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建築】序 從清真寺談起(三)

【伊斯蘭建築】序 從清真寺談起(三)

來自專欄 寫給吃瓜群眾的古代建築史

許久不見,節日快樂。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一篇序章的最後一個內容:清真寺,上至穆斯林建築中所使用的主要裝飾藝術:紋樣圖案

在伊斯蘭裝飾藝術中,紋樣和圖案是最最被廣泛運用的藝術形式。由於在傳統伊斯蘭教教義中偶像崇拜是被禁止的,具象化的人物、動物等生命體是不能作為禮拜的對象的。因此在阿拉伯圖案藝術中,更傾向於以紋飾為基礎的抽象化紋樣來作為他們的突出特徵。

人像繪畫在穆斯林學者中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在畫到與先知有關的內容時,一般會加以無臉處理。

阿拉伯紋樣(Arabesque)多用於裝飾以清真寺為代表的各類建築物、工藝品,他們是裝飾的藝術語言,同時又是傳播宗教的符號。在清真寺的禮拜大廳里,到處是密集的、色彩絢麗的紋樣,這種追求濃密的效果,完全適應作為宗教建築所需要的神秘氣氛。伊斯蘭美術的核心是建築物和工藝品,阿拉伯紋樣則是伊斯蘭教美術的靈魂。

阿拉伯紋樣種類繁多,按照題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種類:植物紋、幾何紋、文字紋。上述三種紋樣都具有抽象、靈活、連貫和密集的特點。這三者各具特色,又有許多內在聯繫。我們先從幾何紋開始說起。

幾何紋

伊斯蘭幾何圖案(Islamic geometric patterns)是伊斯蘭紋樣中被運用最多,也是運用最廣泛的紋樣形式。從最基礎的圓形、方形紋樣到由星形與多邊形組成,被稱作「girih」(/ɡereh/ 或者/girih/這個詞好像還沒中文翻譯)的華麗幾何圖案。但究其源頭,所有繁複的幾何設計通常都是建立在最基礎的重疊交錯的正方形和圓圈的組合上。

幾何紋樣的歷史相當悠久。最早的幾何紋樣是一些分散的幾何圖形,如八角形、圓形和方形的組合。圓形代表穩定、完美,象徵真主的獨一無二,正方形的四邊代表四方、四季、四種美德等神學思想。在伊斯蘭建築早期836年修建的凱魯萬大清真寺中我們可以窺知一二。

凱魯萬大清真寺內部裝飾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繁複,細密的裝飾形式也不斷出現。到了10世紀時期,一種被稱為「girih」的由交織旋轉圖案組成的細密風格開始出現了。通過多邊形自身旋轉又可以進一步演變組成星形紋,三角形旋轉得到六星形、矩形旋轉得到八星形,再旋轉得到十二星形、十八星形,到最後的二十星形乃至更多……

一個典型的girih紋樣構圖鑲嵌磚

一個girih圖案的構成通常由單個圖形的旋轉來完成。這些圖形可以是圓形、多邊形和不規則圖形。girih的圖案可以繁複到近乎無窮,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反覆變換,耐人尋味。無窮到讓信徒感受到這個周而復始,萬物有靈的大千世界真實存在。唯一可惜的是構成girih的數學方法現已失傳。只留下我們在此感受先人的智慧。

girih圖案的構成:旋轉

一些常見的girih組成圖案

Girih圖案的複雜組合

14-15世紀是girih臻於成熟的時期,girih的紋樣更為繁複、變化無窮。在這一時期具有繁複華麗girih的建築多見於伊朗。

沙赫·內瑪托瓦力陵墓(The Shah Nematollah Vali Shrine) 馬漢 伊朗 1431年修建

哈菲茲陵墓穹頂girih 設拉子 1935年建

植物紋

阿拉伯式的植物紋是曲線幾何紋的一種變體,其紋樣為卷草紋。

卷草紋,是一種在東西方歷史悠久,應用廣泛的紋飾。其通常將花草經處理後作「S」

形波狀曲線排列。構成二方連續圖案。花草造型曲卷圓潤。故名卷草紋。

中式卷草紋,多取忍冬、荷花、蘭花、牡丹等花草

西式卷草紋,多取茛苕葉

不同於中國和西方,伊斯蘭卷草紋多以葡萄葉、棕櫚葉為常見。在吸收了羅馬-拜占庭卷草紋的曲線風格和薩珊波斯紋樣後,在符合其宗教哲學下發展成著名的阿拉伯藤蔓紋樣。植物紋出現於9世紀,在13世紀時達到登峰造極,

