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抹茶和《源氏物語》,吹奏樂部了解一下——《吹響吧!上低音號》宇治市聖地巡禮日記
來自專欄 霓虹補完計劃
觀眾老爺們大家好,這是我的第二篇聖地巡禮日記(第一篇:《從掃盲到實景,這可能是史上最走心的<你的名字>聖地巡禮制霸指南》),巡禮的作品為京都動畫公司2015年出品,俗稱「京吹」的TV動畫《吹響吧!上低音號》(《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
相比在掀起過一陣觀影熱潮的《你的名字》,京吹這類偏「宅」向的動畫無疑在知名度和傳播力上都要小眾很多,之所以會選擇這一條「朝聖」路線,除了對作品本身的喜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名鼎鼎的京都動畫恰好就位於京吹的取景地——京都府宇治市境內。
說起宇治市的城市印象,不少妹子鍾愛有加的「宇治抹茶」就是這座位於京都南部的城市的特產。作為「日本三大茶」之一的宇治茶的主要產地,宇治街邊鱗次櫛比的茶鋪一路飄散著濃郁的茶香,中村藤吉、伊藤久右衛門、上林春松、福壽園等老字號制茶企業設有不少面向遊客開放的工場和茶館,不僅是茶葉,從和果子、巧克力、冰淇淋到拉麵、咖喱、章魚燒,這裡幾乎一切食物都與青綠色的抹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此外,宇治還是日本古典文學代表作《源氏物語》的重要故事舞台,紫式部筆下平安時代的宮廷風華,加上平等院等歷史文化遺產的潤澤,更給這座寧靜的小城平添了幾分雍容的華貴氣息。
而作為《吹響吧!上低音號》的製作方、日本動畫業界的扛把子,京都動畫的大名在ACG文化圈中可謂是如雷貫耳、婦孺皆知。從《全金屬狂潮》、《涼宮春日的憂鬱》、《CLANNAD》到《輕音少女》、《冰菓》、《Free!》,青春校園題材一直是以小清新風格著稱的「京阿尼」的看家本領,拋開起伏不定的劇本質量不談,其一貫美型討巧的人設水平與精良細膩到近乎走火入魔的作畫質量堪稱是二次元的工業光魔,譽為2D動畫視覺藝術的頂級標杆、行業巨擘並不為過。而《吹響吧!上低音號》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我心目中青春校園題材的TV動畫在敘事和美術上的雙重巔峰,也是京都動畫十多年以來凝聚了自身風格的集大成者——關於作品本身的一些雜談,我留到正文中再詳細解讀。
關於這篇聖地巡禮日記,另外有幾點需要說明一下:
一是巡禮的地點基本是以15年的第一季動畫為參照原型,第二季因為場景大同小異,所以涉及較少。
二是京都動畫在這部作品中延續了「照搬照抄」的老傳統,幾乎將小半個宇治市直接復刻到了畫布上。由於場景分布異常密集且數量繁多,加之這次行程安排太過緊湊,所以不少地方因為時間原因沒能涉足,留下了不少遺憾,而部分重複次數較多的場景也選取了少量代表性的鏡頭。
三是除了巡禮記錄,我在這篇日記中也加入了不少自己對於作品粗淺的理解與感想,也算是半篇遲來的影評。
那麼,先奉上所有動畫與實景的對比圖:
下面是正文部分。
目錄
1:行前準備
2:《壊せ!次元の壁》 ——巡禮之旅
2.1:宇治市文化中心
2.2:京都府立山城綜合運動公園(太陽之丘)
2.3:宇治橋及周邊
2.4:宇治神社
2.5:朝霧橋東側
2.6:京都府立菟道高等學校
2.7:京阪六地藏站
2.8:大吉山(登山道、展望台)
2.9:井川用水機場前
2.10:羽戶山第3兒童公園
2.11:あじろぎの道
2.12:觀流橋
2.13:JR宇治站
2.14:京阪宇治站
2.15:京阪黃檗站
2.16:宇治市觀光中心
3:京都動畫本社探訪
4:京阪電車×《吹響吧!上低音號》聯動
5:番外雜談
5.1:一座城市的「京吹」情緣
5.2:回歸初心的「上低音號」
5.3:鼓勵人「走出去」的聖地巡禮
1:行前準備
關於聖地巡禮的一些基本的行前準備,我在上一篇的第一部分中已經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再贅述。不過有不太看動畫的朋友曾經問過我,說很好奇這些地方是怎麼找到的,其實聖地巡禮作為日本「宅」文化中為數不多的與現實世界的鏈接紐帶,日本網友製作的攻略和周邊本子一樣是非常豐富細緻的。這次我主要參考的就是一個名為「ぶらり聖地巡禮の旅」的著名聖地巡禮情報網站,其中分集數和場所網羅了大部分的取景點,而且這個網站涵蓋了京都動畫幾乎所有TV動畫作品的巡禮攻略,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同時,該網站和宇治市官方也聯合推出了《吹響吧!上低音號》舞台探訪地圖供巡禮者免費使用,分為宇治市街和京都府廣域地區兩張,分別詳細地標註了市內和府內的所有聖地,細緻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另外為應對宇治市內場景密集繁多的情況,這次我事先將動畫中的截圖列印了出來,根據場景分類整好並一直隨身攜帶著,事實證明這樣做確實比到了目的地後再臨時掏出手機比對照片方便效率了不少。
