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獨石口,遭遇了雲海,回來後幸福了好幾天。
但是,總覺得還是要說點什麼。
獨石口,與「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是指明英宗被蒙古瓦剌軍所俘的事件。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大軍進犯明朝,明英宗御駕親征。于山西大同兵敗撤退,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官廳水庫北岸)被也先率軍圍住,明軍大潰,英宗被俘,瓦剌軍進逼北京----史稱「土木堡之變」。
您可能會說,大同在土木堡西邊偏南500里,獨石口在土木堡正北250里,獨石口跟土木堡之變會有一毛錢的關係?且聽我細細道來。
先說說也先為啥要進犯大明。
明朝建立後,蒙古人回到了草原並四分五裂,後來瓦刺部在也先的率領下日漸強大並逐漸統一了草原,但他名義上還是明朝的藩屬,所以要給大明進貢。一開始,也先派十幾個人趕著七八匹馬來了,大明把馬留下,給每人賞賜一捆棉花倆奶鍋五斤含碘鹽就打發回去了。後來,來的人越來越多,貢品質量卻越來越差,到最後,竟然發展到派來2000個使者人人邀賞,明朝一想,這要是每個人都給,那我就賠大發了,於是不光減少賞賜,還在邊境貿易的時候大肆壓低蒙古人的奶粉價格。這下子也先急了:打!
再說說也先的進攻路線。
圖中,黑色箭頭為瓦刺軍進攻路線,白色箭頭為明軍出擊及撤退路線。
瓦刺主力兵分兩支,西路一支由也先親自挂帥,向南直插大同城(大同在當時是北京西邊通往草原的門戶,駐有重兵把守),也先這一路上是摧城拔寨勢不可擋。另一支騎兵走東路,破獨石口、圍赤城、繞過宣府(今天的宣化,那時候,宣府是邊疆重鎮,張家口只是萬里長城上的一個關口,後來明朝與蒙古人修好通商,張家口才發展成為重要的貿易城市),直逼居庸關。
三個奇蹟導致失敗。
明英宗聽聞大同前線告急,決定御駕親征----歷史上一直把這件事歸咎於宦官王振的煽惑和英宗皇帝的幼稚,我倒覺得,作為一國之君,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還是值得肯定的,之前的永樂和宣德兩帝也曾御駕親征並凱旋而歸。也就是說,御駕親征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在沒有明確的殲敵戰術和完備的後勤保障下倉促出兵,還有就是情報失誤----忽略了獨石口、赤城這一支敵軍。
明英宗率領大軍出居庸關、過宣府,抵達大同,客觀說,也先一看明朝皇帝親自來了他也犯含糊,於是往後撤退了幾十里,當然也有可能是誘敵深入。英宗年少輕狂,不顧軍隊人困馬乏執意進攻,結果中了埋伏,這時候導致戰役失敗的第一個奇蹟出現了:先頭部隊剛剛遭到痛擊,幾十萬明軍竟然後隊變前隊倉皇逃跑,真是兵敗如山倒啊!你想想,快馬彎刀在後邊追殺,那還不跟砍瓜切菜似的。
明軍撤退的路線也值得研究,史料記載,宦官王振先是讓大軍向東南以便路過他的家鄉蔚縣,說是想「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後又怕大軍塌毀他的莊稼影響收成,於是又折返向北回了原路。我捉摸著這種說法有點不太符合邏輯,很有可能是後世為了埋汰王振而故意這麼說----你想啊,如果是皇帝巡遊去了他家,那確實光耀門第,但當時那種境況下,帶著一幫殘兵敗將,恐怕王振也沒有如此閑情和這般雅興。真正原因很有可能是接到戰報:獨石口一線失守,另一支瓦刺軍即將直抵居庸關----也就是說,我寧願相信,明軍北上,還是為了抗擊侵略軍。否則,向南走紫荊關回京,是完全可以避開敵軍的。
