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大講堂之七十五---太極拳綜論--中國武術文化研究前沿代表學者張立鋼

 

太極拳的起源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問題,曾有創始於元末明初以至唐代的說法,但經過史料的考訂,證明這些說法都是假託附會。史料和實地調查都證明太極拳是創造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綜合性地繼承和發展了明代在民間和軍隊中流行和各家拳法,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葉納術,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學陰陽學說和中醫基本理論的經絡學說,成為一種內外價俱練的拳術。因此,太極拳基本上是來自群眾的、匯合眾長的拳種。  

    

太極拳的特點

    

    幾千年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所陸續創造的技擊方法,如踢、打、跌、摔、拿等方法,都曾獨立地發展。太極拳創造人把各種不同的技擊方法綜合吸收在太極拳套路之中,並創造了雙人推手方法(推手原來稱作揭手或打手),使能在不用護具設備的情況下練習各種技擊方法,成為訓練周身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靈敏的一種競技術運動。於是,人們除分部練習徒手技擊方法(踢、打、跌、摔、拿五種方法)以外,到明末清初又出現了人一種新的內容--"推手法"。 

    太極拳結合了導引術、吐納術以後,就能在練拳時興旺發達進行肌肉和骨節的活動,而且能使動作與呼吸協調,從而增強了內臟鍛煉。因此,儘管逐步加大運動量以至爆發力,也能夠在練拳時汗流而不氣喘,拳套熟練後能夠"神色不變","面不改色氣不喘"。 

    太極拳採取我國古典唯物哲學的陰陽學說,要求"靜中觸動動猶靜","柔之與剛,相摩相盪",以開合虛實,輕沉遲速兼備互練為極致。

     練太極拳時,意識、動作、呼吸三者同時協調地進行,鍛煉方法上的整體性和內外統一性,成為太極拳運動的特點。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即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級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太極拳的拳理

  

     太極拳與我國古代道家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太極拳形架之源,與道教科儀踏罡步斗極其相似,其間"禹步"之術是我國古老的養生術,道教法術中的禹步,即為今天的八卦步、太極圓環步的雛形。太極拳理論,直接來源於道教思想,道教繼承和發展老莊道家思想,在重生貴生、尊道貴德宗旨指導下,有一系列養生修身煉己、以求長生久視的鍛煉功法,集中且精當地體現在太極拳功法拳理上,"柔弱勝剛強"。在太極拳中,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都來源於老莊哲學,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

  明朝萬曆年間山右王宗岳認為: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

  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的功能

 

    太極拳的動作呈弧形,螺旋式地伸縮轉折,終始意識引導氣血循環周身;內勁發源於丹田,以脊柱為軸心,轉換於腰隙兩腎,通過旋腰轉脊,上行則為旋腕轉膀,下行則為旋踝轉腿,纏繞運轉達於"四梢"(兩手和兩足尖端);內臟作輕微的自我按摩運動,則是採取了具有"溝通表裡、運行氣血"功能 的中醫基礎理論"經絡學說"。 

    太極拳在注重修身強體的同時,也十分強調實戰。其實戰原則主要是:

  1、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

  2、引手: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

   

太極拳的價值

 

    我們說太極拳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就是指的它是綜合了、融會貫通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拳術、養生法、呼吸法、經絡學說、古典唯物哲學等優秀成果而說的。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近百年來所以在國內外逐漸得到推廣,就是因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對神經衰弱、 心臟病、 高血壓、肺結核、氣管炎、潰瘍病等多種慢性病都有一定預防和治療作用。病情嚴重的患者,要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鍛煉。

戚繼光與太極拳

 

     探溯太極拳的起源,不能不從戚繼光(1528-1587年)說起。

     我國武術,歷史悠久,由於地大人多,發展到明代,拳種已經很多,各有所長,也各有所偏。各將戚繼光為了訓練士卒活動身手,從民間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吸取三十二個姿勢編成拳套,稱作《拳經》三十二勢,作為士兵練習刀槍劍棍等兵器的"武藝之源"。他所吸取的拳種遠及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的三十二勢長拳。長拳短打,用剛用柔,兼收並蓄,去蕪存精。技擊方法包括有踢法、打法、拿法、跌法,其拳法"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大力矯正了當時流行的"滿片花草",供人觀賞的華而不實的花法套路的弊害,成為一種從群眾中來的切合時代需要的武術學派。 

     戚繼光於南方抗倭功成後,調防北邊,於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總理薊、昌、遼保練兵事務,節制四鎮,與總督同"(見戚詐國《戚少保年譜》)。到1583年才調鎮廣東。《明史》說:"繼光在鎮十六年,邊備修飭,薊門宴然,繼之者踵其成法,數十年得無事。" 

     就現有武術史料來看,戚繼光是研究和整理民間武術的傑出人物,其目的是為當時政治服務,訓練士卒掌握"臨陣實用"的武藝,成為勁旅,南平倭寇,北固邊塞,保衛國家。他的武術為軍事服務,軍事又為政治服務的主張,和當時另外兩位抗倭名將俞大猷(?-1580年)和唐順之(1507-1560年)的抱負相同。戚繼光不僅虛心學習"臨陣實用"的武藝,整理了各家拳法,而且向俞大猷學過棍法,向唐順之學過槍法。他這種銳意進取,不拘泥於古人成法和大膽革新的精神,對後世繼承、研究和整理武術套路起了很大作用。 

 

陳王廷與太極拳

     

     陳王廷是戚繼光以後整理民間武術的傑出人物,他接觸的武師較多,有利於匯合眾長,加以繼承和創新。

     根據大量史料的分析研究,後於戚繼光半世紀多,研究整理當時各家拳法,創造太極拳新學派的是明末的陳王廷。陳王廷出自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的一個小官僚家庭。據《陳氏家譜》記載:陳王廷。又史奏庭,陳家溝陳氏九世;祖父思貴,陝西省狄道縣典史,萬曆元年升任山東副使。弟王前、易鼎。王前亦名奏君,庠生,有碑。 

     陳王廷的武術,《陳氏家譜》公記載:"在山東稱名手,……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 

     甲申年(1644年)明皇朝復亡的前後,陳王廷已年老隱居,造拳自娛,教授弟子兒孫。他的遺詞上半有:"嘆當年,披堅執銳,……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心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據《陳氏拳械譜》,陳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極拳(一名十三勢)五路、長拳一百八勢一路(勢名沒有重複)、炮捶一路。單是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就被吸取了二十九勢。 

