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作者元稹卻是個負心漢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大意是,看過了廣闊浩淼的滄海,就不會被別處的水吸引,磅礴夢幻的巫山之雲才是雲,別處的都看不上。作者元稹以此詩來表達自己對亡妻的思念,情真意切,忠貞不二,有了你其他女子都不放在眼裡。可是嘴上這麼說,身體卻很誠實,留下這千古名句的元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負心漢。

元稹是唐朝中晚期詩人,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生活也變得艱難起來,堅強賢淑的母親辛苦持家的同時也沒忘了元稹的教育。元稹從小就聰明好學,發誓要取得功名,好好孝敬母親。

唐貞元十五年,元稹到蒲州任小職,在這裡遇見了他的初戀,是他母親的遠房親戚崔姓之少女名「雙文」。崔鶯鶯才貌雙全,而且家中富有,可是家中沒有權勢,這與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離。元稹也只能將這份感情埋藏於心底。

根據唐代的舉士制度,士之及第者還需要經過吏部考試才能正式任命官職,所以元稹於貞元十六年再赴京應試。元稹來到京城後,以其文才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韋夏卿所賞識,且與韋門子弟交遊,當得知韋夏卿之女韋叢尚未許配與人,於是意識到這是一個走門路、攀高枝的絕好機會。貞元十九年,元稹與白居易同登書判撥萃科,進入秘書省任校書郎。求官心切的元稹考慮到崔鶯鶯雖然才貌雙全,但對他的仕途進取沒有多大幫助,所以權衡得失,最後還是棄鶯鶯而娶了韋叢。

很多年後,也許是受良心的譴責,也許是難以忘懷初戀情人,元稹以自己的初戀崔鶯鶯為原型,創作了傳奇小說《鶯鶯傳》,即後來《西廂記》的前身。看似有情,實則無情,拋棄了初戀娶了別人,心裡又想著她,負心漢本質表露無遺。

方二十的韋叢下嫁給二十四歲的詩人元稹。這樁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成分,當時二十四歲的元稹科舉落榜,但是韋夏卿很欣賞元稹的才華,相信他有大好前程,於是將小女兒許配給他,而元稹則是借這樁婚姻得到向上爬的機會,不過兩人在婚後卻是恩愛百般,感情非常好。以韋叢的家庭背景,下嫁給元稹對於當時的元稹來說就好像天女下凡一樣。她不僅賢惠端莊、通曉詩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貴,卻不好富貴,不慕虛榮,從元稹留下來幾首那時期的詩來看,當時正是他不得志的時候,過著清貧的生活,韋叢從大富人家來到這個清貧之家,卻無怨無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體貼丈夫,對於生活的貧瘠淡然處之。元稹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個政治上晉陞的途徑,卻沒想到韋叢是這樣一個溫柔的女子、體貼的嬌妻。古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婚後元稹忙著科試,家中的家務全是韋叢一人包辦,而婚前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父親疼愛的小女兒,韋叢的賢惠淑良可想而知,所以元稹在數年以後,總還是會忍不住想起與他共度清貧歲月的結髮妻子韋叢。

可是好景不長,後來,韋叢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七歲。此時的三十一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開始,愛妻卻駕鶴西去,能夠想像他有多麼的悲痛。元稹對韋叢的感情是真摯的,也用情很深。也就不難理解他為妻子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千古佳句。

可是,多情的詩人元稹是不會沉迷於過去的感情的,他有仕途也有佳人等著他。很快,三十一歲元稹遇到了才女薛濤。薛濤相貌出眾,才藝過人,因生活所迫,16歲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薛濤身在娛樂場,見慣了風花雪月,痴男怨女,也許早就死了心。與元稹一見面,薛濤就被這位小自己十一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兩人議詩論政,情誼漸深。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於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總是最為短暫,這年7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

分別已不可避免,薛濤無可奈何。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來的書信,同樣寄託著一份深情。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寄託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了。薛濤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因此經常嫌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於是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人稱薛濤箋。

可惜,元稹是個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談戀愛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濤對他的思念還是刻骨銘心。她朝思暮想,滿懷的幽怨與渴盼,匯聚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元稹沒有回來,有著自己的理由。兩人年齡懸殊過大,31歲正是男人的風華歲月,而薛濤即便風韻綽約,畢竟大了11歲。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濤樂籍出身,相當於一個風塵女子,對元稹的仕途只有負作用,沒有正能量。對於這些,薛濤也能想明白,並不後悔,很坦然,沒有一般小女子那種一失戀便尋死覓活的做派。

只是,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熾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車馬喧囂,人來人往,但她的內心卻堅守著一方凈地。

許多年以後,元稹入翰林為中書舍人承旨學士,春風得意時,元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舊情人薛濤,於是寫了一首詩歌寄予薛濤。讀到元稹贈詩,薛濤想必五味雜陳吧,立刻回贈一首。此次書信,兩人人生走向已不同,終成陌路,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從此,兩人再無書信聯繫。而薛濤呢,一場原本也轟轟烈烈的苦戀,持續多年,竟以這種方式來收尾,真是有些狗尾續貂的光景,令人無言以對。
推薦閱讀:

《望廬山瀑布》作者的生平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言葉之庭》作者新海誠的套路是什麼?
元曲《荷葉杯·一點露珠凝冷》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格局論命法實戰點竅 作者:太極弦
樂府《蜀道難》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TAG: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