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大部制」改革

從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從宋代「中書門下」「樞密院」到明清時期的「四輔官」「內閣」制,在中國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幾經變遷——

  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三府九寺」制

  在古代中國,中央政府最高行政官是宰相,系「百官之長」。在秦漢時期,此職位官員並不稱「宰相」,宰相在隋以後的「大部制」改革中才定名,在之前通稱為「丞相」,或「相國」。

  古代中國的「大部制」改革,一般都是圍繞宰相(丞相)位置展開的,或興或廢,或增或減,由此影響到政府機構的變化。

  秦漢時中央政府機構主體,是「三公九卿」體系下的「三府九寺」,漢代「大部制」改革,其實質就是改革「三府九寺」制度設計。

  「三公」概念,先秦時期已存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先秦時的「三公」。秦漢時「三公」的辦公場所稱為「府」,故有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府。丞相府掌管行政,太尉府掌握軍權,御史府負責監察兼皇帝的秘書辦,自然,「三府」是當時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

  西漢中前期,「三府」的地位並不平等,丞相府權力最大,地位最高,威脅皇帝。劉徹(漢武帝)當了皇帝後有意削弱之,到劉驁(漢成帝)當皇帝時,對「三府」制度重新設計,於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啟動「大部制」改革,實行司徒(丞相)、司馬(太尉)、司空(御史大夫)新「三公制」,行政級別平行,聯合執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權力。

  隋唐「三省六部」制 「九寺」降格降級

  隋唐的「三省」指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行政級別相當,但功能各異。隋朝

  規定,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這樣三省相互牽制、監督。三省長官實為「宰相」,都參加朝廷最高層決策會議,各對皇帝負責。

  唐朝進一步改革並明確了中書、門下二省為決策機構,尚書省為中央行政核心,尚書省尚書不能參加決策會議,被排除出決策系統。這種把決策與行政分離的制度設計,是中國古代「大部制」改革的成果之一,相當科學。

  隋唐時的「六部」是從魏晉時「六官」改來的,即吏部、民(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委」,秦漢時「九大部委」(九寺)被縮減掉3個,創造了中國古代「大部制」改革的典範,一直沿襲到清朝。

  宋代「中書門下」「樞密院」 分掌全國政軍大權

  到了宋朝,中央行政機構仍沿襲隋唐時「三省六部」制,但內部結構有很大變化,並增設了樞密院等新機構。

  最大變化是「六部」不再屬於尚書省,而成為真正獨立的中央行政機關,但權力和作用下降和減小,職權轉移。如兵部權力轉給了樞密院,戶部的財權則為「三司」分去。

  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三省」、「六部」、「九寺」等,在北宋都是虛位,實由「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分掌全國政軍大權,中書門下一把手「平章事」、樞密院負責人「樞密使」和三司的領導「三司使」,為北宋事實上宰相。

  宋代是古代中國機構最臃腫、閑官、冗員最多的朝代,與魏晉一樣,有虛、實兩套班子。由於政府機構龐大,官多事廢,名實不符,人浮於事,互相推諉。到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距宋代建國僅百年時間,官員數量已「十倍於國初」。因為吃財政飯的官太多,國家財政有時還不夠發工資。於是,有了元豐年間的「大部制」改革。

  到了明清時期,也曾啟動多輪「大部制」改革,其中以朱元璋(明太祖)的「大部制」改革最有影響。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誅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中書省,終結了自秦設立的丞相制度,創設「四輔官」,出現了「內閣」制。內閣制度為清朝繼承,「黨議天下之政」,成為清代朝廷權力中心。 

 

來源:《北京晚報》  2013-03-20     天津網


推薦閱讀:

超級中國有多大影響力?
對於中國人花高價到日本買國產大米,你怎麼看?
中國古裝四美新排名,迪麗熱巴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93)
中國十二生肖文化,你知道多少?

TAG:中國 | 古代 |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