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部分 佛教原理
一、佛學是宇宙人生的教育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一、地獄法界,二、餓鬼法界,三、畜生法界,四、阿修羅法界,五、人法界,六、天法界,七、聲聞法界,八、緣覺法界,九、菩薩法界)眾生至上至圓滿的教育。教育內容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課程包含的內容更多。它不是單項的哲學,也不是單項的宗教,它是宇宙科學,是覺悟人生的教育。從時間上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從空間上囊括我們眼前所有的生活,並且一直推演至無盡的世界。
佛學闡述了浩瀚宇宙中所有人類已知和未知的真理。是教學、是教育、是醫學、是智慧,是一門宇宙的學問。它告訴我們人與宇宙所有的關係。從空間上跨越了橫向與縱向。中國儒家是講人從生到死一世的教育,而佛法是講過去世(累世)、現在世(今世)、未來世(未來的無盡世)的教育。
傳統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修行對於已入空門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念佛(代表修心),一種是入禪(代表坐觀)。念佛是解的部分,是學習佛教理論。禪是修清凈心,修覺。
二、佛菩薩的教育意義
佛法中所有的藝術品具有很深的教學意義,為什麼廟宇里有許多佛菩薩像?因為我們所供養的每尊佛菩薩都代表一種法門,佛法是無量無邊的,用一種方式是無法完全表達的,因此用多種形式來解意。其實佛法是教你離苦得樂 ,轉迷成悟的教育。
當你了解佛法在教育上的特殊意義,就不會把佛法當成一種單純意義上的宗教。他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上至圓滿的教育。你了解了這一切,對佛教的崇敬心會油然而生。
一切諸佛代表我們的性德,一切菩薩和羅漢代表我們的修德。不修,性德雖然有但不能顯現出來,得不到受用,所以性德的顯現要靠修德。
菩薩代表「修」,佛代表「本性」。所以我們通常看到佛門供養的都是一佛兩菩薩。佛是代表真如本性,菩薩代表從性啟「用」,本性是「空」,「體」,啟用是「有」。
體、像、用
佛陀是福智圓滿的,用體像講他就是全體。以全體的法界為身,故稱為法身。法界遍一切處、一切時,法身藏於法界的任一時空。隨處隨時以不同的形象方式現前,那就是化身。但這不是佛本身的面目,而是應眾生映像而感應的結果。
每一尊佛代表性德的一部分,每一部分代表究竟圓滿。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因為佛的本體是共通的。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是顯性德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教我們對人要慈悲,以慈悲待人。牟尼是清凈的意思。這是對自己說的,也就是對人要慈悲,對己要清凈。佛號代表我們性德應具足的本性。
三、從人的生老病死到世界的成住壞空
佛法的原理是講世間所有的生物都是在生、住、異、滅的循環中運行。比如人類,從投胎開始代表【生】;逐漸長大代表【住】;老、病、殘代表【異】;生命終了(死)代表【滅】。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生、住、異、滅的規律。而世界亦逃不出成、住、壞、空的法則。
四、佛教中「劫」的含義
『劫』為佛教計算時間的單位。由於時間太長,無法用年月日計算,所以用『劫』表示極長的時間。『劫』的計算方式,根據《大毗婆沙論》記載:人壽自十歲起,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為一個增劫;再由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稱為減劫。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個小劫。
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所以一大劫裡面包含八十小劫。
五、 成、住、壞、空
大千世界從生到滅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稱為「四劫」,分別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四劫所描述的是一個大千世界生成、持續、破壞、消失的過程。
成劫:是大千世界發展變化的第一個階段,是形成階段。成劫的「動力」是這個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的共同業力。在成劫一開始,眾生的業力在虛空中升起機細微的風,逐漸形成風輪,然後在風輪上形成水輪,金輪,在金輪上生成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等。等物質世界形成後,有情開始下生。成劫要持續二十小劫之久。
住劫:成劫後,世界進入住劫時期。在住劫中大千世界十分穩定。這段期間,眾生開始造作善惡業因,遭受不同的因緣果報,於六道中生死輪迴。人的壽命反覆增減。在每個減劫的末期,人壽減至十歲,會發生三小災,即飢饉災、疾疫災、刀兵災。成劫時會有佛出世。我們現在正處於住劫中第九個小劫的減劫。
壞劫:住劫過後,世界就進入壞劫。在壞劫的一開始,地獄眾生命終之後不再投生別處,然後按照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色界四禪天以下)的順序,每一道的有情眾生死後不再投生,所以眾生有減無增,一直到全部消失。有情消失後,有七個太陽出現,引起的大火將色界初禪天以下全部燒毀,然後有水災毀滅二禪天,風災毀滅三禪天。此時,大千世界只剩下了色界的四禪天和無色界。壞劫後,世界便進入空劫。
空劫:空劫中沒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唯有虛空。空劫結束後,在適當的條件下,眾生的業力又會生起一個新的大千世界,重新開始成、住、壞、空的輪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