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般若經要義

大般若經要義

(2000年2月22-27日講於成都文殊院文殊閣)

 

文殊院建成這麼一座宏偉莊嚴的文殊閣,是很難得的事情。文殊閣工程初步完成以後,就開始籌辦「般若法會」,前後歷時半年。據我所知,「般若法會」在近代佛教歷史上是沒有舉行過的,因此這次法會堪稱是空前的盛舉。這是文殊院班首執事、師父們和各方護法居士們共同開創的偉業,值得讚歎!

 

文殊院請我來,最初說講《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共六百卷,含有二十萬頌,短期內無法細講,現在我只有根據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提出要點,講一講提綱。

 

一、般若經的功用

 

修習《大般若經》功用很大,能夠開智慧、除無明、降天魔。一切妖魔鬼怪,在般若寶鏡面前,都會被照得通覽無餘、清清楚楚,因而它們只有逃避,而不敢行惱害之事。修習般若,有無邊無際的功德,可趣證無量的成就。這是什麼原因呢?佛教主要是倡導修證「無我慧」,般若就是講要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就有大悲心。般若在《心經》裡面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真實不虛,佛不說妄語,一點不假的。能具足般若「空」慧,就可以得到開悟,提高智慧,能夠窮究宇宙人生的真面目,達到圓融無礙,真、俗二諦融通。

 

以上所講的是關於我們學般若經、誦持般若經的功德。所以我們對般若經要生恭敬心、信仰心,要信、受、奉行。

 

關於「般若」的定義。「般若」是印度語,漢語一般譯作「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聰明知識。這個「智慧」的解釋與世間不同,而是佛教特有的。

 

「智」是什麼呢?就是「抉擇義」,對一切事物的現象和本體,善於抉擇,善於認識,善於從現象到本體,透視現象,悟證本體,達到最高理性,這就是「抉擇義」,即認識抉擇一切緣起現象。

 

什麼叫「慧」呢?「慧」是善於觀照,觀照諸法空性。從次第上說,「般若」的類別又分「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觀照」就是一種「止觀」的作用。觀照達到最高的功夫就是八地以上菩薩的境界,就可以得到慧。

 

具體來講,「智」代表洞徹了知因緣生法,即緣起的道理;「慧」代表由根本智所證得到的真如境界,一般指的「空性」、「法性」、「真如」、「菩提」、「涅槃」等等。一個是「智」,一個是「慧」,合起來就是如實知曉「緣起、性空」的基本道理。

 

所以,《大般若經》非常重要,經題就指示了諸法實相。這次文殊院舉辦般若法會非常稀有、殊勝,希望大眾好好珍惜,不要錯過機會。「佛法大海,唯信能入」。首先要有「信」字,這種信是「正信」而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是具有真知灼見的信。我們在信仰以後要得到受用,接著要了解意趣,了解以後要結合行持,不能空談。行持以後,才會得到受用。要信而能解,解而能行,行而能證。信、解、行、證是修學佛法的法徑,是必須要走的基本道路。

 

二、般若經的傳承

 

(一)佛的宣說

 

《大般若經》共六百卷,四處十六會,是佛於四個地方講出,這是佛的親口宣說。佛說法49年,其中「般若」就用了22年時間,所以般若本為佛說。佛所說是根據佛的內證境界,根據根本智發生後得智,宣講性空緣起,建立般若實相。

 

(二)菩薩傳承

 

在法會上啟請佛說般若的,有兩位菩薩、兩位聲聞。兩位聲聞是舍利弗、須菩提,兩位菩薩是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法會上,由聲聞和菩薩請示於佛,佛悲憫眾生,而宣說般若。但這四位之中,現在要特別提出的是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一位是弘揚「性空緣起」顯中道,一位是闡揚「萬法唯識」顯中道,這兩位菩薩修為很高,證境很深。所以,文殊、彌勒是般若的真正傳承者。

 

(三)印度傳承

 

在佛滅度後的六百至七百年間,印度出現了一個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智慧和願行都很深,他的傑出弟子叫提婆菩薩,他們都是傳承般若教的。

 

龍樹菩薩先前學外道,而且學得不錯,他有神通,會隱身術。因為和其他幾個同道進入宮中,仗神通擾亂宮人,淫戲宮女,受到了君主的武力鎮壓。其他同道皆被刀殺,只有他憑著機警僥倖逃脫。此後,他就曉得「欲為苦本」,皈依了佛門,就這樣出的家。

 

據說他在印度南方求得《大般若經》,在龍宮也讀到《大般若經》和《華嚴經》。從龍宮出來以後,他就廣傳般若,破邪顯正。他的弟子提婆菩薩很是聰明,在印度大興般若之教,破了所有的小乘和外道,無堅不摧。後來,為外道嫉妒,有天在坐禪時,遭外道刺殺。臨死之前,血書《百字論》,此論藏經載有。「般若三論」即《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中論》、《十二門論》是龍樹菩薩所寫,《百論》是提婆菩薩所寫。龍樹菩薩除寫《中論》、《十二門論》之外,還寫了《大智度論》一百卷。這是印度的傳承。

 

(四)中國傳承

 

至於我們中國的傳承,是從三國時開始的。三國時的支婁迦讖譯講小品般若經,晉朝的道安法師弘揚般若經,到了東晉姚秦,鳩摩羅什全力譯講弘揚「般若」。鳩摩羅什是有名的譯師,他門下有僧肇、僧睿等十大弟子,個個精通般若且有著作。

 

唐代玄奘法師,到印度求法,前後經歷17年,回到長安。玄奘法師開始譯經,廣譯法相、般若兩方面的經論,法相中有《瑜伽師地論》、般若中有《大般若經》等。《大般若經》為玄奘法師晚年在西安銅川玉華宮主持翻譯的。由於玄奘法師西行時,路上千辛萬苦,六十歲時,身體出現病痛。他擔心身體不好時日不多般若經譯不完,就夜以繼日地翻譯,《大般若經》終於翻譯完成。他高興的說,這部般若經與東土眾生有緣,流傳於後世,以作眾生的修學指導。自己感到這是晚年的安慰,譯完後不久就圓寂了。所以《大般若經》的翻譯,是玄奘法師的絕筆——最後的翻譯。

 

以上就是般若的傳承。我們今天能夠讀到《大般若經》,對於印度和中國的古代先賢,都應該敬仰,應該崇拜,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沒有他們為法舍軀、代代相傳的精神,我們是讀不到這部經的。

 

三、佛說般若經的緣起

 

關於佛說般若的緣起,佛在《大般若經》中講了二十三點。

 

(一)為發大乘者說

 

在小乘經典中,佛只是說的聲聞、緣覺道。現在,由於根基成熟、因緣成熟,在般若法會上,佛為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說般若之體、般若之相、般若之行,指示菩薩如何發菩提心,修大乘菩薩之行。所以,般若是大乘教,是為大乘根基而說。

 

(二)放光現瑞,示現諸佛凈土

 

在修行過程中,有人採取「念佛三昧」的方法。「三昧」就是「定」,「念佛」可以念阿彌陀佛、念藥師佛、念彌勒佛,也可以念十方諸佛。念佛三昧包括很寬,不單單是念阿彌陀佛才能得入「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到一心不亂,就會得到實證。實證是什麼呢?就是佛相現前,凈土現前,這是殊勝境界。所以,念佛就見佛,念佛就必定往生凈土。國土有染土、凈土,我們現在處的是五濁惡世,就是染土,另外還有凈土。這個意趣甚深微妙,不可思議。佛為了行者修念佛三昧,為了使他們在修行中,得到實際利益,逐步上升得到真義,在般若法會上就放光現瑞,遍照十方恆河沙數世界。所以,佛說般若,是放光說法,就說明宇宙萬物不可思議,佛的存在、凈土的存在不可思議。

 

我們平常一個人往往以自己的聰明,只看到眼前一點,時間和空間上就很有限,如井底之蛙,只看到圓圈圈那麼一片天,由於現象上的迷惑限制,只限於感覺,就生起虛妄、片面認識,就如瞎子摸象,摸到耳朵,說是個扇子,摸到尾巴,說是繩子,摸到象腿說是柱子。瞎子摸象,是歪曲主體,是片面的認識現象。我們眾生境界往往如此,看問題不全面,看問題不能超越時空,就會受所謂的時空所限制。因意識的妄想分別,使認識真理的能力受到蒙蔽。我們修行在念佛三昧中可以見到佛,也可以往生佛土,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超越時空的。

 

(三)受請說法

 

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梵天主、色界諸天、欲界釋提桓因及諸天、四天王天,在佛成道以後,雲集佛所,請佛轉法輪。受三界諸天的懇求,佛因慈悲心,為了利益人天、救拔眾生,所以受請說甚深般若經。

 

(四)令生決定凈信

 

有人懷疑,佛是否真的是得了「一切種智」?根據大乘經所講,聖者智慧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就是聲聞所證的,「道種智」是菩薩所證的,「一切種智」是諸佛所證的。具有「一切種智」,就善觀諸法的自相共相,契證諸法的真如、空性。有人就懷疑,佛是不是這麼個境界?在般若會上,佛就放種種瑞光,現種種大身,並且說甚深般若妙法。甚深般若的教義就是由於佛證得了「一切種智」而闡發和建立的言教。

 

(五)令斷一切疑惑

 

有人被惡師所迷惑、為邪師所利用,內心沉迷於邪法、惡教。佛以大慈悲要救拔這一部分眾生,使其能夠遠離邪見網,建立智慧,生起正見。所以就現光明,宣示諸法實相,斷除眾生的一切疑惑。

 

(六)令伏一切驕慢

 

有人毀謗佛的智慧,認為佛智不能超越普通人。佛為什麼這麼高明呢?佛不過是用幻術、假把戲來誆惑世間的。對於貢高我慢、對佛不生恭敬心的人,佛針對這類眾生,現種種神力、智慧力,顯示佛的神力具無量威德、無量智慧,是一切眾生的依怙所在。假如有人對佛起一種惡念,就會獲罪無量;而對佛的功德、威力、智慧能生一念凈信,就可以受人天之樂,且將來必定獲得涅槃之微妙果報,由人天果報最終獲得涅槃果報。

 

(七)令受法益

 

佛是福、慧圓具的聖者。為了使受法眾生終生領受,佛在講經說法過程中,處處示現已經證得解脫自在,已經證得一切種智,能夠作獅子吼、演微妙音、轉妙法輪。因佛在諸世界之中是「最高地位」,已證得廣大福德、圓滿智慧與方便神通,無與倫比,能作獅子吼,廣度眾生,使眾生實受法益。

 

(八)令生法喜

 

般若是甚深的法藏,廣大微妙。我們能夠學習般若,就像在寶山中隨處可得無價之珍寶,受用不盡。般若就有這麼珍貴,學習般若就有這麼殊勝。所以,佛欲令眾生對般若生起歡喜,喜樂信受。

 

(九)令得解脫

 

佛為大醫王,能治眾生病,以般若之妙藥,治眾生無名諸病,使眾生能出離三界,解脫生死,到達彼岸。這說明佛是大醫王,般若就是「阿伽陀葯」,即無上妙藥。真正的大醫王,就是我們的佛陀。

 

(十)現報身為菩薩說法

 

佛在般若會上,現法身、現報身,為地上菩薩說法。這樣,就解別人的疑惑「認為佛不過同普通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諸佛所共的法身對凡夫來說是不可見的。我們凡夫、二乘、地前菩薩只能見到化身。佛有法身、報身、化身,叫「三身」,這就進一步顯示出佛身無量、功德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一般凡夫、二乘乃至地上菩薩不能與佛相比。

 

(十一)開示應化身「八相成道」

 

佛出生在藍毗尼園。出生之時,就能自行七步,並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然後,從孩童至成人,在王宮生活,以後出家,進雪山修苦行,在菩提樹下成道,說法度眾生,後入涅槃。這就是所謂「八相成道」,即:從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那麼,這種現身呢,就是以方便隨順眾生,隨順世法。對於般若波羅蜜、對於佛身,應曉得不同於世間,而超越世間,不能以普通的眼光來對待佛身。佛有「八相成道」,而為什麼有「八相成道」呢?就是為了度眾生方便,機緣成熟了,要教化眾生,才示現應化身。

