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小圈子,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文:星言
1
最近有一部很神奇的電影,叫《前任3》。
一部小成本都市戀愛片,在不知不覺中票房直逼20億,強勢進入票房影史總榜前十,與之比肩的是《變形金剛4》,《速度與激情7》,《捉妖記》等超級大片。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說有趣?
因為不同世界的人對同一部影片的反應天差地別。
與其他爆款影片的全民火熱處處可見不同,這部電影,有兩個截然相反的朋友圈反饋。
在一類人的朋友圈裡,大家紛紛刷屏《體面》和《說散就散》,人們看完前任三哭的不要不要的,個個感動戳心,張羅著要去二刷三刷,勾起了各種又美好又遺憾的戀愛回憶。
但在另一個世界裡,這部電影毫無水花,他們的社交網路里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及討論,甚至幾乎沒有人聽過。
聽到我問他們看沒看過,大多一頭霧水。「這片子票房這麼高?假的吧?我朋友圈一個看的人都沒有啊。」
如此逆天的文化隔離,好像很久沒有出現過了。這是另一種層面上的現象級電影。
前兩天聽冬吳同學會,也說到了這個現象。梁冬和吳伯凡把它稱之為「平行的孤島」。
所謂平行的孤島,說白了就是兩個完全隔離的平行世界。
在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下,在現在網路發達程度的影響下,人們不自覺的已經被分割到不同的世界。
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得其樂,並且永遠感受不到另一個世界的火熱與冰冷。
換句話說,很多時候,一個在你的世界影響力巨大的人,一個在你的世界裡天大的事兒,放到另一個平行時空里,居然毫無意義。
很多的圈子規模極其浩大,但你可能從來沒聽說過。而在另一個你完全沒有涉足的圈層里,有著各種江濤拍案,而你這邊卻平靜如水。
我們一直在一個單一封閉的自我圈子裡,而外面的未知世界龐大驚人。
2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毫無意義的東西,忽然就火爆的不可思議?為什麼在我們的圈子裡嗤之以鼻的東西,在另一個圈子裡被頂禮膜拜?
羅振宇在今年跨年演講里,也提到過相關的討論。
很多人特別瞧不上快手,還有各種短視頻APP,可殊不知截止到2017年底,快手的日活躍度已經超過了1億。
這是什麼概念?就是按照任何標準,它都已經是最大的互聯網產品之一。
很多人嘲笑玩快手的都是小鎮青年,都是沒文化的人,但也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只是自以為是的精英群體的一種自我安慰吧。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底層大眾者得世界。農村包圍城市根本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直以來的現實寫照。
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多種多樣的存在,你覺得低端乏味的,也是正是別人愉快熱鬧的日常。你覺得清冷無趣的,也許正引領了另一群人的時尚。
幾乎每個人都有手機,無論在貧苦鄉鎮還是在深山老林,中國的網路覆蓋率大的驚人。
那些從沒用過電腦的人,可能智能手機用的比城市裡的老教授厲害多了。
就像羅振宇說的,「那些曾經最難被互聯網世界連接的人,最難被記錄的人、那些社會末梢的人,就這樣因為短視頻,被接入了這個時代。而快手這個連接器就抓住了這個機會。」
3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當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世界的時候,世界可能是顛覆性的存在。
如果你看過澳大利亞版的世界地圖,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被顛倒的雄雞,在那裡中國不是世界中心,歐洲也不是,澳洲才是。這其實很有意思。
站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時常覺得自己看到的一切就是全世界。
但實際上,在自己沒看到的平行世界裡,有太多完全不知道的有趣的東西。
很多人說,失戀想不開的時候,就去旅行。其實所謂的旅行救贖,不體現在去分散注意力,去放鬆心情,而是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在你憂愁絕望的時候,另一個世界的人因為久旱逢甘露而興奮了好多天。
在你覺得自己人生悲催過不下去了的時候,有些人吃糠咽菜還滿臉笑容。
在你覺得人與人之間關係太脆榮太複雜的時候,美洲的某個村落里有毫無芥蒂的幫助,澳洲的某個小鎮里有熱情洋溢的微笑。
最近的一些現象,讓我時常自我反省。
自己經常自詡文化人,喜歡高級點的生活美學,總是瞧不上這個看不起那個。
但後來發現,這並沒有給自己帶來什麼實際性的好處和快樂,反而越活自己的圈子越小了。
用一句難聽的話表達就是,那些曾經瞧不起的人最後都過得比自己好。
除了投機取消或者迎合大眾,難道他們真的沒有其他可取之處了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很多時候,用蘋果手機而不是華為小米,不玩快手短視頻而是喜歡instagram,並不能讓自己顯得自己高人一等。
貶低別人會顯得自己高明么?故步自封世界就停止運轉了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更專註更快活么?
沒那麼簡單。
更多時候,這個世界有另一些精彩,那些精彩更接地氣,更受大眾歡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著大環境,以至於最後影響到你的時候,你都不知道來龍去脈。
而那些自詡為精英,不屑於某些低端東西的人,會越來越發覺自己無所適從,越來越不能理解周圍人,越來越不接地氣。
4
在豆瓣論壇上,一群人嘲笑喜歡《前任3》的人都是小鎮青年,又土又俗,但小鎮青年怎麼了?
和你的喜好不同的人就是低級的,和你價值觀不同的人就不值得一提么?
在現代社會中,所謂的精英人群,很大程度上已經陷入了一種被隔離的尷尬。
而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早就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渠道。
也許這些人的價值觀、消費口味和我們熟悉的人迥然不同。但他們身上卻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力量,在社會舞台上越來越扮演了不可忽略的角色。
不管承不承認,他們都切切實實的存在著,生機勃勃的壯大著。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哎呀朋友圈動不動就被刷屏,一有點什麼事兒所有人都在說。有時候看著覺得好無聊啊。」
你有沒有想過,是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同質化太嚴重,重合率太高?
很多時候,如果在朋友圈刷不出新東西,也許只是因為所有的朋友都是一類人,只是因為朋友圈裡的人本質上都是一個階層一個世界的。而並不能說明這個世界就是朋友圈裡展示的那樣。
就好像蔡康永曾經全大學生讀書時說的那樣:
「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書,那你永遠只能知道你已經知道的事情。」
換句話說,如果你一直在看同一類型的書,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等於根本沒看書。如果你只交一種朋友,那麼你的世界,也許會變得越來越小
我們正在經歷的東西並非整個世界,我們的圈子外面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也許只有跳出小圈子,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不管那些世界你是否喜歡,也許你還是會很不屑,但起碼可以先去看一眼,再做評價。
作者:星言 自由撰稿人
推薦閱讀:
※有顆「最惡毒的心」,蔡康永大概是世界上最不怕死的主持人了!
※你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都在這裡了
※世界上有哪些讓人覺得詭異的事實?
※剽悍晨讀:上完這節課,全世界都會聽你的
※萬表世界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