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互聯網骨幹網全面解析

互聯網骨幹網全面解析

互聯網骨幹網(Internet Backbone Provider,IBP),主要指國家級互聯網業務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即在全國範圍內擁有骨幹網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包括第一級骨幹網(Tier1 ISP)和第二級骨幹網(Tier2 ISP)。

目前中國有七家骨幹網運營商,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科技網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

  • 中國電信,擁有2張全國骨幹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 CHINA163)和中國電信下一代承載網(ChinaNet Next Carrying Network,簡稱CN2)。
  • 中國聯通,擁有1張全國骨幹網:中國網通互聯網(CHINA169)。原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由吉通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和管理,2002年5月16日,吉通公司併入中國網通[2];2009年中國網通與中國聯通合併。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意原中國網通互聯網骨幹網(CHINA169)和原中國聯通互聯網骨幹網(UNINET)實施網路融合,並將 UNINET 作為下級網路接入 CHINA169[3]。
  • 中國移動,擁有1張全國骨幹網: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於2000年1月組建。
  •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始建於1994年,由中國教育部投資並管理,是中國最大的公益性、學術性計算機互聯網路,網路總控中心設在清華大學。
  • 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科技網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於1989年8月建立的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NCFC)。1994年4月,NCFC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國際互聯網的首次全功能網路連接。1996年2月,以NCFC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國科學院院網(CASNET)更名為中國科技網(CSTNET)[4]。
  •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全國外貿系統企事業單位專用,由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負責組建、運行和維護,不設國際出口帶寬[5]。
  • 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軍隊專用,不設國際出口帶寬。

ISP(Internet Server Provider -- 網路服務提供商)就是為用戶提供網路接入、網路信息服務的公司和機構。前者又稱為IAP(Internet Access Provider -- 網路接入提供商),後者又稱為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 網路內容提供商),國內知名icp有新浪、搜狐、163、21cn等等。

中國icp主要有以下幾類。

1.搜索引擎icp

到2005年底,使用過搜索引擎業務的互聯網用戶達89.1%。目前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中國內icp,比如百度,已經超過以google為首的海外icp,成為主要的市場佔有者。提供的搜索服務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地圖搜索、論壇搜索、博客搜索等越來越多的細分服務。有數據表明,2005年,中國搜索引擎icp的收入中,雅虎系收入達到2.8億元,排在第一,百度達到2.7億元,排在第二,google收入達到1.5億元,收入排名第三。

2.即時通信icp

即時通信icp主要提供基於互聯網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即時通信業務。由於即時通信的icp自己掌握用戶資源,因此在即時通信的業務價值鏈中,即時通信icp能起到主導作用。這在同運營商合作的商業模式中非常少見。

3.移動互聯網業務icp

移動互聯網業務icp主要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wap上網服務、移動即時通信服務、信息下載服務等。

4.門戶icp提供新聞信息、文化信息等信息服務。

門戶icp以向公眾提供各種信息為主業,具有穩定的用戶群。門戶icp的收入來源比較廣,包括在線廣告、移動業務、網路遊戲及其他業務。比如:新浪、搜狐、網易和雅虎等門戶網站(包括行業門戶)。


互聯網骨幹網(Internet Backbone Provider,IBP),主要指國家級互聯網業務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即在全國範圍內擁有骨幹網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包括第一級骨幹網(Tier1 ISP)和第二級骨幹網(Tier2 ISP)。

這些骨幹網是國家批准的可以直接和國外連接的互聯網。其他有接入功能的ISP想連到國外都得通過骨幹網。「骨幹網」通常是用於描述大型網路結構時經常使用的詞語。骨幹網一般都是廣域網:作用範圍幾十到幾千公里。

網際網路實際上是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網狀的許多骨幹網。「骨幹網」一詞源自NSFNET,這是一種用於早期研究的網路,該網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出資興建。它創建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分層結構模型。這種模型中,本地服務提供商連接到區域服務,而後者又依次連接到全國或全球的服務提供商。目前,已有許多骨幹網相互連接在一起,這就使得任何兩台主機之間都可通信。此外,許多區域性的網路避開了骨幹網而直接彼此相連。

