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社漢奸與偉人
來自專欄 馬來西亞華人生活
漢奸:
1、陳東海
馬來文名Tan Tong Hye,後來改成Mohammad Tahir。 出生於新加坡海峽殖民地(今新加坡共和國),就讀於聖約瑟夫學校和萊佛士學校。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以下簡稱華社)的頭號漢奸,馬來亞華人公會(以下簡稱馬華公會,後來改名成為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的獨立談判代表之一。根據華社的要求,他必須為華人爭取到平等的地位,加上承認華語為官方語言之一。身為馬華公會總秘書的他卻在巫統的利誘下丟掉了那份備忘錄,沒有爭取華人的利益。當時英國代表問:「馬來亞華人真的沒有什麼要求嗎?」陳東海回答:「是的,就是這些簡單的要求罷了!」連巫統主席和後來的首相東姑阿都拉曼都感到不可思議,而且這事是被東姑抖出來的!沒有東姑的回憶錄的話,華社到現在還不知道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至今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而且他在談判中強調以承認馬來人的特權來換取華人的公民權,但在當時的環境下,華人的公民權已經是個鐵打的事實了,他這招不進反退的行為讓現在馬來西亞華人在吃他犯下的大虧!這就是馬來特權被加入憲法的源頭。
曾經被泰國國王認可為佛教徒的他在政治生涯巔峰改信伊斯蘭教,改名成默罕默德·達希爾。
2、陳俢信
封號是敦,馬來文名是Tun Tan Siew Sin,第三任馬華公會總會長。陳修信於1916年5月21日出生於馬六甲海峽殖民地(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為敦陳禎祿之子。身為峇峇娘惹後裔的他本身不會說華語。陳修信曾就讀於馬六甲的馬六甲高等中學、Suydaim女校以及萊佛士學院。
1958年,林蒼佑當選馬華公會總會長之後,以華人占人口三分之一的理由,要求副首相需由華人出任,而且馬華公會需獲得三分之一的選區,這個舉動獲得華社的認同,而林連玉也大力支持。但是陳俢信聯合元老派在巫統的介入下架空了林蒼佑的權力,令林蒼佑怒火攻心並且辭去馬華公會總會長這個職位。從此以後,馬華公會失去了大批支持者,也因此逐漸受到巫統的控制,成為了不能代表華社的華人政黨。
在任內建立以華人為主的拉曼大學學院雖然解決了華裔子弟高等教育的需求,但也抹殺了中文大學的可能性。
3、梁宇皋
馬來文名Tun Leong Yew Koh,封號為敦。出生於馬來亞的霹靂蘇丹國(現馬來西亞霹靂州),直到13歲才從廣州回到馬來亞,先後在怡保英華學校及檳城聖芳濟學院受教育。1906年,加入新加坡的同盟會。1921年之後,梁宇皋在怡保執律師業。1932年,到中國出任中華鐵道部第一任行政專員。1937年後,中國全面抗日,梁仍留在中國,擔任部隊的聯絡官,官階是少將。在1938年後,轉任英軍及駐緬美軍聯絡官。1946年梁宇皋回到霹靂怡保重執律師業。1948年被委為馬來亞聯合邦立法議員。1949年他成為馬華公會的創辦人之一。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他受委為馬六甲州長(現改稱為州元首),1959年以上議員的身份出任司法部長,在馬華公會內擔任總秘書職。在創立馬華公會之前,他持有中國國民黨籍,陳璧君是他的表妹。由於從小受英文教育,他不識中文,是馬華公會裡英文教育派的一員。
他是《1960年拉薩教育報告書》的馬華公會代表之一,在此報告書中他完全鄙視華文教育,認為英文教育才是明智的選擇,《拉薩報告書》強調取消華文學校,成立以馬來語為主的國民中學。他致力於華文中學的改制,在他的影響下,多間華文學校被改製成國民型中學,卻沒得到承諾的擴建撥款。他還怒懟林連玉,完全不了解華文教育的重要性。
其實他不太算是漢奸,他反的是華文教育,而沒損害漢族的存亡。
偉人:
1、陳禎祿
封號是拿督斯里、敦和爵士,馬來文名Tun Dato Sri Sir Cheng-lock Tan,馬華公會創始人,商人和政治家,為馬來西亞獨立的主要功臣和華社代表。祖籍福建漳州,是馬六甲的峇峇娘惹。在英國殖民當局推行親馬來人政策的時候,他跳出來反對,並且爭取華人的利益。二戰後,為了對抗馬來亞共產黨(以下簡稱馬共)和劃清與馬共的關係,他成立了馬來亞華人公會,積極說服華人申請馬來亞公民權,喚醒華人對馬來亞政治的關注。他反對英國殖民當局遣返50萬被懷疑親共的華人。此外,他跟巫統的東姑合作,帶領馬來亞走向獨立。
「如果沒有敦陳當時給我那種巨大的支持,我必須承認,我所領導的爭取獨立的使命,將無法完成,或者須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價…無論從任何角度看,敦陳禎祿是一個傑出的人,他是一個飽學之士,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能幹的政治家,一個獻身社會人群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卓越的愛國主義者。」——第一任首相兼巫統主席 東姑阿都拉曼
唯一的污點是在陳修信逼宮林蒼佑的時候因為私心幫助了兒子一把,導致林蒼佑的改革失敗,馬華公會開始被黨外勢力干涉。
2、林連玉
