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重在精神的一場展覽

IWC萬國表柏濤菲諾中裝腕錶系列攝影大片,周迅(中)參加拍攝。

梵克雅寶Pierre Arpels腕錶,靈感源自皮埃爾·雅寶1949年創作的標誌性表款。

伯爵推出全球最纖薄機械腕錶,厚度僅為3.65毫米。

卡地亞在展覽現場首發了名為《雕塑時光》的全新短片。

最微小的細節也可以決定一件作品的成敗,每一款積家的時計都印證了製表工坊的專業度。

江詩丹頓藝術大師「自然頌歌」系列,刻畫了東西方經典動物形象。

萬寶龍「致敬尼古拉斯·凱世」特別款18K玫瑰金版本。

羅傑杜彼將日內瓦表展的「製表師」也搬到了現場。

朗格自製L901.0型機芯,巧合地由365個部件組成,與全年天數一致。

13家參展品牌的行政總裁、手工藝工匠、製表師等參與了這次活動。

伯爵鑲鑽鏤空陀飛輪腕錶,由71顆長方形切割鑽石與561顆圓形美鑽組成。

地球-航海天文鐘

太陽-銀質日晷

宇宙-懷錶

宇宙-行星時鐘

  在去年首屆「鐘錶與奇蹟」取得空前成功後,9月29日至10月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第二屆「鐘錶與奇蹟」亞洲高級鐘錶展如約而至,13個高級鐘錶品牌在四天的展覽中,呈現了超過3000枚時計精品。「Watches & Wonders存在的意義,首先不是要做生意,而是將高級製表的精神傳播開來,我們寧願多給大家帶來一些製表的工具、技術、設計原理等訊息,而不是單純以介紹產品招攬顧客。」瑞士高級鐘錶基金會主席兼董事總經理Fabienne Lupo這樣介紹第二屆「鐘錶與奇蹟」亞洲高級鐘錶展。

  為什麼還是香港?

  2004年,歷峰集團曾在北京舉辦過一場同樣名為「鐘錶與奇蹟」的展覽,相較於當年只有幾個品牌進入中國,十年過去,如今歷峰集團的大多數品牌在中國的認知程度已相當高。這次「鐘錶與奇蹟」展覽13個品牌,包括:朗格(A. Lange & S?hne)、愛彼(Audemars Piguet)、名士(Baume & Mercier)、卡地亞(Cartier)、萬國(IWC)、積家(Jaeger-LeCoultre)、萬寶龍(Montblanc)、沛納海(Officine Panerai)、伯爵(Piaget)、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羅傑杜彼(Roger Dubuis)、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梵克雅寶 (Van Cleef & Arpels)。 其中11個均來自歷峰集團,若再加上未參展的高珀富斯(Greubel Forsey)、帕瑪強尼(Parmigiani)及拉夫·勞倫(Ralph Lauren),剛好就是SIHH陣容。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在內地辦展?儘管近兩年鐘錶銷售放緩,但從2014年1-8月份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的數據來看,瑞士表六大出口地區中,中國香港依然以26.57億瑞郎蟬聯瑞士鐘錶出口額首位,其後依次為美國14.61億瑞郎、中國內地9.51億瑞郎、日本8.79億瑞郎、義大利7.76億瑞郎、德國7.74億瑞郎。

  所以,從全球瑞士表市場來看,中國人的購買力依然強勁,即便去年中瑞簽訂自貿協定,中國進口瑞士表關稅減免,但若算上增值稅等其他費用,內地瑞士表的售價依然高於其他地區。而作為最便捷的購買途徑——中國香港地區,則繼續成為中國內地消費者購買瑞士鐘錶的主場。

  沒錯,繼續玩女表

  若干年前,最精湛的複雜功能都會放在男士腕錶上,但通過與客戶的交流,以及女表市場需求的激增,讓不少參展品牌都意識到女性對高級鐘錶的興趣與日俱增,無論是巴塞爾還是日內瓦表展,各品牌也都傾向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款女表上。而在顏色的呈現方式上,今年的腕錶作品少了繽紛色彩,回歸經典黑色,以此突顯經典設計之美,這在複雜超薄時計上尤為重要。

  本次展覽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來自IWC的Portofino中裝系列,三十年來,以義大利度假勝地命名的Portofino均以簡潔的設計成為熱賣系列,無論男女都對其愛不釋手。今年IWC雖未將其正式定義為女表系列,但一看37毫米的錶盤並以「中裝」為名,你也一定會心一笑吧。

  而萬寶龍值得關注的「寶曦」系列女表,中國區品牌大使桂綸鎂早在今年八月,就已在上海將該系列所彰顯的當代女性獨立個性與考究品位,詮釋得非常到位。直徑30至36毫米的圓形錶殼以簡約為基礎,採用精鋼或18K玫瑰金材質打造,搭配多面切割處理的彎曲表耳,少不了的當然還是萬寶龍標誌性的六角白星標識。若追溯一下,其實萬寶龍多年前就曾推出過一個以「寶曦」為名的書寫工具系列了。

