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朝帝王簡介中

唐中宗(李顯)中宗,名李顯(公元656-710年),唐高宗李治第七子。高宗病死後繼位。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6年,為韋皇后進毒餅毒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龍泉山)。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為武則天第三子。武后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其兩位兄長先後被武則天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太子。高宗於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子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嗣聖」中宗比高宗更為庸柔無能,即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他重用韋皇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欲以韋皇后之父韋元貞 為侍中(宰相職),裴炎固急以為不可。李顯大怒:「我以天下給韋元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 火,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均縣)、房州(今湖北省房縣)14年,只有妃子韋氏 陪伴,兩人相依為命,嘗盡了人世的艱難。每當聽說武則天派使臣前來,中宗就嚇得想自殺。韋氏總是安慰他說:「禍福無常,也不一定就是賜死,何必如此驚 恐。」韋氏的鼓勵、幫助、勸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堅持著活了下來。因此,中宗和韋氏作為患難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對韋氏發誓說:「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 位,一定滿足你的任何願望。」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最後要他性命的人,正是韋氏。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為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沖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改年號為「神龍」。2月,復國號為唐。中宗複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皇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將韋皇后的女兒安 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儀。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上官婉兒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後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 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張柬之等大臣眼見又要重演武則天的舊事,力勸中宗除掉武三思。武三思和韋後反誣告張柬之等人謀圖不軌,慫勇中宗明升暗 降,將張柬之等人冊封為王,調出京城。武三思又派刺客在途中將他們刺殺。安樂公主也野心勃勃,一心想做武則天第二。她要中宗廢黜不是韋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當皇太女。韋皇后和武三思也慫勇中宗廢掉李重俊。