 

(十二)破「邪」而顯「正」

 

在眾生種種知見中有「邊見」、「邪見」兩種不正見。

 

「邊見」,一種是執「常」,一種是執「斷」。「常」呢,是認為世界萬象永恆不壞,認為物質永久不消滅,或認為靈魂不滅、精神有不變的主宰,人能長生不死、死了可以成神仙。「斷」呢,認為人同物質一樣,死如燈滅。「邪見」呢,就是撥無因果。

 

所以,佛說般若、說中道實相,為說明一切現象是因緣生法,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這樣就獲得「雙照」。說「有」為破除「斷」見,說「空」為破除「常」見,從而破除毀謗因果的邪見。這就是般若講的中道實相。所以,佛要斷除眾生邊見、邪見,並令這一部分人悟得中道實相。

 

(十三)開示供佛之功德

 

《大般若經》裡面講,佛的生身、佛的法身,我們都要供養恭敬。這種供養、恭敬,一種是以財供養,一種是以法供養。以財供養,是用香、花、燈、水、果等財物供養。以法供養就是能夠依教修行、讀經、演教、宣說文字般若,這個叫做「法供養」。對於佛的生身供養,對佛法的修學、弘揚,都是功德無量的。

 

(十四)宣說「阿毗跋致」

 

佛宣說圓滿的「阿鞞跋致」之法。什麼叫「阿鞞跋致」呢?即「不退轉」。念佛往生西方,就能得到阿鞞跋致,得「不退轉」。到這個時候,就證得位不退轉、行不退轉、念不退轉——三不退,這是初地以上修行位上的菩薩境界。所以,學佛者必須要修學大乘般若,要發菩提心,求證阿鞞跋致。

 

(十五)令得究竟

 

佛說般若教,是為了使眾生能夠領受般若教,奉行般若教,對般若教能夠尊重、供養、承事,乘般若船,到達彼岸,究竟解脫。

 

(十六)開示供養般若的功德

 

佛說般若教是先從印度的南方開始,後來到北方、到西方,又到中部,巡行五天竺,宣講般若教,使廣大善信修法供養。佛說,對般若經能書寫、受持、以法供養,這種因緣福德很大,可以進入三乘,最後證得無餘涅槃。

 

(十七)開示「第一義悉檀」

 

佛為什麼說般若教?就是顯示「第一義悉檀」。「悉檀」就是「成就」的意思。「悉檀」是印度語,漢譯為「成就」,成就眾生的法身慧命。

 

「悉檀」分為四種:

 

1.「世界悉檀」。說明世界萬物,因緣生法的道理,諸法因緣生。

 

2.「為人悉檀」。是因時、因地、因根機而說法,所謂「因機施教」。佛有五乘教的建立:人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佛乘,都由根基而建立,這叫「為人悉檀」。

 

3.「對治悉檀」。因眾生的無明煩惱病來施教。好比人害了病,醫生會根據你害的病,用對應的葯來治療。在佛教裡面,也是因病施藥,你有什麼煩惱,就施什麼佛法,用方便善巧來對治。

 

小乘教法有「五停心」觀:貪慾心重的修不凈觀、白骨觀;嗔心重的就修慈悲觀;痴心重的就修緣起觀;慢心重的就修界差別觀;散亂心重的修念佛觀,使各種無明煩惱得到對治,才不造業受苦。

 

4.「第一義悉檀」。佛現在講般若經,般若所重的是「空性」,般若闡述的是性空緣起,般若的智是一切種智、是大圓鏡智、是根本智,這種境界不可思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

 

佛在四悉檀之中,為了宣示「第一義悉檀」妙義,而講大乘般若經,所以這是一個很殊勝的法門。

 

(十八)令離妄執

 

佛在世時,有個「長爪外道」(古印度諸外道之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為何號「長爪」呢?因他經常與其姐辨論,卻辨不過,就想:不是姐聰明,肯定是她肚中的胎兒聰明,未出生就這樣,以後生出來長大了還得了?於是他生起驕慢心,為廣論議故,出家作梵志。發誓言:我不剪爪,要讀十八種經盡。人見爪長,因號為長爪梵志。

 

長爪梵志名摩訶具稀羅,主張「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亦無有實法可信可恭敬者」。一次他傲慢地對世尊說:「我一切法不受!」佛反駁說:「你說一切法不受,你此種見,你能受否?」長爪思維:「若言受,是現前妄語;若說不受,則否定己見,自相矛盾,而犯自語相違!」因此,被佛折服了貢高我慢。佛陀要使長爪外道去掉妄執,相信般若,使他得到折服而說般若教。

 

(十九)明諸法實相

 

般若之相是無相而不相。「無相」就是「空」,「不相」就是「幻有」。諸法所顯的「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幻有」之相,就是萬象森羅,宛然而有。這個意趣很微妙。這就是諸法之實相,在《大般若經》中,佛處處指示這個諸法實相。

 

(二十)息諸爭論

 

一切世間言論都是戲論,都有爭論,因為世間言論是相對的。只有般若實相,是絕對的,可以熄滅一切爭論。這就是不二。文殊菩薩就是宣示不二法門的,不二法門就包括心境不二、色空不二、依證不二、修證不二。這就是佛法的般若,從整體觀上看問題,不是分離,不是片面的看諸法實相,而是透視現象認識諸法的理性——空性,這個就是沒有爭論的,不是戲論。

 

(二十一)以三門說法

 

佛說法往往與三種人說法,由淺入深。比如說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分別三性有善性、惡性、無記性;分別修空的三解脫門有無相解脫門、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都是以三門說法。分別淺深,分別次第。說明佛的言教很巧妙,由淺入深。般若就顯出這個道理。所以般若教不是頓悟,是漸進的。大家要知道這一點,雖然禪宗講頓悟,但依般若教來講,有漸才有頓,沒有漸就沒有頓。你不經過學習、修行,你怎樣開悟呢?哪有一步登天的道理?都是由淺入深、由低到高,一步步而來的。所以佛以三門說法,說般若教就是這樣。

 

(二十二)以特異門說三十七菩提分

 

佛在說大乘教的時候,就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以特異門說三十七菩提分。什麼特異?須修三十七菩提分而不可得。這在《心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不可得,四諦、十二因緣不可得,菩薩行及所證得的智、涅槃不可得。這個很特殊,意義也很深。

 

(二十三)為宣明三法印

 

這一種般若教是建立在佛說的三法印上面,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以般若教而意入,由諸行無常到諸法無我,由諸法無我證得涅槃寂靜。以般若教來宣明三法印,這是佛家的中心。

 

四、譯者玄奘法師及對般若經的感應事迹

 

本經譯者是玄奘法師。他俗姓陳名褘,河南偃師人,唐太宗賜號「三藏法師」。《大般若經》是玄奘法師晚年在陝西銅川玉華宮進行翻譯的。當時他身體有病,但仍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大般若經》卷帙浩繁,共六百卷,法師費盡心力終於把它完成。除翻譯外,還要給弟子們講學,用去很多精力。完成《大般若經》翻譯工作以後,他自己說:真不容易!這部般若經我早怕完不成,現在完成了,這部經與東土有緣,與大乘根器的人有緣。法師在翻譯完《大般若經》以後就沒再翻譯其它經典了,之後不久就圓寂了。

 

我們曉得民間流傳有一部小說叫《西遊記》。《西遊記》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現在,已傳譯到國外,譯本也很多。《西遊記》里的人物主要有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這部《西遊記》流傳到民間,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電影、戲劇都時常在上演。其中「唐三藏」的原型其實就是「玄奘法師」。

 

《西遊記》雖然是神話小說,但這中間也很有意義,其中有許多譬喻體現了佛法的思想。如以孫悟空譬喻玄奘法師的心,豬八戒、沙悟凈就譬喻玄奘法師到西天在求法中間的辛苦勞動,他的手和腳不斷勞動。孫悟空神通廣大,一個筋斗雲就是十萬八千里,在花果山聚眾為王,憑他的神通上鬧天宮,下鬧地府,大海裡面鬧龍王宮,到處搗亂。誰才能收拾住他呢?第一個就是如來佛祖,第二個就是觀世音菩薩。他的筋斗雲翻不過如來的手掌心,被如來的手掌翻過來把他壓在五指山下。後來,因為唐太宗游地獄以後,派遣唐僧玄奘法師到西方求經。觀音菩薩為了保護唐僧才從五指山下把孫悟空放出來,並給他提了一個條件,叫他保護唐僧。但觀音菩薩又怕孫悟空不聽話,就送給唐僧一頂花帽兒,教了他一個「緊箍咒」。當唐僧把花帽兒一拿出來,孫悟空看到很高興,趕緊戴上。猴子喜歡花帽子,就像我們世間很多人都喜歡戴高帽子一樣。花帽子一戴上就取不下來,一調皮,玄奘法師就念「緊箍咒」,他就痛得在地上打滾兒,只有求饒。這就是一個譬喻。

 

書中寫到唐僧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八十一個難關都是靠孫悟空保護過去的。這又是一種譬喻。心,必須要調伏,靠什麼調伏呢?在佛家講,必須要具足正見,要有般若慧。唐僧念的「緊箍咒」是什麼呢?就是般若心經。

 

我們在玄奘法師的傳記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看到,玄奘法師能夠從中國到印度學法,一共十七年。他是靠什麼支撐的呢?首先是靠他的艱苦努力,他有百折不撓的毅力,有戰勝困難的決心。他在路上發誓:「不求得正法,誓不東歸一步!」不東歸一步,連東方都不回頭望一下,決心很大。這種精神就是般若精神,也是具備正見的精神。以般若調伏內心,以般若克服困難,降伏惡魔。般若不但可以調伏內心的魔,也可以調伏外面的魔——天魔。所以,玄奘法師在印度取經成功,首先是靠他堅強的意志、偉大的願力。那麼同時靠的還有兩個法寶,一個就是般若心經,另一個是觀音菩薩的聖號。般若心經、觀音聖號就是他求得正法並成就偉大譯業的動力源泉。

 

玄奘法師出家的時候只有十三歲。當時朝廷對於剃度僧人出家要求很嚴格,要進行考核,他由於歲數太小,條件不合。後因他年齡雖小,但特別聰明,相貌也莊嚴,考官就破格錄取了他,允許他出家。他是在成都大慈寺受的戒。出家以後,他勤於學習,刻苦求法。當時,中國翻譯的經典(從三國、魏、晉、南北朝以後,翻譯了大批的經典)不完備,有一些經文和解釋的文字還有出入。玄奘法師在江南、江北乃至到四川學習大小乘經典,當時所翻譯的經典基本上是學完了的,但他不滿意,因為經典太少了,而且在解釋方面有些出入,他就想到印度求法。

 

據歷史記載,他到印度並不是唐太宗派他去的,而是偷渡出去的,在路上可以說歷盡千辛萬苦。同他去的最初有十幾個人,後來其餘的人病的病、走的走,只剩下他一個人萬里孤征,但他不灰心。一路上跟著他的就是一匹馬,但馬要吃草飲水。有一次經過沙漠地帶,缺乏草和水,這時人馬都很疲憊、飢餓,當天晚上不能支持,就倒在地上,迷糊之際到天要亮了,聽到空中說話:法師,你快點起來走!他就跟著馬兒走,走到一個地方發現有水有草,加上帶的乾糧飽餐一頓。然後,盛滿水繼續前進。

 

一路上,有時經過荒涼地帶,白骨累累、鬼魅現形,玄奘法師就念《心經》,或者念觀音菩薩。一念,鬼魅就潛形不見了。關於這個《心經》的持誦還有一個故事。當玄奘法師在四川的時候,一次見到一個身上長滿疥瘡、衣服又臭又臟又破的僧人,就去服侍他,給他衣服飲食。這個僧人好了以後很感激他,就把《心經》傳授給他,並對他說,這是佛法大乘寶典,你能隨常記誦,就能轉危為安,逢凶化吉。從那以後,玄奘法師經常念《心經》,同時又念觀音菩薩。

 

