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什麼愛吃興奮劑?

青年研究所:「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什麼愛吃興奮劑?

2017-01-19 來自:世界華人周刊

「為了贏,不惜一切代價!」俄羅斯的體育現狀,頗有當年蘇聯的風采。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楚不易

最近,國際奧委會公布,3名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女子舉重選手興奮劑違規成立,被取消成績。

事實上,自2014年,國際體育界就掀起了一股「反興奮劑」風暴。陷在風暴中心的,正是「戰鬥民族」俄羅斯。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發布的《2014年反興奮劑違規報告》顯示,俄羅斯有148名運動員違規服用興奮劑,高居第一。

違規服用興奮劑運動員數量排名數據來源:WADA《2014年反興奮劑違規報告》

該機構發布的另一份《麥克拉倫報告》更加駭人聽聞,報告稱,自2011年至今,有超過1000名俄運動員有服用興奮劑行為,報告甚至強調有1166例俄羅斯運動尿樣有問題。

在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看來,俄羅斯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並非小打小鬧,而是「大面積」、「系統性」、「從上到下的」。

俄羅斯也自食惡果:俄羅斯田徑受到暫時性的全面禁賽處罰,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被吊銷資格,俄羅斯代表團也險些被裡約奧約會全面封殺。

里約奧約會開幕式,俄羅斯代表團入場時遭受噓聲

世界各國運動員違規服用興奮劑,並不鮮見。

「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什麼對興奮劑如此「著迷」?

01.

魔鬼的誘惑,神奇的興奮劑

興奮劑被明令禁止,但仍有運動員鋌而走險,原因無他,提高成績爾。

興奮劑到底有多神奇?

俗稱「大力補」的興奮劑

世界頂尖科技期刊《自然》、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等機構對不同種類的興奮劑進行了研究。

促蛋白合成類固醇(Anabolic Steroids):可以使男性肌肉力量增加38%,女性服用效果更明顯。

人類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可以使運動員的衝刺能力增加4%。

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可以使人體耐力增加34%。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可見,興奮劑確實能夠增強運動的體能與爆發力。雖然有些數據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對想要破紀錄的運動員來說,毫秒之差就是天壤之別。

大量醫學研究也證實興奮劑有毒副作用,可能造成脫髮、不孕不育。但在巨額獎金、冠軍榮譽面前,這些都可有可無了。

1967年,前奧運銅牌選手,英國自行車運動員辛普森死於環法比賽途中,死時衣袋中還有未吃完的藥品安非他命

「如果我可以給你一顆藥丸,吃了它你可以拿得奧運金牌,但是我要在一年後殺了你,你願意嗎?」 1967年,馬里蘭大學的Gabe Mirkin博士在華盛頓做了一次調查,100名運動員中,超過一半的人選擇藥丸。

這就是魔鬼的誘惑。

02.

理所當然,源遠流長的「興奮劑文化」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說,俄羅斯有「興奮劑文化」。

這份「文化」,傳承自蘇聯,可謂「源遠流長」。

冷戰時期,為了與美國在人體競賽上一較高下,蘇維埃政府體育委員會命令研究機構研發「體能增強輔助品」,並「提高它們能在奧運會上使用的可能性」。

國立烏克蘭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學研究所的前負責人卡連斯基(Michael Kalinski)說:「黨對我們沒什麼別的要求,就是要製造冠軍。」

蘇聯製造冠軍的秘密武器,就是興奮劑。

蘇聯使用的是「自采血興奮劑」方案,具體方法是:

事先從運動員體內抽出一部分血液,抽出血液後,身體會自動補充失去的部分。賽前再將血液重新注射回身體里,體內就會多出大量的血紅細胞,能夠輸送更多的氧氣到肌肉,提高運動員巔峰狀態時的耐久力。

