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哲學與「陰陽八卦」符號的文化意義

《易經》哲學與「陰陽八卦」符號的文化意義一、《易經》的文化哲學思想 —— 「 陰陽協調平衡論」1、《易經》的性質:在中國,《易經》既是一部古代社會用以占卜吉凶的卜筮之書,也是一部普通老百姓看不懂的「天書」,還是一部古代高級知識分子必讀的深奧哲學書;在西方人眼中《易經》卻是一部預測未來的「未來學」書。在當今,研究《易經》實分二途:一為專註於《易經》占卜預測功能的所謂「象數之易」,簡稱「易術」;一為專註於《易經》哲學思想研究的所謂「義理之易」,簡稱「易學」。2、《易經》「陰陽學說」的源起與歷史作用「陰陽協調平衡論」是《易經》包蘊的基本哲學思想。這種「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思想,實來自於我國遠古哲人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的各種事物、現象所作的巨大概括。在古代先哲眼中,萬事萬物皆可一分為二,都存在著兩種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的極端力量,例如:天地、日月、水火、雷風、山澤,男女、夫妻、父子、君臣,春秋、夏冬,東西、南北,峻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在以上兩類事物現象中,一類普遍具有運動、變化、光明、剛健的的屬性,故被稱為「陽性事物」,具有很大的創造性,故《說文》曰:「向日為陽」,「陽,高明也」;另一類則普遍具有靜止的、安定的、柔順的和陰暗的屬性,故被稱為「陰性事物」,具有很大的容納性,故《說文》又曰「背日為陰」,「陰,暗也」。並且,這兩種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的力量,還是促進宇宙發展、萬物生長的兩種原始動力,故《易經·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今澤:一陰一陽(互變)叫做道,……(陰陽變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為乾,效(地)形為坤,窮極蓍策之數預知未來叫做占,通達變化的叫做事,陰陽(變化)不可測度叫做神。)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今譯:超出具體形象之上的叫做道,具有固定形體的叫做器,改造而剪裁的情況叫做變化,推演而用來指導做事叫做貫通,拿這種道理來應用到天下民眾身上叫做事業。)唐人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說:天下萬物,皆由陰陽,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測量之謂神也。因此,無有陰陽,不成萬物,人類社會亦如此,所以《易經·說卦傳》又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還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措;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由此可知,在古人眼中男女、夫婦是人類社會發展演變的中心環節,男女夫婦所體現的根本屬性就是陽剛陰柔,所以前人認為古代先哲作《易》的根本宗旨就是「將以順性命之理」,即所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因此,自西周以來我國古籍普遍以「陰剛陰柔」的相互對立補充關係來解釋宇宙自然、人事社會中的各種事物現象。譬如《國語》:天地之氣,不失其序;……陰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一部《黃帝內經》更視「陰陽」為生命的根本:生之本,本於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善於針者,從陰引陽,以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治過,用之不殆。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著名的老子《道德經》五千言也以陰陽學說為其哲學思想基礎,大講合而一的對立統一辯證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欲奪之,必固與之。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所以,南宋哲學大師朱熹說:《易》,只消「陰陽」二字括盡。天地之間,無往而非陰陽,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皆是陰陽之理。看他明男女牡牝處,方見得無一物無陰陽。古人為何要大講「陰陽」之理?就因他們認為萬事萬物有了「陰陽」,才能處於一種最佳的環境狀態中。故《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即和諧,亦即協調平衡;否則,不和諧,不協調,不平衡;故《國語·鄭語》有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所以,「和」的內涵就是矛盾對立物之間的動態的平衡互補。儒家孔子也很重視「和」,常說:《易經》所包孕的最根本的哲學思想,即「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動態協調平衡論(亦即常說的「對立統一辯證觀」),在西方人眼中,這是很了不起的哲學思想。英人克利斯朵夫·巴克特說:陰——陽,這一對立消長的概念,含有相當深刻的辯證思想,在西方西方文化中,人們的信條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強者生存,弱者消亡;強調的是對抗和超越。因而很少有思想家注意到事物兩極的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補充所形成的動態平衡。