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如何實現實質性突破

語文教育如何實現實質性突破

——從國外作文題看我國教學與考試

《 光明日報 》( 2014年01月01日   08 版)

    日前,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語文分值中考由120分提高到150分,高考由150分提高到180分,如此力度前所未有,可見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

 

    其實,改革方案的出台,提高的肯定不僅僅是分數。分數提高,意味著考試時間必須延長、試題容量必然加大,對學生語文素養、語文能力要求程度也會相應提高,也意味著對語文教育現狀不盡如人意的理性認知和對語文教育改革實現實質性突破的無限期待。

 

中學語文根本問題出在「教材編製」和「試題命制」

 

    語文教育怎樣實現實質性突破,根本問題又出在哪裡呢?

 

    一位資深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曾對我說起:小學階段,學生對語文學習還保有濃厚的興趣,可是到了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語文就逐步、逐漸淪為最尷尬的學科了。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很是認同,並且感同身受,甚至還有著切膚之痛!十多年前,我的高中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教改實驗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起步。十多年過去了,回顧自己走過的歷程,我認為,中學語文,特別是高中語文,根本問題就出在「教材編製」和「試題命制」上。

 

「教材編製」多而淺,廣而雜,面面俱到,機械重複

 

    先說「教材編製」。

 

    我們目前的「教材編製」,根本問題是內容多而淺,廣而雜,面面俱到,機械重複。打個比方說,學生用這樣的語文教材學習就只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我們知道,芬蘭教育特點是「見樹又見林,先見林,再見樹」。《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書的作者陳之華女士這樣解釋道:「先啟動孩子們學習上的興趣,以及對整個學科『森林』的了解,效果遠勝於對著一棵棵『樹』的細部知識與標準動作反覆演練,一磨再磨……『先見林』,能讓孩子先了解到整體課程概念與學習目標的全貌。而『先見樹』的教育模式,卻有可能在還沒有機會見到森林時,不少學生已經在既漫長又著重於樹的細節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而半途而廢,因而錯過了能透過一株株高聳樹木,望見整座豐碩美麗『森林』風貌的喜悅!」

 

    其實,有怎樣的教材編製,就會衍生出怎樣的教學形式。高中語文整日在賞析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反覆地、不厭其煩地對著一棵棵「樹」的細部知識與標準答案在進行反覆演練,一磨再磨,其結果是學生缺乏「對整個學科『森林』的了解」,望不見「整座豐碩美麗」的「森林」,自然就不會有「望見整座豐碩美麗『森林』風貌的喜悅」。喜悅沒了,興趣退去,漸漸地,對知識的熱情就消失了,對美好情感的細膩體驗就流失了,對自我成長的信心就喪失了……

 

    如果我們實行高中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其結果就不是這樣。每一個專題學習的「教材編製」可以在十萬字以上,是從高中生的精神體質強於初中生的實際出發,依據高中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把高中生所需的「營養」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納入教材,為學生打開一個與其經驗迥異的、相對集中完整的、精神和言語共生的世界,一個與他們從現行教材中見到的那個支離破碎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換句話說,現行教材給學生的只是一杯水又一杯水,最多是一桶水又一桶水,而專題教材可以給學生的是一條河、一條江,從源頭到入海口。顯然,其間的差距不只是數量上的,更是質量上的,前者是精神、思想的符號化碎片,後者是精神、思想的生命整體。

 

    因為有這樣「質高量足」的專題教材,學生在課堂上就有了針鋒相對的思想碰撞,充滿了思維的挑戰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熱愛思考,培養了學生靜心閱讀、專註思考的習慣,培育了學生獨立思考、敢於質疑提問並發表自己獨到見解的能力和品質,培養出具有大視野、大胸襟、大格局、大氣象的人來。而且這樣的專題教材能適應各種層次、不同起點的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根據自身的起點來選擇閱讀方式和路徑以及難度、深度,尊重其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的差異性,讓每一位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可以說,專題教材的編製,一改原先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的沉悶現象,而且也不可能一直是教師講,因為這樣的話學生根本就沒時間學了。

 

「試題命制」多而雜,窄而淺,「蜻蜓點水」,「浮光掠影」

 

    再說「試題命制」。

 