走到印度,又在河上遇到水盜。這個水盜非常兇狠,將玄奘法師攔住並綁上岸。水盜看到玄奘法師高高大大的,就準備殺來祭天。但法師很鎮靜,對水盜說:你讓我靜坐一下。他的神識剎那間在定中就升上兜率天內院(彌勒菩薩住的地方),參拜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告訴他:你的志向一定會達成,弘揚正法的責任還在你肩頭上。在說這話時,那個地方的空中烏雲密布,地面上狂風大起、飛沙走石,水盜相互間見不到人。這時水盜頭子就驚怖了,說:我們本來要祭天神,天神發怒,可能這個人不尋常。於是就給玄奘法師鬆綁。一問他的情況,才曉得玄奘法師是從中國到印度取經求正法的。水盜這才覺得做錯了,就求懺悔,皈依法師,然後把劫的東西還了,護送他過河。

 

到了印度以後,王舍城東面有座大山,大山上供有觀音菩薩像,很高。玄奘法師感謝觀音菩薩的加持,於是就頂禮,頂禮時心裡許願:假如我在印度能求得正法呢,我現在供的花鬘(當時興用花供佛),第一朵撒在菩薩的頭頂上,第二朵撒在菩薩的肩頭上,第三朵撒在菩薩的手上。接著,他就拋花,三朵花都如他所願,他很歡喜,菩薩一定會加持,滿足求法的願望。

 

到了中天竺(中印度),當時有座最大的佛教學府,就是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由國家資助的一個最高學府。在那裡求法的超過萬人,規模很大。那爛陀寺的主持就是戒賢論師。他到那爛陀寺後就參拜戒賢論師。戒賢論師見著法師的面就流淚了。當時有弟子就問戒賢論師:「你為什麼流淚?」他說:「我在三年前得了重病,一身疼痛,不能睡眠,也不能飲食,我想自尋短路。後來在半夜夢中見到護法神對我說:你不能死,三年後有個支那僧人要向你求法,你必須傳法給他,使他回到中國以後傳播佛法。所以呢,今天我看到玄奘法師就感動得哭了。」

 

玄奘法師在那爛陀寺前後學法十多年。他學法的範圍很廣,不單是學大乘唯識法相學(包括《瑜伽師地論》),同時廣學般若系統的經論教典,另外對小乘經論也進行學習。所以,他對小乘、大乘的教義都很通達。除學習這些以外,印度的古代哲學、六派哲學,他也學習。他中文很好,又精通梵文,在所有修學的法師中,他的成績尤為顯著。

 

他寫了兩部書,一部是《制惡見論》,一部是《會中論》。《制惡見論》是針對一些空見外道毀謗佛法,特別是毀謗瑜伽,而著了這部書。另外會合般若和瑜伽兩大教法,提出了「中道」思想,就是「三性三無性」的教理。般若經典主要是「破」,破邪才能顯正;而瑜伽的唯識法相,除了「破」以外還有「立」,建立正論,故說它有破有立。所以,玄奘法師會合這兩種思想寫了《會中論》。這部書就闡發了瑜伽唯識法相學所開顯的中道,有破有立。可惜這兩部論著都沒翻譯過來。

 

當時,不管大小乘或者空宗、有宗的學者,都很敬佩玄奘法師有智慧、有真知灼見。後來玄奘法師在曲女城,立「真唯識量」,萬數以上的人,沒有人能破一字。所以,他的學識成就是很高深的,在中印歷史上,堪稱千古第一人。回到長安以後,唐太宗給他以熱烈的歡迎,還專門給他開設了譯經院。在回國的前一年,玄奘法師夢到了三位菩薩,一個穿黃衣服的是文殊菩薩,一個穿白衣服的是觀音菩薩,一個穿青衣服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給他講,你現在學法的緣快要滿了,趕快回中國去,你應該早點離開那爛陀寺,不久以後,印度有教難,那爛陀寺都要被破壞、毀滅。玄奘法師回到長安後沒幾年,印度果然出了個國王不信佛教,破壞佛教,那爛陀寺也被焚毀了。

 

玄奘法師在長安譯經是費盡心力,白天譯經,晚上講學,最後在圓寂的時候,口念《心經》,最初還可以依照文念,當要斷呼吸了,只能念「色不可得,受不可得,想不可得,識不可得」,最後念「不可得亦不可得」,之後就圓寂了。圓寂以後,唐高宗罷朝三日,嘆說「失了國寶」!玄奘法師是我們的國寶!當時送葬的有十萬人以上,守墓的有一萬多人。可見,玄奘法師的影響是很大的!

 

去年我在西安銅川,參加了第四屆玄奘法師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就是紀念玄奘法師,研究和發揚光大他的學術思想。玄奘法師,一直到現在,受人景仰、受人恭敬,被譽為不單是一個宗教家,而且是一個學問家、一個文化使者、一個國際主義者,更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哪怕是在「文革」期間,「四人幫」的報紙在登載玄奘法師時,都不敢抹殺玄奘法師的功績。所以,玄奘法師的影響是很大的。

 

前面談到般若的功用,能夠開智慧、除無明、降天魔,《大般若經》的翻譯者玄奘法師就是個受用的典型。他受了般若教義的很大影響,取經、學法、念《心經》,最後臨終念《心經》。他的精神就是般若精神,他的行為就是般若之行,他也因此得到了感應。因此,受持《大般若經》,會得到諸天護法神的護持,得到十方諸佛、諸菩薩的憶念、護念和加持。玄奘法師的感應事迹,就是一個印證、一個實例。

 

在這裡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個人讀《大般若經》的真實感應事迹。

 

我二十三歲的時候,在開縣大覺佛學院教書,那時,剛從漢藏教理院畢業沒多久。我在漢藏教理院是十六歲入學,到二十一歲畢業。在漢藏教理院,我聽過喜饒嘉措、法尊法師講西藏中觀論、印順法師講「三論」、雪松法師講「唯識」(如《解深密經》、《楞伽經》、《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和「因明」)。但那個時候當學僧,理解力強,慧通力不夠,同時呢,只重「解」不重「行」。所以,雖然學了這麼多東西,實際上不論在理解還是融通方面都還較差。另外由於忽略行持,沒能做到「解、行相應」。

 

到了開縣以後,由於法尊法師、雪松法師對我教育很切,太虛大師對我希望很深,於是自我策勵起來,白天講課,晚上讀經到深夜。我晚上讀的經典包括《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大智度論》,還有《華嚴經》、《法華經》等比較大部頭的經論我都讀了。《大般若經》我也是利用晚上讀的,前後讀了半年時間。

 

我當時在大覺寺是住在那個藏經樓上。那個藏經樓是由曾在開縣住過的一個廖師長募款修建的,因為原來的藏經樓被火燒了,廖師長是個護法居士,就募資重建。這個藏經樓就修在廟後的一片荒坡之上。這片荒坡正好是過去舊社會講的棺山,孤墳累累,修的時候挖出很多白骨,就在這附近修一座很高大的塔,把這些白骨埋起來,叫白骨塔。因此藏經樓修好以後不清凈。

 

當時我們佛學院的講堂就在藏經樓。佛學院分為研究部和普通科,研究部的學生都住在藏經樓,普通科就住在廟上。另外有幾位教師,包括英語教師都住在藏經樓。他們經常在晚上聽到鬼叫,聽到狗叫。老師們都不敢在那裡住了,學生也嚇得跑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搬到那裡住下來。我住下來以後,可以說每個晚上都很安靜,沒聽到什麼,也沒看到什麼。我當時當教務主任,白天講課,晚上讀經。我在那裡晚上拜觀音菩薩,讀經,念《金剛經》,我覺得沒有什麼,很安靜。

 

我讀《大般若經》就從頭年的秋末經過冬天,到第二年的初夏才把它讀完。在讀完的那天晚上,天氣很好,月光很亮,很清凈。要讀完的時候,我就聽到窗外有腳步聲,踢踏踢踏的,我沒管它,繼續念我的,一心念,接著又響起第二次,最後我快要念完了,又響起第三次,我念完就出去看,是哪一個人在外面?結果一個人都沒有。天空的月色很明朗,一片清凈。當時我就想到有些公案:當大經讀完以後,往往有孤魂野鬼求超度。我想,一定是求超度。最後我就迴向,以讀經的功德使孤魂都能聽藏經往生。這以後就再也沒聽到什麼動靜。這是一個感應。

 

第二個感應。當時我晚上睡覺已經是半夜了。在夢中,客堂師父來給我傳達,說現在重慶有個貴客來會你。我聽說後馬上到了客堂,見到有一個中年人長得很端正,戴著禮帽,穿著長袍馬褂,那種舊社會的禮服,很清凈的樣子。

 

我走到他跟前,他馬上站起來,說:「法師,您請坐。」我就坐下。

 

他就跟我講:「現在我們請您到重慶,重慶有事情等您,您務必立即動身。」

 

我當時就答應:「可以嘛。」

 

他說:「現在您就上馬,那個馬兒拴在小山門外。」我就跟著他到了小山門,看到旁邊拴著一匹馬,很高大雄壯。小山門外就是一條很寬的石板路,一直通向山下。

 

那個人就跟我說:「請您上馬。」

 

我從來沒騎過馬的,但那個時候卻很會騎,翻身就踏上馬鞍。那個人一揮鞭,這個馬就踢踢踏踏起來,夢中都聽得很清楚。從大石板路向外跑,跑出山門以後,馬兒就四腳騰天,沖向天空,我一點兒也不感到恐懼,就隨著馬賓士。馬沖向天空就向東方,飛向東方的過程中,就迎面看到一輪太陽,陽光四射,非常燦爛。這是早晨的太陽。太陽之光照耀山河,一片光明,此時我內心覺得很歡喜。就在歡喜的心情中,夢醒。

 

第二天我就把這個夢境告訴雪松法師。雪松法師給我印證,說:「這是你讀了《大般若經》後得的感應,是很好的象徵。騎馬是伏意馬,修行要伏意馬;騰空是修空性,空代表般若;修般若就可以啟發智慧光明。修行就是這麼一個次序。」

 

伏意馬、修空觀、發慧光,修行就是這麼一個過程。的確從此以後,我的智慧大大提高。以前讀書雖然有點一般的理解,但是融會不通。為什麼佛一會兒說「有」,一會兒說「空」呢?一會兒說很多法門,一會兒又否定呀?大、小,空、有,融會不起來。雖然求了很多年的學,聽了很多課,但始終不能通達。自讀《大般若經》以後,可以說對於其它所有經典、教義基本上就能融會貫通了,再把以前所學的回憶起來,加以比較、鑒別、貫通,自己就有心得,體悟也很深。

 

這就是我讀《大般若經》的感應事迹,希望大家能夠珍惜機會,堅定對般若修學的信仰。

 

五、《大般若經》之綱要

 

(一)般若概貌

 

在大藏經中,般若經典卷帙浩繁,講般若就有五部般若、八部般若之分。

 

「五部般若」有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般若、光贊般若、人王般若。

 

「八部般若」呢,根據《金剛仙論》記載,第一,大品般若,有十萬偈;第二,放光般若,有二萬五千偈;第三,光贊般若,有一萬八千偈;第四,道行般若,有八千偈;第五,小品般若,有四千偈;第六,天王問般若,有二千五百偈;第七,文殊般若,有六百偈;第八,金剛般若,有三百偈。偈也叫「頌」,四句為一偈,有五個字的,有七個字的,就像我們中國的詩歌,簡潔精要。

 

這個「五部」或者「八部」,說明般若的卷帙很多,內容很豐富。現在要介紹的《大般若經》,實際上就包涵了這些般若內容。《大般若經》一共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二十萬偈,內容很多,包括了所有的般若內容。所以《大般若經》實際上是集般若經之大成,而且是般若經教中最完備的。

 

佛說般若是在四個地方,經過十六個法會,所謂「四處十六會」。下面作簡略的介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五,這七個會是在印度王舍城靈鷲山(佛常說法的地方)說的。當時王舍城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其國王頻婆娑羅王,就是佛的外護。這七部就是在靈鷲山講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這七會是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講的。「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名稱的出處大家也是很熟悉的。精舍,最初就是「給孤獨園」這個精舍。在印度叫精舍,在中國叫廟宇。另外有兩會,第十會是在欲界他化自在天宮,為天人說的法。第十六會,是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給四眾們講的。這就是佛十六會的說法地點和每個地點說法的次數:有七次在靈鷲山,有七次在給孤獨園,有一次在竹林精舍,有一次在他化自在天宮。

