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手下有個人竟然因為溜須拍馬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劉邦手下有個人很有意思,這個人很聰明,卻多次拋棄信仰、改變立場,甚至為了迎合劉邦,連代表身份的衣服也不敢穿,改成平頭老百姓的裝束,在漢營小心翼翼,多餘的話一句都不說,看起來是個謹小慎微的老實人,卻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在合適的機會憑一兩件事揚名立萬,不但生前得到劉邦、呂雉等人的寵信,就是死了以後,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越來越高,最後都成了名垂千古的聖人。

沒錯,他就是叔孫通,先後當過侍詔博士、博士、奉常,最後官至太常、太子太傅,號稷嗣君,以後被司馬遷稱為一代儒宗,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他,儒學也許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就消亡了,因為當時不管是劉邦還是項羽,都很看不起儒學,認為儒學不過是虛妄之說,沒有實際用途。

叔孫通是魯地薛縣人,薛縣就是現在的山東藤縣,魯是儒學的發源地,因此叔孫通很精通儒學,秦朝的時候,就因為精通儒學被招進朝廷,封了個侍詔博士,過去的博士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顧問吧,顧問而且還是侍詔,等候君王的召喚,地位顯然是很不起眼的。

大家都知道,秦朝主要依靠法學治國,對儒學一向都看不起,當時掌權的趙高、李斯都是法家的崇拜者,叔孫通在這樣的環境下當官,身份自然非常尷尬,可他也聰明,進朝廷後一看這種情況,於是立刻拋棄信仰,對自小學到大的儒學隻字不提,張口閉口都是法家的道理,因此就能僥倖的存活下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都沒有想起他。

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當自己的侍詔博士。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位,這時候國家大權全握在趙高手裡,趙高原本是趙國遺民,他之所以凈身入宮,就是奔著滅亡秦國去的,掌握大權後自然是種種倒行逆施,終於攪得天下大亂,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了,趙高本來壓著這件事,可後來陳勝吳廣鬧的動靜越來越大,一度時間都打到秦朝腹地的武關。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些風言風語就傳到秦二世胡亥耳中,有一天,秦二世就把他們這些侍詔博士叫過來問:聽說有個叫陳勝吳廣的鬧的動靜很大,你們對這件事怎麼看啊。

皇帝終於問到了侍詔博士,於是有些人就認為盼到了春天,紛紛激動的獻計獻策,很多人都認為,天下百姓都是秦朝的子民,子民竟敢反抗皇帝,那就是大逆不道,應該趕緊派兵鎮壓。

這些話雖然很有道理,但秦二世聽見以後,面色卻越來越是難看,終於,大傢伙兒的意見都表達完了,但秦二世注意到,有個叫叔孫通的侍詔博士竟然從始到終一句話都沒說,於是對叔孫通揚揚下巴,言下之意是,你有什麼高見呢。

叔孫通就很恰當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了,你猜他怎麼說,叔孫通說:「他們說的那些都是謬論。如今天下歸為一統,各郡各縣的城池都已剷平,民間所有的兵器都已銷掉,這就早已向天下人宣布用不著這些東西了。當今又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備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於職守,四面八方都像輻條向著軸心一樣地向著朝廷,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什麼人敢造反呢!所謂的陳勝吳廣之流,不過是一群偷雞摸狗的盜賊,哪裡還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郡尉們很快就可以把他們逮捕問罪了,有什麼可擔心的!」

這幾句話可真說到秦二世心裡了,於是很開心的認為叔孫通是忠臣,對天下局勢有正確的判斷,而那些說有人造反的,一定是心懷叵測,想達到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於是表彰了叔孫通,賜給他二十匹絲綢,一套新衣服,並提升為博士,然後把說造反的人都抓起來,交給廷尉治罪。

散朝之後,皇帝面前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博士們立刻有了憂國憂民的勇氣,紛紛指責叔孫通說:「天下已經混亂到這般地步,你不趕緊想著出個好主意,怎麼還拍皇帝的馬屁呢。」