在中國文化中,陰陽之所以要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補充,是因為中國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兩面,都存在著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光明與黑暗,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強調了一邊,就會失去另一邊,就會出現「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的偏頗局面比如,在我們生活中,男女兩性關係是非常重要而又非常普遍的關係,不正視它,生活就會變得不完善、不協調,陽趨太硬,陰必太軟;妻子太霸道,丈夫就可能很溫存。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不要追求成為完美的男人,也不要追求成為完美的女人。因為理想的大腦和身體是不存在的,理想的男人或理想的女人在現實中也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在和諧中追求完美,在男女兩性之間建立起動態的和諧關係。同樣,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也不要犧牲黑夜來換取白天,不要用月亮來換取太陽;要知道日夜交替,日月更迭,春秋代序,才能創造宇宙自然的平衡,才能使萬事萬物處於一個最園滿的和諧狀態之中。(克利斯朵夫·巴克特《易經——第一號成功預測》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易經》所體現的這種「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動態平衡論觀點,對中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具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在中國書法中,就看不到鋒芒畢露,劍拔弩張的線條,而是那種「純綿裹鐵」或「棉里藏針」的線條;在小說戲曲中,經常看到是大團員的結局,即使是含恨死去,也要化為冤魂把仇報,即使是情侶被強行拆散,死後也要化作連理枝、比翼鳥、雙飛蝶;在中國文學作品中,表現情感時總是含而不露,甚至用相反的情感加以抑制,如快樂中隱含憂鬱不安,憂傷中又不導致絕望,奮發向上而又不露激越,面對死亡而姿態安祥。……凡此種種,只有聯繫中華民族的深層文化無意識才能理解。因為「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協調平衡觀,作為一種深層積澱的民族意識,決定了人們的種種文化行為模式,如對偉大人格的嚮往,對統一、秩序的追求,對四平八穩行為的肯定,以及欲想前進而又不願冒險的心理,成功後不露喜悅,遭挫折打擊後又希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安然態度,等等,這一切反映到文化藝術上,就必然要追求虛實相生,動靜相兼,含蓄敦厚,棉里裹鐵,意在言外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假如把中華民族的這種深層意識與西方民族相比較,我們就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因為在西方文化意識中,有一種比較普遍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幸福的價值的強調。他們都有為了幸福而敢於冒險,敢於叛逆,敢於反抗的個人奮鬥精神,普遍提倡人人都有爭取幸福的權利,人人都有參與競爭的風俗習慣,他們時而強調理性,時而強調感性,總是有走極端的性格,以及不安於現狀,追求新奇和革新的進取態度。這些民族意識反映到文化藝術上,便形成了那種劍拔弩張的張力,電閃雷鳴般的氣勢,移山倒海的力量,以及講再現時即追求全然逼真(連每根毛孔都要畫出來),講表現時又會迅速走向完全的抽象(全部用幾何圖形代替)講理性時用直尺作畫,講感情時又隨意揮灑,乃至直接把色彩傾倒在畫布上。西方的極端文化性格還體現在藝術風格多變,題材多變,技巧多變上,一個時代追求質量感、體積感、色感、光感,另一個時代則回到原始,追求不見空間、不見光彩的素樸,等等。總之,從以上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到「陰陽對立互補」的文化哲學觀對中華民族的行為心理、思維模式等,具有無比巨大的影響,而這一文化哲學觀又全都體現在《易經》的「陰陽八卦」符號之中。二、《易經》中的陰陽八卦學說1、   八卦符號的來源郭沫若認為,《易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八卦就是構建這座殿堂的磚塊。《易經》的八卦符號,相傳形成於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的父系氏族社會,是中國傳說中的文化聖人--伏羲(包羲)氏所造。《易.繫辭下》曰:昔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3000年前,又傳說是周文王及其子周公(旦)等聖人出來對遠古的八卦符號進行解釋說明,如《史記》即曰:文王拘麥里而演《周易》。至2500年,孔及及其門人又通論《周易》全書的哲學思想和文化內涵,故《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我於《易》則彬彬矣。又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總之,伏羲作卦,是總結宇宙人事規律;文王、周公演《易》(即易術),是預測社會人事吉凶;孔子學《易》,是研究哲學(即易學)。漢代,《周易》定為儒家六經之一(詩、書、禮、樂、易、春秋)始稱《易經》;宋代,《易經》升為儒家十三經之首(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粱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2、《易經》與「陰陽」學說的關係---陰陽太極圖《易經》之說,全建立在古代的陰陽哲學觀念上:易,變易、變化之義。故《說文》曰:「日月為易,象陰陽也。」經,常也,則也,即常規、常則之義。所以《易經》之書名,即含有變化、變易的常規、常則之意。朱熹《周易·序》通論《易》之根本思想時就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陰陽也;陰陽一道,太極無極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氤蘊交感,變化無窮……《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業。故《易》者,陰陽之道也。著名的陰陽太極圖」(俗稱「陰陽魚」),非常直觀地反映了宇宙太極中陽互動互補的關係。圖示:

以上太極圖中,黑白對比分明,強烈表觀了「陰陽」的對立程度和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對立統一辯證觀。陰陽魚頭上的兩個黑白魚眼,則又蘊含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陰陽互滲之義。陰陽太極圖因其蘊含的深邃哲理而廣受世界華人或其他民族所矚目。三、《易經》的卦、爻符號的構成方式與文化意義1、關於陰陽二「爻」的文化意義「陽爻」(用數字表示為:九)、「陰爻」(用數字表示為:六),是《易經》中使用的人類社會的最原始的符號(初始符號),其圖形是:陽爻(九)                         陰爻(六)

                         

《易經·繫辭》曰:「爻者,言乎變者也。」「爻也者,效乎天下之動也。」從數學觀點看,陽爻 「—」 是奇數的起點,陰爻「— —」 是偶數的起點;它們既有奇、偶數的性質,又有奇、偶數最典型的形象。從生物社會學看,它們符合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觀念,郭沫若、錢玄同等即認為:「—」陽爻象徵男根,即男生殖器;「— —」陰爻象徵女陰,即女生殖器,說:陽、陽二爻是男女生殖器,也是一切動物的生殖器的象徵,是古代生殖崇拜的孑遺;陽爻類男根,陰爻類女陰,所以由此而演化出男女夫婦、陰陽、剛柔、天地的觀念。正因事物都具有陰、陽兩種元素,才使萬物發展,繁衍生息,構成一個花團錦簇,繼往開來的大千世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2)總之,陰陽二爻畫是我國遠古先民對客觀世界所作的第一次成熟的抽象思考,是其邏輯思維的元初起點。當然,也是我國文字產生之前出現的元初符號。2、關於「卦」的構成及其文化意義重爻成卦:將陰、陽二爻任意重合3次,可得8組符號,這就是著名的「八卦」符號,又稱「經卦」、「主卦」,或「單卦」「三爻卦」:

朱熹《周易序》曰:卦者,陰陽之物也;爻者,陰陽之動也。卦雖不同,所同者奇、偶也;爻雖不同,所同者九、六也。」

《周易·繫辭傳》: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陽卦奇,陰卦偶。象徵「負陰抱陽」之義。乾、坤二卦在易經「八卦」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儒家認為,乾卦、坤卦是創造宇宙萬物、繁衍人類社會的兩種最基本的原始力量。故《周易·繫辭上》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且是以廣生焉。《周易·繫辭下》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變,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周易·彖上》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周易·象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3、《易經》「陰陽八卦太極圖」的構成《易經》的八個單卦有先後次序,此即所謂「伏羲八卦次序」:乾一   兌二   離三    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   坤八(天)(澤)(火)(雷) (風) (水)  (山)(地)所謂「先天八卦對待圖」就嚴格以此序排列,其「對位關係」是:天地対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韓國國旗———「太極旗」該旗是受我國太極圖和《易經》的啟示繪製而成的四卦太極旗。韓國國旗—— 「太極旗」就是受我國太極圖和《易經》的啟示繪製而成的「四卦太極旗」。其橫豎比例為3:2,白底代表土地 ,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園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陰和陽,象徵宇宙。四卦中:乾卦代表天、春、東、仁;坤卦代表地、夏、西、義;坎卦代表日、秋、南、禮;離卦代表月、冬、北、智。太極旗的整體意味著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範圍內永恆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徵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韓國太極旗       