李 重俊便和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於公元707年發動羽林軍共三百多人,殺死武三思父子,又攻入宮中,想攻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因眾寡懸殊,兩李被殺。韋皇后乘機 誣陷宰相魏元忠與太子有勾結,將其貶出京城,獨攬了大權。韋後肆無忌憚地大賣官爵,中宗也不加制止,一切按她的意願去辦。有個時期,安樂公主自己寫好了詔 書,掩住正文拿去讓李顯蓋印,中宗竟看也不看地把印蓋上。就是這樣,中宗聽憑她母女倆弄權,自己則只顧過著淫靡的生活。有一年的元宵節,中宗在韋皇后的慫勇下,帶著公主和宮女數千人,全都換上平民的服裝出宮逛燈市,趕熱鬧。到夜深回宮,一查點,數千宮女逃走了十之五六。怕聲張出去有損體面,中宗也只得不了了之。又有一次,中宗在皇宮內召見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官員拋球和拔河,供他和韋後欣賞。朝臣多數是文官,不好嬉戲,直弄得他們個個醜態百出,尤其是那幾個上了年紀的大臣,體力不支,拔河時隨著長繩撲倒在地,一時站不起來,手腳亂爬。中宗和韋後見了,還都開懷大笑。公元710年5月,一個地方小官燕欽融上書指責韋皇后淫亂,干預朝政。中宗親自召燕欽融來京詰問,韋皇后就指使徒黨喝令衛士當眾將燕欽融摔死。中 宗看了,露出了很難看的臉色。韋皇后怕中宗查究她的淫亂之事,安樂公主則希望母后臨朝稱制,自己當皇太女,效法武則天。母女倆便密謀害死中宗,韋皇后知道 中宗喜歡吃餅,就命令情夫馬秦客配製了毒藥,她親自將毒藥拌入餅中,蒸熟,命令宮女送入神龍殿。中宗正在翻閱奏章,見餅送來,隨手取來就吃,還稱 贊好吃。不一會兒,忽感腹中絞痛,仆倒在榻上亂滾,太監忙去報告韋皇后,韋後故意磨蹭,拖了許久才趕來,見中宗痛苦的樣子,還假裝問中宗怎麼了。中宗已經 說不出話來,只是用手指著嘴嗚咽地哭泣,沒多久便死於長安宮中的卧榻上。唐殤帝(李重茂)殤帝,名李重茂,生卒年不詳。唐中宗李顯幼子,韋皇后毒死中宗後,立他為帝。在位不足一個月,為李隆基,太平公主等所廢,後事不詳。唐殤帝李重茂,曾被封為溫王,公元710年5月韋皇后毒殺中宗後,秘不發喪,偽造遺詔,立李重茂為太子。三天後即位,改年號為「唐隆」,時年16歲,由韋太后臨朝稱制,相王李旦執掌政務。公元710年6月,李隆基殺韋太后,與太平公主、內苑總監鍾紹京等人策劃擁立李旦複位,李重茂毫無知覺。甲辰日,李重茂照例出視早朝,登上寶位就 座。等到大臣們到齊,太平公主大聲說道:「嗣君(指李重茂)準備讓位給叔父(指李旦),各位大臣以為如何」。大臣們事先早已與太平公主通氣,齊聲贊成,說 理應立長君。太平公主走到李重茂面前高聲說道:「人心已經都歸向相王,這已經不是你這小孩子的座位了,快快下來吧」李重茂木然呆著,不知所措。太平公主上 前,一把將他拖下皇座。李旦走上皇座坐下,李重茂只得含淚走到下首站著,被降封為溫王,又改封楚王。史稱殤帝,又稱少帝。不久,李重茂兄,譙王李重福擁兵據洛陽,不服相王而自行稱帝,封殤帝為皇太弟。未幾,李重福兵敗身死,殤帝不知所終。唐睿宗(李旦)睿宗,名李旦(公元662-716年),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前後兩次稱帝,共在位2年,禪位於玄宗李隆基,後病死,終年55歲,葬於橋陵(今陝西省城縣西北30里處)。唐睿宗李旦,又名李旭、李輪。武則天幼子。初封殷王,後又封豫王、冀王,最後改封相王,高宗末年又還封為豫王。公元684年2月,武則天廢中宗為為廬陵王,於同月已未日立他為帝,改年號為「文明」。睿宗繼位後,武則天命他居住於深宮,不得參與朝政,所有軍國大事由她處理。公元690年9月,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廢睿宗,封他為皇嗣,改姓 武。公元705年,中宗複位,封他為相王。公元710年5月,中宗被毒殺,同年6月,睿宗第三子李隆基發動羽林軍攻入宮,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 兒、武延秀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睿宗複位,廢黜殤帝李重茂,改年號為「景雲」。睿宗複位後,按例當立長子李成器,但三子李隆基有討韋氏之功,因而猶豫不決。李成器辭道:「國家安則先嫡,危則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睿宗也是一個無能的帝王,立李隆基為太子後,又使太平公主參與朝政。