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課》的筆記
05-28
P75 馬爾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與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推薦閱讀:
主要作品:《枯枝敗葉》《百年孤獨》《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霍亂時期的愛情》(讀過,有藏書)《苦妓追憶錄》《我不是來演講的》 #作家小傳#在大學期間,他一邊從事新聞工作,一邊開始寫作。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詩歌,同時模仿卡夫卡、福克納和海明威的寫作方法創作短篇小說。1947年,馬爾克斯讀了卡夫卡的《變形記》後產生靈感,寫出了第一篇小說《第三次無可奈何》。小說描寫了一個已經死去的孩子在面臨第二次死亡時,幻想能夠在第三次死亡時獲得再生。他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一個人的求生慾望和無可奈何的孤獨處境。從這篇小說里,已經可以看到馬爾克斯對生命的獨特思考。P78 (讀卡夫卡,學習荒誕的手法,思考當代人科技進步網路社會溝通困難,存在感缺失,關係紊亂到反而沒有身份) 1955年發表了幾個短篇小說,如《伊莎貝爾在馬孔多的觀雨獨白》,這個小說描寫了大自然給人類造成的巨大災難。主人公是一個生活在馬孔多鎮的婦女,在暴風來臨前的三天里,她發現自己腹中有異物蠕動,她大聲呼救,卻沒有人聽見。結果,大樹從她的肚子里長了出來,毒蘑菇在她的腋下鑽出,苔蘚長滿了她的全身,既沒有人來幫她,她也沒有辦法自救。這部小說里出現的「馬孔多鎮」從此成了馬爾克斯作品中最常見的地名。P78 1967年,馬爾克斯發表了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這部作品是他醞釀十八年寫成的力作,標誌著作家的巔峰水平,同時奠定了他的國際地位,馬爾克斯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世界級作家和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大師。
《百年孤獨》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馬孔多鎮。描寫了一個家族一百年內七代人的興衰與榮辱。小說涉及社會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了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同時,馬爾克斯運用奇幻的想像和氣勢恢宏的場面,將每一代人、每一個人的傳奇人生表現出來。 1969年,《百年孤獨》獲義大利基安恰諾獎和法國最佳外國作品獎。1982年,馬爾克斯以對拉丁美洲的深刻描寫和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穿著哥倫比亞的民族服裝接過了獲獎證書,並發表了名為《拉丁美洲的孤獨》的獲獎演說。P80 《百年孤獨》最為人稱道的地方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可以說,馬爾克斯小時候從外祖母那裡聽來的很多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他這樣寫作的一個基本前提,同時他也認為:「這就是拉丁美洲人的思維方法,是拉丁美洲的現實生活獨有的特徵,不這樣寫,不足以表現拉丁美洲這片神奇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 作者在書中借用了古希臘神話、聖經的故事和印第安神話,讓整個馬扎多充滿了神奇的色彩。當然,這些都不是毫無意義的添加,而是有著象徵意義的想像。例如,馬扎多的人曾經集體患上了健忘症和失眠症,象徵著拉丁美洲人忘掉了傳統和歷史…… 魔幻現實主義寫法的基礎就是現實。他曾經說過:「我的所有小說沒有一行文字不是以真事為基礎的。」
《百年孤獨》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代的代表作品,在拉丁美洲的文壇里,也只有博爾赫斯等少數幾位作家的作品可以媲美。《百年孤獨》出版後,在世界各地掀起了「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潮,我國的「尋根派」作家(指莫言???)也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P86 關鍵詞:魔幻現實主義百年孤獨馬扎多鎮卡夫卡變形記福克納海明威博爾赫斯 ———————————————————————————— P183 福克納:美國南方文學領袖,194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因為他對美國當代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以倫比的貢獻。 主要作品:《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聖堂》《八月之光》《押沙龍!押沙龍》《一支給愛米麗的玫瑰》 (莫言和馬爾克斯都提到了福克納,之前只在《西方文學史十五講》和《伍爾夫讀書隨筆》中知道了他的名字) 第一部小說:《士兵的報酬》 第二部小說:《蚊群》
