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丨再訪塔下,夢裡水鄉依舊
初見塔下,是在公元一九九二年。二十多年前的塔下,可真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一塊璞玉!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意蘊讓我們大大「驚艷」。
青蔥翠綠的田園鄉村,清純如釀的水光山色,翩然飛舞的花海蜂蝶,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陶淵明的「世外桃源」里。兩岸青山自南而北相對而出,小溪曲曲彎彎向前延伸,溪水清澈澄明。鴨子在水上悠閑自在地游來游去,偶爾得意地叫上幾聲。水邊時時可見三三兩兩的村婦正在浣洗衣服,那捶衣聲流水聲和著她們的歡聲笑語,把個小溪渲染得燦爛明媚。
圖/吳秋煌
大大小小的土樓依山傍水,沿河而建,方的、圓的、曲尺形的,不一而足。更有那吊腳樓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夾雜其中,那種江南水鄉的韻味把我迷得神魂顛倒。只覺得山也好,水也妙,處處令人目眩神迷。那種美,是婉約的、安靜的,沒有笙歌沒有艷舞,不喧囂不奢華不浮誇,淡淡地散發著清芬;那種美,又是質樸的、單純的,就像山村裡自家蒸的糯米糕,熱乎綿軟,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圖/吳秋煌
同學帶我們去了村莊東面的德遠堂。德遠堂坐北朝南建在小山坡上,看上去精巧雅緻,莊重肅穆。堂前正中有一口眉月形的池塘,蓄著大半池的水,映著天光山色,自有一番嬌嬈。背後是一片半月形斜坡,綠茵茵的草地修剪得規整潔凈,宛若天然地毯。
圖/吳秋煌
草地連著一片蔥鬱的山林,枝幹直入雲天。同學告訴我們,德遠堂其實是「張氏家廟」,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築。果然,書寫著「張氏家廟」的牌樓上用彩色瓷片拼接鑲嵌的雙龍戲珠古樸得很,抱鼓石則彰顯了它的身份。
圖/大愛美拉
吸引人眼球的是屋脊上用各色瓷片剪黏成的浮雕:有姜太公釣魚,八仙過海等神話傳說;有龍、麒麟、鳳凰等珍禽怪獸;有牡丹花、山茶花等奇花異草,方寸之地,百獸競技,百花爭艷,栩栩如生、形神兼備。大殿橫樑上鐫刻著由進士張金拔書寫的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圖/大愛美拉
大廳兩邊紅柱上是清太守張翱取材於張氏家族史而作的一幅長達78個字的長聯,上聯是:「得姓由軒轅大儒一人銘垂二篇輔漢三傑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葉猶是清河族派。」下聯是「揚名顯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興十策書忍百字金鑒千秋青錢萬選,道靈億尊依然文獻宗支。」德遠堂正堂上供奉著肇基以來歷代祖先的牌位,左側懸掛著「祖德流芳」、「源遠流長」、「載福凝瑞」等牌匾,右側張掛著歷代對家鄉做出卓越貢獻的鄉賢相片。
圖/似水流年
出得門來,德遠堂前的那些石旗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這些旗杆由底座和主體筆身兩部分組成,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和主體筆身之間用方石盤榫接。石旗杆上浮雕蟠龍,騰雲駕霧,還鐫刻著姓名、官銜及立石龍旗杆的因由、年代等文字。石龍旗杆頂端的飾物也各不相同,有的雕毛筆鋒,有的則鐫坐獅。這裡頭是有講究的,只有中舉、中進士或取得一定官職的鄉賢才可以在祠堂前豎石龍旗杆。大大小小二十幾根的石龍旗杆足見這是個風水寶地,人才輩出。
圖/簡銀蕉
夕陽漸漸西下,薄暮的陽光斜斜地投在那些石旗杆上,再映照在德遠堂起伏的檐角上。天空的胭脂紅慢慢地變淡了,雲朵變幻出葡萄灰、茄子紫等顏色,越來越淡,越來越薄。村莊里開始升起裊裊的炊煙,田裡幹活的人們陸陸續續回家了。只有幾頭老黃牛不為所動,兀自在山坡上悠然自得地吃著青草,不時地抬頭看一下年少輕狂的我們在鏡頭前折騰、歡笑。最快樂的要數那些放牛的兒童了,他們在德遠堂奔進竄出、追逐嬉戲,在他們小小的心眼裡,哪裡有世間困厄的存身之地!相機「咔嚓」「咔嚓」響著,在我的記憶里定格著如許美麗。
不久聽說德遠堂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然後是「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再然後是德遠堂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下自此風生水起,廣為人知。福建土樓申報世界遺產成功後,到土樓的客人們也必會去塔下看看這個「閩南周庄」,客人們的讚歎驚呼讓我由衷地為它高興,但同時心裡也泛起一絲隱憂:周庄美則美矣,可惜被商業化的大潮遮掩了它的質樸與純真,但願塔下不要重蹈周庄的覆轍。
圖/吳秋煌
今年初,縣文聯組織文藝採風活動,我再次踏上往塔下的路。一路上,心裡猶自忐忑不安,這麼些年不見,塔下成了什麼樣子了?
