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國
佛教在中國
作者:邱崇丙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誕生於印度,流行於亞洲南部和東部。傳入中國後又有了獨特的發展。
(一)印度佛教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喬答摩,是印度北天竺迦毗羅衛國(在今印度、尼泊爾邊境地區)凈飯王的兒子。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他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5年,與中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約略同時。他身為王子,沒有去享受榮華富貴,卻為人生的各種不幸而苦惱。於是便出家修行,尋求解脫之道。他遊歷觀察,冥思苦想,坐在畢缽羅樹下,終於醒悟,形成了系統的宗教思想。約在三十五歲左右,得道成佛。畢缽羅樹被稱為菩提樹,菩提即覺悟之意。他認為自己體悟到人生終極真理,因而又被稱為佛陀,佛陀意為覺悟者。終極真理又被稱為真如,而佛陀與真如契合為一,故又稱為如來。在此後的四十五年生涯中,佛陀向追隨他的一批弟子講授佛法。在他去世後,弟子們根據記憶,誦錄下他的活動和講話,這就成了後世的佛經。
釋迦牟尼死後百餘年,約在公元前四世紀,佛教發生分化,形成上座部(長老派)和大眾部兩大派別。這段歷史,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釋迦牟尼死後五百餘年,大眾部的一些支派,演化為大乘佛教。早期佛教主張「自我解脫」,大乘佛教進一步要「普度眾生」。這種教義,從數量上看,好比用大車運載,故稱大乘。而謹守自我解脫者,則被稱為小乘佛教。
公元二、三世紀,龍樹、提婆創立了大乘空宗,一稱中觀派,主張「一切皆空」,認為塵世的一切都是虛幻的。無著、世親又創立了大乘有宗,一稱瑜珈行派,主張「萬法唯識」,認為外物是內識的幻化。後來大乘佛教又宣揚「真如」,認為它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真實不變的絕對精神,萬物都是真如通過因緣的聚合。
公元七世紀,大乘佛教的一些支派又同婆羅門教結合,形成密教,以咒術、禮儀、民俗信仰為活動的特徵,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
綜上所述,印度佛教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公元十三世紀初,新婆羅門教(印度教)融合併取代了密教。佛教在他的故土迅速消失,而在亞洲其它地區,卻繼續流傳和發展。
(二)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要解答的核心問題,是人生痛苦的原因,解脫痛苦的方法,和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這無疑是一個崇高的命題,一副大慈大悲的胸懷。
佛教把世界萬物稱之為「色」,這跟顏色的色,完全是不同的概念。這些色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知覺、無情感的物,稱之為「無情」,例如礦物、植物;一類是有知覺、有情感的生命,稱之為「有情」或「眾生」,包括人和動物。眾生(特別是人)的精神現象,稱之為「心」。色和心相對而言,名稱上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物質和精神。這一切又總稱為「法」。法也就是萬事萬物。法的表現形態(形式),又稱為「相」,法相包括色相和心相。
佛教認為世界的本體(本質)是「真如」。真如是一種不生不滅,寂然長存的佛性,它通過因緣聚合萬物。因緣(主要條件、輔助條件)離散,萬物也就消失。《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說,萬物(色)的性質是空幻的。那麼其表現形式(相)更是虛假的。《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夢、幻、泡、影、露、電(閃),轉瞬即逝。但這並不是說,世界空空如也,一無所有。如同夢幻泡影露電,也是承認它的存在。辯證法認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佛教也認為世界是變化的,但他特彆強調事物的短暫性,強調它很快就會消失,一剎那之間就已經起了變化,因而認為它是空幻的。只有「真如」是無相之實相,不生不滅,永世長存。
佛教把佛和眾生,分為四聖六凡,四聖為: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除佛外,其它三者仍為眾生)
菩薩——修六度萬行。六度即六波羅蜜(到達彼岸),萬行指一切功德。
緣覺——修十二因緣,依據佛的因緣道理而覺悟。(小乘佛教)
聲聞——修四諦,聽聞佛的言教而覺悟。(小乘佛教,最高果是羅漢)
六凡即六道,包括三善道(修善業)、三惡道(犯惡業),依次為:
天道——修上品十善業。
人道——修中品十善業。
阿修羅(魔)——修下品十善業。
畜生——犯下品十惡業。
餓鬼——犯中品十惡業。
地獄——犯上品十惡業。
十善業,有身業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三:不貪財,不瞋恚,不愚痴(或作:不邪見)。反之,則為十惡業。
人在今世的善惡業行,決定了來世在這六道中輪迴。行善則上天,作惡則下地獄,或投生為畜生。這對作惡者是一種嚴重警告。
