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黑龍江——十七世紀中俄邊境戰爭始末(一)
黑龍江,自古便載於中國史冊,《山海經》中稱之為浴水, 《北史》稱 完 水,《 唐 書 》 稱 室 建 河,《 舊 唐 書 》 稱 望 建 河,《 金 史 》 稱 石 里 罕 河,《 元 史》稱撒合兒兀魯。今日所稱黑龍江者最早見於《遼史》。滿語稱黑龍江為 「薩哈連烏拉」,「薩哈連( sahaliyan) 」漢意為「黑」,「烏拉( ula) 」 漢意為「江」。 黑龍江全長約4350公里, 整個流域面積184萬平方公里。生活在這一地 區的古代民族, 其名稱較為複雜, 各時期稱呼不同, 如肅慎、烏桓、鮮卑、 柔然、室韋、挹婁、勿吉、契丹、女真、蒙古等。《左傳》昭公九年「及武?王 克 商 , 肅 慎 、 燕 亳 , 吾 北 土 也。」開元十年(722年),唐朝在黑龍江流域設立了黑水都督府,以羈縻的形式在黑龍江流域 設立了行政機構。至明永樂七年(1409年),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著名的永寧寺碑便 是 在永樂十一年(1413年)和宣德八年 (1433年)分別樹立。
??十六世紀末,遼東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崛起,吞併了女真各部落,並隨後對明朝發動了戰爭,雖然在一系列的戰爭中擊敗明軍、女真各部,並基本佔領原明遼東全境。但是打仗終究是要死人的,這種綿延近半世紀的戰爭,對其一個小小的建州部來說人員損失是不可承受的,沒人怎麼辦?那就抓壯丁吧!在其早期軍事擴張中,經常可以看到對女真其他各部及明境內經常出現擄掠人口的記載。戰爭中,建州女真將混雜的各部民眾編入八旗。但是這項舉措在初期並不完全成功,被征服的女真各部仍然沿用原有部落名。於是於1635年,由皇太極下旨廢除原女真各部名稱:「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凡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只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這是滿洲統治者藉以消除各部隔閡,整合內部的舉措。隨著扈倫四部被征服,黑龍江流域的大門被打開,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薩哈連部、瓦爾喀部等各部相繼臣服。如天聰九年(1635年)《太宗實錄》所書「是日,出征瓦爾喀之霸奇蘭、薩建穆什喀,令白奇及兵部啟心郎額色黑、伊木布齎捷音至,奏報:收服、編戶壯丁二千四百八十有三,人口共七千三百有二;所有牲畜:馬八百五十六,牛五百四十三,驢八。又俘婦女幼稚一百十六人,馬二十四,牛十七。」
滿洲的戰火在短短二十年的時間裡燃燒到了黑龍江中上游地區 。1634年,黑龍江流域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結雅河)的巴爾達齊率部族首領四十四人至盛京進貢貂皮一千一百一十八張。通過他,滿洲獲得了珍貴的黑龍江中上游地區索倫部的資料。此後於1637年,索倫部首領博穆博果爾也率八人向皇太極進貢馬匹、貂皮。然而,博穆博果爾作為索倫部首領,實力遠較巴爾達齊強,對皇太極也不如巴爾達齊恭順。於是在1638年,皇太極的部隊便攻 入 了 索 倫 部 薩 哈 爾 察 地 方 , 掠 「 男 子 六 百 四 十 名 , 家 口 一 千 七 百 二 十名。」
同年11月,博穆博果爾再次遣使入貢以示臣服。但是皇太極已經選定實力弱小態度恭順的巴爾達齊作為自己在索倫部的代理人,精通漢文化的皇太極選擇了中原王朝對付「四夷」所常用的「以夷制夷」,以揚弱抑強的方式,讓巴爾達齊成為了大清的「額駙」,以抗衡博穆博果爾的勢力。博穆博果爾對此極為不滿,便不再繼續朝貢。1639年12月,按捺不住的皇太極宣布討伐索倫部,兵鋒直指博穆博果爾所屬鐸陳、阿薩津、多金、雅克薩四城,遭到當地索倫部的頑強抵抗。使得清軍攻勢一時受挫,清軍在得到增援後,調整了作戰方式,先集中兵力攻打雅克薩城。因為索倫部的發展水平有限,所築城寨皆為木城,清軍縱火焚毀南門塔樓 , 攻入雅克薩 。 隨後攻打烏庫爾城 , 舉火焚城 , 烏庫 爾 城宣告 失守,穆博果爾的胞弟噶凌阿等二百餘人被俘。
這時,博穆博果爾集中了黑龍江 中 游 及 精 奇 里 江 南 部 的 索 倫 部 各 村 屯 ( 不 含 皇 太 極 額 駙 巴 爾 達 齊 的 多 科屯)6000人襲擊清軍正藍騎後隊。雖然博穆博果爾的兵力不算少,但是這些人是從各個村屯臨時徵召的民軍,組織和裝備上都不如清軍,博穆博果爾戰敗,率部眾逃亡。索倫部經此一役,損失極為巨大,僅僅在1640年5月14日的 奏 報 中 , 被 俘 獲 的 索 倫 部 男 丁 和 婦 女 兒 童 便 有 六 千 九 百 五 十 六 口 之 多 。9月,皇太極得知博穆博果爾率部眾躲在赤塔河流域,於是派兵第二次征討索 倫 部 , 生 擒 博 穆 博 果 爾 , 獲 其 部 眾 九 百 五 十 六 人 。
隨 後 的 第 三 次 征 伐 索倫,獲部眾兩千八百一十七人。自此,索倫徹底臣服,黑龍江流域納入清朝版圖「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 其間使犬、使鹿之邦, 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 厄魯特部落, 以至斡難河源, 遠邇諸國, 在在臣服。」皇太極將俘獲的索倫部部眾編入八旗,一方面補充了因與明軍戰爭而損耗的人口,二是摧毀了索倫部的早期組織機構(索倫汗國),削弱了當地的部族力量,穩定了後方,可以更為集中兵力與明朝軍隊交戰。但是,索倫部因此而損失的巨大的人口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補充的。
空虛的索倫部確實給滿清提供了穩定的後方。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白山黑水漁獵起家的滿清統治者又何曾想到,在北方的北方,有一隻更加兇殘的北極熊即將把他的爪牙伸向這裡……????
推薦閱讀: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40
※朱熹和寡婦有什麼故事?
※《奧特曼大電影銀河傳說》中的貝利亞是怎麼樣的一個角色?
※巨匪劉黑七發明的酷刑,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
※幻滅史的倒敘(管理員老師,疑似敏感的我基本全改了,重發下,您高抬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