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位菩薩之凈行以《華嚴經》〈凈行品〉為主
05-28
信位菩薩之凈行以《華嚴經》 〈凈行品〉為主(一)
◎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一年級學生 曾印珍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在閱讀《華嚴經?凈行品》時,讀到智首菩薩以一百一十問文殊師利菩薩「凈化身口意三業之方法」,覺得修行首先就是要凈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進而行悲智雙運的菩薩道,也因此使筆者選擇〈凈行品〉作為研究的主題,希望藉此機會了解它,另一方面也應當前聖嚴法師所提倡的「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相互呼應。二、研究方法與文獻筆者將用文獻學和哲學的方法來研究,以唐譯《華嚴經》和澄觀祖師撰的《華嚴經疏》為引用的文獻方向。
三、預期達成之結果筆者預期使自己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並且能行悲智雙運和十度齊修的普賢行,乃至「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1 貳、十信階位於六位行法中之地位 在華嚴的行門當中,以六位行法為主要體系,所謂六位行法是指華嚴宗之修道階位,有二門:一次第行布門、二、圓融相攝門。所謂次第行布門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由淺入深,階位漸升之差別因果。其次,所謂圓融相攝門則是以性理融事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得一位即得一切位,如經中十信滿心,即攝五位而成正覺2。十信位是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也可說修行須要有堅定的信心。十信法門具有解行德,因為入佛門大海,修無量法門,以信為首。 一、 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之十信 依諸經典所舉,其名稱與順序略異。《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所列之十種,即:(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四)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薩清凈律儀,身口意凈,不犯諸過,有犯悔除。(七)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回施眾生,不專為己;回求實際,不著名相。(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九)舍心,不惜身財,所得能舍。(十)願心,隨時修習種種凈願。 二、 其它經典中之十信心 鳩摩羅什譯之《仁王護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所列之十種為: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以之為習種性十心。《梵網經》卷上所列之十種為:舍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以之名堅信忍中之十發趣心。《楞嚴經》卷八稱之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進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住、願心住。 參、信位菩薩與凈行之關係 因信位菩薩要修十種心,分別是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在〈凈行品〉中處處可見,在修信心方面,第八六願:「見端正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常生凈信。」唯增善品,即是修精進,如第十四願:「詣大小師,當願眾生,巧事師長,習行善法。」在念心方面,要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如第二十、二二願:「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修慧方面如第二一願:「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修定方面如第三一願:「修行於定,當願眾生,以定伏心,究竟無餘。」施心方面如第九願:「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舍,心無愛著。」修戒方面如第二六願:「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護心方面如第十九願:「正出家時,當願眾生,同佛出家,救護一切。」願心方面,〈凈行品〉的每一偈都是在發願。迴向心方面如第一二二願:「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第一三七願:「贊佛功德,當願眾生,眾德悉具,稱嘆無盡。」信位菩薩是成佛的初基,〈凈行品〉的一百四十一願就是求其所便初機而易於受持者。觸事留心,隨時發願,既吻合菩薩之悲智二輪,又可以透剛發信心的初機。