宰相奏事,他先要問有沒有同太平公主商量過,這就助長了太平公主的專 橫,也引起了太子與太平公主之間的鬥爭。太平公主極力想除掉太子,獨攬朝政。時文武大臣中有一大半依附於太平公主,7個宰相中有5個是她的親信,造成政局 不穩,政事昏暗。公元712年7月,睿宗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公元716年6月病死於長安宮中的百福殿。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名李隆基(公元685-762年),女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睿宗禪位於他,在位44年,禪位後抑鬱而死,終年78歲,葬於泰陵(今陝西省城縣東北30里的金粟山)唐玄宗李隆基,初封為楚王,後改封臨淄王。曾出任潞州別駕,後受韋皇后誣陷,於公元710年被罷官,召回京城閑居,他眼見韋皇后專權,料知她遲早要篡位, 就在閑居時積極活動,秘密招集勇士,是在號稱萬騎的羽林軍隊伍中結交了一批猛將。 公元710年5月韋皇后毒殺了唐中宗李顯,又秘不發喪,命令韋家子弟和她的親信帶兵五萬,守衛京城,準備自己登基稱帝。李隆基未等她稱帝,就發動羽林軍, 於6月20日攻入宮中,殺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及上官婉兒,又幾乎殺盡了韋氏和武氏集團中人。然後由太平公主出面,擁睿宗李旦複位。他被進封為平王,又被立 為太子。公元712年8月庚子日,睿宗禪位給李隆基,改年號為「先天」。後改為「開元」。

玄宗繼位初,大政取決於太上皇。太平公主是武則天之女,太上皇胞妹,依太上皇之勢,擅權用事,對玄宗不滿,串通宰相竇懷貞,肖至忠等密謀廢玄宗另立新 君,並策劃毒死玄宗,卻被玄宗察覺。公元713年7月,太平公主又準備發動兵變殺死他。玄宗得到密告,與歧王范、薛王業及高力士等先發制人,誅殺了太平公 主及其心腹黨羽。全盤控制了政局。公主之子薛崇簡因多次勸諫母親,特旨免死,賜姓李,官爵照舊。因高力士之功,任命其為監門將軍,唐代宦官之盛,自此開 始。玄宗在位前期是個明君,後期卻是個昏君。他初登上帝位時,勵精求治,一心想恢復唐太宗的事業。他頗能用人,納諫。他在京官中選派有才幹者到外地作 都督、刺史,同時又選拔各地都督、刺史中的傑出者進京任要職,並將這種京內外官員的選拔,調動定為一種制度。對不稱職的官員,他斷然撤換。公元716年, 他親自在殿堂複試由吏部所選往各地的縣令,將其中40多個不能勝任的人打發回家。在位前期,他先後任用姚崇、宋景、張嘉貞、張說、李元紱、杜暹、韓休、張 九齡等人為宰相。這些人各有所長。姚崇力求政通,宋景緻力法治,張說崇尚文治,李元弦、杜暹注重儉約,韓休、張九齡直言諍諫,皆為賢相。將朝政處理得井井 有條。其中,尤以姚崇的貢獻為最大。玄宗將他召回京城,要封他為宰相,他就提出了十大條件,如要玄宗同意行仁政,罷兵息武,不準皇親國戚和太監干預政事, 允許群臣進諫等,玄宗都一一答應。姚崇當了宰相後,壓制豪強,裁減僧尼,減少寺院,戰勝自然災害,又幫助玄宗整頓朝政,嚴明賞罰,扭轉了中宗時期的混亂局 面,被稱為「救時宰相」,這期間,玄宗又能納諫,宰相韓休和蕭嵩共掌朝政,韓休正直,見玄宗有了過失,總是直言諫爭,蕭嵩恰恰相反,總是順從玄宗。有一次,玄宗在照鏡子, 顯得悶悶不樂。左右內侍說:「韓休為相以後,陛下消瘦了,何不將他罷官算了。」玄宗嚴肅地說:「我雖然瘦了些,天下人卻一定肥了。蕭嵩來奏事,一味地順從 我,他走了以後,我心裡不踏實。睡覺也很安穩。我用韓休,是為了治理國家,而不是為我一人。」由於玄宗能夠任用賢才,鼓勵生產,改革弊政,使得唐王朝政治 安定,國力強盛,百姓富庶,經濟文化發展到了項峰,其中唐詩最為後人稱道,而著名詩人高適、岑參、王維特別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開元年代。其他如音樂、繪 畫、雕刻等藝術也都有顯著成就。史稱「開元盛世」。但是,玄宗在取得了這些成就以後,自以為天下太平,進取心也逐漸消失,變得驕傲怠惰,追求起享樂生活。他對大臣的忠諫聽不進去了,反覺得討厭,就 重用專門順從他意旨的人。李林甫是個不學無術的佞臣,善於拍馬阿諛,他勾結宮內的一些妃了,宦官,時時注意玄宗的動向, 投其所好,當玄宗與他商量事情時,他總是迎合著玄宗,使玄宗高興。於是,玄宗就罷免了賢相張九齡,任李林甫為宰相。