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期:如何認識和把握太極拳的肘勁(上)

作者/謝遠基 ⊙ 編輯/張宏婉

導讀:拳論曰:「寧挨十拳,不挨一肘。」肘是中華武術中的重要技法,是太極拳中的重要概念,研究太極拳肘勁的本質和特點,對充分發揮好太極拳的實戰和健身作用,很有意義。


如何認識和把握太極拳的肘勁(上)

 

在太極拳八種勁法中,肘勁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練太極和運用太極時,是否掌握好此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太極拳水平的高低。學習修鍊太極拳一個基本內容,就是對肘勁的理解、領會和掌握。正如拳諺云:「遠拳、近肘、貼身靠。」肘可作為一種進攻手法,當與對方身體靠近時,可用肘法進行攻擊。《太極拳八法秘訣》云:「肘勁義何解,方法有五行。陰陽分上下,虛實須辨清。連環勢莫擋,開花捶更凶。六勁融通後,運用始無窮。」《太極拳體用全書》指出:「當對方左捋以右前臂切截我左肘時,我即將左肘摺疊於對方的右前臂上,用肘尖向對方胸部頂去,此即為肘法的動作。」許禹生《太極拳勢圖解》云:「肘,胳膊彎曲處,其外側骨節曰肘。各派拳術均有用肘處。他派用肘,多以曲臂,直抵敵人胸腹脅各部;唯太極拳之用 肘,推掤靠中求妙用也。」馬岳梁先生指出:「肘是明勁。這是用彎曲的小臂外側貼住對方肘部外側,壓對方虛點,謂之肘打。或順對方來勢,用肘部外側貼住對方肘部外側,向我身旁下按,謂之肘捋。吳式太極拳推手的肘法,應用時變化繁多,非常奧妙。肘法也可與掤、捋、擠、按、采、挒其他六種勁混合應用,例如搬攔捶、里粘肘等皆有肘勁的運用。」宗師云:「八法之肘,曲臂為用,手之內勞宮穴,與異側肩井合而落於實腳處,形體似凝止於地,呈艮覆碗之象。隨吾一靜,上返清輕之勁,曲肘如峰,以另手中指尖抵曲池穴,雙眼聚神,眼到肘到,身俱到,成肘勁之用。試手時,肘峰所到之處,人未感其勁,亦未受傷害,曰:未用意加害矣。其肘法變化,一膝肘、二膝肘、肘底槍、開花肘,頂、撞、掩、滾、獻、纏、把、翻,似烏雲翻滾,層出不窮。」其實,肘作為一種操作方法和行功狀態,橫跨於任何一門太極功法的修鍊。從武術角度用現代的語言而言,肘是一種在調心、調息、調形後將內勁在腰胯主宰(丹田鼓盪)下通過手臂轉旋集中在肘尖發勁的一種具體修鍊操作方法。肘的發擊方法較多,基本肘法有腰攔肘、順攔肘、穿心肘、上挑肘、下采肘、掛肘、立肘、雙開肘、雙扣肘等。肘擊位置一般在腹部以上的心窩、胸、肋、頭部等。楊、陳、武當、吳、武、孫、趙堡、李派等各式太極拳中都包涵著各種不同的肘法。其中,楊式太極拳的肘法都隱藏在架子之中,比如撇身捶一式,可先用肘後用捶;倒攆猴式,後退時也有後擊肘等等。陳式太極拳的肘法為最多,比如腰攔肘、順攔肘、穿心肘等等。李式太極拳有七星肘、五行肘、五行連環肘等。肘勁有能攻善守、近身而發、距離短、防不勝防之優勢。太極拳肘勁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體各部分和體內各系統在意識引領下對地球萬有引力和其反作用力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服從和運用。它是太極拳各種勁力的借勢進攻的重要形式,在整個太極拳修鍊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從技擊形勢上看,肘勁具有近?技擊性。

 