雖然在準備工作上費了不少工夫,但用雙手將動畫與現實重合的一瞬間,那種打破次元之壁的喜悅與成就感卻是無法替代的。
2:《壊せ!次元の壁》 ——巡禮之旅
和《你的名字》橫跨了小半個東日本不同,《吹響吧!上低音號》中除了打了個醬油的京都市外,動畫中出現的絕大部分場景都集中在小小的宇治市內。作為小說的改編動畫,由寶島社文庫出版的原作小說的作者——武田綾乃就是土生土長的宇治人,其筆下故事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自然都刻上了家鄉的烙印,因此動畫中包括建築、風景、活動在內的種種元素有如此強烈的既視感也就不足為奇了。好比在《Minecraft》里仿造了真實的宇治市一般,京都動畫的畫師們並不是「參照」、而是像攝像機一樣在二次元中徹底「還原」了現實世界的場景,所以每當舉起相機拍攝時,我都恍惚間有種久美子和麗奈會在下一秒走進視野里的錯覺——這種亦真亦幻的沉浸感,正是聖地巡禮帶給人最大的滿足與喜悅。
2.1:宇治市文化中心
第十一集中,麗奈和香織為爭奪比賽中的小號Solo位進行了二次選拔,選拔的場所是宇治市的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的外景:
選拔前,頭號迷妹優子和部長晴香分別在後門和香織見了面,順便立了一波flag:
這一集中的二次選拔,正式給麗奈與香織兩撥人之間的矛盾衝突畫上了句號。香織算是劇中最苦逼的角色,在吹奏部勤勤懇懇三年,一年級的比賽時資歷尚淺,二年級因為羽翼未豐以及內部矛盾被迫讓位,熬到三年級終於有機會大施拳腳時,卻被半路殺出的後浪直接拍死在了沙灘上。兩人的小號獨奏結束後,當被瀧老師明確詢問「你想擔任獨奏嗎」,此刻香織的內心想必經歷了一番極為矛盾的掙扎:在技不如人的事實面前,是「合情」地抓住這根最後的稻草,還是「合理」地為團隊做出最好的選擇,對於一名胸無城府的少女而言,這種兩難的抉擇實在太過揪心。
頃刻的沉默後,這位吹奏部的女神似乎長舒一口氣般,恢復了往日溫柔沉穩的語氣緩緩說道,「不,我不能擔任」。在將高中三年最後的獨奏機會拱手讓給後輩時,也代表著自己用坦然接受的方式解開了心結——最後一集的比賽中,香織對獨奏中的麗奈投去的眼神,便已說明了一切。
對於香織的選擇,我並不認為是出於高尚情懷的自我犧牲,誠如明日香所言,香織是自知實力不如麗奈的,但這並非來源於對奪走自己地位的後起之秀的嫉妒或不滿,而是因為無法認同三年以來碌碌無為的自己,所以才選擇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去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釋然的答案。
青春不禁代表著熱血、歡笑和感動,也有苦澀、不甘和淚水,通過對香織、晴香、葵、夏紀等形形色色的配角的刻畫與塑造,使得吹奏部的青春物語變得更加飽滿與真實,這也是《吹響吧!上低音號》的一大亮點所在。
2.2:京都府立山城綜合運動公園(太陽之丘)
第五集中,北宇治吹奏部參加了京都府各所學校集體參加的固定活動Sunrise Festival,這段邊行進邊演奏的花式表演配上養眼的制服,構成了第一季的第一個小高潮。
其中,集合與表演的室外場地是位於宇治市南部丘陵地帶、與城陽市交界處的的京都府立山城綜合運動公園,別名太陽之丘。
另外,從宇治市區到文化中心,再到太陽之丘這一段路都是喪心病狂的上坡,像我一樣打算騎行的老鐵請做好心理準備。從正門往裡走一段路,就可以找到劇中各個學校吹奏部集合和出發的場地——陸上競技場。
作為動畫中的演奏場地,太陽之丘是個集市民公園與運動場於一體的大型運動公園,整體規模相當大,公園綠地、運動場、足球場、棒球場、健身房一應俱全,第二季中福利泳裝回的游泳館也在其中。恰逢周末下午,公園裡人聲鼎沸,不少學生都在運動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也少不了席地而坐觀賞櫻花的普通市民。因為這種運動公園幾乎沒有遊客的身影,所以是個近距離接觸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好機會。
動畫中出現的陸上競技場這天剛好在舉行運動會,成群結隊的中學生在場地里奔跑與吶喊,因此也就沒有走到場地中,加上這個運動公園相當地大,步行起來頗費時間,所以只拍了這一張全景照。
動畫中的這段小高潮既是北宇治吹奏部渡劫成功的轉折點,也是久美子重獲新生的分水嶺。在演奏前與昔日好友梓對話後,久美子恍然發覺自己不僅揮別了初中的黑歷史,也正式從新學期的迷茫中解放了出來,真正踏上了高中的嶄新生活;最後少女帶著臉頰的汗珠仰望天空的一幕,配上清爽乾淨的藍天白雲作為背景,也是在前半段中我最喜歡的鏡頭之一。
2.3:宇治橋及周邊