     陳王廷在整理武術套路上,顯然受到戚氏的影響很大。戚氏《拳經》三十二勢,綜合古今十六家拳法,取精棄粗,以三十二勢,綜合古今十六家拳法,取精棄粗,以三十二個姿勢編成拳套,作為士兵活動身手的"武藝之源"。陳王廷從中吸取了有二十九勢之多,編入太極拳套路[注一]《拳經》三十二勢以"懶扎衣"[注二]為起勢,陳王廷所造拳套七路,也都以"懶扎衣"為起勢,所制拳譜(即拳式各稱)和《拳經總歌》,也擷取戚氏《拳經》文辭。因此可以說太極拳的編造,是以《拳經》三十二勢為基礎的。至於從其它拳種吸收了喲些,雖然無法查考,但從七套拳的勢名之多,可以推想所採的拳種是相當多的。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的方法,在俞大猷、戚繼光、唐順之、程沖斗、何良臣、茅元儀等武術著作中,都未有記載;在現存的各拳種中也沒有這種訓練方法。這是陳王廷獨創性的競技方法,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徒手搏擊技巧和提高否則槍技術的問題,這也是我國武術史上一項創造性的成就。 

     陳王廷《拳經總歌》的開頭兩名話:"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諸靠"指的是兩人以手臂互靠,運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方法和勁別,以粘隨不脫,引進落空為技術訓練的基本原則),概括地說明了"推手"的特點和方法,到18世紀末葉,山西人王宗岳(據王宗岳《陰符槍譜》佚名氏序,王宗岳1791年在洛陽,1795年在開封,職業是教書),以及19世紀中末期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李亦畲(1832-1892年),據以發揮太極拳的理論和練法,各自寫下了總結性的太極拳論文。陳家溝陳氏十六世的陳鑫(1849-1929年),闡發歷代積累的練拳經驗,用十三年的時間,寫成《陳氏太極拳圖說》,逐勢詳其理法,以易理說拳理,結合經絡學說;其拳法以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蓄髮互變為原則,貫穿於纏絲勁的核心作用,而以內勁為統馭。這些古典太極拳論文,都已成為練習太極拳和練習推手的指導性理論。 

     綜觀陳王廷留傳下來的武術資料,他研究整理過程中有如下一些創造性的成就。 

    (一)把武術和"導引"、"吐納"相結合 

     我國源遠流長的養生法--俯仰屈以運動肢體的"導引術"和主張作腹式深呼吸運動的"吐納術",在公元前4世紀見於老子、莊子、孟子和屈原諸人的著作中。漢代淮南子劉安所編的"六禽戲"和漢末偉大的醫學家華佗據以改編的"五禽戲",都是以呼吸運動結合仿效禽獸的動搖、屈伸、顧盼、跳躍等動作的健身方法,也就是後來的氣功內行功的方法方法。 

     太極拳把武術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協調動作同"導引"、"吐納"結合起來,這就使太極拳成為整體的、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在鍛煉時,要求意識、呼吸和動作三者密切結合,達到"內外合一"的目的。這的確是很有價值的創造。 

   (二)螺旋式的纏繞運動,動作呈弧形,連貫而圓活,極符合經絡學說的原則 

    經絡是指布滿人體的氣血通路。有"溝通表裡,運行氣血"的功能。太極拳運用要求採用螺旋式的伸縮旋轉,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要求以腰脊為軸心,微微轉動來帶動四肢進行有節奏的運動;要求全身松靜,暢通氣血,達於手足尖端,等等。這些也正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的。 

   (三)創造了雙人推手的競技運動 

    推手(陳家溝舊稱"打手"),是我國武術中一種綜合性的實習技擊方法。自古以來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種分部練習法。摔法只講摔,不講打,幾千年來就一直獨立發展。其它四種雖也綜合鍛煉,但仍各具特色。唐代有南拳北腿之稱,就說明這種分歧。與戚繼光同時代的當時名手,如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等,也都各具一技之長。同時,由於踢打拿跌四法,在實踐時具有較大的傷害性,因此歷來大都只作假想或象徵屬於的練習,這就為花假手法打開方便之門。而前人苦心積累的點滴經驗,也由實踐不足,很難提高技擊水平,而江湖游食之徒,為自身名利計,往往秘而不傳;這就是我國古代一些拳種在數傳之後"失其真意",或竟無人傳習的原因之一。 

    太極拳的推手方法,以纏繞粘隨為中心內容,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的靈敏性,綜合了擒、拿、跌、擲打等競技技巧,而又有所發展。譬如拿法,它不限於專拿人的骨節,而是著重於拿人的勁路,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陳氏這種推手方法,在當初技擊性是很強烈的,和摔跤一樣,鬥爭性很強,因此對發展體力、耐力、速度、靈敏和技巧都具有相當大的價值。同時由於踢法的傷害性較大,在推手中只採用了跌法中的管腳法。 

    推手方法的出現,解決了實習技擊時的場地、護具和特製服裝等問題,成為隨時隨地兩人可以搭手練習的競技運動,並在我國武術的技擊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個新世界內容--推。 

   (四)創造了粘隨不脫、蓄髮相變的刺槍術基本練法 

    根據推手時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靈敏性的"聽勁"方法,繼而創造了雙人粘槍法。這也是太極拳獨創性的成就之一。這種器械對練法,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實刺的問題。練習太極粘槍時,纏繞進退,疾若風雲,封逼擲放,往複循環,為刺槍術開闢了一條簡便易行、提高技術的途徑。 

   (五)發展了以太極含義為依據在拳法理論 

     陳王廷的《拳經總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是總結古代技擊術(踢、打、拿、跌)的一篇拳論,它闡述了攻擊與防禦的戰加重和戰術,所以稱得上太極拳七個拳套的概括性拳論。把《拳經總歌》和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勢"圖訣加以對照(如《拳經總歌》中說"閃驚巧取有誰知,佯輸詐走誰雲敗"、"橫直劈砍奇更奇"、"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而"拳經三十二勢"中則說"怎當我閃驚取巧"、"上驚下取一跌"、"倒騎龍佯輸詐走"、"一條鞭橫直砍"、"挨步逼上下提籠"、"進攻退閃弱生強"),這樣就不難看出陳王廷在拳論方面怎樣吸取了前輩所歸納總結的精華。但是陳王廷並不滿足於吸取當時名家的拳法理論,而是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作了一系列創造性的發展。 

     陳王廷在拳法理論上的獨創性成就,表現在《拳經總歌》的開頭兩句:"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是兩人手臂互靠,用推手八法粘貼纏繞,以練習懂勁和放勁的技巧,通過嚴格的和正確的鍛煉,反覆練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推手高級技術水平。陳氏舊傳的四句《打手歌》:"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人來打,牽動四兩撥千斤",這正好是《拳經總歌》開頭兩句的註解。這種推手方法和懂勁的理論,是在繼承傳統武術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從外形的技擊術提高到"勁由內換"、"內氣潛轉"和"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高級技巧,在我國武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它還為後來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陳鑫等太極拳名家奠定了鍛煉方法和進一步發揮技擊理論的基礎。 

