¥¥¥¥¥¥¥¥¥¥¥¥¥¥¥¥¥¥¥¥¥¥¥¥¥¥¥¥¥¥¥¥¥¥¥¥¥¥¥¥¥¥25、輪迴:有情眾生的生命形式,大分為六種或說六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多行善者便上升,多做惡者便下墮。為什麼會上升呢?因為三惡道的眾生苦多樂少,智力微薄,能力低下,難為大惡;尤其地獄眾生,純苦無樂,一日一夜千生萬死,無暇造惡,一旦墮入,時劫極長。凡夫不懂修行,只好以這種被動的方式來消業。大惡業消掉以後,往昔所修善種現前,就開始逐漸上升。升到人道以後,首先生到邊地下賤人家,盲、聾、喑、啞,根殘呆傻,繼續消除殘留業障,不知又要經過多少世,然後才能逐漸變得象正常人一樣。天道樂多苦少,耽於享受而不思修行,逆境、違緣少,很難歷緣對境消除業障,只是在那裡消耗往昔所修的福報。天人壽命也很長,當福報享盡時,往昔所造惡業種子便現前,突然下墮,進入三惡道受苦。眾生於六道中,此沒生彼,彼沒生此,生生死死如輪旋轉,因此叫輪迴。色界天人無鼻根、舌根之勝義根,雖有浮塵根莊嚴形象,卻無嗅香嘗味之功能;而無色界天人根本就沒有身體,十八界中唯存意根、法塵、意識三界,總處於四空定之中,只與定境法塵相應。三善道中的人道很特殊,苦樂參半,六根具足、八識齊全、十八界通通完滿,最利於修行,所以經中常說「人身難得」,故等覺菩薩都示現於人間修行成佛。人若念佛求往生,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一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便永離三惡道。若能開悟,破初關明心,在解脫功德上就相當於小乘的初果須陀洹,即使再懶惰的修行人,僅在人天之間往返七次,必定證能有餘涅槃 和無餘涅槃 ,從而永斷分段生死,永離三惡道。分證或滿證解脫的菩薩,可隨願力和所餘業力,或純隨願力生於任何一道,於各道精勤修行,隨緣消業,並利益各道眾生。所以千萬不可殺生,不但是為了不造殺業,救護眾生,更怕誤殺現於各道中的佛菩薩。若開悟不但明心,而且破重關眼見佛性之總相,在解脫功德上則相當於二果斯陀含,永離三惡道,僅在人天往返一次便可證解脫成大乘阿羅漢,證無餘涅槃 而不入無餘涅槃 ,主動進入六道,自利利他,行菩薩道,直至成佛。26、斷滅論:斷見的論調。有些凡夫和外道,乃至身入佛門而心未入道之人,因為不了解生命之實相,不相信六道輪迴,認為人死如燈滅,一亡永亡,宣揚及時行樂,造業無後報,否定因果律,胡作非為,對社會、對修行危害很大。27、佛:佛是覺和覺者之義。佛通過修行,已完全徹底地凈除了一切煩惱種子及其隨眠和無始無明隨眠,一切眾生個個本來具足的智慧、慈悲和無量無邊的潛在能力全部顯發,成就莊嚴報身和千百億化身,可以同時利益一切有緣眾生和每一個不同階位上修行的菩薩,照顧他們、加持他們。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修行到一定階位,便能真實地從理上,從事上都體驗到、感受到佛的存在。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也叫應化身)。法身,見注釋2。報身,就是菩薩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凈除全部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後,究竟成佛而報得的廣大圓滿莊嚴之身。平常人不可見,唯地上菩薩往生色究竟天或雖未往生而神通具足者得見。佛之報身恆住色界的最高頂即色究竟天為地上菩薩說法。化身,也叫應化身或千百億化身,每一位佛都有能力隨緣感現應身和化身。應身,指象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應眾生機緣而示現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廣義的化身包括應身,而狹義的化身偏指眾生在定中或夢中所見之佛或僅在短時間內應眾生需要而化現之佛。化身不僅現佛身,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而且可化為國王、宰官、大臣、長者、婦女、兒童乃至道路、橋樑、醫藥、糧食等。28、觀自在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又一名號,觀自在,指菩薩在見道位、通達位、修道位,能從不同的層次,以真心所生之七轉識妄心去觀察與隨順本來自在之第八識真心。29、般若:即能夠使眾生通過學佛修行而得到究竟圓滿解脫和成佛的大智慧,是始覺和本覺的圓滿統一,是出世間的智慧,屬無漏有為法。為避免與世間有為法之智慧相混淆,所以只用音譯而不用義譯。此般若智慧列於大乘六度之末,卻是六度之導首。六度中任何一度若無般若貫穿、統領,則成世間法,不能引導眾生到解脫的彼岸和成佛的彼岸。般若和菩提同是智慧之義,菩提義寬,統指二乘智和大乘智,而般若唯指大乘智。般若函蓋真見道的總相智,相見道的別相智,初地到等覺的道種智和佛地的一切種智。此般若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從大乘見道時顯發,到成佛時究竟圓滿。表十一:般若

