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密碼】詩體風派雜引(中)

 

二十一、小律詩:

白居易《江上吟元白絕句》有「大江渾處月明時,一夜吟君小律詩」之句,可見所指即今體絕句。惟因其由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構成為近體詩中體制最小者,故名。

二十二、五言詩:

全篇由五字句構成,起於漢代民謠。從現存史料看,最早文人五言詩當首推東漢班固《詠史》,唯屬初起,質木無文。東漢末年出現無名氏《古詩十九首》,標誌文人五言詩創作完全成熟。魏晉以後,歷六朝而至唐,更有長足發展,乃至成為古代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五言詩分為五古、五律、五絕三種。其作不勝枚舉。

二十三、長調、短調:

指七言詩與五言詩。

二十四、六言詩:

全篇由六字句組成。相傳始於西漢谷永或認為東方朔已有六言,不傳。今所見之六言詩以漢末孔融所作為最早。

二十五、四言詩:

全篇由每句四字組成或以四字為主。為古代詩歌中最早之詩體。初見於上古歌謠及《周易》韻語。而集中保存在我國最早之詩歌總集《詩經》中。西漢民謠多為五言,文士作四言詩則較多,其中以韋孟《諷諫詩》最為著稱。然因文繁意少,變化不多,故東漢以後,為五言所迅速替代。雖有曹氏、嵇康、陶潛等不斷作創,但終是大勢已去。

二十六、竹枝詞:

唐代樂府曲名,亦稱竹、竹枝子。本為巴渝一帶民歌。崔令欽《教坊記.曲名》中已載有「竹枝子」,則在唐玄宗時已采入朝坊。中唐詩人顧祝亦有《竹枝詞》之作,劉禹錫、白居易均有作。其後作者甚多,大都用以描寫人情風土、富有民歌色彩。唐代時《竹枝詞》歌詞不甚拘泥平仄。可歌唱,後用為詞牌。

二十七、雜體詩:

指從字形、句法排列、聲律或押韻等方面別出心裁之一類作品。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歸納為:拗體、蜂腹體、斷弦體、隔句體、偷春體、首尾吟體、盤中體、迴文體、仄句體、疊字、體句用字體、藁砧體、兩頭纖纖體、五仄體、四聲體、又聲疊韻體、問答體等皆詩之變體。其他如藏頭詩、智體等,亦屬此體。

二十八、雜言體:

古體詩之一種。篇幅長短不限,句子長短亦無一定標準,短則一字,長則十數字。主要以三、四、五、七字相間雜為主。句式變換與用韻自由,或可夾用些散文句式,乃一種較自由之體。

二十九、楊柳枝:

唐代樂府曲名,亦稱楊柳枝。中唐以後〈楊柳枝〉或稱〈楊柳詞〉或仍稱《折楊柳》,然已為新曲,且以七言絕句為形式,由內容多詠柳枝,或用以美少女。中唐以後,曲子詞興,《楊柳枝》遂沿用為詞牌。

三十、新樂府:

由中唐白居易提出並積極創作而確立之一種詩體。因其用新題寫時事,不依譜,不入樂,體制上與古樂府不同,故稱。又稱樂府新題,與樂府古題相對。新樂府繼承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之傳統及杜甫以樂府詩體寫時事,「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創作方法,以「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為務,創作不少優秀之作,具有頗高之認識價值,然因「繫於意不繫於文」,但有時不免經質直切,影響情韻之美。

三十一、上官體:

貞觀詩壇後期的上官儀,代表宮廷詩人創作的最高水平,既重視詩的形式技巧,又追求聲辭之美的詩歌,雖在題材上還局限於宮廷文學應制詠物的範圍之內,但在體物圖貌的細膩、精巧方面則沖淡了齊梁詩風的浮艷雕琢。

三十二、大曆詩風:

大曆至貞元年間,由於政局的影響,詩人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的詩歌不再有李白那種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氣勢,也沒有杜甫那種反映戰亂社會現實的激憤和深廣情懷,大量的作品都表現出一種孤獨寂寞的冷漠心境和追求清雅高逸的落寞情調。盛唐雄渾的風骨在此時轉變為淡泊的情致。

他們的創作,格律工整、字句精工;情思綿綿、輕酬淺唱,總表現出一種冷落蕭瑟的衰颯氣象。

三十三、李、杜:

李白詩歌順勢而來、隨風而去、氣挾風雷、澎湃浩瀚,既有無端起興的神奇想像、變幻莫測的壯觀奇景,又有風神情韻兼備而自然天成的明麗意境。李白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謫仙」之謂,也表現了後人「非人力可為」的感慨。

杜甫詩歌在注重現實,體現生活的同時,注意對詩句進行有意識的加工錘鍊,「語不驚人死不休」,詩歌沉鬱頓挫,集詩歌以大成。或無如李白之仙風,然自有其巨骨,可與李白比肩之唯一之人。

三十四、韓孟詩派:

元和詩壇的韓愈與孟郊主張「不平則鳴」和「筆補造化」,內心不平,則鳴其不幸,側重於強調詩歌的抒情功能;筆補造化則是既要有創造性的詩路,又要有對物象的裁奪,即通過詩人的創造活動以彌補自然物象的不足。他們的詩作崇尚雄奇怪異之美。同時,韓愈又主張「以文為詩」,詩多記敘鋪陳,好以議論直言感受和情緒,還把古文的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詩踐,以及不太講求平仄、音韻等。

三十五、長吉體:

元和詩壇韓孟詩派的李賀詩作,造語奇特、想像怪異、幽奇冷艷,極為濃郁的傷感意緒和幽僻怪誕的個性特徵表現得很是突出。後人把他的詩風稱為「長吉體」。

三十六、元白詩派:

中唐詩壇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的,以樂府特別是新題材樂府的形式,來反映社會問題,針砭時弊,語言平易淺切、意脈自然流暢、可讀性很強的樂府詩歌,這種風格這種詩風被後人稱作「元白詩派」。白居易更強調「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重視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反對徒具形式而忽視內容的作風,認為詩具「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的特點。

三十七、以意為主:

中唐劉禹錫的詩既不象韓愈那樣奇崛,也不象白居易那樣平易,而是獨樹一幟,自成風格。寫詩注重立意、選材、構思以及塑造形象,詩中意象能以小見大,具有一種蘊藉之美。所以後人評劉禹錫「以意為主」。

三十八、小李、杜:

晚唐李商隱與杜牧的詩歌創作,尤其是李商隱把中唐即已開始上升的愛情與綺艷題材在向心靈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詩歌的藝術表現力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從頹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家。詩風綉織麗句,鑲嵌典故,細針密線,情意綿綿。

三十九、白體:

指宋初以白居易為宗的一批詩人的詩歌創作。主要代表人物有徐鉉及其弟徐鍇,還有李昉等人。他們主要學習白居易與元稹、劉禹錫等人互相唱和的近體詩,內容多寫流連光景的閑適生活,風格淺切清雅。詩作不事雕琢,揮灑成文,率真自然,詩意較為顯豁。

四十、晚唐體:

太宗、真宗朝時,有一批詩人追隨賈島、姚合的遺風,由於宋人常把賈島、姚合看成是晚唐詩人,所以後人就把這批人稱為「晚唐體」詩人。主要人物有:林逋、潘閬、魏野,還有合稱「九僧」的九位僧人。他們繼承了賈島、姚合反覆推敲的苦吟精神,大多描寫清幽枯寂的隱居生活,形式上特別重視五言律。

推薦閱讀:

我喜歡的古詩詞第254首
舊文字·春風閣詩並序
如何評價杜甫的詩詞創作風格?

TAG:密碼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