     由於太極拳以全身放鬆、用意不用力為入手的鍛煉原則,要由松入柔,運柔成剛,剛復歸柔,達到剛柔相濟;拳套的練法要求先慢後快,快後變慢,有柔有剛,慢要慢到別人跟不上我,快要快到後發先至。也就是說,練太極拳要求達到能慢能快,能柔能剛。這種既重外形,更重內蓄的觀點,還為提高武術技術水平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新的鍛煉方法。 

     今天,太極拳已成為我國盛行的一種拳術,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並逐步引起國際體育界和醫學界的重視。推本溯源,陳王廷對發展和創造太極拳是有一定功績的。 

   

太極拳的主要流派大觀 

 

    原始太極拳

  原始太極拳法最初出自我們中華民族的老祖宗軒轅黃帝。他根據蛇和喜鵲相鬥的形態而創出此拳法。中國道教邋遢派所傳老拳譜上有這麼一段話:「黃帝隅行於坡前,看見蛇鵲相鬥緊相連。鵲攻尾,首來救。鵲攻首,尾相援。鵲攻中,首尾連。黃帝一見非隅然,從此留下太極拳。」老拳譜上記載著各種拳勢動作的形成過程及創編人和創編的時間地點。還記載著演變出的多種拳法,如呂洞賓祖師創編的「呂式太極拳」,陳摶老祖創編的「華山太極拳」等。

    武當太極拳

  武當太極拳是祖師張三丰經過整理內家拳法時所創的,經過武當弟子傳到陳氏、楊氏等人中經改良便成了陳氏、楊氏的新型太極拳。武當太極拳講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兩米方圓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纏絲外,另有九宮、八卦的內容。 武當太極拳的要決就是:拳隨心境,舒展綿長,恢宏大氣,容萬物於心。

    武當太極拳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先至,能四兩撥千斤。不但是強身健體還可以防身自衛,武當太極拳結合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虛合道的道教氣功功法,開人智慧、發人體能,使人延年益壽、長生久世,是一種集武術與養生一體,上乘的拳法。太極拳的練習過程分三個階段:首先練形、然後練氣、最後練神。其內含功法主要有:吐納導引功、外氣採補功、混元站樁功。其動作以崩、捋、擠、按、采、列、肘、靠為主,在應用中隨、連、粘、貼,連綿不斷、行雲流水。演練太極拳要求虛靈頂靜、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動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當太極拳動靜結合、內外相含,是內外雙修的至寶,是人體性命的源泉。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兩種,老架是清初陳王廷所編,原有 5個套路,又名十三勢,另有長拳一百單八勢 1套,炮捶1套。從陳王廷起,經過300多年的傳習,積累了不少經驗,對原有拳套不斷加工提煉,終於形成了近代所流傳的陳式太極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這兩套拳動作都是經過精心編排的,其速度和強度不同,身法、運動量和難度也不盡相同。

    陳式第 1路拳套現有83式,主要特點如下:

    ①纏絲勁明顯,要求處處留心源動腰脊,用意貫勁於四梢(即兩手和兩足尖),動作呈弧形螺旋,纏繞圓轉並要做到「一動內外俱動」;

    ②剛柔相濟,柔中寓剛,亦即能打出一種似剛非剛,似柔非柔、沉重而又靈活的內勁;

    ③動作要和呼吸運氣相結合,不僅做到「氣沉丹田」,而且在練動作的同時進行「丹田內轉」, 有時也可在呼氣時發聲(如呵、哂、噓、吹),以加大勁力;

    ④快慢相間,亦即在動作轉換處要快,一般行拳時要慢;

    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種,體弱有病者可以練高架子,青壯年體健者則可練低架子。

    陳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現有71式,主要特點如下:

    ①震腳發勁的動作更多;

    ②動作比第1路快、剛, 爆發力強;

    ③「竄蹦跳躍,閃展騰挪」的動作較多,氣勢雄壯。

    第2路只適於青壯年練,流傳不廣。

    陳式新架套路是陳有本(陳家溝拳師)編創的,順序與老架同,架式較老架小,轉圈也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較難的動作,陳家溝村人稱之為「小圈拳」,把老架稱為「大圈拳」。這種拳後來又傳至陳鑫,他著有《陳氏太極拳圖說》,闡發陳氏歷代積累的練拳經驗。陳式太極拳是古老的拳種,其他多數流派的太極拳(如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跟陳式太極拳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陳氏太極的另外一個分支是:中國溫縣南冷架太極拳

  學太極,到溫縣,盡人皆知。溫縣太極拳系「陳家溝,南冷架及趙堡架」三個支脈。其中「南冷架」以其所蘊含的中國太極傳統哲學文化的深奧,古風濃郁,架式的純正內家拳。南冷架一直為嫡傳功夫,在第四代嫡傳南冷太極功夫大師,秦毅風的改良修正了古傳太極的繁雜,使南冷太極更加突出實戰的作用。南冷太極,發勁呼呼生風,招招有法,式式嚴謹,氣血貫通,剛柔並濟,堪稱太極拳家族中最具古法韻味,遙接高風者,高屋建瓴。

  「南冷架」嚴格按照古法走經絡,行氣血,調五臟,促代謝,鼓盪真氣,強筋壯骨。對敵實戰搏擊,則攻防兼并,長於「四兩撥千斤」,周身勁氣,勁若纏絲,綿綿不絕,認真習練2--3年,功力漸深,猶如「臨深淵履薄冰而氣定神閑,激水中流而心有大荒」之神妙體會。

     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 河北永年人楊露禪(1800 ~1873),酷愛武術,向陳家溝陳長興學習太極拳,學成返里傳習太極拳,因他能避開並制服強硬之力,當時人稱他的拳為「沾綿拳」、「軟拳」、「化拳」。楊露禪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貴族多向他學習。他武技高超,當時人稱「楊無敵」。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龢在觀看楊露禪與人比武后,對大臣們說:「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之渾圓一體也。」為楊露禪親題的對聯:「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

     後來,楊露禪根據實踐,不斷發展已有拳架,又經其孫楊澄甫一再修訂,遂定型為楊式大架太極拳,由於練法平正簡易,故成為現代最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