  名士也把重點放在了女裝腕錶上,推出了全新的Promesse約定系列,光聽名字就已經浪漫到不得了,該系列承襲了1970年代名士博物館系列的設計,30毫米的橢圓形錶盤,沒有過多複雜裝飾,僅在白色珍珠貝母錶盤配以羅馬時標。除了簡約版本,亦有在表圈鑲嵌30粒鑽石的豪華版,相當耐看。

  看得見的高級製表工藝

  本次展覽上,幾乎每個展區都有製表大師或工匠向來賓示範製表工藝,以及介紹品牌傳統。在講求功能的同時,製表商也越來越注重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技術的結合——對於玫瑰花瓣鑲嵌技術、雕刻工藝和千花水晶裝飾藝術等技藝的運用便是很好例子。

  這些「裝飾」不僅體現在外部組件,有些更運用於機芯部件中。比如伯爵Emperador Coussin鑲鑽鏤空自動上鏈陀飛輪腕錶,14K白金夾板及表橋鑲飾561顆圓形美鑽(約重1.9克拉)及71顆長方形切割鑽石(約重1.1克拉)、夾板及表橋使用手工倒角處理修飾、陀飛輪框架及鉑金自動擺陀均鑲飾長方形切割鑽石,並使用手工倒角處理修飾、齒輪以太陽放射狀飾紋拋光、發條盒蓋使用手工倒角處理修飾、專用校正系統鐫刻伯爵「P」字標誌、鑲鑽螺絲(約重0.1克拉)。連機芯都鑲鑽,亦顯示了高級製表的表裡如一。

  鏤空設計也成為另一項流行趨勢,此工藝旨在將打造最輕、最薄的機芯部件,沒有錶盤的阻隔,機芯運轉盡收眼底。江詩丹頓早前更是將鏤空定義成「鏤雕」,馬爾他系列鏤雕陀飛輪腕錶中,陀飛輪被安裝在一枚整體鏤雕機芯上,機芯置於鉑金錶殼之中,表圈則鑲嵌長方形的切割鑽石。江詩丹頓還展示了藝術大師系列腕錶,當年的三隻「花之神殿」腕錶,誰都印象深刻,今年的三隻名為「自然頌歌」,將雕刻和原木鑲嵌結合在腕錶上,刻畫了自然生態環境下不同的野生動物。

  時間與藝術融合

  儘管腕錶市場整體低迷,但不難看出消費模式正朝著成熟健康的方向發展,不少品牌除了推出產品,也紛紛搭上藝術,從另一個角度呼應「傳播高級製表精神」的主題。

  卡地亞從7月底開始在上海持續三個月的時間藝術展覽,讓更多的亞洲消費者得見這批珍貴的時間藝術典藏,來到這次的「鐘錶與奇蹟」展,卡地亞則全球首播了新短片《雕塑時光》,依然是由《驚奇之旅》的法國鬼才導演布魯諾·阿維蘭通過鏡頭呈現生命中的原始動力與豐富情感,展現品牌的製表傳統,並放眼未來。短短90秒,從最初的創作到當代經典,再到展現製表未來的最新概念腕錶,在齒輪運轉和機械運作的驅動下不斷前行。

  說回腕錶,這次卡地亞推出包括18款全新腕錶、兩枚全新機芯和四款獨一無二的高級珠寶腕錶在內的近70件時計。動物靈感向來是卡地亞最受注目的一個設計靈感,來到亞洲,順理成章拿「龍」做主題,233顆鑽石竟也融合得如此和諧,既是腕上時計,又是藝術裝置。

  不得不提的還有Roger Dubuis,每年SIHH的展場布置都大受好評,去年的巨大老鹰鵰塑象徵日內瓦印記,今年展廳內的「製表師」人偶手托最新表款,看上去像是一場莊嚴的行為藝術,當然,這個設計也原封不動地搬來了「鐘錶與奇蹟」現場。主打表款Hommage,意為「致敬」,其中一隻Hommage Flying Tourbillon飛行陀飛輪Tribute to Mr Roger Dubuis腕錶,便是對錶廠創始人Mr Roger Dubuis的致敬。

  另一個要說的是積家,一隻名為超卓傳統複雜功能大師系列的腕錶,搭載三大複雜功能:三問報時、飛行陀飛輪和黃道十二宮年曆,是不是光聽名字就覺得非常了不起。每一項功能本身都極致複雜,限量推出8枚白金款,搭載獨一無二的機芯,錶殼鑲嵌294枚鑽石。

  >>> 展中展

  天文學之子引領時計回歸本源

  主辦方亦將今年一月參加日內瓦表展的展覽《鐘錶,天文學之子》搬到現場,以人類自古由天體觀測所獲得的淵博學問為靈感,探索人類如何不斷累積知識,在浩瀚宇宙中探尋物理法則、認識廣袤無垠的銀河系,並把天文學上的發現轉化為鐘錶的複雜功能。從最初的星盤到今天的萬年曆腕錶,其中最複雜的更會顯示恆星時、恆星地圖、日出和日落時間等信息,都是人類對星體觀察的成果。

  采寫/新京報記者 高飛

編輯:劉喆


推薦閱讀:

精神崩潰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為什麼說董卿之美在於精神?
青檀精神
怎麼看待王峰去世?

TAG:展覽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