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個案體會心得

   有的人活著卻如同死去,行屍走肉般,有的人死了卻永遠活在人們心裡。朱自清曾這樣描述著現實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現在有很多人的話題永遠都會圍繞著生活里的壓力,完全忽略了個人的承受方式。經過3年的個人經歷,所得心得卻不少。

   放棄掉所有曾經擁有的一切名利,身外之物,留下當時僅有的可維持的生活方式,卻讓自己的心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從負面情緒里成長,從壓抑恐懼中慢慢前行,整整2年一個人學習跟自己溝通了解,用自己的知識來提升自己的內心認知。

   環境,家庭,朋友,所謂的情,親,醒覺後才發現原來矛盾來自個人認知的不穩定性,種種的干擾和分歧,在內心裡漫長的形成了一道牆,而要徹底擊垮重新建立起新的內心意識我竟然用了2年時間,發現,證實,修正,足以能夠說明一件事,本性的固需要改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和內心的意識,原來只要心堅持了多晚都不遲。

情緒1:隨心所欲,見招拆招,歪打正著,投機取巧

我,性格偏激叛逆,卻總是得意忘形,總在毫不知情時出現重大的疏忽意識,影響內心總是多少有點自我,意識主觀,發現矛盾衝突時總是後知後覺,後悔不已。導致個人情緒負面,抑鬱,自閉。於是催眠自己意識來逃避該有的情緒發泄,也許是太過高估,總會在催眠後的意識狀態中產生矛盾的意識,卻總是莫名的壓抑,造成行為失常使家人擔心。於是總會在極端的性格中促使自己墮落成性。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了如何從迷失的狀態意識里慢慢找到本我的內心,然後進行修正。其實內心亂如麻,生活方式完全無規律可言。內心逃避的傷害所受到的疼痛最終還是獨自消化掉。不斷尋找著精神支柱來支撐內心的意志力,也許因為性格過於偏激極端,最終「以毒攻毒」的方法抑制住了內心的崩潰產生的疼痛。

性格的突變成為了自閉「獨」的個性。所遭受到的事件和是非我卻從未在意過,甚至想過結束掉自己,老師開始也許期望過高,我確實在經歷這段心智時迂迴反覆,最後用理智來做出緩慢的行為來,我已經完全進入抑鬱的癥狀中,心理,情緒,意識使我完全沒有任何信心。但是「天救自救者」,我走出來了,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天天在負面的狀態下研究內心的心理狀態,所以我想說「能作繭自縛就要有破繭成蝶的能力」,雖然方法錯誤極端,但是心沒有變,堅持沒有變,我相信我能!

情緒2:自我膨脹,沉迷成就感,反社會情緒

在這段時間裡,唯一養成的習慣也許不是最好,但是至少是我內心想做的,「禁言」。

慾望會隨著不同的狀態和環境產生,我也有,而且迫切,有目的性,我曾經以為只要最終目的控制好,無論什麼方法都行,至少我可以。但是因為得意會忘形,大意失荊州,內心的個性導致了自我膨脹,自負,沉迷於自己內心的感受,不聽一切不屬於自己在意的事物,「萬有引力」的念力場最終被自己的負面情緒干擾到低谷狀態中,於是修心,理智告訴我這樣就真的毀了自己所有,所以開始學著靜,修,凈。開始學著臨時抱佛腳,學著順其自然的靜觀其變,不想面對任何傷害到自己的情緒狀態,我只能對自己說,一切都只是暫時的,都會過去,少了我明天還會存在,因為自我膨脹的極端情緒嚴重到人格變化時,我用告誡自己的方法來維持意志力。(在這裡還得謝謝曾經引導過我的心理老師,因為曾經的嚴苛讓我養成了如何急救自己的意志力的方法),一度沉迷在自我內心的世界裡,才發現原來心智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靠自己的知識來自救,玩世不恭不負責任的心態使我一再墮落,不甘心放下,不願意去低頭認輸,所謂的壓抑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的修養不夠才會造成慘敗的失去最後的激情和勇氣,也驗證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自己。因為我的欲使我貪,貪到了精神意識里的墮落狀態,我的不甘心其實實為催眠中的假象里,為之迷失自我。「虛偽」,本意對我而言其實只是自我保護的心理行為機制。

 

情緒3:精神病模擬(臆想症,幻聽,幻覺,情感雙向障礙症)

經歷中的自己,自以為是的狀態,悠然自得的意識,玩世不恭的生活方式,後知後覺的頓悟中才判斷出原來精神癥狀每個人都會有,難怪說人和人85%的相似,卻僅有15%的區別才是分辨人的本質性的重要差別。因為我是中國人,中國人的特性就是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情緒變化來傳達個人意識。孔子教:「仁」。為果仁的仁,因為彼此具有同理心和同情心,因為心是透徹的,以此來傳達善的本意。

自閉時的狀態下,我使自己模仿著種種典型的精神病癥狀的精神病患者,本想以此來分析出他們內心具有的本能意識和推斷出他們的行為邏輯性,但是失敗了,因為我失控了。我的自信和優越讓我知道原來我早已經局限了自己內心潛意識的狀態,但是我發現了當人的主觀意識中存在著僅有的意志力的潛意識,就無法進入模仿狀態下的患者行為狀態,嚴重導致個人意識的失常,判斷分歧,矛盾最大化,最終造成自己思維條理紊亂而產生幻聽和妄想的狀態。對於個人的行為後果直接導致自己丟失掉「真我」的心理。

推薦閱讀:

舞功練的是什麼功?跨國首席20年心得!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學習心得
《十善》心得分享之五十/永離貪慾/三種布施/大無畏施

TAG: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