李林甫口蜜腹劍,在他任宰相的19年 間,全部排斥了正直能幹的大臣,重用了一大群奸佞小人,又對玄宗封鎖消息,使朝政轉向昏暗。而玄宗始終不悟。玄宗61歲時,寵愛上了兒媳壽王妃楊玉環,納入宮中封為貴妃,並封她的兩個哥哥為官,三個姐姐分別封為韓國、虢國和秦國夫人,她的遠房堂兄楊國忠 (原名楊釗)也靠裙帶關係扶搖直上。玄宗整天和楊貴妃尋歡作樂,懶得上朝,還千方百計地滿足她的奢望。有一次,她要吃新鮮荔枝,玄宗特地命令嶺南(廣東、 廣西一帶)的官員差人用加急快馬一站站地接送。將荔枝送到長安。楊貴妃吃時,荔枝還又紅又香,很新鮮。楊貴妃懂音樂,善舞,玄宗特地召大詩人李白進宮為她 寫歌詞。不久,李白不滿宮中的腐敗現象,得罪了楊貴妃和宦官頭目高力士,被玄宗禮送出京。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宰相。他也是個奸佞小人,只以個人恩怨用人、辦事。李林甫當政時,被玄宗提拔為范陽(今北京城西南)、平盧(今遼寧省朝陽 縣)兼河東(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節度使的胡人安祿山,受到信用。安祿山身體肥胖,自稱三百斤。玄宗曾開玩笑地問他:「胡兒肚子這麼大,裡面裝的是什麼」他 回答:「只有一顆忠於陛下的赤誠之心」玄宗非常高興。安祿山請求做楊貴妃的乾兒子。玄宗同意了。一次玄宗與貴妃共坐,安祿山先拜貴妃,再拜玄宗,並說: 「胡人是先母后父」。玄宗聽後更為喜悅。楊國忠和安祿山爭寵,互相看不起。矛盾越演越烈。安祿山經常進出長安,見內地兵力不足,長安防務松馳,就在范陽招 兵買馬,趕造兵器,儲積糧草,準備奪取唐朝江山。臣下奏說安祿山有反意,玄宗不信。直到安祿山撤換了范陽的32名漢將,並且開始拒絕玄宗的召見,玄宗才開 始懷疑他,但又不作防備。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初九,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發動所屬十五萬大軍在范陽叛亂,引兵南下。當時天下太平日久,武備松馳,百姓不知戰 爭,突然聽到范陽起兵,遠近震驚,所過州縣,望風瓦解。玄宗急忙命封常清、高仙芝招收烏合之眾,前往洛陽阻擋,結果二人兵敗身亡。叛軍很快就攻佔了洛陽, 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準備西進奪取長安。唐玄宗任命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扼守潼關。哥舒翰採用以逸待勞 戰術阻擊叛軍,等待決戰時機成熟。楊國忠怕哥舒翰等將領立功而於已不利,慫勇玄宗瞎指揮,使唐軍遭到慘敗,哥舒翰被殺,潼關失守,叛軍直逼長安。玄宗在楊國忠的勸說下,帶著楊貴妃等人起程 逃避四川,並派人通知沿路各縣準備接待。不料才到咸陽望賢宮,縣令已經逃走,沒人供應飯食,玄宗命令百姓獻食,百姓獻上高梁等食物,玄宗勉強咽了幾口,流 淚不止。有個名叫郭從謹的白髮老人,拄著拐杖擠到車前對玄宗說道:「安祿山包藏禍心已非一日,陛下受矇騙,以致落到今天的地步。當初宋景為宰相時,屢次直 言進 諫,陛下都採納了,天下就太平。近年來,朝中沒有了賢臣,阿諛小人得勢,陛下被他們包圍了,聽不到宮外的情況,我們平民百姓雖居鄉野,也早知道天下要亂, 可惜無法見到你,向你陳述。」玄宗聽了嘆息說:「我太糊塗,如今追悔也來不及了。」大軍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馬嵬驛(今陝西省興平縣西),隨行將士又餓又累,想到楊國忠專權誤國,致使他們受苦,怨恨異常。他們以龍武大將 軍陳玄禮為首,擋住了楊國忠的馬頭,向他索討軍糧,並趁楊國忠驚慌之機,大喊:「楊國忠要謀反」,將他拉下馬來,將他砍死,並將屍體砍成數段,首級懸掛在 驛門上示眾。然後,激憤的將士們圍住了玄宗和楊貴妃休息的驛館,喊殺聲連天。玄宗命高力士出去探視,知將士嘩變,楊國忠被殺,忙命御史大夫魏方進和同平章 事韋見素出去勸解。憤怒的兵士殺死了魏方進,痛打了韋見素。高力士奏請玄宗親自出去勸解,玄宗只好硬著頭皮,親自出去勸說了一番回屋。但是兵士仍然不肯罷 休,玄宗又命高力士出去問陳玄禮有什麼要求,陳玄禮答說:「楊國忠謀反被殺,楊貴妃也不宜留著,請陛下下令將貴妃正法」高力士說:「這我不好去奏告。」兵 士大聲喧嚷說:「不殺貴妃,誓不護駕」一面擁上前去要痛打高力士。高力士忙逃回奏告。玄宗大驚失色說:「貴妃一直深居宮,不干預外面的政事,她有什麼罪該 殺呢」高力士說:「貴妃是無罪,但將士們殺了楊國忠,留著貴妃哪能安心,願陛下准將士所請。