和京都的鴨川一樣,宇治也被一條南北向的宇治川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橫跨宇治川的主要橋樑就是宇治橋,也是主角們上學與放學路上經常會經過的區域。
橋西側的紫式部像,宇治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橋的中部:
橋西側的路口,在第二集中久美子和葵分別時出現,旁邊就是人聲鼎沸的商店街和平等院表參道:
平等院表參道前的大鳥居:
第八集的祭典之夜:
除了西側路口,京阪宇治站前的東側路口在第五集中有不少精彩的夜景戲份,包括那一發迷倒眾生的撩發殺。
2.4:宇治神社
神社算是動畫和日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建築之一,大概是混合了古典、浪漫與神秘氣息的緣故,故而許多作品中都會講標誌性的神社作為承載重要劇情的場景。《你的名字》中,瀧與三葉在東京相遇的須賀神社作為命運的邂逅舞台,完全是偶然的、非日常的。而京吹中出現的神社所展現的則是日常的一面,即作為主角們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地融入背景之中,不會留給人太深刻的印象,但卻也是烘托劇情必不可少的調味料。
動畫中,宇治川東岸的宇治神社出場頻率並不高。第一集里瀧升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神社裡:
第七集中,小葵退出吹奏部前的雨天,久美子在水手舍前躲雨:
祭典和浴衣則是神社的標配:
神社內部,規模不大,賣御守和寫朱印的地方也挺冷清。
買了個繪馬,在有限的空間里安利了一番京吹:
另外宇治神社後面還有一座宇治上神社,是京都地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第八集中麗奈問久美子「剛才的神社和這個神社你喜歡哪個」,並坦言「我喜歡這個,因為給人以成熟的感覺」,指的就是後面的宇治上神社(宇治神社表示躺槍)。
動畫中類似的外景不少都集中在風景秀麗的宇治川兩岸,一般都是主角在放學後促膝長談的場所,雖然往往不會發生什麼重要劇情,但卻是描繪和體現高中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舞台。
2.5:朝霧橋東側
朝霧橋是宇治川南部連接橘島和東岸的主要橋樑之一,東側就是宇治神社的入口,附近的河邊景觀是不少日常戲份的發生地。
橋頭的指路牌:
通往宇治站的河邊道路:
第四集中,久美子與秀一放學後坐在石階上促膝長談:
然後被路過的麗奈一陣狂懟:
京吹中,類似這些細碎的城市景觀不在少數,從草木、山川等自然景觀到街道、車站、神社等建築,動畫中出現的外景數量要遠遠多於同類型的日常校園系作品,幾乎和學校教室內的戲份平分秋色。對於靠一筆一畫完成的2D手繪動畫來說,在大量的外景上所花費的工作量是我們作為觀眾難以估量的。尤其是在作畫上以精細考究而著稱的京都動畫,拋開一些畫風特立獨行的作品不談,其在每一幀美輪美奐的畫面中所投入的心血,比起以唯美和細節著稱的「壁紙狂魔」新海誠也毫不遜色。
2.6:京都府立菟道高等學校
動畫中主角們所在的高中——「京都府立北宇治高等學校」的原型,是位於宇治市區東北的京都府立菟(音同兔)道高等學校。拜動畫的取景地所賜,這所默默無聞的菟道高校一下子成為了巡禮者紛至沓來的聖地,Google地圖裡的地點評論也是清一色的「京吹賽高」,也不知道學校里的吹奏部成員們在看動畫時作何感想。
另外,原作者武田綾乃就讀的高中並非是這所菟道高校,而是京都市的京都府立嵯峨野高等學校,小說中人物與故事的原型也是取材於自己在母校的親身經歷。當然實際創作中不可能讓主人公從宇治跑到京都去上學,所以這所家鄉的高中就成為了天選之校。
菟道高校的位置離車站都很遠,但是從京阪宇治站坐公交車可以直達:
下車後往右走50米,就可以看到學校的正門:
和動畫中校門、電線杆、教學樓、櫻花樹的位置都一模一樣:
第一集中的入學式:
動畫中,大概有一半的劇情都發生在學校和教室里,但是日本的學校都是嚴禁入內,所以只能在門口觀望一番。
校門口的自動販賣機上也貼著京吹的宣傳圖片:
雖然是下午兩三點,但是仍有三三兩兩剛來學校的學生,雖然我很想問你們隨便曠課都大丈夫的嗎。不過跟江之電站前的鎌倉高校一樣,學生們大概也對舉著相機的巡禮者見怪不怪了吧。
2.7:京阪六地藏站
動畫中,久美子一行往返學校利用的交通線路是京阪電車的京阪宇治線,一共有八個站,而出現最多的車站有三個:宇治站、黃檗站和六地藏站,經常在黃昏時作為回家的上下車地點出現。
值得一提的,從現實中菟道高校的位置出發,最近的黃檗站也有2公里以上的距離,不過放學之後和朋友邊聊天邊走路回家也在情理之中,但六地藏站離學校遠的就有些不合常理(近5公里),經常從這裡上車回家著實有些匪夷所思。
因此有人認為,「北宇治高等學校」雖然是以菟道高校為設定原型,但是在動畫中所處的位置應該在現實中「東宇治高等學校」附近,從地圖上的距離來看,這樣的解釋無疑要合理很多。
