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癌症的「黑色萌芽」,必須做好這件事!
不防晒會怎樣?看這裡,有圖有真相!
作者丨藍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近年來,晒傷和皮膚癌發生率都有升高趨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臭氧層的破壞,導致直射到地球表明的紫外線更多,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防護。
1. 別讓皮膚「裸奔」在陽光下
一方面紫外線越來越強,皮膚不堪其擾;另一方面人們卻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有介么一種人,出門各種防晒措施,卻堅持不懈地去皮膚美黑。前邊防晒防的是紫外線,後邊皮膚美黑用的是更大劑量的紫外線,這到底是要鬧哪樣?
近年來興起的晒傷藝術更是典型的花樣作死:把喜歡的圖案或文字做成模板,遮在皮膚上,而後暴晒,撤掉模板後身上就會形成晒傷和正常皮膚的界線,各種各樣的圖案成形-其實也就是將背心曬痕升級版、藝術化。
對此只想說一句話:你的花樣作死很可愛,但你的皮膚病變也會很可怕。
2. 日光暴晒後皮膚改變
日光暴晒 15 分鐘就可以出現皮膚晒傷甚至日光毒性皮炎,後者表現為皮膚瘙癢、燒灼感,還有人會出現水腫、頭痛、發熱、頭暈、噁心、呼吸急促、心動過速、脫水甚至暈厥。除此之外,還可出現其他形形色色的改變:
皮膚光老化:紫外線暴露後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皮膚癌,當然,好多人不會發展為皮膚癌,但躲過了皮膚癌,卻躲不過皮膚老化,皮膚未老先衰一樣可怕。
雀斑和痣:雀斑可由日光暴晒引起,而日光暴晒後容易出現雀斑的人群皮膚癌發生風險也比較高;一個人身上有很多痣的話黑色素瘤的風險也會升高。如果自己身上確實有很多痣,那就經常去光顧皮膚科吧!突然出現新發痣,要及時進行皮膚科檢查,排除黑色素瘤。痣介個東西,還真得盯著點。
光化性角化病:又稱為日光性角化病,是指日光暴露之後出現的鱗狀結皮生長,屬於癌前病變,不治療的話隨時可能惡變,所以應該切除。
早期基底細胞癌:一種體表基底細胞癌症,多出現在軀幹(40%)和肢體末梢(14%),表現為皮膚局部扁平狀紅斑,不突出或稍突出體表,容易和濕疹、牛皮鮮混淆。
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看起來像基底細胞癌,但其鱗片性質可將二者區分開來。鱗狀細胞癌具有侵襲性,可發生轉移。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最常見的危險因子之一就是日光里的紫外線,抗氧化劑和阿司匹林可降低該風險。
Merkel細胞癌:Merkel細胞癌是一種罕見的、具有侵襲性的、神經內分泌來源的腫瘤,多見於老年人,表現為櫻桃狀丘疹,多出現在日光可及的頭頸部、軀幹、肢體末梢。最好切除,但是切除後原位複發很常見,也有可能出現遠處轉移,所以應嚴密觀察。
3. 皮膚改變重頭戲-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被國人廣泛認識得益於電影《非誠勿擾2》,很多人看過電影后開始留意身上每一顆痣,生怕哪顆實為黑色素瘤的痣被忽略了,莫名其妙掛掉。
黑色素瘤很致命,但是在轉移之前發現並治療的話預後還是蠻好的,還是早早識別早早診斷治療為好。黑色素瘤的特徵如下:不對稱,邊界不規則,顏色變化(藍、黑、褐、紅色,也可能無色),直徑超過6mm,或形狀、大小、顏色出現變化。
關於黑色素瘤,還有一些需要注意:
黑色素瘤並非白色人種專有:眾所周知,白種人皮膚癌發病率更高,但這不意味著其他膚色人種就不會出現皮膚癌了。相反,有研究報道,非裔美國人更容易死於黑色素瘤,不是因為發病率高,而是因為不容易診斷,很多黑種人診斷出皮膚癌時已經是癌症晚期了。防晒不只是白種人的事情,有色人種也應該注意。
有色人種的黑色素瘤更容易出現在手掌、腳掌、指甲/趾甲的甲床、頭皮。
無色素黑色素瘤:大多數黑色素瘤呈深黑色,但有那麼一小撮不是黑色,而表現為粉色、紅色、紫色、無色透明或膚色,稱為無色素黑色素瘤。這種非典型的黑色素瘤難以診斷,更可怕的是更容易複發、轉移。病人要經常從頭到腳檢查皮膚,尤其是長得不太一樣的皮膚,密切觀察形狀、大小等變化,一旦有變化就到皮膚科就診。
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可以在身體任何部位生根發芽,有些部位確實很不容易發現,比如鞏膜、虹膜、頭皮、腳底、手掌。皮膚科醫生常規體檢時可著重查鞏膜和虹膜、手掌,但是頭皮、腳掌可能會漏掉,所以,病人一方面自己需要對自己的皮膚進行檢查,另一方面也可讓家人、按摩師、理髮師幫忙監督是否有皮膚異常處,以儘早發現問題。
4. 沉溺在日光浴里無法自拔怎麼破?