這也就引出了第二個奇蹟:宣府東路的獨石口、赤城、懷來一線的守軍,在遇到敵軍進犯時竟然「戰略撤退」到了居庸關之外駐紮,美其名曰集中力量保衛京師。所以這一支瓦刺部隊在沒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況下soeasy的就佔領了懷來。當然,也不是全無抵抗----據《赤城縣誌》記載:當時獨石口有一位千總叫田坤,死於戰鬥。田的女兒為報家仇國恨,率兵浴血抗戰,最後寡不敵眾,被圍困在陡崖之上,眼見敵兵步步逼進,姑娘不甘被俘受侮,縱身跳下了峭崖。後人為紀念她,將此崖命名為捨身崖,並鐫刻了捨身大士像以傳後世----這個捨身崖就在獨石口南邊的雲州水庫東側。
正是由於獨石口一線的輕易失守,使得第二支瓦刺軍搶佔先機切斷了明軍的退路。
繞了個彎子的明軍抵達土木堡後,剛要喘口氣,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兩支瓦刺軍合而包圍了。也先雖然包圍了明軍,但讓他區區幾萬人馬一下子吃掉幾十萬部隊,他還是覺得有些費勁。這時候,也先用到了草原狼的戰術:佯裝撤退、引蛇出洞、趁亂殲之----先是假裝議和,並放開一個口子讓明軍撤退。這時候明軍已然是毫無軍紀,一下子四散奔逃,蒙古騎兵就像餓狼衝進了羊群一般殺了個血流成河,最終導致了英宗被俘、全軍覆滅。王振也被明軍將領亂刀砍死。
一般說到這,土木之變就算完了,接下來就是于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了。但我要說,這還有第三個奇蹟:近在咫尺的宣府可是駐有四萬守軍的,為什麼沒來勤王救駕?如果宣府出兵夾擊,土木堡之戰輸贏定當別論。
前文說了,宣府是邊疆重鎮,與蒙古人只是一牆之隔,宣府總兵都督楊洪在與蒙古兀良哈部的征戰中也是戰功赫赫,但後來,他卻與瓦刺部逐漸達成了互不侵擾的默契,這一點,從瓦刺軍隊繞過宣府或可證明。如此,宣府駐兵在土木堡形勢危急時保持沉默,好像也符合邏輯。但事情從來都不是只有一面,在後來的北京保衛戰中,楊洪率領兩萬精兵進京勤王,協助於謙大敗瓦刺,為景泰皇帝(那個年代,北京出了個著名的工藝品:景泰藍)立下了汗馬功勞。我想,可能是楊洪實在看不上明英宗專寵宦官的所作所為才袖手旁觀的吧。
可能有人會問:在這個戰役里,長城好像屁大的作用都沒有啊?
我想說的是:首先,整個明朝,北京只有兩次被兵臨城下,除了土木之變,就是李闖王進京,而如果沒有長城,不知道會發生多少次。
第二,不同的歷史時期,長城的作用當然不一樣。如果政治清明、國力強大,長城不但可以護衛邊疆人民安居樂業,甚至可以促進長城內外的民族交流----換個說法,長城就像現在的核武器或者航空母艦,有了它,敵人就不敢來犯,只能跟我們WTO。
第三,正是因為有了長城,長城裡邊的華夏文明才能得以源遠流長,幾千年來才會不曾中斷,從而才能夠對邊疆各族形成強大的向心力----長城內外通過各種手段,最終融為一體。
一家之言,敬請商榷!
以下為行攝獨石口花絮,或者叫拾遺補缺吧:
我不知道對於小蝸牛來說,長城意味著什麼,也許,跟我一起玩是最大的動力吧。
色友們最關注的自然是秋色
對如此美景舉手投降也就很自然了
它們要攻佔山頭嗎
幾百年過去,長城只剩下了一條碎石
遠古來客
橫切面
雲里霧裡
擺拍
離開獨石口,順道去看了看清泉堡,這是北門
這是東牆
南門保存最好
南門局部
南門內側
街景1:我有點無語
街景2,村裡的商業中心
街景3:街心牌樓的基座遺存
老鄉說:想當年,牌樓東側是戲台,西側是龍王廟。
村裡質量較好的民房
我不知道我們當時在笑啥
路 書
獨石口鎮西側,有一個牌樓,牌樓外就是南北向的241省道,牌樓對面,有向西的水泥路。
順著水泥路一直向西,途中路過一個村子(村口寫著「馬廠」,但實際是「孟家窯」)。
過了村子再向西,走一段盤山路,到一個山樑上,水泥路會調頭向南,
就在這個胳膊肘彎的地方,有一條碎石路向北(右拐),可以看到風車。
順著碎石路上山開到頭,就看到長城了。
停車,步行五分鐘抵達長城。
水泥路大概五公里,碎石路大概一公里。
插播一條廣告:
獨石口鎮農家院「紅都飯店」,家常菜味道不錯且量大價廉、被子沒有腳丫子味道。
食宿人均約50元。
張老闆聯繫電話:15833136138
獨石口長城遭遇雲海,請圈閱上一篇博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