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些愛吧:這世上沒有壞的孩子
我們中有很多人,或者是我們的朋友都曾經在成長過程中被老師和家長或者是其他朋輩打上「壞孩子」的標籤,他們或許學習成績不好,或許行為調皮搗蛋,或許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之路,然而事實上,他們並不比那些所謂的「好孩子」差勁。所謂的「壞孩子」和「好孩子「的定義不過是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將青少年分為三六九等的手段,」好「與」壞「的標準並非是固有的,而是一個被社會構建出來的社會行為模範。
哪些人容易成為「壞孩子」
(一)擁有疏遠型的父母
疏遠型的父母指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親密感,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不夠,使得孩子缺乏成長過程中必要的父愛母愛和安全感。疏遠型的父母有些是天生的情感淡漠,而有些則是因為客觀因素,比如忙於工作,身處外地等原因使得他們缺乏與孩子溝通和親近的時間與機會,因此才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感受。但無論何種原因,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家庭的關愛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壤,缺乏家庭溫暖的孩子往往會使用各種方法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得到父母關愛的目的。有的孩子會用優秀的成績和乖巧的表現來獲得父母的喜愛,而有些孩子則會做一些看起來「離經叛道「的事情來吸引父母的關注。很多所謂的」壞孩子「在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的時候心裡是明確知道所做行為的代價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父母的譴責與憤怒要比起父母的冷漠與忽略好上許多,至少在父母責罵他們的過程中,他們能感受到父母的在乎與關注。
很多父母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優秀,做一個「好孩子「,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到」好父母「應該做的事情。作為父母,在你們指責孩子的時候不妨仔細想想——
他玩具被搶的時候你在他的身邊嗎?
他想要分享快樂的時候你有認真地傾聽嗎?
他困惑迷茫的時候你有在意他的感受嗎?
(二)擁有責備型的老師
傳統的教育制度讓老師不得不把精力與關愛都投放在「好學生「身上,因為這些學生能讓老師明確地感受到」投入與回報「的價值。而對於那些」壞學生「,大部分的老師也不會在一開始就全然放棄,而是選擇用批評與責備的方式來指出」壞學生「的錯誤,以期此舉能起到激將法的作用。然而這樣做常常事與願違,班級里往往呈現出」好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表揚後越來越好,」壞學生「在得到老師的指責後越來越差的兩極分化情況。
事實上,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現存的教育體制,考上優秀學府也並非人生的單一出路,最重要的是,成績的好壞絕非是一個人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老師應該運用社會工作的優勢視角理論(Strengths Perspective),挖掘學生自身的優點,引導他們運用自身的優勢與內在力量去面對困難,完成成長。
(三)擁有叛逆型的朋輩
古有孟母三遷,是孟母為了給孟子尋找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而做出的搬遷舉動,而所謂的學習成長環境,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孩子身邊的朋輩類型。對於那些原本就缺乏父母關愛與老師關注的孩子,他們尤其渴望從朋友群中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很容易讓孩子被一些所謂的」江湖義氣「與」兄弟情誼「所吸引,讓他們為了得到朋友的認同與信賴而做出一些越軌行為。因此,朋輩的影響有時候會變成支配孩子行為的壓力。很多孩子第一次抽煙,第一次逃學,第一次進行危險行為,除了出於本身的好奇心以外,更多的是因為來自朋輩的壓力(Peers Pressure),如果不效仿周圍朋友的行為,那麼則會被定義為「不合群」的人,而對於長期缺乏關愛,飽受孤獨的孩子而言,朋輩的接納是他們無法失去的「救命稻草」。
如何面對「壞孩子」
(一)家長需要以身作則
改變一個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算是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舉止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更合理的做法應該是父母用自己積極的行為去影響。引導,教育孩子,帶動孩子一起從事積極的活動。父母希望孩子多看書,那麼父母應該自己培養閱讀的習慣;父母希望孩子文明有禮,那麼父母應該自己做到不說髒話不用暴力解決問題;父母希望孩子善解人意,那麼父母應該自己做到通情達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如果父母總是打罵孩子,夫妻之間總是爭吵不休,一有時間就賭博酗酒,那麼要求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必須長成一個「好孩子「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