網際網路的網路由大量獨立的服務提供商(比如MCI Worldcom、Sprint、Earthlink、Cable and Wireless等)管理。其中包括NSP(網路服務提供商)、ISP(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和交換點。NSP構建全國或全球性的網路並向區域性的NSP出售帶寬。區域性的NSP接著向本地ISP轉售帶寬。而本地ISP則向終端用戶提供服務方面的銷售與管理。

國際通用互聯方式相互聯接和交換信息的方式,稱為互聯網網間互聯方式。按照互聯雙方交換信息的方式不同,互聯網網間互聯方式可分為兩種:一是對等互聯(Peering),二是不對稱互聯(Transit)。

互聯雙方支付費用的規則或方法,稱為網間互聯結算模式。互聯網網間互聯結算模式大致有兩種:一是免費結算模式,即「呼叫者保留全部收入」(SenderKeepsAll,SKA)或「開票但不收費」(Bill and Keep) ;二是付費結算模式(Settlement)。

互聯網上大部分流量都在用戶和網站之間傳輸。大體來說,從用戶到網站的流量相對很小(即要求網站傳輸內容的請求),而從網站到用戶的流量卻很大(網站提供的內容)。這就意味著,在很多情況下流量交換的發起者只用了總流量的很小部分,而網站只是提供服務卻是大部分流量的來源。互聯網運營商並不能提供一個統一的信息服務,網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是所謂的分組(packet),運營商從其所傳送的分組中並不能準確分辨誰是受益方,因此無法確定所傳送數據的價值,也就不能滿足採用傳統電信網結算體系的先決條件。另外,互聯網上的大部分應用都是不對稱的。例如,一個簡單的文件傳輸請求可能在反方向上產生大量的通信量。這種不對稱的通信方式也為網間結算帶來了困難。再有,與電話服務不同,互聯網的路由是動態的,傳輸路徑可能經由不同的網路,網路本身在分組到達之前,並不知道有這個通信需求,因此計費也就無從著手,因此互聯網並不適合採用傳統的電信網結算模式。

1.對等互聯(Peering)

根據SKA協議,對等互聯雙方無需結算。對等互聯存在的前提就是互聯對雙方的利益相當,能省去繁瑣的流量紀錄,節省成本。對等互聯雙方須滿足一定的對等互聯條件,衡量網路規模需要考察諸如地理覆蓋範圍、容量、業務流量及用戶數量等。雙方在利益均衡的基礎上達成對等互聯協議,是完全互惠互利的商業行為。

對等互聯還可根據物理連接方式的不同進一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公共對等互聯(PublicPeering);二是專用對等互聯(PrivatePeering)。前者指多個網路間的對等互聯關係,各骨幹網經營者簽署並遵守多邊協議。這種互聯方式一般發生在公共交換點。後者則是指兩個網路間的對等互聯關係,兩個骨幹網經營者間簽署並遵守雙邊協議。這種互聯方式既可以在公共交換點上進行,也可以是兩個經營者通過自己的電路直接相聯來實現。

2.不對稱互聯(Transit)

在此模式下,一個骨幹網為了進行互聯向另一個骨幹網付費,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一方面小ISP不能也不需要建立全網狀網連接,另一方面大ISP有足夠多的路由來滿足小ISP的需求,常見於上級ISP與下級ISP之間和國外互聯網與國內互聯網之間的互聯。提供服務的一方有義務向另一方開放全部路由,即業務是完全穿透的,可以透過轉接方進入其它骨幹網。這是一種典型的「提供者—用戶」的商務關係,用戶(通常是較小的網路運營商)通過向提供者(通常是較大網路運營商)支付轉接互聯費以購買業務,實現對其它互聯網的訪問。

3.部分對等互聯(PartialPeering)

部分對等互聯是指一方ISP只用自己的部分網路與另一方ISP建立對等互聯,雙方只需在開放路由的地理位置區域具有相當的網路規模和實力即可。適用於一方ISP已經在其它地區建立了連接的情況下又需要在特定區域再建立連接的情況,常存在於第二級骨幹網之間或第二級與第一級骨幹網之間,應用比較靈活。這種方式在南美和歐洲比較盛行。

4.付費對等互聯(PaidPeering)

