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太歲爺」頭上的土動不得—— 曹雪芹對自己的著作權早已嚴密護衛(上)

 [原創] 「太歲爺」頭上的土動不得——

曹雪芹對自己的著作權早已嚴密護衛(上)

   [說明]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篇文章《石破天驚——〈紅樓夢〉的作者是冒辟疆?》,意圖藉此否定曹雪芹對《石頭記》(《紅樓夢》)的著作權。曹雪芹對《石頭記》的著作權是不可能被否定得了的。其實,只要認真地查看一下古籍,便知至少有10種資料寫明作者是曹雪芹。至於其他人(如洪升、冒辟疆),沒有任何史料提及。我們這篇文章還不去引經據典,只是向讀者展示一下《石頭記》中,曹雪芹在自己著作中的嚴密防護,以便使那些熱衷於否定曹雪芹著作權者,不要輕易到曹雪芹「太歲爺」頭上去動土。這種土是動不得的。

     近十幾年來,否定曹雪芹著作權的思潮颳得愈來愈烈,據統計,其說法已多達91種!而且無不是「石破天驚」,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冒辟疆說」只是其中之一。只要了解一些學術發展史,便知道:所有這些否定曹雪芹著作權的說法,並無新鮮處,仍是採用的約一百年前老索隱派的主觀臆測「三步法」:第一步,先確定《紅樓夢》作者或主人公,應是什麼人(比如,可以是自己的先人,也可以是想像出來的什麼歷史人物)——第二步,按照事先預定的模式,搜集各種材料——第三步,再用這些搜集來的材料,與《紅樓夢》進行附會,做出結論,寫出文章。之後便說服傳媒界進行炒作了:由於「新鮮」,傳媒界可以增加收視率、點擊率,新說的發明者亦可聲名遠揚。

     為什麼近十年來否定曹雪芹著作權竟然成為時髦呢?原因有三:

     第一,長期以來社會上流行的曹雪芹著作《紅樓夢》(如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紅樓夢》),實是一種閹割、篡改本——原本是一部帶有全部脂硯齋批語的八十回本《石頭記》。而這種閹割、篡改本的特點是:刪除全部脂硯齋批語,續加上無名氏所撰寫的後四十回,並將書名改為《紅樓夢》。這種版本將確定曹雪芹著作權的文字,做了大量刪削和篡改(主要是刪去有關脂批),使研讀者不再清楚誰是該書的作者,以致引起一些人對作者是否曹雪芹產生了懷疑。

     第二,在否定曹雪芹著作權的風潮中,土默熱的「洪說」起了帶頭作用。紅學界由於與土默熱的研讀對象相同——都是閹割、篡改本《紅樓夢》,致使紅學界專家學者們既寫不出像樣的論證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的文章,又無力批評土默熱的觀點,更有一些人參加進否定曹雪芹著作權的大合唱。而杭州市官方,出於狹隘的「地方主義」思想,不僅在精神上與物質上,都給予土默熱大力支持,甚至還修建洪花園,並將其宣傳成《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成為旅遊點,為經濟效益而欺騙旅遊者。——這種為促進地方經濟繁榮,製造假遺址現象,很快形成鏈索反映。這也成為各地紅學愛好者熱衷於尋找本地《紅樓夢》作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現在社會風氣較浮躁,功利主義太重,讀曹雪芹的著作,不是設法使其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而是藉此為地方做出「貢獻」,並也能像土默熱及鐵杆其支持者那樣,得到光彩,受到地方官的垂青。由於這些紅學愛好者,缺乏起碼的學術功力,因而往往剛起步,便深陷早已被學術界否定的索隱派研究方法的泥灘。傳媒界則往往只將求「新」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不管其荒謬與否了。

     所有否定曹雪芹著作權的現象,都是暫時的,包括土默熱的「洪說」在內。因為其所賴的閹割、篡改本《紅樓夢》,必將為帶有全部脂硯齋批語的八十回本《石頭記》所代替。皮之不在,毛將焉附?