將士安心,陛下也就安全了。」玄宗半響不開口,這時外面喧嘩聲 更響,高力士倉皇奏告道:「兵士們要闖進來了,陛下再不決斷,他們要自己來殺貴妃。」玄宗這才流淚說道:「賜她自盡吧。」楊貴妃接到聖旨,驚倒在地,良久,才哭著請求見玄宗一面。高力士引她來到玄宗面前,她哭道:「願陛下保重。」玄宗不忍心看她的慘容,只是 以袖掩面哭泣。高力士怕士兵闖入,忙將楊貴妃帶到佛堂,貴妃朝北拜了幾拜說:「妾與陛下永別了!」然後自縊而死。近人俞平伯則考證說,楊貴妃並沒有死,而 是逃走當了女道士。也有人說楊貴妃脫身後逃往了日本。將士們聽到貴妃被處死,歡聲雷動,重新保護玄宗西逃。太子李亨卻被當地百姓留住,主持朝政。李亨從馬嵬坡一路收拾殘兵北上,天寶十五年(756年)七月,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即位稱帝,是為唐肅宗,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唐軍收復長安和洛陽後,玄宗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12月返回長安,閑居於宮內甘露殿。他懷念往日的尊榮,目睹眼前的凄涼,傷感嘆息,愁苦鬱悶,漸漸 成病。公元762年4月病危,他還念念不忘楊貴妃。傳說他還請方士作法,想招來楊貴妃的亡靈相會。死前的一天,他吹了幾聲紫玉笛,聲調極其悲涼,然後命令 名叫宮愛的宮女為他沐浴更衣,卧於床上。當晚,他在室內還傳出笑聲。第二天黎明,宮愛進入卧房,他已經雙目緊閉,四肢僵硬而死。死後的廟號為玄宗,謚號為 明皇。玄宗對我國音樂、舞蹈,戲曲的發展有過重要的貢獻。他自幼就十分喜愛歌舞戲劇,有一次,他祖母武則天舉行盛大的宴會,他當眾表演了《長命女》,受 到群臣的喝采。他結交道情藝人,努力鑽研法曲,深得音律之妙。在平王期間,他創建過一個散樂戲班;稱帝後不久,又建立了一個戲曲活動中心,選定梨園作為這 個中心的所在地。所以,歷來的戲曲藝人都尊玄宗為梨園始祖。唐肅宗(李亨)肅宗,名李亨(公元711-762年),唐玄宗第三子,馬嵬驛兵變後玄宗西逃,他繼位,在位6年,在宮廷政變中驚 憂而死,終年51歲,葬於建陵(今陝西省醴泉縣東北18里的武將山)。唐肅宗李亨,原名李與,曾被封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李亨。馬嵬驛兵變後,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都使,負責平 叛。玄宗繼續西逃,他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年號為「至德」。肅宗繼位後,便圖謀收復兩京(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宰相房琯請求帶兵去收復長安,肅宗平時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請求。結果房琯在陳濤遭遇叛 軍,全軍覆沒。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軍內訌,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肅宗任用名將郭子儀、李光弼,借用回紇兵,乘機反攻。先後於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復西京長安、東京洛陽。肅宗曾與回紇兵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致使洛陽遭受很大的破 壞。干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節度使60萬軍隊圍攻相州,討伐安慶緒。參加作戰的九節度使中,郭子儀、 李光弼戰功最多,威信最高,肅宗不願把軍權交給他們,所以不設主帥,只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統帥大軍、總攬全局。安祿山部將史思明率部13萬 趕來救援安慶緒。於干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與唐軍展開激戰,魚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軍大敗,魚朝恩將相州失利的責任推到郭子儀身 上,肅宗不明是非,罷免了郭子儀兵權。