第三部小部:《沙多里斯》1929年,創作生涯進入一個新境界。這部作品以福克納家庭的歷史和傳說為素材,講述了南方莊園貴族世家沙多里斯家族衰敗的故事。從這部小說開始,福克納的創作日漸成熟,並且開始展露他獨特的宇宙面貌——美國南方的神話系統。 同年,福克納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喧嘩與騷動》出版,此書奠定了他在美國文壇的地位。作者在小說中運用了大量的多視角敘述和意識流手法,這種方法通過不同性格、不同際遇和不同品質的人在不同時間的意識活動,來展現出一個的故事。意識複合流動的效果,雖然內容上稍有重複,不過作者在不停地變換口氣和稱謂,因此不會產生贅述 1950年,福克納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獲獎感言中說:「我拒絕認為人類已經走到了盡頭……人類能夠忍受艱難困苦,也終將會獲勝。」他捐出獎金,成立了福克納小說獎。 他堅守在美國南方小鎮上,寫他熟悉的「鄉土文學」,他小說中的故事多數發生在虛構的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約克納帕塔法縣。因此他被稱為美國「南方文學領袖」。 《喧嘩與騷動》主要講的是傑弗生鎮的康普生家族從顯赫一時到最後沒落的故事。這部作品分成五個部分,除了最後一部分「附錄」以紀傳體形式概述了康普生家族史外,其餘四部分的敘述者依次是班吉、昆丁、傑生和迪爾西(康普生家的老黑奴)。儘管意識流的寫法常常讓作品顯得撲朔迷離,卻不得不承認,正是這種宛如痴人說夢的狀態,才讓作品真實地呈現出美國南方歷史的變化。
《喧嘩與騷動》書名出自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第五幕第五場台詞:「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在福克納的這部悲劇中,他將多角度的敘述和意識流的寫作手法結合起來,來表述小說「失落天真」這一主題。他放棄了傳統小說家慣用的「全知角度」,而選擇用不同主人公自述的方式進行講述。書中的每個人都從自已的角度出發,講自己的故事,就像記者報道新聞一樣,分別讓當事人講述事實,而記者本身不做任何評論。這一點上,福克納深受詹姆斯喬伊斯和弗吉尼亞伍爾夫等人的影響。P191 小說的另一種獨特手法就是意識流手法。因為意識的活動是迅速而無序的,因此小說的文字就會缺乏邏輯和時間順序,有時是從一個思維跳躍到另外一個思維,有時是一連串的思維流動。意識流的寫法無須像安排人物對話一樣,設置特別的情境和場合,哪怕只是看到一樣東西,聽到一種聲音,都可以引發思維的變化。因此,當讀者置身於人物的內心世界時,難免會產生混沌迷亂的感覺,不過,當讀者跟隨福克納的引導,從人物內心走到客觀世界時,就會對整個環境背景和人物經歷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在20世紀,福克納對意識流寫法的運用超越了普魯斯特,也超越了革新了英語文學的愛爾蘭人喬伊斯。P192 關鍵詞:喧嘩和騷動意識流多角度敘述鄉土文學意識流四大家:喬伊斯普魯斯特福克納伍爾夫莎士比亞麥克白
—————————————————————————————— P51 大江健三郎:我在曖昧的日本,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通過詩意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與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像的世界,描繪現代的芸芸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衝擊。 主要作品:《我們的時代》《個人的體驗》《廣島杞記》《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同時代的遊戲》
