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官場的文青——屈原

又到端午節,人們吃著粽子、劃著龍舟,也不免想起作為節日起源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留下了瑰麗篇章,但在詩人身份之外,我們不能忘記他的主業是政治。那麼,屈原是如何從楚國曾經的政治新星到被冷落,繼而被流放,最後結束自己的生命?屈原在官場的遭遇,值得今人反思。

政績平平,於史無據

 

根據《史記》的記載,屈原在楚懷王時做過左徒。左徒是什麼官呢?是僅次於地位最高的令尹的官職。那麼,屈原這位高官在從政期間究竟政績如何?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說屈原「博聞強志」、「嫻於辭令」,這從其詩作中可以看出。但要說他「明於治亂」、「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之類,就不得不打個問號了。試問楚國歷史上有哪個號令是屈原與懷王「圖議」之後發出的?楚國歷史上有哪些外賓是由屈原負責接待的?在列國中屈原又是如何代表楚國應對諸侯的?這些事情在史料上均無可考。

如果在歷史上找不到一點點政治實績,恐怕是不能被認定為政治家的。須知春秋戰國時代稱得上政治家的人物,都在歷史上或多或少留下了具體實績。

君王昏庸,聽信讒言

那麼,屈原又是怎麼被冷落的呢?《史記·屈原列傳》的原文是這樣的:「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 屈平不與, 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僅僅是因為別的大臣的一句讒言?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要想理解這點,我們來看看作為屈原的上司——楚懷王是個什麼樣的領導。

在齊國和楚國合縱一起對抗秦國的時候,秦國的張儀以六百里地行詐,懷王一聽就宣布與齊絕交。而當懷王吃了大虧之後,秦國又以退還漢中之地為誘餌,企圖與楚國講和,他竟意氣用事到不要漢中之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

看到這裡,我們都不免為張儀捏了一把汗,可是懷王聽了寵妃鄭袖的鬼話之後,居然白白地把張儀給放了。放了之後,一聽到屈原的「何不殺張儀」的建議,又連忙派人去追。看到這裡,我們就應該明白楚懷王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不妨再來看一段《戰國策》中的記載。魏國和楚國合縱,魏王送了一個美人給楚懷王。鄭袖為了爭寵,對新人說,楚王很喜歡你,就是不喜歡你的鼻子,你以後見楚王,一定要遮住鼻子。又轉而對楚王說,新人覺得君王體臭,所以一直遮著鼻子。楚王大怒,命人割掉了美人的鼻子。魏王送美人,這是政治上的聯姻,是合縱的需要。鄭袖的手段並不高明,但楚懷王一怒之下根本就不考慮什麼政治上、外交上的後果。

他對自己心愛的與江山有關的美人尚且如此之輕率,所以如果有誰要構陷屈原的話,只要親近大臣輕描淡寫的一兩句話,就足以挑動懷王跳起來驅趕屈原了。這樣的人做國君,除了被讒臣包圍、蒙蔽之外,難以信任諍臣或正派的臣下。屈原的悲劇,也正在這裡。

遇到一個昏庸的領導是沒法選擇的事情。但如果屈原有政治頭腦的話,就應該對懷王有個明智的分析。可是從他在《離騷》中呼天搶地,對懷王大發怨氣的情況看,只能說明他對懷王所抱的期望值過高。

孤僻消極,缺乏遠見

其實,屈原對這個問題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察覺。試看《離騷》中的「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兩句,說明屈原已經意識到自己為懷王所做的一切,正像一個愚蠢的木工不看榫眼的大小卻要安放榫頭一樣,其結果是一定要失敗的。

問題是,屈原看到了這一點後,不是從積極的角度,或者說,沒有從一個政治家的高度去考慮和解決問題,而是消極地認為,自己也只能像前賢,一樣被剁成肉醬。

要知道,歷史上真正的政治家,鮮少一帆風順地成就事業的。特別是在昏君幼主之下成就一番事業的政治家,更是如此。像周公、諸葛亮、曹操等人,他們的政敵可謂強矣,他們的國君可謂弱矣,比如幼主劉禪可謂昏聵之極。如果屈原同他們中的誰換了位置的話,恐怕也是只有剁成肉醬的份了。

屈原除了攤上了一個無能的領導,他本人的政治主張也比較迂腐。「昔三後之純粹兮, 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茞。」從《離騷》中的這些詩句可以看出,屈原的治國理想不外乎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那一套。也說明了屈原在當時的楚國為什麼那麼孤立。

說到孤立,歷史上恐怕沒有哪一位政治家孤家寡人到了屈原這個地步。上官大夫靳尚等輩,在屈原眼裡固然不足以與之為伍,而那些在某些觀點上與屈原看法相同的人,也沒看到他們對屈原有何同情,或者屈原同他們有何接近。

張儀勸懷王絕齊時,受了賄賂的楚國舊貴族都極力贊成,個個向懷王道喜。但稍有眼光的人都看出這是陰謀,比如陳軫就不但不道賀,反而用弔喪的態度來表示反對。這個陳軫,後來被賈誼在《過秦論》中列為「六國之士」,是戰國時期的名人,可是在歷史上卻與屈原毫無交往。

不止是陳軫,凡是與屈原同時代的名家,不論在楚與否,都是與屈原絕緣的。這就不得不從屈原自己身上來找原因了。

從個人性格上來說,屈原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孤芳自賞的高蹈派。他在《離騷》里幾乎否定了除他自己以外的一切與他同時代的人,真正走進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境界。甚至連他苦心培養的學生,也全都背叛了他。以至郭沫若在40年代寫作歷史劇《屈原》時,竟找不到一個忠於他的學生,只好虛構了一個嬋娟。

缺乏政治家的氣度、見識和組織能力,再加上孤傲的個性,使得屈原無力對抗政敵,也無法團結和爭取中間力量。這正是屈原由怨恨、孤獨、悲哀終於走向自沉的根本原因。屈原在官場的遭遇,值得我們反思。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責任編輯:海浪

推薦閱讀:

《二號首長1、2》讀書筆記
晚清官場怪狀:一件小事看透這個圈子
官場情婦潛規則:乾爹淪陷 表妹出場
一個真實的故事(轉載)
培育風清氣正的官場生態

TAG:屈原 | 官場 | 文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