由於歐洲有很多不同類型的ISP,所以常採用有結算的對等互聯方式,即雙邊付費結算模式(BilateralSettlement)。這種模式在結算上對於物理連接成本採用共同承擔的方式,但對於兩網之間的流量差需要通過協議進行測算,同時給予定價,由一方按流量差支付給另一方相應費用。互聯雙方是准「提供商—用戶」關係,網路之間互為客戶關係。付費對等互聯的結算模式多參照不對稱互聯的結算模式,兩個ISP之間的費率取決於雙方的規模(衡量的標準包括用戶數、流量、骨幹網容量、地理覆蓋範圍和內容網站的數量等等),費率比不對稱互聯方式的費率低,互聯費主要用於對大網進行成本補償(而非形成大網的高額利潤)。

5.部分不對稱互聯(PartialTransit)

部分不對稱互聯指的是提供不對稱互聯的ISP只對去往特定方向的流量進行轉接,這種連接方式主要應用於南美。其費率的制定也遵從於普通不對稱互聯的模式。適用於建立互聯的雙方在網路規模、流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提供服務的ISP並不開放所有的路由或者接受服務的ISP已經建立了一些連接而只需要部分特殊轉接的情況,ISP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由結構。

互聯網骨幹網互聯互通模式總結

在網際網路中,互聯網骨幹網之間的互聯互通有多種模式,我們可以按四種不同的維度來加以區別:

(1)按照物理連接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直接互聯和通過交換中心互聯;

(2)按照互聯雙方交換信息的方式不同可分為不穿透互聯和穿透互聯;

(3)按照結算模式的不同可分為付費互聯和免結算互聯;

(4)根據路由開放程度的不同可分為一方對另一方開放部分路由的互聯和一方對另一方開放所有路由的互聯。

中國互聯網骨幹網:

目前,中國擁有九大骨幹網: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中國科技網(CSTNET)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

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CHINANET八大節點:

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核心層由北京、上海、廣州、瀋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等8個城市的核心節點組成。

核心節點之間為不完全網狀結構。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的三中心結構,其他核心節點分別以至少兩條高速ATM鏈路與這三個中心相連。另外各省還建立了二級節點。

北京 是中國電信三大核心節點城市之一,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中國電信北方網路的主節點在北京電信上地機房,現在的北京上地數據中心原來是263機房,後來被電信收購重組為中國電信北京數據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電信北方網路主節點ChinaNet骨幹網的交換中樞。

上海 是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節點,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總國際出口帶寬12G;ChinaNet骨幹網上海節點和上海本地網路的互聯帶寬為80G;ChinaNet骨幹網上海節點和ChinaNet北京(北方電信)的互聯帶寬為10G;上海電信是中國電信國內長途電信網的重要樞紐節點,也是中國國際通信的三大出口局之一,擁有京滬、北沿海、北沿江、南沿海、滬杭、滬寧等國內長途光纜系統,以及國內衛星通信地球站;是中美、亞歐、亞太、環球、中日、中韓等國際大容量海光纜、陸地光纜系統的重要節點,並建有太平洋、印度洋衛星地球站;上海長信的機房是級別最高的,上海機房中線路不管怎麼繞,任何機房最終的出口都在武勝機房和橫浜機房。設有兩台國際出口路由器,負責與國際i nternet互聯,以及兩台核心路由器與其他核心節點互聯。個人認為上海在國際出口方面啟到的作用比北就,廣州要大很多。

廣州 廣州市Internet服務中心於1995年10月1日投入試運行,系統於1996年1月1日正式開通。廣州市Internet服務中心節點作為中國公用互聯網路服務系統ChinaNET的一個骨幹節點,與北京和上海的Internet節點連接,與它們以及其它地區的節點共同構成ChinaNET骨幹網。廣州節點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國際出口,也是廣東乃至全國最大的國際出口之一。

瀋陽 是CHINANET八大節點之一,主要是作為CHINANET在東北地區的網路中心,在96年開通,由於東北大部分地區都被網通網路覆蓋,因此CHINANET瀋陽節點是八大節點中規模最小的。

南京 南京電信作為CHINANET的八大節點之一,南京電信擁有富足的網路資源,與同是八大節點之一的上海電信相比,南京與其他省市之間的骨幹網路擁塞程度較輕,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省節點帶寬資源豐厚 (20G),資源利用率適度 ,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兩個標準的 IDC 機房(龍江,苜蓿園)一個在建的超大機房(游府西街),交通極為便利。齊備的機房設施(電力,恆溫,安全)。

