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的另一面:品德高尚但才能平庸的民族英雄

史可法在明末抗清的鬥爭中被俘不降而死,被稱為民族英雄。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門戶之見的影響,對史可法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偏愛,作了過分的渲染。但從史實角度去看,史可法民族氣節是實實在在的,品德也很高尚,但他的才能卻非常平庸,在南明弘光政權的抗清鬥爭中犯了一系列重大的錯誤,他在當時所起的歷史作用微乎其微。

史書記載史可法為官廉潔,勤勉工作,同時愛兵如子,「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對於史可法的誓死不降,應當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氣節。但在明清易代之際,品德高尚是救不了國家和民族的,要客觀評價史可法就要看他在自己的官位上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就,這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錯誤,導致武將竊取「定策」之功,大權旁落。崇禎皇帝自盡後,大批宗室和文臣武將南下,在南京成立南明政權是大勢所趨。而由誰來當這個新皇帝成為當時最急迫的事。從當時的法理和繼承次序來看,福王朱由崧是崇禎最親近的血脈皇室,他們的祖父都是萬曆皇帝,由他做皇帝無可厚非。但史可法這時候卻因為門戶偏見(他屬於東林黨派,本來就是反對老福王的,現在連這個小福王一併反對)死活不同意立朱由崧。他不立有人立,馬士英聯合劉孔昭、劉澤清等人將朱由崧推上了皇位,史可法只能接受。而導致的後果就是弘光朝的大權落入了馬士英等人的手中,史可法大權旁落,被新皇帝不喜歡,不久就被排擠出朝廷。如果他不因為門戶偏見,按法理立福王,不就掌握了朝廷大權了?史可法作為政治家在最關鍵的事上「掉鏈子」,才能可見一斑。

作為軍事家,他以堂堂督師閣部的身分經營江北,當時的江北四鎮,二十多萬軍隊都歸他節制。但他在江北辛苦操勞了將近一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沒能打下一塊新的土地,毫無作為。四鎮的將士在他的節制下紀律渙散,士氣低下,戰鬥力堪憂。直到清軍主力南下,他所節制的將領絕大多數倒戈投降,江北四鎮投降滿清的軍隊就達到23.8萬人,這些軍隊掉頭就攻擊南明,成為清朝征服南明的勁旅。史可法馭將無能也由此可見。

具體到揚州戰役而言,史可法也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說他堅守揚州達十天之久,給清軍重大殺傷,也不符合事實。清軍於四月十八日進抵揚州城下,因為當時攻城大炮還沒有到,所以當時沒有正式攻城。二十四日清軍開始攻城,結果不到一天揚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為南明江淮重兵的統帥,其見識和才具實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陰縣區區典史閻應元、陳明遇率領城中百姓奮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順治十年(1653)史學家談遷路過揚州,曾經專程到梅花嶺尋謁史可法衣冠冡,回首往事,不勝感慨,他寫道揚州的地形多是陵阜,揚州城也是城堅濠廣,怎麼一天就被攻下了?於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無能。

總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潔勤慎,二是在最後關頭寧死不屈。至於他的整個政治生涯並不值得過分誇張。明清易代之際為國身死的義士如牛毛,把史可法捧為巨星,無非是因為他官大。但官越大責任越重,史可法在軍國重務上決策幾乎全部錯誤,對於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推薦閱讀:

客廳的財位放什麼植物才能讓財不外漏?
夫妻間如何做才能擁有幸福婚姻?
怎樣才能做到「與癌共舞」
怎樣才能算作是「英語好」?
客廳里魚缸如何擺放才能旺財

TAG:民族 | 平庸 | 英雄 | 品德 | 才能 | 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