車在村口停下,我們步行走了進去。放眼看去,依然是土夯木構的方圓人家,我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來了。
圖/安娜奇奇
風從遠處吹來,吹動了家家戶戶門前高掛的大紅燈籠,也吹到我的身上,愜意而恍惚。春節過去很久了,可是每座土樓里觸目所及,春聯依然紅艷艷的,把平常日子都渲染出了幾分喜氣來。土樓的門廊下隨處可見老人,有的一個人獨坐一方曬太陽,有的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拉家常。溪邊也還有些老婆婆在刷洗鍋蓋或者籮筐,滿是皺紋的手腕上古老的銀手鐲轉哪轉哪,全是歲月的痕迹。村里長壽老人很多 ,據說近20年中全村有6位百歲人瑞。塔下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圖/大愛美拉
塔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張姓入閩始祖張化孫派下九代孫小一郎和妻子華一娘由永定金沙蕉坑遷到廣東大埔,又遷至緊鄰永定的馬頭背張屋坪,後來又移居平和小溪打鐵,生下兩個兒子。小一郎和長子留居小溪,華一娘攜次子光紹遷回張屋坪。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開基祖華太婆(即華一娘)從馬頭背踏下山來到此地,幾代人披荊斬棘、辛勤勞作,逐步奠下基業。經過多年的繁衍生息,家族逐漸興旺,原來居住的土茅屋已經不能適應聚居需要,於是張姓族人沿著溝谷兩旁建造了一座座土樓。由於客家話里「踏下」與「塔下」諧音,久而久之,塔下就成了村莊的名字。
圖/大愛美拉
塔下並不大,村頭到村尾,也就一公里左右。兩座青山夾峙的峽谷中,一泓清流寬不過30米,蜿蜒成「S」字形。山溪兩岸因地制宜建起了47座土樓,其中還夾雜些單院式土木、磚石結構的吊腳樓,形成了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的奇特景觀。11座橋橫跨溪上,或大或小,有平有拱,更有那雪英橋就像一個倒扣的北斗七星,形態各異,把兩岸人家連在一起。如果從高空鳥瞰,整個村莊活像一幅太極圖,於是遊客們給了塔下一個美譽——「太極水鄉」。
的確,塔下是適合低吟淺唱的慢生活的。在臨河的閣樓小坐喝茶,吃著點心,或是捧著杯農家自作的「仙草蜜」,邊走邊看,只覺得時光簡靜,歲月安好。沒有肆意的逃避,只有自然的回歸,民謠般隨性隨心,讓身心和自然融為一體,體會天人合一的大自在,而這又暗合了太極的意蘊。
圖/吳秋煌
塔下的夜晚尤其讓人著迷。靜靜的圓月,潺潺的流水,此起彼伏的蛙聲蟲鳴,偶爾夾雜著幾聲犬吠,分外顯出了幾許靜謐。村莊淹沒在黑黢黢的山影里,只有紅布燈籠在微風中搖曳著,發出暖暖的光,映著河面,帶了幾分久違的溫暖。四周很安靜,些微的涼意,空氣清新得醉人。
圖/吳西山
我尋夢而來,塔下還我一份「驚喜」!都說時光是記憶的橡皮,可是今夜,我為你無眠,塔下。夜色即將逝去,月色仍握在手中。圓滿存乎一心。是啊,何必苦苦尋求安詳自在的生存狀態呢?「雲在青天水在瓶」的境界,其實就在自己的內心。塔下尋夢,讓我明白了:知足與感恩,自然衍生出情意萬千。
via:南靖之窗(文/方非)
如果你有好的文章想要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給我們投稿~
郵箱:420938679@qq.com
推薦閱讀:
※「洪崖洞」
※歐洲遊記—第四天:奧地利維也納
※蒲城唐五陵行記
※山中的老水壩 - Wainuiomata的那些步道
※歐洲遊記—第七天:義大利佛羅倫薩比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