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員工販賣用戶隱私,最高1條4元,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順豐員工販賣用戶隱私,最高1條4元,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世界上只有兩家快遞公司,一家順豐,一家其他。

順豐因為速度快、服務好而聞名,價格也相對較高,一般貴重物品大都選擇順豐快遞。對比過其他快遞公司與順豐快遞之後,不禁感慨:順豐真是良心。

事實真是如此嗎?

最近,湖北法院宣判一起信息泄漏案件。此案查獲涉嫌被泄漏的公民個人信息千萬餘條,涉及交易金額達200餘萬元,19名嫌疑人被判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聯繫上下文,相信大家已經明白這是一起怎樣的信息泄露案件了。

在這19名嫌疑人中,順豐員工11人,圓通代理1人,順豐員工家屬1人,無業人員5人,文化公司負責人1人。

是的,這是一起快遞員工泄露客戶信息的大型案件,其中罪魁禍首就是順豐。

據財經網報道:2016年11月,荊州市某派出所在對轄區企業進行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順豐某網點倉管「汪某」頻繁登陸公司內部系統查詢,行為可疑。

民警調查發現,汪某夫婦每天都會查詢大量用戶信息,包括地址、電話號碼、姓名等,錄入表格,發送給一個叫「小何」的人。

公安局民警迅速將汪某夫婦抓獲。根據其交代,有網名為「小何」的男子與其聯繫,以每條兩元的價格購買其公司的客戶信息。夫妻倆先後共向「小何」出售其幾千餘條客戶信息,非法獲利近萬元。

根據警方的調查,汪某夫婦口中的「小何」,真實身份是河北順豐公司的快遞員,真名叫杜某。法庭判決書顯示,杜某截至2016年底被抓的一年多時間裡,共出售用戶隱私1.9萬餘組,獲利16萬餘元。

令人驚訝的是,這19名嫌疑人當中,還有順豐的中層領導李某。

李某是順豐石家莊分公司安保部主管,在聽說小何「出賣面單掙了不少錢」之後,不但沒有制止,自己還參與其中,並向多名快遞員要求提供用戶隱私,藉以牟利。

如果只是快遞員本身不自律,那順豐大可甩鍋給「臨時工」,但如今一名中層領導都參與到販賣隱私這件事中,順豐怎麼也脫不了干係。

近些年,用戶信息泄露的報道屢見不鮮,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也不斷浮現。

但這次快遞單泄露比較特殊,快遞用戶信息數據具有信息全、頻次高、鏈條長等特點,包含有手機號、住址、銀行卡等諸多敏感信息,再加上快遞實名制的施行,用戶信息一旦泄露,等同於整套打包走,跟裸奔在大街沒什麼區別。

順豐如此,那其他快遞公司、其他跟用戶有直接關係的公司呢,販賣用戶隱私這種事肯定也不少,我相信只是沒被發現,或者相關人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企業無數次表示:「將盡全力保護用戶隱私」,但這句話只是說給媒體或高層聽的,而一般出售用戶隱私的,都是底層員工,通俗來講,這只是領導層的自嗨。

而底層員工一般都法律意識淡薄,認為出售用戶信息不是什麼大事,而且價格還很誘人,自然就控制不住自己。

據出售用戶信息的嫌疑人交代,快遞單個人信息的價格高低不等,「越新鮮的信息價格越高」,快遞發出後三到五天內的個人信息最受歡迎,他轉手賣出時能賣到四元一條,而半個月以上的信息就「沒人要了」,打包價每條只能值幾分錢。

可以想像,如果有人以每條信息4元的價格收購,那手握幾百上千個客戶信息的快遞員,有多少能抵得住誘惑。4元不行,那5元、10元呢?

不止快遞行業,你的個人信息暴露在各種行業當中。順豐隱私事件曝出來後,不少網友也曝出各種信息泄露源頭:

  • 「我現在是一個房地產中介,客戶信息來自物業那裡買.....或者別的渠道.....」
  • 「 我甚至懷疑房管局都涉及,因為若干年前有人打電話來我舊居固話問我新居賣不賣,這個電話是從來沒有關聯過的,除了政府部門我想不到還沒什麼途徑泄露。」
  • 「 表示做過幾天電銷 。我們主管告訴我們客戶電話是根據網頁瀏覽信息得到的。總歸說白了就是見不得人的,果斷辭職。」

對此,我們能怎麼做?

有人說,我們要盡量避免直接暴露個人信息。說實話,這是沒用的。

你小孩讀書,必須要填家長信息吧?

你買房買車,必須要填個人信息吧?

你應聘企業,必須先在招聘網站上做簡歷吧?

你的信息無處不在,哪怕只有其中一位員工動了貪念,我們又能如何?

我們能做的,就只是在接到詐騙電話時,狠狠的罵幾句而已。

最後,希望涉及到個人隱私的企業,做好監管和執行,別停在嘴上。


本文首發於科技每日推送(apptoday),關注科技每日推送公眾號,回復666,教你快速查詢手機實際電池容量!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定要遮擋住你的電腦攝像頭?
300多款APP被感染,2000多萬用戶受影響,這種安卓病毒千萬當心!
營銷人員的GDPR指南
不能再買凱迪拉克了?
千萬別翻對象手機,你會聽到心碎的聲音 互相尊重還是要有的!

TAG:隱私 | 個人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