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舊稱夏曆,民間俗稱陰曆(其實,農曆不是純粹的陰曆)。它是依據月亮盈虧變化,又兼顧回歸年長度的一種實用曆法。換句話說,農曆是根據月亮自西向東圍著地球旋轉的變化過程,同時,又兼顧了地球圍著太陽旋轉一周的時間長度,來確定的一種陰陽曆法。
那麼,月亮自西向東圍繞地球旋,有什麼變化規律呢?月亮的變化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朔:當月亮轉到太陽和地球之間,這時,我們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了,這叫朔。農曆把「朔」安排在每月的初一;
上弦:從朔日(初一)之後的第一天,太陽一落山,月亮已經在西方的地平線上了。往後每隔一天,月亮的位置就向東(上)移一點,而她的形狀像一把鐮刀,一天一天的肥胖起來。到了初七初八之後,她以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各有一半的形狀朝向地球,這時,太陽一下山,她已是懸掛在天頂的半輪明月了,這叫上弦。其明亮的半圓的直邊朝向東方,一般出現在農曆每月的初七或初八、初九、初十;
望:往後,月亮的明亮的部分越來越大,到了地球處在太陽和月亮之間,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正對著地球,太陽正當落山時,月亮便從東方升起,我們整夜都可以看到一輪明月,這叫望。農曆把「望」安排在農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十七,所以才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下弦:望日以後,因為這時月亮更向東移動的緣故,月亮上升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推遲,同時,月亮的明亮半球朝向地球的部分,看起來也一天比一天少,到了農曆二十一、二十二,月亮又以黑亮各半的形狀朝向地球,又成了一個半圓形,這叫下弦,其明亮的半圓的直邊朝向西方,一般出現在農曆每月的二十或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這時,月亮到半夜才升起來,直到第二天上半天,還可以在太陽的右方天空看到她;
下弦以後,月亮的明亮半圓逐漸向內凹,縮變為鐮刀形,而且一天比一天狹窄起來。這是月亮東升的時刻一天比一天地接近太陽出來的時刻。最後又回到太陽同一方向,也就是月亮又轉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她又以黑暗半球形狀朝向地球,成為無月之夜的朔日了(開始進入下月初一)。
從這次朔,到下次朔的這個過程(或說,從這次望,到下次望),就是月亮圍著地球轉了一圈,叫做朔望月,她的周期也就是農曆中的一個月。
農曆為什麼會出現閏月呢?
朔望月的周期為29.5366日,也就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因此,農曆也產生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由於農曆每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其大月和小月是經過嚴格推算才能確定的。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
朔望月大於29天半,所以,農曆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曆基本上一年12個月,但12個朔望月的總時間是354.3667日,回歸年(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總時間是365.2422日,兩者相差11天左右。這樣累加起來,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為了消除多出來的天數,每隔3年就要增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曆的閏月。所以,當農曆閏年的年份,一年就出現了13個月的怪現象。
問題是,農曆每隔3年插入一個閏月,因為一個月只有30天或29天,而農曆每3年比回歸年短33天,還有多餘的3天無法安排。怎麼辦呢?為了協調這個矛盾,在19個農曆年中增加7個閏月,就接近了19個回歸年的長度。於是,農曆規定:19個農曆年增加7個閏月,相當於2.7年增加一個閏月。
那麼,農曆閏年的年份具體閏哪個月呢?這需要人為的調節農曆月份,能夠與固定的節氣相協調。我們知道,24節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其中,中氣是一個月的主要標誌。
二十四節氣和中氣如下:(紅字為節氣、藍字為中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般情況下,節氣和中氣組成了一個農曆月。例如立春、雨水組成了正月;驚蟄、春分組成了二月.....其它類推。 正常的農曆年份,立春處於正月初一前後,雨水處於正月十五前後;驚蟄處於二月初一前後,春分處於二月十五前後......
一旦月份與節氣的日數偏離太遠,預示著閏年即將到來。例如,2011年臘月十三才到小寒節、臘月二十七才到大寒節;2012年立春,竟然推遲到正月十三;驚蟄推遲到二月十三;清明推遲到三月十四、穀雨推遲到三月三十;立夏推遲到四月十五、閏四月初一才到小滿。打亂了農曆月份本來的秩序,因此,只得增加一個閏月了。
農曆閏年有13個月,這多出來的30天,一般沒有中氣。那麼,這個沒有中氣的月就定為閏月,並以它前一個月份為月名,再加上一個閏字,就行了。
上例得知,2012年閏四月。因為前一個月是四月,隨後又多出來30天,並且沒有中氣,我們稱它是閏四月。
通過置閏,人為的農曆月份和固定的節氣逐漸吻合。例如,2013年的農曆七月:初一立秋、十七處暑;八月初三白露、八月十九秋分......
為什麼說「節氣是固定的」?
節氣是根據太陽南北移動的位置來確定的。反映了地球上一年四季寒暑交替的氣候變化現象。有這樣一份資料可以說明:
節氣 太陽黃經度數 所分三個氣候
立春 315°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
雨水 330° 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
驚蟄 345° 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春分 0° 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清明 15° 桐始華、鼠化為鴽、虹始見
穀雨 30° 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
立夏 45°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小滿 60°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種 75°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夏至 90° 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
小暑 105° 溫風至、蟋蟀居辟、鷹乃學習
大暑 120° 腐草化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立秋 135°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處暑 150° 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白露 165° 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秋分 180° 雷始收聲、蟄蟲培戶、水始涸
寒露 195° 鴻雁來賓、雀攻大水為蛤、菊有黃花
霜降 210° 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咸俯
立冬 225°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
小雪 240° 虹藏不見、天氣上騰、閉塞而成冬
大雪 255° 鴠鳥不鳴、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 270° 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小寒 285° 雁北向、鵲始巢、雉始雊
大寒 300° 雞始乳、鷙鳥厲疾、水澤腹堅
農曆不但闡釋著月相盈虧的演變過程,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寒暑變化,因此,人們要準確無誤地把24節氣這個氣象框架置入一年12個月當中。可以說,節氣是農曆月份的骨架,月名則是農曆月份的肌膚。
陰陽學家發明了十二地支,更加細緻地詮釋著一年四季寒暑交替的氣候現象。
十二地支與節氣同步。
例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即立春,十二地支建寅(也就是寅木開始主事),即是氣象意義上的春天(不過,這也僅限中原地區,詳細的話題在此不論)。
寅木:立春建寅,闡釋立春和雨水的細節。丙火照耀,戊土溫暖,甲木復甦,因此,用數字一來代表寅月,即正月;
例如,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即驚蟄,十二地支建卯。
卯木:驚蟄建卯,闡釋驚蟄和春分的細節。萬物復甦,植物發芽,因此,用數字二來代表卯月,即農曆二月;
例如,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即清明,十二地支建辰。
辰土:清明建辰,闡釋清明和穀雨的細節。春雨(癸水)紛紛,大地(戊土)溫暖濕潤,植物(乙木)葉繁枝茂,因此,用數字三來代表辰月,即農曆三月;
於是,農曆的月份當之無愧的成了預測學理論的總綱領,更有利於指導農事活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