機體接受日光照射後可以合成維生素D,不可否認,維生素D非常重要,可以調節鈣磷吸收,維護骨健康,還利於抵抗癌症、多發性硬化、抑鬱症。可維生素D也可以用維生素D膳食補充劑代替,防晒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
對於實在低擋不住麥色皮膚誘惑者,再多美黑危害的講解可能也沒用,倒是有一個快速美黑的方法既不會傷害皮膚,那就是使用自曬乳液,全身塗抹後可迅速使皮膚美黑,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自曬乳液應具有一定防晒功能,在美黑的同時,避免日光直射皮膚。
5. 烈日炎炎,怎麼防晒最靠譜?
在你關心怎麼防晒最靠譜的時候,周圍可能會有一些負面聲音:「為啥要防晒啊?我麻麻的麻麻的麻麻……這十幾代老前輩都大大方方地沐浴在日光里,沒毛病啊!」還有人不拒絕防晒,但是舉傘嫌手酸,防晒霜又怕不安全。怎麼辦?
對症下藥:對於追憶上數N代前輩的人,可以放棄治療了,你可以反問TA們的是:你麻麻的麻麻的麻麻皮膚咋樣啊?有木有記載有木有皮膚病啊?有木有託夢給你讓你沐浴在日光里啊?沒有啊?!現在世界另一頭還在世的千千萬萬大大方方沐浴在日光里的人因為不防晒各種皮膚病了,君要效仿之啊?
不知道怎麼防晒者,可以拿小板凳坐下好好嘮嘮了。
兩種方法:普及大眾的防晒方法主要有兩種:遮陽傘和防晒霜。二選一,你會怎麼做?
胳膊粗壯者舉傘減肥,身板柔弱者塗面以霜?還是傘陰影面積大,防晒效果佳?啥?你有防晒衣?請自動替換辭彙。
科學家真是體貼眾生,對此進行了研究,來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研究者對比了沙灘傘和防晒係數為 100 的防晒霜,看看誰的防晒效果更好。於是乎,在八月份一個天氣晴朗烈日當空的中午,科學家代領九九 81 位青少年浩浩蕩蕩來到得克薩斯海灘。既然是要曬太陽,當然要事先對參與者皮膚進行評估,針對皮膚對光的反應進行了 Fitzpatrick - Pathak 皮膚分型,結果是 I 型 1 人,II 型 42 人,III 型 38 人。
對參與者隨機分組,一波分到沙灘傘,一波分到防晒霜,曬 3.5 小時,結束後 22-24 小時對晒傷程度進行評估。結果發現兩組沙灘之旅後的晒傷評分都要比去沙灘前要高,沙灘傘組高得更厲害;對比一處或多處紅斑出現幾率,防晒霜組為 25%,沙灘傘組則高達 78%;對比出現 II 度人數,防晒霜組為 2 人,沙灘傘組則為 17 人。
所以,單論防晒效果,防晒霜要優於沙灘傘,但烈日炎炎下盡量提升防晒效果的話,單用防晒霜還不夠,因為還是有出現晒傷可能噠,這時候「防晒霜+遮陽傘」二合一效果最佳。
兩種疑慮:還有人對非自然防晒不信任,認為一切科技產品都是母老虎,碰不得。主要有兩種疑慮:①怕腌入味、有害健康;②怕阻礙機體合成維生素D,導致缺鈣進而骨質疏鬆、骨折。
確實,防晒霜里含有護理品多含有微米級甚至納米級化學成分,如二氧化鈦(TiO 2)、氧化鋅(ZnO)、羥基苯酮,棕櫚酸視黃酯、納米顆粒。
但是,大量研究表明,這些成分不會穿透人體皮膚的角質層表層,納米級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或減少皮膚吸收,很多體內毒性試驗(包括體內靜脈內研究)顯示TiO 2和ZnO 納米粒子是無毒的,具有非常好的皮膚耐受性;用了防晒霜也不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
現代防晒劑中的不溶性二氧化鈦(TiO 2)或氧化鋅(ZnO)納米粒子,可有效過濾紫外線,不僅對人體健康沒有威脅,相反具有很大的益處,如保護人體皮膚免受紫外線誘發的皮膚老化和皮膚癌。
所以,面對大太陽,「防晒霜+遮陽傘」走起!
參考文獻:
http://www.medscape.com/slideshow/sun-and-skin-6008640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78677
Burnett ME, Wang SQ. Current sunscreen controversies: a critical review.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11;27:58-67.
Nohynek GJ, Dufour EK. Nano-sized cosmetic formulations or solid nanoparticles in sunscreens: a risk to human health? Arch Toxicol. 2012;86:1063-1075.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作家另維?
※如何評價張曉晗在萌芽的連載 給未來女兒的信?
※曾經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獎的你,如今在做什麼?
※如何評價金國棟2015年在萌芽連載的你都不配我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