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首詩凄絕千古,落魄者讀之心有戚戚,誰的人生不艱辛!

精讀《唐詩三百首》033: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文 | 謝小樓

0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遇上。宿:投宿;借宿。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裡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詩人借宿者。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日暮:傍晚的時候。蒼山遠: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遠。蒼:青色。白屋: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暮色降臨,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遙遠。天氣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犬吠:狗叫。夜歸人:夜間回來的人。

柴門外忽傳來陣陣狗叫聲,應該是主人的家人在黑夜中冒著風雪回來了。

02

這首詩的詞句釋義與意境理解,存在很多歧義。

詩的標題就有些莫名其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已足,加主人二字,卻成了一個病句,到底是遇到下雪便住在芙蓉山呢?還是遇到了芙蓉山住所的主人?前面的解釋「主人」二字無著落,後面的解釋「雪宿」二字無著落。所以有人認為「主人」二字是衍文。

該詩釋義上的分歧,主要有三點:第一句「日暮蒼山遠」,「蒼山」是特指還是泛指,「遠」是尚遠還是似乎更遠;第二句「天寒白屋貧」,「白屋」是簡陋之屋還是覆雪之屋,「貧」是稀少還是感覺貧寒;第三句「柴門聞犬吠」之「聞」是詩人聞還是歸人聞。

在思想感情上的分歧是,一種意見認為該詩表達了「作者對貧寒人家的同情」,且詩句「風雪夜歸人」應解釋為「主人為謀求生活,在外勞碌奔波,夜裡才回家。」;而另一種意見認為「風雪夜歸人」應解釋為:「行人在風雪之夜終於找到了可以投宿的地方,並受到主人熱情款待,而感到像 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03

對於上面存在的這些問題,難以理解的,不必在上面糾結,存在歧義的,則可以體味詩境而不必落實。

詩的標題,就不必去糾結了,因為唐人寫詩,並不注重標題,起個標題,只是為了給詩一個編號,讀不清楚也不影響對詩意的理解。

日暮蒼山遠,上訴分歧,在落實這句詩的意思時出現了兩種意思,一是,天晚了,詩人要去的「蒼山」還很遠,一是,暮色蒼茫,群山在暮色中變得遙遠。

事實上,根本沒有必要落實詩意,日暮蒼山遠,可以確定的是,天都要黑了,而詩人還在山中行走,有過在外行旅經驗的人就會知道,此時內心最容易產生凄苦之情,因為有可能找不到住處,在外漂泊的各種心酸不斷湧上心來,不斷衝擊你的眼淚的防線。

而最後一個「遠」字,不僅僅指現實中的距離,而是給了詩人一個心裡暗示,「遠」與「暮」對,更強調詩人行旅之凄苦。

全詩只此一句寫詩人自己,所以別看這五個字簡單,卻蘊含了詩人所有的情緒。此詩寫於在遭貶之後,聯想當時情景,這「暮」的不止是日,還是詩人的年華,詩人的人生,這「遠」的不止是山,還是詩人內心的理想抱負。人生辛苦奔忙,而理想抱負渺茫,正如行於暮色蒼山之中,不得歸路。

此一句,以詩的情境牽引出詩人的情緒,從詩人的情緒延伸到詩人的人生體悟,又將詩人體悟的含而不露地表現在詩句中,這就是這句詩的高妙之處。

天寒白屋貧,這一句,如果詩人尚在屋外,那麼「白屋」就是白雪覆蓋的屋子,「貧」也應該理解為少,如果詩人已在屋內,那麼「白屋」應該理解為簡陋之屋,「貧」也應該理解為貧寒。

個人覺得,詩的第一句中,山是蒼山,證明那時尚未下雪,到第二句,房屋就已經被白雪覆蓋,未免有些突兀。

而此句若是理解為已經到了主人家裡,家中簡陋,而此時天氣寒冷,更增加了一種貧寒的感覺。這樣的理解,由日暮蒼山到天寒白屋再到夜裡風雪,有空間的轉移,時間的推進,更有詩意上的順承,全詩讀起來層次更分明,詩意更通暢。

既然已經確定詩人已經來了主人家中,後面兩句就容易理解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詩人在借宿的主人家裡,聽到外面柴門處有狗叫,當然也聽到了風聲雪聲,猜想此時是有人在黑夜中冒著風雪歸家。

這個歸家的人是主人的家人嗎?未必,也不需要落實,只需要體味到風雪夜歸的詩境就夠了。

04

風雪夜歸人這一句,即使沒有讀過這首詩的人,也耳熟能詳,而且心有戚戚,那麼這首詩到底是什麼打動了我們呢?

那就是,這首詩寫出了所有人都會面臨的一種凄苦心境。

風雪,是世事艱難。

夜歸,是人生辛苦。

人生就像在風雪中行走,在黑夜中尋找途。

日暮蒼山遠,是詩人的凄苦。

天寒白屋貧,是主人的凄苦。

風雪夜歸人,是他人的凄苦。

這世上,誰的人生不艱辛,誰的生活不艱難,誰不是那個風雪夜裡的歸人?詩人由己及人,他不僅是同情主人,同情歸人,同情他人的同時也是同情自己,同情自己的同時,也是同情所有落魄之人。

這,才是這首詩讓所有人心有戚戚的地方。

故,《唐詩解》評:此詩直賦實事,然令落魄者讀之,真足凄絕千古。

05

最後,要給關注我的朋友們道個歉,本來是打算一天一首,一一讀完《唐詩三百首》的,可惜我更文的頻率一直沒有做到一天一首,從五月開始,更文的頻率越來越慢,中間有一兩個月甚至只寫了一兩篇文章,原因是生活中受到了各種煩心事的干擾,實在沒有心力來寫文章。

現在回歸了,但我依然做不到一天一更,只有盡量提高更文的頻率,希望朋友們多多擔待。

現在,我精讀《唐詩三百首》的寫作計劃也有所調整。《唐詩三百首》的選詩,整體來說是合理的,但有些地方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劉長卿的五言絕句,選了《送靈澈》和《送上人》,卻沒有選我今天讀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才是劉長卿最有名也是最好的五言絕句,未能入選,未免有遺珠之的憾。

所以,我在精讀《唐詩三百首》的序列文章中,也會寫到一些自己覺得很好,但沒有進入選本的詩。

還有,《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有一些,我沒有讀出什麼感覺,如果強行逼自己去寫一篇文章出來,寫出來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可讀性,所以,我現在也會跳過一些自己無感的詩。

謝謝關注!

(完)


推薦閱讀:

這六首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傳誦的佳作,值得你認真品讀!
(1)人生箴言(51):千古賢文(七字句
家訓|朱子家訓,千古道德典範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誰?
千古子平 第五章 庫墓論

TAG:人生 | 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