 

*  

 

      一、曹雪芹是怎樣隱寫自己是《石頭記》作者的?

   當時曹雪芹所處的時代環境,正值文字獄高壓時期,他為了自我保護,不可能直抒心懷,直截了當說明自己就是《石頭記》作者,因而只能採取十分隱蔽的方式寫出。

      (一)曹雪芹為自己的畫像

   《石頭記》寫道:「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來至石下,席地而坐,長談。」兩人見到石頭。亦同石頭做了交談,之後「便袖籠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在「丰神迥異」處,有兩條脂批:一條靖藏本眉批,一條戚序本夾批。分別是:「作者自己形容。」「這是真像,非幻像也。」

     對於上面這段話及脂批,我們可作如下分析:

   遠遠來了兩個人,「一僧一道」。作者本應當分別描寫這兩個人的長相,但是作者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只寫了一句十分籠統的話—— 「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這句話頗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當屬「誤謬」。

   原來這段正文和脂批,說明了兩件事:

   第一,所謂「一僧一道」,實是諧音「亦僧亦道」(以後我們在讀《石頭記》時,當書中再出現一個僧和一個道在一起時,便應當想到這是「亦僧亦道」,其背後隱寫的是同一人)。

   第二,書中針對「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添加了兩條脂批。這兩條脂批便是作者的自我介紹——魁梧、健壯、典型的男子漢。而從「丰神迥異」則還透露出:此人聰明、智慧,氣度不凡。——從中可以看出:真實的曹雪芹,與小說中的賈寶玉迥然不同。

      (二)《石頭記》有五個書名

      甲戌本《石頭記》第一回寫道:「空空道人聽了此語,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再細閱一遍,因見上面雖有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這句話寫出的《石頭記》一書共有五個書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紅樓夢》、《金陵十二釵》。

      《石頭記》書名雖有五個,作者卻是同一人。這五個書名都是作者為自己的書所命名的。

      下面我們就說明作者怎樣將自己的名字「曹雪芹」隱寫在五個書名中的。

      二、書名是五個,作者只一人

      (一)《石頭記》作者「石頭」,亦是書中主人公的原型

我們先看這段話:「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後面又有一首偈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詩後便是此石墜落之鄉,投胎之處,親自經歷的一段陳跡故事。」

——這段話說明:《石頭記》意即:石頭上所記之事。這是石頭因「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在「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處,有脂批曰 :「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

脂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與脂批「因為傳他,並可傳我」,遙相呼應。

《石頭記》中所記錄的是「石頭」的故事,其記錄者也是「石頭」。作者與主人公的原型為同一人。「石頭」是《石頭記》的作者,但「石頭」並不是作者的本名。

      (二)《情僧錄》中的「情僧」,即作者

      《情僧錄》中的「情僧」,即「一僧一道」中的「僧」。但這個「僧」,並不是一般的「僧」,而是「情僧」。

      「情僧」之名從何而來?

   ——原來空空道人因見石頭記所刻文字「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一個道人,只因抄了石上的一段故事,不僅悟出其中道理,而且改變信仰,由「道」而為「僧」,進而改名「情僧」。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此事道出了三件事:

     1、再次驗證:所謂「一僧一道」,實為「亦僧亦道」

這裡進一步說明:在《石頭記》中,對於僧和道互相轉變,不必大驚小怪,「情僧」即由空空道人轉化而來。既然僧與道為同一人,兩人的身份,轉化一下又何妨?

     2、「情僧」即「石頭」

青埂峰下巨石上的「一段故事」是誰記錄上去的?