武漢 武漢電信是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和原中國電信第三大業務領導單位,其綜合通信名列全國省會城市前5位。處於國家骨幹通信網8縱8橫一級通信幹線中心位置。是中國電信建設的三大高速光纜環網(南環,西環和北環)的交匯中心。武漢熱線數據中心屬華中最大ISP「湖北電信武漢市分公司」,與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通過千兆光纖以千兆乙太網方式接入主幹網。具有高速、直連、高可用性、可擴展性、高安全性。

成都 成都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全國8大節點之一,可支配帶寬資源豐富,與Chinanet骨幹網節點帶寬60G,CN2節點帶寬10G.機房內部網路全部採用千兆連接核心層與匯聚層,雙百兆冗餘到接入層的無瓶頸交換式結構,區域網採用千兆與百兆混合交換式可監控網路,中心網路設備確保高可靠性架構,做到無單點故障,分支網路提供冗餘設備及線路,可針對客戶數據傳輸,維護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等多種接入手段,並能提供與國內Chinanet主要節點城市連接的長途專線。

西安 是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和中國多媒體信息網路在西北五省的網路核心中樞,同時,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CHINANET)連接的必由之路,擁有最大的網路傳輸線路。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必將擁有得天獨厚的網路資源。

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互聯網骨幹網互聯互通現狀:

1.美國

美國六家一級骨幹網運營商包括AT&T、Sprint、UUNet、Qwest、C&W和Level3.美國的六家一級ISP公司都是在美國科學基金網時期就發展起來的大型ISP公司,它們在美國反托拉斯法和競爭法的監督下發展起來,在美國構成了競爭充分的互聯網市場,也是世界互聯網的核心地帶和樞紐。

美國的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網路結構非常複雜。對等互聯是骨幹網之間互聯互通的主要形式,例如最大的UUNET就號稱與全球75家骨幹運營商對等互聯。對等互聯所採取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在公共的NAP處連接,有的則是通過直聯的方式。但是對於絕大部分互聯網骨幹運營商來說,單純依靠對等互聯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而必須採用對等互聯與非對稱互聯相結合的方式。

圖1:互聯網層級結構

如圖中所示,所有第一層骨幹網間形成全網狀網對等互聯結構,互相提供免費信息傳輸。第一級骨幹網向第二級骨幹網出售非對稱互聯,提供穿透服務。第二級骨幹網必須購買這樣的服務才能連向整個互聯網。第二級骨幹網之間形成部分網狀網對等互聯結構。最下面一層的內容提供商之間則通常不建立對等互聯,只向上級購買不對稱互聯。

2.日本

日本的一級Internet骨幹網運營商包括NTT、JapanTelecom、KDDI和PowerEdcom四家。日本互聯網路的特點:(1)寬頻普及率非常高,Internet普及率達到了39%,其中大部分是寬頻用戶;(2)80%的網路流量都集中在日本國內,國際流量比較小;(3)日本的二級骨幹網供應商的網路規模比較大,特別是軟銀的Yahoo!Broadband達到了48Gbit/s的容量;(4)寬頻應用比較普及,視頻點播、網路電視等服務非常流行;(5)本地環路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在東京等大都會地區,光纖的價格由於競爭激烈而比較低廉。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集中和寬頻普及率高這三點使得日本網路流量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內。目前,日本有兩個互聯節點,一個在東京,另一個在大阪,日本的一級Internet骨幹網運營商在這兩個節點交換所有的網路流量。日本的運營商基本上是採用雙邊談判的方式來達成互聯協議。在Transit方面,隨著網路流量的增加,價格急劇下降。