 

關於內容,包括了上面講的五部般若或者八部般若。第一會就屬於大品般若。第二會有三種:光贊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第三會、第四會一共有六種般若,有大明六度集經、摩訶般若經、佛母寶德藏般若經、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經。第五會、第六會就講天王般若經。第七會有兩部:文殊般若經、大寶集[z2] 經。第八會,有住首菩薩無上清凈分經。第九會,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會一共有三種:實相般若經、瑜伽理趣般若經、實相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一會,說布施度般若經。第十二會,說凈戒度經。第十三會,說安忍度般若經。第十四會說精進度。第十五會說禪定度。第十六會說般若度。這就是「四處十六會」般若的內容。所以《大般若經》就是彙集各種般若之大成。

 

(二)《金剛經》的般若中道義

 

上面介紹了《大般若經》的綱略,四處十六會的內容,是把各種般若都涵括了的。但我們現在一般通行的主要就是其中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裡先介紹一下通行的《金剛經》。禪宗第六祖慧能大師就是由聽聞《金剛經》而悟道的。禪宗一、二、三、四祖所奉的經典是《楞伽經》,到了六祖以後,《金剛經》就普遍盛行、流傳民間了,不管文人學士,還是民間百姓都在讀《金剛經》。

 

《金剛經》一共六種譯本,我們現在一般讀的是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金剛般若,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里有許多解釋。「金剛」形容般若像金剛一樣堅固,像一把利劍可以斬斷無明煩惱,可以伏除內魔、外魔,證得解脫。

 

王恩洋先生的解釋,《金剛經》的要義乃「明諸法之實相,修菩薩之正行」。以遣相去執而明諸法空性;以無住生心,勤修「六度、四攝」而三輪體空為菩薩之正行。

 

在《金剛經》的第一段,佛就告訴須菩提,學佛要發大心、發大菩提心。救度的對象要廣大,時間要長,目的要高。「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都是救度的對象。救度的目的也很遠大、很高——「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使所有眾生都能證得無餘涅槃,都得到解脫。如何降伏其心?就要有般若功夫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夠做到這一點,第一個破人我,「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人我執,破人我就能夠降伏其心;第二個可以破法我,「法、非法」,就是法執、所知障,得到破除。在修行中要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呢?修六度來降伏。在修六度過程中,對於諸法的認識就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思維、觀察,那就是以般若空慧來進行觀察。

 

所以在第二段以後就說明這個方式。這是般若的方式。它的語體採取了「正、反、合」的三段論形式,立論深合辯證法。下面列舉十四種:

 

第一,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第二,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三,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四,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第五,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是六度之首,是其餘五度的指導思想);

 

第六,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第七,如來說諸心,即非諸心,是名為心;

 

第八,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第九,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第十,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第十一,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第十二,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第十三,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十四,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這十四種般若方式,「如來說如是(正),即非如是(反),是名如是(合)」,從否定意識語言的執著,而契合中道妙義的真理。

 

(三)天台宗「一心三觀」的般若中道義

 

天台宗根據《法華經》和《大般若經》提出了「三止、三觀、三諦」。「三觀」就是「假觀、空觀、中觀」。

 

「假」就是一切事事物物,一切現象,均由世間的語言安立,乃至佛教經典亦是語言安立,都是假名,這樣來觀察就是「假觀」。假名安立的這一切現象、一切語言文字,不管是世俗諦、勝義諦,還是有為法、無為法,假名安立就是空法,幻化不實,都沒有實體,故不要執著,要遣執去相,這叫做「空」,這種來觀察就是「空觀」。假名是幻有的,空觀是觀萬法實體是沒有的,因而不要執著,要遣相去執。經過這兩個階段以後,亦「有」亦「空」,一方面是妙有,一方面是真空。在一個法上見到妙有真空,就是諸法實相,即中道之相,所以稱之為「中觀」。

 

我們學佛的人應具備般若智慧,不落「斷、常」二邊,能夠觀察到諸法實相,亦有亦空,具中道智,這就是真正的智慧。說假,是說明它是幻化的;說空,就是它沒有常恆不變的實體。因此,要去執——去「我執」和「法執」。因「我執」和「法執」是流轉生死的根本,是世間爭論的起源,也是鬥爭的起源、戰亂的起源。必須要破除我執、法執,達到「無我」的境界,「無我」境界就是「空」的境界,「空慧」就是「無我慧」。只有具足「空慧」(或無我慧),對於眾生和事相的觀察,才能夠正確把握,觀大地、山河與我融合在一起、觀眾生與我平等平等,這樣就可以救度眾生,就可以創造和諧、和平的環境。

 

一方面觀「假」,一方面觀「空」,諸法亦有亦空,這稱之為「中道」。所以上面這個三段論式,第一個就代表「假」,「如來說布施」,布施是假名安立,「即非布施」,非布施叫三輪體空,——不要執著我修了布施不得了,你就要空呀,空什麼呢?不要執著有個能施者,有個受施者,不要執著有個施物,三輪體空。

 

為什麼當年達摩祖師同梁武帝說話不投機呢?因為梁武帝儘管做了許多好事,但他還執著功德相,執著有什麼好報,所以,與達摩祖師談話不投機。於是達摩祖師就離開了,一葉蘆葦渡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

 

故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這才是真正的善法;修布施,而不執著布施,這才是真正的合乎中道的布施。其它都是一樣的內容,修忍辱波羅蜜而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修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余此類推,就這麼一個方式。在現代來講,這就是辯證法思想。所以,金剛般若是一種最高的辯證法思想。在《大般若經》中的金剛般若,是般若精髓。

 

(四)《心經》是般若總綱

 

《心經》也是屬於般若這個系統,《大般若經》中有六品說的都是《心經》內容。《心經》共有十四種譯本,我們現在通行讀誦的《心經》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玄奘法師翻譯的最盛行。

 

《心經》是很精鍊的,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包括了《大般若經》的精華,是般若精髓。大家不要忽略,要重視、要恭敬、要持誦。玄奘法師就是受了《心經》的加持感應,求法、學法、弘揚經典,最後譯《大般若經》,到了臨終念《心經》。足見,《心經》多麼重要!

 

《心經》的重點是說,第八地菩薩以上的聖者,修無相空觀到最高最深境界,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以後,度一切苦厄。即證了空境,觀眾生平等,由這種慧生起大悲心,去度一切苦厄。這就是《心經》頭幾句的內容。然後就講中道觀、講空相,講在修行過程中要「不可得」、要無所著。最後,就總結般若的功用很大——「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所以,《心經》的總綱,就是三個字、一句話。三個字就是「空、不、無」;一句話就是「不可得、無所得」;就這麼一個內容。「空、不、無」就是講緣起性空的中道般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從因緣生法的「色」的幻相,就可以見它的本性、理體,這就是「空」。從空性的理所顯的現象,就是因緣生法的「色」。由「有」見「空」,由「空」見「有」,「空」「有」不二,也就是「色」「空」不二,就是中道觀。

 

接著就顯示空相,空相即空性,就是真如法性。這個境界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能以有為生滅之法來對待「空相」,不能以有為法的垢凈、增減來測度真如法性。

 

「無」就是破執,從「世俗諦」到「勝義諦」,從有為法到無為法,遣除執著。大家要注意到,這一個「無」、「空」,是奪情不奪法。什麼叫奪情不奪法呢?就是消除你的妄執,但是,法是存在的,不是否定法。比如說因果法,你能否定因果嗎?講三寶功德,你能否定三寶功德嗎?講佛的「三身四智」,你能否定嗎?所以,不管世間法(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出世間法(包括四聖諦、十二因緣、菩薩的六度四攝等)都要遣除執著。雖然遣除執著,但法是客觀存在、不能否定的。故說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無」就代表這個意思。

 

總之一句話——不可得,無所得。對於一切不要執著,不要有所得。有所得,就不行,說明那還有執著。這是《心經》的大綱,這個綱要也代表了整個《大般若經》的精華,所以大家要好好學《心經》,並懇切地依之修行。

 

六、般若經要義

 

我將把般若經的要義分五小段來作一個略說。

 

第一,般若之體。般若以什麼為體?

 

第二,般若之相。這個相是相貌之相,就是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三,般若之行。根據般若這種精神,我們在修行方面,應該怎樣做,應該怎樣提高;

 

第四,般若中道。為什麼說般若是中道?不偏不倚,遠離二邊,就是既不是講「常有」,也不是講「斷無」,而是講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這就稱之為「中道」。

 

第五,般若之果。我們修般若行,能證得什麼果報?

 

(一)般若之體

 

「般若」,在第一天講過的,中國翻譯叫「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知識,也不是一般所謂的聰明,頭腦很靈敏、很靈光啦,可不是指的這些,而是指一種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認識。何謂「智慧」呢?在佛家來講,「智」就是能通達世俗諦,通達因果緣起,我們一個人能夠真正通達因果緣起,就是有「智」。「慧」就是能夠觀察一切空性,從現象透視本體,萬法皆空,這就是真如性、法性,叫做「慧」。

 

從這點來看,學佛的人是最重理智的。所以很多人講,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家(像馬克思、恩格斯、尼采、羅素、愛因斯坦;孫中山、梁啟超、魯迅等等),佛法不是一般的宗教,而是有文化性的、哲理性的,是一種理智的宗教,不是像一般人誤會的那樣——是迷信和崇尚神權。佛法不講這一套,我們絕對不迷信,只有巫婆神漢才講這一套的。

 

我們不崇拜神權,因為佛法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與眾生平等。《金剛經》里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學佛者,並不崇拜一個萬能的神。如果有人說佛教講神權,那他從根本認識上就犯了錯誤。佛法是崇尚理智的,是講智慧的。一切的一切,首先要問個為什麼?從現量來證,從比量來推,這是「因明學」上的一種方式。所以,佛的這種境界,都是實證境界,佛說法是真實的,《金剛經》里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那麼,這個智慧的體性——般若之體是什麼呢?就是以有漏、無漏的善慧為體。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在修行過程中,實際上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剛開始學佛、信仰「三寶」(佛、法、僧),「三寶」里的「法寶」,「法寶」就是「般若」,對於「法寶」(一切經典),我們必須要走「聞、思、修」的道路,要聽聞熏習、如理思維、結合修持。「聞、思、修」三慧,是每一個學佛人必然要走的一條道路。所以在皈依以後,讀經典、研究經典、依之行持,都是一個「聞、思、修」的過程。《大般若經》里還講到了受持經典的「十法行」: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夠經過實際「聞、思、修」的功夫,逐步下去定力就深了。我們在積聚福慧資糧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功用行,逐步對般若中道實義有所理解,有所領悟,就可進入「加行位」,這種智慧就叫做「加行智」。

 

大家多檢查自己,是不是有這麼一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的時候,就已經初步踏入般若智,第二、第三階段就相當於禪宗的悟境「過三關」。初關大死一翻,二關證見本來,三關洞察法相,由證「根本智」到「後得智」,獲得開悟。欲達此境,你就必須要加功用行,「聞、思、修」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開悟。開悟就是見道,就登入初地。開悟,就是自己內心的智慧與空理空性契合了、冥證了,直指明心,見了性,這個智慧叫「根本智」。由「根本智」就產生「後得智」,「根本智」契證空性,「後得智」洞察緣起。從初地以後到十地,逐步逐步修,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如,分分斷,分分證,「根本智」、「後得智」就逐步深化,逐步提高,到金剛道就徹底斬斷煩惱障、所知障。

 

什麼叫「金剛道」呢?就是說堅定地、徹底地、完全地把兩種障礙(煩惱障、所知障)消滅。這個時候就證二空——我空、法空。到了如來的境地,就完成圓滿的根本智、後得智,這是佛的最高境界,最高的智慧境界。這就是我們修行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從加行智到根本智、後得智,這個次第很明確。

 

那麼,般若的體是什麼呢?就是能夠觀察本體和現象的一種智慧之體,為般若之體。觀察的什麼呢?空性!這種觀察空性的智慧,由真空到妙有的智慧,這種智體,也就是般若體。

 

