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雜說21

太極雜說21

作者:太極網羅  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2

明師確實只不過是外因,即名師未必出高徒,但高手必定出自明師門下。練者很少認為自己悟性差,實際上絕大多數人的悟性也確實相差無幾。如果經過數年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練習,仍未窺拳學真諦,不要懷疑自己,而應懷疑老師。習者是否能有所成就,不在於學哪門哪派,而在於跟誰學怎麼學。

】在拳學方面,自學成才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不追求拳學真諦,僅以自娛為目的的除外。拳學是多少前輩血汗智慧的結晶。如果沒有見過,感受過,就匆匆忙忙地上路,你知道目的地在哪裡?怎麼才能達到嗎?我認為明師,悟性,苦練;缺一不可,尤以明師最為重要。如無明師,悟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越是苦練,走的彎路越多,自己受的損失越大。豈不聞「學拳容易改拳難」。有人說自己的悟性即明師,明理即明師,實乃偷換概念。我倒是認為,悟性差的擇不擇明師差別不大。因為既使有明師指點,也未必能悟出。悟性高的一定要擇明師,否則極易「悟」入歧途。「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都沒有否定師的重要性,沒有教大家以「悟」為師。孫祿堂先生初習武時,學拳殆有天授。其師恐誤其前程,將其送至郭雲深處,深造八年。後又至程廷華處學了兩年,加上先生自己苦練,後成為一代宗師。以孫先生殆有天授的悟性,尚須從明師苦學十餘年。如果悟性可為明師的話,孫先生何須轉益多師,孜孜以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小鬼推磨",這是最普通的招式,但圈內人也知道,這是比較難解的一試,有許多人都是在這一試上吃的虧……

】太極拳講逢硬必打(發),這是不用大腦思考的條件反射。很容易造成骨折等。

】最好的老師是自己___練拳中的悟字,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也是這意思.我不敢妄加評論別人,但明師就是明理啊.明師要但不能依懶於明師.從推手角度講,應與各種人推,越多越好,大量的感性認識,必定有理性認識產生的.

】打人是用功夫打人,不是用太極拳或少林拳的招式打人。練太極是練功夫,恰如練少林拳也是練功夫一樣。太極拳本身不是武器,也不是功夫,它只是一種訓練方法,它首先訓練心智,訓練大腦,強調用意識指揮肢體。太極拳研究的是以最小的犧牲,最小的代價去巧打,智打,瀟瀟洒灑地打。太極拳練鬆柔,一是為的是出拳更快更剛,二是為吸化對方來力,使之無力點可寄託。至於實戰中是脫手打還是粘發打沒有定規,應就勢而為。練太極拳練打是為了不打,要練出英雄氣概,更要修出端正的品行。

】推手只是師門內的一種鍛練手段,以使學者體會「沾粘連隨」和八法之用,以至懂勁。競技推手純為爭勝負,又為保護對方,八法中「采、挒、肘、靠」都禁用(年會可用靠),割裂了完整的太極技法體系,遂使「按」往往變味為「推」,「履」無「采」助易失其效,「沾粘連隨」亦變得無足輕重。可能不僅是太極拳,任何功夫項目一成競技,難免要害其真意。如韓之跆拳道,競技中只允許用腿,實戰搏殺中,手的技法必然生疏。

】我覺得有時候形無法松下,很大的問題在於心,總是提著心吊著膽,難免全身發僵,無處不死。可是松心哪裡那麼容易呢。有時候自己站,或者坐,勉強可以靜下來,松下來,後來發現都是自己異想天開,都是假的。和別人一搭手,一動起來就又成一堆肉了。如果可以不執著,就會松下來,執著於氣則氣滯,執著於形,則形僵。執著於什麼就會變成什麼。當然這些也會因人而異。我的口號是:洒脫為人,淡泊處世。

