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餘生的聖誕大餐——1941年美國海軍「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的聖誕烤火雞

劫後餘生的聖誕大餐——1941年美國海軍「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的聖誕烤火雞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當地時間),日軍偷襲珍珠港,毫無準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其中一條被炸傷的戰列艦就是正在夏威夷海軍工廠第一干船塢里維護的「賓夕法尼亞」號(USS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號是美國在一戰時期建造的「賓夕法尼亞」級超無畏艦的首艦,1915年3月下水,次年加入美國海軍服役後,便充作大西洋艦隊的旗艦。1922年轉隸屬於太平洋艦隊,1941年起駐夏威夷。

上圖是1934年5月31日,前往紐約參加羅斯福總統的觀艦式的「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它的主要武器是12門360毫米艦炮。

由於其身處船塢內,「賓夕法尼亞」號幸運地躲過了日軍魚雷的攻擊,但並沒有躲過日軍俯衝轟炸機的襲擊。當日軍的俯衝轟炸機群烏泱泱地從天空呼嘯而至時,「賓夕法尼亞」號是第一批對空開火的美軍戰艦之一。在交戰中,一枚炸彈直接擊中該艦的右舷救生艇甲板,致使一個130毫米艦炮的炮組成員全部陣亡;其前甲板還被與附近的「唐斯」號驅逐艦

(USSDownes)的一根重約450公斤的魚雷發射管砸中,可謂傷痕纍纍。在珍珠港事件中,「賓夕法尼亞」號驅逐艦共有15人陣亡、14人失蹤,38人受傷,所幸船體的損傷不是很嚴重,經過緊急修理後,「賓夕法尼亞」號於12月20日離開珍珠港駛往舊金山(SanFrancisco),接受進一步的修理及現代化改造。

上圖是珍珠港事件後在1號干船塢中,傷痕纍纍的「唐斯」號、「卡森」號驅逐艦(USSCassin)和「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

在這9天的航程中,「賓夕法尼亞」號的船員們在海上度過了這一年的聖誕節,儘管不久前才遭遇不幸的打擊,但艦上的廚子仍給船員們提供了豐富的聖誕晚餐。艦上聖誕大餐的前菜是果汁雞尾酒、橄欖與西式腌菜搭配的冷盤以及添有咸薄餅的奶油火雞濃湯;主菜是美國人必不可少的傳統聖誕佳肴——烤雄性雛火雞,再搭配雜碎湯及蔓越莓醬。

火雞原本是在北美生活的墨西哥土著飼養的家禽,據說1620年左右,從英國到達北美洲東部普利茅斯的清教徒移民在此艱難求存,他們在萬帕諾亞格部落土著人的幫助下度過了困難的異鄉生活。為感謝土著人的幫助,他們舉行宴會與土著人共同食用土著人提供的火雞,這就是美國人和加拿大人在感恩節和聖誕節吃火雞的由來。烤火雞作為一道美食在16世紀前半葉引入歐洲並迅速傳播開來,從此,在聖誕夜吃火雞也成為英國人的習慣。如今,烤火雞已經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在聖誕節時的主菜。

美國和加拿大的聖誕節烤火雞,通常會在火雞體內塞滿餡料或在火雞表面刷上敷料、蔓越莓醬和肉汁,然後烤制數小時而成;在美國一些地區,也可以用熱油將火雞炸上30-40分鐘。最傳統的餡料包括燕麥片、板栗、鼠尾草、洋蔥玉米麵包和香腸,這些餡料既可用來填充火雞,也可單獨烹飪做配菜;常見的配菜有土豆泥、玉米、青豆、南瓜和紅薯等;配套的甜點通常是南瓜、蘋果或山核桃餡的餡餅。

上圖是一份美味的聖誕烤火雞大餐,有烤火雞、果醬、奶油濃湯、餡餅等。

上圖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烤火雞,淋有雜碎湯汁的烤火雞肉片,配以蔓越莓醬、奶油豌豆、調味土豆泥和煎玉米麵包。

上圖是配薄餅的奶油火雞濃湯。

上圖是顏色亮麗的果汁雞尾酒,聖誕火雞大餐不可或缺的飲品。

即使是在戰爭時期,不論在艦上還是基地,美國海軍都會給將士們提供豐盛的假日晚餐。他們對此極為重視,其程度從遺留下來的諸多感恩節、聖誕節的菜單可窺一斑。「賓夕法尼亞」號的1941年聖誕菜單上還有艦長查爾斯·M·庫克上校等軍官的留言:「願主保佑!我們願為此奉獻自我!」

上圖是1916-1918年的「賓夕法尼亞」號艦內的軍官艙,軍官們在此享用聖誕晚餐。

上圖是1916年聖誕節「紐約」號戰列艦的聖誕節菜單封面和主菜單,有芹菜、印度小菜、烤火雞、雜碎肉湯、南瓜餡餅、冰淇淋、水果蛋糕、堅果拼盤、咖啡等等美食。

上圖是1918年聖誕節,享受聖誕大餐的美軍水兵和陸軍士兵,餐桌正中央的「硬菜」就是烤火雞。

上圖是1944年11月30日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克勞德軍營(CampCrowder)里,美軍士兵聚在一起享用感恩節大餐,主食也是烤火雞。

經過修復後,「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返回太平洋艦隊,先後參與了太平洋戰場的多場海戰,如1943年解放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的行動和吉爾伯特群島的海戰,1944年在馬紹爾群島的戰事、攻佔塞班島和關島的行動,以及1944年底至1945年初在菲律賓萊特島和仁牙因灣的登陸戰等等。

1945年3月,「賓夕法尼亞」號返回舊金山大修,安裝了新改進的雷達和其他防空武器。7月返回珍珠港並前往沖繩。8月12日,戰爭結束前3天,停泊於沖繩巴克納灣的「賓夕法尼亞」號被一架悄然而至的日軍魚雷機所相中,其投下一枚魚雷命中其船尾,造成直徑約9.1米的大洞,許多船艙被淹,20名官兵喪生,包括第1戰列艦分艦隊司令傑西·B·奧爾登多夫中將(Jesse B. Oldendorf)在內的10人負傷。「賓夕法尼亞」號差點倒在黎明到來的前一刻,可謂倒霉之極。

上圖是1945年1月,「賓夕法尼亞」號率領「科羅拉多」號戰列艦(USS Colorado)、「路易斯維爾」號(USS Louisville)和「波特蘭」號巡洋艦(USS Portland)及「哥倫比亞」號輕巡洋艦(USS Columbia)進入仁牙因灣。

戰爭結束後,「賓夕法尼亞」號被拖往關島大修。1946年7月,「賓夕法尼亞」號在比基尼環礁被當做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船,並於8月在誇賈林環礁泄湖退出現役並留在此處進行發射性試驗。1948年2月,完成歷史使命的「賓夕法尼亞」號在此被擊沉。如今,它的2門14英寸艦炮被賓夕法尼亞州立軍事博物館收藏,艦鍾則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對外展出。

上圖是1948年2月10日,「賓夕法尼亞」號在誇賈林環礁被擊沉。


推薦閱讀:

滿懷理想的國際縱隊,槍林彈雨中的浪漫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敦刻爾克
鮮血與土地——布魯西洛夫攻勢
南越海軍簡史
關東軍要塞——(1)血染的589號命令

TAG:戰列艦 | 軍事史 | 火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