1 般若總相智,即根本無分別智,七住明心真見道位時頓證2 般若別相智,即後得無分別智,悟後起修相見道位中漸證

3 般若種智   道種智,初地入地心證一分,初地住地心到等覺修道位中漸證一切種智,即道種智的圓滿,妙覺究竟位時頓證30、回小向大:迴向的意思是迴轉自己所修福慧而趣向於所期望之目的。大約有三種:一、回事向理,即將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世間有為福報的修行,迴向開發與通達自己本具的出世間般若智慧,明確自己修大乘法的目的,是明心見性乃至成佛。二、回自向他,即將自己修福修慧的福德與功德,迴向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眾生或事物,使其獲得某種良好的結果,如迴向母親病癒,道場能弘揚正法,某災難消除,國泰民安、佛事圓滿、事業成功等,或迴向一切眾生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迴向同修大眾能遇大乘真善知識,早日明心見性,悟後正確修行,直至成佛等等。三、回小向大,即明確自己修習聲聞、緣覺等小乘法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修行大乘究竟法,不為自己個人得解脫,而為自己和一切眾生能夠圓滿成佛。有些小乘根性的修行人因為遇到大乘善知識,或雖遇善知識教授大乘法,而一時難以轉變小乘習氣,就天天迴向,事事迴向,以此迴向,使大乘種鞏固增長,逐漸轉易小乘習氣,而深入大乘法。31、夢幻泡影:《金剛經》最後一分中有一個著名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中包含著名的「六喻」,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露、電」等六種比喻。此偈函蓋小乘、大乘的根本義理和實修方法,極其形象、生動、具體。夢,是說做夢時夢中的境界,並無實際,但夢中不知,醒來方知。比喻若不開悟,不論怎麼修,始終在人生大夢之中,直到真正開悟(而不是錯悟),才大夢方蘇。幻,指魔術、電影、電視等一類的幻法,本為娛樂而謀利,有人認幻為真,其蠢無比。此比喻一切有為法,即我們所見、所聞、所覺、所知,其實如幻法一樣,都是「心」這個魔術師變的把戲,眾生不知,執其為實,受無量苦,所以叫愚痴。泡,即水泡,水泡在陽光下五彩繽紛,然卻極其易碎不堅。比喻一切有為法也是這樣,以種種色彩、音聲、形象等欺騙愚痴眾生,使眾生愛溺其中,輪迴生死,而卻時時變化,一會兒一個樣,很快就消失了。影,即影子,影子無實在,不能獨存,必須依靠實體和光亮才能幻現。比喻一切有為法,像影子一樣,不論我們的身體還是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真心第八識阿賴耶識借著無明依別業或共業變現出來的,且必依第八識住持而存,若離第八識,既不能產生也不能獨存。露,即露水,太陽一出,便蒸發了。比喻有為法即便是幻影、假相,也不能長存,極易消失。日光比喻智慧,有為法被智光所照,便顯出它的不堅實,不長存.電,天上的閃電,一閃即逝,比喻有為法的短暫。人生百年,其實象閃電一樣,很快就過去了,當抓緊時間去修行,不當「共爭不急之務」,把時間耗在那些輪迴的事上。從無始以來,一直在輪迴,此世幸聞佛法,當思出離,當慕證道,急急去修行。此六喻,旨在揭示有為法的虛假性、不實性、不堅性、依它性、易壞性和短暫性。六喻觀行貫穿於大小乘佛法之始終。32、生住異滅:客觀事物的四個過程。生是產生,所謂有為法從無到有,現出假相;住是維持這個假相;異是假相發生異化變壞;滅是最終假相消失。這個過程,說到眾生時,叫「生、老、病、死」,說到宇宙時,叫「成、住、壞、空」,其實都是講有為法從無到有、從生到滅的過程。佛講這個現實,目的是讓我們看破假相,認識真理,先證人我空並進一步證法我空,乃至成佛。眾生不能解脫,不能成佛,咎在不了萬法虛幻,不證生命實相。33、我見:即凡夫、外道執著有一個自我的錯誤知見。凡夫不知自我的虛幻,不知我見即是不能出離生死的根本,所以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造作種種善業、惡業,或升或降而輪迴不息。因此不論小乘的見道還是大乘的見道,首先要破除的就是這個我見。我見就是錯認五蘊、十八界身心兩方面為自我。其實仔細一條一條去找,都是因緣和合現起的假相,根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獨立的自我。先破除我見故,隨後即破除疑見和戒禁取見,因其皆以我見為基礎。破此三縛結故,成小乘見道之須陀洹。三縛結是小乘的的說法,大乘叫五利使,即我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和見取見,其中疑見,分開說即相當於邊見、邪見和見取見。若在破三縛結或說破五利使的基礎上,百尺竿頭再進一步,證得萬事萬物產生的總根源真心阿賴耶識,便成大乘見道之七住位菩薩。34、戒禁取見:即不正確的持戒觀點,受取錯誤的禁戒,主要指非因計因、非道計道。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古印度的外道,種類繁多,各有各的不同的禁戒。如有的持牛戒,只吃草,以為生天之因;有的不穿衣服,泡在水裡,有的斷食,有的保持單臂高舉不放乃至壞死……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以之為道。佛初時未制戒,因無人毀犯。後學佛者漸眾,有人毀犯,佛才隨緣制戒。所制戒律,防非止惡,助於解脫與成佛。然有人走極端,請佛制訂更為嚴苛的戒條,如不許吃鹽、不許喝奶,佛皆不許,為合中道故,為真實利益廣大修行者故。超越佛所制戒,違佛制戒精神而另行禁戒亦為戒禁取,如此種種錯誤的持戒觀念皆名戒禁取見35、夜不倒單:即夜間不倒在床鋪上睡覺。單,單位之義。禪宗寺院參禪打坐的禪堂,有睡覺的大通鋪,求住禪堂的禪和子(即參禪之出家人)其簡單的行李叫「單」。大通鋪上放行李並用來打坐參禪和睡覺的一席之地,就叫「單位」。參禪之人進禪堂為的是剋期取證,即求開悟,用功到一定時候,疑情生起,功夫得力,進而凝疑成團,忘卻飲食睡眠,自然形成暫時夜不倒單的現象;有的人悟後很歡喜,禪悅正濃,也可能夜不倒單,在坐中繼續思維整理或檢驗悟境,這是自然出現的,不是刻意求得的。但有些人在知見定力都尚不具足的情況下執著形式以為功夫,便強使自己在夜間坐而不卧,就可能會弄垮身體,適得其反。有人色力強健,意志堅強,練就夜不倒單的功夫,從此睡眠很少,晚間坐著休息一會就好了。但這些都和參禪開悟沒有關係,六祖大師在《壇經》中說:「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說得就是這類人。36、斷見:即斷滅論的錯誤觀點。因為不能證到不生不滅而貫穿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真心阿賴耶識,又發現靈明覺知的意識心死時必斷無疑,於過去、未來悉不覺知,便認定吾人之身心唯存此一世,一斷永斷,造善造惡無後報,撥無因果,使人放棄修行,甚至謗言無佛、無佛果,無極樂世界等,造大惡業,死後墮地獄,對修行危害極大。37、常見:即認為吾人能知能覺之意識心永恆不滅的錯誤觀點。近似於俗人的「靈魂不滅論」。