肘是 技擊時在被對方捋、采自己時跟進發勁以肘尖運用頂、拐、砸、挑、壓等方法而制對方的一種太極拳勁法。正如《八字法訣》云:「逞勢進取貼身肘,肩胯膝打靠為先。」肘法短快、兇猛,使對手防不勝防。正如趙堡太極秘傳口訣中云:「肘打如同石投井,雖有鐵網也難頂。」技擊是太極拳的本質屬性。從太極拳產生的那一天起,張三丰、陳王廷、王宗岳、武禹襄、陳長興、楊祿禪、李亦畬、孫祿堂、楊澄甫等等,一代又一代的太極大家,就對它的技擊內含進行著不懈地追求、尋覓、研究,從而推動太極拳不斷地向前發展。宗師云:「以肘擊人為肘勁。」又云:「肘法是截攔對方勁路而發的。」肘勁是太極拳實戰技擊中一種借勢貼身技擊的勁。太極拳肘擊技法非常豐富,有頂肘、壓肘、挑肘、挎肘、砸肘、滾肘、撞肘、格肘和夾肘等多種肘法。運用肘法在距離上力求近而有力,在發擊前需要與對方近距離接觸。發肘勁要以意引氣由湧泉上行經尾閭、兩肋至肩井穴,用肘向外靠擊,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在形式上多以爆發勁、短勁等常見。神意則充沛飽滿,精神貫注,含胸塌腰,雙腳蹬地,扭腰旋背,在襠催身進的前提下發肘勁,擊如摧枯拉朽,左右逢源。由於用肘不慎易於傷及內臟,且不像抓破皮膚那樣容易察覺,因此,肘勁是技擊性相當強的勁法,在日常的推手訓練中對肘法的運用一定要控制力度,「肘屈勿輕使」,以免出現傷害事故。用肘防護時,宗師云:「肘不貼肋,肘不離肋」。「肘不貼肋」是使肋部有迴旋的餘地;「肘不離肋」是便於保護人體之兩肋、兩腰,同時也能防護對方纏繞取其頭部。要保持肘與肋的距離,一般以腋下能放一拳頭(饅頭)為宜。如此不論進攻還是防守,都能發揮肘的有效作用。

 

、從勁?特點上看,肘勁具有松沉中正性。

 

肘勁從發力到打擊到對方,要注意保持自身的身體平衡,即要中正松沉到位。中正松沉是肘勁的基礎。正如宗師云:「沉肩垂肘守正中,防護兩肋不能空。屈肘趁機要猛攻,氣頭照準不留情。攻敵胸肋隨著用,肋部四周顯威風,轉腰隨體三尖對,出肘隨腿妙無窮。」立身中正、腳下生根、與大地之氣相接的松沉勁是肘勁之本,是其基礎勁、底層勁。如果沒有做到立身中正,身上沒有松沉勁,沒有充分利用好地球萬有引力及其反作用力,就沒有肘勁的整體性。有了立身中正、松沉到位,腰(丹田)這個在全身九組關節中處於中心部位才能發揮出承上啟下牽動肘勁的重要作用。正如《太極拳術十要》指出:「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肘勁時一定要做到下盤穩健、靈活,立身中正、松沉,內含掤勁,不用拙力,精神要貫注,做到形 神兼備,保持立身中正,含胸塌腰,屈膝松胯。通過後腿前蹬,後腳借大地的反彈力,迅速將勁力前沖,擰襠、轉膝、曲臂、轉胯、轉腰,傳於臂肘,前腿重心要平衡穩健,膝蓋與腳尖上下成垂直線,也不可向左或向右偏,身體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在肘勁時要整體一家,同時用力。發肘勁之時的身軀除了腰骶部,全身軀都是放鬆的,是傳遞由下而上勁力的材料,在主動的向前移動時要做到四面八方都有支撐。正如《十三勢行功心解》云:「發勁須沉著松靜、專主一方;立身順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此外,太極拳肘勁的松沉是相對的,即松沉是相對於以不影響氣血運行和不影響肘的動作準確規範為標準的,要求做到似松非松、松而不懈、松中有緊、緊中有松,「上虛、下實、中間活」。從推手、散手或技擊的角度看,只有做好相對松沉性,肘勁才能在借力打力、四兩撥動千斤的太極技擊中發揮出神奇巧妙之境。

 

三、從動?上看,肘勁具有源於腰腿性。

 