(今晚因這本《諾貝爾文學課》第一次知道了大江健三郎。因為在莫言的介紹中提到,他得到了大江健三郎竭力地向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寫推薦信。 之前只知道日本的川端康成獲得過諾貝爾獎,並不知日本還有第二位獲得諾獎的大江健三郎。真是相當的無知呀!) 1994年,瑞典文學院以作品《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授予大江健三郎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他以「詩的力量創造了一個想像的世界,並在這個想像的世界中將生命和神話凝聚在一起,刻畫了當代人的困惑和不安」,「認為他「深受但丁、巴爾克、艾略特和薩特等西方作家的影響,開拓了戰後日本小說的新領域,並以撞擊的手法,勾勒出當代人生百味。」於是,他成為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第一位當然是川端康成啦)P57 2002年他來中國採訪莫言後說:「如果繼我之後還有亞洲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話,我看好莫言。」十年後,他的預言成為現實。 他的兒子先天畸形,雖經手術免於夭折,卻留下了無法治癒的後遺症。《個人的體驗》就是根據他的親身生活經驗寫成。小說表現了現代人的孤獨,表達了作者對個體之死和人類之死這些重大主題的思考,最後以主人公下決心承擔起撫育畸形兒的重任為結局。
大江從小愛好閱讀文學書籍,買的第一本書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 在大學期間,東京大學文科法文系,他開始閱讀薩特的法文原作,同時涉獵其他法國作家的作品,如加繆。他後來到歐洲旅行期間,在巴黎訪問了薩特。 關鍵詞: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艾略特薩特加繆 ———————————————————————————— P123 川端康成:我在美麗的日本,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 主要作品:《椿》《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山之音》《古都》 大江健三郎是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 那麼接下來當然是要了解了一下那個第一位獲獎者了。 之前的印象是說川端康成擅長性描寫,呵呵,聽說過《伊豆的舞女》但沒看過,對日本作家不感興趣,原因嘛,都懂的。 看了作家小傳,居然又是一個自殺的。 一生也蠻坎坷的。幼時父死母死姐死外祖父死,從小經歷親人的相繼離世,讓川端康成對死亡的體驗比任何人都深刻。從此以後,原本性格孤僻的他更加封閉自已,他一邊拒絕和現實的接觸,一邊將生命的力量投擲到文學的世界裡。(感覺自己現在就是這副德性) 川端康成因為個人的經歷,在初期的作品中表現出孤獨、沉默、對世事漠然的態度。隨著日本古典文學和禪宗思想對他的影響,作品逐漸開始脫離現實,並且表現出一種濃厚的封建主義思想。如《雪國》 1968年10月,川端康成以《雪國》《千隻鶴》《古都》等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日本人,也是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此獎項的東方人。 《千隻鶴》是最具川端康成獨特風格的作品。在這個故事裡,他讓愛情和道德發生了衝突。一方面,他想要抹殺愛情的道德立場,認為不管是道德還是非道德,人的自然感情是真摯的、純潔的。另一方面,他又囿於社會現實和傳統道德,人的自然情感只能在違背道德的邊緣徘徊,最多是一種精神上的放縱,不敢真正地逾越道德的界限。這樣「左右為難」的境地,讓他筆下的人物在反叛道德的同時受到道德的追擊,精神上陷入無限的苦悶。 川端康成的作品不能簡單以情節為線索進行分析,尤其是在《千隻鶴》中,作者在呈現幾個人物的情感、道德和生存狀態的同時,更多地展現了日本傳統文化中的內在美。可以說,這是川端康成小說的一大傳統。在小說中,川端康成一直在追求一種殘存而荒蕪的日本美。在凝重、冷靜、濃艷而頹廢的文字中,貫穿著一種淡淡的宿命意識和無法釋懷的人生哀愁。這和作者本人的成長經歷有關,也和作者所處時代的社會變革有關。 和小說整體的藝術氣氛相比,川端康成似乎並不在乎對人物的塑造,即使人物形象乾癟無趣,看起來毫無特徵和性格可言,他也不在乎。主人公菊治就像是一個空洞,只有通過其他人的的襯托才顯示出生氣,其他時候,甚至可以說,他只不過是個道具而已。這種寫法後來變成了典型的川端式的手法:對真實的、具象的人物從來不會進行寫實的描寫。因為他的意圖在於營造出整部小說的氛圍,而不是突出表現個性鮮明的人物。 ###(典型的川端式的手法,可以學習,用來處理〈身份〉中那個不出現的男主人公。) 川端康成對人物、故事進行刻意的忽略,卻將全部的力氣花在了對「美」的極致追求讓。1952年,他因《千隻鶴》和《山之音》獲藝術院獎時,曾在日本天皇面前陳述對《千隻鶴》的思考:「小說中的一位姑娘手拿千隻鶴圖案包袱皮,因而題名為《千隻鶴》。