叔孫通白眼一翻:「你懂個屁,我剛才差點掉火坑裡。」

說完就回家收拾行李逃跑了。為什麼逃跑,不剛剛受到皇帝的嘉獎嗎,討的皇帝的歡心,以後一定是前途無量,可叔孫通呢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出乎意料的逃跑了。原因無他 ,是因為他已經看到,秦朝已經無藥可救,自己犯不著為秦朝陪葬。

而那些繼續留下來當官,準備為朝廷效命的同事們今後什麼下場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叔孫通是活了下去。

離開秦廷後叔孫通不敢耽擱,連夜回到老家薛縣,估摸著是打算回家養老吧,然而意外的是,薛縣已經被項梁佔領,項梁正在出榜招賢。

項家軍這會兒聲勢是如日中天,於是叔孫通想都不想,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改變立場,投靠了項家軍,完成了從朝廷官員早反賊的轉變。

本來想著在項家軍之內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 ,然而遺憾的是,項梁靠兵法起家,崇尚兵家和權謀,叔孫通打小學會的本事一點用都沒有,於是他再次背叛信仰,丟掉儒家的課本,轉而鑽研起兵法和陰謀,並靠著臨時抱佛腳學來的本事在項家軍站穩腳跟,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但總算能在亂世中生存下來。

後來呢,項梁定陶兵敗被殺,項羽又特別討厭儒生,叔孫通又是聲名在外,就是該學兵法陰謀人家 也拿他當儒生看,萬般無奈之下,叔孫通再次改變立場,投靠彭城的天下共主——楚懷王去了。

楚懷王沒什麼實權 ,玩的就是規矩,儒家的那一套剛好能用得上,因此,叔孫通在彭城還是很過了幾天開心的日子,然而遺憾的是,這種日子也不長久。

秦朝滅亡之後,項羽自稱霸王,將楚懷王封為義帝,並命令他離開彭城,遷到長沙。

按說呢,叔孫通在楚懷王手下還是 很受重視的,可這時候呢,他再一次顯示出投機家的本性,趕緊回家裝病,表示本來是應該跟你一起去長沙的,可身體實在不爭氣,他竟然走不了遠路,因此臣子沒有辦法,只好在病榻上祝您一路平安了。

事實上,楚懷王一路平安了嗎,沒有,半道上就被項羽派英布等人殺死了。

叔孫通早就知道,雖然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但抓住那隻鹿的只能有一個人,你楚懷王顯然不是合適的的人選。

所以當即改變立場,以裝病的方式離開楚懷王,留在彭城,繼續為項羽服務,項羽雖然看不起儒生,但好死不如賴活著啊。

就這樣,他又成了項羽的部下,然而依舊不受重用。

之後就又發生了楚漢相爭,劉邦乘項羽帶兵攻打齊國的時候佔領彭城,叔孫通作為項羽的部下,按照儒家的標準,應該拚死為項羽盡忠才是。

可這爺們也絕,劉邦一進城,他就連忙改變立場,再次投降劉邦。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都會覺得,叔孫通就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是啊,你看看他,離開秦國也就算了,先投靠項羽,在背叛項羽投靠楚懷王,情況發生變化後又背叛楚懷王投靠項羽,項羽外出打仗期間劉邦來了,於是他又立刻背叛項羽投靠劉邦,翻臉翻得比翻書還快。

但如果就憑這幾件事懷疑他的人格,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楚漢相爭時劉邦起初並不佔優勢,好幾次都落到全軍覆沒的境地,如果叔孫通真是小人,那編個借口繼續投靠項羽就是。

可他並沒有這麼做,自投靠劉邦之後,就開始對劉邦忠心耿耿,以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再也沒有離開過。

為什麼呢?