佛教把眾生所居之處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最低(六欲天),居住著有貪慾的眾生。欲界之上為色界(四禪天,又分為十八天),居住著沒有貪慾仍有形體和少許情感的眾生。色界之上為無色界(四天),是沒有形體的純粹精神世界。
人世屬於欲界。人由色(形體)、受(知覺感受)、想(印象想像)、行(思維,身心活動)、識(思想認識,判斷推理)聚合而成,佛教稱之為「五蘊」,蘊,是堆積之意,亦稱「五陰」。由五蘊聚合而成的人,具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器官,稱之為「六根」。人世間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類事物,稱之為「六塵」,亦稱「六境」。六根與六塵接觸,人有了「六識」。即:眼識色,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這樣就會做出種種業行(善業、惡業),陷入「六道輪迴」之中。
人由於「無明」,不能認識到佛教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執著於眼前之相,產生了煩惱和痛苦。要想得到解脫,就要修行「四諦」和「十二因緣」。
四諦,一稱四聖諦。有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指人世間的種種苦難。集諦指人的業行和煩惱。滅諦指涅盤的境界。道諦指解脫的方法。
十二因緣——十二個因果條件,形成一系列,又稱十二支,十二因生。計有:
一、無明(無知狀態);
二、行(潛在的意志活動,業行,習慣);
三、識(意識,認識);
(以上為前世因)
四、名色(精神與物質,心與身);
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長成);
六、觸(接觸各種事物);
七、受(感受);
(以上為今世果)
八、愛(生命欲,佔有慾);
九、取(追求執著);
十、有(存在);
(以上為今世因)
十一、生(出生,煩惱);
十二、老死(死亡,痛苦)。
(以上為來世果)
六道輪迴,在時間上表現為「三世因緣」。前世的因,為今世的果;今世的因,是來世的果。這種因果報應,被稱為「十二因緣」。他要人今世修行,以求得來世善果。
修行四諦、十二因緣,只能求得自己解脫,這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菩薩則要修行「波羅蜜」。波羅蜜,意為到達彼岸,有六種方法,一稱六度。即: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智慧波羅蜜。菩薩修波羅蜜,做各種功德,普度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便成了佛。佛就是真如,就是如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有此覺悟,即脫離苦海,到達彼岸,徹底超脫了塵世,不再有生死輪迴。這是一種不生不滅,寂然長存,與時間空間融合為一的絕對精神。這就是佛教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此種境界,也就是涅盤的境界,這實際上是佛教對生死的一種解悟和說明。善良和慈悲,是佛教的主要精神。善良是對自己的要求,慈悲是對他人的態度。這符合世俗的道德方向,美學理想,因而得到人們的信仰。在我們俗人看來,就是人從自然中來,仍回自然中去。活著的時候,多行善事,幫助他人,為群眾服務,凈化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個高尚的人:終老的時候,心地坦然,無愧於人的一生,無憂無慮,視死如歸。教人行善,超脫死亡,可以抑制社會上行兇作惡的犯罪心理,緩解人類社會的生存關係,促進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這對於那些追求名譽、地位、金錢而為非作歹的人來說,是一副精神良藥。不過,人要看破滾滾紅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能夠看得破的,又往往是在大劫大難之後,才能有大徹大悟。賈寶玉出走為僧,賈惜春帶髮修行,是在經歷了賈氏家族的敗落,富貴榮華已成過眼煙雲,才遁入空門的。面對著花花世界,能夠清凈寡慾的,需要極高的修養。但是,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善良和慈悲的精神,都有助於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
(三)佛教的中國化
東漢初年(公元前一世紀),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國。當時並未引起社會的注意,只是視同神仙方術之談。從漢末到南北朝,社會動亂和魏晉玄學的盛行,使佛教得到發展的機會。僅據《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洛陽就有423所佛寺。唐代詩人杜牧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指的是江南一帶,詩中不無感嘆之情。
隋唐時代,佛教發展到了成熟階段。重要的經藏翻譯已經完成,寺院也有了經濟基礎。信仰者從皇親國戚、王公大人,到一般平民百姓,遍布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宗派也逐漸形成。其中有:天台宗、唯識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三論宗、三階教,以及藏傳佛教。
天台宗(法華宗)——創始人智顗,住浙江天台山,故名。以《法華經》立宗,一名法華宗。
唯識宗(法相宗、慈恩宗)——創始人為曾經遊學印度的玄奘及其弟子窺基,窺基常住慈恩寺。一名慈恩宗。此宗出於印度瑜珈行派,為大乘有宗。傳布時間不長,在唐代三傳即衰。