(二)學校需要給出善意的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因此,老師對於孩子的鼓勵與讚賞是孩子不斷進步的驅動器,即使一個孩子的表現實在說不上好,老師還是應該給予一些善意的評價,這並不意味著老師需要做一些違背事實的表揚,而是可以用提出期待來代替直接批評。簡單粗暴地責罵孩子甚至是邊緣化孩子都將造成對孩子學習積極性的重大打擊。事實上,目前的學校教育幾經改革已經將「賞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很好地貫徹到了教學實踐之中,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也都能用心對待不同類型的學生,然而,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所謂的「公平公正」與「一視同仁」大多數時候也只是表面功夫而已。
(三)社會需要多一些包容
社會學家萊默特(Edwin M.lement)和貝克爾(Howard Becker)提出了著名的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該理論認為,犯罪是社會互動的產物,如果個人被有意義的他人——如教師,親戚,警察等貼上了行為偏差或是犯罪者的標籤,那麼他就會逐漸自我修正,成為偏差行為者或是犯罪者。這個理論對於那些有行為偏差的孩子也同樣適用,如果家庭,學校,社會總是給他們打上「壞孩子」的標籤,那麼他們在自己也接受了這一評價後,很有可能就真的走入深淵了。很多罪犯從監獄刑滿釋放之後不久又再次進入監獄,這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他們在被打上「罪犯」的烙印後,社會對他們的接納程度低,使得他們無法再次融入社會,因此最後還是重蹈覆轍走上歧途。有時候放棄是雙向的,當世界放棄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放棄了這個世界。
反思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因為長相問題一直遭到有同學的嘲笑,再加上性格有些敏感衝動,他與同學們的關係一直不太好。有一天他突然帶了一把菜刀和一瓶白酒來班上,我看到同學們在一旁對他的指指點點,也看見他滿不在乎的厭倦笑容。我記得他走過來對我說:「班長,你要不要喝酒?」我說:「我不喝,你也少喝。「他笑了笑,沒再說話。
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了,聽說是年級主任知道了這件事,把他勸退了。他沒有念完初中。
前兩年,我看到了一個陌生的QQ好友申請,沒想到竟然是他,他說他後來當兵去了,現在過得很好,他說他很感激我,因為在那個時候,全班只有我一個人願意和他說話。我感到欣慰也感到慚愧,我其實什麼也沒做,我其實應該為他多做一些的。
前兩天我聯繫到他,我告訴他我想寫這麼一個主題的文章,他欣然答應了我想寫一些他當時經歷的請求。並且告訴我,寫完了一定要讓他第一個看。那一瞬,我心中又是感慨萬千。我在想,如果當時同學們多給他一點友愛,老師們多給他一點寬容,那麼他是否能好好地讀完初中,他的人生是否又會是另一番光景呢?
我知道,他從來不是一個「壞孩子」,他帶刀不是為了傷害別人,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用冰冷的武器武裝自己脆弱的心,用拒絕他人的靠近來掩飾內心害怕被拒絕的恐慌。
事實上,人的大多數行為動機都是出於對愛與欣賞的渴求,人們會因為受到支持與鼓勵而堅持不懈地努力,人們也會因為受到壓迫與嘲笑而奮不顧身地反抗。反抗的形式有很多種,正面衝突是一種反抗,自暴自棄也是另一種消極反抗。
孩子的成長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父母,老師,社會都應該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吝嗇對於每個孩子的愛與關懷,而用心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畢竟,人是無法戰勝孤獨的。
而,愛是等待回應的過程。
There is not a bad boy, just a sad boy.
推薦閱讀:
※我女兒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這是抑鬱症嗎??
※孩子遇到霸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National Day of Silence - 關於校園欺凌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我是個十四歲的女孩 我現在每天都只想著戀愛 交男朋友 只愛看韓劇 其他事情完全沒心思專心不了 怎麼辦?
※為什麼我會喜歡看悲劇。喜歡看劇讓心難受,喜歡找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