什麼叫「空」呢?一般人不了解,比如說對出家人往往誤以為:你們四大皆空了,那麼什麼都可以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那個是錯解的。這個「空」,第一,不是空洞的空,不是「一個東西都沒有了,什麼都不要了」的那個空;第二,也不是說一切事物消滅了,比如說這個人的生命消滅了就沒有了,這種斷滅空也不對。「斷滅空」,就是「斷見」。有斷見的人具有邪見,撥無因果,那是最可怕的呀!你看世間上那些造業、造罪的人,他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後世,認為一個人,一期生命沒有了就算永遠沒了。那麼,現在就可以為非作歹,損人利己,罪惡就這麼來的。這個空,既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斷滅的空。

 

怎樣認識這個「空」呢?我來講三點:

 

第一,從認識方面來講。佛教講,這個「認識」,不出「現量」和「比量」。「現量」呢,就是現證現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領受到的;「比量」呢,是由推理而知道的,從已知到未知,從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叫「比量」。從現量、比量看一切現象,如人生現象、社會現象、宇宙現象、自然現象,這一切一切的現象,沒有不變的。大家想一想,哪樣不是在變呢?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空,事物有興、衰、成、敗。正所謂「花無常好,月無常圓」,哪樣不是變化的?沒有一個實體。所以,宇宙現象沒有一個不變的實體。從現象上去尋求一個實體是不可得的,找不到的。

 

第二,從現象的存在來講。以我本身來講,找不到一個實在的我。從你本身,哪裡去找個實在的我呀?身體是個假軀殼,是五種「元素」(即色、受、想、行、識五蘊)所結合成的,這中間哪有個「我」?我在哪裡?沒有個實體是我。從萬法來講,沒有個實體的萬法。那麼,一切現象隨緣生滅,既無「我」的實體,也無「法」的實體。我們不過是從名言安立方面來了解一切。安些名字,都是假的,可以變的。一個事物,中國是這樣稱呼,在外國就那樣稱呼,你漢族這樣稱呼,藏族的稱呼又不同。你能把名字執著為真嗎?都是假名安立。所以,從存在的本體來講,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東西。

 

第三,我們在修行過程中,重點要破除內心的無明愚痴。斷除了無明愚痴才沒有煩惱,因此要把內心打掃乾淨。如何打掃乾淨呢?就必須有真知真見,不能有邪知邪見。什麼是邪知邪見呢,一個是「斷見」,一個是「常見」。能夠破除「斷見、常見」這兩種邪見,我們內心才能清凈,才能具足「無我慧」,這種慧就是「空慧」。這是從修證來講。所以對於這個「空」,我們了解了以後,就知它具備兩重意思:一重是因緣生法,一切現象本來如幻如化,所以叫「空」;二是它既然是如幻如化,是變化的,就沒有一個實體,你就不要執著,破除對「我」的執著,對「法」的執著。破除執著以後,內心無一點障礙,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這叫做「空」。所以,具體講來,這種慧才叫「空慧」,再具體講就叫「無我慧」。達到這個境界,才能真正是有智慧,見到「空」了。

 

唐代有個神秀禪師,他為了承接五祖的法,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是菩提樹」就代表要達到獲得的菩提果報,必須把我們的肉身變為法身,證得菩提,修行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呢?必須靠心,「心如明鏡台」,靠明鏡台的心。明鏡台的心是什麼呢?般若的智體,能夠觀察事物的智體。這個心台,必須要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才能進行觀察。這個靠修「定」,修定修好了,就像一潭水靜下來了——水清月現,水不清月不現。水清的境界,在於能夠善於觀察,這就是般若智體。如何達到這個境界呢?那就靠我們修行的功夫——「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怎樣勤拂拭呢?要修戒、修定、修慧,不要沾染「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緣的境界),惹起煩惱。這就是神秀大師的一首偈子。「心如明鏡台」,就是般若智體。

 

慧能大師寫的就高一層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真空的境界了。在真空的境界中,既要遣除世俗法,也不要執著勝義法(勝義法包括菩提果、般若因),雖修般若而不執著般若,雖證菩提而不執著菩提。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心、真空,本來就沒有什麼是是非非、相對的東西,什麼都沒有,惹個什麼塵埃呀?到了真心境界,就空除一切虛妄分別,一無所著,慧能大師就高這麼一點。

 

我引這兩首偈子是為了說明什麼叫般若之體,大家要明確,即以觀察空慧為體。所以,修空觀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祖師也教導:學佛的人要看得淡,要放得下。看得淡、放得下,才能得到自在,若看不淡、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

 

在座的居士們,每個人都有本家庭經。這個家庭經是念不完的,學了佛以後,你就要會觀察,一切都是如幻如化,隨緣而聚,隨緣而散,你還有什麼看不淡的呀?看淡、放下,心胸就廣闊,心胸廣闊,就無掛無礙,可以得到自在。這就是「空」的境界。學佛真要想有進步,就應檢查這一點。念佛,你念不念得好,也要檢查到這一點。假如你一邊念佛,一邊遇到事情了又發火,或者罵人,或者打人,說明你念佛還沒得到進步,內心一點都不空,遇事情還是放不下。這就是空的實用境界。

 

彌勒佛殿前有副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到了這個境界,就像心如虛空,容量很大,才能夠慈悲攝受眾生,真正具足智慧,這種慧就是「空慧」。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公案。唐代慧能大師門下,有兩個著名的禪師,一個是馬祖道一,一個是百丈懷海。馬祖是四川什邡縣人,他參禪悟道,開悟以後在江西一帶弘法,很出名。

 

當時,有個龐道玄居士,龐道玄有個女兒,叫龐靈照。龐道玄是個文人、學佛人,講究修行。他很清高,有學問,不願意當官。過去,有些清高的人講:書可讀而官不可做。做了官很危險的,升得高,爬得快,也跌得快,跌得很慘。古今中外很多做官的都是這樣子。這個龐道玄知道這個道理,就不做官,所以,他生活很清苦。他的生活怎樣維持呢?他女兒有一雙巧手,會編篾貨(指四川的竹器),他們就住到茅屋裡頭,整天靠編篾貨維持生計,同時參禪求道。

 

居士拜馬祖為師,有一天他問馬祖(那時他還沒開悟):「師父呀,我想問你一句話。」

 

馬祖說:「你問嘛。」

 

居士就問:「禪宗經典講,修行人不要與萬法為伍,什麼叫『不與萬法為伍』呢?在萬象森羅之中,一點不沾滯,不與萬法為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不理解!」

 

馬祖說:「我等你一口將西江水喝盡,就給你講。」

 

那麼大家想一想,西江水有那麼多,怎能一口喝盡?即使一碗水,喝得快都要嗆,何況西江水呀!那就要大肚子,像虛空一樣的大肚子,或者像大海一樣。大海能納百川嘛,要有那麼大。所以,待你一口喝盡西江水,我才給你講。就在這一句話的點化下,居士悟了,他證得「空」的道理。這種境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他感悟後寫了兩首偈。第一首偈:

 

十方同一會,各各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這首偈子在有些叢林法堂上都貼著。我們修行人同在一起,為了什麼?是為了學無為法、無漏法,要達到空慧的境界,能夠見諸法皆空。這些念佛、參禪悟道的地方,就是「選佛場」。你要考中「舉人」的話,你必須要見「空」。你見了空性了,就考上了。這叫「心空及第歸」。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悟道。

 

在叢林、在念佛堂、在佛學社或者在講經堂,大家聚在一起,為了什麼?能夠聚在一起,都是有法緣。有這個因緣聽法,為了什麼?為了學無為法、學無漏法,要證空慧,要破除我執、法執,消除無明煩惱,這是最終目的。所以,他的偈子就這個意思。希望你們學佛、念佛不要空過。要達到悟的境界,必須要空。在物質上、生活中,要看得淡、放得下,看不淡、放不下,無明煩惱一生起,你就空不了。

 

第二首偈,形容他的家,形容他們的生活:

 

家內空空空,空空無有貨。

 

日出空里行,日落空里卧。

 

空空空吟詩,詩空空相合。

 

莫怪純用空,空是諸佛座。

 

 「家內空空空,空空無有貨」說明他們家徒四壁,什麼也沒有。

 

「日出空里行,日落空里卧」白天在「空」中走路,晚上在「空」中睡覺。

 

「空空空吟詩,詩空空相合」我偶然吟詩,結果還是空的。父親吟詩,女兒附和,一個吟,一個和,也是空的,不要有所執著,過了就忘了。

 

「莫怪純用空,空是諸佛座」我這首詩,完全用了空,你不要怪啊!你要曉得空的道理很高。空,是十方諸佛如來的寶座!

 

《法華經》里講,我們學佛要「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升如來座」。「入如來室」,你必定要持戒,不持戒你入如來室幹什麼?如來室就是講持戒,三業清凈。「著如來衣」,如來衣是什麼呢?忍辱波羅蜜衣,就要無諍,無諍就是三昧,《金剛經》里講的「無諍三昧」。你能夠無諍,就披起了如來的衣服了。「升如來座」,你就必須見真空,得「真空慧」,就可以升如來座。

 

所以居士的詩講「莫怪純用空,空是諸佛座」。契證了空境,悟得了空理,就具足了空慧,就快要登上如來的寶座了。

 

這裡引用龐道玄的兩首詩,就是為了說明,證得般若不單是出家人,居士也可以證般若。開悟,不單是出家人可以,居士也照樣可以,這個是平等的,不分在家出家。

 

關於「空」的解釋,在《大般若經》里講到「二十空」,即: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一句話,無論是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都不能執著。不執著就叫做「空」。

 

「空」是奪情不奪法。「奪情」是什麼呢?是去除虛妄之情、分別之情。「法」呢?就是一切現象和事物的因果緣起是存在的,凈土是存在的,如來的境界是存在的,佛的五眼六通是存在的呀,並不能否定其存在。但是對於這些存在的,有為的、無為的現象,你不能有一點執著。執著就心胸狹隘,就有煩惱,那就不空。

 

另外,《大般若經》里有108句,108句就是108個法相。其中屬於雜染心的有53法,屬於清凈心的有55法,總共108法。修行者對於污染法都要空,對修清凈善法而有所執著也要空。有所執著,就是有污染,如天空有雲,就不能現太陽。

 

(二)般若之相

 

相就是有所體現。比如說我們的行動不浮躁,舉止不輕浮,四大調柔,內心很安靜,行住坐卧經常在定境中,得到輕安,這是什麼相呢?靜相。這個例子是很明顯的,有其體就必有其相,我內心清凈,我的表現就是很清凈的,即寂滅之相、無相之相,這是一方面:般若之相,是實相而無相,猶如虛空,很廣大。另一方面,虛空很廣大,能含融無邊色相,無邊色相又由虛空所顯、虛空可以包容,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故般若之相,是無相而無不相。一方面是靜、是無,一方面是有、是幻有,宛然而有。一方面是真空之相,一方面是妙有之相。真空妙有之相就是般若之相。

 

我剛才打了個譬喻,一個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很靜,靜中帶智慧。雖然他有舉止行動,卻是一種方便之動,與普通人的動不同,這就是有智慧的表現,有定力的體現,這就是般若之相。這個譬喻是很好的。實相而無相,猶如虛空,含藏無邊色相。這些無邊色相,也是由虛空所顯,而其性清凈。真如也是這樣,不即諸法,不離諸法(又在一切現象之中體現真如境界,體現空的境界,一切現象就是妙有,表現出空的內容,就是真空,所以不即諸法,不離諸法)。法與真如,皆無漏自性空,空無所有。這就是一種般若妙相,修行達到這個境界就很好了。

 

我們佛陀,處於真如境界,體大、相大、用大。什麼叫「體大」呢?如來法身的體,充滿十方,無處不遍,叫體大。「相大」呢?如來相,妙好莊嚴,福德圓滿,叫「相大」。什麼叫「用大」呢?如來為了慈悲眾生,現應化身、千百億化身,其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救度眾生,這就是真如的妙用,真如體現的妙用,就是「用大」,這一點,也就是說明般若之相。

 

所以般若之相,一方面講,實相而無相,純粹的空境。另一方面講,無相而無不相,從靜到動,從空到有,從真空顯妙有,即為無相而無不相。

 

「無相」,在《大般若經》裡面,有些名詞來描述它,叫「不取、不住、不染、無著、無受、無言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叫做「無相」。「無不相」是什麼呢?就是幻化之相,妙有之相,體現在一切因緣生法,如來就體現在一切化身,現五眼六通,這都是無相無不相的表現。總之,這叫做般若之相,一種是實相而無相,一種是無相而無不相。

 

(三)般若之行

 

「行」就是行動,亦即修持。如何求得般若?如何證得般若?如何由般若斷生死?如何由般若行菩薩道?這就包括在「行」裡面。

 

「行」,又分為幾個方面。第一,修十法行;第二,修解脫行;第三,修菩薩方便行;第四,菩薩四真實行。

 

1.修十法行

 

學佛要分清兩種行,一種是隨信行,另一種是隨法行。

 

隨信行是什麼樣呢?學佛要具備正信,堅定信仰,信仰三寶的功德,信仰因果的真實道理,信仰修善積德必定有好果。務必要具備這個信仰。一個學佛的人,連這個信仰都沒有,就不叫學佛。有些人研究經典,如一些研究院、研究所都在研究經典、研究佛學,大學裡面也設有專科在研究,我們只能說他是研究佛學的學者,而不是學佛者。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的腳還在山門外,還沒踏到山門內。尚未具備信仰,尚未皈依三寶,你不能說他是學佛的,不能說他是三寶弟子呀!

