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衣裳
衣裳這個詞,南方人還在用,北方一般說穿衣服。其實,衣裳是漢服體系的第一個款式,也就是中國最早的服飾,其形制是上衣下裳。
那麼,衣裳的形制是誰開創的呢?不知道。但大家普遍引用的出處是《周易·繫辭下》里的一句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是黃帝們以垂示、垂訓衣裳之用的方法,治理天下。可見,在遠古,衣裳之用非尋常之用。有何不尋常呢?在東漢荀爽的《九家易》里,回答了這個問題:「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乾為天,坤是地,在中國,天地所代表的意象,就不言而喻了。可見,衣裳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秉持著中和的法度。上衣下裳,代表天地陰陽;圓袖交領,代表天圓地方;寬大袖口,代表天道圓融;中縫垂帶,代表人道正直。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漢服之美,如醇酒寂寞,一夢千年。
華夏要復興,文化要先行,而衣裳就是個排頭兵,始於衣冠,達於博遠。為什麼這麼說呢?漢服沉寂得太久了,該重新穿上了,我們不僅要自己穿上,還要沿著一帶一路讓世界人民都愛上漢服。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漢服?很多人以為唐裝(即滿式服裝旗袍、馬褂)是漢族服裝,其實不然。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族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漢服,是從黃帝即位開始漢人居住區的人們就穿上她了,但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的時候,清朝剃髮易服迫使漢族放棄漢服改穿滿服,但老百姓一直反抗,迫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比如,僧道服裝保留漢服特點就比較明顯。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也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洲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旗袍、長衫、馬褂雖不是傳統漢服,但好歹還有漢服的影子,人心還算醇和,就是沒有穿傳統漢服時的那麼大氣隨和包容而已。到了民國,改穿中山裝,建國後至改革開放期間,中山裝一直是主流。衣冠改了,人心變了。中山裝的顏色單一,不如漢服多樣,所以,改穿中山裝後政治人物和老百姓都是喜歡只出現一種聲音,容不下第二種聲音;中山裝不管是領口還是口袋都是方方正正的,不是橫就是直,遠離了漢服天圓地方的哲學,人們的思維方式變得不是黑就白,不是反動派就是造反派,這種非黑即白的對立思維模式使得社會越來越不和諧。
改革開放以後,外來文化入侵,人們穿衣服開始花起來。起初還只是從穿單色棉質衣服換成多色尼龍衣服,因為都是買布請裁縫做,形制上還算跟原來差不多,比較保守。後來,衣裳都由工廠生產,服裝設計師們以奪人眼目為賣點,衣裳從此變得越來越稀奇古怪,完全沒有規矩。過去根本不敢露的腰背、肚腹、膝蓋,設計師們還特意挖幾個洞露出來。不論男女,褲子都變成低腰褲,只要一下蹲,後腰至肛門都能被人瞅見。古人要是穿這樣的衣裳,會覺得丟人,沒法出門。但今人不僅不覺得羞恥,不覺得這樣漏風傷了自己的身體,反而以趕了時髦而自豪。大家看看現在的各種道德淪喪,就知道衣裳對人心的影響有多大了。如何穿衣打扮看似個人的事,但卻又從來不是。所以,古人視衣裳為國家大事,用衣裳來治天下的。
漢服,中國的衣裳,傳承四千多年,她不僅形制多樣,更是濃縮了華夏大地最古老的文明,是當之無愧的國粹。上衣下裳,周正莊重,雍容典雅,這也是傳統中國的主流審美觀。漢服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
從形制上看,漢服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和「襦裙」制(襦,就是短衣)。
深衣是指上下連在一起的漢服,主要分為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不論是下擺寬敞的曲裾,還是楚風濃郁的漢代魚尾式「三繞膝」,都最能體現女子的婀娜優雅。直裾深衣不繞襟,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襦裙,襦裙是漢族古人的日常衣著之一。到明朝時,襖裙代替了襦裙,變得很流行。襦裙可以單襦穿著,也可內輔以訶子、抹胸等。外衣可以選擇半臂、褙子、比甲、袖衫等。
幾千年來,漢服雖歷經多個朝代的潤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漢服的不二代表。傳統深衣有三大講究。一為「交領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為向右掩。二為「褒衣寬袖」,漢服的衣服都寬鬆,且袖子寬大,長過手臂。三為「系帶隱扣」,漢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依著如此特性,古人在身著漢服時,走起路來自然會瀟洒飄逸,輕揮衣袖,便帶起一陣清風。
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衣服的上片由四塊布拼接而成,意味著一年有四季,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十二幅,以應一年有十二月之意。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
古人普遍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漢服的交領處則成矩形,以應地道方正,就是衣襟向右掩,深衣的衣領交叉呈字母y形。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每天穿衣時,都不斷在激勵自己,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深衣背部的正中間,有一條貫穿首尾縫合的線,叫做「中縫」。當你穿上漢服站直時,中縫垂直於地面,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
《禮記·深衣》: 「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也。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象徵政教不偏,義理公正。正所謂君子之傷,君子之守,一個人遇到困難,不因環境變化而改變他的志向和德行,這才是君子之道。
漢服,大袖長擺,褒衣博帶,講究天人合一。她以平淡自然、柔美流暢、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氣質,展現柔靜安逸、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體現中國人平和自然、與世無爭、寬厚仁愛的人生境界;她又以精裁細綉展現鮮活的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審美情趣。
古人云: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為何?先聖先師的禮樂文明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標誌。禮樂與漢服合二為一,從內到外把一個民族鍛造為世界上的文明之邦。不去繼承先王法服,不去弘揚先聖先師之道,而濟濟於他人之俗,學得再好,也是無根之木,怎能見華葉遞榮。
展望全球,當下的中國,可能是唯一一個不穿自己傳統服裝的民族。在日本的大街上,隨處可見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行人也不會側目。在蘇格蘭,一個大男人穿著蘇格蘭短裙也沒人覺得怪異。可如果我要是穿著漢服上街,人家不是說我瘋了,就會以為我是日本鬼子,真的很無奈,痛心又能如何?還是把臉皮再修鍊厚一點,勇敢穿上漢服招搖過市。我相信隨著國家的富強,禮樂的復興,漢服一定會歸來。
百花鳳凰(微信:baihuafenghuang)
2018.4.9.於東安
推薦閱讀:
※轉載大六壬揭秘與現代應用研究四
※(12)[轉載]《沈氏用神例解》菁華(上)
※【轉載】三元真陰陽夫婦交媾簡介
※【轉載】絢麗多彩,鳳梨展眉
※[轉載]羊刃月劫建祿集論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