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至少讀一本書,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文/亦染心田
01
昨天突發奇想地給自己算了個賬:半年來在噹噹累計消費1324.05元,買了71本書,平均每本僅18.65元。去掉15日活動的3本贈書,剩餘的68本好巧不巧地已看完一半,即34本,相比年初給自己定下的閱讀計劃,超額完成50%。
換個說法,我自開始寫作起,每周至少閱讀一本書,且連續堅持了半年。
能做到這樣,倒也不是因為我有多愛書,而是我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透過讀書,我可以將自己的目標一一實現,且這樣的自我滿足是會「上癮」的。
是的,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第一個點:明確你的讀書動機。
它可以是因為獵奇心理作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也可以是為了消遣放鬆,消磨時間;還可以用來提升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與知識儲備;甚至可以當作一種賺錢的途徑。
你的動機越強烈,目標達成的幾率就越大。
就拿我自己來說,最開始讀紙質書是為了積累寫作素材,用輸入倒逼輸出,每當頭腦裡面一片空白,就會從書架里抽本書找找靈感,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
後來,知道有一種寫作變現方式叫「拆書」,就越發有動力地去讀,因為我知道,只有我把這本書讀的越薄,拆出來的文章才會越透。
也正因為這些明確的動機,我才能一天一天堅持,一次看一點,一周看一本,一看就是半年。
02
輕閱讀編寫組編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提到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說法,它將書籍比作食物,提倡「營養均衡」:
那些涉及職業、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現實問題及其解決之道的書好比「主食」,需要按時、足量的攝入;
而那些不求針對人生的現實問題,卻可以滿足思想需求的書呢,則像「美食」,不時享用即可;幫助我們更好地閱讀、生活的工具書是可口的「蔬菜」、「水果」,吃了有助消化;而那些閑來無事打發時間的小說,則是「甜品」、「零食」,偶爾吃吃尚可,吃太多反而不利於健康。
也就是說,我們在挑書、看書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挑食」、「任性」,主食要吃,美食、蔬果、甜品也必不可少,唯有科學搭配,才能營養均衡。
比如,我在買書時,除了會參考一些寫作、心理學、時間管理的系列書單外,還會買上幾本小說、工具書、人物傳記。這樣,無論我是想學點什麼,還是做素材積累,抑或是想要消磨時間,都有書可看。
這,也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二要點——看書也得營養均衡。
03
但是不是所有的書都要從頭看到尾?
其實,也不盡然。
好比我們曾經的語文試卷,同樣篇幅的文章,有的要求你帶著問題,一目十行,快速地文章中找到信息,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有的則要求你細細推敲,既要明確主旨大意,文章結構,還得精準到某個字詞的用法,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讀書也是如此。近代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學者鄒韜奮曾提出「分層次閱讀」的閱讀方式——泛讀、略讀和精讀,它要求我們對於不同的書,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
泛讀,即瀏覽,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它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只需你看看序言、後記、目錄、內容簡介,再隨意翻上幾頁,了解整本書的大概內容即可。通過這個過程,你可以初步的確認此書是否值得你花時間進一步閱讀。
略讀,是將泛讀時選出來的書再粗略讀一遍的過程,做到「略」而不「漏」,讀完能大致闡述整本書的主要內容及整體印象即可。而精讀呢,則需要你按照書的結構順序,從頭到尾,逐字、逐句、逐段地閱讀,不僅要弄清字、句、段、篇、章的含義,可以根據文字內容想像描繪的情景,還要深入思考,理解文中的每一個概念,抓住中心思想,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而我前面提到的拆書,就需要作者起碼做到這個層次的閱讀。
可以說,分層次閱讀是由淺入深、逐層深入的閱讀方式,它能有效的對不同的書有所取捨,對一般的書付出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對精華的書則需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做到詳略有別。
掌握對的閱讀方式,將有助於我們將時間和精力利用到最大化。
04
除此之外,做筆記、繪製思維導圖也是很好的閱讀習慣。
針對需要精讀的書,這裡推薦一個康奈爾筆記法,它將一張紙分為三個板塊(如圖):
右上角板塊就是我們平時做筆記、摘抄的地方,你可以把書中的一些重點記錄在這裡;
左邊的板塊呢,是「線索欄」,當你看完了,想要回顧整本書的內容時,你需要把右邊的筆記遮住,在左邊這個板塊寫下一些提綱挈領的東西,既回顧了內容,又理清了思路;而最下面的板塊則是用來做總結的,將一兩句「濃縮就是精華」的概括性話語放在這裡即可。
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你可以很好的梳理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如果尚有不明白的漏洞,返回書中找到對應的篇章,再回顧下即可。
相對的,繪製思維導圖我也推薦個app,無論蘋果還是安卓都叫「思維導圖」(如圖),安卓版的我親自試用過,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很容易上手,可以隨時增加或者刪減分支,對於梳理文章脈絡相當有幫助,平時寫文章列大綱時也可以用到。
簡單說,就是從書中提煉出幾個大的標題,然後不斷的用簡短的詞語、短句進行分支、細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書籍在文章框架中大有不同,有的就如同它目錄一般清晰,順著文章整個列下來就好;
而有的在書中是打亂了的狀態,需要你自己去拼接、整合,好比《解憂雜貨鋪》這本書,它每個故事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故事與故事之間的聯繫相當巧妙,這就非常考驗閱讀者的信息歸納和整合能力了。
而這,正是我們想要從繪製思維導圖這樣一個方法中提升自己的地方。
05
以上,就是今天準備的全部乾貨內容。從「讀書動機」到「挑選書籍」,再到「閱讀方式」,輔以「如何做筆記、繪製思維導圖」,一步步重建閱讀習慣,學會聰明地閱讀。
不要再把沒有時間掛在嘴邊,想讀書,怎樣都能辦到,不過才一餐飯的錢,幾把遊戲的時間而已。
文末推薦幾本書,有興趣的可以找來讀一讀:
1、《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作者:二混子
推薦理由:用詼諧的漫畫,淺顯的類比,輔之以段子,將東周到楚漢之爭的歷史捋得清清楚楚,真是「哈哈哈哈哈哈」間就漲了不少知識。
2、《精要主義》作者:格雷戈·麥吉沃恩
推薦理由:書中提及的精要主義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很實用的一本時間管理書籍,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你的一些處事觀念。
3、《我不》作者:大冰
推薦理由:大冰的這個系列的四本書我都買了,看了其中兩本,這本《我不》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其中的一些特別的故事外,他在寫短篇小說時的一些敘事手法也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亦染心田,非典型獅子座女生,愛折騰,愛思考。和我一起悅納不完美的自己,打磨,蛻變吧。
推薦閱讀:
※在一些人看來東北人是一個怎樣的群體?如何看待用固有思維看待東北人的人?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嚴重嗎?
※《三體》中最悲哀的一句話是什麼?
※如何反駁別人說我「發說說紀念歌手姚貝娜而不紀念國家功臣張萬年」?
※起名時應避免使用哪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