肆、凈行之定義 凈行者,如《華嚴經疏》卷十五上說: 「 梵雲具折啰,此雲所行,波利此雲皆也,遍也;戍輪律提雲清凈也。謂三業隨事緣歷,名為所行;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凈。」 凈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身、口、意三業,所行之事,所歷之緣,都能隨時提高警覺、善巧發願,而防非止惡,成就三業清凈,啟發利他之願行,以悲心利益眾生,是為悲智雙運之行(待續)。 【注】 1《八十華嚴》卷十四,《大正藏》第十冊,頁六九下。 2《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三六冊,頁九下。信位菩薩之凈行— 以《華嚴經》〈凈行品〉為主(二) ◎曾印珍 另據《新華嚴經論》卷十六說:「以無始諸見、無明、貪、嗔、痴、愛,今已發菩提心,信樂正法頓翻諸見,成其大願,長大悲門;若但以三空無相對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賢行故;欲行長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賢門,充法界行者,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皆勤修習此一百四十大願門,便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凈入普賢行故,故名凈行。」
從其離三業之過,而成其智,從其大願而長大悲門。而悲能拔一切的苦,智能修一切的善。悲智相導,就如同人之雙足,雙運而無礙。 在其宗旨中,《華嚴經疏》卷十五說:「以隨事巧願,防心不散,增長菩薩悲智大行為宗,成就普賢實德為趣。」在所歷事之中,又說到:「始自出家,終於卧覺,皆事行也;知家性空,理行也;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智行也;以願導智,不滯自利,大悲行也。」此品是以事顯理,並且以智為導來行大悲就是凈,悲智兩者同時運行是利益眾生的凈行。 因此上文中提到「凈行」一語,在梵文就是清凈我們所做的。也就是在我們所言、所行中,如何才能清凈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伍、《華嚴經》中之凈行 一、〈凈行品〉的經文結構 在〈凈行品〉經文一開始,智首菩薩以一百一十問「凈化身口意三業之方法」,然後文殊菩薩以一百四十一願行作回答。問到如何令身口意三業清凈,並獲得一切殊勝功德呢?文殊菩薩答曰:「善用其心,藉事啟願令其具足清凈行相,使八萬四千塵勞轉為清凈的願行。」 〈凈行品〉經文結構簡單,大約可分為兩段,首先為智首菩薩所問,其次為文殊師利菩薩所答。若再細分,可分為三段:第一為問答之人,第二為智首菩薩以一百一十問提出質疑,第三為文殊菩薩以一百四十一願答其所問。 (一)本品中問答之人 首先經文中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如何清凈身、口、意三業?智首菩薩是下方玻璃世界梵智佛的上首菩薩,所以智首菩薩表一切諸佛「法本自體、白凈無染」之智。智首菩薩之問,為「舉德征因」,表示以本凈自性為緣起之因,故現能問之相。而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凈智妙慧之本體。以文殊菩薩為說法主,表一切諸佛「受用法樂智」為揀擇行門之依據,以一百四十一大願為根本凈智之門,故現答主之相。換言之,以兩位菩薩為問答者,就如澄觀祖師云:「歷事巧願,必智為導故,事近旨遠,唯妙德」1。(二)智首菩薩的百問
在《華嚴經疏》卷十五,澄觀祖師將智首菩薩所問共一百一十問,分為十一段,每段十問。列表如下2: 第一段︰明三業離過成德(云何得身、語、意三業離過成德?) 第二段︰得堪傳法器(云何得具足十事為法器?) 第三段︰成就眾慧(云何得成就十慧為道體?) 第四段︰具道因緣(云何得十力以資道業?) 第五段︰於法善巧(云何得十善巧以利生?) 第六段︰修涅槃因(云何得七覺分三昧?) 第七段︰滿菩薩行(云何得十波羅蜜?) 第八段︰得十力智(云何得成佛十種智力?)第九段︰十王敬護(云何得天龍等十王敬護?)