中國陰陽八卦太極圖(3)關於六十四重卦由於 8單卦難以象徵宇宙萬物的變化,故古代哲人再重卦以推演成64復卦,以占驗吉凶。將八單卦中任意兩卦相重,即得64重卦(亦稱「復卦」「別卦」或「六爻卦」,如:

(4)關於64別卦「經文」中的「卦辭」與「爻辭」《易經》64重卦都有「經文」,每卦經文中又都包含有推測吉凶的「卦辭」和「爻辭」。卦辭是說明每個重卦的象徵意義的文字,即所謂「觀象取卦」之意。爻辭是說明每卦中的每個爻象的象徵意義的文字。其中又含有「爻題」(即九或六)與「爻序」(即初、二、三、四、五、上)。如

   

比如《易經》六十四重卦的第一卦——「乾卦」的卦、爻辭:乾:元亨,利貞。                  ………此為「卦辭」初九:潛龍勿用。                  ………以下為「爻辭」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再看《易經》六十四重卦的第二卦——坤卦的卦、爻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悠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此為「卦辭」初六:履霜,堅冰至。                                              ……以下為「爻辭」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六五:黃裳元吉。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用六:利永貞。這些卦辭、爻辭(統稱為繇zhòu辭,繇通「籀」;繇辭,即占卜的文辭),基本上都是用當時的一些生活現象與神話傳說來形象說明或揭示一些具有規律性的深邃道理。除以上乾、坤二卦的卦、爻辭外,他如第五十四卦「歸妹」卦的卦、爻辭:(震上兌下)

 卦辭:   歸妹:征凶,無攸利。爻辭: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娣之袂良。月幾望,吉。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歸妹」卦的卦、爻辭全是古人婚姻生活之語。四、關於《易經》八卦占卜文化的意義與價值1、《易經》八卦占卜原理(從略)2、《易經》是一部2千多年來經過我國歷代學者不斷完善而形成的文化經典,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歷代知識分子必讀的四書五經之一,而且被儒家尊為群經(「十三經」)之首。《易經》也是一部中國古代的哲學和自然科學著作。2千多年來,在古代宗教巫師文化的外衣下,它充滿了古代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保存了古代哲人的文化整體論、辯證觀和方法論,並且蘊藏著某些現代科學的形式推理元素。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就是受了64卦的陰陽二爻的啟示而創造了「二進位」數學體系的。萊氏將陰爻「--」視為0,陽爻「—」視為1,這樣64卦的卦象就體現了二位制數學體系原理。當今計算機就是在這一原理:0101……上產生的。所以,《易經》的影響廣及古今中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易經》所體現的占卜思想,不必看得過分神秘而至顛狂崇拜狀態。我們在對某些事情的作出判斷策時候,《易經》可以給我們一些協調、幫助作用,可以開拓我們的思維向度,讓我們變得聰明一些。孔子說:「 五十以學《易》,可以行無大過矣。」(《史記·孔子世家》)就是此意。正如《易經:第一號成功預測》的作者,英國漢學家克利斯朵夫·巴克特所說:《易》的正文(卦、爻辭)是多向思維的,你在一個層面提出問題卻可能在另一個層次上得到回答。譬如你問:她愛我嗎?《易》可能提醒你:在一個人動機及其產生的效果之間,還未造成傷害。因此,你可理解為:注意自己的愛是否純潔無私。《易》可以幫助你超越狹窄的封閉思維,而導向一個開放的思維空間。一般說,《易》之卦辭描述了你現在的生活狀態;爻辭則指出了你一步的變化趨勢。而在「變爻」所形成的新卦內容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未來信息線索,得到更多未來的趨向和可能性。(見同前)實際上,中國古代哲學家理解運用《易經》時,就是十分理智的,決未走火入魔,盲目崇拜。所以,《易經·繫辭上》說: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又說:善《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春秋繁露·精華第五》也說過:《詩》無達詁,《易》無達占,《春秋》無達辭。