因為證不到本來不生不滅而能持身、持命、持種的阿賴耶識,又發現睡熟了,次晨仍醒;人死後轉世,轉世後又有意識心,便認定意識心常住不滅,只要保持意識清醒,一念不生,了了常知,便是開悟證道。因為錯把生滅之妄心認作不生不滅之真心,以為「禪定」之禪,即是「禪宗」之禪,未悟言悟,未證言證,犯大妄語,死後淪墮地獄,長劫受苦,求出無期。38、邪見:廣義的邪見,通於惡見,包括我見、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等一切邪而不正的錯誤見解。狹義的邪見,指上述四種錯誤見解以外的其它諸種邪謬觀點,而主要指謗無因果,言無果可證,無所謂解脫,也無所謂成佛。此五種錯誤知見,囊括了所有佛教外乃至佛教內的錯誤知見,粗分乃此五,若細分則有九十六乃至無量。39、不生不滅:是真心阿賴耶識的中道體性。既找不到真心開始的時候,也找不到真心結束甚至暫斷的時候,無所謂出生,也無所謂消滅。因為它正是萬事萬物的總根源,永遠也不可能被消滅,即使大千世界被毀滅,於其中生活的任何一個眾生的真心也不可能有絲毫損傷。眾生可以依業力、願力轉移到其它有緣的世界去生活。不但真心不可滅,真心中含藏的所有的種子也不會被毀滅,種子只能在歷緣對境的修行中,去轉易。真心阿賴耶識的中道性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表達。表達中道體性的詞很多,如《心經》中的:「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八不中道」中的「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等。此中道性不由修得,不離修得,是本來具足的,但必須通過正確的修行才能了達和體證。40、見道位:見道位是大乘修行的五大位次之一。譬如說聲聞乘修行位次有初果須陀洹,義為「七來」,意思是還要再來人間七次才能證得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從而徹底解脫六道輪迴;或者說,即使是最不精進的聲聞乘行者,一旦證得須陀洹,必定永離三惡道,最多在人、天之間往返七次,就一定能證得阿羅漢而得解脫。二果斯陀含,義為「一來」,意思是如果證得二果,只要再來人間一次,必證解脫。三果阿那含,義為「不來」,意思是如果證得三果,不必再來人間,在天界即可證得解脫。四果阿羅漢,義為無生,意思是一旦取證無餘涅槃 ,便再也不會在三界出生。須陀洹即聲聞乘的見道位,須陀洹又叫「入流」,意思是從此而入聖人之流。大乘即菩薩乘,共有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加等覺、妙覺。十信還是凡夫位,而十住、十行、十迴向也叫三賢位,外聖內賢,對十信之凡夫位來說,已入聖位,而對初地以上之聖位菩薩來說,只能算賢善之人。此三賢位名雖曰三,實含三十個位次。初地以上,都叫聖位。所以十地,也叫十聖。禪宗開悟破三關,皆為大乘見道位所攝。破初關明心,位在第七住;破重關見性,位在第十住;而破末後牢關永伏煩惱,位在十迴向圓滿。大乘見道包括真見道和相見道,真見道僅在第七住明心位,相見道即從明心堅固不退、真正悟後起修,一直到初地的入地心。所以,大乘見道位很寬。41、空性:即指真心之本體及其所具之中道體性。指真心之本體時,等同於如來藏、涅槃本際等等;指真心所具之中道體性時,即是說不生、不滅、清凈、不動、無染、不分別、不作主等等。真心阿賴耶識在與七轉識妄心和合運作的過程中,任運隨緣而不動搖。大乘所說的空或空性,絕不是什麼也沒有或撥無因果的頑空、惡取空。42、生萬法:阿賴耶識雖然清凈無染不動搖,卻可以隨緣而出生一切法,是一切萬法的總根源。空性是體,生萬法是用,真心雙具空性和有性,所謂隨緣不動,不動隨緣。43、不一不異:是真心中道體性的另一種表達。「不一」,指真心的自體雖然永不變異,永不生滅,而它出生的萬法如五蘊十八界卻剎那變異,剎那生滅,真心與其所生法不是一體。若是一體,萬法生滅之時,真心亦生滅,真心則成生滅之法;真心若隨萬法而生滅,滅後又有什麼來使萬法再生?「不異」,指萬法皆由真心出生,所以萬法之性,在本質上,即是真心之性,萬法之功能,無一不是真心總功能的具體展現。《心經》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這個意思。44、世界:即時間和空間。世即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界即六方:東南西北上下,有時說十方,再加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世界即一切眾生生存的客觀環境,也是諸佛教化眾生的化區。還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之別。一千個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45、無餘涅槃 :四種涅槃之一。四種涅即自性清凈涅槃 ,有餘涅槃 ,無餘涅槃 ,和無住處涅槃。有餘涅槃 ,聲聞乘、緣覺乘的阿羅漢、辟支佛證之,舍報時便由有餘涅槃而入無餘涅槃。第七識作意滅掉自我,即滅掉自己的五蘊十八界,唯余真心獨存,故不同於斷滅。初地至六地菩薩雖可證之,而不證之;八地菩薩,雖已證之,而不入之。他們都仍然在三界常隨佛學,直至成佛。《心經》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到「無智亦無得」,皆在說無餘涅槃。46、眼識:即我們的心能夠分別顏色的功能。眼識的產生需要九個條件,叫「眼識九緣」,緣就是條件。即眼根、色塵、空、明、作意、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種子。1、眼根,有扶塵根和勝義根兩種。扶塵根指感覺器官的外部粗分結構,如眼眶、眼球、眼底乃至眼神經、視覺傳導神經等。勝義根指大腦內部能呈現內色塵的細分結構,即醫學所說的大腦視覺中樞。2、色塵,即物相。色是物質,物體之義;塵是染污之義,即假相。色塵即眼根所對的物質現象。色塵有內外之別,扶塵根所對的是外色塵,勝義根所對的是內色塵。只有內色塵是眼識所了別的對象。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只是外色塵在大腦皮層上顯現的影像,並沒有直接看到外色塵。3、空,指空間,在這裡也指眼根的扶塵根與外色塵之間應有的適當距離。4、明,指光明,光亮。也要適當,太強太弱也不行。5、作意,即「五遍行心所」的作意心所,警策心識趣於所緣境。這裡指想要看的起心動念,否則便視而不見,主要指第六識的作意心所。6、第六意識,是眼識等前五識的俱有依,眼識等前五識必須依意識才能產生,與前五識共同起作用的第六意識叫「五俱意識」,而不與前五識共同起作用的第六意識,如在夢中、定中、冥思苦想中的意識叫「獨頭意識」。7、第七末那識,是第六意識的俱有依,第六意識必須依靠第七末那識才能生起,必須與末那識在一起才能起作用。8、第八阿賴耶識,是第七末那識的俱有依。前述七種條件皆是阿賴耶識所生,必須依阿賴耶識方能成就。9、種子,前七種條件乃至阿賴耶識本身皆由阿賴耶識中所蘊藏的各種不同的種子(又叫功能差別,即各種現行得以繼續遇緣現行的潛在勢力,功能或作用)所變現,而無量無邊的種子,皆含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阿賴耶識即是含藏識之義。此處種子指現起眼識的種子。表十二:意識