還是前面說的那句話,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得到這頭鹿的只能有一個人,楚懷王不是,項羽也不是 ,真正能得到他的,只有曾經約法三章,並且勝不驕敗不餒的劉邦了。

也就是說,先前叔孫通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冷靜的觀察,觀察誰才是真正值得效命的主子,等他發現劉邦之後 ,就像一場豪賭似的,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上去了。

事實上,他真的賭對了,因為劉邦最終奪得天下,搶回了秦朝丟失的那頭鹿。

然而剛開始投靠劉邦的時候,他儒生的身份還是很令劉邦討厭,那時候儒生都有標誌性服飾,具體什麼樣也講不清楚,就都 設想成峨冠博帶吧。

有人善意的給叔孫通提醒時,叔孫通明白了,於是再次改變信仰,連代表身份的儒服都不穿了,反而兩眼一翻:「 誰說我是儒生來者,這套衣服不過時走得急,順手摸了一件而已,既然主子不喜歡,那我換了不就完了。」

於是短衣褐褲,打扮成鄉下人的模樣。

劉邦一看,呵呵,原來你也苦出身啊,苦出身還那麼有才華,還真是了不起啊,於是又讓叔孫通當了博士,如此看來,叔孫通他也就是個博士的命啊。

不過漢營的博士跟楚營、秦國的博士不同,相當於隨軍參謀,可以大膽的給劉邦提建議。叔孫通有了這項權利,跟著叔孫通吃苦受累的弟子們開心了,覺得老師隨便說兩句話,就能讓他們有出頭的機會,於是安心的等著。

可沒想到的是,叔孫通是向劉邦舉薦了很多人才,但這些都是什麼人啊,都是些鄉野草寇,都是沒有文化的 莽夫,尋常有文化的人提起他們的名字都會覺得恥辱,是根本不足掛齒的,然而叔孫通卻向劉邦舉薦了他們。

所以弟子很是不滿,一起到叔孫通面前埋怨,但叔孫通兩眼一翻,斥責他們說:「你們懂什麼,現在是戰亂時期,需要的就是這種能衝鋒陷陣的人,你們會什麼,會領兵還是會打仗啊,別著急,我不會忘了你們的。」

老師既然這麼說, 弟子們就是不滿意也沒辦法了。

然而叔孫通卻憑著這幾次舉薦在劉邦陣營站穩腳跟,並被授予稷嗣君的稱號。

劉邦這時候還不是皇帝,他只是漢中王,「君」已經意味著,叔孫通已經在漢營很有地位了。戰國時期的四公子,封號不也是「君」嗎。

終於,全國解放了,劉邦當上了皇上 ,第一次朝會時,劉邦也是叉開兩腿坐在龍椅上,因為上行下效的原因,功臣們在朝堂上也是千姿百態,有耍酒瘋的,有打瞌睡的,還有拔刀亂砍石頭的,總之亂七八糟,把嚴肅的朝堂直接整成個鬧市,劉邦看在眼裡,很不滿意, 於是微微皺起眉頭。

叔孫通渾身打個機靈,他立刻明白,苦等多年的時刻終於到了,終於輪到儒家學說出人頭地了。

你道他之前幾次拋棄信仰,是真的拋棄嗎,不過是根據時局稍微做了下調整,他骨子裡還是個正兒八經的儒生,不但是儒生,而且還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大儒啊。

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儒家幾近消亡,他之所以含羞忍垢的堅持活下去,等的就是可以廣大儒家學說的機會啊。

如今皇帝不滿,不就因為大臣們在朝堂上沒有規矩,而制定規矩,也就是講禮,不正是儒家學說的精華所在嗎。

於是立刻上前主動請命說:「儒生們雖然不能幫著你攻城占池,但他們卻可以幫著你來守天下。請你讓我去找一些魯地的儒生,讓他們來和我的弟子們一道給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禮儀。」

劉邦一聽 ,上朝原來是有講究的,於是很愉快的答應了叔孫通的要求。

叔孫通自然也就非常愉快的回到老家,到儒家學說的發源地,魯地尋找幫手去了。

然而他到魯地以後,還是很受到一些老夫子的非議,這些老夫子罵叔孫通說:「"你前後侍奉過多個主子,都是靠著拍馬屁博得寵愛,現在天下才剛剛安寧,死的還沒有埋葬,傷的還沒有恢復,你就又鬧著制訂什麼禮樂。禮樂制度的建立那是行善積德百年以後才能考慮的事情,現在哪是制定禮樂的時候,你去死吧,我們是不會幫你的,因為幫你會玷污我們的德行。」