     楊氏祖孫3代,在北京負有盛名。楊露禪有三子,長子鳳侯早亡,但留下一支,在河北邢台地區有傳,次子楊班侯和三子楊健侯,各有所長。班侯脾氣火暴,偏重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實戰中下手較狠,「出手見紅」,在京都留下「拳打雄縣劉」、「擂打萬斤力」等佳話,承父「楊無敵」之稱號,在北京名噪一時,有「楊露禪闖天下、楊班侯打天下」之說,為太極拳在高手如雲的北京樹立了威名,並繼而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的快速普及和傳播。但因出手打死洋人,無法再在北京而返回鄉里,所以傳博範圍不廣,實為憾事,目前聞者有永年廣府有班侯架、河北齊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傳承。健侯性格溫和,更重太極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眾多,所傳為中架,當今流傳的太極拳大多數為健侯一枝。

     1928年後,健侯之三子楊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廣州、漢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傳於全國各大城市。楊式大架子的特點是舒展簡潔,動作和順、輕靈,剛柔內含,輕沉自然,如行雲流水,連綿不絕,鍛煉步驟由松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能自然地表現出氣派大,形象美的獨特風格。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學拳者不同年齡、性別、體力條件和不同的要求適當調整運動量。因之,它既適用於療病保健,益壽延年,又適用於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提高技術,適應性廣。因此,楊式太極拳是流傳最廣的太極拳,據統計,全球有三億人在習練楊式太極拳。1956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國家體委組織創編了24式簡化太極拳。1957年根據楊式太極拳整理成《太極拳運動》(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楊式太極拳》一書。楊式小架太極拳和二路炮錘僅在少數傳人中練習,主要強調技擊作用。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 滿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興人,初從楊露禪學太極拳大架子,後來拜楊露禪次子為師學小架子,以善於柔化著名。其子始從漢族改姓吳,名鑒泉。吳鑒泉繼承和傳授的拳式連綿不斷,不縱不跳,適應性較廣泛。由於吳氏對拳式有所修改,後人就稱之為吳式小架子。成為現代流傳較廣的吳式太極拳。 吳鑒泉在北京、上海傳拳較久,他打拳式正招圓,舒松自然, 雖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舒展,推手時端正嚴密,細膩熨貼。1958年曾出版《吳式太極拳》一書。

    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初從楊露禪學太極拳,後又學新架太極拳,並在舞陽縣得《太極拳譜》,於是以練拳心得歸納鍛煉要領為《身法十要》。

    武式太極拳特點為身法謹嚴,姿勢緊湊,動作舒緩,步法嚴格,虛實分明,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用動作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出手不過足尖。

    武式太極拳於民國初年傳入北京,後又傳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極拳》一書。

    就武式太極拳,其傳人的說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終身不仕。陳家溝陳氏族人在永年縣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產。武禹襄見陳氏族人練習一種高明的拳術,非常喜愛,但因自己身份、地位問題無法去拜師學藝,於是委託同鄉好友楊露禪(已有相當高的武功基礎)赴陳家溝,拜陳長興為師學藝,回來後交給自己,自己則出自供養楊露禪全家。楊露禪先後三赴陳家溝學藝,每次回來都對武禹襄傾囊以授。最終武禹襄還不滿足於楊露禪所學,親赴陳家溝請教。陳長興當時已年邁,介紹他去陳青萍處學拳。後果有大成。而從李亦畲的著作,武禹襄是因公到趙堡,一月即回。可見武還是主要從楊處習得太極拳。武禹襄的主要傳人早期有楊班侯(楊露禪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學文,後武藝大成,遠超其文化水平),還有自己的兩個外甥,人稱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傳郝為真、葛順成等人。郝為真武藝最高,他的拳佳經其後人修改後被國家定為武式太極拳標準拳架。葛順成等人傳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風格。

李聖端、陳蘭亭、郝中天、鄭月南、王老延、陳固安、吳文翰等都是武式太極拳高手。

    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 清末河北完縣人(今處望都縣)孫祿堂,酷愛武術,先學形意拳,後學八卦掌,勤學苦練,功夫深厚,民國初年始跟郝為真學武式太極拳,參合各家之長,融會貫通,遂創孫式太極拳,並著有《太極拳學》。孫式太極拳的特點是進退相隨,舒展圓活,動作靈敏,轉變方向時多以開合相接,故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1957年曾出版《孫式太極拳》一書。

    趙堡太極拳

  趙堡太極拳形成於河南溫縣趙堡鎮,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相傳是由武當太極拳創始人張三丰所創,由武當太極拳外傳,祖師王宗岳傳蔣法。蔣法又傳邢喜懷,傳張楚臣,傳陳敬伯,傳張宗禹,傳張彥,傳陳清萍,傳張敬芝,傳陳英明,傳王慶升,等歷代傳人經數百年的辨理、習技傳下來的趙堡太極拳。另一種說法是陳式太極拳新架的一種套路,是由陳有本的弟子陳青萍創編的,特點是小巧緊湊,動作緩慢,練會後逐漸加圈,以至極為複雜。因為是在河南溫縣趙堡鎮首先傳開的,故人們稱為「趙堡架」。

     趙堡太極拳無論拳架或理論、著作都是有師傅口傳和身教。理論有:王宗岳師尊的專著《九要論》《太極行功歌》《捷要論》《運天機輪》《五字訣》《撒手法》還有《論推手》《論擒拿法》和《論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極拳花園中趙堡太極拳是民間流傳的一門太極真功,有著獨特的技擊特點和顯著特徵。

     趙堡太極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為立式畫圓,走立式化圓,是本拳種的核心與特徵,整個拳架是從先轉大圈後小圈,猶如春蠶抽絲連綿不斷,里有順圈逆圈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圓,以肘化圓,以胸腹化圓,以膀化圓和以胯化圓。丹田轉動,此乃一圓化太極。 拳架的演練遵循(三直)(四順)(六合)和(意貫四梢)等規則,(三直)即頭直、身直、小腿直、(四順)即腿順、腳順、手順、身法順,六合即手與足合、膀與胯合、肘與膝合此乃外三合,內三合有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四梢)為牙為骨梢,舌為肉梢,發為血梢,毛孔為氣梢。

     趙堡太極拳架輕靈圓活,動作舒展大方,演練時,步活圈圓,環環相扣,無明顯發力動作,套路貫穿,有柔有剛,在掌握套路後,即逐步化圓為圈、由簡到繁,提高技巧、難度。 趙堡太極拳,在走技方面擅長拿、跌、擲、打、靠諸藝,又有各種擒拿與反擒拿動作,融於套路中,使其技擊特點甚為突出。

  上述 8式太極拳的風格、姿勢雖不相同,但套路結構和動作順序基本一致,練拳目的皆為健身治病。 8式太極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練法,如太極劍、太極刀等。

    八卦太極拳

  八卦太極拳有兩類:一為趙堡大架太極拳第十一代掌門趙增福師父所公開的,該拳架系趙堡架第六代宗師張彥。張彥在山東廣收門徒,使太極拳拳藝代代相傳,傳至山東聊城的馬永勝先生。馬永勝先生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根據最為古老、最為實用的趙堡太極拳創立八卦太極拳,傳拳王懷德老先生,王懷德師爺傳拳趙增福師父。

