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常識

[轉載]佛教節日--釋迦牟尼佛出家日(有佛教小常識)

(2011-12-08 16:22:27)

轉載▼

標籤: 轉載 分類: 宗教信仰

 佛教小常識 原文地址:佛教節日--釋迦牟尼佛出家日(有佛教小常識)作者:春天的花樹

今日3月4日(農曆二月初八)為佛教的大日子,為釋迦牟尼佛的出家日,隨喜恭賀慈悲偉大的佛祖...在此紀念日里,心中有佛的人士,可以去寺院里拜佛,念經,打坐,放生,布施,懺悔,或直接念誦釋迦牟尼佛的法號...無論做何都是一種功德。隨喜心常在,善事常為...有時候,佛不在寺里,而在路上;佛不在廟裡,而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成一個佛...頂禮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恭賀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出家日

 

 

 

那一日,我遇到了你,

大殿禪定

法界中,如有曼陀羅花

紛紛飄散

那一次,我長跪你的座前

當下內心的平靜

燃一盞油燈

可以離苦得樂

時不時有,隱而涌動的歡喜心

恍然銜接,原本的我

千世的輪迴

只是為了等你

追隨

蓮生的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教小常識

 

 

 

 

佛門殿堂儀規
 
  1.緣左右兩側而入佛殿,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信道,,任意穿 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凈身心,洗凈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佛教普及知識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誕生於公元前五世紀。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原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620年誕生於古印度,成道後被稱為佛陀,意為覺者。因他的家系屬釋迦族,一般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者。

  佛經上說,以須彌山為中心最高的山,同一日月照的四天下為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

  佛教的分布,北傳梵文系佛教(漢傳佛教)以中國為中心,後傳至日本/朝鮮/蒙古等國。七世紀中葉,藏語系佛教在西藏興起。二者同屬大乘佛教。而南傳的巴利文語系佛教則是以錫蘭為中心,後傳至泰國/緬甸等國家,屬於小乘佛教。大乘修菩薩道,小乘專修解脫道。

  佛陀簡稱[佛],即自已覺悟並使他人覺悟,達到圓覺,[智慧和功行達到最高/最圓滿的境地。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末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眾生都有得到覺悟的可能性,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佛教中的阿羅漢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簡稱為羅漢。到達這個果位要經過四個階段。這時,見惑思惑便已斷盡,證得涅盤,解脫生死。但要成佛仍需修菩薩道。只有出家人才能證得阿羅漢果。

  佛教里的菩薩是菩提薩的簡稱。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都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從愚痴中解脫出來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

  大乘佛教經典里,特別稱道四大菩薩,即文殊師利的大智、普賢菩薩的大行、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地藏王菩薩的大願。中國的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分別是四位受教徒崇敬的道場,稱為四大名山。

  法是佛教教義。佛法共分為五乘: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獨覺乘、聲聞乘、菩薩乘五乘。修中品五戒十善為人乘;聽法修行解脫生死者為聲聞乘;不聽法自覺了生死者為獨覺乘;既求取解脫又廣度眾生為菩薩乘,即成佛之道。

僧人是為求得解脫而出家修行的人。佛法的弘揚流布仰賴於僧人,僧人在德行上要為在家佛徒樹立模範,教導他們,勸善止惡,講說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時參加社會災難的救濟,慈悲柔和,促進眾生的福利。佛、法、僧合稱為"三寶"。

佛教教義的基本內容是說世間的苦(苦諦)和苦的原因(因諦或稱集諦),說苦的消滅(滅諦)和滅苦的方法(道諦)。而這四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即"緣起性空"這一教理。即世間萬物都是由各種關係結合而生;萬物又變化無常,非永恆實在,是緣生緣滅的,一切皆空。故人們又稱佛教為"空門"。

  佛教的戒律有三方面:一、攝律儀戒,一切諸惡悉皆斷舍。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六法及具足戒(比丘具足戒有250條,比丘俗稱和尚。比丘尼具足戒有340條,比丘尼俗稱尼姑)。二、攝善法戒,一切諸善悉皆修行。通常講有十善戒。三、攝眾生戒,即大乘菩薩戒,以大悲心為其根本。

  佛教的宗旨在於解脫世界及眾生的痛苦。在佛教看來,有生有死是世間法,不生不死才是出世間法。世間一切苦痛即生老病死等八種苦惱。世間一切又皆虛幻不實、變化無常,不足貪戀。因此,眾生須通過修行來解脫煩惱,達到寂靜快樂的涅磐境界。

  佛教所講的苦不同於基督教里講的"原罪"。佛教認為"有漏皆苦"。"漏"就是煩惱,眾生不明白一切法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道理,而在無常的法上貪愛追求,在無我的法上執著為"我",這叫做惑,惑使人煩惱。煩惱有貪、嗔、痴"三毒"及慢、疑、惡等六種根本煩惱。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是"因果相續"的關係,一類的因產生一類的果。因果法則決定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要獲得解脫,必須種下善因、精進修行,才能在來世得到善報。