自古以來,千隻鶴的模樣或圖案,是日本美術工藝和服飾方面所喜歡使用的。這是日本美的一種象徵。」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川端康成從心底對「日本美」有一種感傷和懷念。 川端康成在《美的存在與發現》中援引泰戈爾的話說:「日本發展了一種視覺,從美中發現真理,從真理中發現美。」他在同一篇文章里又說:「風雅,就是發現存在的美,感受已經發現的美,創造有所感受的美。」 實際上,他的大多作品也的確以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為已任。 《千隻鶴》里,川端康成不厭其煩地描繪著傳統的茶道、工藝絕倫的染織綢緞、氤氳著歷史氛圍的古都建築、古典庭園、植物園、工匠薈萃的古老街道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節目。在他的筆下,傳統的蕊伎既有著艷而不俗的外表,也有著多情細膩的感情,她們象徵了東方文化「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動人神韻,寄託了川端康成對於傳統文化深深的眷戀。 在他的筆下,這些物品已經不是簡單的特品,而變成了能夠取代主人公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故事裡每個人物都對茶道深有研究,但凡人物出場的時候,作者定會對茶室、茶具和室內擺設進行一番細緻的描寫。當人物相繼死去,當事人用過的茶道用具在不同的人手中流轉時,這些靜美的器皿則變成了一種象徵,器皿的流向似乎也變成了人物感情向前發展的指南。 ###(這種寫法很有意思,找一種物品作為象徵。) 當然,川端康成在作品中用心安排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茶品、名畫一一登場,並不是為了簡單地讚美日本的巷道,而是為了表現他對日本當下文化的態度。川端康成在描寫菊治家茶室的污濁時寫道:茶室的水房有死蟬,都長蛆了。「可見,川端康成深知傳統的茶道文化已經死去,不復存在了。他在諾貝爾文學獎演說《我在美麗的日本》中說:「我的小說《千隻鶴》,如果人們以為是描寫日本茶道的『精神』與『形式』的美,那就錯了,毋寧說這部作品是對當今社會低級趣味的茶道發現懷疑和警惕,並予以否定的。」 關鍵詞:千隻鶴伊豆的舞女雪國源氏物語川端式手法茶具用品的象徵意義 泰戈爾 —————————————————————————————— P261 泰戈爾:詩歌是獻給神的禮物,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主要作品:《飛鳥集》《吉檀枷利》《園丁集》《采果集》《新月集》《葉盤集》《游思集》《愛者之貽》《渡口》 1913年,泰戈爾因為英文版的《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蜚聲世界文壇。他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吉檀迦利》是泰戈爾創作中期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觀念和藝術風格的作品。在這部抒情詩集中,泰戈爾用清晰自然,甚至帶著泥土芬芳的詩句,向神敬獻了生命之歌。他用輕快、歡暢的筆調寫生命的桔榮、現實的悲哀和對祖前途的關懷,寫出了一部具有高度文化價值的作品。 在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從英國傳來的西方文化奴化了印度的古老文化,讓印度人的傳統和遠古文明陷入邊緣地帶。於是,泰戈爾力圖排除西方文化的影響,深入到印度最樸實的地方——鄉村,從農夫、瓦匠和石工那裡尋找古老的印度文化,從神話、歌謠和民間故事中搜集創作的素材,從而創作出最能夠代表印度和印度文化的作品。因此,印度人視他為印度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者。 詩人葉芝特別讚賞《吉檀迦利》,他在看過詩篇後感嘆道:「這些詩的感情顯示了我畢生夢寐以求的世界。這些詩歌是高度文明的產物,就像燈芯草和其他草一樣從土壤中生長出來。」 美國的印象派詩人龐德讀後也說:「這些詩似乎不是風暴或激越的產物,而只是顯示了他往常的脾性。他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沒有任何矛盾。」所有讀過《吉檀迦利》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他們在詩句中彷彿讀出了音樂,讀出了神性,讀出了一種寧靜的精神。 「吉檀迦利」在孟加拉語中是「向神獻歌」的意思,因此,這部詩集是獻給神的,以表達作者敬仰神,渴求與神溝通、與神結合聽意圖。不過,泰戈爾的獻歌並不是一般的宗教頌神歌,他在詩歌中表達的是一種對生命、對人生追求和對祖國前途的關懷。 