五俱意識,與前五識俱時而起,能助五識令起

             定中意識:與定相應,行相明了,深取所緣第六意識 獨頭意識     散亂意識: 即日常生活中與定不相應之意識夢中意識:與定不相應,與日常醒時不同,行相昧略狂亂意識: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間的不正常意識47、末那識:即是六根中之意根。六根中前五根是有色根(色,即物質),是物質性的,所以屬色法。而意根是無色根,是非物質性的,精神性的,所以屬心法。因此,第七識在根叫意根,而在識叫末那識。在根排第六,而在識排則第七。末那識的特點是「恆審思量」。「恆」,是說末那識除了無餘涅槃位可斷掉外(而大乘法為成佛故,雖證無餘涅槃 而永不入無餘涅槃 ,故永不斷第七末那識),余位皆恆存不滅,恆與第八識和合運作而無剎那間斷,乃至在意識中斷之諸位中(平常說意識五位斷,五位即眠熟無夢、悶絕、正死、無想定、滅盡定。實際除此五位外,還有無餘涅槃 ,處胎前期也無意識)也不暫斷。「審」即審察,了別之義,第七識透過法塵遍緣一切法,無有遺漏。如在深睡無夢時,遇到大響動、大震動,末那識審知此為異相,不同尋常,自己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作出決定叫醒第六意識。「思量」即作決定。末那雖有審察了別萬法之功能,但了別能力極劣,只能了別有無重大變化,所以有時會犯錯誤。但另一方面,末那識對於前六識分別之結果,對於六識欲攀緣六塵之心行則能非常敏銳地審察了知,剎那剎那作出決定,絲毫不差。八個識中,只有第七識兼具此恆、審、思量之三大特點,而思量之特點,唯第七識獨具。(第八識「恆而不審」,第六識「審而不恆」 ,前五識「非審非恆」 )48、諸法空相:諸法是一切法。廣義的法指一切事物,佛法是法,世法也是法,正法是法,邪法也是法,凡所思、所說、所作,不論大小虛實皆是法。「空相」即沒有真實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屬虛妄」,一切相,皆是妄心虛妄分別的結果,皆無真實。諸法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指真心阿賴耶識,它的體是空性,性是中道,相是空相,用是生顯一切法;另一方面指由真心阿賴耶識所生之一切法,無有真實體性,假相雖有,悉皆虛幻不實,然其用無不是真心總作用之部分功用及其體現。所以不論真心本身還是由其所生之一切法,皆是空相。49、十八界:界即功能差別,俗謂範疇。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總指一切眾生的正報和依報兩個方面。依報指生存環境和條件,即色聲香味觸等。正報指在此環境條件中生存的主體,又分身、心兩方面。身指前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心指意根(即末那識)和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十八界除了依報前五塵,正報六根、六識外,還有一個法塵。法塵,它是前五塵的影像,雖非實物,卻具色相,如鏡中花、水中月,唯意根、意識可觸知。十八界,即《心經》中所說的「眼界」乃至「意識界」。表十三: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1、色界2、聲界3、香界4、味界5、觸界6、法界1、眼識界2、耳識界3、鼻識界4、舌識界5、身識界6、意識界50、五蘊:蘊是集聚的意思。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指眾生的身心兩個方面。色蘊指色身,即由地水火風四種物質原素蘊集而成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受想行識即指心。識蘊指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受蘊是感受的蘊集,想蘊是了知的蘊集。行蘊則是其他四蘊的的運行。表十四:五蘊

  色蘊:主要指色身,即十八界中之前五根。   身

  受蘊: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五蘊     想蘊:即見聞覺知,其核心是知,若知,即墮想蘊。   心

  行蘊:身口意三種業行及身心兩方面剎那剎那的遷流變化。識蘊:即十八界中之六識。51、十二因緣:即緣覺乘行人所修之法門,表眾生三世二重因果。表十五:十二因緣過去世            現 在 世           未來世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過去因       現在果        現在因     未來果52、無明:無明即煩惱,也是煩惱的異名之一。偏重於原因叫無明,偏重於結果叫煩惱。大分有兩種,即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一念無明也叫煩惱障、見思惑。無始無明也叫所知障、塵沙惑。一念無明包括四種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其中見一處住地煩惱,即見思惑里的見惑,小乘叫三縛結:我見、戒禁取見,疑見;大乘叫五利使: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在大小乘見道時頓斷。其它三種住地煩惱,即見思惑里的思惑,也叫五鈍使:貪、嗔、痴、慢、疑,在大小乘見道後漸斷。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既障解脫,也障成佛;無始無明住地煩惱唯障成佛,不障解脫,此二者合稱五無明住地煩惱,乃生死輪迴之根本因,因中之首乃我見。表十六:無明

