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家】開啟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舉措和重要內容,在民族事務領域也要得到充分體現和貫徹。

一是用法治保障民族團結。維護和增進民族團結,反對和打擊民族分裂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核心議題,十九大報告對此進行了明確闡述。圍繞維護和增進民族團結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圍繞反對和打擊民族分裂問題,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要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加強國家安全法治保障,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近年來,圍繞維護和增進民族團結,反對和打擊民族分裂,國家和部分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辦法,如國家出台的《國家安全法》《網路安全法》,部分省、自治區出台的《民族團結進步條例》《民族團結教育條例》等。當前,要著力貫徹執行既定的法律法規,開展法律規定的落實落細工作,努力做到運用法治保障民族團結,充分做到依靠法律打擊民族分裂,讓維護和增進民族團結,反對和打擊民族分裂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和法治保障。

二是增強少數民族群眾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狀況是推進依法治國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重要條件和內容。圍繞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要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要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少數民族群眾作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一部分,其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情況直接影響到依法治國的實踐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實施。從現實情況看,部分少數民族群眾因其在知識水平、風俗習慣、生活環境等方面的特殊性,接受法律和法治教育不足,法律意識不夠強烈,法治觀念較為淡薄,沒有充分樹立尊法的意識,知法情況不容樂觀,不了解依法維權的知識和程序,少數人還存在法律面前可以特殊的思想等。由此,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和推進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的背景下,要針對少數民族群眾持續地、高密度地、有針對性地、有效地開展普法活動和法治教育,通過廣覆蓋的法律宣傳、高強度的法治教育和高頻次的法律運用,切實增強少數民族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努力讓少數民族群眾成為尊法、知法、守法、用法和護法的典範。

三是依法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確認並保障人民群眾的各項權利、各種利益是法律的重要內容,是法治的基本精神。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報告強調,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當前,少數民族群眾的法治需求和訴求在增多,損害少數民族群眾的權利、自由和人權的現象、事(案)件時有發生。特別是在一些城市,出現了歧視、排斥少數民族群眾的現象,致使少數民族群眾的受教育權、勞動就業權、休假權等權利得不到保障。因此,要繼續面向少數民族群眾建立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體系,著力依法保障、維護和增進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利和自由,加大對損害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的現象和行為的懲處力度。此外,圍繞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權利,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同時,要鞏固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從現實情況看,少數民族群眾因自身的或環境的原因,沒有充分享受政治參與權利。因此,要積極採取舉措暢通少數民族群眾參政議政渠道,讓少數民族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流動人員依法充分享有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

四是構建完備的民族事務法律和法治體系。有法可依是推進依法治國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基本前提。隨著依法治國戰略的持續推進,當前在大多數領域和環節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但目前的「法」還具有一定的粗放性,存在著「不合理的法」「滯後的法」「不可執行的法」等。因此,十九大報告不僅強調加強立法,指出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同時,也強調「良法」,提出要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當前,民族事務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基礎,以《民族區域自治法》為主導的民族事務法律和法治體系,但從民族事務的發展態勢看,民族事務領域存在立法空白、立法滯後的方面以及立法不良、立法混亂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具體方面或議題存在較大、較多的立法爭議,導致一些涉及民族事務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遲遲無法制定、修訂或頒布。因此,要在民族事務領域加強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工作,通過持續的協商和溝通,通過廣泛的調研和分析,力求取得更多的立法共識,從而逐步構建完備的民族事務法律體系,及早在民族事務領域實現良法促進發展和良法保障善治。

五是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民族事務和矛盾。依法治國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不僅要有良法作為基礎,也要著力推進良法的實施,要確保法律的執行者是以法定的程序、方式和法律的要求、規定來執法的。圍繞執法問題,十九大報告對執行法律的組織和個人都提出了要求。報告提出,要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報告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具體落實到民族事務領域,一方面,在面臨和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各類事(案)件時,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著力用法治思維代替維穩思維,用法治方式代替人治方式,用符合法律的解決辦法代替個別約定的解決辦法,不要因為事(案)件涉及民族因素,就罔顧法律程序和法律規定;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各級各類民族工作幹部依法管理和處理民族事務的能力,力求成為嚴格規範公正文明的執法者,不搞法外從寬,不將法定程序和法律要求置若罔聞,不搞法律面前區別對待,更不能以暴力方式執法等。

六是讓公正司法全面惠及少數民族群眾。司法作為與立法、執法和守法相對應的環節,是依法治國和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得以落實的重要保障。圍繞司法工作,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落實到民族事務司法工作中,一方面,要基於少數民族群眾開展司法活動時所面臨的訴訟資金不足、庭審語言不通、辯護律師欠缺、法律知識缺乏等現實困難,加大面向少數民族群眾的司法服務體系建設,如提供司法救助、翻譯服務,進行律師配備等,降低少數民族群眾進行司法活動的門檻,讓少數民族群眾有條件、有能力、有意願「打官司」;另一方面,要認識到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要認識到面向少數民族群眾的司法活動是否公正不僅影響少數民族群眾對司法的信任度和認同度,也影響到少數民族群眾對黨、政府、國家和社會的信任度和認同度。因此,要持續推進司法公正,努力讓少數民族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關懷幫助。

七是在少數民族群眾聚居的村莊和社區推進法治。村莊和社區是社會生活和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是社會中的「基層」。十九大報告十分注重基層工作,提出了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鞏固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統籌推進基層協商等。具體到基層治理方面,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少數民族群眾聚居的村莊和社區,其基層治理很大程度上依賴流傳已久的風俗習慣和傳統規則,依靠具有較高權威的民間智者和德高望重的長者等,往往自治較為有力,德治得到凸顯,但法治相對薄弱,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未得到充分運用。隨著基層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在少數民族群眾聚居的村莊和社區,要在自治和德治之外,加快、加大法治方式的運用力度和嵌入深度,並有效把握法治、自治和德治各自的著力點和彼此的交匯點,讓法治、自治和德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推動少數民族群眾聚居的村莊和社區形成良好的社會治理格局。

【本文系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事務治理》(編號:CSP17038)的階段性成果。】

文字來源:中國民族報


推薦閱讀: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步伐鏗鏘有力
強化法治的道德底蘊(刷新見解)
今為農民兄弟抱不平(上)
「法治」與「德治」並重的有效途徑
絕不能讓校園欺凌再遊離法治之外

TAG:民族 | 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