空空道人看完這段故事後,「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所以說,這段故事是「石兄」記錄在巨石上的。接著抄錄了這段文字的空空道人便轉為了「情僧」,並由他將《石頭記》改為《情僧錄》。「石頭」與「情僧」果然為同一人。

     3、「石頭」又是小說中的寶玉,後來做了「僧」

「石頭」又是小說中的寶玉,後來做了「僧」。而寶玉的原型即作者本人,作者亦曾為「僧」。此事反映在第二十一回。文中在「便權當他們死了,毫無牽掛,反能怡然自悅」處,庚辰本有夾批曰:「……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後文方有『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玉一生偏僻處。」

而且寶玉做和尚,還不僅一次,而是兩次。

第一次是在第三十回,文中寫道:「寶玉聽了笑道:『你往那裡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第二次是在第三十一回。文中寫道:「襲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別人不知怎麼樣,我先就哭死了。』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襲人笑道:『你老實些罷,何苦還說這些話!』林黛玉將兩個指頭一伸,抿嘴笑道:『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兒。』」

      寶玉做過兩次和尚,反映的是其原型曹雪芹做過兩次和尚。

     4、「石頭」這個僧,是個「情僧」

      那麼寶玉是怎樣一個和尚呢?

第七回,在「方知他學名叫秦鍾」處,庚辰本有夾批曰:「設雲情種。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之後,又在寶玉說:「……我們那裡坐去,省得鬧你們處」處,庚辰本有夾批曰:「眼見得二人一身一體矣。」秦鍾和寶玉是「一身一體」,不就是說:寶玉是「情種」嗎?

      寶玉這個「情種」,後來成為僧人,此僧也就成為了「情僧」。

      這就是稱作者為「情僧」的原因。

      作者「情僧」並不是作者的本名。

      (三)《風月寶鑒》的作者是曹雪芹

   書中寫道:「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

   這裡甲戌本有眉批曰:「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從上面所述「風月寶鑒」,可知如下三件事:

     1、《風月寶鑒》,從「舊有」兩字看,應是《石頭記》的前身

   《風月寶鑒》是《石頭記》的書名之一,但以前作者亦曾有此書。從「舊有」兩字看,應是《石頭記》的前身。

     2、作者的親友「東魯孔梅溪」曾讀《風月寶鑒》,並題書名

   關於「梅溪」,第十三回寫道:「鳳姐忙問:『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機不可泄漏。只是我與嬸嬸好了一場,臨別贈你兩句話,須要記著——』因念道:『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在此處,庚辰本梅溪都留下了側批和眉批,分別是:

   庚側:「此句令批書人哭死!」

    庚眉:「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梅溪。」

      梅溪到底與作者是什麼關係,沒有更多的材料可以說明。但是從這兩條批語看,梅溪應是與曹家比較密切的親戚。否則,不會有「哭死」「墮淚」這樣的濃厚的感情。

     3、為《風月寶鑒》寫序者是棠村,曹雪芹的堂弟,已故去

   甲戌本針對「風月寶鑒」有眉批。從眉批可知:為《風月寶鑒》一書作序者是棠村,曹雪芹的堂弟。在乾隆十六年以後曹雪芹著述《石頭記》時,棠村已去世。

   從這條脂批,我們也可以了解曹雪芹與棠村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雪芹的父親是曹顒,叔父是曹頫。曹頫生有一子,為棠村。故雪芹與棠村之間的是堂兄弟關係。由於曹頫過繼給曹雪芹的祖母李氏為子,雪芹是遺腹子,曹頫名義是曹雪芹的父親,因而表面上看,雪芹與棠村是兄弟關係。因而脂批才寫:「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但兩人並非親兄弟,而是堂兄弟關係。

     4、「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點明作者本名系「雪芹」

   脂硯齋針對《風月寶鑒》批道:「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這是五個書名作者中,唯一的點出作者本名的批語。由於書名雖然有五個,但同是一部書,同是一個作者。《風月寶鑒》處點出了作者本名叫做「曹雪芹」,就說明《石頭記》作者即曹雪芹無疑。至於其他的作者名字,如「石頭」、「情僧」等都可視為「別號」。

      (四)為《紅樓夢》題名者為吳玉峰

書中寫道:「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吳玉峰何許人?

前面有脂批道:「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

既然「東魯孔梅溪」應是曹雪芹的親友,與曹家關係密切,並有較深厚的感情,那麼,吳玉峰的情況也應如此,即吳玉峰應是曹雪芹的親友,與曹家關係密切,並有較深厚的感情。

「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一句沒有涉及作者是誰,吳玉峰並不是作者。

《紅樓夢》作者為誰呢?