                                     三縛結:我見、戒禁取見、疑見

    一念無明 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叫見惑   也叫    我見、戒禁取見、

無明:也  四住地煩惱: 欲界住地煩惱              五利使  邊見、邪見、見取見叫五無明  也叫見思惑   色界住地煩惱    也叫思惑住地煩惱  也叫煩惱障   無色界住地煩惱無始無明住地煩惱:也叫塵沙惑、所知障53、行:即身口意三業之行。眾生由於無始無明,從無始以來,對法界實相和生命實相盲無所知,不得解脫與成佛;由於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被種種錯誤知見所束縛,為五鈍使業繩所牽,造作種種善、惡、無記之業,剎那遷流,必死無疑,然後現起中陰身,尋緣投胎,輪迴不息。54、識:小乘指五蘊「色受想行識」之識,即十八界中之六識,而大乘則指第八識阿賴耶識。小乘之義,由於行支的作用,識蘊之六識形成強大之慣性,絕不欲自我消滅,故正死之時,便又生中陰身六識,中陰身六識依其慣性,又去尋找有緣之父母去投胎,投胎後五根具足之時,就又有了全新的六識。大乘之義,一切身、口、意,善、惡、無記業之現行,必熏習成種,完好無損地保留在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則恆隨緣而轉,隨業力牽引去投胎。中陰身在入胎之剎那便告消滅,而余識皆無持種功能。55、名色:名是心,色是身,統指心身兩個方面。然大乘之「識」既是第八識,故「名」只能是前七識。處胎前期約四個月之前,由於五官和身體未長成,無前六識,所以「名」只是第七識末那識。而「色」,在剛一入胎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受精卵而已,其後,由阿賴耶識中所蘊藏之大種性自性種子起現行,使受精卵迅速分裂,生長,成為胎兒。大約四個月時會有胎動現象,說明胎兒的身體基本長成,有了六識,那時的名,就是七個識了。56、六入:住胎六個月以後前五根已長成,與意根一起,可以攀緣六塵。前六識在六根與六塵相涉入處生起,雖然胎中之境有限,胎中之六識能力有限,但十八界已具足,都開始發生作用。57、觸:指出胎後,嬰兒直接接觸外境。58、受:由接觸各種外境故,產生各種不同之覺受,開始學習,增長見識。59、愛:即貪求,隨著成長,慾望日漸膨脹,越來越貪求各種享樂。60、取:,由貪求故,不斷攀比競爭,造作種種求取之善、惡業。61、有:由造作故,種種現行悉變為業種藏存在阿賴耶識之中。62、生:由所藏業種之強大業力故,又進入下一世,產生新的身體和前六識。63、老死:下一世又逐漸衰老而死亡。十二因緣的三世中,過去世與未來世簡略,各有二支;現在世詳細,有八支。修十二因緣而證解脫的行者叫緣覺。其果位名曰辟支佛。細分則有十品。小乘緣覺行者沒有在家人,全部是出家人。往昔曾聞修佛法或曾證果故,此世不聞佛法,也可自修自證,而獲解脫,因此其智慧較必須聽聞佛法才能修行證果的聲聞乘行人更加深利。大乘中之緣覺菩薩雖證辟支佛果,發大心而不入無餘涅槃 ,繼續投胎入世修學大乘法而取證佛果。64、聲聞:由聞「苦集滅道四諦法」而證解脫果的修行人。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個果位。65、四諦法:即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簡稱苦集滅道。諦是真理之義。「苦諦」講世間眾生所受的現實苦果,有三苦、八苦等不同類別。「集諦」是追尋世間眾生受苦之因,由於往昔貪嗔痴等業行,必成為種子完好地保存在真心中,所以此世一旦緣熟,必受苦報。「滅諦」是出世間的解脫境界,即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證得此二涅槃的,小乘聲聞有四果。前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為分證,後一阿羅漢為滿證;緣覺有辟支佛。大乘八地所證同於俱解脫阿羅漢,然僅滅除分段生死,至成佛方為究竟解脫,因亦已滅除變異生死。「道諦」是出世間法的樂因,由修八正道而證有餘涅槃 ,舍報時則入無餘涅槃 。大乘聲聞雖證阿羅漢果而不入無餘涅槃 ,繼續投胎入世修學大乘法而取證佛果。66、百姓日用而不知:指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日日依之用之而茫然不知。此真如佛性即是眾生生命的實相,世間、出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的總源頭,一切眾生乃至一切事物須臾不能離。然由無明遮蔽故,無始以來不知不證。一直到開悟,才首次打破無始無明,得見真如佛性,所以倍感親切,正如禪宗所謂「十字街頭撞到親爹」一般,從此可在日用生活之中,時時檢驗而體會之,可進而學修道種智,直至成佛。真如是體,佛性是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靠修得,不離修得。所以六祖在《壇經》中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67、傅大士:即傅翁(公元497─569年),南朝梁代禪宗著名之尊宿。東陽烏傷(浙江義烏)人。曾遇達摩,自稱由兜率天宮來說法,日常營作,夜歸行道,苦行七年,自謂得首楞嚴定。並能通儒道典籍,學徒漸眾,皆虔誠精進,不惜身命。撰有《心王銘》、《語錄》四卷、《還源詩》等。68、偈子:偈,也叫頌,是一種略似於詩的有韻文辭,通常以四句為一偈。傅大士上述全偈為:「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69、留惑潤生:故意留下一分煩惱滋潤來生,以為如果一點點煩惱也沒有的話,就會入無餘涅槃,而入了無餘涅槃,就不再回到這個世界來,就不能學佛了。惑即煩惱的異名。菩薩勤修六度,登初地時有能力證有餘涅槃 成慧解脫而故意不證;六地時有能力證俱解脫而故意不證。故其解脫功德實相當于慧解脫與俱解脫阿羅漢,若舍報,即可入無餘涅槃 ,永脫六道輪迴之苦。但菩薩修大乘法,雖能入無餘涅槃 而故意不入,特留一分煩惱用來轉世獲得人身,於此世界繼續修學佛法直至成佛。70、八相成道:佛示現在人間成佛,有八種相。大乘所說之八相成道是①降兜率、②入胎、③住胎、④出胎、⑤出家、⑥成道、⑦轉法輪、⑧入涅槃 。小乘的八相成道是①從兜率天下、②托胎、③出生、④出家、⑤降魔、⑥成道、⑦轉法輪、⑧入涅槃 。此中大乘有住胎,無降魔;小乘無住胎,有降魔。71、布袋和尚: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的化身。示寂前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72、顛倒 :違事背理。有理上的顛倒與事上的顛倒。理上的顛倒有八,因此也叫「八倒」。其中四種是凡夫違背解脫道的理,即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凈計凈。由真心阿賴耶識所生之身心世界,即五蘊十八界,剎那變異故非常,八苦纏繞故非樂,恆不自在故非我,內外污染故非凈。凡夫不知不證故,顛倒其心,計常、計樂、計我、計凈、不得二乘解脫,永墮生死輪迴,求出無期。另外四種是不回小向大的定性聲聞違背佛菩提道之理,常計非常,樂計非樂,我計非我,凈計非凈。真心阿賴耶識,雖然含藏無量無邊染污種子,往來六道無暫停息,然其自體真如法身,無始無終不可毀壞故常,遠離諸苦,清凈無惱故樂,任運隨緣,一切自在故我,永恆清凈,不受染污故凈。二乘不知不證故,顛倒其心,計非常,非樂,非我,非凈,不得成佛,雖可脫分段生死,然不能離變異生死。真正圓滿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當在佛地。因為只有成佛,才完全斷盡全部的一念無明微細惑和無始無明隨眠,才能稱為真正的究竟圓滿的常樂我凈。《大般涅槃經》專講這個問題,欲知其詳,請自尋參閱。此經乃佛臨入涅槃前一日一夜所講,是對其一生弘法的全面總結,特彆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對於如何是眼見佛性,更是具體詳實,有志在此一生中明心見性者,當認真讀誦修學,必獲極其殊勝之大利益。表十七:八種顛倒

    非常計常                          常計非常凡夫、外道    非樂計樂      聲聞、緣覺    樂計非樂執著世間法    非我計我            執著解脫法    我計非我非凈計凈                          凈計非凈73、靈明覺知的意識:也叫意識心,覺知心,靈知心。因其對於第八識阿賴耶識隨順第七末那識之作意而現的法塵,分別能力極強,隨定力淺深,而可了知事物不同層次的細節及禪定中的不同境界,乃至在粗念不起的情況下,也可迅速了知。所以對一般人來說,靈知心有有念、無念兩種。有念的靈知心較粗,無念的靈知心較細。若再細分,無念靈知心又約有十一種。即:⑴凡夫的、⑵欲界定的、⑶初禪前未到地定的、⑷初禪的、⑸二禪的、⑹三禪的、⑺四禪的、⑻空無邊處定的、⑼識無邊處定的、⑽無所有處定的、⑾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所謂無念靈知心,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之心。此心是第六意識,剎那生滅,五位必斷,非是常恆不滅之真心阿賴耶識,不能持種,不能往來三世,若以此心為真心,如欲煮沙成飯,即使勤修沙劫,欲證小乘見道之須陀洹尚不可得,何況證大乘見道開悟明心乃至成佛!74、五濁惡世:五濁即是晚課《阿彌陀經》中所說之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濁,是渾濁不凈,惡是邪惡不正。惡即十惡,十惡分為三品。上品十惡墮地獄,中品十惡墮惡鬼,下品十惡墮畜牲。表十八:五濁