馬來文名Lim Lian Geok,是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家,出生於福建省永春縣,原名林采居,因為在閩南語里的讀音與「菜豬」諧音而改名。他在廈門的集美師範學校求學,1924年以破記錄成績畢業於集美學校師範部文史地系,受挽留在母校服務。1927年因時局動亂,學校關閉而前往南洋,先後在霹靂州愛大華及印尼爪哇任抹阜任教。後來因為被荷蘭殖民當局猜疑而前往雪蘭莪蘇丹國(現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和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的巴生共和學校和吉隆坡尊孔學校執教。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加入雪蘭莪醫藥輔助隊協助抗戰。1945年,主持尊孔復校工作,把變賣豬只的錢全部投入尊孔的建設。1946年10月,回中國奔父喪,這是他最後一次回中國。『
1949年,推動吉隆坡華校教師公會成立。1950年11月,出任吉隆坡華校教師公會主席。1951年8月,反對《巴恩報告書》,促使教總(馬來西亞華校教師聯合總會)成立。1951年9月,申請正式成為馬來亞聯合邦公民。1952年3月,促使教總積极參与教育部改編華校教科書的計劃,擔任諮詢委員。11月,促成全馬華校董教代表大會,反對擬議中的新教育法令。1953年4月,促成馬華教育「三大機構」,任「馬華教育中央委員會」副秘書。12月19日,出任教總主席。1954年8月,以教總名義提出列華語華文為官方語文之一;以教總名義向聯合國申訴,請求關注馬來亞華人地位問題。1954年11月,與馬華公會會長陳禎祿爵士聯手努力,使教育部要在華校開英文班,把華校變英校的企圖不能得逞。1955年1月,率領董教總代表團在馬六甲陳禎祿私邸與東姑阿都拉曼為首的巫統領導層會談,以自治選舉前不提華文列為官方語文問題以便利聯盟競選,換取聯盟答應若執政將廢除《1952年教育法令》,重新釐訂對各民族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並增加撥款兩百萬給華文中小學。從此奠定了董教總代表華文教育的地位。1956年4月,促成全馬華團爭取公民權大會,通過四大要求(當地出生者為當然公民;留居滿五年者可以申請公民權;凡公民義務與權利平等;華文為官方語文之一)。
反對《拉薩報告書》,讓當時的教育部長拉薩表示不把「最終目標」(所有學校改製成國民學校)加入這份報告書里。他教育華裔子弟效忠馬來亞,成為馬來亞的好公民,也呼籲馬來人要跟華人和平共處。
因為當眾揭發與拉薩的口頭協議,導致拉薩被巫統內部質疑,林連玉進而被內政部剝奪公民權。
致力於阻止華文學校的改制,因此被後來的馬華公會視為眼中釘。其成立的教總一起與董總成為了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總司令部。
3、林蒼佑
封號為敦,馬來文名Lim Chong Fu,出生於檳城海峽殖民地(現馬來西亞檳城州),祖籍福建省同安縣廈門(現福建省廈門市)。一開始就讀於哈珍學校(Penang Hutching School),後來升上檳城大英義學(Penang Free School),他於1937年獲得英國皇家獎學金(Kings Scholar)。1944年,他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獲得外科醫學學位。畢業之後去中國成為了陳誠的私人醫生,認識了妻子武漢人吳欣燕,與其在香港結婚,之後回到檳城。
他於1951年開始參與政治,被任命為檳城殖民地立法議會議員,並在同年6月19日與其他發起人創建檳城急進黨(Penang Radical Party),並擔任副主席一職。1953年,他成為檳城急進黨黨主席。1954年,林蒼佑決心與馬來亞華人公會合作,並於1954年6月27日將檳城急進黨改名為「急進黨」,並以個人名義加入馬華公會。1955年,他贏得選舉成為聯合邦立法議員。在馬華公會的選舉中,成為了第二任總會長,在黨內清除了陳東海,致力於改革馬華公會,更加註重華社的需求。後來因為選區課題在黨內元老派和巫統的架空下辭去總會長職務。
1961年離開了馬華公會,林蒼佑在同年在芙蓉創建民主聯合黨。由於陳世英等人的加盟,民主聯合黨間接成為芙蓉市議會的執政黨。1963年林蒼佑與民聯黨鬧分裂,只得撤回檳城。1964年民聯党參加全國大選,僅林蒼佑一人當選國會議員,其他當選州議員都是在他的國會選區或邊周地帶勝出。1968年林蒼佑率領民聯黨加入了新成立的民政黨,竟而在1969年的大選中躍居以反對黨身份成為檳州執政黨。當上檳州首席部長。1972年,在經歷513暴亂後,民政與聯盟(巫統)組檳州聯合政府。1974年林蒼佑率領民政黨加入國陣,並在往後的大選又再勝出。1990年大選,林蒼佑以八百多張票敗在林吉祥手中,從此退出政壇。
他創立的民主聯合黨和民政黨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支持者,直到加入國陣以後。
推薦閱讀:
※奧地利成為獨立國家而不併入德意志聯邦,宗教的因素與皇室的因素哪個更大,抑或純為二戰戰果的衍生物?
※褒獎熱誠的傳統(獎章篇)
※華野殲滅張靈甫的74師,是國民黨軍哪一位將領差點解救成功?
※《古文觀止-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如何勸說秦王的?
※為什麼有些人討厭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