  由於該拳架在編排上吸收了八卦的理論與形式,使外象具體量化:如按太極分兩儀,故拳為二節;兩儀生四象,故拳架分四段;在拳架的運動路線上,按:干(開門)西北;離(景門)南;坎(休門)北;兌(驚門)西;震(傷門)東;巽(杜門)東南;艮(生門)東北;坤(死門)西南,嚴格布陣,故拳為八路,而成外象之八方五位之圖。其拳架招勢,又取上五禽;下五獸。上五禽:鳳;鶴;鷹;燕;雀。下五獸:龍;虎;獅;馬;猴。該拳架盤煉起來,頗為壯觀。

  趙增福師父傳授的八卦太極拳有上中下三盤,九十八實戰法。

  另一種被稱為「八卦太極拳」的情況是:當年楊祿禪與八卦拳(掌)祖師董海川;形意拳大師郭雲深;切磋技藝。董海川發現三種拳藝雖練功方法不同,然則理為一貫,萌生了取太極拳之長,彌補八卦拳之不足的想法,便自編了一套走直趟的類似於太極拳的練功方法,傳給了程廷華;劉德寬等弟子。

    忽雷太極拳

  忽雷太極拳是從趙堡太極衍生過來,在理論當中包含清代出版的科技書籍<靈台易象志>(一說:<靈台儀像志>),受到書中,三角,槓桿等力學原理影響,在清朝中期誕生,發展於清朝末期.

  正式名稱是" 方圓活步架".

  忽雷意思是該太極演練時所發出之聲音猶如"忽如雷咋",是骨頭間的摩擦聲而已.

  宗師李景延 (1825-1898)

  忽雷有特別的忽領(靈)勁,這是其他太極不及的地方.

  騰挪架太極拳

  騰挪架太極拳源於河南省溫縣南張羌村,是趙堡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分支,為太極拳宗師陳清平先生的高徒李作智先師所創。拳法身樁下扎、拳走底架、松沉兼備、螺旋起伏、剛柔相濟、氣勢磅礴、古樸典雅、獨具風格。講究丹田內轉,處處襠胯帶動。身法立身中正。步法虛實分明,體用一致,技理相合。是太極拳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

  禪門太極拳 

    禪門太極拳是一個拳術套路。相傳為少林和尚根據「廣大圓滿無凝大悲陀羅尼」經咒,演繹其意融入拳式而編成。初名「大悲陀羅尼拳」(簡稱「大悲拳」)。

    養生太極拳

  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健身運動。練拳時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即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和免疫力。

  練養生太極拳有療疾健身、修身養性、健美益智,開悟智慧、激發潛能、技擊防衛,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養生太極拳內外兼修。內練意氣勁力,運太極陰陽;外練拳勢招式,顯氣勢神態。通俗說法:形體力量和精神氣質同時鍛煉。

  養生太極拳練身、心、意三家,合精、氣、神三元的太極修鍊功法。符合中西醫學科學原理,具有神奇的療疾健身、修性養生功效。 養生太極拳的功法特點

  養生太極拳理精法密,練形、意、松、息、氣、勁、神,由淺入深,逐階進修,層次修鍊,真修實證。按層次功階進修,功夫深淺,各有功效。練一式得一式,練成一階進一階。進門學習,學一式練一式,學練結合,以練為主,以迅速顯效。

  養生太極拳練拳練氣和靜功練氣,動靜相修,得氣快、顯效迅速。功法有聚氣養氣——練丹田氣,意氣升降——氣通任督,升降開合——行氣通經。這是療疾健身和功夫性鍛煉的太極修鍊基礎功夫。

  養生太極拳,練拳、松、息、氣合一意,練到意力足,氣力自生。氣力用於內以運氣血,是為陰陽自和之能力——療疾健身的功力。氣力用於外以運身手,是為拳勢招式之勁力——技擊應用的功力。

 

太極拳之拳式要求

 

     太極拳要求練習者姿勢正確: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如下:

  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

  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

  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鬆軟;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

  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

  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

  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

  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穩健紮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要領

  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並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勁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勢,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鬆。

  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於意,發於腰,動於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意體相隨,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時軟綿綿的,打完一套拳身體不發熱,不出汗,心率沒有什麼變化,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確理解應該是用意念引出肢體動作來,隨意用力,勁雖使得很大,外表卻看不出來,即隨著意而暗用勁的意思。

  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就是用意與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與動作一開一合相配。

  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於打拳,所謂形動於外,心靜於內。

  式式均勻,連綿不斷:指每一招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

  

太極拳的坊傳誤區與定名

 

     由於太極拳的前期是在封建社會中生長和發展起來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會蒙上一層封建的塵垢。在封建社會中,對一些來自民間並受到群眾歡迎的東西,統治階段通過它自己的士大夫和御用文人,把這些東西塗上一層幽玄的神色彩,假託"仙"、"佛"、"聖賢"等所創造,使它神化起來,以達到麻醉人民意志和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因此,在歷史上對太極拳的創始人,也就產生了各種牽強附會的臆說,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如有人說太極拳創始於元末明初的張三丰,[注三]有人說創始於唐代的許宣平[注四],更有認為陳氏太極拳系得蔣發,而蔣發又得王宗岳,[注五]又說太極拳即內家拳[注六],等等。

    定名

  明朝萬曆年間(具體年月不詳),山西武術家王宗岳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楊露禪(1800 ~1873),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的快速普及和傳播,使得太極拳廣為人知。

  隨著太極拳的廣泛普及,它的一些理論問題也日益為人們所關注。其中關於太極拳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為當今武術研究中一個曠日持久的爭議課題:

    1.陳家溝起源說

  這種觀點認為,太極拳為明末陳王庭所編創。持此觀點的代表人物為武術史研究者唐豪、顧留馨等。唐豪先生在實地考察了河南溫縣,並查閱了縣誌和《陳氏家譜》等後得出此結論。主要依據為陳王庭遺詩中有:「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鬧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作為其編創太極拳之論據;再者,據《陳氏家譜》載,陳王庭為「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也。」由於廣為流行的幾大類太極拳與陳式太極有著淵源或師承關係,故加重了此說法的權威性。在一段時間內,這一觀點曾佔主導地位,如《簡明武術辭典》等書中均用此觀點。