肘勁之成,也是依賴於修鍊者腰腿虛實轉化的靈活。從運動形式的角度上看,太極拳肘勁具有很強的腰部(丹田)主宰下身體移動的的重要特點。正如王宗岳宗師在《十三勢歌》指出:「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武禹襄宗師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云:「氣若車輪,腰如車軸。」肘勁對此體現得也是淋漓盡致的。肘勁以腰為主力,曲臂只是形式,不用腰腿勁和身體之重力則無法得勁的,肘勁要注意虛領頂勁,立身中正,尾閭收住,上下相隨,身動前俯,專註一方,用腰勁帶動全身,迅速借勢移動,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上下內外,精,氣神合而為一,核心技術都在於腰脊進退起落旋轉主宰下,腿腳快速移動,即肘勁源腰腿。正如沈家禎先生云:「腰之動為平行動之根,脊之動為豎行動之根。如求一動而全身均動必須聯合腰脊以動之。因為太極拳所有動作均須以45度左右,聯合腰脊以動之,因此動作於手足身方面,均易運行順逆抽絲,而全身關節如踝、膝、胯、腰、脊、肩、肘、腕、拳之九曲珠亦聯帶為之伸縮而動,所以由脊背不可由胸腹是之謂節節貫串。如不由腰脊發動,則都系一部分動作,其他部分不過隨之而行,非太極拳之所謂動而也。」無論是腰攔肘、順攔肘、穿心肘、上挑肘等等,腰(丹田)皆需在內氣鼓盪中進行引導促成肘。肘勁是身體從下到上,從內到外爆發出來的整體勁。楊班侯、陳發科等宗師認為,發肘勁時其奧妙之處,皆是腰部(丹田)主宰下身體快速移動之合勁,所謂肘勁源腰腿、表於臂肘是也。

 

四、從戰?形式上看,肘勁具有合勁性。

 

從系統論的角度分析,太極拳肘勁具有合勁性的重要特點。正如《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云:「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十八在訣」所謂之「肘在曲使,靠在肩胸。」只是講肘之形式,是指曲使手臂運用全身合力而表現為肘之,非不講整體勁力也。本質上,肘勁不僅是用手臂局部的力量,肘的勁力必須來自於腰腿的整體勁;肘勁如果是手臂局部的,其威力有限,這不是真正的太極勁。比如楊式「倒攆猴」包含的擊人之肘,只有做到「力由脊發,植於腳跟,達於端」,才能體現出「周身一家」之合勁。首先,肘勁的合勁性是相對於肘力而言的。肘力為蠻力,肘勁蓄于丹田經絡。勁無形而力有形,勁沉而力浮,勁聚而力散,勁由筋而達於四肢可發可放,力由骨阻於肩背而不能發。拙力是局部的,僵硬的,比較容易分散的,難於傳遞的。太極肘勁則是人體內部精、神、意、氣、力之間的和諧統一,是整體性的,容易集中的、靈活的,周身貫通的。楊班侯在《八勁解》中云:「六勁融通後,用途始無窮。」就是說,肘擊要有「擰裹、鑽翻、螺旋、崩炸、驚彈、抖擻」六種勁別的融通,用起來得心應手,變化無窮。其二,肘勁是修鍊者通過調心、調息、調形後利用地球萬有引力及其反作用力將內勁整體集中在肘。太極拳用肘必須近身,才能充分發揮手臂、肩胸、腰腿合力。對此,太極名家陳鑫也曾說:「其勁皆發於心,內入於骨縫,外達於膚。是一股,非有幾股。」這裡陳鑫認為,勁就是發於心的一股氣,不是很多股,肘勁更是如此,具有明顯 的合勁性。其三,肘不僅僅是外形動作,還是意識精神主導上的飽滿。練習太極拳,不管是哪一式,都要在精神意識入靜放鬆。也只有精神上入靜放鬆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實現內三合和外三合的高度統一,體會出內在飽滿的整體性肘勁。 

(待續)

[本文來自《武當》2017年7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丁酉雞年七月初五968期


推薦閱讀:

【太極說 | 敢問敢答】陳有華答拳友問
李經梧太極內功-呼吸法
論太極圖的原理
大學太極拳術
太極拳眾多流派特點概述(2)

TAG:太極拳 | 認識 | 太極 |