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不自殺結果怎麼樣?
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陷了北京外城。明思宗(年號崇禎)朱由檢眼見大明江山大勢已去、社稷傾覆在即,絕望之下,他用刀劍逼迫周皇后自盡,隨後親自殺死幼女昭仁公主,又砍傷了長女樂安公主,最後命左右侍從護衛太子朱慈烺乘亂衝出禁宮藏匿逃亡。將這一切安排完畢後,崇禎皇帝爬上煤山,在一棵松樹上自縊身亡。
一代末世帝王,瞬間化作南柯一夢。
由鐵血帝王朱元璋一手締造的大明帝國存在了276年,最終也逃脫不了徹底覆亡的可悲下場。
上溯17年,公元1627年,那位痴迷於「躲貓貓」遊戲和木匠活的熹宗皇帝死了 。因為他沒有子嗣,按慣例由他的親弟弟朱由檢繼位,改年號崇禎。崇禎帝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他這年才17歲,年紀雖小,卻也十分精明幹練,個性剛強,頗思振作。史家對崇禎評價頗為不惡,認為他登基後立即辣手剷除為害日久的魏忠賢閹黨,為重振朝綱,他夙興夜寐處理政務,還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這樣一位想憑藉自己的努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勤勉皇帝,最終卻成了亡國之君 。歷史老人這個玩笑開得有些殘酷。
據說,新繼位的崇禎皇帝十分勤政,常常親自批閱各地奏文至深夜,有時甚至通宵不眠。他凡事親力親為,日理萬機,兢兢業業,欲盡全力「挽狂瀾於既倒」。然而,形勢比人強,柱石已朽,大廈將傾,人力豈能支撐?
也有學者評價崇禎帝性格剛愎自用,猜疑心重,小氣、刻薄、寡恩 。但這種個性也不會像他那位性格柔弱的哥哥那樣易於被人操控。
彼時的大明,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明末時,內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之憂,外有強橫如虎狼的滿清八旗兵虎視眈眈之患,敗局早已註定。好比擊鼓傳花的遊戲,經過幾代荒誕帝王的傳遞,剛好傳到了崇禎之手,這鼓聲便嘎然而止。勤勉任事的崇禎帝只能算是大明最生不逢時的倒霉皇帝。
崇禎很勤政,也很努力,似也並不昏庸,不是大家一貫認知的那類沉溺於酒池肉林,腳底流膿的壞皇帝 。可為什麼大明還是在他手上亡掉了呢?
有這樣一種看法:明亡於崇禎,根在萬曆。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上位早期,在名相張居正的輔佐下,還是比較勤於政事的,也算有所作為。在他執政中後期,因與文官集團的矛盾愈加激烈,雙方勢同水火,難以調和,因此他賭氣不上朝,罷朝的時間竟然將近三十年。因這位亘古罕有的奇葩皇帝長期「打醬油」,文官集團的競爭與內鬥如脫韁之野馬,愈加難以羈縻,導致大明政治更趨黑暗、腐敗 。宦官集團見皇帝「撂挑子」不幹,乘機把持權柄,禍亂朝綱 。北方的女真諸部落乘機坐大,變得尾大不掉,並逐漸丟掉了對大明這個南邊強鄰的最後一點敬畏,竟暗生逐鹿中原之野心,因而種下了明朝滅亡的敗因。
倒霉催的崇禎帝朱由檢,恰好成了這場擊鼓傳花遊戲的最後那個接棒者。
嚴謹一些的觀點認為,可以將明朝滅亡的原因分為內因與外因兩個要素 。內因是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而使衣食無著的農民奮起反抗,外因則是驍勇善戰的新興女真貴族發起了以覬覦中原、奪取天下為最終目的的公然挑釁所致。
黃仁宇先生認為,崇禎登基稱帝時,正值氣候地理變遷上的小冰河期 。中原、西北一帶地震、水災、旱災、雪災、雹災、蝗災、瘟疫不斷,特別是一貫苦寒貧瘠的陝北,赤地千里,顆粒無收,人民賣兒鬻女,無以為生。在這種絕望的情形下,農民起義、邊兵嘩變的事件更是日日上演,漸成常態。農民軍與明軍進行了長期殊死搏殺,雖屢遭挫折,但卻總能奇蹟般的浴火重生。李自成率領的闖軍在長期的鬥爭中脫穎而出 。他自稱闖王,提出「均田免糧」、「三年不征」的口號,吸引了大批流民與明軍邊兵、潰兵加入 。在血與火的錘鍊中,漸漸成為實力最為強勁的一支農民武裝力量。
李自成的大順軍與張獻忠的大西軍大量殺傷明軍的有生力量,最終將明王朝的統治基礎徹底摧垮。