    2.張三丰創拳說

  由於太極拳的理論根據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太極理論」,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論的發揮者,於是道教、道家與太極拳的關係問題也引起武林人士的重視,張三丰創拳說實則是這一現象的反映。這一觀點由來已久,「陳王庭創拳說」盛行以前,即為傳統定論。如楊澄甫所著《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中曰:「先大父更詔之曰,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丰,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且附有《張真人傳》。更早如李亦畲《太極拳小序》中也說:「太極拳始自宋張三丰」。今人亦多有贊同此說者。其佐證文獻如《三豐全書》.其中記載「少林為外家,武當張三丰為內家」等。

    3.王宗岳創拳說

  王宗岳在中國太極拳史上的重要地位,為歷代拳家所公認。他首次運用易學概念,並闡發《周子全書》於拳理之中,寫成《太極拳論》.遂使「太極拳」名稱得以確立,其文也成為太極拳傳統理論的頂峰:由於王宗岳第一次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太極拳拳理、拳技,且王在武史中有跡可查,故有人據此認為王宗岳總結前人經驗,首創太極拳於世,後傳人陳家溝:因現存有文獻記載,「王宗岳傳拳蔣發,蔣再傳陳長興」之說。

    4.武當山創拳說

  中國武術與宗教淵源頗深.至少在理論上可見其廣泛的牽涉。而流行的「內家」「外家」之分,將武當歸於內家,少林歸於外家,其立論客觀與否,可另為議論.但無疑加重了武術的宗教色彩。與此相應,出現「太極拳起源於武當山」的觀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持這種看法的認為,「煉丹」是中國道教的一大活動內容,也是古代研究養生術的一種方法.武當道士在長期的內丹實踐基礎上(多為靜功),結合呼吸吐納以及導引方法,發揮而成太極拳,其主要作用在於疏通經絡(如帶脈、任、督脈等),調和氣血,以達抗病延年之效.再吸收其他拳法之精髓而具技擊之功。

    5.其他觀點

  如陳家溝的陳卜創拳說;唐代許宣平創拳說;唐代李道之創拳說(稱「先天拳」);唐代胡鏡子創拳說;戚繼光創拳說(因其所著《紀效新書》中所載拳圖與今之太極拳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南北朝韓拱創拳說等等。這些說法大都言之有源;或據拳法名稱;或據拳理記載;或據歷史源承線索。這些說法也都有附合者。 對於各種論點,持論證者固然言之鑿鑿,反對者也有聲有色。

  觀點之辯

    有研究者指出:「陳王庭創拳說」所依據的《拳經總歌》與太極拳技理相去甚遠,且憑《陳氏家譜}中「陳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及「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的詩句立論太過於單薄,陳王庭歷史上也不止他一人,唐豪先生則是混淆了明末戰將陳王庭和陳家溝九世祖陳王庭(後者是「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即文武秀才),再者,在陳氏家譜人名旁註中「拳師…『拳手」者也並非王庭一人,故所謂「陳王庭創拳說」難以成立。 而且除陳式太極拳之外,也有其他流派太極拳。這些流派均有明確的傳承,獨立於陳氏之外,甚至比陳王庭所處年代要久遠得多。

  否定張三丰創太極拳者認為,和尚、道士創拳說是一些人為了神話武術而做的牽強附會,張三丰其人就極為模糊:宋,明兩代皆有名「張三丰」或「張三峰」的道士,與武術並無直接關係;加之其中涉及「玄武夢中授拳」之說,更屬無稽之談。顧留馨先生斷曰:「張三丰創太極拳一說,是辛亥革命後的一種附會而已」。

  對於「王宗岳創拳」,也有人表示異議。認為王宗岳是中興太極的大家而非創始人,因其生卒年代有誤,在他之前,已有太極拳出現。

  反對「武當山傳拳」者,或否認「太極拳」與道教有關,或否認太極拳與煉丹有關。有的進而認為武當山並非內家武術發源地,甚至陰陽、五行、八卦等理論,對於武術也都是「裝飾」之用,與拳技的形成與發展毫不相干。

  有關專家建議,探討這一「謎」團可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人手:一要關於「太極拳」的概念需要加以確定;二要對於太極拳史上所涉及的重要人物生平、著述進行考證;三要對於幾個主要流派之外的太極拳進行鑒別和技術分析;四要對太極拳產生的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太極拳起源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研究、爭論這一問題本身並非硬要給太極拳尋個祖宗。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史籍中關於武術人物及事件的記載極為缺乏,使得許多武術線索模糊不清。對於太極拳起源問題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武術史上一些要點的澄清。拋開門戶之見,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去探討拳法源流,這也將有助於樹立健康的武術學風。

  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以及武當、趙堡等多種流派。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於陳家溝陳長興,並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髮展了「楊式太極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陳家溝返鄉後,深愛其術,從學楊於陳式老架太極拳,後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河北完縣人(今河北保定順平縣)孫祿堂,從師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於李魁垣的師傅郭雲深,又從師於程廷華學八卦掌。後又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之後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所謂「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即此。 隨著歷史的發展,武術逐漸從戰場搏殺轉為體育健身,太極拳正是如此。

 

    附註 

    注一:陳王廷所造拳套,除了吸收戚氏《拳經》外,由其它拳種吸收了哪些已不可考,但從七套拳路的勢名之多,可見吸收的拳種是相當多的。根據《陳氏拳械譜》,拳法方面還有"散手"和"短打"的勢名很多(包括攻擊方法和破解方法),也有擒拿法的"金剛十八拿法"勢名。可見當時太極拳的技擊方法是很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傳習於少林寺的"紅拳"也見於《陳氏拳械譜》,拳譜上說:"要知此拳出何處?名為太祖下南唐"。另有"盤羅棒訣語"則說:"古剎登山少林寺,堂上又有五百僧……要知此棒出何處?盤羅留傳在邵陵"(邵陵是少林的音轉)。少林寺拳棒在隋唐間即已著名,在明代抗倭戰爭中,少林寺僧很多獻身於衛國戰爭。溫縣在黃河之北,登封縣嵩山少林寺在黃河之南,僅一河之隔。這是太極拳與少林拳可能有淵源的理由之一。另據陳王廷好友武舉李際遇以地主武裝結寨於嵩山少林寺之前的御砦、反抗明室的的逼糧納稅,陳王廷隻身入寨,勸說李叛明室的史料來看,陳王廷可能也到少過少林寺。這是太極拳與少林拳可能有淵源的理由之二。明清之際的少林拳法著作,今所存者有上海(蟲覃)隱盧影印本《拳經拳法備要》一書,上海國際技學社於1927年間石印的稱為《玄機秘授穴道拳訣》,唐豪也收有舊抄本,余借抄錄副。三本合觀,雖互有詳略,實同出一本。其中理法及身手步法,與陳氏太極拳練法精要處頗為吻合。這是太極拳與少林拳可能有淵源的理由之三。此外,戚繼光所採取的古今十六家拳法,與陳王廷相距僅半個世紀,民間一定還有傳習,陳王廷也可能采及這些拳種。這些都是合理的推測,姑作為附註供參考。 