甲戌本有個「凡例」。「凡例」寫道:「《紅樓夢》旨義。是書題名極多,一曰《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寶鑒》,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又曰《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此三名,皆書中曾已點睛矣。如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睛。又如賈瑞病,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即鏨「風月寶鑒」四字,此則《風月寶鑒》之點睛。又如道人親眼見石上大書一篇故事,則系石頭所記之往來,此則《石頭記》之點睛處。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搜撿去,上中下女子豈止十二人哉!若雲其中自有十二個,則又未嘗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紅樓夢」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釵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從「凡例」可以了解到如下兩個情況:

     1、《紅樓夢》一書有四個書名

   《紅樓夢》一書有四個書名,即:《紅樓夢》、《風月寶鑒》、《石頭記》、《金陵十二釵》。(尚無「情僧錄」。)

     2、「凡例」原是《紅樓夢》的「凡例」

表面看,這是甲戌本《石頭記》的「凡例」,但甲戌本全名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並不叫做《紅樓夢》,因而從「《紅樓夢》旨義。是書題名極多,一曰《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這句話來看,此「凡例」應是《紅樓夢》的「凡例」。《紅樓夢》創作時間上看,應是《石頭記》之前,《風月寶鑒》之後。「凡例」正是屬於《紅樓夢》這部書的。《風月寶鑒》、《紅樓夢》、《石頭記》這是曹雪芹進行創作的三個階段。從一些資料來看,《風月寶鑒》尚未分出「纂出目錄,分出章回」。《紅樓夢》則是已是有一百一十回的長篇小說了。《石頭記》則是在乾隆十六年,曹家遭第二次抄沒後,重新修訂,甚至改寫的書,為八十回本,但帶有大量脂硯齋批語。

     3、四個書名,均屬於同一部書,作者亦為同一人

《紅樓夢》有四個書名,《紅樓夢》是總其名。這是同一部書的四個書名,作者亦應是同一人。前面我們已說明:「風月寶鑒」的作者系曹雪芹,那麼,《紅樓夢》作者也當屬曹雪芹無異。

      (五)《金陵十二釵》是個虛設的書名

   書中寫道:「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甲戌本在「增刪五次」處,有眉批:「若雲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後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雲模糊法」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方是巨眼。

   這句正文和批語說明兩個問題:

     1、《金陵十二釵》的含義

   《金陵十二釵》是《石頭記》的書名之一。它的含義是:從正面小說看,金陵十二釵是這部書的主人公。第一回談到青埂峰下那尊碩大的「女媧石」時,在「高徑十二丈」處,有批曰:「照應正十二釵」,在「周徑二十四丈」處,有批曰:「照應副十二釵」——這實際就是正面小說的核心內容。但曹雪芹為之作傳的只有他所痴愛的一個女子。這塊石頭所喻的「十二釵」,每一釵都寫了那一個女子的一部分內容,也可以說,這「十二釵」每一釵,都是那一個女子的分身。

     2、曹雪芹不僅僅「彼閱」「增刪」小說正文,還撰自開卷至此的《楔子》

   批語告訴讀者:不僅僅「彼閱」「增刪」者是曹雪芹,而且整部書都是出自曹雪芹之手。為了使讀者了解這一點,便啟發讀者說「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並向讀者說明:在小說中之所以寫曹雪芹是「披閱」「增刪」者,沒有直接提及原本也是他所寫,只是出於當時文字獄的嚴酷背景,作者不得不採取的狡猾之筆,是作者用的「煙雲模糊法」。

   對於脂硯齋所說的「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這樣一句話,由於並不是每個讀者都能理解,我們在這裡再作進一步的闡釋。

    3、《楔子》寫了什麼?