          1 劫濁:當來末世,饑饉疾疫刀兵相繼而起,生靈塗炭,永無寧日;2 見濁:世人知見邪惡,不行正道,異說紛紜,莫衷一是;五濁    3 煩惱濁:世人貪得無厭,瞋怒鬥爭,虛誑欺詐;4 眾生濁:世人弊陋險惡,身心染污,不達義理;5 命濁:眾生因煩惱障重,身心交瘁,壽命短促。表十九:十惡

          身三惡:殺生、偷盜、邪淫;十惡   口四惡: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意三惡:貪、瞋、痴。75、倓虛:(公元1875─1963)河北寧河人,俗姓王,名福庭,法號隆銜,字倓虛。四十二歲出家,依諦閑法師受戒,並學天台教觀。其後講經、辦學、建道場。晚年在香港弘法,世壽八十九。曾口述生平,由弟子大光筆記而成《影塵回憶錄》。76、諦閑:(公元1858─1932)清末民初天台宗名僧。浙江黃嚴人,俗姓朱,名古虛,二十四歲於天台山國清寺受具足戒,先後掩關三次,專修禪觀。講經四十餘年,世壽七十五,有《諦閑大師遺集》。77、發願:即立下誓願,是重要的修行法門。是往生凈土三資糧之一。諸佛通願即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諸佛還有別願,如藥師佛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等。發願之所以重要,就是使自己修行的目標很明確,很具體,很堅固。因此,願有一種導向作用,使自己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升進。發願要想有效果,就要真實,不但在口頭上每天早晚要不斷重複念通願和自己的別願文,更重要的是要將大願落實在修行中,工作中,生活中和與人的交往中,否則就是空願。78、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是《六祖壇經》中五祖弘忍對六祖說的話。大乘佛法的修學,其真正入門即是認識自己的本心,本心即真心第八識。六祖聽五祖為他講《金剛經》開悟以後,對五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時六祖不但明心了,而且也見到了真心的作用佛性,所以連破兩關。修學真正的大乘佛法,一切都要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為基礎,否則,不論修學多麼努力,仍然是個門外漢,不會得到什麼真實利益。79、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眾生因有這三種大障礙,所以不能開悟,不能入大乘之門,不能解脫,不能成佛。所以我們常發願說:「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表二十:三障

        1  煩惱障,   見惑即五利使: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即見思惑     思惑即五鈍使:貪、嗔、痴、慢、疑。

       2 業障,即    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五逆十惡   十惡: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嗔、痴。3 報障,即三惡道苦報:地獄、餓鬼、畜牲。80、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當來即是將來,未來。下生即是從兜率天下降,生於人間示現成佛。彌勒佛是未來佛,現在還是一生補處菩薩,在欲界第四天兜率天之內院。兜率天分內外兩部分,其內院為一生補處菩薩之凈土,是與彌勒菩薩有緣,跟隨彌勒菩薩修學唯識一切種智之菩薩居住之地,其外院為普通兜率天天眾居住之地。81、都攝六根: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攝」是收攝、攝伏、攝住之義。「都」是全部、完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屬根大圓通法門。修此法門,不論早晚專修,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想佛憶佛,訓練遍緣一切的意根在前五根接觸前五塵的同時,都能攀緣無相佛之凈法塵,凈念相繼。由於意根漸漸被收攝住、不對其他五塵作意欲加了知,故其它五根也被收攝,即都攝六根,久而久之,功夫成片。轉入參禪以後,一日疑情忽起,欲明念佛的是誰,漸凝成團;第八識阿賴耶識當根塵相對時,雖恆現六塵內相分,由於意根、意識不斷攀緣無相之疑情,故前五識只處在很粗略的分別狀態,故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香,食而無味,觸而不覺;若突然磕著碰著,打破疑團,洞然明白,眼所見無非佛色,耳所聞無非佛聲,鼻所嗅無非佛香,舌所嘗無非法味,身所觸無非佛境,意所思無非佛法,一念相應,悟得原來能念、所念無不是佛,真心真的遍一切時,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地,無所不在。表二十一:真心的四遍

  遍一切時:不僅在意識間斷的五位恆不間斷,即使在處胎前期和無餘涅槃 亦無暫斷                                             遍一切處:十二處即六根六塵,乃六識出生之處,皆由真心出生和住持,故遍十二處遍一切界:十八界乃十二處再加六識,亦皆由真心出生和住持,故真心亦必遍十八界遍一切地:三界九地即欲界一地再加色界、無色界各四地,同理,真心亦遍三界九地表二十二:三界九地

欲界 : 五趣雜居地(五趣即五道:地獄、餓鬼、畜生、人、天)色界 : 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舍念清凈地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82、凈念相繼:凈念不是無念,而是憶佛念佛的清凈念。這個凈念要相繼不斷,念念清凈覺照。如此習練久之,自然純熟,便會「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83、無始無明:即所知障。不是所知太多成為障礙,而是無始以來對法界和生命的實相無知而成為修學大乘法的障礙。無始無明所知障只障礙成佛,不障礙解脫。所以聲聞、緣覺只要破除一念無明四住地見思煩惱,便獲解脫。但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首先要破無始無明,觸證法界生命的實相,這便是七住位的明心和十住位的見性。其後道種智的熏習和修證,全部要建立在找到真心阿賴耶識的基礎上。否則,無論怎樣精勤,也還沒有真入大乘之門。無始無明的徹底清除是在佛地。但無始無明不同於一念無明之處,就是它沒有種子,只有現行,因為它不是造作身口意三業留下的潛在習氣勢力(即種子),而是無知,不明了。84、二十五圓通法門:即《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菩薩向釋迦世尊彙報的各自修行的體驗,由一法深入而得圓滿通達諸法,即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這二十五法,法法都可證得楞嚴大定。85、耳根圓通法門:是《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所彙報的法門:「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為第一。」86、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六祖壇經》中,有僧舉卧輪禪師偈云:「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大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 」卧輪禪師墮處,在於錯認有生有滅之無念靈知心為不生不滅之菩提心。菩提心即是本覺心,本來就圓滿覺悟,正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怎麼會「日日長」?如果真能天天增長,即是有增有減,有增有減即有生有滅,有生有滅者即非本具之菩提心。「思想」是前七識妄心的功能作用。雖然前七識的任何運作都離不開第八識真心,但對外境作分別、思維、判斷、決定的是前七識,而不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對外境如盲如聾,不知不覺,不分別,不作主。所以修行要靠前七識,不可以把它斷掉。真要斷前七識亦非容易,必須入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 即僅存第八識,無思想、無知覺,絕不可能還有「菩提日日長」的妄想。故六祖說卧輪之偈,不但未明心見性,而且是錯誤的,會反加系縛。六祖的偈子是說:「我沒有胡思亂想的本事,也不去斷除用來修行的妄心及其思維作用,對於任何境界,真心自然會隨妄心之緣而起現行。真心雖然隨緣,卻不生不滅不動搖,怎麼會增長?」87、真如佛性:真如指一切眾生和諸佛菩薩個個本具的心的自體,衪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名字,如: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含藏識(以上是真如在凡夫位和證到有餘涅槃 以前所用之名);庵摩羅識,白凈識,異熟識(以上是真如在證到有餘涅槃所用之名);如來藏(此名成佛以前皆可用);無垢識,真如(此二名唯在佛位用)。除此以外還有真心,自性清凈心,法身,菩提,涅槃 ,本心,本覺心,妙真如心,本地風光等等名字。而佛性指真如的作用,真如無形無相,卻有無量的功能、妙用,一切眾生和諸佛菩薩須臾也不能離之。眾生位的真如心,雖然含藏無量無邊的染污種子,但也含藏無量無邊的清凈種子,而其心體及作用卻永恆清凈,不受任何染污。88、恆河沙:恆河的沙子。恆河很大、很長,沙子極細、極多。佛經中常用恆河沙來比喻數量非常巨大。89、色究竟天:色界的最高頂。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四禪天的後五天叫「五凈居天」或「五不還天」,是證得三果的聖人往生天界的所居之處,色究竟天位於色界的最高頂,過此則是無色,佛之報身在此天為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表二十三:天(共28重)欲界天: 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6重)