第十段︰能為饒益 (云何得於一切眾生十種饒益?) 第十一段︰超勝尊貴 (云何得成一切眾生中最尊貴?) (三)文殊的總別答 1.總答 文殊菩薩以一語遍答智首菩薩的一百一十問,此「一語」即為「善用其心」。在〈凈行品〉中提到:「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舍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文殊菩薩為教導眾生善用其心,因而提出了一百四十一願。 2.別答 《華嚴經疏》將一百四十一願分為︰ 1.十一願—明在家時願 2.十五願—出家受戒願3.七願—就坐禪觀願 4.六願—明將行披掛願
5.七願—澡漱盥洗願 6.五十五願—明乞食道行願 7.二十二願—明到城乞食願 8.五願—明還歸洗浴願 9.十願—明習誦旋禮願 10.三願—明寤寐安息願 從這一百四十一願中,了解一位修行菩薩道的行者,自初發心以來為眾生,無有一念自求安樂,念念皆為眾生,亦念念恆無間斷之精進,趨向於一切智之覺,周顧十方,度一切眾生(待續)。 【注】 1《華嚴經疏》卷十五,《大正藏》第三五冊,頁六一三上。 2繼夢法師《華嚴經凈行品剖裂玄義疏》,圓明出版社。信位菩薩之凈行— 以《華嚴經》〈凈行品〉為主(三)
◎ 曾印珍二、〈凈行品〉中的處世哲學
佛法並不是遠離群眾而獨存的,而是要走向廣大的人群去解除他們的煩惱和痛苦,所以太虛大師說:「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圓通,若人識得其中意,皆在尋常日用中。」〈凈行品〉可用來做為吾人內心之明鏡,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舉止,藉由每一首偈子,可使吾人產生一種連貫的思慮觀想,不僅可做為自心的內省,更可凈化吾人的心靈,使得佛法能與日常生活相互融攝,累積智慧和圓融的處世哲學,〈凈行品〉中的啟示,正教導我們可由周遭環境中的萬事萬物,學得一些可貴的心得。 在〈凈行品〉所提及的偈文中,和我們日常生活最息息相關的記載便屬於它對食、衣、住、行、娛、樂等各方面的描述,其各項略談如下所述: (一)食:此一品經談「食」的方面有11首長偈1,例舉第118偈:「得柔軟食,當願眾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我們如果吃到柔軟食時,應發願一切眾生都能「大悲所熏,心意柔軟」。心意柔軟是慈悲的另一面,也是暴戾恣雎的反面。現在社會上殺人的案子層出不窮,並且由殺人而至於分屍,其心腸之惡毒,不言可知。所以我們要常存大悲心,薰習暴戾之氣,來軟化我們的內心。 第117偈:「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我們如果得到不好的飯菜,勿起嗔心、貪心。應當發願,願一切眾生,不因不美食而動心,則可得三昧(定)味。 第121偈:「若受味時,當願眾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我們在嘗味道時,應當隨時發願,願一切眾生與我,皆要「得佛上味,甘露滿足」。也就是能得佛之無上妙法。 (二)衣:此一品經談「衣」的方面有五首長偈2:例舉其中第37偈:「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在整衣束帶時,而想到要檢束我們心理、行為上的善根,不令它散失,才合乎佛弟子的身分。 第38偈:「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穿著上衣時,願一切眾生,因著法衣而為眾生作殊勝福田,獲得殊勝善根,未來得至涅槃的彼岸。 (三)住:此一品經談「住」的方面有五偈3:例舉其中第六偈:「若在宮室,當願眾生,入於聖地,永除穢欲。」當我有宮室可居時,我願一切眾生皆與我志同道合,而發心能與諸佛菩薩同生一處,得「永除穢欲」。 第27偈:「若入堂宇,當願眾生,升無上堂,安住不動。」當我進入禪堂時,我願一切眾生都能明心見性,且能不動心。(四)行:此一品經談「行」的方面有19偈4。例舉第八偈:「上升樓閣,當願眾生,升正法樓,徹見一切。」當我們上樓時,願一切眾生都能聽聞正法,且徹底明白宇宙萬有的真理。
第51偈:「見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我們遇到高路,固然要奮勇直上,也但願一切眾生能出離三界,作自度度人的賢聖,心中不要生起怯弱。 (五)娛:此一品經談「娛」的方面有2偈。例舉第2偈:「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我們獲得稱心如意的五欲,不要貪著。同時當願眾生,願眾生中如我一樣而獲得五欲者,要起厭離心。五欲污染,當視之如被敵人射在身上的利箭,痛徹心肺。我們要設法拔除,身心才得安穩。 第5偈:「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娛屬於精神上的情緒,能夠陶冶我們的身心,但它也能使人作出違情逆意的事,所以我們要願眾生,用法來自娛,了知這些伎樂,只是一時因緣聚會,不久就會消散。 (六)樂:此一品經談「樂」的方面有五偈5。例舉第81偈:「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心無所樂。」「無樂著」的人豁達大度,看世間的有為諸法如過眼雲煙,不值得我們鉤心鬥角,用全力去爭取。