六地藏站主要在第一集和第三集出現。第一集中,三人放學時等紅綠燈的站前人行橫道:
第三集,同樣的地方,但色調變成了黃昏:
站外:
月台:
月台的通道口:
京吹在我的心目中是一部給畫面效果200分也不為過的TV動畫,要說其在美術上所呈現出的最為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黃昏場景出現頻率非常高,在光線的運用和色調的渲染上令人如痴如醉,對營造氛圍、烘托劇情功不可沒。
第二集最後久美子與小葵在河邊對談的那一幕,當第一次看到黃昏下一草一木的律動與湖面的粼粼波光時,饒是有《冰菓》珠玉在前,那股不食人間煙火的美依舊讓我感到一陣由衷的驚艷與震撼,也不禁為京都動畫在作畫與細節上近乎「病態」的匠人精神所嘆服。
2.8:大吉山(登山道、展望台)
京吹第一季開播後,在熱度上一直算是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神來之筆般的第八話《祭典三角》橫空出世,一聲平地驚雷炸穿病入膏「黃」之聲此起彼伏的大小論壇,方才讓京都動畫伴著文藝氣息爆表的「祭典之夜」一同封神。
關於這段全劇中最美妙、最撩人的橋段,我無意用自己貧乏蒼白的辭彙去形容它在感官上給人帶來的那種難以言喻的美感。我只能這樣評價,人們對於一名創作者最高的肯定無非就是,只有XX才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或者是一看見某種象徵就會不自覺地想,這一定就是XX的傑作。從「獨一無二」的角度來說,即便有人達到了在敘事與美術上超越京阿尼的水準,但是那股子與生俱來、讓人神魂顛倒的藝術氣質,卻是所有人都望塵莫及的存在。
這一段到底出色在哪裡?我舉兩個例子試著解釋一番:
一處是改動過的台詞。路上有這麼一段對白:「腳不疼嗎?」;「疼,但是我並不討厭這種感覺」;「……總覺得聽著好色情」。對久美子的這句挑逗性的吐槽,原作中麗奈的回應是,「……あほちゃ?」(傻嗎?),而動畫中則變成了一句充滿遐想空間的「変態」(變態)。
一處是對文字進行圖像化處理的情節。原文中「麗奈の手が伸びる。白い指が、久美子の頬を滑っていく。」(麗奈伸出纖纖玉手,雪白的手指從久美子的臉頰上滑落)這句扁平的文字描述,在京阿尼的生花妙筆下,變成了攝人心魄的一段指間繚繞:
幾分鐘的時間內,通過幾局台詞加幾個動作,就把高坂麗奈高冷的面具盡數剝落——在這種氛圍的詮釋與美感的演繹上,京都動畫的畫師們無疑就是教科書般的典範。
祭典當晚,久美子與麗奈攀登的大吉山就位於宇治神社的後方,從山腳到半山腰的展望台有一公里多的山路,而且都是布滿細小石子的緩坡。當親身體驗過這段登山路後,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穿著高跟鞋的麗奈會把腳後跟磨出血,以及那句「祭典的日子來爬山這種傻事,其他人是不會做的吧」,因為就算在旅遊旺季,我這一路上山都沒見著一個鬼影,更別說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祭典之夜了。
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到展望台,本以為可以獨享宇治的夜色時,卻萬萬沒想到居然已經有三三兩兩的遊客聚集在涼亭周圍,讓我頗感意外:
在等待夜幕降臨的過程中,陸續有跟我一樣的背包客掛著「竟然已經有這麼多人」的詫異表情來到展望台,看來大吉山的夜景還是有些人氣的:
比起動畫中的盛夏,四月初的山頂仍夾帶著些許微涼,隨著華燈初上,夜色下的宇治在夜櫻的枝杈間緩緩鋪開:
祭典之夜那熟悉的涼亭、台階與欄杆,恰如久美子所形容的「彷彿深陷其中、此刻就算殞命也在所不惜」一般,令人興奮難耐,又如痴如醉:
當流轉過千萬遍的舞台映入眼帘,腦海中情不自禁地回放著那的璀璨的燈火、閃爍的瞳孔、夏日的裸足、撩人的對白、隨風飄揚的純白裙裾、若即若離的溫熱眼神,以及在那首《愛を見つけた場所》的旋律中融化在朦朧夜色下的少女背影,一切都顯得如此虛幻而又真實。
對於一名旅行者而言,大概沒有什麼比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只屬於自己的那抹絕美風景更為令人喜悅的事情。我想,無論是聖地巡禮的意義,以及旅行的真正價值,大抵都不過如此吧。
2.9:井川用水機場前
宇治川西岸的代表性景點,第一、二、六、八、十二集都出現過,但始料未及的是這一段剛好在進行河床的大規模施工,附近風景如畫的河畔景觀全部化作烏有,算是這次巡禮最糟心的地方。
第一集中久美子和秀一相遇的長凳,在櫻花季分分鐘讓人少女心爆炸:
2.10:羽戶山第3兒童公園
菟道高校對面的兒童公園,成員放學後經常來的地方。
因為有家長帶著孩子在公園裡,所以就沒有多拍。
2.11:あじろぎの道
第一話開頭久美子初入高中時走過的一段小路,和井川用水機場一樣位於河岸邊的あじろぎの道,漫舞的櫻花的與粉色的大地同樣美到窒息:
現實中的櫻花雖然數量沒有動畫中那麼多,但是清晨一路散步依舊令人神清氣爽:
2.12:觀流橋
宇治川南側的橋樑,短暫地出現在麗奈的回憶中。
因為剛好位於支流匯入宇治川的位置,所以被冠以觀流橋之名,站在橋上就可以看到腳下的急流。
2.13:JR宇治站
JR線是遊客從京都和奈良往返宇治的主要線路,位於宇治橋的西側,但是JR線在動畫里不是學生上下學的常用線路,所以只在第八集的祭典之夜作為集合地點出現過。
2.14:京阪宇治站
京阪宇治線的起始站,緊挨著宇治橋的東側橋頭,也是距離久美子家最近的車站。
第二季中久美子和麗奈放學回家的場景。
2.15:京阪黃檗站
久美子一行放學回家的另一個主要車站,規模比宇治站及六地藏站小很多,屬於典型的私鐵小站。
2.16:宇治市觀光中心
觀光中心基本是日本每個城市的標配,雖然不是動畫中出現過的聖地,但宇治市的觀光中心專門為京吹開闢了一塊留言角供巡禮者們互相交流,這也算是日本旅遊業重視旅行體驗的優良傳統了。
觀光中心內的大展板和留言角,去的時候正好有兩名小哥在留言:
作者武田綾乃簽名的海報:
坐下來一翻,工作人員很有愛地特意將樂譜本作為留言本,寫完的留言本已經塞滿了整整一抽屜,經我之手啟用的已經是第二十五本了:
「桌子和椅子是菟道高校的學生們用過的『聖物』喲」:
翻看來自五湖四海的巡禮者的留言與祝福,依舊讓人感到由衷的溫暖:
老規矩,承包半頁紙:
來宇治市巡禮的朋友,別忘了最後來這裡留個言。
3.京都動畫本社探訪
在日本,絕大多數的動畫公司都集中在東京或者周邊地區,原因也很簡單,可以享受到首都圈內的豐富資源,也便於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協作。但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全日本就有這麼兩隻離群索居的「閑雲野鶴」,一家是位於北陸地區富山縣南礪市的P.A.WORKS,另一家就是坐落在京都府宇治市的京都動畫。無獨有偶的是,這兩家都是以製作清新治癒的青春題材動畫而見長的行業翹楚,兩者憑藉唯美考究的作畫在中日兩國都有大量的粉絲,也是我最心儀的一對老司機。
順便吐槽一下,這兩朵奇葩雖然看著偏僻,但離新幹線都很近,在東京也都有辦事處,但對於一般遊客來說,京都動畫因為離京都站只有二十分鐘車程故而也十分便捷,但P.A.WORKS的位置就有些充滿惡意了。北陸地區(福井縣、石川縣、富山縣)在日本人眼裡都算是比較冷門的旅遊地,對於中國人來說更是人跡罕至的地區,去年我在金澤時本打算去順路朝聖一番,但是礙於花在交通上的時間還是作罷。
關於京都動畫公司的本社,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不少圖片,拋開位置不談,公司「大樓」的尊容著實有些寒磣。約莫是吸取了某些翻車的老司機蓋樓蓋破產的教訓,從JR或者京阪的木幡站下車,便能看到一幢與顯赫的名聲極不相符的黃色小洋樓矗立在冷清的街邊,對於將京阿尼奉若神明的京蜜來說看著不免有些落魄:
大樓玄關、外牆和櫥窗里的海報:
大名鼎鼎的「株式會社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Kyoto Animation),昵稱「京阿尼」就是從簡稱「京アニ」音譯而來:
作為Staff的辦公區域,這幢樓是不向公眾開放的,不過百米開外就有京都動畫的另一幢辦公樓,這裡有面向遊客開放的周邊商店——Kyoani&DoShop!,裡面販售各種動畫的周邊產品,可以說是京蜜們的天堂了:
進門一看,十幾平米的小商店已經擠滿了不少遊客,除了能聽到熟悉的日語和中文外,還有不少老外的身影,世界大同果然得靠萌和愛:
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周邊。這裡的商品由京都動畫旗下的子公司AnimationDo負責生產銷售,除了文件夾、明信片、T恤這些小商品外,還有漫畫、畫集、設定集等官方資料,主要以近兩年的人氣作品為主:
店內的扭蛋機:右下角有熟悉的大號君:
正在放送的1月番《紫羅蘭永恆花園》的宣傳看板。說句題外話,京紫是京阿尼的作品中我看過的最無聊的一部,不是難看,只是單純無聊地讓人昏昏欲睡,簡直無法想像這和令人笑岔氣的《日常》是出自同一家公司之手。
商店的圓桌上擺著熟悉的留言簿,比起遊客中心裡的京吹主題留言簿,這裡中文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野生大觸的各種速寫也是爭奇鬥豔。從一頁頁情懷滿滿的「感謝京阿尼」的共鳴中,可以感受到那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京阿尼給所有人帶來的溫暖與感動:
在我的留言上方,是一位東京大學的國內粉絲,也許在字裡行間萍水相逢我們正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但對於一部作品發自肺腑的喜愛卻是心有戚戚焉:
對於從五湖四海匯聚於此的旅行者而言,這些熟悉的陌生人留下的筆跡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紅線。從去年的《你的名字》到今年的《吹響吧!上低音號》,每次翻閱一沓沓的感言並留下自己的祝福時,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旅行,而是在與天南地北的人們共同分享並傳遞著世間最通俗與真摯的語言。
縱使素未謀面,亦能心心相印——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文化」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力量吧。
4.京阪電車×《吹響吧!上低音號》聯動
在日本旅行時,經常能看到兩個非常能反映日本文化特色的漢字辭彙,一個是「限定」,另一個則是「連動」(聯動)。限定顧名思義,像櫻花季就能買到的各種粉色系的限定產品,而聯動則可分為行業內的聯動與跨行業的聯動,前者多見於遊戲等領域的廠商在內容上的合作,後者的腦洞就比較大了,像國內的麥當勞和肯德基經常和一些大IP合作推出贈品就是一種聯動,這裡所說的京阪電車與《吹響吧!上低音號》的聯動也是不同行業間進行內容合作的一例。
京阪電氣鐵道是日本關西地區的一家鐵道企業,主要線路有京都市內的京阪本線、從京都到大津的京津線、縱貫大津市南北的石山坂本線、連接京都與宇治的宇治線等。京吹中,久美子一行上下學利用的交通線路就是京阪電車的宇治線,既然動畫可以為地方旅遊業和鐵道公司做一波間接宣傳,那麼地方政府和鐵道公司再與IP開展內容聯動自然也是雙贏局面了。
京阪電車之前就與京都動畫開展過數次《吹響吧!上低音號》的聯動,這次事先在官網上查到了2018的聯動專題,主要內容有主題列車、紀念貼紙和等身大展板。其中主題列車往返於大津市的石山坂本線,紀念貼紙貼在石山坂本線和宇治線的一部分列車車頭,而等身大展板則位於宇治線的4個車站內。
主題列車其實就是官方痛車,日本的很多私鐵都會和動畫IP合作推出期間限定的裝飾性列車,國內北上廣的地鐵這兩年也有一些類似的合作,但是規模上遠不及日本。京吹列車每天刷新的次數有限,事先在官網上查好了時刻表後,從大津市坐到了終點站石山寺,趁著發車的間隙在月台上仔細「觀摩」了一番痛車。
整體外觀。車廂一共兩節,以藍白色調為主,車頭繪有主角四人眾,旁邊有兩塊圓形的紀念貼紙:
車廂的「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大Logo:
插畫:
左右的車廂貼滿了主角們的畫像,久美子和麗奈:
葉月和小綠:
以及配角霙和希美,大概是在為4月的新劇場版《リズと青い鳥》預熱:
痛車主要就是外觀的裝飾,車廂內部基本沒變化。
另外的聯動內容就是分散在宇治線4個車站的等身大展板,分別是宇治站、黃檗站、六地藏站和中書島站,前三個是動畫中出現過的車站,最後一個則是宇治線的起始站。
買了一張宇治線的一日券後,在巡禮的路上就順便集齊了4塊展板。宇治站的久美子&綠私服:
黃檗站的麗奈&葉月私服:
六地藏站的四人校服:
中書島站的四人私服:
說實話質量比起痛車來說比較一般,而且中書島的這塊居然是宇治+黃檗的拼湊版,搞的跟拆賣DLC一樣,這就有點不走心了吧。不過能在站台里看到妹子們的身影還是很開心的,而且幾款私服都是動畫里沒有出現過的新插畫。
類似時間限定的聯動活動信息一般都是從日文網站上獲取,像京阪電車除了京吹外還正在和《花牌情緣》做聯動,所以有心的朋友們可以多查下這些官網,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5.番外雜談
以上就是此次《吹響吧!上低音號》宇治市聖地巡禮的主要內容,下面是番外雜談部分。
5.1:一座城市的「京吹」情緣
去年在岐阜縣的飛騨市巡禮《你的名字》時,就在大街小巷看到了不少動畫的元素,但多少也有些意猶未盡,畢竟飛騨市在電影中的戲份並不多。但作為集中了所有取景地的故事舞台,宇治市內豐富的「京吹元素」,則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部動畫給一座日本的城市帶來的濃厚印記。
當行走在宇治時,你可以看到:
JR宇治站旁觀光服務處內的人物展板和作者簽名:
我入住的日式旅館,服務台上放置的宣傳頁:
旅館大廳內的宣傳展板:
旅館二樓公共休息區,牆上的相框:
宇治市內的商店門口張貼的海報:
車站內的電子屏:
以及前文提到過的一些元素,包括自動販賣機:
宇治觀光中心的留言角:
車站內的聯動展板:
這一切都讓人有種奇妙的感覺。在中國的城市裡,在路邊看到一張電視劇或者動畫的海報都能讓人雀躍不已,但是在日本,流行文化給人帶來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確實那麼的自然。對於路人來說,這些也許只是無足輕重的冗餘信息,但是在「信徒」的眼中,卻足以讓人良久地沉浸在賓至如歸的激動與喜悅中。
