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為外族入侵王朝,為什麼元朝和清朝的統治時間相差那麼大?
最關鍵的因素三條,其它因素都是旁枝。
第一,後金政權實質上發端於明政權內部,努爾哈赤從爺爺輩開始就是給遼東明軍幹活的,建州左衛都指揮使,說不聽好點是女真內部的帶路黨,是遼東明軍體系內的一員,讓你幹啥就得幹啥,靠給明軍遞消息、出賣女真為生,努爾哈赤從小就在李成梁那邊打雜,所看所學均出於明軍。這從根上決定了後金政權未來的走向,是註定擺脫不了漢文化和明朝之影響的。後金從起兵到改立國號為清,軍隊的盔甲制式,作戰思路等,各方面都受明朝的極大影響,和游牧部落化的蒙古完全不是一回事。松錦大戰時的清軍,我們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支財力充足、訓練出色、指揮得力的「明軍」幹掉了財務匱乏、訓練垃圾、指揮超爛的明軍,在作戰上,清軍玩的恰恰是巔峰明軍那一套:大炮轟,重步兵正面沖,騎兵側翼打掃戰場。
第二,基於第一條,後金政權接位的統治者(皇太極、多爾袞和順治)在入關之前、之初均無法排斥漢人(降清明人)的影響,甚至是主動在某些方面進行融合,在關外就已經建立並且成型了一種滿漢蒙聯盟的政權模式,因為滿漢在遼東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努爾哈赤晚年企圖用屠殺的方式完全排斥這種影響,結果後金政權差點嗝屁。幸運的是,在繼任者皇太極的一系列舉措下,迅速扭轉局面,使八旗儼然起到了一種政黨的作用,只要是精英不分民族均可吸納,可進可退,極具擴張性,這種模式使其入關後的征戰中擁有非常強的穩固統治的效果。「統一戰線」這種策略,17世紀的皇太極就玩過。
第三,清的入關本身就是北方滿漢勢力基於階級利益高度合流的結果,在大順軍的威脅和攻破北京的壓力下,關內特別是北方士紳很快就和清廷達成了利益一致。階級利益不可調和,士紳集團在大順軍和清之間做的是二選一的單選題,所以清本質上是一個滿漢聯合政權,雙方在統治和利益上早就有默契和分工,漢族士紳要求的基本利益,土地,尊孔,科舉等,清是絕對、必須答應而且不能有絲毫含糊的,那麼這種穩定性不是元朝可比的。
至於元朝為什麼統治不足百年?上述三條反過來就是原因。
元朝客觀上讓漢族保留了服飾文化。
清朝直接毀掉服飾,對文化大加打擊。
所以元曲得以發揚光大,元朝也流傳著大量的水滸故事,後來成書水滸傳,底層言論環境的寬容才能有這種結果。
清朝康熙年間禁止結社,砍頭的罪啊。乾隆年間水滸成禁書。
元朝管控不嚴自然堅持不了多久。清朝管控太嚴了。
另外,明朝有官員在1642請求禁水滸,也就是說大廈將傾之時,才有人想起來禁,直接原因是有人真的在梁山聚眾造反了
從大方像上說 蒙古人是純游牧民族 而且不像契丹人那樣長期接觸中原文明 對中原文明接受度適應性都比較差 而且蒙古人民族性格大開大合粗線條 不光是元朝 其他蒙古汗國的統治穩定性都不高
而滿族是農耕和漁獵民族 在生活方式上和漢人相近尤其是建州女真 而且元代以後女真人同時受蒙古文化和漢文化的雙重影響 在性格上既有游牧漁獵民族的彪悍又有農耕文明理性和內斂 這讓女真人能夠同時理解蒙古人和漢人的文化和性格進而使用更合適的措施進行統治
是否尊儒的區別。
推薦閱讀:
※如果明朝沒有滅亡,資本主義可不可能在中國產生?如果有會是什麼樣的?
※有哪些較真實地反映了明清換代之際情況的電影?
※慈禧太后的(每)一頓飯要吃 100 道菜嗎?
※說一說清代皇族的旗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