華嚴宗(賢首宗)——以《華嚴經》立宗。武則天曾為其創始人法藏賜號「賢首」,一名賢首宗。
禪宗——禪是禪那的簡稱,亦稱禪定,漢譯為靜慮。初奉行《楞伽經》,後改奉《金剛經》。主張「見性成佛」,認為悟得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即可得道成佛。
凈土宗(蓮宗)——奉行《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宣揚佛教理想的凈土世界,只須口誦「南無阿彌陀佛」,即可「往生極樂世界」。
律宗(南山宗)——制定提倡中國佛教的授戒儀則。
密宗——出於印度密教。提倡語密(念咒)、身密(手式)、意密(想像),「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三論宗(法性宗)——出於印度中觀派,為大乘空宗。以《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主要經典,故稱三論宗,主張「諸法性空」。
三階教(普法宗)——主張普修一切法。隋時即被禁止。
藏傳佛教(喇嘛教)——流行於藏族、蒙古族地區。喇嘛,藏語意即和尚。
其中禪宗、凈土宗流行較廣。禪宗又分南北兩宗。北宗流行於北方,主張漸悟;南宗流行於南方,主張頓悟。後北宗衰微,南宗發展至全國。又分五個派別: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後世流傳的多為臨濟宗、曹洞宗。禪宗縮短了修行的時間(頓悟),凈土宗簡化了修行的過程(稱名數珠),這容易為中國民眾所接受。禪宗和凈土宗的形成和發展,是佛教完成中國化的標誌。
十三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而在中國仍然延綿不絕,並進入二十世紀。
(四)佛教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宗教思想並不很強烈。道家的學說中有宗教的傾向,它後來被道教加以利用,有些與佛教有相通之處。老子把「道」描述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大象無形,道隱無名」。佛教說「真如」是真空實相。二者都是世界的本體,又是無形之相。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又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又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佛教有六根、六塵、六識之說,描述煩惱與痛苦產生的過程。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佛教主張「無我(自性)」。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又說:「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佛教主張「離欲」,「生清凈心」。以上這些方面都有些近似。而莊子的「逍遙遊」,與小乘佛教的自我解脫也有些類似。當然,道家思想主要是針對人生和社會來說的,而佛教更注重的是人的心靈和道德。
哲學和宗教,都是一種信仰。哲學是理性的信仰,宗教是感性的信仰。或者說,哲學是理性的宗教,宗教是感性的哲學。但佛教兼有宗教和哲學的性質。中國的道教與道家哲學思想不能混為一談,但也不無關係。道教,作為本土宗教,與外來的佛教雖有矛盾,但基本上是和平共處。這一現象,正是佛教思想與中國文化有相通之處,故而能夠被容納和改造。唐代的韓愈「斥攘佛老」,那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既反對佛,也反對老,而研究學術史的人,則不得不儒、道、釋(佛)並稱。基督教傳入中國後,一直影響不大,教堂主要設立在近海的城市,他「洋化」中國人和華僑,而沒能夠被「中國化」,因而並沒有植根於群眾。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會」,可能是最大的一次影響,但也是曇花一現。
佛教傳入中國,將近兩千年,佛教已經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唐代的佛教,直接影響到後來宋明理學的發展。慈悲,平等,無常,無我的觀念,也影響到晚清民主思想啟蒙運動。佛教因果報應的思想,在中國更可以說已經深入人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善惡到頭終須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是用俗語表達的佛教思想,它使人們堅定了對善惡的道德信念。
不僅在思想心理方面,在文學藝術方面,也是如此。詩人陶淵明、王維、蘇軾的詩歌中,每每會流露出佛家的身影。《桃花源記》可以說是中國化的「凈土」。據統計,全唐詩有48900餘首,與佛教有關的詩約為2700首,其中屬於僧人的詩作有2500首。約佔5%。自然,有反對者,如韓愈;有接受者,如柳宗元、白居易、杜牧;有融合者,如王維。詩作中,有以佛入詩者,有以詩入禪者,有詩佛融合者。皎然的《詩式》,則是僧人論詩之作。
唐代詩人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寫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佛家稱其修行處所為叢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禪房為坐禪靜慮之處)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佛家主張諸法空相,要自然清凈)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靜寂,傳布佛法)