這種手法相當高明,很難被檢測出來。在1976 年和1980 年的奧運會上,蘇聯大肆使用這種手法,一次都沒有被查出來。

1988 年的漢城奧運會,蘇聯更是肆無忌憚,在距離首爾的60 公里處花250 萬美元建了一所船上秘密實驗室,專門為運動員們提供後勤支持。

漢城奧運會

興奮劑確實成效顯著。1964年和1968年的奧運會上,蘇聯金牌數尚且大幅落後於美國,1972年卻突然反超,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更將差距擴大到28枚。

蘇聯與美國奧運金牌數對比註:第22、23屆奧運會,蘇聯與美國未同時參賽,故數據未收錄

在國家的組織和奪冠的狂熱下,服用興奮劑幾乎被蘇聯人視作理所當然。1991 年在挪威舉行的反興奮劑大會上,蘇聯代表表示,在240 位頂尖的蘇聯運動員中,44% 的人都認為興奮劑「十分必要,不可或缺」。

「為了贏,不惜一切代價!」俄羅斯的體育現狀,頗有當年蘇聯的風采。

03.

特工參與,自上而下的國家行為

踢爆俄羅斯興奮劑黑幕的,不是別人,正是俄羅斯反興奮劑實驗室(RUSADA)前主任羅琴科夫。

羅琴科夫

羅琴科夫在俄實驗室里工作了10 年,2016年2月叛逃到美國,其披露的「真相」,堪比一部好萊塢大片。

羅琴科夫說自己研發出了一種新的違禁藥,可以幫助運動員們快速恢復體力。但難點是,要確保運動員順利通過興奮劑尿檢。

運動員的尿液通常被放在特製的小瓶子中,瓶子一旦關閉就會自動上鎖,如果強行打開則會破壞安全碼,防止有人中途調包。

特製的尿瓶

據羅琴科夫介紹,他和同事會偷走俄羅斯運動員的尿液,然後由特工出馬,在不破壞安全碼的情況下打開已經上鎖的瓶子,把不帶興奮劑的尿液替換到瓶子里。

整個流程,俄羅斯多部門密切協同,環環相扣,「像瑞士鐘錶一樣精確」。

正如《麥克拉倫報告》指控的那樣,俄羅斯興奮劑作弊是一種國家行為。對俄羅斯運動員而言,要麼「嗑藥」,要麼不進國家隊,別無選擇。

04.

僥倖心理,監管機構難咎其責

直到蘇聯解體,世界都沒能拿到實際證據來大規模懲罰蘇聯的興奮劑問題。這讓俄羅斯存有僥倖心理。

俄羅斯服用興奮劑的重災區是田徑項目,而作為監管方的國際田聯,卻包庇、縱容。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稱,8名在倫敦奧運會上最終獲得金牌和銀牌的俄羅斯運動員,為逃避葯檢,向前國際田聯主席迪亞克以及前國際田聯反興奮劑總監多勒行賄,金額約為120萬歐元,讓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在賽外飛行葯檢中被抽查的幾率大大降低。

迪亞克被指控在任期間收受賄賂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也難辭其咎。為了平衡各方利益,未盡全力打擊俄羅斯興奮劑醜聞。該機構主席克雷格·里迪承認,「原本我們應該做得更多,來防止俄羅斯興奮劑的發生。」

魔鬼的誘惑,「嗑藥」的傳統,國際組織的縱容和僥倖心理,讓俄羅斯深陷興奮劑,無法自拔。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在著名的《體育頌》里寫道:「啊,體育,你就是榮譽!榮譽的贏得要公正無私,反之便毫無意義。」

誠如斯言,如果人類競技需要靠興奮劑支撐,那麼,應該將所有的獎金與獎牌、光榮與夢想,頒發給興奮劑。

讓體育回歸體育,讓興奮劑滾回垃圾桶。

 

推薦閱讀:

齊桓公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提出尊王攘夷的?
丹麥人歧視瑞典人嗎?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仇視韓國人?
服裝——民族的特質
蒙古族的姓名是如何起的?

TAG:民族 | 俄羅斯 | 戰鬥民族 | 戰鬥 | 興奮劑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