若干年後,也許我不一定記得這次旅途中在京都、奈良、大阪時的細節,但一定能回想起在宇治川邊流連忘返的每一個瞬間。雖然只有匆匆一日,但臨走時我就已篤定,日後一定會再來到宇治,來到這個已經和《吹響吧!上低音號》里的每一幅畫面牢牢熔鑄在一起的城市,甚至是小住上一段時間,去久美子們生活過的街道、河畔、長凳、月台,靜靜地感受飄蕩著吹奏樂的黃昏下每一分每一秒的律動。
知乎上有個段子,一個妹子發帖說,她老公從未去過巴黎,但第一次去旅遊時卻對道路和建築了如指掌,來去自如,甚至坐在塞納河邊時情不自禁的眼淚往下流,彷彿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這不禁讓自己懷疑這個世界是假的。
評論一語道出真相:你老公是不是玩過刺客信條?
動畫也好,遊戲也罷,當一部作品能讓人對一座陌生城市眷戀到淚流滿面的程度,毫無疑問,那就是對創作者最深沉的致敬。
5.2:回歸初心的上低音號
京都動畫是一家讓人又愛又恨的公司,京稱頌它那傲視業界的作畫水平與入木三分的青春禮讚,京黑則反感它那一成不變的臉譜風格與單薄隨性的故事劇本。但不管是粉還是黑,大概都會不會不承認《吹響吧!上低音號》是京都動畫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回歸初心、返璞歸真中,繼《冰菓》問世三年之後的京阿尼試圖在觀賞性、故事性、趣味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令人滿意的平衡——事實上也確實做到了,使得京吹完全有資格稱為京阿尼在延續和挑戰自己美術與敘事風格上的集大成者。
關於我為什麼認為《吹響吧!上低音號》天下第一,前文中已經寫了不少這部作品顯而易見的優點,如精細的作畫、豐富的細節、完美的還原、海量的外景、對光影的運用與鏡頭的把控,這一切都在精雕細琢都中呈獻了一部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但更重要的是,京吹在敘事上一掃不是太單薄就是太文藝的老毛病,成功地講述了一個合情合理、有血有肉的故事,而這一大半都要歸功於找到了一本無比契合自身風格的優秀原作。
在京吹中,沒有《涼宮春日》里的反人類宣言,沒有《K-ON》里的喝茶賣萌,沒有《日常》里的並不日常校園,沒有《冰菓》里的富農千金和推理高手,沒有《Free》里的基情四射,也沒有《中二病》里的邪王真眼,有的卻是隨波逐流的黃前久美子,高冷而悶騷的高坂麗奈,活潑熱血的加藤葉月,全程助攻擔當的川島綠輝,以及由無數性格各異的配角交織而成的青春物語——這是因為北宇治高校吹奏樂部的故事都是基於作者自己學生時代的親身經歷,作者武田綾乃在受訪時表示,寫作的過程中會不時地和當年吹奏部的朋友敘舊,以及跑去母校實地取材。正是因為來源於生活經歷與真情實感,所以動畫中的人物與故事才會格外地真實與親切,而不會有刻意臉譜化或標籤化的弊病。
這樣一部重視「真實」的原作,配上京都動畫爐火純青的畫面表現能力,在珠聯璧合下達到的完美融合了寫實性與藝術性的巔峰,讓動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無不使人由衷感嘆,這才是青春應有的面貌。
京吹的兩季動畫無疑都在謳歌「青春」這首詩篇,但側重點各有不同,第一季著重表現了朝著目標奮鬥的「高揚感」,第二季則更多地描繪了人與人的友情與羈絆。與我而言,印象深刻的鏡頭和帶來的觸動有很多,但久美子的一句「うまくなりたい」(想變得優秀)和麗奈的一句「特別なりたい」(想變得特別)則是我認為的動畫所希望傳達的核心情感。
為什麼要吹小號?為什麼要堅持社團活動?為什麼要為全國大賽拼盡全力?也許隨著畢業的曲終人散,很多人進入了普通的大學、跨入了社會,再也不會接觸樂器和比賽,並過上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那份希望變得優秀、變得特別的熾熱心情,卻是終生難忘的珍貴財富。
第12集中,被排除在演奏之外的久美子帶著眼角的淚花飛奔過宇治橋,當梗咽著向夜空高喊「うまくなりたい」時,她終於理解了當初的麗奈咬著牙說出「悔しくって死にそう」時的那份不甘。回家後,面對姐姐「你又不上音樂大學,一直待在吹奏部又有什麼意義」的質問,心緒未平的久美子脫口而出了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答案——因為我喜歡上低音號。
「我不想勉強自己跟不感興趣的人交好,只要和別人一樣就能安心,這樣的想法太蠢了。我不想自己被掩埋在隨波逐流的人群中,雖然很難全部做到,不過你能理解的吧,但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情,」
……
「是啊,只要喜歡,就夠了吧」。
帶著同樣的表情,穿著同樣的衣服,做著同樣的事情,重複著同樣的生活——要抵抗這種一成不變、「理所應當」的人生,你願意付出怎樣的覺悟與努力?