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3)

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3)  (9重)色界天 三禪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    (3)四禪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            18 重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9重)(後五天叫五不還天,或叫五凈居天,三果聖人所居)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4重)90、善根:身口意三種善行,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為善行作罷,必變成善種,含藏於第八識心田之中,遇緣又可起現行。善種能生妙果,故謂之根。所以多行善事,供養三寶,親近善知識,聞經修法等,即是種善根。若遇善妙因緣,即是善根現前。善根又可大分為兩類,一是世間善根,二是出世間善根,出世間善根又分為小乘根和大乘根兩種。善根有時三分為上根、中根、下根;有時二分為利根、鈍根。91、福德:善種善根所生之妙果,即是福德。世間善根所生之世間善妙之果,謂之福德。出世間善根所生之出世間善妙之果,謂之功德。所以福德雖可作為功德的基礎,但不能稱之為功德。福德也叫福報,即福德的現報。92、因緣:因緣即條件。凡事有主因,有次因。其主因即主要條件叫因,其次因,次要條件叫緣,合稱則叫因緣。所謂因緣和合,即說所有的條件都具足了。所謂因緣不和,即說應有的條件還不具足。對學佛者來說,往昔和今生修行之善根為因,而其它諸種善妙福德則為緣。然有時,種種惡緣也能成為促進修行之重要因素,名「逆增上緣」,故一切善惡條件,都可成為修行的因緣,不可僅從一時的表面現象評斷因緣如何。佛經中常說,唯佛與佛能盡知一切因緣,因緣無量,不可思議故。93、無生忍:能安忍於無生之法,名無生忍。無生即不生不滅之簡稱,如凈土法門的一個迴向偈中說:「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之理即大乘第一義諦。無生忍即經中所說「於第一義而不動」。無生忍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變幻不定、虛偽不實、終必變滅,只是暫現的假相。既無實際,生則實不生,滅亦實不滅。如《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金剛經》說「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實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另一層意思是,如夢幻泡影,生滅變幻的有為法,皆由萬法之源真心阿賴耶識所生,而真心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故一切法與真心不一不異。一切法幻生幻滅,真心從來無生,永恆不滅,故不一;一切法皆真心所生顯,皆是真心功能、體性的表現,一切法即真心,故不異。故《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破除見惑,打破無始無明,明心開悟,即是始證無生忍,證得大乘人無我智。94、無生法忍:即大乘法無我智,道種智。菩薩始從初地入地心,除一分法我執,證一分無生法忍。初地到十地,地地都是修證無生法忍。無生忍只證得真心的總相智與別相智,而無生法忍要證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在成佛以前,叫道種智。95、印證:印,即法印。證即證明。小乘有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大乘唯一實相印,也叫「諸法實相印」。凡開悟或證果,皆須以法印印證,須以小乘的全部經典或大乘的全部經典一一仔細檢驗。這還不夠,必須要有真正開悟或證果的真善知識為自己印證才可以。若無人印證,即使自認為用經典驗證無誤,依然不可宣說或暗示自己已開悟,已證果,否則難免犯大妄語罪,淪墮地獄。《六祖壇經》中載: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宗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雲,:「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儘是天然外道。」若被假善知識,未悟言悟,未證言證之未悟者,錯悟者印,悉名蘿蔔印,豆腐印,冬瓜印,不能算數。若被錯印已,不自知,言已悟已證,則同陷大妄語罪,亦必入地獄無疑。96、三摩地:譯為定,使心、心所專註於一境之作用。從反面來說就是不昏沉、不散亂、不掉舉。昏是正念難起,難持,昏昏欲睡;沉是正念沉沒不見,落入渾沌。散是正念受到其它雜念的干擾;亂是正念已與雜念混為一團。掉是正念丟失了,甚至連什麼時候丟的都不知道;舉是其它的念頭升起,甚至連什麼時候起的都不清楚。所以昏沉、散亂、掉舉是修定的大敵,不能不知。97、依報:眾生及佛菩薩生存和活動的客觀環境。相對於依報的叫正報,即生存的主體:一切眾生和諸佛菩薩。98、實相念佛:即念實相佛的法門。實相即法身,即真心。所以念實相佛即念法身佛,念真心。法身在眾生位即名如來藏,在凡夫位與小乘有學位名阿賴耶識。只有找到真心阿賴耶識如來藏,才可能思衪、想衪、念衪,因此未找到真心之前的一切念佛,不名實相念佛。要找到真心,必須參禪。參禪之參,即參究、參尋、尋找。而參禪之禪,不是禪定之禪。參禪之禪,是般若,是法身,是大乘菩提,是大乘涅槃 ,即是真心阿賴耶識如來藏。故參禪,就是找真心,找到真心,就叫開悟。開悟以後的念佛才是真正的實相念佛。99、功夫成片:念佛有三個層次,即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功夫成片可往生凡聖同居土;事一心不亂可往生方便有餘土;而理一心不亂則可往生實報莊嚴土。凈土除此三土外,還有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唯佛住,余者皆不能住。功夫,指念佛已有一定成效,已可使妄心安住於一句佛號,如持名念佛;或安住於佛之莊嚴形相,如觀相念佛;或安住於極樂世界之依報莊嚴,如觀想念佛;或安住於無形無相、無名號之佛,如無相念佛(即《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之根大圓通法門)。功夫成片,有成小片,成大片,成全片之不同。成小片,即在固定時段,如早晚課各一小時的念佛中,心不散亂,余時則不能保證。成大片,即不但在固定時段,其它時間如工作,學習,生活中大部分時間也能念佛,心不散亂,只是有些情況下還不能確保,如與人談重要事情時,在專心操作計算機時,遇到突然事情時,或在重病之中等。