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韓信為何沒有好下場

韓信為何沒有好下場

《注目禮——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之道》「趣味鏈接」選讀

歐陽君山

楚漢相爭有一段時期,劉邦吃不了項羽,項羽也滅不了劉邦,勢成膠著。有個人於是舉足輕重,這就是曾在項羽手下打工、後在劉邦帳下挂帥的韓信。劉邦政治頭腦清醒,此情此勢,怕韓信有變,連忙封王許願,讓他做齊王。

項羽也想動一動韓信的乳酪,派手下一個叫武涉的謀士找上門去,企圖勸反,至少希望韓信中立。史書記載,武涉對韓信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左投則漢王勝,右投則楚王勝。無獨有偶,韓信自己帳下一個叫蒯通的謀士也說過幾乎一樣的話。意思是說,三足能立鼎,你韓信該不該插一足呢?

武涉和蒯通的分析與說法頗有道理,劉邦和項羽已殺得紅眼,不可能居中而立,偌大的優勢「砸」在韓信的頭上,既可以中立著當一個漁翁,讓劉項先互相消耗,自己等著收拾殘局,這是次優選擇;也可以中立著做一個領導人,劉項相爭拖累天下,為蒼生計,我韓信現站出來主持公道,誰要再打,我就打誰,一下子就居高臨下了,這是最佳選擇。

遺憾的是,韓信心存婦人之仁,沒有選擇中立。天下於是就沒有漁翁,更沒有領導人,暴力滔滔。結果項羽被劉邦所滅,狡兔死,良狗烹,韓信能有什麼好下場呢?最後被呂后當機而殺,並遺禍三族,臨刑前一聲長嘆:「吾悔不聽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推薦閱讀:

韓信死得冤枉,但他必須死
韓信憑什麼這麼牛?
韓信被殺,是高祖預謀,還是呂后先斬後奏
那個虐死西楚霸王項羽的少年(三)月下追信
韓信不殺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 真的是「以德報怨」嗎?

TAG:韓信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