此時,安史叛軍再次發生內亂,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並於同年五月,從李光弼手中,奪取了洛陽,史思明佔據洛陽不久,就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所殺。在朝中,自魚朝恩之後,肅宗開始信用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等操縱軍政大權,宦官勢力日益囂張。 肅宗同時又寵信張皇后,縱容她干預政事。張皇后和李輔國起初連成一片,結為一黨。後來,張皇后恨李輔國專權,欲謀立越王李係為嗣君,張皇后、李系與李輔 國、程元振開始對立。公元762年,肅宗患病,接連幾個月不能上朝視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慟不止,病情加劇。張皇后召見太子,皇后說:「李輔助國久掌禁兵,權柄過 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結程元振等人陰謀作亂,必須馬上先誅殺他們。」太子流著淚說:「父親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 告,如果我們自行誅殺李輔國,父親皇一定震驚,於他貴體不利,我看此事暫緩再說吧。」張皇后送走太子,馬上召肅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內宮商議。李系當即命令 宦官段恆俊,從太監中挑選了200多名強健者,發給兵器,準備動手。太監獄中有人將此情報告了李輔國。李輔國、程元振帶著黨徒到凌宵門探聽消息,正遇太子 要進宮探望父皇。李輔國謊稱宮中有變,阻止太子入宮,並命令黨徒將太子動持進飛龍殿監視起來,李輔國假傳太子的命令,鼓動禁兵入宮將李系、段恆俊等人抓 住,投入獄中。張皇后聞變,慌忙逃入肅宗寢宮躲避。李輔國帶兵追入寢宮逼張皇后出宮。張皇后不從,哀求肅宗救命。肅宗受此驚嚇,一時說不過話來,李輔國乘 機將張皇后拖出宮去。肅宗因受驚而病情陡然轉重,又無人過問,當天就死於長生殿。唐代宗(李豫)代宗,名李豫(公元726-779年),初名俶。唐肅宗長子,肅宗被李輔國驚死後,他繼位。在位17年,病死,終年53歲,葬於元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30里的檀山)。唐代宗李豫,原被封為廣平王。後進封為楚王。馬嵬坡事變後,他隨肅宗北上,任為「兵馬大元帥」,統帥諸將收復兩京,公元758年被立為皇太子。起初,肅宗 皇后張良娣與宦官李輔國互相利用,後來卻有嫌隙。張皇后想殺李輔國,廢掉太子李豫立自己的兒子。公元762年4月,李輔國與程元振將張皇后殺死。肅宗因此 被驚死,李輔國於同月擁立他為帝,改年號為「寶應」。代宗繼位後,李輔國以立帝有功,恃此驕橫。竟然對代宗說:「陛下只須深居宮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來處理。代宗雖然心中不滿,但懾於他手握兵權,只 好委曲求全,尊稱他為尚父(可尊尚的父輩),事無大小,都要與他商量後才能決定。不久,代宗乘李輔國不備,派人扮作盜賊刺殺了李輔國,然後假裝下令追捕盜 賊,並派宮中使者慰問其家屬。此前,安史叛軍再次發生內亂,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並於公元759年五月,從李光弼手中,奪取了洛陽,史思明佔據洛陽不久,就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所殺。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適為統兵元帥、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又向回紇借兵十萬,攻打再次被叛軍佔據的東京洛陽,史朝 義敗走莫州(今天河北任丘北),史朝義部將李寶臣、李懷仙、田承嗣等率部相繼向唐軍投降。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義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上吊自 殺,自此,唐朝完全平定了延續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但是,經過這次戰亂,唐朝元氣大傷,由強盛轉為衰落。