我們遇到這一類的人,欽佩他的風度,贊成他的見解,所以發願,願一切眾生於「有為事中,心無所樂」。佛陀也說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82偈:「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見到快樂的人,當願一切眾生都能常得安樂,而且歡喜供養佛,因為供養佛可修福報。 在洗澡、上廁所時也要發願,例舉第44偈:「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凈調柔,畢竟無垢。」我們在澡浴身體時,同時願一切眾生「清凈調柔,畢竟無垢」。這是由洗身而轉到洗心。我們洗去心上的貪、嗔、痴、污濁,而使其調柔,畢竟得到心無垢染,與佛相應。 第42偈:「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痴,蠲除罪法。」大小便溺是人身最骯髒齷齪的不凈,然而這個不凈,從何而來的呢?皆因眾生貪、嗔、痴、愛,尤其是情慾而產生的這個血肉之軀。有此肉軀,則不能不進飲食,大小便溺則勢所難免。所以我要發願,願一切眾生皆能棄捨貪、嗔、痴、惡見,而蠲除殺、盜、淫的有罪之法。 三、〈凈行品〉中之十度波羅蜜 〈凈行品〉中的每一願心,皆是行門,且具十度齊修之功,因其所成行,皆施眾生,信位菩薩於布施度之修學,著重於布施心之啟發及對治慳貪煩惱上,如經中所說:「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舍,心無愛著。」運用發起利益眾生之心愿,來增長施捨心。在戒波羅蜜的修行法,如經中第23願:「受學戒時,當願眾生,善學於戒,不作眾惡。」我既受戒、學戒,就要持戒,也願一切眾生,皆「善學於戒,不作眾惡。」於善法我們應當都要做,於惡事就得全盤放下。
能安忍於強軟兩境,此為「忍辱」波羅蜜之行,如經中說:「見報恩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能知恩德。見背恩人,當願眾生,於有惡人,不加其報。」6 「精進」波羅蜜之行,如經中說:「詣大小師,當願眾生,巧事師長,習行善法。脫去俗服,當願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7若心不異緣,妙達性空即為「禪定」波羅蜜之行,如經曰:「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8若能善巧迴轉即「慧」波羅蜜所成,如:「見不舍人,當願眾生,常不舍離,勝功德法。見能舍人,當願眾生,永得舍離,三惡道苦。」9凡所有見,皆願利物,即「方便」度之功,「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若見果實,當願眾生,獲最勝法,證菩提道。」10善知葯病,決斷無差即具足「智」波羅蜜,「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11具足「力」度即能遠離一切罪惡,災難之侵襲,如經中說:「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12 陸、結論 一位初發心的信位菩薩,從朝至暮,從外出至回到住處,一舉一動、目見耳聞,皆在發願。願的範圍,不但願一切眾生,同時也以此自律。等於一根無形的繩索,拴住心猿意馬,使它由散動而趨於靜寂;由雜染而趨於純凈。如此,生生世世維持此一願念,未有不進入初住而位階十地。 印順導師認為:「趣入佛道的圓滿菩提心,應有信願、慈悲、智慧等三德」13,因此〈凈行品〉就具足了大乘佛法所要表達的菩薩之精神。 心為一切法的本源,三藏十二部經如此浩瀚,無不是在講修心,要知此心用於善則善,用於惡則惡,在本品中列有一百四十一願,皆屬日常生活中之事,非常的平實,在華嚴廣大的教海里,皆不離此心而修,唯以心相印生活才是真佛法。(續完) 註解: 1 《大正藏》第十冊。頁70~71。有41、105、110、111、116~122偈。 2 《大正藏》第十冊。頁70~71,有7、16、37、38偈。 3《大正藏》第十冊。頁71,有6、27、29、34、107偈。 4《大正藏》第十冊。頁71,有8、24、31、35、36、42~46、51~58、126偈。 5《大正藏》第十冊。頁71。有5、80~83偈。 6《大正藏》第十冊。頁71b。〈凈行品〉第11。 7《大正藏》第十冊。頁71a。 8《大正藏》第十冊。頁70a。 9《大正藏》第十冊。頁71a。 10《大正藏》第十冊。頁71a。 11《大正藏》第十冊。頁71a~b。(同上)。 12《大正藏》第十冊。頁71,第11偈。 13印順法師。《成佛之道》,頁263。推薦閱讀:
※《佛菩薩探訪錄》:愈病救苦篇--學佛網
※『諸佛菩薩諸尊精要總集解脫護身咒輪』補充
※太虛大師:念佛與修菩薩行
※《地藏菩薩本願經學記》大願法師講解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二十集)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