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詳解】儒釋道三家之別
儒釋道三家之別 陳炳地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儒家棄小人、道家棄造作、佛家棄煩惱。 儒家表現於禮、道家表現於真、佛家表現於戒。 儒家執於境、道家執於心、佛家心境雙亡。
三家雖別,但共同構成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出世與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現代人的人生觀中均有相關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區別。
1。現代人如果常說: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這主要是態度方面的,或者說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就是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入世, 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恩怨、得失、利害、關係、成敗、對錯等做為行事待人的基本準則。一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 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以這種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業,就會事半功倍。 從另一方面看,一個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觀,一味地看不慣,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間煙火,而不想去做一點實際的,入世的事情,到頭來也是「閑白了少年頭」。這正像自己揪著自己的頭髮要脫離地球一樣。 都說 儒家主張入世,佛家,道家主張出世,其實也不盡然。就拿道家的莊子的思想來說吧,又何嘗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丟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於真正有價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為他的心已是白熱化了。他為了深入這個世界,必須先走出這個世界,這就是道家的本色。
2。佛家談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門、清心寡欲、萬世皆空;「入世」——步入煩世、宣揚佛法、弘揚文化。 小乘佛法講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誘惑,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雜念,捨棄身外之物,物我兩忘,身外無我,我亦非我,無我無常,出世的終極目標在於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脫。與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講求入世,通過入世修行,教化大眾以求正果。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呢,這主要是由於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所導致的,小乘佛法認為,人性本惡,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悟」,通過離開罪惡的塵世進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惡根,成就善果,這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態度。大乘佛法認為,人性本善,只是世間充滿苦難,迷失了眾生的本性,可以通過渡化,勸人行善,讓眾生擺脫苦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隉磐成正果。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說,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兩項差不多。如儒家講氣節。不以財富、權力、聲望為追求目標,而講修身、養德、濟世。這是出世觀和入世觀的統一。
儒家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而道家是一種出世的精神。
儒家入世之說,什麼事情你要干預,你要參與,要認真,要投入;倡導進取的人生,奮鬥的人生,拼搏的,競爭的生活。 道家出世,其說,要超然通達,要放下、要淡然,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誘惑,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 看上去矛盾的理論其實是對立並統一的。我想人們應當有積極的生活,進取的態度,可是,也同樣要用一個平常心,一個坦誠的心境。這樣,人生才能過得快樂,洒脫。瀟洒走一回。對待事業如此,對待感情也應如此,何必呢。以出世之心,為入世之事。推薦閱讀:
※「白話」哲學(十五)
※善慧大士語錄 | 法地若動,一切不安、去者適,止者留、夜夜抱佛眠
※(1)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盤龍寺
※儒釋道三教對死亡觀的比較
TAG: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