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啤酒(尤其是雪花啤酒)為什麼又清又淡,喝著跟喝水一樣,而德國的啤酒又濃又醇厚,散發著麥香味?
麥汁濃度低,大麥比例低,酒精度低。大米澱粉等利於產生風味配料的統統不算。
麥汁濃度低,大麥比例低,酒精度低。大米澱粉等利於產生風味配料的統統不算。麥汁濃度低,大麥比例低,酒精度低。大米澱粉等利於產生風味配料的統統不算。
沒有大規模種植大麥的傳統,現在市場上也沒有客觀需要,以後就這麼將就著來吧。
有白酒在,對高酒精度沒有市場需要,成本也太高。青島黑啤算是被劣幣驅逐良幣的最典型代表。有葡萄酒在,對高逼格沒有市場需要,無法規模實現。青島奧古特就算是其實比較接近德國啤酒了但是還是點歪了科技樹的產品。還有日本麒麟生啤,那可是全部由大麥釀的啤酒啊,雖然還是淡了點,但也接近德國啤酒了。可問題是貴也罷了。。。哪兒能買著啊。多數普通的啤酒飲用者,是為了「爽」、「殺口」,是為了就東西。擼串兒吃烤魚,你給帶冰的帶氣兒的,他什麼都能灌下去。對啤酒並沒有口味的要求,話說比爾森啤酒怎麼來的?是捷克比爾森市民因為自己的啤酒不好喝在市政廳門前鬧出來的。為什麼德國能有好幾千個啤酒廠,也不是哪個都好喝的要命,但那都是市民帶著驕傲感和共生的寬容感自己養起來的,國內是沒有這樣的土壤的。
而且在德國,喝啤酒這個玩意兒吧,還是能品出味兒的,因為菜口兒輕,最多是咸香,他不刺激啊。給題主十個肉筋倆大腰子,再來盆麻小,我敢說德國啤酒進了嘴也就是那麼回事兒,而且還不解渴。
最後,我還是得吐個槽:我說雪花君,你弄個酒精度才2.5的勇闖天涯那還叫啤酒么(╯‵□′)╯︵┻━┻
呵呵呵,又清又淡?那你是沒喝過老雪。我是雪花啤酒經銷商,我來說說。1,飲食習慣,中國人飲食結構對啤酒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味重辛辣的夜間飲食非常盛行,清淡口味的啤酒用來淡口很好;2,喝酒習慣,中國人喝酒有相互敬酒走圈的習慣,這是一種氛圍,清淡的啤酒適合這種推杯換盞的氛圍,而不是走半圈就醉了。3,全世界很多特色飲食到了別的地方都需要改良以適應當地大多數人的口味,很多人一味的追求「正宗」,其實正宗的東西在另外一個地方,可能銷售慘淡,因為不符合當地的飲食習慣。4,優秀的銷售工作是服務滿足消費者,最優秀的銷售工作是教育消費者,早先啤酒進入一些相對落後的地方,人們形容為「馬尿一樣的東西」,到現在被普遍接受。其實大多數消費者是盲目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k2Nzk0MA==mid=200593260idx=1sn=4cb0c70771fdc02882e984e0c755444bscene=21uin=MjY4NjIwMDIyOA%3D%3Dkey=c76941211a49ab58b8ca065e294e75a8a9549c8cecbba30871726fc553834c2694e005d12d978ede588c186e2200b292devicetype=android-17version=26020236lang=zh_CNnettype=WIFIpass_ticket=I9v97nkYauG12Rj7VoFgl2lruHSXM7Kf06FY%2FCmZCbVlElkkLSUYfIIvqDiQOmsk
負責人的告訴你,不淡你只能喝兩瓶,淡了你能喝4瓶!一切的目的都是賺錢,我叫雷鋒因為不是一種啤酒。釀造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其特性和口味的巨大區別。
雪花是Lager。所謂「又濃又醇厚」的德國啤酒,比如weissbier,是Ale。
Lager和Ale沒有可比性。
拿Lager和Ale比,就好像問:同為容器,為什麼盤子沒有杯子高。
如果要比,應該拿雪花同德國的Krombacher Hell 之類的比. 比色澤,比香氣,比泡沫,比口味。然後發現雪花確實不行。
至於為什麼全方位落後,其他幾位有給出自己的解釋。
再加張圖.
上半區(Ale)的同下半區(Lager)沒法比較。
除非只有主觀標準 - 好不好喝
有很多的選項,想喝清淡的有清爽、勇闖;想喝稍微有味道的有醇厚、原汁麥;想要重口味的有黑啤。也有諸如臉譜等高度的啤酒,想喝沒酒精的有無醇,品種太多了,什麼樣的口味都能滿足,只是口味淡的勇闖和純生更讓中國消費者接受而已。
推薦閱讀:
※啤酒最早是古埃及人發明的,你知道嗎?
※為什麼男人喝酒有啤酒肚,女人則沒有?
※喝酒不能缺少的下酒菜是什麼?
※為什麼某些國產瓶裝啤酒那麼難喝?
※啤酒-Rodenbach caractere rouge 2014裝瓶版法蘭德斯紅色艾爾
TAG: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