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菩薩

  【名稱】:菩薩

  菩薩【拼音】:pú sa

菩薩

  【注音】:ㄆㄨˊ ㄙㄚˋ

  基本解釋

  ◎ 菩薩 púsà

  (1)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譯為「覺有情」,就是能自覺又覺他的有情。菩薩的意思,還有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開士者,以法開導眾生之士;始士者,開始覺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實踐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2) [Buddha]:泛指佛

  (3)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

  (4)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詳細解釋

  觀世音菩薩釋義:(1).佛教名詞。

菩薩

  【出處】:菩薩名字來源於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音譯和簡化, 「菩提」義譯為「覺」,「薩埵」義譯是「眾生」 或 「有情」(一切有情眾生),漢譯為「覺有情」,包括自覺和覺他兩層意思。[1]

  釋義:(2).指人們崇拜的神靈偶像。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大慈大悲南海觀音菩薩

  釋義:(3).比喻心腸仁慈的人。

  【出處】:《紅樓夢》第五五回:「他們瞅著大奶奶是個菩薩,姑娘又是靦腆小姐,固然是托懶來混。」《老殘遊記》第十四回:「兩位老爺菩薩,救命恩人,捨得花銀子把我救出火坑。」

  【示例】:夏衍《克農同志二三事》:「你得認清這個時期,這個地方,和菩薩要打交道,和惡鬼也要打交道。」

  菩薩,梵語Bodhisattva,華言「菩提薩埵」,是舊譯(唐前為舊)。大道心眾生,新譯雲覺有情、菩提是道,薩埵是勇猛義。菩薩心愿,為悲愍眾生,故勇猛求道。菩薩又譯作開士、大士等,開發大智、菩薩大慧、大悲、大願之有德行、有學養之人也,佛家總以此名為求佛果的大乘眾。通常人以為泥塑、木雕等是菩薩,其實這只是將菩薩的精神形像化,供人憶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踐之道。凡能具足如此悲智精神,不論出家在家的大德皆可稱為菩薩。學佛的人慾想實踐菩薩願心,即需實踐六度波羅蜜(波羅蜜為究竟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修習。布施,有財施、法施、內施、外施、一切施;如捨身成仁、釋迦捨身肉飼鷹,皆是布施的表現。持戒,大乘的菩薩戒,不只止息惡法,而且積極實行善法。忍辱,菩薩的行忍,是智力的表現。精進,有內外精進二種,勤修戒定慧是內,立誓息滅貪瞋痴的行動是外。禪定是去惡、靜慮。菩薩有禪定功夫,方能引發智慧,繁興大用。最後般若譯為妙智慧,能解惑開慧的根本智,篤行修持應物設施是差別智。凡能積極內外實踐這六度稱為大菩薩。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中菩薩最高典範。以上引錄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菩薩道路」。

1 基本內容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菩薩(17張)[1]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2 詳細信息

  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簡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

  何謂發菩提心廣說如四弘誓願:「無邊眾生誓願度,無盡煩惱誓願斷,無量法門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但是發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

  又《佛地論》有三義:「1. 謂諸薩 求菩提故。2. 緣菩提薩 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 薩 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3 分類

  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1. 種性-未得凈心。2. 入-發心修學。3. 未凈-已入而未達凈心地。4. 凈-入凈心地。5. 未熟-凈者未入畢竟地。6. 熟-入畢竟地。7. 未定-熟者未入定地。8. 定-已入定地。9. 一生-次第得無上菩提。10. 最後身-此生得無上菩提。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生身與法身、退轉與不退轉等。

  一念惡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善惡皆拋即菩薩。

  菩薩修六度之行,稱作「菩薩行」;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菩薩應持之戒。稱為「菩薩戒」。


推薦閱讀:

你可以做菩薩嗎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七
戊戌年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虛空藏菩薩經一卷
恭迎大願地藏王菩薩聖誕!什麼是大願?如何正確發願?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