在這部生命的獻歌中,泰戈爾筆下的神成了無限生命的象徵和無限人格的象徵。在他的生命哲學中,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生命是統一的,無限生命與有限的生命是統一的,無限在有限中並通過有限來表現自己。 這部詩集中共有一百零三首詩,分別摘自泰戈爾的孟加拉文詩集《古檀迦利》《奉獻集》和《渡口》等。泰戈爾親自將這些詩從孟加拉文譯成了英文。經過翻譯的詩作雖然從原來的韻律詩變成了自由詩,但是泰戈爾認為:「散文詩應列於真正的詩歌中,因為它可以不受詩體格律的限制而自由表達思想。」 從這一百多首詩中,我們可以看見提燈頂罐的印度婦女;看到田間路上辛苦工作的工人和農民;看到彈琴吹簫的音樂家;也能看見在海邊與波濤玩耍的孩子。詩人在呈現詩中人物和故事的同時,還為讀者紡織了繁密的雨點、濃郁的花香和輕盈飛舞的鳥兒,將這些最普通的事物化成了詩歌中美妙的詩句。作者在歌頌母親、兒童、大自然的同時,也給讀者營造了印度宗教充滿神秘感的印象。 印度人常說:「我每天讀泰戈爾,讀他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的煩惱都忘了。」 關鍵詞:印度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吉檀迦利葉芝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瑞典發明家和化學家, 1895年設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生理和醫學、文學、和平五項 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文學獎每年10月15日出結果,12月10日在瑞典斯特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頒獎典禮,並由獲獎者發表獲獎演說 2014-10-3123:38:39回應 第39頁 帕慕克薩特 (脈絡:帕慕克,因為有他的《純真博物館》讀了一半,第二次讀到奧斯曼帝國,第一次是在《老虎的妻子》,對土耳其歷史完全無知。先是在領導微信讀到伊斯坦布爾的旅遊介紹,提到純真博物館,說是根據諾獎得主的書建的,遂買來書看) (脈絡:薩特,某天,微博上看到一段話,是一個叫伏波娃說的,符合當時心情且有道理,就轉發了,覺得這個名字蠻特別,就百度了一下,由此引出了她和薩特的浪漫故事,還看了電影《花神咖啡館》買了伏波娃的第二性,感到薩特對她是不公平的,就沒再繼續深入了解) P39 奧爾汗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200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在追求他故鄉憂鬱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徵 主要作品:《寂靜的房子》《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純真博物館》 帕慕克,伊斯坦布爾理工大學建築學(來自於他自己的夢想,想修習繪畫藝術)後轉新聞系。 畢業後直接開始文學寫作。他把自己鎖在卧室里開始創作,在近八年的時間裡幾乎與世隔絕。 ###(閉關八年耶) 1979年第一本小說《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土耳其日報》小說首獎和奧爾罕凱馬爾小說獎 1983年第二本小說《寂靜的房子》被翻譯成法語,1991年獲歐洲發現獎 第三本小說《白色城堡》1985年,獲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紐約時報》評論說:「一顆新星正在東方誕生——土耳其作家奧爾汗帕慕克。」《白色城堡》奠定了他的寫作風格,在這部小說中,他將西方小說敘事方式與東方文化神秘主義和象徵主義融為一體,讓他獲得了國際聲譽。 第四本小說《黑書》1990年出版,並且成為一個里程牌式的作品。獲法蘭西文化獎。並於1992年改編成電影劇本《隱蔽的臉》 1995年第五本小說《新人生》 1998年第六本小說《我的名字叫紅》奠定了帕慕克在國際文壇的地位,獲2003年柏林文學獎,拿到高達10萬歐元的獎金,還羸得了法國文藝獎和義大利扎納卡佛文學獎。 他坦言,他是受講述伊斯蘭故事的細密畫啟發,寫下了《我的名字叫紅》。在這部小說中,既有他自己,也有他的家人,他甚至還用到了母親和哥哥的名字。他這樣做的用意,就是想賦予歷史小說豐滿的人物性格,令歷史變得更具體。 就像他每創作一部作品時都會花大量時間研究土耳其歷史一樣,在寫作《我的名字叫紅》之前,帕慕克就花了六年時間做研究,讀書,查找資料,參觀博物館、瀏覽美術作品等等。回顧這段經歷,他說:「土耳其人是優秀的收藏家,許多古老的政府文件和藝術作品都保存完好。