崇禎二年(1629),後金第二任皇帝皇太極率八旗勁旅繞過長城關隘,突然殺到北京城下,將北京城圍得水潑不進。駐紮遼東的名將袁崇煥星夜疾馳,緊急回師與後金軍對峙於北京城廣渠門外。皇太極忌憚謀勇兼具的勁敵袁崇煥,於是使出離間計,命人四處散布袁崇煥欲起兵謀反的謠言。崇禎皇帝生性多疑猜忌,且刻薄寡恩,他一直惱恨袁崇煥誅殺島帥毛文龍,於是命人拘拿忠心無二的袁崇煥 。經六部六卿會審,竟然將袁寸桀於菜市口。讓人不寒而慄的是,無知愚昧的京城百姓居然爭食袁氏的心肝、皮肉,並引為快事。崇禎冤殺大明柱石之臣袁崇煥,可謂自毀長城,堪稱一出令親痛仇快的人間慘劇。
清軍退兵後,明廷似乎察覺中了敵人奸計,然而英雄被桀,怨氣衝天,炎夏飛雪,後悔亦為時已晚。
皇太極於1635年徹底打服蒙古,接著又蕩平朝鮮,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他於次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清朝正式建立。
皇太極先後五次率清兵經長城殺至明直隸、山東、河南北部一帶,史稱清兵入塞。彼時的山東、河北一帶,連年遭災,瘟疫流行,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可為防禦清軍入侵,大明連年用兵,大量的有生力量與民脂民膏被填到遼東、華北前線這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中去了。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之後,大順軍向東發展,克山西,定河北,最終進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自掛東南枝。立國276年的大明王朝滅亡。
1644年又稱順治元年,被史家視為清朝正式入主中原的起點。清軍在山海關一片石血戰中,出其不意擊潰李自成的大順軍,然後在明降將吳三桂的帶領下得意洋洋地進入北京城,成為這場激烈角逐的最後勝利者。
有明一代,荒唐帝王不甚枚舉,但崇禎似乎不是這些奇葩中之最爛的那一朵。崇禎登基後,殫精竭慮,篳路藍縷,慘淡經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相較於他的那些荒誕怪異的前輩,其氣象與做派還算清朗,確實不像亡國之君。然而,大明這艘千瘡百孔的巨艦又確實是葬送在他的手上,或許是朝廷積重難返,或許是明朝氣數已盡,或許是他個人的宿命使然,總之,上游淤積日久的各種枯枝敗葉、淤泥沉渣順水流到崇禎那兒時,已經形成堰塞,然後管涌潰壩,終導致局面不可收拾。
崇禎帝朱由檢雖有心振作,卻無力回天,最終成了貨真價實的亡國之君 。他孤零零地自掛於煤山之巔的那顆小松樹上 。彼時,山腳下的京城裡廝殺聲聞,火光衝天。
大明即將灰飛煙滅。
假如他不自縊煤山,而是僥倖混出京城,然後聯合各地明朝殘軍對抗李自成與滿洲八旗勁旅,但那也不過是迴光返照,多苟延殘喘幾日而已 。看看後來南明小朝廷的糟糕表現便知端倪。歷史無法假設,更不能推倒重來。明初制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帝鑒,讓崇禎沒有第二種選擇。崇禎的命運和腐朽大明早已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社稷傾覆之際,他除了「自掛東南枝」外別無選擇。歷史的天枰早已傾向滿清,即便崇禎不自殺 ,也終將無法扭轉碾壓一切的滾滾歷史車輪。
原創作品 剽竊必究
插圖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明朝覆滅真相?松錦之戰滿族男丁只10萬 明朝沒有直接亡於崇禎與滿族 明朝直接亡於南明內耗 屠夫李自成張獻忠
※勵精圖治的好皇帝?既然如此,崇禎緣何亡了國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崇禎皇帝思陵安葬始末
※崇禎臨死前給李自成寫封信,說了些什麼?不少人看過流淚了!
※崇禎死後明朝藩王被擁立為帝,卻哭得眼腫如桃,朱元璋後代這麼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