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疆界」有沒有「戒條」?--NLP與領導第249講

作者:張修哲 |  文章出處:總裁學苑

  我以一個凡夫的角度,提出「『律宗』所談的『戒體』,應該就是『佛性』。」這樣的看法之後,我那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疑又好奇的顧問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稱之)也提出一個問題:「佛教『戒律』是『規範』、『戒條』,它有核心的『戒體』;企業的『人事規章』,也是『規範』、『戒條』,那它的『體』,又應該是什麼?」,我沒針對這問題發表具體看法,我只表示「這是一個值得企業領導者花時間探索的問題」。

  李兄又接著問:「得『戒體』,和不得『戒體』,會有什麼不一樣?」

  我說:「不得『戒體』,『守戒』就像一塊木頭正在接受雕刻;得『戒體』,就像『甘泉』,自然湧現、自然流露。」

  李兄說:「我想,我慢慢可以了解,『戒律』對佛教徒的重要性了。」

  我另一位篤信佛教多年的顧問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稱之)附和地說:「對佛教徒而言,『戒律』確實很重要,佛陀涅盤時,就指示弟子今後『以戒為師』,修行的路上,佛教徒要遵循佛陀所親自製定的『戒律』。」

  李兄又再次感嘆地說:「企業的『人事規章』,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達到佛教『戒律』這樣的效果?」

  說到這裡,李兄突然轉過頭來問我:「對要學習『心靈疆界』的人,你總是建議人家用『親自體驗』的方式,雖然,我也承認『親自體驗』是一個很有特色、很有效率的方法,但是我認為它也有缺點。」

  我問:「有什麼缺點?」

  李兄說:「『親自體驗』的指導方式,總是需要實際接觸,對重視個人隱私的,像我這樣不喜歡別人碰觸我個人心底的人,或者,路途遙遠的,像遠距網友,那障礙可就大了。要是,你也學佛陀制定『戒律』,讓學者可以『以戒為師』,可依『戒』修行,不是可補『親自體驗』學習方式之不足嗎?」

  我說:「您說的有道理。」

  李兄說:「那你發展的『心靈疆界』,有『戒條』可以為師嗎?」

  我說:「『心靈疆界』沒有『戒條』,不過,有四個基本精神,和『戒律』的功用有些類似,只要不斷強化這四個基本精神,學習『心靈疆界』的人,就可以不斷地開發自己的『心靈』。」

  李兄好奇地問:「哪四個基本精神?」

  我說:「就是『尊重』、『相信』、『親和』和『多贏目標導向』這四個基本精神。」

  李兄疑惑地問:「這不就是你一直在強調的『NLP四個基本精神』嗎?」

  我說:「是啊。不過,我稱這四個精神是『NLP的基本精神』,嚴格來說,應該只能說是我個人的主張。」

  李兄問:「怎麼說?」

  我說:「我提出這項主張之後,沒有得到其它『NLP』專家的附和,所以,我只能說是我個人的主張。」

  李兄問:「那,你原先是根據什麼,提出『尊重、相信、親和和多贏目標導向是NLP的基本精神』這樣的主張?」

  我說:「一方面,我分析『NLP』每一項技巧的精神;另一方面,從我施行『NLP』的經驗去彙整;再一方面,就是歸納『NLP』『假設前提』的精神。」

  這時,林兄突然問道:「什麼是『假設前提』?」

  我說:「每一種學說,每一種技術,都有它們的基本立足點,都有它們的基本假設,都有它們的基本精神。」

  林兄想想之後說:「我同意,每一種學說,每一種技術,應該都有你說的這些東西。」

  我說:「這些東西就是『假設前提』。」

摘自:總裁學苑


推薦閱讀:

讀書才是你凈化心靈的唯一試劑
希望你們可以有機會被背叛因此學到忠誠 遭受苦難學會同情 遇到挫折不會認為成功是理所當然 (轉載)
讓美德佔據心靈
有哲理的話: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心靈本無累,累的是攫取太甚。
【心靈驛站】★風起,音來;緣生,相守★

TAG:心靈 | 領導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