面對這些老夫子的責難,叔孫通是微微一笑,反駁他們說:「你們可真是榆木腦袋,根本不了解時代的需要,難道儒家的精義就是墨守成規,從一而終嗎,如果真是這樣,先聖孔子、孟子為什麼不去侍奉周王呢,你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抱著書本讀到死吧,就讓後世看看,誰才是當時最大的儒者。」

這趟回家雖然鬧了點不愉快,但還是找了幾名志願者,於是把他們和自己的弟子一齊推薦給朝廷,專門負責制定禮樂制度,劉邦一律加封為郎中,郎中雖然是個虛銜,但已經是中央直屬官員了。

弟子們才明白老師當年沒說假話,於是很盡心的幫助叔孫通制定各項禮樂制度,前後用了三個月時間,又經過多次試驗之後制定完成,用在了年終的一次朝會上。

那次朝會,劉邦看到了非常震驚的場面,原本桀驁不馴的功臣竟也恭恭敬敬隨班賀禮,三拜九叩,山呼萬歲。朝會之後的酒會也非常規矩,總之一整套禮樂制度,具體什麼情況不用多說,反正讓劉邦徹底飄飄然起來,幾杯酒以後就開心的說:「今天我才知道皇帝到底有多尊貴啊。」

開心之下,賞賜五百兩黃金,併當場加封叔孫通為太常,太子太傅,專門負責禮樂,教導太子。從個小博士一下子躍升到六卿之列,至此,叔孫通終於成了個在中央都能說的上話的人,出門後就把五百兩金子全部分給跟隨自己制定禮樂的儒生,儒生們都高興的說:「叔孫通可真是個聖人那,因為他能把握住時代的需要。」

這些儒生真沒說錯,叔孫通直到當上太常以後,才徹底恢復大儒的身份,仿照古禮,制定了一系列禮儀、制度,這些個制度禮儀,非但整個兒漢朝,就是中國整個兒封建時期,也時不時拿來仿照參考,也就是說,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以後也被司馬遷稱之為儒宗,地位也是很高的。

而他當上太常以後,有了正式的話語權,從此就露出猙獰本色,看到不合適的事情就用禮法約束,甚至在國家根本大計,立儲問題上也敢給劉邦提出意見。

劉邦晚年的時候,因為寵愛戚姬的緣故, 曾經一度想廢掉太子盈而改立趙王如意為儲,叔孫通就很嚴肅的勸諫他說:「過去晉獻公因寵愛驪姬而廢了太子,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結果使晉國亂了幾十年,成為天下人的笑柄。秦朝也是由於沒有及早確定扶蘇為太子,結果讓趙高鑽了空子,偽造遺囑立了胡亥,從而導致了自己國家社稷的滅亡,這是您親眼所見的。如今我們的太子忠厚孝順,天下人全都知道;呂后又是和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奮鬥過來的,您怎麼能背棄她呢!如果你一定非要廢掉太子另立小的,那我就請求死在您的面前。」

在國家立儲問題上以死相逼,這還是以前那個朝三暮四的叔孫通嗎。

劉邦見他都動了真格,知道這件事做得不對,於是改口說:「算了吧,這麼認真幹嘛,我只是開個玩笑。」

皇帝已經認錯,但叔孫通還不放過,直接指責劉邦說:「太子是國家的根本,你怎麼能拿根本開玩笑,就不怕動搖江山社稷嗎。」

鬧得劉邦沒有辦法 ,只好對他說:」我錯了不成嗎,今後改了還不行嗎。」

話說到這份兒上,叔孫通才算滿意了。

一個反覆無常朝三暮四的小人怎敢當面頂撞天子,之前叔孫通只不過是沒找對合適的人罷了。

時機不到,隱忍不言,時機一到,一飛衝天,叔孫通的智慧,可真是很了不起啊。

推薦閱讀:

中國拜錯了文武聖人
從樂入樂06聖人的血淚
婦人之仁遍及天下,即是聖人之仁。
強者自救 聖者渡人

TAG:聖人 | 劉邦 | 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