5.3:鼓勵人「走出去」的聖地巡禮
其實在這次聖地巡禮之前,《吹響吧!上低音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其實並不特殊。在京阿尼的作品中,之前我更喜歡的是《冰菓》和《日常》,在第一次看完京吹後,除了對京阿尼一貫高水準作畫水平的讚歎外,卻並沒有像《你的名字》那樣瞬間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併產生去聖地巡禮的衝動,甚至去巡禮這一決定,都是在出發前兩周因為看到了京阪電車的聯動活動後臨時的選擇。
之前微博上有一位收集論文素材的畢業生問我,聖地巡禮給我帶來了哪些感受與意義,我的回答是,聖地巡禮不僅是粉絲們表達熱愛之情的一種途徑,同時也是對作品進行「二次解讀」的重要過程。通過打破「次元之壁」,在「朝聖」的所見所聞中不斷玩味和體會作品所希望表達與傳遞的情感,能夠讓我們對staff們的良苦用心理解的更為透徹和真實。
打個比方,《你的名字》中有一段三葉獨自去東京尋找瀧的劇情,大部分人對這個過程並沒有實際概念,但去過飛騨地區的人就會知道,從三葉的家鄉出發,需要搭乘少量班次的慢車到名古屋,然後再轉新幹線去東京,再在東京搭乘地鐵前往目的地。粗略一算,如此來回在交通上起碼要花費八九個小時,而且車費也是不小的開支,實際感受一下的話,就知道作為高中生的三葉能鼓起勇氣一人去東京,並且在當天來回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此實地巡禮一番之後,就會對這段劇情更加感同身受——類似這種在「行走」中不斷回味劇情的獨特實感是「看」動畫時所體驗不到的,這大概就是聖地巡禮對我的意義所在。
但是之前我並未體會到的一點是,除了給「加分」之外,聖地巡禮還有一種促使人重新打分的奇效。伴隨著旅途中對動畫的重溫,流連忘返於宇治川邊的恍然發現,相比兩年前的浮光掠影,現在的京吹已經以煥然一新的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了我的眼前,不僅一躍成為了我心目中青春校園題材動畫的神作,更讓我對自己曾經的有眼無珠感到汗顏。當被完全顛覆和刷新對一部作品的固有認知時,聖地巡禮給我帶來的獨特體驗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曾幾何時,以動漫與遊戲為代表的「宅」文化給普羅大眾留下的是自閉、排外的社會印象,事實上也大抵如此,人們口中的宅男腐女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深居簡出,更是表現在精神層面上的離群索居,因此難免有與現實世界脫節的負面印象。
但是與宅文化中大多數引導人關起門來自娛自樂的形式不同,聖地巡禮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其是需要人「走出去」的,不是繼續沉湎於小圈子,而是鼓勵人通過以接觸三次元世界的方式來獲取對二次元世界的滿足與共鳴。畢竟,聖地巡禮本質上也是一種旅行,在邂逅各式各樣的人與風景的旅途中,巡禮賦予人的意義早已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朝聖」上。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也非常推薦和我一樣的「中二患者」能夠嘗試著選擇用聖地巡禮的方式去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畢竟,這個絢爛而多彩的三次元,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第二季的末尾,當久美子打開明日香贈送的樂譜,鋪墊了整整兩季的那首曲名躍入視野的一剎那,我大概知道,這部動畫也許再也沒有第三季了。
所幸京都動畫並沒有放棄發掘這個有口皆碑的IP,兩部總集篇劇場版,以及今年宣布上映的兩部全新內容的劇場版,都代表了「私たちの曲は続くのです」——
「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その音のあたたかさを、私はいつまでも忘れない」 「吹響吧,上低音號。這段旋律所帶來的溫暖,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END-
一個興趣使然的個人小站,觀眾老爺們賞個關注唄
推薦閱讀:
※巡禮|白瀨號·しらせ
※聖地巡禮-四月是你的謊言
※織田信長聖地巡禮指南
※千反田邀你去她家,一次只要一千日元,還有優惠券!
※純情的北海道養豬日常,《銀之匙》帶廣市聖地巡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