3.新加坡

新加坡的一級Internet骨幹網運營商主要有三家:SingTel、PacificInternet和StarHub.新加坡政府在發展Internet上的態度與日本相比,比較積極主動,新加坡政府要求SingTel降低本地環路的價格,並鼓勵新運營商發展無線接入技術,然而收效甚微,並沒有能夠培育出繁榮的二級骨幹運營商市場。新加坡的互聯網有如下的幾個特點:(1)與日本相反,新加坡只有20%的網路流量是國內的;(2)新加坡政府在電信網路上控制較為嚴格,外界很難了解到新加坡Internet骨幹網之間具體的互聯互通結構;(3)新加坡的DSL市場基本被SingTel控制,而CableModem市場主要被StarHub控制,兩者之間從目前的資料來看並沒有採取對等互聯的方式;(4)二級骨幹網運營商實力比較弱,不足以達到與一級運營商抗衡的水平;(5)相對其它亞洲發達國家來講,新加坡的寬頻普及率較低,加上新加坡政府對網上內容的控制比較嚴格,新加坡缺乏具有一定規模的內容供應商;(6)新加坡的Transit價格較為昂貴;(7)新加坡的本地環路價格昂貴。新加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等互聯。新加坡政府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建立和維護的SingaporeOpen Exchange (SOE)建成之後應者寥寥。有專家認為,本地傳輸線路的價格過高是妨礙新加坡運營商之間達成對等互聯協議的主要原因。

4.韓國

韓國的互聯網是一個兩層的架構。一級運營商是KoreanTelecom和Dacom,他們之間通過27.5G的電路對等互聯。二級運營商基本上都是通過向一級運營商購買transit來接入Internet.韓國政府同時還建設有兩個公共交換點。韓國政府對Internet骨幹網的互聯互通也沒有具體的規制措施。在2004年12月,韓國政府開始實行「Internet互聯繫統(theInternetNetworks Interconnection system)」,該措施規定一級運營商必須向小運營商提供路由信息。該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小運營商的利益,防止一級運營商的惡意競爭。在此基礎上,韓國政府還規定,一級運營商不得捆綁銷售。在此前,一級運營商往往在銷售transit服務的同時捆綁銷售傳輸線路,這個規定頒布以後,二級運營商可以分別購買transit的服務和傳輸線路。

5.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一級Internet骨幹網運營商有4家,分別是Telstra、MCI(原來是OzeMail)、Optus(現為Singtel擁有)和Connect.com(紐西蘭電信擁有),其中只有Telstra為澳大利亞政府擁有(國有股份達51%)。Telstra在固定通信領域有超過80%的市場佔有率,處於壟斷地位。澳大利亞的主要特點是:(1)澳大利亞是少數幾個政府對於Internet骨幹網的互聯互通做出具體規制的國家;(2)澳大利亞政府一頒布這一法令,另外三家ISP(即上述除Telstra之外的三大ISP)即被國外頂級ISP收購,使澳大利亞的互聯網管制中出現了極為特殊的情況,原因是澳大利亞的互聯網市場是對外開放的,而原三家ISP並非澳大利亞國有;(3)二級運營商與一級運營商之間的對等互聯仍然困難重重;(4)澳大利亞一般對用戶採取按照流量計費的方式;(5)缺乏有一定規模的內容供應商;(6)Transit的價格相對較高。儘管澳大利亞對一級骨幹網運營商的互聯互通有規制,然而在二級骨幹網運營商與一級骨幹網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互通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二級互聯網運營商很難滿足一級骨幹網運營商的對等互聯條件,從而使互聯互通成為一句空話。其次,由於澳大利亞對於用戶實行按流量計費的方法,因此跨網的流量相對就比較少,也限制了內容供應商的發展。

國外互聯網骨幹網互聯互通現狀分析總結

儘管各國的具體市場情況不同,經濟制度也不盡一樣,但是我們從中仍然可以總結出一些共性的東西。

首先,不管是亞洲還是歐美國家,在Internet骨幹網的互聯互通問題上,各國基本上仍然採取不規制的管制政策。相較於傳統電話業務,Internet仍然處於技術騰飛的階段,新的業務不斷被開發出來,各國的規制者都普遍擔心過去嚴格的事無巨細的規制手段可能會扭曲市場結構,妨礙技術進步,最終阻礙Internet的發展。美國聯邦通信管理局並沒有制定傳統意義上的複雜的規制措施,然而,市場的運行仍然是有章可循的,反壟斷法的存在迫使骨幹網運營商不敢濫用其壟斷優勢。