易經八卦符號

易經八卦符號八卦: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八卦的八組符號代表著萬物不同的性質,據《說卦》的解釋:「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gèn),止也;兌,說(yue同:悅)也。」這八種性質又可以用「天、地、風、山、水、火、雷、澤」的特徵來表示。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 圭, 指土圭。 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 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是爻,多是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 爻有陰陽兩類,陽爻表示陽光,,陰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間一橫叫二爻,上面一橫叫三爻。八卦有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又稱後天八卦。(一)八卦歌訣先天八卦:「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後天八卦:「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二)八卦代數先天八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後天八卦:坎一,乾二,兌三,坤四,艮五,震六,巽七,離八。(三)八卦方位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四)八卦所屬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五)八卦生克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六)八卦旺衰乾、兌旺於秋,衰於冬;震、巽旺於春,衰於夏;坤、艮旺於四季,衰於秋;離旺於夏,衰於四季;坎旺於冬,衰於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後一個月)(七)八卦所對應的五行: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土-坤、艮 坤為地,艮為山水-坎 坎為水火-離 離為火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剋:水火金木土(八)八卦代數順序先天八卦:震四,離三,兌二,乾一,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後天八卦:坤二,兌七,乾六,坎一,艮八,震三,巽四,離五。(九)八卦分割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八卦▅太陽▅▅少陰▅▅少陽▅▅太陰 四象▅▅▅▅陽▅▅▅▅▅▅▅陰▅▅ 兩儀(十) 八卦分陰陽乾、坎、艮、震、四卦,屬陽卦 其中 艮為少男 坎為中男 震為長男(震、坎、艮中陰多陽少,表示陰從陽,故為陽卦 )坤、兌、離、巽四卦,屬陰卦 其中:兌為少女 離為中女 巽為長女(兌、離、巽中陽多陰少,表示陽從陰,故為陰卦 )後天八卦九宮排列:乾六、坎一、艮八;兌七、宮五、震三;坤二、離九、巽四。以上後天八卦九宮排列數,橫豎相加、對角相加之和,均等於15.即:6+1+8=15;7+5+3=15;2+9+4=15。6+7+2=15;1+5+9=15;8+3+4=15。6+5+4=15;2+5+8=15。[編輯本段]六十四卦上下經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咸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乾 (乾上.乾下) 元.亨.利.貞.《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合,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得普施也。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上九.亢龍有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因詞條字數限制沒有乾卦的象辭跟彖辭!)坤 ﹝坤上.坤下﹞ 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彖》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六四.括囊.無咎無譽.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六五.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用六.利永貞.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屯 ﹝坎上.震下﹞. 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彖》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蒙 ﹝艮上.坎下﹞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彖》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需 ﹝坎上.乾下﹞ 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彖》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訟﹝乾上.坎下﹞. 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於淵也.《彖》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師﹝坤上.坎下﹞ 貞.丈人.吉.無咎.《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比﹝坎上.坤下﹞ 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彖》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推薦閱讀:

佛教一般供奉什麼水果?
2014年比較邪乎,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么?
求推薦好看的嫡女,帝女重生的小說?
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如此小眾,是生存下來,堅持更新這麼久的?
蔡國響:唯心自知,歌以詠志——微創與挑戰並行

TAG:文化 | 哲學 | 意義 | 易經 | 符號 | 陰陽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