成全片,即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遇任何事都可念佛,不昏沉,不夾雜,不間斷,乃至在睡夢中亦可念佛;很少做夢,即使做夢,也與修行和念佛有關,已接近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多屬欲界定。而事一心不亂當在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甚至在初禪以上,極樂世界之方便有餘土,皆是具事一心不亂功夫之念佛人所居。然以上僅就禪定功夫而言,往生西方之品位還有種種其它因素,不可一概而言。比如功夫僅達未到地定,然由無相念佛轉而看話頭,參話頭,乃至起疑情,疑團打破而明心見性,雖未證到初禪,卻可上品上生,由阿彌陀佛願力加持故,到極樂世界即成初地菩薩,頓超十行、十迴向二十或二十三個位次,解脫功德相當于慧解脫阿羅漢,必在實報莊嚴土。100、五會念佛:就是我們平時聽的「五會念佛」磁帶或光碟中的持名念佛的唱念法。唐朝的法照法師,看到《無量壽經》上有「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之文,創作此法,共分五會。第一會,平聲緩念;第二會,平上聲緩念;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前三會皆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第四會漸急念;第五會轉急念。後二會唯四字:阿彌陀佛!101、執事:寺院里各方面的負責人,又叫知事。表二十四:大寺院有八大執事①唯那: 樂眾(敲打各種法器者)之首,敲大磬並起腔;引領禪堂或課誦、法會;②僧值: 負責察看常住僧眾是否遵守寺院的清規戒律,違則警告懲罰,並領眾出坡;③典座: 負責齋堂、飲食,領導採買、飯頭、菜頭、火頭等;④監院: 平常稱為當家,負責各庫房及全寺的各種物品管理,領導各庫庫頭;⑤副寺: 負責來往帳目錢財,領導或兼任會計、出納等;⑥衣缽: 負責保管方丈和尚之衣缽等一切所須,以及寺院之珍貴文物和重要法物;⑦知客: 負責接待安排僧人、居士、信眾及政府官員、施工人員,計劃法務、佛事等;⑧寮元: 負責安排、照顧年老有病僧人的住房、生活以及醫療等。102、忍辱仙人:《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中,釋迦牟尼佛說:「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肢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103、地上菩薩:佛法有二種,即小乘和大乘,也叫解脫道和佛菩提道。佛菩提道也叫菩薩道,即成佛之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但要經歷五十二個位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和等覺、妙覺。地上菩薩,指初地以上的大菩薩。104、迴向: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回:迴轉、趣向,迴轉自己的修行趣向於所預期的目標。有回自向他、回小向大、回事向理等不同。回自向他,如將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某些眾生或一切眾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畢竟成佛。回小向大,有心量狹小,畏懼輪迴、畏懼三大阿僧祗劫長久修行的小根人,迴向自己能擴大心量、不畏輪迴,勇發大乘成佛之心,廣修六度萬行。回事向理,迴向自己能明了、親證並通達大乘教理,願解如來究竟義。105、明心見性:禪宗開悟有三個層次,也叫破三關,即破初關、破重關和破末後牢關。明心和見性是開悟的前兩個層次。明心,即通過參禪,一念相應,觸證了真心阿賴耶識,打破了所知障無始無明,從此對不生不滅之生命實相不再有疑。見性,即在找到真心自體的基礎上,用肉眼見到自他的佛性。佛性即真心之作用,與本體同樣無形無相,卻真實存在。不同的是,真心自體離見聞覺知,而其作用佛性不離見聞覺知,卻也不是見聞覺知。見性主要指見到佛性的總相,即見到真心的總作用。明心的解脫道功德,相當於初果須陀洹,永不入三惡道,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必證阿羅漢;見性的解脫道功德相當於二果斯陀含,只須一次人天往返,必證阿羅漢。二者之佛菩提道功德,已入大乘之門,證得般若總相智,從此可以悟後起修,進修十行和十迴向,漸除性障五鈍使貪瞋痴慢疑,漸證別相智,學習道種智,為登初地做準備。106、徑獲無生法忍:徑是直接。即一下子超越十行十迴向二十個位次而證初地無生法忍。明心見性者若求往生西方極樂,因在此世界已經「花開見佛」,即開悟,所以必定上品上生,坐金剛台而往生,由阿彌陀佛大願加持故,聞佛說法的當下便證無生法忍而登初地。這是「禪凈雙修」極其殊勝的功德之一 。若在此世界不但明心見性,而且歷修十行十迴向而登初地,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聞佛說法,當下得證八地無生法忍,由阿彌陀佛大願加持故,頓獲不可思議各種神通,能立返娑婆而速除深細業障,且有能力廣度一切有緣,積聚廣大成佛資糧。107、圓滿:圓全滿足。圓滿修多羅指大乘第一義諦經典。圓滿佛道指大乘菩薩成佛之道。圓滿佛,即已成究竟佛,非分證佛。圓滿菩提即圓覺,指佛地之一切種智。108、究竟第一義諦:即指佛法的根本,即大乘佛法之真理。指示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必成佛道。小乘佛法雖暗含第一義,唯隱覆而說,未展開明示。而大乘經典,則明說直示,深說細說,橫說豎說,極盡其妙。第一義諦相對於世俗諦而言,又叫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 ,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等,即是宣說真心的性、體、相、用及其所含一切種子功能差別的真理。諦,即真理,真實的道理。其所示之智慧,即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回  向願以此功德,迴向有緣人,聽聞深妙法,勇發大願心。明心證真如,見性修法忍,不負佛重望,獲法度迷津。南(ná)無(mó)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大乘勝義僧!南無究竟第一義!2003年7月13日 明證初稿於匈牙利虛雲禪院2005年6月28日修改 2005年8月1日改完     2007年5月15日校改於羅馬佛堂虛雲禪院電話 傳真:0036-1-3073921        明證法師手機:0036-30-3841737明證法師Email:mzheng@hotmail.com
推薦閱讀:

如何治癒功血(信佛者進)
潘麟著《心經直解》連載十一
心經講義
可以抄心經
《心經講記修訂版》 印廣法師主講 第11講

TAG:心經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