   《石頭記》的開篇是作者的自白,對此自白,有脂批云:「因為傳他,並可傳我。」「他」指作者所要傳的女子,「我」指作者。

   《石頭記》一書是從神話入手來寫的。說女禍鍊石補天時,多煉了一塊,被遺留在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下。

   當我們把這塊石頭的情況與本書開篇是作者的自白相對照,便可做出如下結論:

   這塊石頭「遂自怨自嘆,日夜悲啼慚愧」——說明這塊石頭,即代表了作者自己。

   而這塊石頭又以高徑十二丈,周徑二十四丈代表了正副十二釵——其背後所隱寫的,便是作者所要傳的那個女子。

   如此來看,這部《石頭記》的作者正是「石頭」,亦稱「石兄」。

   書中的「一僧一道」即「亦僧亦道」,而且關於他們的長相,正文中寫道:「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他們指誰呢?

   脂批寫道:「作者自己形容。」「這是真像,非幻像也。」

   ——說明不論僧,還是道,都是指作者,也就是「石頭」。

   書中寫道人將石頭縮小後,帶入人間遊歷,由於道人,就是石頭,就是作者,只是他們的身份不同,實是一人的變幻,因而書中所寫實是作者的經歷。

    幾世幾劫後,空空道人來到大荒山、無稽崖,在青埂峰下,看到一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的大石。他同「石兄」對話後,便將此石上的文字,從頭至尾抄錄下來。抄完書後。「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易名叫「情僧」,書名改為《情僧錄》。——這是小說是內容。但實際上,空空道人與石兄都是作者。道人改為「情僧」,只是作者又多了一種身份。從小說看,寶玉可稱「情僧」,而他又是作者的主要分身。

    脂批寫道:「雪芹舊有《風月寶鑒》」,即《風月寶鑒》是由他寫的。而《風月寶鑒》又是《石頭記》的一個書名,《情僧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亦是《石頭記》的書名,自然也都是由曹雪芹所撰。

    大家注意:脂批僅僅用「曹雪芹舊有《風月寶鑒》」這樣一句話,說明「風月寶鑒》是曹雪芹的作品。而又通過《風月寶鑒》是《石頭記》是同一部書名這種關係,作者便向讀者交待清楚了:《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五個書名,實是指一部書。這部書的作者便是曹雪芹。

   作為「奇鏡」的「風月寶鑒」是跛足道人帶給賈瑞的,這個跛足道人又是將甄士隱帶走的那個道人。而通過《風月寶鑒》之書,又將該書作者曹雪芹與「情僧」、「空空道人」聯繫一起。於是我們便看到一種奇異的現象:其他書籍一般都是一個書名,一個作者(或兩個以上作者合著),都十分簡單明了。而《石頭記》這部書無論書名,還是作者,形成兩組系列:

   書名系列:《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都是同一部書。

   作者系列:石頭(或石兄)、一僧、一道、空空道人、跛足道人、癩頭和尚、情僧、曹雪芹——都是同一個作者。

   從上面論述我們可以看出,不論《風月寶鑒》,還是《石頭記》、《情僧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其作者都是曹雪芹,而「披閱」、「增刪」者便乾脆明明白白地寫明就是曹雪芹。在甲戌本(乾隆十九年)之後,直到乾隆二十八年除夕曹雪芹去世時,他一直就沒有停止修訂自己的著作,並在書中以脂硯齋的名義添加批語,從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也可看出曹雪芹修訂、完善自己著作的過程。可以說《石頭記》一書,自始至終都沁透了曹雪芹的心血。

  像《石頭記》這樣「一字一淚,一淚化一血珠」而寫出的文學巨著,其中所隱寫的是作者曹雪芹個人的經歷,曹雪芹個人的思想、感情,曹雪芹所熟悉、所鍾愛的女子之傳記——這些是真人、真事,是任何人不可能編得出來,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的。

                                                      (待續)


推薦閱讀:

什麼是版權?一文明了版權基本概念
《南征北戰》回應抄襲風波?
2017國家形象宣傳片《中國進入新時代》高清版, 你看了嗎?
版權登記沒用?登記後一定不虧!
《青春旅社》被指抄襲是怎麼回事?

TAG:著作權 | 曹雪芹 | 原創 | 自己 | 著作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