在這些故紙堆里遊盪,我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在西方化的大趨勢下,已經很少有人記得這些故事,我的小說,就是想對那些被遺忘的故事和美輪美奐的圖畫致敬。」 ###(又是六年的研究) 2002年《雪》,入選2004年《紐約時報書評》「年度好書」 2005年自傳性質的小說《伊斯坦布爾》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提名,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這是一個分量僅次於諾貝爾文學獎的國際性大獎。 2006年再度被提名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5年,帕對有關亞美尼亞人九十年前遭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種族滅絕的言論表示了支持。他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土耳其在二戰期間屠殺亞美尼亞人和庫爾德人的歷史事件,並且說道:「三萬名庫爾德人和一百萬亞美尼亞人在這些地方被殺,除了我,沒人敢談及此。」他的這一舉動引起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和政客們的激烈反應,被控告侮辱國家,2005年12月在伊斯擔布爾受審,對於「帕案」他解釋說:「我只在乎寫作,我是一個陷入政治局勢中的文學人。」 和在政治上發表尖銳觀點相比,生活中的帕慕克近乎是一個自閉者。他長年住在伊斯坦布爾一棟公寓中,很少公開露面。這棟公寓可俯瞰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一座橋樑,這座橋樑連通歐亞兩大洲,就像他的思想和創作一樣,連接著西方和東方的不同文明。 他每天工作七天,每天從早上九點工作到晚上八點,長時間寫作。他認真觀察和記錄身邊人的生活,很少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帕慕克說: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代價太大。一個派對回來,我兩個星期沒法工作。」 到目前為止,帕慕克已經寫作三十年,寫作已然變成了他生命呂「唯一的慰藉」。在他所關注的題材中,伊斯坦布爾是他永遠的最愛。他的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文學的角度,讓人們可以更加細緻地了解這座世界上最典型的雙重城市。 《我的名字叫紅》 這部小說最為稱奇的就是它的寫作手法。作者在每一章里都會變換一個敘述的人,讓一具屍體、一棵樹、一幅畫上的狗、甚至一枚到處流浪的假幣發出聲音,從不同的角度講述同一個故事。 ###(這個不是和福克納的多角度敘述一樣么?只是從福克納限於多位主人公的「人」的敘述更進一步發展了,又有了一點「魔幻」的味道。) 它提供給讀者一個更全面、多角度看事情的方法,就像欣賞細密畫一樣,讓人醉心於故事本身的同時,不要忽略掉場景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物品。作者不厭其煩地重複也不是贅述,而是作者真的有那麼多的東西需要表現。 但如果僅將其看作「愛情」「偵探」小說,就不對了。更重要的是作者對細密畫文化的巨大關懷。 朱光潛先生在《談文學》中說:「第一流小說家不儘是會講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說中的故事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是在撐持信一園錦繡燦爛、生氣勃勃的葛藤花卉。讀小說只見到故事而沒見到它的詩,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記架上的花。」 小說中不以精確見長的細密畫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和使用透視法與精確度的法蘭克肖像畫的碰撞。作者想要表達的,正是對在土耳其日漸西化的過程中,被外來文明衝擊而日益式微的傳統藝術的關注。 他在書中提到:「西方的真的就是先進嗎?如果在科技上是,那麼在藝術上也是嗎?」 關鍵詞:多角度敘述魔幻偵探東西方藝術碰撞細密畫閉關式創作 ———————————————————————————— P134 薩特:他人即地獄,196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要作品:《噁心》《牆》《存在與虛無》《文字生涯》《自由之路》《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家庭中的白痴》 1905年出生於巴黎,15個月時喪父,隨母和是語言學教授的外祖父一起生活,家中藏書多,從小讀書多。4歲因角膜炎右眼失明,19歲入巴黎師範學校攻讀哲學。