東有藩鎮割據,西有吐蕃侵攏,北有回紇以馬匹 高價交換的困難局面。代宗又迷信佛教,慫勇寺院佔有許多良田美宅,國家財政經濟每況愈下。由於討伐安史叛軍的需要,西部的軍隊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虛深入內地,大舉攻唐,佔領了陝西風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餘州,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又 佔領了奉天(今陝西乾縣),兵臨長安城下,嚇得代宗逃到陝州避難。於是,吐蕃兵佔領了長安,他們把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立為皇帝,作為自己的統治工具,縱兵 焚掠,長安被洗劫一空。關鍵時刻,代宗倉促啟用郭子儀為副元帥(雍王李適為掛名元帥),迎擊吐蕃。郭子儀積極組織兵力反擊吐番。命令長孫全緒率二百騎出陝西藍田,白天擊 鼓揚旗,夜晚點火以為疑兵。同時又以數百人化裝潛入長安,組織城裡人到處傳說:「郭令公(即子儀)親率大軍來了!」吐番兵驚恐,不戰而走,全部撤離長安。 陷落15天的長安被唐軍收復。公元763年十二月,代宗回到長安,郭子儀伏地請罪,代宗說道:「朕沒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這種地步。」便賜給他鐵券(免死牌),在凌煙閣為他畫像,以表彰他的興唐之功。長孫全緒等也被加官進爵。同時削免程元振官爵,放歸田裡。自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內部矛盾重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叛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八月,僕固懷恩引吐 蕃、回紇等共30萬大軍,約期從華陰趨赴藍田,直取長安。京師震恐,代宗急召郭子儀,屯駐長安北面的涇陽城,此間僕固懷恩暴病于軍中。郭子儀單騎親說回 紇,大破吐蕃,使唐王朝又一次傳危為安。平定安史之亂有功的唐朝名將郭子儀之子郭曖娶了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為妻。一次,小夫妻發生口角,郭曖氣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葉,急不擇言地 說:「你倚仗你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還不願意當皇帝呢?」聽了這句大逆不道之言,公主哭著回宮告狀。聞聽此言,代宗勸女兒道:「他父親不愛當皇帝是實情, 要不然,天下哪裡還姓李!」面對負荊請罪的郭氏父子,代宗安慰道:「兒女閨房瑣事,何必計較,老大人權作耳聾,當沒聽見這回事算了。」郭子儀謝過皇恩,回 家後還是把兒子痛打一頓,小兩口又和好如初了。公元779年5月,代宗病重,急忙詔令太京攝政,不久病死於長安宮中的紫宸內殿。唐德宗(李適)德宗,名李適(公元742-805年),唐代宗長子。代宗病死後繼位。在位26年,因太子得啞病悲傷過度而死,終年64歲,葬於崇陵(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四十里的嵯峨山)。唐德宗李適,被封為雍王,曾於公元763年同副元帥郭子儀領兵打退吐番。公元764年被立為太子,代宗於公元779年5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德宗在位期間,廢除租庸調製,採納宰相楊炎建議,改行兩稅法,並試圖裁抑藩鎮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但是,由於措置失當,猜忌將領,不但未收成 效,反而使戰禍日益擴大。公元783年10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的5千軍隊嘩變,佔領長安。德宗倉皇逃到奉天(今陝西省乾縣)。公元784年2月,朔方 (治所在今天寧夏靈武縣西)節度使李懷光叛亂,德宗又從奉天逃往漢中。7月才返回長安。