對於佛寺的描述,可以說是形神並茂,情景交融,具有詩佛融合在一起的意境。
在建築方面,佛教的塔,增加了中國建築的結構形式和景觀,並與樓閣的建築相結合。雕刻方面,敦煌,雲岡,龍門石窟,四川的大佛,聞名於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是唐代的《金剛經》。佛的造像,有木,石,玉,牙,金屬,泥,磚,瓷,綉,畫,不一而足。杭州靈隱寺的高大佛像,造型優美,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受。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佔多。與佛教有聯繫的名勝古迹,是今天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來參觀遊覽。
(五)佛教的特色
西方文化比較重視對自然的研究,出了眾多的傑出的自然科學家。這促進了經濟開發和航海貿易,以及殖民和向外擴張。中國文化比較重視對社會的研究,許多學者作家同時又是政治家、朝廷官員,「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讀書即為了做官。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多次改朝換代,也難以改變社會制度。印度文化似乎對人的內心世界更感興趣,佛經對於人的心理歷程,作了獨到的解剖。在古代印度,佛教以外的教理,稱為外道的,有九十五種之多。
佛教與其它宗教比較起來,有一些獨特之處。早期佛教在一定程度上是無神論,大乘佛教出現以後,才對釋迦牟尼加以神化。佛有了神的性質,但並不是創世主,並不是上帝,而且佛不止一個。雖然一提起佛,多是指釋迦牟尼,但是釋迦牟尼自己在《金剛經》里提到有無數千萬位佛,在《阿彌陀經》中說,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要經過十萬億佛土。那麼這十方世界(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的諸佛,也就多得無法計算了。而且眾生經過修行,有了無上正等正覺,都可以成佛,這就給予苦難的眾生以凈化心靈的希望。他對婆羅門的神教,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佛教認為眾生一律平等,佛與眾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問題在於能否覺悟,覺悟者即是佛,執迷不悟者就是眾生。成佛之道,全在自覺覺他。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普度眾生,同登彼岸。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以慈悲為懷,與人為善,提倡素食,反對殺生。眾生一律平等,這一主張出自印度古代王子之口,尤為可貴。他不僅抹去人類貧富貴賤之別,而且抹去了人與動物之分,從更高的層次上來看待一切生命現象。這種平等、寬容的精神,仍然是人類道德追求的目標。這一精神與今天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也是一致的。
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會的苦難。不過他沒有去探索造成苦難的社會原因,而是到人的心靈中去尋找。為了消除人世的苦難,佛教要人行善,實際上也就是要求人們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心理上的平衡。棄惡從善,這與社會的政治要求是一致的。
作為一種職業來說,佛教也有一定的社會服務職能,那就是僧人念經為死者超度亡魂,為活著的親人傳遞精神安慰。佛教的確接觸到了人的心靈的許多誤區,即使在現代,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也不可能包治百病。而寺廟的存在,為那些心靈崩潰的人們,提供青燈黃卷的庇護所,莊嚴肅穆的感化殿,精神上的鎮靜劑和止痛片。在災難面前,佛教成了人們心靈的護身符。由此看來,宗教不僅是歷史的產物,也有他存在的必然性。即使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美國,和社會主義的中國,宗教活動都是合法的。
一般來說,宗教是服從於現實政權的。觀世音菩薩,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簡稱「觀音」,可見中國歷史上政權高於神權(宗教)。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封建帝王倡導者有之,毀滅者亦有之。宗教活動如果擴展成為一種極端勢力,或者以宗教的名義出現妖言邪說,危害到社會的安定,影響到人民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那就是邪教。那必然會被禁止,甚至會被完全取締。佛教勸人行善做好事,邪教則唆人作惡,殘害生命,擾亂社會。善與惡,是佛教與邪教的分水嶺。
在中國,信仰宗教是自由的,不信仰宗教也是自由的。
推薦閱讀:
※從伊朗到日本——2017年各省出生率排名分析
※【歷史煙雲】 中國歷史上馬年出生的父子皇帝有哪些?
※揭開中國富人的「移民地圖」
※中國演員片酬現在是如何來定的?
※中國政府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無能和純潔,文章很精彩,看完很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