 

「信」就是要信仰三寶、皈依三寶,深信因果,相信修善積福的功德。那麼修一個善,積一分功德,不會落於虛空。要注意到,你們到廟上來,哪怕你磕一個頭、插一炷香、供一杯水、供一束花,或者在廟上掃一下地,你的功德不會落虛空。要有這個堅定的信仰。「信」就要信這些。

 

但是,除了「信」以外,還要「隨法行」。「法」是什麼?就是佛法,就是法寶。在行動上,要依佛說的教授、教誡而身體力行,能夠依佛法行持,就叫做「隨法行」。

 

下面講十種法行。這十種法行,就是針對法寶我們如何學習、如何修持。「十法行」,在《大般若經》里提到,就是般若的資糧。

 

第一,書寫。書寫經典的功德是很大的。過去的大祖師、大居士都要寫經。明代藕益大師,為了報母親的恩,每天滴血寫《華嚴經》。因為這是如來的言教,法寶流通、正法住世,就是人天眼目,是指路明燈,所以功德很大。

 

第二,供養。供養三寶,不單供養佛和僧寶,而且要供養法寶,就是對於經典,你不能褻瀆,要放在清凈的地方,而且要禮拜供養,尊重法寶。有些居士懂這個道理,見到經,就要禮拜。讀《大般若經》,就拜《大般若經》,讀《華嚴經》就拜《華嚴經》,而且要修供養。

 

第三,施他。什麼叫「施他」呢?就是以經書法寶流通,使別人也能夠讀,叫「施他」。過去文殊院不是在印書嗎?印了書就供給其它的寺院,或者用來結緣。這個功德很大的呀!

 

第四,諦聽。有法師、善知識講經,你要認真去參加聽講。在家菩薩戒有一條,四十里路以內有法師講經,你不去聽講,就犯戒。所以,一定要聽經、聽法,維持慧命,對自己大有好處。

 

第五,披讀。什麼叫「披讀」呢?自己要經常閱讀經典。

 

說到這裡,順便給你們講一講,現在出現了個什麼「本願法門」。「本願法門」是日本真宗傳出來的。佛教在日本已經是基本變質了,日本的出家人,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娶妻食肉的,可能你們有些曉得,有些還不曉得。娶妻子、生兒女、喝酒吃肉,日本和尚就是這樣的。穿西裝,而且日常生活都穿西裝,打領帶。日本真宗的創立者就是親鸞,他們稱呼為親鸞大師。這個親鸞最初接受中國凈土宗的思想,提倡念佛,念佛生西方等等,後來變了,結了婚,娶了兩個夫人,生了兒女。所以凈土宗,由他來傳就變質了。

 

凈土宗的經論過去是「三經一論」,現在是「五經一論」。三經就是:《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一論叫《往生論》。三經是佛說的,論是印度天親菩薩(又叫世親菩薩)解釋三經時寫的,後來加了兩部進去,清代學佛居士魏承貫加了一部,就是《普賢行願品》,因普賢菩薩發十大願,最終是迴向往生西方,所謂「臨終願生安樂國」,所以就把《普賢行願品》加進去了。到了印光法師,又把《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了,合起來就是凈土五經。我們研究凈土宗,當從「五經一論」下手。

 

但是親鸞違反凈土宗的教義,曲解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之中,他只是承認一願,就是第十八願,這第十八願只是講十念往生,哪怕最惡的人,十念都可以往生,他只是著重這一點,至於三經一論的其它內容,他就不講了。其它還講了些什麼呢?念佛人要以三心念佛,哪三心:廣大心、深心、正直心(至誠心)。廣大心就是慈悲心,深心就是善法心,正直心就是佛心、清凈心。念佛人要以此三心念佛,有這三個心,就有功夫,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沒有這三個心,你光是嘴巴念佛,哪怕念得唇焦舌爛也起不了作用啊!

 

念佛的人,要修三福業,要修九品善。「三福業」叫凈業,「九品善」合為三品:上品、中品、下品。你修人天善,你原在人間造惡,曉得念佛,能改過來,懺悔念佛,就可以得下品;你修人天善很高,結合修解脫行,就可以得中品,生中品蓮;你能修菩薩善,發菩提心,臨終,就可以生上品蓮。這是佛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裡面說得清清楚楚的。

 

但是,日本親鸞不講這些。他把念經、拜懺、做佛事都認為是雜修。雜修不如專修,把念一句佛號認作是專修,因此,經可以不念、戒可以不修、佛事可以不做,你們看,這歪曲到哪裡去了?重慶,在這半年以來,就發生過這種事情,有一個「和尚」叫聖蘇,他就學「本願法門」,他同台灣「本願法門」掛了鉤,他是在九華山出的家。但實際上,九華山的仁德老法師已經把他開除了,但他還是繼續打起九華山的招牌,來欺騙別人。他到了四川樂至報國寺,把昌臻法師的幾個徒弟都迷惑了,就去相信那個「本願法門」,傳播「本願法門」。但是,這在昌臻法師那裡行不通,因為昌臻法師有正見,那幾個徒弟就跟著聖蘇跑了。一跑跑到重慶,先是秘密宣傳,後來得到一個「居士」支持,就公開宣傳,引起重慶一部分居士同另一部分居士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一個堅持要念經念佛,堅持自力和他力這種凈土;一個就是「本願法門」,只是念佛,不念經、不上廟、不做佛事,就這麼分成了兩派,而且矛盾很深。在重慶搞了半年多,後來,因為大部分佛教徒覺悟很高,向我反映,也向有關部門反映,聖蘇最近一次到重慶,公安部門就叫他寫檢查書,不准他再宣傳,他後來就走了。

 

這裡講到十法行中的「披讀經典」,我就順便講了提倡只念佛不讀經的「本願法門」的危害性。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四川省和重慶市現在是分開的,在重慶決不允許他活動,在四川省範圍內也要注意這件事情。我給昌臻法師講,在開省佛協代表會時,要公開提出來。這個邪法誤人不淺哪!

 

第六,受持。就是要受持經典。

 

第七,開演。就是要開演經典,要宣傳,要弘法。

 

第八,諷誦。就是要諷誦經典,諷誦是什麼呢?就是高聲朗誦。

 

第九,思維。就是要思維經典,思維法義。

 

第十,修習。就是要按照經典所說,如法修行,結合聞慧、思慧,並依之修行。所以這十個法行的精神就是由聞而思,由思而修,這就是般若的資糧。

 

現在揭批的「法輪功」,就是借「法輪」反「法輪」,借佛反佛。他們把李洪志供奉為教主,高於釋迦牟尼佛之上。「法輪功」的書我是看完了的,簡直胡說八道,歪曲我們佛陀的經典。他也講什麼法身、講如來、講八萬四千法門,實際上是在歪曲,一竅不通,但卻有許多人受騙上當。甚至在取締「法輪功」的過程中,有些政府官員不了解,把佛弟子與他們混為一談。取締「法輪功」,政府有著明確的立場,邪教與宗教有本質的區別。現在有些地方執行起來有偏差,但也在逐步糾正。這是李洪志亂宣傳對我們佛教造成的惡劣影響。「本願法門」有類似情況,借佛反佛,借念佛反念佛。

 

般若之行,首先是「十法行」,就是如上內容: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維、修習。具體講就是由「三慧」到「三學」,由「聞、思、修」到「戒、定、慧」,這是我們學佛的一套完整修法。

 

2.修解脫行

 

為什麼學般若,因為要求解脫,解脫生死,這是出世三乘所共同要走的道路,而修般若就是斬斷生死根本的唯一途徑。

 

什麼叫「解脫行」呢?就是對於六塵境界,要有厭離心,有厭離心才可以斷貪心,斷貪才能斬斷生死根本。要斷生死根本,就要把生死的根本原因找出來。生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執」,由「我執」生邪見、生煩惱。般若法門就是要斷「我執」。

 

「我執」在第六意識方面屬於情感上的執著,於真實道理起迷惑,認識不清,叫做分別我執。屬於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叫「俱生我執」,即本來就有的、與生俱來的,這一種執著就迷於事相。第六識迷於理就起邪見,第七識迷於事相就起執著、生妄執。

 

邪見是什麼呢?在佛經的分析就是下面這五種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由這些不正確的見解而產生的對真諦的迷惑,叫做「見惑」。

 

「身見」,就執我嘛,我有好高好大,多麼不得了,我是常恆存在的,由此而生起我痴、我見、我慢、我愛,這叫做「身見」。

 

「邊見」,就是執「常」或執「斷」。執(堅固地認為)萬法是恆常的,叫「常見」;執萬法(包括人身)消滅了就徹底沒有了,叫做「斷見」。這兩種見解叫「邊見」,一邊之見。

 

「邪見」謂撥無因果,毀謗因果緣起的真諦。

 

「見取見」即執著以上的錯誤見解認為是正見,非因計因,卻自認為是正見。

 

「戒禁取見」就是由於上述的種種邪見支配他的行動,猛力發起錯誤的修行。有些外道,在糞坑裡修,在古墓中修,或者投水投火,認為自殺可以升天堂……,行為不正當,非果計果,這叫「戒禁取見」。

 

這五種「見」,又叫「五利使」,由於對道理不明而生起的五種邪見,又稱「惡見」。

 

至於第七識就是迷於事相,什麼事相?六塵境界:眼、耳、鼻、舌、身、意所對之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一般人都迷於六塵境界。儘管有些人看起來蠻聰明的,但時常迷於外境。譬如,有些聰明人明明知道「白粉」吃不得,吃了害自己還害家庭,但遇事臨頭,煙癮一上,香味就把他迷倒了,他就不得不吃;有些聰明人進舞廳、歌廳,為了娛樂,明明知道男女之間容易出問題,影響家庭和睦,但卻偏偏要去;有的人打麻將、賭錢,一上桌子就有輸贏,他曉得這些道理,但偏偏要上桌子,結果越輸越眼紅,最後輸得傾家蕩產。這是一些社會現象,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修行人來講,如果只重知見,而不重修行,儘管會談會說,但一遇到五欲境界,財、色、名、食、睡現前,他就迷了。所以,雖懂理,沒有定力或定力不夠,沒有修定或者不實際行持,遇到具體的六塵境界,他就迷惑了。所以佛法講,要修「戒、定、慧」三學。持戒就要守根,守根臨境就不亂。六根就像六道大門。你晚上不把家裡的大門關好,盜賊就會進來把你的財產偷得空空的。我們修行人,若六根不守,六塵一進來、六種惡欲一進來,把你的法身慧命就偷得空空如也。所以持戒就是守根嘛,修定就是伏意馬。你不修定,定力不深,遇到具體境界,你就要亂,就要破壞你的戒行。所以,思惑迷於事,見惑迷於理。

 

我們現在修般若法門應怎樣辦呢?我們要達到什麼境界呢?要超情離見,超妄情、離邪見。「超情」即是「超妄情」,指情感不要浮動,要保持正常。六情五欲不要放縱,叫超妄情。「離見」呢?就是離邪見,思維要端正,定力要高,要時常保持理智、鎮定,做到「正念相續」。