從此,他對藩鎮姑息遷就,後來,他任用賢臣李泌為相,北和回紇,南 連南詔,西結大食(阿拉伯帝國),時局一度緩和,但德宗又信用宦官為統帥,擴大禁軍,勒索地方官進奉物資,在長安施行宮市,徵收茶葉等稅,加重了對人民的 盤剝,使社會矛盾日益加重。德宗生母沈氏,原住於洛陽宮中,安史之亂中下落不明,德宗繼位後,遙尊沈氏為太后,並派人四處尋訪。不久,有一位老婦人陳述自己就是太后,洛陽宮 中忙派出舊日服侍的宦官宮女去識別。女官李真一以前曾長期陪陪侍沈氏,知道沈氏早年因為斫肉糜喂德宗時左手指受傷。她見老婦人同沈氏長得一模一樣,年齡也 一致,左指受傷,就認定是沈氏,迎入宮中,報告德宗。德宗大喜,奉她為太后,不料幾天後,高力士養子高承悅密奏德宗,說老婦人並非沈太后,而是他的姐姐, 為了怕事情敗露後連累自己,所以上奏以避禍。德宗忙命高力士養孫樊景超再去識別,果然是他的姑媽,高力士的養女,老婦人這才驚恐,認罪。原來,她年輕時常 在宮中與沈氏在一起,相貌酷似,年齡一樣,左手指因剖瓜時不小心也受過傷。因見皇上如此急切找母,為貪圖榮華富貴,才演出了一場冒名頂替的醜劇。樊景超如 實奏報,請求加罪於老婦人,德宗答說:「我寧願受一百次騙,仍希望有一次是真的,以了結心愿,如果懲辦了這老婦人,此後就沒有人也來報告太后下落了。」當 即下令釋放了老婦人,沒有加罪,但真正的沈太后始終未能找到。公元805年正月,太子李誦突然中風口啞,德宗因悲傷過度而起病,不久病死於長安宮中的會寧殿。唐順宗(李誦)順宗,名李誦(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長子。德宗因他中風而急死,由他繼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後病死,終年46歲,葬於豐陵(陝西省富平縣東北33里)。唐順宗李誦,曾被封為宣王,公元779年被立為太子。李誦在東宮為太子的近20年中,時常關心朝政,從旁觀者的角度對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認識。他不滿 宦官專權和宮市等擾民措施,早已有意改變宦官專權擅事的政局。常和伴讀王叔文等一起籌劃日後繼位後的改革,留意物色人才。公元805年正月,李誦中風口 啞,德宗因此而於公元805年正月急死。李誦帶病繼位。是為唐順宗。順宗繼位後,任用王叔文、王伾為翰林學士,領導改革,起用韓泰,韓嘩 ,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准,程異,韋執誼等革新派改革德宗以來的弊政,他們圍繞打擊宦官勢力和藩鎮割據這一中心,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罷宮市(宦官替宮 中購物,以一購十,強買豪奪謂之宮市)、廢五坊使(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專門飼養鹰鵰名犬等供皇帝玩樂的)、取消進奉、打擊貪官、裁減宮中閑 雜人員,打擊宦官勢力、抑制藩鎮。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革除了一些弊政,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史稱永貞革新。但是,由於這些改革觸犯了專權宦官和地方藩鎮的利益,引起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和節度使韋皋、裴均、嚴緩等人反對。不久,宦官首領俱文珍以順宗的名義解 除了王叔文的翰林學士職務。王叔文同順宗又策劃收回宦官的兵權,派老將范希朝去接管神策軍(皇帝的禁衛軍),神策軍大將大都是宦官的親信,拒絕交出軍隊。 公元805年8月,順宗再次中風,俱文珍等宦官勾結藩鎮勢力,對改革進行反撲,以順宗多病、口啞為理由,逼迫順宗退位,稱太上皇,改元「永貞」,禪位於太 子李純,革新派紛紛被貶斥。王叔文被貶為渝州(今重慶)司馬,第二年被賜死。王伾貶為開州(今四川開縣)司馬,不久病死。其餘柳宗元、劉禹錫等六人都被貶 為邊遠州的司馬,史稱永貞內禪。公元806年正月,唐順宗病死。上一篇:唐朝帝王上回目錄下一篇:唐朝帝王下
推薦閱讀:

張國立簡介?
平遙古城簡介?
《聖鬥士星矢》作品簡介(很全)
屈原簡介
學校2015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TAG:唐朝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