】「太極是立體的圓」的體會只是一個階段,還只是御人,而原地「陰陽顛倒顛」才是太極的高級境界。

】打人是用功夫打人,不是用太極拳或少林拳的招式打人,練太極是練功夫,練少林也是練功夫。只不過太極拳練好了,應該可以做到挨到何處何處發。因為太極拳是是在圓字上下功夫,圓弧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發起進攻。發拳如急剎車,走直線沒錯,妙就妙在收是收回到圓中,真正的圓是無縫可鑽,無懈可擊的。粘發是推手用的,是後發制人,是太極推手的一般原則,脫手打人是絕對原則,一旦明確對方是敵,一有機會,就應先發制人,脫手而出,至敵與死地。

】真正的圓是無縫可鑽,無懈可擊的。因為這裡說的圓是立體的圓。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練拳首先要注意立身中正,支撐八面。要練就六個方向的混元勁,前後是本能,加上左右是技巧,再加上上下是奧妙。立體的圓是不倒翁,圓是滑頭,圓是沒有定向,圓是天衣無縫,圓不會向你瀉漏任何意圖,所是圓是最難對付的。

】我的兩次實戰經歷

    學習功夫型太極拳的目的是為了有一身應敵的功夫,也就是與人交手實戰功夫,這種功夫在當今社會環境中也許一輩子也用不上。一旦用上時,臨戰的心理作用尤為重要,心理素質不強,一身的本事很難正常發揮,拳友之間的交流和切磋能心平氣和,揮灑自如,和不相識的人特別是對付強人、暴徒能泰然自若,發揮所學才是對工夫的真正檢驗。因此,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要身經百戰,「在戰鬥中成長」。這裡說的並不是要滋事生非,沒事找事,而是要找機會多與別人交流。積累實戰經驗,培養實戰心理素質。記得十多年前,我剛開始練習太極拳每多久,四正推手也剛會劃圈,在別人的縱勇下,參加全省的一次太極拳推手比賽(65kg級),當我了解到我的對手是一所太極拳學校的教練(據說是推手高手)時,心裡當時就發怵,一上場,兩腿發顫。比賽時,一搭手,對方就用雙手卡在我的兩腋之下,左右一晃,就把我扳倒在地,什麼棚、捋、擠、按全沒有。起來以後,我馬上醒過勁來,不就是不準抓、別(反關節)的摔交嗎?反正是輸,豁上去了。第二輪時,他卡住我的兩腋,我從上向下捆住他的兩臂,兩腿一蹬,他也倒地。這哪裡是在推手 ,簡直是叫牛羝架。就這樣,你來我往,最後差他一分敗北。通過這次參賽,使我在心理上得到了培養,以後無論是友好切磋還是有人叫板,都能泰然處置,說道底是個面子問題,死不了人。

還有一次,我推著自行車在一鬧市走,不小心碰了一下前面一個人的自行車,本以為這是正常的事,道歉一下就行了,誰知這人不認帳,放下自行車,擺開打架的架勢,原來他們有兩個人,是這個地方的潑皮,在場的人們看到要打架,立刻圍了一圈,有的還高喊快來看武打片,我那裡經歷過這種場面,雖說練了幾年的太極拳,還沒有真正打過一次架。猛然想起我的一個師兄弟在附近開飯店,如果真打起來,他一定會來幫忙的。話說不及,站在我對面比我高半頭穿花布衫的傢伙揚起右拳,對準我的腦袋砸了下來,我一個右轉身手揮琵琶右掌向他脖子斜削過去,只見他整個身體飛了起來,象體操表演的後空翻一樣,跌倒在三米以外的地上,爬不起來。圈外的觀看者連聲叫好。突然,人們靜了下來,我也覺得後面有動靜,原來是另一個穿拖鞋的傢伙從後面揮拳向我打來,我一轉身來個白蛇吐信,一拳正中對方的面門,那傢伙頓時血流滿面,仰面倒地。人們都看傻了眼,全場鴉雀無聲。這時,聽見遠處有人高喊:「抓流氓打架,快抓流氓打架」!抬頭一看,兩個治安員揮著警棍從遠處跑來。那兩個傢伙頓時從地上爬起,推著車子落荒而逃。我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就被一個治安員叫住,問道誰打架?我指了指遠處說,往那個方向跑了,治安員立即追了上去。這時,我師兄弟的老婆趕了過來,說你還不快跑,叫抓住,有理沒理罰你五百,一聽這我騎上自行車也流之大吉。第二天,我的師兄弟說,昨天有個高手一人大兩個,原來是你,我埋怨說,原以為你來幫忙也不知你躲到那裡去了,他說正好有事不在。事後,師兄弟之間都向我取經,問我當時怎的會想起用「手揮琵琶」著一招,其實當時根本來不及想用什麼招,見他右手一仰,胸前漏出一片空,我右掌一揮就上去了。正象李雅軒所說,是趕到了口上,不是預先設計好的。我遇到的是兩個不會武功的混混,所以僥倖取勝。