其次,競爭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各國的案例都說明,只有在網際網路骨幹網中存在競爭的前提下,這個市場才能健康有序地發展。各國一級運營商的數目均大於等於3,形成了基本的競爭態勢。不論是一級骨幹網還是下一級骨幹網,參與競爭的運營商越多,網間結算和用戶接入的費用就越低。如果在市場中存在一定數量的、有一定實力的二級運營商,往往會對一級運營商造成強大的壓力,迫使一級運營商降低價格,提高質量,日本的案例就說明了這一點。

再次,無規制並不代表著自由放任。應該注意到的是,這些經濟發達國家有比較完善的競爭法和反壟斷法,網際網路運營商大到兼并重組,小到市場運作無一不受到相關法律的制約。在看到競爭性局面的同時,也要警惕反競爭的行為。雖然這些國家仍然把市場作為解決互聯網之間互聯互通的主要手段,但是對於小運營商,主要還是持保護的態度,防止大運營商濫用其市場優勢。


ISP的英文是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翻譯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即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互聯網接入業務、信息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運營商。ISP是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的正式運營企業,享受國家法律保護。

中國主要的ISP

  大陸

  中國五大基礎運營商:

  中國電信:撥號上網、ADSL

  中國網通:撥號上網、ADSL、FTTx

  中國鐵通:撥號上網、ADSL

  中國移動:GPRS及EDGE無線上網、FTTx

  中國聯通:GPRS及CDMA無線上網

  電信重組之後,中國網通併入中國聯通,剔除中國聯通CDMA,組成新聯通;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動組成新移動;中國聯通CDMA併入中國電信組成新電信。

  其他:

  珠江寬頻:有線電視線路(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出口)

  長城寬頻:寬頻

  中海寬頻:寬頻

  廣東有線視訊寬頻網:有線電視線路(中國網通廣州分公司出口)

  E家寬:寬頻

  有線通:全國各地的有線電視網路

  深圳天威視訊:有線電視線路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寬頻

  中國科技網(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寬頻

  方正寬頻:寬頻

  歌華有線寬頻:有線電視線路

  東南網路:福建有線電視線路(最終出口在網通主幹路由)

  海泰寬頻

  廣電寬頻

  四川艾普寬頻

  香港

  Cyber Express

  網上行寬頻

  香港寬頻

  有線寬頻

  和記環球電訊

  NWTbb

  澳門

  澳門電訊

  台灣

  WiMAX行動寬頻上網

  全球一動

  大眾電信

  遠傳電信 (遠東集糰子公司)

  威達超舜電信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大同電信 WiMAX Our Life

  ADSL

  中華電信

  亞太電信(APOL)

  (遠傳電信子公司) 新世紀資通(速博Sparq*)

  (新世紀資通子公司) 數位聯合電信(SEEDNet)

  台灣碩網網路娛樂(So-net)

  台灣固網

  Cable Modem

  台灣固網

  台灣基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凱擘股份有限公司

  南國有線電視

  台灣數位寬頻有線電視

  天外天有線電視

  世新有線電視

  新永安有線電視

  三大有線電視

  威達超舜電信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TBC 台灣寬頻

  超宇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學術網路

  台灣學術網路(TANet)(僅為各級學校、學術單位與研究機構提供服務)

  商用專線網路

  台灣固網

  中華電信

  亞太電信(APOL)

  (遠傳電信子公司) 新世紀資通(速博Sparq*)

  (新世紀資通子公司) 數位聯合電信(SEEDNet)

  和網寬頻電信(KBT)(中嘉網路子公司)

  FTTH/FTTB/FTTC

  台灣固網

  中華電信

  台灣碩網網路娛樂(So-net)

  (遠傳電信子公司) 新世紀資通(速博Sparq*)

  (新世紀資通子公司) 數位聯合電信(SEEDNet)

  中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凱擘股份有限公司

  億聯科技

  威達超舜電信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線上 TCOL(永大數位動力 Monad Digitnamic Corporation)

  威達超舜電信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基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FTTX服務目前只對社區或商業用戶開放)

  超宇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產品經理職責是什麼?互聯網產品經理工作內容
明白這個道理的商家,幾乎都賺翻了
量江湖運營的修鍊之道
張家鵬:實體商業的互聯網運營,線下越來越重要
夕驛鷗全員用戰士的態度迎接2018第二季

TAG:互聯網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