這期間他閱讀了笛卡爾、康德、柏拉圖等人的主要著作,這些作品對他後來的哲學思想有很大影響。 第一個獨幕劇:《我將有一個好的葬禮》 1928年參加老師資格考試,未能通過。第二年,再度考試,第一名。 這期間認識伏波娃,伏波娃考試第二名。 1929年應徵入伍,氣象兵,一年半後進一所高中教哲學。 1933年柏林進修胡塞爾現象學。《論自我的超越性》 1938年第一部文學作品,一部關於偶然性的文學作品《噁心》。 《噁心》是一部日記形式的小說,講述了一個歷史學家洛根丁的生活。洛根丁一直借宿在一家小旅館裡,他的生活非常平淡,除了挖掘一位外交家的逸事,就是在圖書館裡和人交談,或者和一位咖啡館的老主顧做愛。洛根丁像所有普通人一樣,依賴著一般人對生活的定義和價值觀生活。可是,當他開始閱讀,開始思考,偶然的思想火花卻讓他如晴天霹靂一般,喪失了原本的生活依託。 二戰開始,再次入伍,擔任氣象兵。1940年6月被俘到德國的一個戰俘營,但成功逃出,回到法國。 在戰俘營期間,他。閱讀了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並撰寫了話劇《巴理奧納》。 戰爭的經歷使薩特從戰前的個人主義轉向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開始主張「文學介入社會。」 1943年,出版哲學專著《存在與虛無》,吸引了大批讀者,「存在主義」也漸漸成為法國社會當時最具影響的思潮。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寫作環境非常艱苦,因為戰時的煤炭短缺和電力供應不足,薩特就在一間咖啡館裡,用乙炔照明來寫作。 ###(就是花神咖啡館么?) 《存在與虛無》是法國存在主義的奠基之作。,也讓薩特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存在與虛無》全書分為四個部分,薩特運用自己獨立的觀點和哲學詞語闡述了他對人與世界的理解,同時確定了存在的範疇、自為存在的結構、特徵及其規律。 寫作《存在與虛無》期間,薩特理清了對哲學的思考,他對文學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他認為:「文學應介入社會」「作家的責任在於塑造世界」「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時代寫作」 50年代,在政治上逐漸「左傾」,信奉馬克思主義,參加共產黨的活動,雖然他不曾加入法國共產黨,卻願意成為共產黨的同路人。1955年,和伏波娃應中國政府邀請,來中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訪問。行程結束時,在《人民日報》發表《我對新中國的感受》。回法國後在《觀察家》發表《我所看到的中國》,伏波娃兩年後出版了《長征》一書。 ###(他倆居然還來過中國???!!!) 1956年,薩特遣責入侵匈牙利的蘇聯軍隊和支持這一行動的法國共產黨,並徹底和共產黨分道揚鑣。 1963年,出版自傳性小說《文字生涯》,描寫了他小時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和哲學著作相比,小說將更多的筆墨放在了薩特的內心獨白上。 1964年,因《文字生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拒絕領獎。 (昨天看諾貝爾文學獎簡介時,看到詳細介紹如果得獎者拒絕領獎時,獎金的處理辦法,當時心想,哪個傻瓜蛋得了諾獎還不去領獎?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噢,還真有這樣的傻瓜蛋,比如這個薩特。頓時覺得好佩服他) 1980年在巴黎去世,享年74歲。伏波娃以薩特最後十年的生活為基礎,寫了回憶薩特的作品《永別的儀式》。 《文字生涯》是薩特敘述自己童年經歷的小說。寫了他6歲到11歲之間在外祖父家的一段生活經歷。不同的是,小說並不是以作者自身所經歷過的事伯為線索,而是以他本人的思想發展為脈絡。因此,在這本書中,主人公的真實經歷並不重要,悲歡離合,時運興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時刻進行的內心獨白,時刻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否定或肯定的評價。 評論界甚至有人說,《文字生涯》的精彩程度,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可比。 ——————————————————————————————
推薦閱讀:
※我們第一次接觸到的大型符號——連加號
※周年之殤,領頭羊的預警!附投資筆記
※《海上牧雲記》之不屈的朔風
※北洲侃股2018.05.16復盤筆記與操作策略
※筆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