    注二:  圓領而腰帶的衣服,自殷代一直沿用到明代。明人長服束腰,演拳時須將長服捲起塞於腰帶中,以便動步踢腿。戚氏《拳經》起勢"懶扎衣",左手撩衣塞於背部腰帶,右拳橫舉向後,目視左前方。稱作"懶扎衣"者,表示敵時隨意撩衣應戰,乃武藝高強,臨敵不慌不忙之意。戚氏"懶扎衣"歌訣所謂"臨敵若無膽向先,空自眼明手便"是也。楊祿禪(也作露禪)學拳於陳氏,以不通文墨,默記其拳譜,音轉為"攬雀尾",於是後人傳說中有以手掌攬雀,雀不能飛的理想化的技術。關於太極拳的神話奇談,都可作如是觀。 

    注三:  張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領,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當山)結廬修行。根據《明史》和歷經纂修的《太和山志》,都隻字提張三丰會拳術;即使是1723年住在四川的圓通道人汪錫齡編的《三豐全書》稿本以及到1844年被長乙山人李涵虛重編出版的《三豐全書》裡面,他們雖然都鬼話連篇地宣稱見過14世紀的張三丰,但也未國捏造張三丰會拳術或創造太極拳。太極拳創始於張三丰的謊言,出現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個事實至此已可證實。因此,說太極拳的創始人為張三丰,是不真實的。 

    注四:  有人認為太極拳創始於唐代許宣平,並以《八字歌》、《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十六關要論》和《功用歌》等列為許宣平的論著。單從這幾篇文章的風格來判斷,就肯定它們絕非唐代文辭。再參閱宋代計有功的《唐詩紀事本末》的許宣平事迹,僅記載許宣平"辟穀不食,行如奔馬,唐時每負薪賣於市中。李白訪之不遇,為題寺於望仙橋"。因此這種假託,也應該是清末封建文人所弄的玄虛。 

    注五:  此說源自李亦(余田)(1832-1892年)的《太極拳小序》:"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說且盡矣。後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千人。"今考王宗岳的生平(風王宗岳《陰符槍譜》佚名氏序),1791年他在洛陽,1795年又在開封,以教書為業。此一時期,適為陳長興(1771-1853年)上一代陳家溝太極拳家鼎盛時期。溫縣與洛陽、開封,僅隔一黃河,因之適足推定王宗岳之太極拳乃得於陳氏。蔣發為陳王廷好友武舉李際遇的部將,際遇舉兵反抗明皇逼糧納稅於登封縣嵩山少林寺後面的御砦(見景日(診)的《說嵩》和溫睿臨的《南疆逸史》卷二烈傳九《陳潛夫傳》)。後降清,被借故族誅,蔣發投奔陳王廷處為仆。陳氏家祠尚藏有陳王廷遺像,旁立一人持大刀者即為東半蔣發。蔣發前於王宗岳約百年,所謂王宗岳傳蔣發之說,顯為訛言。 

    注六:  清初黃百家著有《內家拳法》,書中所述內家拳的拳勢名稱和練法,跟太極拳截然不同。因此,從內家拳法和太極拳譜的對比中,就可得出確定不移的答案,推翻太極拳即內家拳的說法。 

 

太極拳之百年演變 

 

     明末清初創造的太極拳,由於時代需要不同,當初是偏重於技擊性的。拳套中有騰空一字腿落地和雙手落地,雙足先後向上蹬踢等高難度動作,有撲腿下腰以面部掠地面經前足尖而起的腰腿極為柔軟的動作等。由於太極拳結合了導引、吐納和經絡學說,採取了螺旋纏絲式的弧形運動,就更擴大了運動效果,加大了爆發力量。這種結合,目的雖為技擊,但它本身就包含著療病保健的因素。 

    一切事物總是隨著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而變化著的。隨著時代的進展,陳王廷所創造的拳套,既有繼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創造發展的一面。 

    百年前,由於火器的演進,拳技之勇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縮小,促使武術家們重新考慮練習武術的目的和發展方向的問題。因此太極拳家開始提出了:"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口號。顯而易見,這是太極拳開始從技擊轉向保健的啟蒙思想。 

    運動量較大,難度較高的武術套路,對於老年人來說,即使是鍛煉有素的武術家到達老年期也是不能適就的。這是太極拳套路動作上必然要引起變化的另一發展規律。 

    陳王廷創造的七套拳套,經五傳至陳長興(1771-1853年)、陳有本這一代,原來一百零八勢的長拳和太極拳(一名十三勢)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陳家溝已很少有人練習,陳氏拳家已經由博返約,專精於太極拳第一路和炮捶(現稱陳式太極拳第二路);並且從這一時期起,為了適應不同的學習對象,陳氏太極拳第一路又有老架、新架之分,隨後新架又出現了趙堡架。 

    為了適應保健的需要,陳家溝拳家陳有本首先創造了新架,架式和老架一樣寬大,逐漸揚棄了原有的某些高難度的動作。有本的學和族侄青萍,也創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緊湊,動作緩慢,練會後逐步加圈,以至極為複雜;在不改變套路的而下,由簡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因為青萍贅婿於距陳家溝不遠的趙堡鎮,在趙堡鎮教拳,因此人們稱作趙堡架。 

     與陳有本同時的陳家溝拳師陳長興練的拳屬於陳王廷舊傳的架式寬大的老架系統,直到他的學生楊祿禪(1799-1872年)到北京傳習時,為了適應保健需要,又逐漸改編了拳套動作。經祿神第三子健侯(1839-1917年)修改為中架子,又經健侯第三子澄甫(1883-1936年)一再修訂定型為大架子,成為著名的目前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楊祿禪和次子班侯(1837-1892年)復教了滿族人全佑一套小架子,後由全佑子吳鑒泉(1870-1942年)傳授,即目前流行的吳式太極拳,流行之廣僅次於楊式。吳式小巧緊湊,速度均勻,不縱不跳,與楊式同一趨向。 

     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從楊祿禪學陳氏老架,又從陳青萍學習新創套路,從則創造了武術。武氏架式緊湊,強調開合虛實。武傳李亦(余田)(1832-1892年),李傳郝為真(1849-1920年),郝傳孫祿堂(1861-1932年)。孫為形意拳、八卦拳名家,參合三派之長,另創造了架高步活的太極拳,姿勢參取楊式,理論兼采形意,現稱孫式太極拳(也有人稱作"開合太極拳")。 