 

那麼,如何超情?如何離見?首先就要修「文字般若」,要通經明理,以文字般若去掉邪見,斷五利使;接著以觀照般若遣妄執,包括我執、法執,斬斷五鈍使,因為修觀照般若就是修「止觀」,修「止觀」就會有定力,有定力能夠消除貪、嗔、痴、慢、疑等種種煩惱,有了這種定力,就會觸境不亂,就能最終消滅「事惑」。能夠如此就是為般若慧積集資糧,慢慢就會具有般若慧,功夫純熟時就能以般若利劍斬斷生死根本,消除二障,圓證菩提。這就是解脫生死的道路,不能離開般若。

 

3.修菩薩方便行

 

我們學佛就要先學菩薩,要完成般若,得到般若的智慧,也必須要學菩薩。學菩薩不單是出家人的事情,在家居士同樣要學,故有「出家菩薩戒」和「在家菩薩戒」。我們學佛乃至成就,要著重於「信、解、行、證」。信以後要了解,了解以後要結合行動,才有實證,也就才有受用。不只是說一說,或念一念經就了事,那只是形式。

 

上面講的兩種「法行」重點在「行」上面。「十法行」要「行」,「解脫行」也要「行」,現在講的「菩薩方便行」還是重在「行」。「解行相應」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

 

(1)菩提心

 

沒有行持就沒有智慧,就不能進入般若。那麼學菩薩方便行,首先必須要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具體來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了上求佛道,必須救度眾生,這是先決條件,也是菩提心的重點。「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就是於萬法真諦不迷惑。我們修學菩提,不能像世俗人那樣迷惑於六塵五欲境界,要學菩提,就不能迷。所以菩提區別於世俗凡夫。

 

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正覺」,區別於外道,外道是「邪覺」。佛住世的時候,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執持各種主張、各種邪論。時至今日,不論我們中國或在世界各地,都還有邪教。中國取締的「法輪功」,就是一種邪教。

 

「正等」,就區別於聲聞、獨覺,聲聞獨覺的「覺」是小覺、偏覺,菩薩的覺與眾生平等平等,比聲聞獨覺的範圍廣。

 

「無上」,就代表佛陀圓滿的「覺」。佛陀是「三覺圓,萬德具」,果報比菩薩高。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這個「覺」的境界極高無上,福、慧圓滿具足,所以佛又叫「兩足尊」。我們發菩提心,就是要最終達到這個「覺」的境界,就是要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得、正受佛的果報。這是我們的最高目標。

 

(2)大悲心

 

菩提心的中心,一個是大智,一個是大悲,還有一個是大願,必須具足大智大悲大願。其中,最重要的是悲心。密宗《大日如來灌頂經》有三句話:「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三句話,是顯密共同遵行的原則。所以,中心就是大悲心,有大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鞏固菩提心,才能使菩提心發展。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華嚴經》都講到這個內容。《菩提道次第廣論》說,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佛教是以慈悲為根本,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對於廣大的受苦受難的眾生,不管胎、卵、濕、化,都要發心救度。當然具體內容還很多,有無緣慈、同體悲,還有眾生悲、法緣悲、無緣悲等。

 

那麼,大悲心又是怎樣生起來的呢?那就要念眾生恩。眾生多生累劫以來,都是我的六親眷屬、師長朋友,對我都有恩德。我要求解脫,要脫離苦海,而同時呢,無始以來我的這些親眷也在苦中,也要求解脫。我要度他們,這就是念他們的恩、報他們的恩。

 

眾生恩是怎麼個念法呢?《菩提道次第廣論》里講,要念父母恩,特別是念母親的恩!要知恩、要念恩、要報恩。在座的絕大多數都是母親,這個母親的痛苦,你們是深有感觸的。佛教有部大乘經,叫《佛說父母恩重經》,就敘述了母親的痛苦,從懷胎起,到兒子成長以後,經歷若干苦難,母親的眼淚流不盡啦!母親的血為兒子流,母親的汗也為兒子流,所以,母親之恩,山高水深!我們要念眾生恩,首先就要念母恩,要知母恩、報母恩,要講孝道。學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佛指示我們要報「四恩」。四恩裡面,就有父母恩。所以要盡孝啊!過去,中國的儒家講孝,其實我們佛家修行,首先就要講孝。有些人誤解,認為出家不認家,出家遠離凡塵,遁入空門,就不認家了。殊不知不是那麼一回事!出家人還是要報父母恩,而且報恩的內涵更加博大了。

 

這在經典中有很多範例。譬如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首先回王宮講法,為他的父母親、親眷說法。姨母波闍波提就是這樣出的家。他的父王病了,他親自去送葯。父親死了,他親自送葬、抬棺材。釋迦牟尼佛出生剛幾天以後,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生到忉利天宮。釋迦牟尼佛又到忉利天宮給母親講法。一部《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給母親講的。《地藏經》的中心內容,也是提倡報恩。當然它不止這一點,這是佛為我們示現作孝子的典型,報母恩的典型。

 

另外菩薩中的地藏菩薩、比丘中的目犍連尊者,都是報母恩的典範。

 

《地藏經》中講到地藏菩薩多次救度母親,還到過地獄。有一世地藏菩薩為光目女,蒙一個羅漢的指示,給他母親祈福,於是他母親就離開了地獄,生在人中,卻因為業障當了奴隸。地藏菩薩知道以後,就親自去見他的母親。見了母親以後,母親就告訴他地獄中的種種痛苦,使他感覺到地獄眾生很苦,於是地藏菩薩就發願不單是要報母恩,還要報眾生恩,不單是對個人的母親盡孝,而且要對無量眾生盡大孝。地藏菩薩願力是很大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個願力好大呀!報眾生恩,就是盡大孝。

 

目犍連尊者也是很有名的。他母親在世的時候不敬三寶、不修供養、不修布施、慳貪吝嗇,死後墮入餓鬼道。目犍連尊者成道以後,曉得母親在餓鬼道中,就以神通力托著一缽佳肴到餓鬼道去救母親。但是母親看到好飯卻吃不成,飯到嘴邊就化成猛火。這就說明,神通也不能解決業報。由這個原因,目犍連尊者就求教釋迦牟尼佛。佛就告訴他,在七月十五設盂蘭盆會,廣修供養,為母親求福,使母親得到超度。每年一度的盂蘭盆法會就是這樣一個緣起。

 

佛教講孝道。釋迦牟尼佛、菩薩、聲聞都是行孝的典型,都做出了表率。而且佛在大乘經典中處處指示,我們要報「四恩」,即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我們為什麼學佛呢?一句話,就是為了要報「四恩」。這就是報恩精神,是很實際的問題。所以發菩提心要有悲心。念眾生恩,首先要念母親的恩,知母恩、念母恩、報母恩,這樣,你的悲心就很深切,就會出之於至情。人間的至情莫過於父母兒女。那麼,以這種至情對待大地的苦難眾生,這就是佛教大乘菩薩的救世精神。

 

菩提就好比樹根,樹根要雨露來滋潤才能發芽、開花、結果。菩提根的雨水是什麼呢?就是大悲雨水。《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有一段講得很明確,「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一段經文就說明,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所以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這有連帶關係。

 

在「菩薩戒」裡面講,障悲心的是什麼呢?是嗔恨心!所以,你們受了菩薩戒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比丘戒以斷欲為根本,菩薩戒以斷嗔為根本。比丘戒在身語方面,有一種欲情體現就犯戒。而菩薩戒呢?還不體現在表面,只要你內心有嗔恨的念頭生起,就算犯戒。這點要求是很嚴的,因為嗔恨心的生起,就是悲心的大障礙。所以必須要忍辱!忍辱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在「五門禪」裡面,嗔恨心重的就要修「慈悲觀」來對治。「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寒山大士有首詩云: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所以,菩薩方便行,第一就是要發菩提心,菩提心生依靠大悲心,大悲心生就要靠念恩、報恩,特別直接的就是念母親恩、報母親恩。要知恩報恩!只要大悲心生起來,菩提心就鞏固了。你有菩提心的話,諸佛歡喜,龍天擁護,鬼神欽敬。這是菩提心的功德,大家要知道。

 

唐代時候,有個道宣律師在終南山的凈業寺修行。道宣律師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律宗的開山祖師,持戒很嚴,在終南山修行很清苦,過午不食,每天就在一個洞子裡面坐禪。因為他的戒行精嚴,每天到了中午,感得天人給他送供。(終南山凈業寺有個天人洞,在半山腰上。去年我到終南山,曾到天人洞去坐了一下)有一次,窺基法師來拜會他,同他談道,談得很久,已經到天人送供的時候了,但無人送供來。等窺基法師告別離開他不久,天人就送供來了。

 

當時道宣律師就問天人:「為什麼今天中午到時間你沒送供來呢?」

 

天人就告訴道宣律師:「窺基法師根基不凡,他修的是大乘行,發的是菩提心,心量很大,他的光明很顯耀,我們天人的光趕不上他,只有迴避。」

 

道宣律師聽了以後很是感嘆,於是就對發菩提心的菩薩大加讚揚。道宣律師寫得有本書,叫《天人感通錄》,記載有這件事情。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明菩提心了不起呀!

 

(3)四無量心

 

能夠發菩提心就有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喜」就是能夠見功德隨喜、見善隨喜,「舍」呢,就是能夠布施,捨去自己的利益,乃至捨去對慈、悲、喜等一切善法的執著,而依止於無我慧、空慧。有菩提心、有大悲心就有「四無量心」。

 

什麼能夠降魔呢?佛在《大般若經》講,「四無量心」就可以降魔。不管你咒子念得再高明,你要降魔的話,沒有「四無量心」,不以悲心對待,你是降不倒魔的。儘管你的咒力大,而那個魔的力量可能比你還大,或者你一時把他調服,他反過來就不得了了。你們修密法的要注意這個問題,不要認為咒力很高,就如何如何。咒力固然高,但中間有個精神、有個中心,就是不能忘掉「四無量心」,因為我們是學佛的,不是外道。這一點在密教經論里是講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大般若經》也是顯密圓融的。《心經》是《大般若經》的精髓,最後說的咒子,就顯示出般若的威力,是顯密圓融!

 

(4)六度四攝

 

要發菩提心,要有悲心,還要結合行動修「六度四攝」。「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功德都是以饒益眾生為落腳點,所以叫「六度」。「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是以四種方法攝受眾生。這個「四攝」了不起,待人處事、管理寺廟,要有「四攝」精神啊!我在報上看到,現在日本經濟很發達,有許多公司就是受了佛教的影響,以「四攝」的原則來管理他的公司,所以促使了經濟發展。

 

「四攝」是進行團隊建設的指導方法,以四種方法攝持眾生。一是要有「舍」的精神,布施嘛!一切為公,為眾人利益,施財、施法、施無畏;二是語言要和藹,要有和合精神,說愛語、說軟語;三是一切措施、一切行為,要利益別人,盡義務而不強調權利和享受;四是與大眾同甘共苦,共同生活,共同做事。

 

你們看,這個四攝法多了不起!所以我說,要管好寺廟、管好團體,必須要有四攝法,這樣才會讓別人得到好的感受,得到一種法樂。

 

4.修菩薩四真實行

 

菩薩的四種真實行,出自於龍樹菩薩的《菩提資糧論》,此書也是根據《大般若經》的精神進行論述的。龍樹菩薩著了《大智度論》之後,繼續寫了《菩提資糧論》,說如何具備菩提資糧,這中間就提出了「四種真實」,相當重要,不管是從思想見地,還是從行動方面,對我們修菩薩行都相當重要。

 

什麼是菩薩的「四種真實」呢?一是知性空而求業報;二是知無我而生慈悲;三是樂涅槃而行生死;四是廣布施而不求報。

 

(1)知性空而求業報

 

