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有個地方叫西貢?
和越南西貢有無聯繫?
西貢位於新界東部沿海,區內山嶺縱橫,海灣與島嶼眾多。水上居民在區內活動的歷史較長,陸上地區因適合耕種的土地較少,故比新界其他地區開發較遲。
在明代《粵大紀》所附的第二十三和二十四圖中,載有現今區內的蚝涌、沙角尾、榕樹澳、交塘村(即高塘)、官門、南蛇尖、龍船灣、蛇灣、飯甑洲和黃茅洲共10個地名,只有前四者為鄉村,其餘分別為水道、山峰和小島,可知該年代,區內鄉村稀少,西貢的名稱,尚未出現。
清?康熙初年「復界」後,除部份原有居民遷回外,更有不少客家人移居墾殖,經康、雍、乾三朝休養生息,區內村落和人口漸增,當時,大部份居民集中於三個主要河谷:蚝涌、北港和沙角尾。到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之亂,受影饗的廣東客屬地區居民為避戰亂,大量南移。當時,由於上述三個河谷地區已經開發,較後到的移民,唯有到偏遠的小灣頭墾殖,村落規模一般較小,但數目則多。
1819年,嘉慶《新安縣誌》〈輿地略〉,列出胲年代通內的鄉村包括:
官富司管屬(即廣府籍)村莊:蚝涌村、北港忖、沙角尾、大網仔、北潭村、榕樹澳、樟上、大浪村、滘塘(即高塘)和赤徑(首四村均位於小盆地內,耕地較多,後發展為村落眾多的地區)。
官富司管屬客籍村莊:沙角尾、大網仔、早禾坑、爛泥灣。
不過,在同卷的墟市名單中,並無西貢之名。
到1866年,義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所繪的《新安縣全圖》,區內村莊增加了三十多條,大部份是在區內北部和東部山區及糧船灣洲等較大島嶼。最重要的,是在現今灰窯下的海旁,出現了西貢(Sai Kung)的名稱,其字體較大,其旁並有代表天主教堂的十字架標記。從上述兩項記載,可知西貢墟的形成,當在1819年至1866年間。1899年初,港英政府接收「新界」時,輔政司駱克的報告書,已將「西貢」列為正式的墟市。
至於西貢一名的起源,書籍及西貢區地方刊物,向未提及。二十多年前,本港掌故家梁濤(魯金)在報章專欄指出,是因古代南洋各「藩屬」國家來華進貢船隻,因風浪未能由珠江口進入廣州,漂流入牛尾海尾端停泊,故此該處海旁,稱為西貢。這個說法頗為牽強,與歷史背景與地理形勢亦不符,可信性不高。西貢之名及其來源,至今仍是「懸案」,有待各界人士繼續探討。
至於越南的「西貢」一名,Saigon乃當地土語「柴棍」(意為軋木棉樹籽的村)的法文音譯,與香港西貢無關。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香港】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香港】
房地產相類的專欄:《房地產學會》
投資理財相類的專欄:《學會投資》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類問題:
脫苦海: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求下聯?
脫苦海:能否用視頻分享一下,你所在的城市能有多美?
脫苦海:在城市綠化區放牧牛羊是否可行?
脫苦海:有哪些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脫苦海:我想知道香港一般說方向是以東西南北來分的嗎?
根據有時候不太準確的維基百科,香港「西貢」的由是這樣的:
名稱由來
「西貢」一名,大約在明初才出現。從明成祖永樂三年至宣宗宣德八年,明朝政府曾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經過七下西洋後,不少東南亞丶南亞丶中東沿海丶東非等國家也向明國進行朝貢或貿易,西貢一帶在當時便是西來朝貢船隻停泊的一個港口,久而久之,該地就被稱為「西貢」,有「西方來貢」的意思。
好像很多名字都是港英時期留下來的
因為西方來貢
推薦閱讀:
※八號風球
※一份正宗的港式西多士是怎麼樣的?
※如何評價《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
※香港推「首置上車盤」,對暴漲的香港房價影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