    至於陳氏老架太極拳的傳習,自從陳長興的曾孫陳發科(1887-1957年)於1928年去北京傳習後,為那些已練過各式太極拳有年者及年輕力壯者所愛好。近年來也逐漸推行到全國各大城市。 

    各式新創的太極拳,各具特點和風格,架式雖然有繁間大小的不同,但其鍛煉原則均主張由松入柔,運柔成剛,要求達到剛柔相濟。這些新創的太極拳都是經過前輩勤學苦練,下過一番推陳出新的功夫,幾經修改而最後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異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它們都能分別適應於療病保健、增強體質和練習技擊等不同的要求。太極拳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具有這種廣泛的適就性。 

    陳氏新架、趙堡架、楊架、武架、吳架和孫架等,都是根據陳氏老架太極拳第一路改編而成,所以架式雖有不同,可是套路的結構程序,仍然按照第一路老架,它的演變痕迹是很顯著的。 

    各種新創架式跟老架主要不同之點是:陳式老架第一路間或有竄蹦跳躍、發勁和震足等動作,這對年老體弱者較難適應,而新創架式都逐漸揚棄了這些動作,以便既能適合年輕力壯者練,又能適合療病保健者練。陳式老架第一路也經陳發科於晚年作了些修改,使之更利於普及。 

    各式太極拳發展到目前,儘管它們在架式上和風格上各具特色,但是鍛煉的原則和要領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陳式第二套套路,尚保留較多的發勁動作,特彆強調竄蹦跳躍和騰挪閃戰,速度較快,所以與其它各式顯有不同。 

   

太極推手的流變

    

     太極拳套路和雙人推手方法,歷來就是相輔而行的。隨著拳套的發展趨向,推手方法在內容上也有了變化。 

     原來陳王廷創造的推手方法,是綜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擲打(放勁)法的競技運動,跟摔跤一樣,最能發展體力,技擊性很強。推手時,在上部雙方兩臂互粘貼纏繞而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並且在引進消化的時候,後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翹起,腿肚著地,彼此一進一退,隨勢起落,腰腿必須柔活有力,運動量極大,非一般人所能鍛煉;並且由於擒法、拿法、跌法、擲打法的兼施並用,容易使人感到創痛,因此在普及推行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創各種架式的推手方法,都逐漸改為跌、不管住腳和不下蹲及地的推法;在擒拿法方面,僅主張拿住對方勁路,而不許採用按脈截脈的擒法和反筋背骨的拿法。新的推手方法,著重發展了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靈敏的沾連粘隨,並乘勢借力而放勁的一面,使人練習時感到興趣盎然,同時並可在避免傷痛的條件下各分勝負,因此為很多人喜愛。一般體弱者也愛好這種推手方法,表現為勝者色喜,負者欣然,真是一種交誼性的體育遊戲運動。如果規定不許壓迫對方,不許牽動對方重心,那麼,這種推手方法,應用到醫療、體操上,必可吸引患者的興趣而提高其療效。 

     至於技擊性強烈的推手,以力量、耐力為基礎始能發展技巧,推手時消耗體力較大,僅適宜於年輕力壯者,如果規定比賽方法,可以作為競技運動項目來推行。 

     因此,太極拳的推手方法發展到目前,可以分別應用於醫療體育遊戲和運動競賽三方面。由於推手方法的適應性廣泛,練習時又不需要護具、場地設備和特製服裝,兩人隨時隨地皆可搭手練習,因此非常便於開展。 

 

太極拳器械

 

     太極拳學派的器械,傳習到現在的僅有短兵的刀,劍和長兵的槍。這些練法在各家套路中也有繁簡的不同,其中不少是吸收其它拳種的器械套路,再用太極拳柔和圓轉的特點加以改編而創造的。 

     雙人對練的粘槍,是太極拳種的創造,對練時僅需蠟桿兩根就可進行。但目前練習者較少,技術上纏繞粘隨、封逼、摔、抖、擲放等技巧較易失傳,有待於培養接班人。 

    

結語

 

     如上所述,在百年前,太極拳的發展著重在技擊方面,而近百年來則向醫療、體育遊戲和競賽三方面平行發展。特別在陳氏十四世陳長興這一時期,是太極拳發展的轉折點。自外傳至永年、北京後,傳布日益廣泛。這在太極拳的發展上說,應該說是一件大事。在這以前,太極拳久處於河南溫縣一隅之地,一姓之眾。由於外傳楊、武,楊傳授其拳於北京,武則用文字宣傳於外省,遂使太極拳之名由點到面,形成彌溫到全國的普及基礎,這是楊、武兩人對於太極拳普及的重大貢獻,這是當前開展太極拳運動的主流。 

     隨著目的任務的改變,太極拳學源有繼承,又有創造,派中衍流,流上分流,豐富了太極拳的內容,成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練習的一項體育活動。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重視民族武術遺產的研究、整理和推廣,把太極拳作為重點武術項目來推行,並廣泛應用於醫療體育方面。由於療效顯著,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出版了多種介紹太極拳流派的圖書。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太極拳的作用正在擴大。

     1956年8月1日,國家體委編印的《簡化太極拳》,是根據楊式拳架編成的。從原來34個不同姿勢中採取了20個姿勢,刪去了繁難的重複的動作,從原來81個動作中簡化為四組24個動作。原來楊氏太極拳,(以楊澄甫為標準)練完一套約需時8分鐘左右,後來逐漸延長到15-20分鐘。而簡化太極拳只須5-8分鐘就可以練完。編排次序上是由簡入繁,循序漸進,使學習者易學、易練、易記。除了印行《簡化太極拳》的小冊子和挂圖供人們按圖自學外,還攝成講解示範的電影,這樣就為太極拳普遍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太極拳為人民健康事業繼續作出貢獻的同時,太極拳各流派都有相應發展的必要,這樣才能適應不同對象的不同要求。遵循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推陳出新"的方針,各流派的相應發展,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相互吸收、取長補短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技術,提高理論研究和提高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推動普及和指導普及。進一步為人民健康事業服務,並在國際文化交流中作出貢獻。 

     各式太極拳都是前人積累起來的經驗結晶,因此繼承和學習這些經驗,吸取其精華,正是提高太極拳鍛煉效果的重要一環,也可為今後的發展創造提供極為豐富的養料。因之,繼承和整理各式太極拳,充分挖掘其精華和具體的鍛煉方法,以現代科學理論來加以闡發也就成為開展太極拳運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推薦閱讀:

初學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第二段動作詳解
攔擦衣(陳式太極拳)實戰講座--孫國璽
論談陳式太極拳的練法
太極精髓 聽雨軒sjh
孫祿堂《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TAG:中國 | 文化 | 武術 | 中國武術 | 太極拳 | 學者 | 太極 | 文化研究 | 前沿 | 研究 | 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