這就是說,你要修「空觀」,了解「空」的道理。雖說是深入空觀,但是這種「空」不是「空洞」的空,更不是「斷滅」的空。一方面講「空」,一方面要相信緣起,就是「有」。相信緣起的存在,業報就存在。所以,絕對不能否定因果,為善受福,作惡遭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因果原則,任何人不能違背,這是個鐵的定律。禪宗有這麼一個公案。過去有個禪師講法,有人問他,你講禪的人落不落因果呀?他就說我不落因果。那就把因果否定了。結果這位禪師五百世墮入野狐身。後來,唐代百丈禪師講法,會中一位老人又這樣問,百丈指點他要「不昧因果」,他聞後解悟才脫了野狐身(老人系野狐變化)。所以講性空的同時,絕不否定因果。

 

(2)知「無我」而生慈悲

 

「無我」,即「人無我」、「法無我」。「無我」是大智慧,曉得「無我」,就曉得眾生平等的道理。眾生與佛同體,眾生與我平等,眾生在苦難中,我有責任救度。所以說「知無我而生慈悲」。

 

(3)樂涅槃而行生死

 

我們雖然想求解脫,解脫生死,但是為了證大涅槃,還要在生死流中廣度有緣的眾生。什麼叫「大涅槃」呢?就是「無住涅槃」。四種涅槃中,無餘依涅槃是三乘共證,只有「無住涅槃」才是佛菩薩的涅槃,是大涅槃。什麼是「無住涅槃」呢?這是根據大智慧來的,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叫做「無住涅槃」,是菩薩的大涅槃。所以說「樂涅槃而行生死」。菩薩安樂的是大涅槃,無住涅槃,因此,要完成菩薩道、證得菩提果,就要在生死之中救度眾生。有很多祖師,臨終之前發菩薩願,希望乘願再來。我們追悼他們的時候,也祈願這些大德乘願再來,不安住於極樂世界,不安住於解脫境界,而來救度眾生,這就是「無住涅槃」的境界。

 

(4)廣布施而不求報

 

行布施的當下應做到「三輪體空」,以般若攝持。你做了好事,行了布施,不要老在憶念我是施者,你是受者,那是所施的什麼什麼,還有什麼什麼果報。不執著這些,就是「三輪體空」;真正安住在「無相布施」的境界上,就是達到了「三輪體空」。假如有所求的話,那個境界就窄了,功德就有限量,佛在《金剛經》說得很清楚。

 

以上這「四種真實」內容很好,精神很高。這是龍樹菩薩在《菩提資糧》里記載的,而《菩提資糧》又是根據《大般若經》來的。

 

(四)般若中道

 

1.略釋三種中道

 

什麼叫「中道」?「中道」就不是邊見,不是一邊之見,是駁斥邪見,駁斥邊見的。

 

世俗人和外道行者,不是執著「常」,就是執著「斷」。「常見」是認為世界永遠都存在,一切法永遠都存在,有一個客觀常恆不變的實體,或執著有一個不變的主宰、萬能的神等等。「斷見」就是認為一切法,包括生命和萬物,消亡毀滅了就永遠不存在了。二世(前世、後世)沒有了,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就講不通了。

 

般若中道,一方面講「空」,一方面講「有」。「空」是指凡夫認為的主觀、客觀等一切現象界,都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本體即空。「有」就是幻化的有,因緣生法雖是如幻如化,但卻是相續生滅,相續不斷,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由「有」就破「斷見」,由「空」就破「常見」。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稱之為「中道了義」,這就是佛家知萬法實相的般若智慧,為中道實相智。

 

在佛學裡面有「三中道」,即佛在不同時期,或以隱密相或以顯了相為闡明諸法實相所立的不同言教:一是「緣起性空」的中道,二是「唯識無境」的中道,三是「勝義離一切名言」的中道。這稱之為三種中道。

 

第一,《大般若經》里講的就是「緣起性空」的中道。《中論》的第一品有個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凡是因緣生法,一方面是緣起的幻有;一方面是沒有恆常實在的「真空」。亦有亦空,一個是妙有,一個是真空;非有非空,既不是常有也不是斷滅的空。佛以隱密相宣說中道之義。

 

第二,唯識法相學裡講的中道,是根據諸法的「三性」和「三無性」闡發的。

 

「三性」就是「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就是幻有、因緣生法有。「遍計所執性」就是我、我所執,我執、法執是虛妄的,必須要遣除。「圓成實性」就是勝義有。這也是亦有亦空。

 

進一步又由三性到三無性。「三無性」就是「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相無自性」是說遍計所執相是沒有的,我相、法相是根本沒有的。「生無自性」就是說一切因緣生法非自然生,非偶然生,由因緣生。「勝義無自性」就是說勝義境界是達到二空境界,我空,法空,沒有我相、法相,是無自體的,這叫做「勝義無自性」。

 

這就是唯識法相學所闡發的中道之義,是佛以顯了之相而宣說的。其實與般若中道是相合的,並不相反。《中觀》我聽過。我在漢藏教理院讀書的時候,聽過喜饒嘉措、安東活佛、法尊法師的課,也聽過印順法師講關於《中觀》的道理,同時我也研究唯識法相,讀過《瑜伽師地論》,我總覺得兩種是合得起來的。不能夠以空破有,以有破空,互相排斥,那個要不得。應是相合的。這是我自己修學空有二大體系的結論、心得。

 

第三,是關於「勝義離言」的中道,就「勝義」境界來說,是寂滅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就是「空性」、「真如」、「實相」……。但是要顯「勝義」呢?就不能離言語,也就是不能離文字般若,要由文字般若來顯勝義境界。雖然「勝義」是不可思議、不可說,但由此道路,也可以通於勝義。所以要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最終到「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勝義境界。這就是「勝義離言」的中道。

 

2.以譬喻顯中道

 

《金剛經》(鳩摩羅什譯本)里有六種譬喻,《大般若經》里有十種譬喻,都是非常微妙的!《金剛經》在結尾偈里有六種譬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這六種譬喻,就是說明一切有生滅變化的現象,不實、不住。

 

第一,如「夢」。我們晚上做夢,早晨醒了就曉得那個是虛的。人生不是這樣嗎?你活到七十歲,你想想過去六十九年,那不是一場夢嗎?到了臨死的時候,回憶這一生,不是夢嗎?中國的小說《紅樓夢》,歷史上還有人寫的筆記,像什麼黃粱夢、南柯夢等,結果都是一場夢。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唯識二十論》講,我們眾生在夢中,在夢裡面悲歡喜樂,鬧得烏煙瘴氣的,但是結果還是一場空。《唯識二十論》回答了外道的種種問難,如何才不是夢呀?必須到了佛菩薩真正知覺的境界,才能離開這個夢。

 

第二,如「幻」。就像魔術師一樣耍的把戲,又像海市蜃樓一樣,是幻現。我們的六塵境界也是幻現的。我們的生活也是在演戲,不過看演得大嘛演得小,看你演的什麼角色。

 

第三,如「泡」。我們這個五蘊身是假軀殼,色殼子不堅固。生命無常,一會兒就散了,像水泡一樣,人的生命無常。「今日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人命本無常,只在呼吸間」。今天你在,不見得你明天就在,這個時候在,不見得你下個時候就在。泡呀!山河大地也一樣。

 

第四,如「影」。你的行為、你的見聞覺知,就像影子一樣的,不實在。影子是變幻的,我們的業力也是變幻的。今天你造這種業,感這種果,你能夠轉過心來,又造另外一種業,感另一種果。善業善果,惡業惡果,凈業凈果,染業染果,這都是變幻的,像影子一樣的。

 

第五,如「露」。就是早晨的露水,不管你錢再多,地位再高,官職再大,不過像朝露一樣,很快就散了。人生如朝露,富貴榮華如朝露。

 

第六,如「電」。形容這個時光如電光石火,轉瞬之間就是百年,何況很多人活不到一百歲。「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

 

這就是《金剛經》最後一首偈子,以六種譬喻來揭示有為法的本質。其中道理在哪裡呢?因緣生法是變化的,是無常的、苦的、空的,不要執著。去掉我執、法執,不執著一切境界,就是空的精神。所以《金剛經》最後這首偈子,意趣是很高深的,闡明了真空妙有、緣起性空的中道。

 

另外在《大般若經》裡面,提到十個譬喻。第一如「幻」;第二如「陽焰」,就是夏日陽光照在遠處就像爐火上面的焰一樣的;第三如「水中月」,就像水裡的月亮,不可捉摸,不實在;第四如「虛空」,虛空有名而不實,虛空你摸得到嗎?第五如「響」,在空谷裡面那個響聲,你還以為是風吹動什麼,什麼響啦?但它是虛的;第六如「尋香城」,就是海市蜃樓;第七如「夢」;第八如「影」,影子可見而不可捉;第九如「鏡」,象鏡子里的影像一樣,沒有實體。第十如「化」,就像耍魔術一樣的,另外呢,假若是有特異功能,也可以用障眼法來點變化。佛經里講,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都有神通變化,比較高的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變化比較多,有神足,能夠飛騰,能以小變大、以大變小,以輕變重、以重變輕,根據《大智度論》里講有八種變化。

 

這十種譬喻同《金剛經》里的六喻是一樣的道理,一方面說明萬象如幻有,另一方面說明實體空,也就是說明般若中道之義。

 

(五)般若之果

 

我們修般若因、證菩提果,就是以菩薩之因行,莊嚴無上菩提,這就是般若之果。這個菩提,就是佛境界的菩提,不是小乘菩提。菩薩雖然修這種行,但不圓滿。到了佛的境界,才是圓證無上菩提。

 

圓證無上菩提,就有「三身四智」和「五眼六通」。「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大般若經》里講,不要以普通的肉眼來認識佛。你不要看到印度出生的那個釋迦牟尼佛就以為見到了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成道是以「八相」示現,那是應化身。在《大智度論》有解釋,佛身不能以肉眼見。佛有「法身」,代表真如境界;有「報身」,代表智慧、福德圓滿的境界;有「化身」代表以方便般若,以大悲心,隨機教化眾生。「化身」有「應化身」和「變化身」,「八相成道」之身叫應化身(應身),至於佛的化身呢,那就是千百億化身。所以,佛的真身不能以肉眼來衡量,不能說釋迦牟尼佛就是代表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身;法身,你是見不到的;報身,必須是地上菩薩才能見到;我們一般凡夫眾生見到的就是化身。

 

1.三種菩提

 

菩提又分為三種: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就是法身所證,實智菩提就是報身所證,方便菩提就是化身所證。這是有甚深理趣的。真性菩提由實相般若而顯;實智菩提由觀照般若而顯;方便菩提由文字般若而顯,佛因大悲心,化各種身應機說法,文字般若也叫方便般若。這就是菩提的內容,這種菩提就是大菩提,佛的菩提。我們修般若之因,目的就是要證大菩提。

 

2.四種涅槃

 

有大菩提就必有大涅槃。在唯識學來講,斷煩惱障就證大涅槃,斷所知障就證大菩提。所以涅槃本體就是以清凈、解脫、自在為體。涅槃分為四種:

 

一是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這是眾生本來都具足的,自性清凈,大家都有,不過在凡夫境界,被無明障蔽了,就好像夜明珠埋在塵土裡頭,不能放光明。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顆夜明珠,佛性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就指的這個佛性,人人本來具足。

 

二是有餘依涅槃。就是指的小乘的前三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他雖然已入了涅槃境界,到了第三果,但還要一往一來到人世間。這種涅槃,還有餘報可依,所以叫「有餘依」。

 

三是無餘依涅槃。就是指小乘四果阿羅漢的涅槃,這一個無餘依涅槃是三乘所共有的,徹底脫離了生死輪迴,不受後有,所以叫「無餘依」。

 

四是無住涅槃。就是大涅槃,我先前講過,就是菩薩所修、佛所圓證的大涅槃,即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叫無住涅槃。這個境界大呀!所以佛的法身充滿虛空、遍滿法界。這種解脫自在,不可以語言思議。梁啟超有四句話形容涅槃境界:「絕對清涼無煩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別,絕對自由無束縛。」我覺得寫得很好。學佛就要達到這個境界。

 

由般若因證無上菩提、大菩提,相應就證大涅槃、無住涅槃,這就是佛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時圓證大涅槃的境界。我們為什麼要修般若呀?最高的目的就是要達到這個境界,這就是般若之果。

 

(錄音整理:王正照)



推薦閱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三十六
禪老師對《地藏法門》讀後感之勉勵
大般若經綱要(二)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一頁)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一十六

TAG: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