    我們目前的「試題命制」,問題也是出在內容上,即多而雜,窄而淺,基本上是「蜻蜓點水」或者說「浮光掠影」式的。

 

    因為多而雜,我們就把很多小學要求的知識或者能力移植到中學來考,沒有突出高中語文能力應達到何種程度的考查。因為窄而淺,我們的考試就不需要學生去「讀整本書」,不需要學生對人類的經典作深入的閱讀和反覆的思考,只需學生在字面上淺嘗輒止,簡單地理解或者概括則足矣;不需要廣闊的閱讀背景和深厚的閱讀積累,只需要學生就文面進行淺層次地把握,堅守答案在文中就可以找到的「原則」就夠了。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被禁錮在有限的狹窄的空間里了。

 

    有這樣一個事實:目前的中高考試題,學生只要拼上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體力,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採用題海戰術方式,完全就可以獲得較好的成績。

 

    可以說,我們現在的語文教材,初高中基本上是在簡單地重複的,沒有思想、思維的挑戰性,學生學習起來就沒有興趣。我們的中高考也是這樣——高考怎麼考,中考就怎麼模仿,小學就怎麼跟上。本來年齡差異很大的三個學段,小學被規定為學習「簡單的記敘、說明、議論」,初中被規定為學習「一般的記敘、說明、議論」,高中被規定為學習「複雜的記敘、說明、議論」,這「簡單的」「一般的」「複雜的」不足以劃分出不同學段語文應有的學習任務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三個學段中的學習都在大量重複著很多相同的概念和內容,使語文學習長期處在毫無新鮮感的索然寡味之中,感覺不到知識的上升和素養的提升。因此,我們的語文是到了向縱深發展,進行新的變革,開始「頂層設計」的時候了。我們不能夠再延續多年以來說不清、道不明,簡單重複的現狀了,不能再用「簡單的」「一般的」「複雜的」這樣的說法來敷衍我們的師生了。

 

    「試題命制」嚴格限定了所要學習內容的範圍,從而也限定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思維,也隱性地限制著課堂上教學模式的採用。為此,我們得花大力氣去研究和探索考試內容的價值、試題呈現的範式、測試的範圍和標準等等。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放出眼光,去看一看西方國家的一些「高考試題」:

 

    美國西北大學2008年作文題

 

    1、誰是你們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傳達了什麼信息?你同意嗎?為什麼?

 

    2、有種理論認為:偉大的領袖人物都是由他們所處的具體的時代創造產生的。照你的看法,偉大人物的產生,是由於所處的環境,還是由於個人的特質?試舉出一位人物來支持你的觀點。

 

    3、在愚蠢的錯誤和聰明的失誤之間總是存在著重大的不同。請說一說你的一個聰明的失誤,並且解釋一下它怎麼給你或他人帶來益處。

 

    4、羅馬教皇八世Boniface要求藝術家Giotto放手去畫一個完美的圓來證實自己的藝術技巧。何種看似簡單的行為能表現你的才能和技巧?怎麼去表現?

 

    法國2008年作文題

 

    文科:題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來自教育?題2:對於活體的科學認知是否可能?題3:評述薩特《倫理學筆記》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題1:藝術是否改變我們的現實意識?題2:演示是否是確認現實的唯一手段?題3:評論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去看一看國際經合組織(OECD)的PISA研製出的閱讀精熟度水平的7個測試等級,以及為了測量閱讀水平的那些試題。

 

    這樣的「試題命制」,你是要「讀整本書」的,你是要學會獨立思考並且藉助語言文字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順序來表達的。

 

    所以,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我覺得這是一個契機,它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學生學什麼、不學什麼的語文「教材編製」和考什麼、不考什麼的語文「試題命制」,可以讓更多的有識之士、專家學者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特徵、思想發育、精神成長,按照母語學習的規律,對語文「課程編製」和「試題命制」作「頂層設計」,然後分區域、分階段地進行一種更全面、更深入的改革,真正提高全民族的語文素養。(深圳市寶安區新安中學 吳 泓)

 

推薦閱讀:

隔代教育書(五):第三章 「愛」不是「礙」:如何實現三代同贏(2)

TAG:教育 | 現實 | 語文 | 突破 | 語文教育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