  佛教認為物質世界無非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聚合產生的。而四大要素本性變化無常、緣生緣滅,是空幻不實的。它們都是依借人的"識"而起的精神作用。因此,佛經上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佛教的緣起論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為中心來談的。人生問題一般說是十緣起或十二緣起。而對於苦樂的感覺來自"觸",觸是根、境、識三者會合而有心理活動的開始。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只有六根清凈、不受引誘而造染污之業,才能達到清凈智慧的境界。

  要成為一個佛教徒必須歸依佛法僧三寶,而不歸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佛是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在小乘佛教里指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里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指佛陀宣講的教法;僧是奉行佛法的出家人和合眾。歸依一般需要請法師依法接受。

  佛教的理想是為世間眾生求得解脫。但出家應當是佛教徒中少數人的事。出家有很多條件,比如要得到父母的允許,要身體健康,要對教理及行持都夠標準等等。佛教稱讚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出家而在家學佛的居士。如大乘經典中的《維摩詰經》、《優婆塞戒經》都稱讚在家學佛者。

  佛教慈悲為懷、普渡眾生。對一些由於生計所迫不得已從事諸如販酒、屠宰、漁獵等職業的眾生,不認為他們完全沒有善根,但他們會造下惡業。所以佛教教導人們從事善良正當的職業,不要造下惡業。

  佛教信徒要出家,男子應先到寺院請一位比丘為自己的"依止師"。在徵得全寺僧人同意後方可剃除鬚髮,並受到沙彌戒(10條)。沙彌最小者是七歲,依止師對其負有教養責任。待其二十歲後,受比丘戒(250條),便正式成為比丘。

  女子出家同樣先要依止一位比丘尼,先受沙彌戒(10條)。到年滿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戒(6條),成為式叉摩那尼。年滿二十歲時,先從比丘尼、後從比丘受比丘戒(340條),便正式成為比丘尼。

  佛教講究孝道。出家時不經父母允許便不能出家。佛教認為,眾生應報四重恩:即國家恩、眾生恩、父母恩、佛恩。只要信仰佛教,廣施善行,不一定非出家不可。

  佛教認為,要消除煩惱,必須經過戒、定、慧三學的修持。戒,是防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定,是精神安和,有世間的四禪和四無色定,出世間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慧,指從定而引發的通達證悟真理的智慧。

  佛教主張平等,眾生不分門弟、貴賤高低,都有佛性。只有因修行層次、所持戒律不同而有的等級之分。佛教按修行達到等級不同分為九種。受了三歸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稱為近事。

  佛教待本身有四眾,有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的責任,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責任,二者合成為雙重的教團。

  出家男女二眾都稱為僧人。僧伽則要有四個人以上才能組成。僧伽的組織有六項原則即戒和、見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就是和諧一致的制度。佛陀曾經為僧伽制定了很多制度。最重要的是"羯磨"(會議辦事)制度。

  佛教根據"緣起"和"業報"的理論,認為凡事都有"因果"。

  佛教特別重視人的修行,以免受果報。有句話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對自己的念頭都很重視,而一般凡夫則只是害怕得到惡果,所以修行做菩薩要求從心念做起。

  佛教認為天堂與地獄是存在的。修了五戒十善可升天堂;而造下十惡五逆的便下地獄。佛教認為天堂共有三界二十八層,接近人間欲界的有六層。往上的色界天有十八層,再往上無色界天有四層。

  佛教講的地獄,有無量數目。它是由在獄中所受苦報的不同而分的。大惡有大苦,小惡有小苦。

  佛教在亡者臨終之際,由家屬請經師或自己念誦阿彌陀佛經。超度功用很有限,修善主要還是看各人生前的行為。

  佛教不想念紙錫箔焚燒後能夠供鬼使用的說法。認為應當布施、供佛、齋僧,所做功德可使亡故的親人安息。

  佛教提倡懺悔(又叫"自恣")和發願。也就是斷除惡業,生起善念。這們可以斷盡前生所有由身語意識所生的惡業

,而獲清凈。然後再修行,跳出生死輪迴,求得覺悟。

  佛教不提倡自殺,更不是消極地對待人生。佛教鼓勵人生的建設,要求人們修善努力,以改造現實的及至未來的命運。佛教戒律里已明確規定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賭博、不飲酒等戒律。

  佛教一般來說主張素食。在因身體有病需要時或因環境、習俗限制,也可適當食"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的肉類,稱為三凈肉。殺生是絕對不允許的。

  佛教里講的食葷並非與食肉相同。葷類主要指大蒜、蔥、韭菜、小蒜等刺激性的蔬菜。這些東西有較大刺激性,生吃增恚。所以佛教禁食。

  在家佛教徒學佛必須歸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而不歸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條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齋。