】內斂是就是指氣收斂入骨,氣貼背,斂就是收的意思。但若只有內收而沒有外棚,外撐,外放,則無法體現太極的陰陽對立和對稱。

】拉筋(或活筋)是打開關節的前提,尤其對你所說的三四十歲練拳的人更是如此。拳諺說:一寸長,一寸強。在這裡,一寸長,十倍強。功夫埸上,有一句說最貼切:差一點就沒命。

】行拳走架中兩腳抓地並時時基本保持平行,不充許亂擺動及掀腳側或腳跟。膝內撐外包(裹),當身體向左運動,左膝右扣, 當身體向右運動,右膝左扣。檔走下弧如用屁眼擦鍋底。腰作螺旋升降。手的順逆纏絲每一指節都要有虛領頂勁,意識要灌輸到每一個指節,尤其是每個手指的第一指節,都要灌上勁。身體也有上下對拔的意思,脊椎要上拉下墜,頭有頂天的意思,腳有入地三尺的意思。身體向前時,命門要後撐,身體上升時,肘膝要下墜等等。總之要對拉。

】什麼是棚勁?我認為不丟不頂又能使對方來力落空的勁就是棚勁。但棚勁是相對的,遇到高手就往往變成硬勁和僵勁。較之與虛領頂勁和中定,棚勁在推手中更容易體會,棚勁一丟,什麼就都沒有了。虛領頂勁是絕對的,目的是保持身體的中正。中定是相對的,太極拳講隨遇平衡,在開合變化虛實轉換中找中定。誰中定把握得好,誰就贏。但要求得中定,氣必須能夠沈下去(這就是所謂的內功)。氣若沈不下去。表象的中定如同表象的松,是毫無用處的,就像電線杆沒有插在地里,風一吹就會倒一樣。

】太極拳強調內功的修練, 但若僅僅行拳走架而不練推手和散打, 不練發勁, 內勁蓄得再好卻發不出來, 拳打得再漂亮卻不知道怎麼用, 那就是老人拳或休閑拳。

】要做到松而不懈,棚勁當然是不可少的,但什麼算是棚勁,而不是硬勁、僵勁,紙筆上說不清,一搭手就有感覺了。除了要有棚勁之外,我個人的體驗,虛領頂勁和中定不可沒有。太極所謂陰陽轉換,虛實變化,柔化剛發都離不開虛領頂勁和中定,而且,不僅身法上有虛領頂勁和中定的要求,即是一腿一臂,甚至一手指,都有虛領頂勁和中定的要求。

推薦閱讀:

傳統楊式太極拳正弓步實腿屈膝程度的探討
太極名家弓大鵬喜收新徒
太極雜說61-61-62-63-64-65-66-67-68-69-70
太極拳教程 八旬老人因做此運動百病不生
太極打手捶法----徐太平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