阿拉伯卷草紋的最大特點在於其枝葉繁茂、無邊無際。在曲線的反曲點上伸出與曲線方向成逆向的分支,交互變換方向。「每片葉子長在另一片葉子的尖端。」象徵著宇宙萬物的節奏感和頑強茂盛的生命力。阿拉伯卷草紋的構圖往往是沒有邊際的。象徵著這個無限的世界。

大馬士革大清真寺卷草紋樣 大馬士革 敘利亞

麥地那-阿沙哈拉宮(Medina Azahara)卷草紋樣 科爾多瓦 西班牙

此外,還有一些富有象徵意義的植物紋,如聖樹紋、樂園紋。聖樹紋象徵著生命之樹,源自伊朗。體現了古代宗教中對生命之樹的植物崇拜。在伊斯蘭教創立以後,聖樹成為真主神聖品格的象徵 。而樂園紋表現的題材則是穆斯林在死後進入的天園「jannah」。但這兩者到後來也逐漸衍化成單純的垂直紋、螺旋紋。

大馬士革大清真寺寶庫(Dome of the Treasury)聖樹紋 大馬士革 敘利亞

文字紋

在紋樣中以阿拉伯書法(Islamic calligraphy)書寫的阿拉伯文字也有非常重要的裝飾作用。其內容多為《古蘭經》選段和讚頌先知之語。由於字體種類繁多,作為紋樣構成的一部分,文字紋也因字體的不同而各具風格。

常見的阿拉伯紋六大書法體如下:

在麥地那哈里發時代(632-661)庫法體(Kufic)阿拉伯文頗為盛行。庫法體古樸方正,稜角清晰,線條粗獷。近似於漢字中的篆書。是阿拉伯文最古老的書法。奧斯曼哈里發當政時的確定的第一版《古蘭經》便是用庫法體謄抄。

庫法體

9世紀庫法體所書《古蘭經》

幾何紋庫法體裝飾

在阿拉伯帝國時代(7-10世紀),納斯赫體(Naskh)阿拉伯文逐漸取代庫法體,風行伊斯蘭世界。納斯赫體盤曲流暢,便於手寫。類似漢字中的行書。有「標準字體」之稱。又稱「謄抄體」。

納斯赫體

納斯赫體書法

奧斯曼帝國中期(16-17世紀)的迪瓦尼字體(Diwani)字間聚散分明,字形委婉多姿,近似漢字中的楷書。主要用於公文書寫,又被稱為「公文體」。

迪瓦尼體

迪瓦尼體簽名

蘇勒斯體(Thuluth)又稱三一體,宛若幾何圖案,字型複雜,字間雍容華貴,書寫時變化多端,造型層出不窮。近似漢字中的草書,多用於裝飾性文字。

蘇勒斯體

沙烏地阿拉伯國旗,蘇勒斯體所寫

波斯體,又稱塔里格體(Ta?līq )字形優美瀟洒,流暢自然,書寫時如行雲流水,倒掛金鐘狀。在阿拉伯書法中自成一派,

塔里格體

塔里格體書法

盧格阿體(Ruq?ah)又稱「行書體」字體簡潔明快,手寫自然流暢。可連筆草鞋,又不失原型,使用起來極其方便,是一種備受大眾歡迎的行書體寫法。也是現在最廣泛使用的字體。

盧格阿體

上述紋樣在藝術實踐中,全然不受分類的限制。可重合套疊、顛倒錯位,渾然一體,極盡富饒。不過伊斯蘭裝飾藝術也不單單僅限於紋樣和圖案裝飾:被稱為「Zellige」的馬賽克鑲嵌畫和早期清真寺上的壁畫也一度非常流行。我們以後有空再拾遺(咕)。

下一期開始我們就將按照時間線來開始正文部分了,感謝大家的支持。

參考資料:

《世界建築史 伊斯蘭卷》王瑞姝

《世界建築史叢書 伊斯蘭建築》約翰·D·霍格

英文Wikipedia中與Arabesque等有關的條目及相關圖片

《阿拉伯通史》納忠

《哈里發國家史》哈全安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艾哈邁德·艾敏

推薦閱讀:

歐洲建築簡史(三):文藝復興(下)

TAG:伊斯蘭教 | 西方建築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