  佛陀對在家信徒有許多世間法的教導。如佛陀對善生童子詳細講了父母子女之間、師弟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主僕之間、僧人與居士之間的關係如何善處的問題。

  佛陀教導佛教青年要方便具足(職業修養的完備),守護具足(節約、不浪費財物),善知識具足(交結善友)和正命具足(正當的生活)四種安樂法。而對當時的國王則講如何處理國內政治與睦鄰問題。

  佛教里講的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願力所在就的佛國凈土。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得在平日修善積德。佛教徒更是要發大願心,救濟他人,勤儉自律,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菩薩要最終成就佛果,必須依照戒定慧三學修習,實行六度四攝,經過無數生死才能達到。大乘佛教特別鼓勵興起大慈悲心,"無有疲厭"地"為眾生供給使"的菩薩行人生觀。

  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必須廣學多聞。佛教要求菩薩行者學習五明(學):①聲明,即語言學;②工巧明,即一切工藝、技術、算學、曆數等;③醫方明,即醫藥學;④因明,即邏輯學;⑤內明,即佛學。

  佛教里的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指通達佛法並能為人講說的人。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更高的是三藏法師,即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如唐代玄奘、義凈都受到這個稱號。

  在蒙藏佛教中,對修行有成就,能根據自己的意願轉世的人稱為"朱畢?quot;(藏語)或"呼畢勒罕"(蒙語),即"轉世者"或"化身"。漢族地區的人則稱呼他們為"活佛"。

  佛教認為我們這個世界在無量劫之前有過去世,那時的教主是燃燈佛;現在這個世界是現在世,教主是釋迦牟尼佛。佛教預言,將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滅盡之後,經過很久遠時期,彌勒菩薩將作為未來佛在這個世界上成佛說法。

  佛教傳來中國將近兩千年,思想體系發展演變成十多個派別,學術成果逃煌燦爛,對中國的思想、文化、藝術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延伸到中國民族文化的各個領域,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禮佛三拜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項)懺悔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

  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凈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剎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

  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

  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

  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如何上香
 
  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佛門儀規
 
  靜苓居士

  合十對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過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動作,不僅可以達到收攝內心的作用,也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節之一。

  甚至當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或心浮氣燥時,合十可以讓我們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這個把雙手合長放在胸前的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對平穩情緒很有效。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問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經過法師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態,稍稍欠身經過,表示自己的禮貌與尊重。此外,我們寫信時,用「某某人『合十』」作為信末署名,也是一種表達謙遜、恭謹心意的好方法。還有,當我們聆聽長者大德說話時,也可以雙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談話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勢,這樣也能讓人攝心,不會散漫沒精神。

  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薩頂禮,可以用問訊或禮佛的姿勢表達心意之外,佛教徒平日在正式場合見到師父或長者大德,也可以五體投地行跪拜禮;但如果師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飯、講話、演說時,則可以用問訊的方式代替,同樣能表達虔誠的心意。

  合十或問訊,雖然是佛教徒長用的生活禮儀,但是透過肢體的動作,最終目的除了達到端正儀容的身儀之外,也是為了讓心沉穩、安定,達到向內收心的效果。讓自在、寧靜的身心狀態,與寺院的步調融合在一起。

〖動作解說〗

  合十

  1.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併攏,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

  2.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指尖,能夠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盡量放鬆,讓氣息往下沉,以達到逐漸安定的作用。

  操手

  1.雙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於腹部前方。

  2.雙手高度要適中,約為肚臍上方一寸,否則太高予人緊張嚴肅之感,太低又顯得很沒精神。

  3.雙手不要貼緊腹部,否則看起來會很不自然。

  問訊

  1.首先虔誠地合起雙掌,目光注視中指指尖。

  2.然後向下彎腰約九十度,當要直起身子來時,合十的雙手也同時變換姿勢。

  3.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輕輕相接觸,食指尖也輕輕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略呈三角形狀。

  4.此時,雙手的姿勢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薩供花一般,充滿了恭敬祥和。

  5.雙手維持這個姿勢經過胸前,一直舉高到眉心(但不觸到額頭),這也表示把佛菩薩供到頂上,有著虔誠、恭敬而謙虛的態度。

  6.隨後再輕輕將手放下,到胸前回複合十姿勢,然後放下雙掌。

 

 (昨日去了鄢陵的彌陀寺拜佛,願世事都順心,更願某君一切皆如意平安。)


推薦閱讀:

在這裡學佛學的,不想成佛了,不想解脫了,要想成魔,怎麼辦?
唐趙州東院從諗傳
「我害怕在貧困痛苦中孤單死去」
想問各位師兄一個問題:每天經常懺悔罪業,會不會使大量重罪轉現世輕報,以致現世承受不了?

TAG:常識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